最近重温了将近20年前的老片《东边日出西边雨》。这么喜欢这部电视剧,是因为这是一部反映女性成长题材作品。20年前能拍的出来的作品,现在却不能够了。某种程度是价值观的倒退。
剧中五个主要女性角色,各有特点。而最喜欢的是许晴饰演的肖男和丁芯饰演的陆雪儿(实际上竟然是赵宝刚的夫人)。
肖男,美丽能干、有智慧、坚强能吃苦、懂审美。她在影片一开始就觉醒,意识到自己不想做男人的宠物,不想凭借姿色混迹于生意场。凭自己的努力和蒋薇的帮助开了自己的时装屋,体力上再怎么辛苦,哪怕被竞争对手闹场子、甚至打破头,也没皱一下眉头,一一承受。吴永民(李成儒饰)大概是早期的霸道总裁,只是颜值不给力,不然现代观众要替肖男可惜了吧,为了得到肖男也算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肖男从富豪圈层回到天天吃方便面的日子,却下定决心不再回头。无论她和谁在一起——她自己都说最亮眼的星,这才是女性的价值。她爱陆建平(王志文饰),但是也并不卑微,她让他自己想清楚到底最爱的是谁,哪怕因此就会失去他也不介意。她最终提供了关键证据把吴永民绳之以法,并不是为了陆建平,而是为了自己——赎回自己曾经的罪,虽然代价是自己也要锒铛入狱,而入狱的后果也同样可能是失去陆建平。女性在生活和爱情面前与男性是如此平起平坐,甚至光芒大大盖过男性,是多不容易。她,首先是她自己。这是在金庸小说中赵敏和任盈盈都没法实现的。一直以来到底张无忌和令狐冲最爱的是谁,为何成为大家热议的问题,因为这个答案对赵敏和任盈盈是多么重要——他们为了男人舍弃了太多,而这个男人如果竟然还不是最爱她,无论她们自己怎么想,观众都不答应了。她们的名字还是要和另一个男人的名字一起出现才有意义的。而肖男,是因为她自己,让我们记住她。名字这么起,大概是编剧对她的最高评价。
其实,却没见哪个男的这么靠谱,剧中、现实莫不如是。所以,这也是导演和编剧的自身局限。剧中也就陆建平、小五两个男人还有点人样。可是陆建平也就是还有颗正直的,不为金钱权势腐蚀的心,要论这心,剧中几位主要女性都具备这素质,有这么难得吗?或者至少这不应该成为他就多么出类拔萃的人物的理由吧。剧中他在记不住相恋三年女友的生日、自己事业受阻时迁怒于女友缺乏基本礼貌,这仿佛都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成为艺术家的优点。至于不讲卫生,不修边幅,简直就是当优点来刻画的。剧中这几位女性在这方面都没有这样的问题。认为女性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这已经是本剧的一大亮点,但实际上还是对女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陆雪儿在家当家庭主妇,不讲究打扮,这就是女性不独立的内心世界的反应,陆建平天天穿个变形t恤到处晃,吃了虾油乎乎的手擦衣服上,这都是优点。感慨中国好男人太好当了,内心正直就已经是奇货可居的好人了。肖男和陆雪儿都是能干的、美的、优雅的,再看看小武(郭冬临饰),也是剧里出彩人物,要说郭老师演的还真好,可也就是面的司机的土八路形象,重情重义,有责任感,踏实肯干,但这也就是如此而已了。但大家都能接受,因为这也是传统的中国好男人的杰出代表了。讲究形象的三个男人,吴永民、沈宏、冯西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允悲]。
原来想大书特书肖男,没想到吐槽男性角色的篇幅竟然超过肖男的角色[允悲]小的时候很喜欢陆建平的,现在觉得找老公呢还是小武好点。要不然自己过也不错[嘻嘻]
陆雪儿是另一个着墨不多,但让我非常敬佩的角色。她曾经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舞蹈事业,但是也能够为了自己再重新开始。她曾经那么无欲无求,一个月几百元都觉得够用,只希望一家人能过安稳日子,但当她发现不可得时,她勇敢地站起来,她认可弟弟陆建平的说法,相互尊重的前提是建立在双方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她再次变得光彩照人后,面对前夫的复合愿望,她没有再回头,原因大概也是一样,她是一个独立的人,她的价值不再依靠丈夫或者家庭的认可。她有内心对自己的认可,这就够了。相反,在前夫被合作伙伴诬陷时,她仗义相助,一个人内心要多强大,才能这样?
