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抖音看到了《乌海》片段,于是特意看了完整影片,说实话,片子自我感觉不错,导演在给我们讲故事,现在能静下心来讲故事的导演越来越少了,能用讲故事的电影让观众静心的坐下来听故事导演更少了。 《乌海》,为什么很多人说看了之后心情压抑?剧情故事看起来我们都不陌生,婚外情,三角债,黑网贷,一地鸡毛的婚姻,,,,,,看着看着,我们会感觉,这不就是演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吗?每个人都有类似主人公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来,也有想和主人公一样发泄的欲望,看到杨华跟日子大吵之后的歇斯底里,看到杨华向同学要债无果后的报复,突然感觉我自己心里如释重负。一切爆发之后,应该归于平静,但遗憾的是,导演最大的错误就是,让杨华把怀有身孕的妻子撞下山崖,剧情突然变得不是那个味了,让人感觉杨华原来是一个无能的渣男,瞬间影片让人感觉没了希望。 如果影片的结局,改成,杨华跟妻子在山坡上摊牌以后,杨华不去撞妻子,而是自己因为愤怒,绝望,悲伤,驾车自己冲入山崖,而后妻子报警救回丈夫,然后化解矛盾,而民间借贷得到严惩,这样的结局也许会让观众最后豁然开朗!
这不是一部爱情片。
但这部影片挺懂生活中爱情的样子。
黄轩和杨子姗饰演的夫妻二人互撕,男方抓到了女方和老同学暧昧的证据,于是就问。
男:“你和他睡了吗?”——内心:亲爱的,快告诉我你没有。
女:“你说呢?”——内心:我爱不爱你你难道不清楚吗?当然是没有睡啊!
男内心:证据确凿,你没法狡辩了吧?
女内心:你在没事儿找事儿,不要血口喷人冤枉老娘。
黄轩和杨子姗摊牌自己投资失败欠了一屁股债。
女:“你怎么不早点和我沟通?”——内心:你根本就不尊重我。
男内心:我早点说你能同意吗?
男:“我们离婚,孩子归谁?”
女:“你怎么知道我怀孕了。归你你养得起吗?”——内心:我知道你欠了那么多钱还不上,给你说了也没用。
男:“你怀孕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是不是你心虚了?”——内心:你是不是怀了别人的孩子。
女:“不是你的孩子,就不是你的孩子,满意了吧?”——内心:又来冤枉我,我要气死你。
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并不是不爱对方,而是神使鬼差地没有和对方好好说话。
再默契的情侣,也要坦诚地沟通。
《乌海》是周子阳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相比第一部的《老兽》,依然保持了在西北语境下讲故事,并且很好地展示了西北的风貌,还时不时有些神来之笔。但是整体看下来,感觉周子阳比忻钰坤(代表着《心迷宫》《暴裂无声》)还是要差点意思。
周子阳导演的电影有几大特点。
一是可以非常精准地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亮点。
比如夫妻两个调情说要在瑜伽吊绳上来一下子。
比如和讨债人纠缠之间掰掉了他人的义肢。
二是总是围绕着钱来讲故事,用钱来引发冲突。
比如夫妻之间的矛盾是由经济基础导致的家庭地位差异和生活感受。
比如杨华和罗宏之间的债务问题。
比如L贷女孩儿和杨华之间的纠葛。
三是喜欢让主人公依靠固定的交通工具来转换场景 。
比如老兽里面的电动车。
比如杨华的奥迪SUV。
四是主人公的生活都非常窘迫。
老兽还从容一点,杨华的生活直接是万箭穿心走投无路。
把黄轩虐得到处挨打,鼻青脸肿,压抑无比,只能骂着脏话扇自己耳光。
哀其不幸的演绎,不过如此。
可惜的是,在整体故事情绪压抑到不行后,周子阳安排的情感宣泄口出了问题。
报复欠自己钱的人当然有快感,但是点燃对方的场地后,自己的欠款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
而黄轩饰演的杨华最后的谋杀动机,其实赋予地并不是很充分。
他不乘人之危见色起意,他也知道保护家人,怎么就会突然起了杀心呢?让人不解。
从技术的角度讲,本片在室内的收音非常糟糕,人声非常平。
而镜头的移动也非常欠缺,虽然用得好像是比利时的摄影指导,但是电影画面的表现力并不强。
其实黄轩和杨子姗吵架那场戏演得不错,可惜并没有拍出应该有的张力来,非常可惜!
