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作者:mjn
当听到这片第一集有10多分钟是主角在讲落语时,我直观以为这片会是很慢很无聊的动画,因为作为一个传统文艺节目,肯定玩不出什么花样,单口相声变成动画还是单口相声啊。几年前同样是以落语为题材的《女子落》,就有很大挂羊头卖狗肉的成分,借了落语家这个特殊身份讲女子群口相声而已。
<图片2>
制作方非常诚实:《女子落》这部动画是展现女孩子的可爱之处,让观众享受一些成不了困扰程度的,简单有趣的对话节目。
但是实际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的第一集远比我想象中好看,可以说是这季最意外的片子,整整10分钟的落语观众的心都悬着的,落语部分反而是整集高潮部分,每分钟都看得惊心动魄。
前因是与太郎入狱前的大哥回来找与太郎让他再次入伙,师父八云给他一次机会去证明自己落语的价值,如果这次失败,与太郎的落语生涯可能也就此宣告完结,但是之前与太郎并没有对自己实力满意,经常失败。
在开始进场的场景,镜头就极力在强调与太郎紧张的情绪。
<图片3>
<图片4>
这里还用了一个主观镜头的背景动画,借此表现与太郎紧张得走路晃悠,最后还摔了一跤。
<图片5>
作为一个不知道后面剧情的观众,看到这种极端强调紧张的演出,心中八成也认为这场落语要失败了,因为男主开场的表现实在太差,对其下面的发挥更加担心。
落语正式开始之后,与太郎状态越来越好,但是对于刚才被吓过的观众来说,失误不代表不会再出现,而是成为了心里的定时炸弹,演出在镜头方面也使用了一些花招。
<图片6>
<图片7>
如上这种机位并不是很正的局部镜头,镜头中存在大量不明部分,就能给观众带来持续不安的感觉。
其实对比第一集后半八云师父的落语,我们也能发现与太郎的姿势其实和师父有很大的差别。师父整场膝盖都没有离开过垫子,而与太郎为了表现人物,全身基本都在动,动作越多失误可能性也越大。这方面来说也增加了不安要素。
<图片8>
<图片9>
到了落语后半,轻快的背景音乐出现,局部镜头变少(几次局部镜头都是表现与太郎的出汗),单镜头整体时间也变长,观众的心也缓下来了,而落语本身也进入最搞笑的地方。之后就用落语本身的吸引力一口气冲到结束。
此外第一集第二次的高潮是八云师父的落语部分。老师的表演突出一个“稳”字,较多用正面非常规整的构图,基本没有局部镜头,整体灯光设定色调都是非常稳重的深色。
<图片10>
不安要素体现在台后的与太郎身上,落语正讲到关键处,与太郎因为昨晚熬夜开始打瞌睡,发出呼噜声,声音传到台前。这里可以说是下半集高潮中的高潮,如何表现也明显看得出花了工夫。
<图片11>
声音出来的时候,先朝幕后一个很不正常的角度给镜头,之后给八云师父一个之前没有的脸部局部镜头,神情表现得非常意外,一直板着脸的师父也露出了这种表情,屏幕前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大事不好了。
<图片12>
演出方面在这时应该是故意放空,较长时间的静止张,增加意外感,如果师父太快反应的话,这次不小的事故会显得有点轻描淡写。
之后师父机智救场。但是事故是否就这样完了?观众的心并没有放下,与太郎还没有醒,呼噜声再来怎么办?这次师父肯定没法再像刚才一样救场了。
镜头这里也玩了一个花招,给师父手里一个镜头,一个搓扇子的动作,对比刚才所有表演动作来看这个动作是没必要的,暗示师父也紧张了,要知道这个时候是呼噜声停了稍微过段时间的,师父还在紧张,就暗示事故还有再发生的可能。
之所以用这个小动作来体现,是因为从其他方面来看是没法表现师父心情的,作为一个老道的落语家肯定不能从神情上表现出慌张。
其实这里的紧张气氛和落语剧情是同步了,并持续到结尾,观众提心吊胆到最后。
结束之后,如何处置与太郎就是观众们接下来担心的了。
落语在动画上的表现除了考验声优实力,也非常考验原画师们的作画力,动作神态表情的表现要求必须非常高,不能过真也不能过假,过真显得不像是落语演戏,过假又不能表达剧中人物想表达的感情。从这个方面来看制作方也是花了心力的。
把落语部分设置为高潮的构思本身就非常大胆,剧情本身和落语也有相当高的同步,无论剧情和演出在TV动画中都是非常出色的,也看得出DEEN是认真在做这部动画。
看这个动画,是因为网络电台节目大内密谈。刚好那期节目来的嘉宾是票友,朋友把当期节目发给我,拖了很久才听完,意外地发现节目很有趣,里面提到了这部动画,嘉宾还讲了浅草寺附近的剧场,落语的观众少得可怜。当时还蛮好奇究竟是怎样一部动画,是讲解如何表演落语么?打算翻出来看看。