剧中还有段有趣的对话,小敏(史兰芽饰)在得到沈宏(刘威饰)的大力资助,终于大红大紫之后,刘威向她求婚,20岁出头的她却说“咱们这样不是挺好的嘛?除了妻子的名分,我什么没给你?”沈宏呆立在当场,一句话说不出来[good]。
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主要对话,写的都很有深度,没有赘言。是很成功的商业片[嘻嘻]。
困难时节闭门不出,于是恶补老剧,先看了被称「恋爱教科书」级别的「过把瘾」,更喜欢原名过把瘾就死,cool。
剧本创作取材于王朔三本杂糅,京味十足,九十年代的爱情故事至今看起来分外神圣,有点让我心生向往,两个人在一起只要看对眼了,试探个一两回就成了,而不在一起,只需要一个人喊停。
在这儿大说另一部剧多少有点ky,但这部恰在过把瘾之后赵宝刚和王朔再次合作,对比来看更似升华之作,其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对外部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反映都很深刻。
先贴一段剧情概要帮助梳理一下:(摘自网络
聪明美丽的肖男历经曲折,苦苦挣脱永昌集团总经理吴永明的纠缠,不知不觉闯入了酷爱陶塑艺术的陆建平的生活之中……
倔强任性的电台主持人陈丹妮负气离开了深爱着她的陆建平,投入了傲慢的摄影师冯西九的怀抱...
陆建平的姐姐陆雪儿为了追求女性的人格尊严,断然与丈夫沈宏分手……
于是,以陆建平为中心,演绎出一组组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扭曲的心,错位的爱;真诚与虚伪,高尚与卑俗,对比冲突的人格魅力让人们在困惑中反思;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四点:
与都市的浮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陆建平的陶艺小屋——不亚于世外桃源;
与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许多人形成鲜明对比的陆建平的淡泊生活,“我不想耍那些心思,太累”;
与急功近利形成鲜明对比的王志文和许晴的出色表演,王志文扮演不拘小节的艺术家,表现出直率任性、无拘无束的“本色”,(浪子本色,不是花心男,有一种“漂浮感”,无根,人生体验家,不会为谁停留,但有让女孩儿前赴后继上赶着排队做他女友的劲儿
许晴具有那个年代观众喜欢的女孩的所有标准,清纯的大眼睛 (现在肯定也很讨人喜欢,水灵极了...