最后,寒门子弟想要实现阶层跃升一定要稳健,切不可行差就错,因为你真的没有试错机会,错了就很难翻身了。
青年导演周子陽的新作《乌海》,问世后受到了大家不少的关注。它曾入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最终获得影评人费比西奖),后来也在海南岛、北京等国内电影节进行展映,我作为电影节策展人,看过三遍这部影片,也和周子陽导演做过数次交流。
对这部影片,我是很喜欢的,能看出周子陽在追求自我风格之路上的延续与进步。
主题上,《乌海》和前作《老兽》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延续关联。《老兽》关注的是一个曾经风光一时、但此刻已然困兽犹斗的老混球的故事;而《乌海》中黄轩也身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家庭之中,他们的悲剧命运有自己选择的原因,更有社会大环境的时势使然。
正如《乌海》这个片名,不仅指代了内蒙古的某个城市(以蕴含煤炭而得名),也可以延伸成为某种欲壑难填的人心的写照。《乌海》是写实主义的,也是深沉有力的。
《乌海》和《老兽》描写的都是不完美的、有复杂层次的人性,也是的的确确的大男主设置,对于演员有极高的要求。无论是上一部电影里的涂们,到这部影片中的黄轩,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塑造人物、挖掘人性的工作,可圈可点。《乌海》中,黄轩和杨子姗在家中争吵的戏份,着实令观者触目惊心——它是如此具有戏剧爆发力,也同时如此的真实。
周子陽的电影虽然可以被宽泛地被归类为“文艺片”的范畴,但却是节奏极快、剧情生动、导演手法精妙、有着商业类型色彩的作者电影。他的电影简洁流畅,完全不沉闷,并在影像角度进行了主动性的探索。
和《老兽》中的多场超现实色彩浓郁的设置相比,此次《乌海》中的处理更加的圆融、自然,没有刻意地去凹艺术导演的姿态。同时,周子陽也在作品的写实影像之外,融入了类似当代艺术似的景观和多种视频影像片段,从而让影像的层次更趋多元。不仅如此,影片中对现代通讯工具的反思,也是十分具有亮点的。
黄轩饰演的杨华,喜欢刷短视频。吃饭的时候,他在看一段赤道原住民抓非洲肺鱼的视频。肺鱼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杨华又何尝不是?
肺鱼的命运,就是黄轩的命运。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时代的进步,或许并没有对杨华的命运走向产生什么改变。他依然被生活踩在脚下,活得繁重且空虚。
杨华很喜欢躲进车里,或者钻进恐龙公园的恐龙肚子,狭小小空间可以带给他安全感。
拿起手机,杨华看到的是自己帮助过的女大学生歇斯底里地倒打一耙;看到手机里存着和妻子以前恩爱的视频感情却回不到从前;和所谓哥们剪不断理还乱的失败生意。于是他放下手机,开着车进了大山,他在那里终于学会了放声大哭。
对杨子姗饰演的苗唯而言,手机同样带来了很多麻烦。
苗唯也喜欢刷短视频,她在瑜伽训练班和学员观看产妇多胞胎生产的短视频,新生的孩子一个一个从母体里拎出来,纷纷放肆大哭起来,以宣告自己的降生。这本是个预示生命力顽强的视频,看视频的却女人纷纷做出惊恐的表情,因为她们也是女人,她们站在了产妇的视角,更害怕生孩子的痛苦。而此刻,苗唯已怀有身孕,她又该怎样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
苗唯微信通讯录里,有一个暧昧对象,是她和杨华夫妻关系破裂的始作俑者,这就牵扯进另一个代表科技进步的工具——行车记录仪。杨华在没有删除聊天记录的行车记录仪上,听到了苗唯和暧昧对象的对话。成年以后,明知道很多事情应该看破不说破,可是感情这种事情,看破了,就再也回不到当初。
《乌海》的时代背景,设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西北区域,很多人一夜暴富,在城市,像杨华这样的小人物,为了追求财富,逐渐淡忘了初心,也放弃了对情感的坚守。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互联网时代下的万物互联,一方面实现了信息共享,似乎信息屏障被打破,人们获取到的都是一样的知识、新闻、娱乐,却不知新的信息屏障已经建立起来。人们被娱乐至死的现代化媒介包围,看着媒介话语权掌控者们想让你看的东西,逐渐失去自由。