之所以题目是太阳底下无新事,是我看过动画以后发现,传统艺术的现状都是相似的,事情在中国有,到了日本也是一样的情形,未见得日本的传统艺术就不会没落。而昭和元禄落语心中通过细腻的感情传达了艺人之间的羁绊以及对于艺术的态度,精准的描述了传统艺术面临的现状,这是我在观看之前没有想到的。传统文化会受到新的娱乐形式的冲击,没有谁家例外,之间有共同点,当然也有各家的特点。后面提到的所有梨园相关的事情都是个人看法,本人看戏不过两年,观点不成熟,请见谅。
在论资排辈还有出身论方面,这一项动画里和现实很相似。上一代助六因为血统,在继承八云名号的竞争中被迫出局,虽然动画是夸张的情形,但现实也大体如此。京剧里经常争得最凶的就是谁是正统,而相对比较消停的派别除了是没什么传人的门派,基本就是家中后人在世,继承了衣钵。X门X代,带着光环,拥有资源优势,入行也就容易得多,看在面子以及交情上,相比同辈也有更多的机会。但也限制住了子弟的未来,如果不是背负着家族的重任,估计有些人也不会入了梨园行。想起来X七结婚的时候,网友除了祝福新婚,之后就是调侃预祝X八早日出生。至于新出科的演员,如果既没奖项作支撑,又没有家底作后盾,进剧团都困难。著名琴师姜凤山在纪录片粉墨春秋也提到过,出科唱戏,入不敷出,做几身行头家里恐怕就要熬不住了,也就放弃了做演员,改做起了琴师。像是助六这种有才华,却很容易冒犯前辈的,在梨园行一样不受待见。各种前辈都要搞好关系啊,京剧还不像落语是独角戏,虽说一棵菜的精神说出来不看戏的人不明白,但是换成团队精神又觉得和京剧不般配。这一季最后一集第八代八云师傅不断变换身份最终熬成了会长,演员的道路也如出一辙。也不是说年少时出了名就能一路高歌猛进,身体条件嗓音条件都是不可预测的因素,年少时可能会经历倒仓(男生变声),中年以后又面临塌中的风险。感觉戏曲圈里更残酷。
在继承发展这个问题上,动画片通过助六表达了一种观点:
“看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得一切都变了,可是落语却一点没变。仗着这股人气,倒不如说是在害怕改变,现在还行,可是啊,要想一直作为人们的娱乐项目,那是不行的。并非只有落语才是娱乐,我想开创出一条落语能持续存活下去的道路,总之我只想说现在受观众喜欢的落语,都要迎合观众,我必须要时刻改变才行。”
传统戏曲曲艺的没落是一个大体趋势,并且是很难扭转的,大家已经不好这一口了。剧场里的观众,多看几次演出基本都能混个脸熟,来回来去就这么些人。动画里菊年轻的时候,观众席是满坑满谷,到了与太郎的时代,那下面就是稀稀落落地坐着几位观众。国内靠着青春版牡丹亭带动了昆曲的市场。但看戏的人却未必买账。现在几年来各个院团翻来覆去地演出牡丹亭,换哪个忠实观众也受不了这种折磨。何况牡丹亭也不能代表整个昆曲。昆曲的新编剧也根本做不到迎合观众口味,观众的口味差异本身也是相当大的。当然他们需要做到的是迎合评委,争取入围奖项。毕竟他们的衣食父母真不是观众,我们说不好看是没什么用的。这个问题在日本应该不会出现。再说京剧小剧场。作为新编戏,确实起到了吸引年轻观众的作用,也在群里看到有人说基本不看京剧,因为小剧场剧目开始接触京剧。我自己看过的第一出京剧现场也是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但小剧场剧目题材比较局限,男欢女爱的事情居多,而京剧最大的好处在我看来就是故事题材多样化。爱好传统戏的老戏迷对小剧场从形式到内容似乎也并不买单。本身观众人数少,口味分化还明显,迎合观众也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另外,现在可以不走出家门,在家一样能进行娱乐活动,演出除了迎合观众口味,更需要很高的质量。剧场艺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作品,很难把观众带回剧院。我去看一场不好看的演出,被雷一次的代价不只是金钱,还包括大把的时间,不出门,我可能在家能完成观看两部优秀质量的电影。
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感触颇深。这就是京剧这一年的情形啊(虽然这种情形可以说是持续了很多年了……)。有一天票房通知不活动,是因为老师要去参加李毓芳老师的追悼会。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都走了,只剩下手机里保存的当时演出的录音,默默地躺在语音备忘录里。
P.S 至于国内戏曲相关的动画片,我看豆瓣评价还挺高的,但我在地铁里看过两眼,太幼齿了吧。这其中新鲜的事是我们是有好故事的,但我们距离拍出类似水平的动画应该还有很大一段路程吧。