还有剧中不时闪现的原创配乐,对于情节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之力。
肖男——曾经周游于男女关系中,借助男人获取利益,厌倦了社会复杂的虚伪交际,如今渴望不带功利的爱,想以己之力站稳脚跟,对陆建平不知不觉心有好感。
陈丹妮——处女座,热门电台节目主持人,家室良好,对事业热忱,对男朋友的陶塑艺术家身份并不十分认可,渴望日常里的小浪漫,比如在自己的电台给女朋友点歌。
陆雪儿——曾是歌舞团台柱子,英年早嫁,丈夫吹黑管,晚上去饭店跑活儿,自己做了七年全职主妇,每日买菜做饭,接孩子上个学,安于现状,渐渐与世脱节。
丁晓敏——地下酒吧驻场歌手,家境一般,哥哥晓武是出租车司机,她渴望出人头地,抓住一切机会,为此付出所有也不在乎。
蒋薇——女强人,曾经深切爱过,那时的爱人选择放弃了她,和老板结婚出国去了日本,万念俱灰的她决心要立足下去,先攀附了一些有钱人,然后自己单干,开了美容院,又开服装公司,生意都很不错。
——仅仅是这五个女性形象足以代表社会上大多女性的选择,现在来看也很典型,肖男曾经厌倦的生活是丁晓敏现在所向往的,后来她果真抓住了一次机会,而且比肖、蒋更不带感情色彩,名利双收。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只是不要谈感情,这样你既留不住钱,也不配得到真爱。
而蔣薇可以说是执着于权欲世界以致无法脱身的肖男,肖男如果想要世俗上的成功,她绝对有潜力达成这一点,只是这往往要伴随一点名声上的不光彩。
但在吴永明出事之前她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把戏,她觉得自己和有钱人养的爱宠区别不大,都是他们花钱买开心的工具人,而且有的主人不舍得打狗,但男人却不是。
肖男不想要一辈子牺牲自我,被光鲜亮丽的生活表面束缚,她决心离开,不带走过往生活的任何东西,脚踏实地重新开始。
——陈丹妮或许是另一个更具现代独立女性意识的陆雪儿,丹妮是电台王牌,事业上春风得意,感情上稍有波折,原因就是男朋友公然宣称他的宝贝瓶子比她这个正牌女朋友还重要。她是习惯做公主被吹捧的,但不是娇娇女,她与陆建平两个人都倔强,以至于比谁更不在乎谁,所以爱情难免失败。如果没有出现冯西九,他们也可能经历不住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碎,甚至在谈婚论嫁阶段就崩了,因为双方自我都太强,适合相爱未必能相守。
冯西九是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可能对的人,他几乎对她一见钟情,那天一个美丽大方的电台主持人闯进了他的家,也闯进了他的心门,她对艺术和生活的一些见解深得他意,他过度的自信,觉得世上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哪怕是抢来的爱情。
在一开始他的策略几近死缠烂打,热切的殷勤与夸奖,虽然明了她早已有深爱的男友,但表示愿意以好友的身份等着她,哪怕结婚后也将永远爱她,一生独一。
为此,他乐意拿自己擅长的绝活——摄影讨她开心,女人需要甜言蜜语,此话不假,特别对一个在别处受了冷落的女人。他打印很多份她的玉照,挂满了自己卧室的一面墙,愿佳人倩影伴随自己入眠,也许他等的就是她看到的那天。
她看到有些不乐意,但心底不振动是不可能的,为了这份感动她向他道谢,这是对一个女人极大的恭维。(教科书级别的挖墙脚
后来,他们时不时就会见面,他故意讨她温柔的骂,先是让她展示厨艺,又自己露了一手烧菜绝活,制造意想不到的反差,她无疑是有点吃惊的。
在一次愉快的公园约拍后,他表示讲不会主动去找她,给她考虑选择的余地,他做了一个男人可以为女人做的,让她快乐的所有事。
到最后悔了两个人婚姻的,还是他过度的占有欲,他爱她爱到失控,他们本可以过上不错的婚姻生活。
——陆雪儿和沈宏年轻时可能是相当不错的一对,男才女貌,艺术之家的结合,当男人一力承担物质的压力,女人全心投入烧菜带娃时,他们无法再好好沟通。
男人当了一阵子代理经理,受了权欲诱惑,无法固守本性,借着应酬之名,也陶醉于莺莺燕燕环绕。女人不堪忍受,自谋出路,决定离婚。
