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看过小说,但是翻拍也足够震撼!第一次看俄国文学,原谅我无法用更贴切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在发疯!是的!我感觉都在发疯!我看到两批人,冷漠的人和会”发疯“的人。写至此处时,其实剧版进度已过半,十万卢布和老夫人谴责众人那里,当时的观感已过。不得不承认,应当及时记录。
正看到肺痨少年的长篇,欲在黎明饮枪自尽,好冷漠!原来在许久许久以前,陀氏就将群众的麻木刻画得如此入骨三分!那些嘲讽、那些不信任和如今怀揣看热闹心态,围观甚至打赌自杀的人是否真的敢跳下来有什么区别呢?有人真的去关注那些鲜活的生命吗?在座的又是否真的曾认真听这少年的长篇呢?凯勒尔的形象是在这里高大起来,人是复杂的,忏悔然后利用眼泪去借钱的凯勒尔,在这里说出”诸位,如果有谁当着我的面说出火帽是故意忘记装上的,那个不幸的年轻人演了一出滑稽戏,那么我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长椅上的dating,借两人的对话,似乎将纳塔思霞的心理,揉的稀碎,然后喂到读者嘴里,前面的一切都合理起来了!她无法和自己和解,通过走向堕落,证明自己实实在在就是堕落的,以这种形式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仿佛能给她带来快感!如何才能使这个poor girl不走向毁灭!好像如何都是走向毁灭。
世俗之爱和神圣之爱,到底该如何抉择。“她见你第一面,便爱上了你!他会议起你来,便如同回忆起光明”。我太爱这个比喻了,世人皆喜欢将心上人比作月亮、太阳。大抵也因其带光!是光!人都有趋光性。世间各有各的心动,但一定是一种美妙的感觉!以至于,公爵迈着欢快的步伐,蹦蹦跳跳踏上台阶,眼里掩不住的光和笑意。这是爱!这就是世俗之爱!这是具体的爱!我永远为人作为人所能产生的“心动”情绪而心动。
“从我们身边走过,并且原谅我们的幸福”
他太干净了,干净到我不知道要用何种语言来形容他赤子情怀。我甚至只能用些语言来描述关于他的细枝末节。我要如何形容那晚的群像带给我的震撼呢,除了我的两行清泪,阿格拉亚和将军夫人紧锁的眉头。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人!都不配得到他的真诚!可是他就这样,再一次,再一次,认真的,掏出自己的心,剖开给她们看!她们甚至不愿意再多观察。这格格不入的‘上流社会“哦,便是如此呵.
他救不了任何人。我只能对着片尾那澄澈的蓝色双眸,泣不成声。
读小说时会有几个问题不太懂,看了电视剧,get 到了。
小说细节太多,妥氏特别耐心描写一众"小人物",公爵生日会那章我跳过没读。
1-罗戈任和娜斯塔霞的关系
随着电视剧里的罗戈任一次次登场,我就越来越能明白这个"乡巴佬"对娜斯塔霞的感情:狂热、激情、野蛮、不受控制。 罗戈任一方面受他父亲压抑太严重,另一方面无法理解这个女人,不论是理智还是情感,所以他失控了…
而公爵说的娜斯塔霞深爱着罗戈任,细想确有可能,虽然她一直拒绝他、折磨他。娜斯塔霞非常聪慧,罗戈任在她面前就像一个小娃娃,她看穿了他。她会自毁也是因为太聪慧。她的行为乍看不可理喻,细想情有可原,深思带着疯劲儿。 她一边高呼自己是无辜的,一边又控诉自己是个bitch,在自我毁灭中获得乐趣。
2、公爵对娜斯塔霞的感情
看小说的时候,我对公爵、娜斯塔霞和阿格拉娅的三角关系比较迷茫,这跟陀氏写的细节太多有关(小说的魅力所在)。看电视剧就很清晰了。 公爵一开始爱上了娜斯塔霞,和她同居了一个月,期间他感受到她的自毁倾向,他仿佛被黑暗包围,陷入泥淖。娜斯塔霞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弹幕里有人说她“女魔头”,我觉得十分贴切。
相比于天真光明纯洁的阿格拉娅,娜斯塔霞代表生命中的至暗、深渊、疯狂、混乱,但这个女魔同时有被拯救的需求(也许是不自觉的),这是她身上最矛盾的地方——就好像一艘海上的沉船,罗戈任、公爵,甚至阿格拉娅都被卷了进去。
3、公爵这个人物
看小说的时候,我好像看着公爵被车轮活生生碾碎,我有种失去理智的感觉——难道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这样吗? 面对每一个人的丑恶,他就像和孩子相处一样,睁大眼睛去理解他们(他轻易就能理解),然后原谅他们。 弹幕里有人说他“小基督”,真是贴切。
电视剧里就轻松多了,公爵还是那个公爵,但世界多美好! 好几次,公爵回忆起在瑞士养病的日子,想要回去,离开这里的人们。然而,阿格拉娅一方代表的光明灿烂的世界呼唤着他,连带着罗戈任一方代表的黑暗世界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可怕不可救药了。
作为观众,我就看这个小基督一颗孤独的心在那个世界停留一遭,为他高兴,为他叹息。
4、阿格拉娅的不幸
阿格拉娅就是个普通的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一系列操作非常可爱。 公爵第一次看到娜斯塔霞的照片说“如果心善良就还有救”。,然而娜斯塔霞终于没忍住,出于被阿格拉娅侮辱的愤怒(被自身夸大的、病态的愤怒)报复伤害了对方,伤害了公爵,伤害了自己,伤害了罗戈任。娜斯塔霞就像一艘巨大的沉船,无法自控地把和她最亲近的人拖下水。 我最同情的是阿格拉娅,她对自己的命运完全是未知的。
5、罗戈任对娜斯塔霞的感情
罗戈任非常爱娜斯塔霞。 他回想起她打了那个军官一鞭子,还忍不住为她大笑喝彩。他爱她性格的强烈,但他掌控不住她,最后卷入她的自毁情绪里,不能跳出来看出她已经不正常。从娜斯塔霞后来对罗戈任的态度(“罗戈任你走开。我要和公爵结婚了。”),我有些肯定娜斯塔霞把他当自己人,把他看的非常重要,但她把他看成什么呢? 如果公爵真的和阿格拉娅结婚,她会和罗戈任幸福吗?