科技进步,现代化通讯工具的使用,或许只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更方便了,但人类情感这个终极命题,时至今日,用科技手段仍然无解。
考虑到本片还未公映,所以本文内容不涉及任何剧透部分,大家可放心阅读
今年举行的第68届圣塞巴斯蒂国际电影节比往年任何一届都特殊,原因是新冠疫情导致第73届戛纳电影节被迫取消,官方片单中有17部影片直接选送到了圣塞电影节各个单元,因此本届主竞赛单元13部入围影片有6部来自戛纳。这意味着本次的竞争会异常激烈,就在这种情况下,周子阳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乌海》顺利入围本届主竞赛。这也是今年欧洲三大(柏林,威尼斯,戛纳改到圣塞)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内地华语电影。
《乌海》依然延续导演上一部作品《老兽》将拍摄地设置在中国内蒙古,影片描述了一对年轻夫妻由于债务纠纷而引发的一连串家庭矛盾,由中国著名演员黄轩和杨子姗领衔主演。
在正式看片之前,我还着实替《乌海》剧组担心了一番,因为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太强大了,不管是导演阵容法国欧容的《85年盛夏》,日本河濑直美的《晨曦将至》,还是主演阵容奥斯卡影帝科林费斯的《超新星》,戛纳影帝麦斯米科尔森的《酒精计划》以及已经在多伦多斩获费比西奖的格鲁吉亚黑马《开始》,华语影片能不能获奖先放一边,会不会在这些高手的映衬下相形见绌呢?
当看完媒体早场后,这种担心消失了一大半,因为不仅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里的一股清流。然后出了电影宫立即采访了几位同场媒体人,他们也在匆匆之余用各国语言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之情,此时开始觉得之前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
全球首映后各国媒体人受访视频请关注同名公众号或微博观看
随后而来的就是映后媒体发布会,因为《乌海》剧组没来现场,所以以远程连线的方式答记者问。
接下来的部分为媒体发布会访谈内容,分主演,导演和制片三个部分
主演:黄轩
记者:在这部戏里,有一场戏展现了你和杨子姗激烈的吵架场面,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你们是如何做到的这种瞬间爆发力?
黄轩:在拍这场戏之前我们和导演沟通了四五个小时,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真实的呈现出在吵架当中的心理状态。
记者:片中的男主角身上有压抑的色彩,您在饰演的时候是如何驾驭这个角色的,是否有困难?
黄轩:在拍摄之前看剧本只觉得这是比较极致和反应某一类群体的角色,到拍摄时进入角色后才觉得压抑,我尽可能去体会这个人物的内心状态,这也勾起我生命里某些不好阶段的经历和回忆,情绪也会随之不稳定,这也是我从影以来比较典型的角色。
记者:您作为中国著名演员,曾经和很多著名导演,比如冯小刚、张艺谋都合作过,拍过主流电影也拍过独立文艺片,如何选择未来的从影道路?
黄轩:我作为一个演员,没有考虑太多主流还是艺术,对我来说只有故事和人物是否吸引我,是否让我在表演上有发挥有挑战。只要是好的故事,有意思的人物,好的导演,我都想合作。
导演:周子阳
记者:本片为什么叫《乌海》?
导演;片名既是地名,也是因为人心和欲望有时就像无边无际的黑暗的海一样,和电影主题对于人性、命运和道德的思考相关。李沧东那部电影《密阳》的片名也启发了我。
记者:为何选择这个地点作为拍摄地?
导演:因为这部影片的视觉气质非常独特和魔幻,在拍摄地有个巨大的湖,是杭州西湖的20倍,边上就是沙漠,和湖缠绕在一起,不远处有巨大的山峦和雕塑,全部在车程20分钟左右,魔幻的元素都聚合在一起,特别符合电影气质,我很喜欢当地的地域,能展现出凛冽的气质。
记者:影片开头有什么隐喻?