“心中”的殉情之意,既是菊与诞生于元禄终结于昭和的落语殉情,也是与助六之死象征的旧时代终结殉情。向往八云之名的野孩子助六偏偏求而不得,看到古典落语必将衰亡而决心改革,却自己先身而去。秉持传统落语一成不变的菊继承了八云之名而与时代同亡,两个孩子却满是助六的影子。人设像坂道上的阿波罗
贵国什么时候玩情怀能玩到这个水平,我就放心了。
开篇有龙与虎的影子,如果说官九着墨多的是江户市井情怀的古今交融,云田则更多专注于跨越时空的人情羁绊,更为厚重伤逝,时代洪流中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落语人生贯穿着深挚的情缘轮回,令人感怀不已。声优的演出均至化境,能聆听如此精湛的表演只有如此完美的原作与改编才可实现,完满各方艺术的诚意之作
何苦用女权主义的现代道德来评价。助六再为天才也没能避免将选择交与爱的女人,不过是个热情傻气又懒惰的凡胎。美代吉是藤蔓,一心追求依附是她无法超越时代的可能。戏剧的人物为戏剧而存在。凡夫俗子,会被自己的错误烫了手折了腿陷了半条命于泥里,还挣扎想要爱想要陪伴与幸福,这人间剧才好看啊。
所以OVA到TV的变化就是……从《师徒情深之傲娇三赛/年下攻》变为《师兄再爱我一次之我的菊啊~就酱被师兄的爱液浇灌着成长》!!!我去!好超过。好稀饭。
ova已补,不愧是国宝声优,目测要一月良心番,至于懂不懂落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不言自会大家懂就好😂,话说这“心中”的意思啊啧啧,竟让我想到了贱长和银女士什么鬼……ps,看完后情节略狗血,不过细节到位和不错的bgm豆瓣都9分打底的
整个叙述中,时间流逝这一最痛苦的部分奇异地被略去,年少学艺的辛苦,因战争和世间纷扰所离散的时光,甚至相伴的岁月,都融化在满载隐喻的落语或淡淡几句画外音中。墓园一段不过是他被硬生生折断为两截的人生后程的一个灰色碎片,在寂寞漫长的日复一日中究竟有多少这样的时刻,简直想都不敢想。
当表现对象是“落语”这样的技术,当需要直接的再现而不是侧面描写传递一个人的“天才”和“技艺”时,是和动画的极限在较量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不论胜败,非常的喜欢。
寂寞人生如寄,双鬓染霜孤傲不减,死神附身般的阴郁妖艳竟恍如度身定做,这般悲剧性人格注定要接受命运赐予的锥心思念与无穷后悔;落语人生如戏,方寸舞台囊括世间百态种种,哭笑由心,自浇块垒;几代人的情感纠结与落语历史沉浮交织,看得甚是虐心。
标题退散小学生系列,强荐
师父前座时期比与太郎丢脸多了 我的尴尬病 八云一门与助六代代孽缘 七代目把名号传给菊 一次性报复了他们两个 妙哉 或者是看出师兄的一些特质 注定了他难成大器 师兄志不在传承 学术泰斗眼中钉 金毛剃毛变秋田 作曲是玩爵士的90后妹子 DEEN作画用力过猛隔壁祝福崩出喜剧效果
昭和时期日本落语与落语人之间的人情冷暖,节奏舒缓,需要静下心来看。有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看动画版的单口相声(落语)。
助六夫妇的死因不过是菊善意的罗生门,也因此弱化了惨烈感。时代变迁,改革派和传统派缺一不可,可惜约定一起的人却再也不会回来。七代的嫉妒毁了两代助六,菊可以拽着一人不被吞没却怎么也没法同时拽住助六和美代,看似圆满的夜晚同时失去二人。他在他身上感受喜怒哀乐,却一人独活等待最终的"心中"。
风流、风雅与风骨的糅合,伴着暧昧与悲伤的情愫,伴着人世浮沉的乐与苦,在绵远悠长的历史感中,仿佛美酒,越陈越香。石田彰、山寺宏一与林原惠美的配音实在让人迷醉,总感觉石田彰仿佛就是八云一般。林原惠美唱的OP非常应景有味。
昭和背景加落语,国内何时也做一部民国背景的戏曲动漫,二次元会美炸。
昭和时期日本落语与落语人之间的人情冷暖,是漫长岁月里的羁绊,是战火纷飞里的扶持,是从小到大彼此注视的较量,是娓娓道来的散文诗。
原来还会有第二期。菊和助六完全就是《霸王别姬》再现,在想若是今敏来拍这段故事,学院奖都不在话下【石头此次的声演已经不能用逆天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宗师
老牌声优很多,每一位的配音都非常非常出色,我本也是冲着石头来看的,当然石头依然没有让我失望,两个不同的年龄段的语气都把握得相当好。但是真正带给我惊喜的方面不止于此,不管是题材、人设还是配乐,我个人觉得都几乎无可挑剔。现在能看到这样用心的动画也很让人感动。
要搁十年前,这种级别声优阵容都不用打广告就能万人空巷。昭和+落语+Jazz+49岁的石田彰,简直无法招架。
看OVA的时候觉得老师倾其所有在表达:我想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