——
再说肖男与陆建平
是我钟爱的那类人,对钱不太感兴趣,或者说受过了有钱和没钱的苦,不太在乎。
她想要摆脱社会金钱至上游戏规则,也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发挥本领,于是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卖衣服,哪怕物质匮乏,要的是精神富足,感情上谁也不欠谁。
他没有太有钱过,只想混点钱儿,更想有艺术上发挥的余地。他和丹妮都很好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对方,作为电台主持人的丹妮是希望心上人在自己的电台为自己点歌的,而陆建平不会做那类讨好的事儿,尽管他一直是她电台最忠实的听众。以至于突然分开以后深受打击,听不得电台与任何音乐,一度无法从事自己热爱的陶塑艺术。
有人说忘记情伤的最好方法是新欢与时间,走不出来只是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时间会让人慢慢淡忘,美化回忆,而新欢的威力不可谓不大。
肖男对陆建平一开始是客客气气的,井水不犯河水,陆建平对她心存偏见,以为是傍大款的主儿,她不以为然。后来陆为自己存心的误解两次道歉,两人心结打开了,她对他畅所欲言,可能因为都有不被别人理解的执拗,他们很快亲近起来。
郊外的房子是陆建平倾心之作,也是肖男的梦中桃源,看到这房子她肯定对建造房子的人天然有了些好感,因为他们骨子里是相似的。还有陆建平手把手教她做陶艺的时候,居然顺利做成了,能在这儿和朋友们享受轻松时光, 她一定无比快乐。
后来陆建平来服装店帮她摆衣服,他天生对色彩感受力强,有开创想法,摆的很像个样子,她肯定对他又多了几分欣赏。
所以在她落难的时候她本能会向这个男人寻求帮助,她心底里愿意亲近他,而她最能勾出男人可靠与承担的一面,她太善解人意,美丽脆弱又动人。几天朝夕相处时光很快过去,情感急剧升温,两人在一起十分和谐,多少有些依依不舍,她不会逼迫男人做出承诺,她清楚花田月下时的承诺一文不值,况且两人谁也没说什么。
——
肖男角色灵魂有点儿像盈盈
大气明事理,温柔可人又有能力,是男人身边最衬的女神,极具诱惑力
1995年,我才五岁,对当时的记忆剩得渣都不剩。在我出生的地方的人们从来不听音乐,但是我妈妈是重庆人,特别喜欢音乐,还有我的舅舅,所以脑海中还有一点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的旋律存在,那时候的印象,外地人都喜欢听音乐。 对于90年代的人来说,90年代的记忆都是残缺的。1995年,赵宝刚指导的电视剧,王立文和许晴主演,还有伍宇娟。 90年代,原来电视剧里还有什么事都不干只捏瓶子的陆建平,还有为了逃出金钱的染缸抛弃一切重头来过的肖男,还有抛弃对丈夫的依靠,抛弃七年的家庭主妇生活,重拾理想、独立自主的陆雪儿。那时王志文还年轻得充满文艺气息,那时候许晴美得正值年华,两个酒窝不笑的时候都很深,那时候伍宇娟的波浪发型风姿错约。 90年代,人们刚刚从贫困中解脱出来,世界充满了金钱的诱惑,娱乐业,金融业开始发展,总有一夜暴富的人出现。抛弃音乐,转而下海的沈宏有了钱,却失去了家庭,失去后才方知一切都是虚的,真真实实的家庭生活才是幸福。 让我感动的是在90年代的这部电视剧里还有真诚的艺术家存在,还有放弃金钱为了爱的人存在,还有为了独立放弃金钱的主妇存在。剧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工作都与艺术搭边,沈宏和吴永明都是乐团吹黑管出生,陆雪儿原先是跳独舞,陆建平是陶艺,陈丹妮是电台主持人,还有摄影家等等。这些人有些努力逃离金钱,有些脱离金钱,有些无视金钱。要说这是部关于爱的电视剧,我更觉得这是部关于对金钱的多角度批判的电视剧。艺术和金钱本不对立,只不过现如今的艺术都以金钱为先,再也找不到从前的纯粹。不是说现在的土豪流行玩艺术吗?不是说现在798也沦为参观的旅游景点了吗? 这剧里总透露着一种平静的气息,每个人说话至少都是平心静气,即使吵架,说话的速度也是慢的。这里面属丹妮的声音最温柔,听得让人沉醉。其次是音乐,每集都有一首歌,我最喜欢的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这首歌实在太棒了,这真的是一首缠绵又充满温柔的歌。还有陆建平在北京郊区的林中小屋,白色吉普车,这一切都显得这么随性又充满诗意。 相比现在不是婆媳大吵大闹,就是在韩剧高富帅和无知女中意淫,浮躁得让人想吐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却亦真亦幻中将我短暂地带回那个90年代。