导演;影片开头出现的是非洲的肺鱼,在河流完全干涸时在河床淤泥中做洞,以休眠状态度过长达6个月的干旱季节,完全脱离水,在空气中存活。和电影所展现的生命和生存的主题相关
记者:片中出现的恐龙有什么含义?
导演:属于超现实美学部分,其他还包括沙漠月亮以及男主钻进恐龙肚子里,现实到了今天变成超现实,非常荒诞,从剧情上讲,男主已经无处可躲,钻进恐龙表示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是对主题的一大呼应
记者:为何选择这样的结局?
导演;这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样的结尾很重要,可引发社会与人性,人物命运与道德的思考,也和我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相符合。
记者:这是您的第二部长片。这部跟第一部都涉及到钱,那在中国社会语境下是不是钱很重要?
导演:近些年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形成以经济为核心的价值观,忽略了情感和内心,经济增长是好事情,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在这个同时我想让人们关注精神问题,中国一直以来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忽略情感、只关注钱和欲望会给人带来伤害,我希望带来反思和警醒。
记者:您觉得等公映以后,中国社会对这部电影的接受度会如何?
导演;完全可以接受,一些朋友已经看了这部电影,都挺喜欢,觉得很有力量。
制片:王鲁娜,钱艺妮
记者:这部影片的审查顺利吗?
制片:在审查上挺顺利,相关部门非常认可影片的制作,包括精良程度,以及对电影创作的内容上对于当下国人的生活上反思的深刻性都是非常认同的。
记者:这部电影融资难不难?
制片:融资并不难,因为导演的才华在第一部作品《老兽》就得到了验证,获得了不少国内外奖项,所以我们和几家公司在第二部作品筹备时就达成合作了。
记者:从制片人的角度看,有没有拍摄时的困难?
制片:天气是第一大挑战,去年秋冬季拍摄,片子里面大量的外景,拍山顶戏时,风力达到八级,演员都站不稳,吃了很多苦。此外,置景也是挑战,在沙漠中的实景搭建和大场面调度,外景要水位保持一致,我们用了40天搭置外景,好在我们运气不错,当地朋友和政府也提供了不少协助和支持,大家一起战胜了艰难的拍摄环境。
杨华的丈母娘那么轻松地说起杨华的困境,那么轻蔑,仿佛他的绝望也像是他的窝囊一样一文不值。杨华是窝囊,他没有走向成功的那种混蛋性格,也并非完全因为善良而无力于恶,所以他避不开他那些混蛋的朋友,也避不开那些混蛋的事儿。
又是一部展现生活如何一步步将人逼向绝路的电影,也算是偶有妙笔:来讨债的无赖身戴假肢(惊恐,无措,厌恶,怜悯,杨华的感受),虚荣的少女最后被逼绝路,可爱的侄儿也成为了要钱的借口,他该向谁发火?该向谁控诉?又该向哪里躲藏(或许是恐龙肚子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每一处都有躲不开的问题,所以你看杨华一直在开着车游荡。
但是我讨厌结尾那行宣告人物命运的字幕,法律最终发挥了威力,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字幕仿佛在告诉你生活最终会回归所谓“正常”,人们最终会被纳入既定的秩序,既然那些疯狂最终会得报应,那么观影者自然不必有道德上的惶恐,我们又可以安心地依赖外部的秩序继续生活,总之悲剧最终以某种形式宣告终结。我不知道杨华没有逃避究竟是一个略显光明的希冀,还是一个避重就轻的结局。
黄轩的演技到没有我期待的那样好,但荒凉的镜头在大屏幕上很出彩,虽然未必有什么作用。总是感觉这部电影少了点什么,今晚配上了罗斯福10号,眼泪还是没有流下来。