一到秋天,每当看到金黄色的树叶,再遇到个雾霾天气,一下子思绪就会来到这部电视剧。
陆建平和陈丹妮一对多年感情特别好的情侣,因为彼此的不了解和误会,再加上赌气,最后被摄影师冯西九钻了空子。但冯西九的控制欲和极端,让丹妮喘不过气来。
吴永民和肖楠这对在商场上的搭档,感情的初心就是不同的,最后也是走不到一起。
沈宏和雪儿本来有共同的爱好,家庭合睦,女儿乖巧,但因为对生活目标和对风险的偏好不同,最终分道扬镳。从雪儿身上,我体会到女人不能因为家庭失去了自我,要除了家庭,仍然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还有很多人物形象丰富的角色,小五兄妹、女强人蒋薇,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社会的缩影。
当年的电视剧制作到底还是更严肃 有时重看老电视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借片感受回味一下当年的社会风情 除感叹伟大的改革开放成果 还可略带忧伤的对号入座对过往小小怀念一下 现在再看此剧 不得不佩服当年意识的的超前 剧中人物的的装扮即使放在今天亦不落伍 对所谓高品质生活的描绘虽略显幼稚 却
很爱王志文当年的有些桀骜不驯的样子,一笑露出两排白牙。
深深地被肖男这个女人吸引,不过细细想来许晴台词是不是背的也太熟了,以至于她说话都不带思考,有点假了。ps:那个时候的志文叔叔形象可真是够不羁的。。。
那时王志文还年轻
王志文满满艺术家的气息
我去,那个年代玩陶艺,搞soho,还有一辆破JEEP自己批地盖房子,多么梦幻的一件事儿啊,搁今天也实现不了。。。
这片我也看过,当时觉得王志文潇洒得不要不要的。那可是90年代中期啊。
多少多少多少年前的片子了
李成儒、郭冬临、姚橹的配角有些抢戏过分了。
九五年的剧,女性观都甩现在很多剧十七八条街。左翎许晴伍宇娟史兰芽,女演员的区别还是很清晰的,不像现在剧集的看着都差不多的整容脸。
王志文年轻的时候真的很潇洒,许晴那时候有点婴儿肥,并不算好看。但那时候的电视剧很有内容和味道,演员都是实力派。不禁让人慨叹这个神奇的国度,真是越发展越后退!
多文艺!多奋青啊!多爱啊!多棒啊!:)。。
1995年,北京大街上还有自行车的铃铛声,王志文还有出世不羁的气质
王志文的气质(不是文艺气质,是艺术家气质)太迷人
那些物欲横流,现实的让人害怕
小时候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就听着妈妈对我说,“这个女主角的名字和妈妈一样”。疫情放开十余天,老妈已退烧,症状快消失了,胜利就在前方。
女人要什么,不是名分就是金钱。可都拥有后发现,被尊重,被平等的对待才是女人内心要的。那时候的电视剧就有这观念了,他们可想过未来的电视剧播的却是几个女人整天为一个男人斗争互相设计流产的故事
王志文虽然颜值不高 但是那种帅那种潇洒 是英俊的男人所没有的 在这剧里达到巅峰
王志文的背带裤和那辆白吉普成了我童年时对时髦的评估标准。以至于我姑夫后来买了一辆那车我觉得自己都无限荣光。最要命的是我从小就觉得谈恋爱得去做陶艺,就要像许晴那样过生活谈恋爱。真怀念那时候的北京城啊。
20年前的偶像剧,情感真挚,台词和画面交代的都很细腻,结局虽然没有大团圆,但是有理有据。每个人都付出和得到成正比,没有高富帅一手遮天,白富美做了错误的选择都要为自己埋单……善恶终有报,好单纯的逻辑~~20年后的社会,拍不出这样的好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