这片子绝对不应该是这种一边倒的差评,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一起口诛笔伐。首先,摄影很漂亮,比利时摄影师功不可没,对比度很高的色调,很有冲击力,很多空镜都很漂亮;第二,它的现实主义立场是非常明确的,没有哗众取宠的地方,有一说一的风格,对社会上无良老板的描绘,个人觉得很真实;第三,导演兼编剧是很有才华的,在片里设置了大量隐喻,比如瑜伽象征着价值观的扭曲,大妈练瑜伽隐喻盲从威权的群众,屡次出现的倒立就是现在那种黑白颠倒的社会价值取向,一闪而过的基督堂和黄轩随后拉上风帽,在暗喻圣经里面经常提起的顽梗,也就是傲慢,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片首的鱼,象征着被极度挤压的生存空间,还有对老百姓无休止的榨取等。还有片子里面网贷女孩的自杀,以及杨子姗的种种表现,都对现实中女性的偏激傲慢自大摆出了批判立场,这一点还表现在瑜伽馆里面几位学员对女性生孩子的自我式陶醉。网上众说纷纭电影节版本是杀妻骗保结局,我倒觉得黄轩在得知老婆没死后的那个笑容,是一种悔过的表现,给全片的灰色基调最后加了一抹温暖的亮色,这就是绝望中的希望,也就是现实本来的模样和导演说的"现实和温暖"。
最后要说的是,在国内这种极度压抑的表达空间里面,有年轻导演努力拍出这种真诚的片子来,希望不管是专业影评人,还是一般影迷,都善良一点儿给个鼓励,否则国内的文艺片只能慢慢灭绝。
颇高期待,看完失望很大。能够感觉到整个本子充满了大量强冲突的情节,欠债、裸贷、出轨、吵架、割腕、放火、车祸等等,但是叙事的密度很低,戏与戏之间根本没有有效的编织,到最后就只变成一个接一个抓马设定的堆砌。本意是想展现一个男人是如何被生活一步步逼上绝境的,即使我能够get到男主一系列行为的动机,但电影里仍然少了那么一个触发的开关。一些景观性的魔幻桥段还不错,但也只有给影片提供一些概念,整体仍然是拧巴的。杨子姗表演比较糟糕,不太能接得住,黄轩也只能算正常发挥吧,为什么大家都在吹他,你们领到什么kpi了吗?这个表演相比《推拿》还差得远吧?两星半。
名为杀死影评人的导演,拍了一部给影评人写文章的电影(且只拿费比西之类奖项),片中充斥着悲兮魔兽视觉景观、俯瞰山体巨大雕塑、恐龙吃人吹拉弹唱之类的老土假大空。一到夫妻关系婚姻崩盘的每一场冲突处理,都让人尴尬到干着急,且塞再多裸贷之类的蝇头新闻,也掩盖不了一味贩卖的无力无能无果本质。
#HIIFF03# 故事像是停在了不知道怎么继续讲的地方,把黄轩拍的好丑,眼神像是没有复明的小马……
从老杨到杨华,从老兽到青兽,依旧是大众层面不讨喜但是发挥空间巨大的主角性格,依旧是充满导演个人风格的魔幻现实镜头语言,但整体上比前作成熟太多。黄轩的表演让我想起了初看推拿时的惊艳,还是要多拍好电影啊
人生不完全建议指南:1,奥迪车容易熄火;2,不要为了买苹果裸贷,3,不要嫁给凤凰男,4,不要高估自己的生意头脑,5,要记得及时删除通话记录及行车记录仪记录,6,不要惹怂包,当心他和你鱼死网破。
两星半。主要是黄轩确实奉献了最佳演技。整部看下来感觉导演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因为种种原因表达不出来,后来自我放弃沉溺于自说自话了……只是还好演员够敬业。
导演基本上是站在人物内心里来写人物和故事。很多东西他自己看的可能很明白,但是拍出来就有点说不清了。我能理解黄轩的一连串行为的动机,却找不到推倒多米诺的那一刹那究竟是什么。
捉襟见肘的才华,费解的自我陶醉,令人作呕的价值观
《老兽》里没捋清楚的,这回全都捋清楚了,除此之外还一再强化媒介(让人想起《大佛普拉斯》)和冲突,人与人的陌生、交流的不可能通过镜子(很杨德昌)、倒立、前作里没出现的“太空蒙古包”和本作里新加入的恐龙很好地进行了视觉化呈现;景别从小变大、电子声音的出现,给全片赋予一种贾樟柯式的现代主义(尤其《世界》)。不变的是背景,一片巨大的经济衰败的荒凉图景。黄轩把冲动和绝望演绎得很好,两场吵架戏张力十足,有老夫妻的味儿了。喜欢这次冷峻的幽默感(掉眼珠子的恐龙;乐队助兴蒙古包燃烧)
#金鸡影展首映#小心思大概都花在了构建超现实景观上,剧本稀烂,演员看起来也进不去,“好惨一男的”只是社会环境的皮相,很难共情,台词也没太上心,甚至有些对话和演绎尬到可以用脚趾抠出一套全层公寓。
#68 San Sebastián 主竞赛第十场# 剧本和场景四星,主演要给五星,记者会上立即问了黄轩这是不是他从影以来最卖力的作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等大屏幕上映会立即二刷,毫不犹豫
这讲的是投资做生意失败 赔钱欠债被追债讨伐而被压垮“折磨”到极致的故事,正常生活完全被颠覆毁灭灭亡。导演是想传达“创业需谨慎”吗?😂 影片呈现出的整个效果,对,就是现场杨子姗说的“刚看到这个剧本就觉得嗯,挺拧巴的” 确实,挺拧巴的(褒义词)。这是黄轩继「推拿」之后贡献出的最好的表演。👏🏻👏🏻处理的很生活化,很“素人化”,演员味儿不重,更别说明星味儿了。影片最后的结尾处理后劲很大!很精彩!本来影片前大半段部分的三星质量能加上一星!仿佛在之前所有的缓慢、沉闷是为这个冲击力铺垫的。导演挺有想法的,会拍的,其实很喜欢里面的某些拍摄画面和桥段,尤其是从恐龙口那里钻进去。不散《乌海》厦门场·免费观影+主创见面会(30人)留念。(导演说这电影是国内第一次跟观众见面哦)
周子阳很喜欢通过拍摄男人不停的位移来体现左冲右突的情绪,老兽骑着一辆车到四处乱跑,杨华开着一辆车疲于奔命。相比于《老兽》,《乌海》更成熟一些,对于环境的象征和隐喻是有意识的,但稍稍有些刻意。比如放火那场戏,民间艺人面对大火依然在演奏,就在这个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中显得过于梦幻了,但又没有达到飞升感,显得有点奇怪。前半部分的冲突戏设计得很好,黄轩成就了其中八成,这个演员身上有一种内在的狠劲儿,这种气质非常独特,像个表面和善但总能做出邪事的人,与这个故事的气质是暗合的。杨子姗就差着一口气。只是从中途开始,紧绷感有点松懈。周子阳愿意凝视人在压抑之下的心理状态,愿意在这个口诛笔伐时代塑造政治不正确但真实的男人形象,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可以入选“男人一生必看的100部电影”以及“婚前必看”系列榜单,建议民政局和产科中心门口循环播放。
为了催贷将女孩的裸照传上网络,为了追债跑男人的老家送去西瓜,这些都是普通流程。当初摩天轮下你侬我侬的誓言,败给记录仪里纠缠不清的留言,在瑜伽带上许给她的未来,扼杀了腹中无人认领的胚胎。羞耻像沙漠月亮炙烤,物欲如恐龙公园吃人。付之一炬的烈火中,乐人继续演奏着社会的血债,人性的死结。
妈呀,怎么会有这么自以为是的片子啊!一会儿西北婚姻故事,一会儿男人至死是少年呗!吵架打架好像演儿戏啊!太搞笑了!杨子珊和黄轩吵架那段简直深得琼瑶阿姨真传:你啥意思啦!你说我啥意思!我不知道你啥意思!你给我说清楚你啥意思啦!这是搞什么汉语朗读比赛吗?黄轩虽然演得不咋的,但和杨子珊比起来,简直就是拿奖级别表演!另外前作里符号的刻奇与堆砌不知收敛,而且变本加厉,只会用各种视频作为推动故事的媒介。妈呀!受够了这种男性救赎的陈词滥调!
糟糕到不知道說啥好⋯⋯
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好,可惜国内男导演的视角终究逃不开直男那点破自尊。
海南电影节。一个非常绝望的故事,把人的生存困境放大了,却一点也夸张,甚至能够感同身受。黄轩完全把握住了人物的内心,把一个曾经有梦想的男人的阴郁焦虑绝望演得非常真实可信。
又一部婚姻劝退片,行车记录仪再次立功了。黄轩第一时间删除行车记录仪,杨子姗却无动于衷,说明他们一个看了《大佛普拉斯》,一个没看《大佛普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