我觉得,她劝婚的这一举动,并不是阿格拉娅说的出于自大,而是想要祝福阿格拉娅和公爵,并反过来被他们祝福。 (就和得了肺痨的男孩一样) 如果事谐,她就能重获对光明的信任和信念。
“一张令人惊奇的脸!”公爵答道,“我相信,她的命运一定很不一般。脸是快乐的,但是她一定受过很大的痛苦,对不对?这双眼睛,这副颧骨,以及脸颊上端,眼睛下面的这两个点,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副高傲的脸,非常高傲,就是不知道她是否善良?”
“第二,她过去的性格完全变了,过去她的性格是羞怯的,像中学生一样捉摸不定,有时候天真活泼而又与众不同,因而显得十分迷人,有时候又落落寡欢、若有所思、大惊小怪、多疑、爱哭和不安。”
现在则不然:一个异乎寻常和始料不及的尤物,在他面前哈哈大笑,对他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并向他开门见山地说,除了深深的蔑视以外,她在自己心里从来不曾对他有过任何特别的感情,在最初的惊诧之后,紧接着来的就是令人作呕的蔑视。
他现在与之打交道的这个女人,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人,这女人不仅威胁一下就算了,而且说得到做得到,主要是这女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而且世界上任何东西她都不放在眼里,因此也就无从诱惑她。这里显然另有一种东西,暗示某种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骚乱,——它类似某种浪漫主义的愤懑,而且天知道这种愤懑向谁而来和因何而来,它又类似某种失去分寸、永无餍足的蔑视感——一句话,是一种在上流社会看来极端可笑而又绝不容许产生的感情!
娜斯塔霞·菲利波芙娜不珍惜任何东西,而最不珍惜的是她自己(需要有非凡的聪明和洞察力,才能在这时看出她早已不再珍惜她自己了,才能使他这样一个怀疑派和上流社会的无耻之徒当真相信这种感情的严重性),她可能自我毁灭,无可挽回地和岂有此理地自我毁灭,哪怕去西伯利亚服苦役也在所不惜。
这张脸上似乎有一种无边的骄傲和轻蔑,几乎是仇恨,与此同时,又有某种信任的、厚道得令人吃惊的东西。在对这副容貌匆匆一瞥后,这两种反差甚至会激起某种怜悯。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美,甚至叫人受不了。脸色苍白,两颊近乎塌陷,但目光如火——由这构成的美,是一种多么奇怪的美啊!
“这样的美就是力量。”阿杰莱达热烈地说,“一个女人有这样的美,可以把世界翻个个儿!”
在这六个月里,他好几次想起,在他还只从照片上看到这个女人的脸时,这脸给予他的最初的感觉。但是,他想起即使在仅由照片而产生的印象中,也有太多令人痛苦的东西。
在这女人的脸上永远有一种使他感到痛苦的东西,公爵在跟罗果仁谈话的时候,用一种无限的哀怜之感来形容他的这一感觉,这样说是正确的:这张脸还在照片上就曾在他心头唤起过痛苦的哀怜。对于这女人的同情,甚至为这女人而感到的痛苦,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心,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
直到现在,直到她现在突然出现的这一刹那,他才明白,也许凭直觉才明白过来,他对罗果仁说的话里究竟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正是足以表示恐怖的言词,是的,就是恐怖!他直到现在,直到这一分钟,才完全感觉到了这一点。他相信,而且由于自己的某些特别的原因,他深信,这女人一定疯了。
倘若你爱一个女人胜过爱世上的一切,或者预感到有产生这种爱的可能性,可是你却突然看到她钉着脚镣、戴着手铐,关在铁栅栏里,在看守的棍棒下悲惨度日,——那么这种印象也许与公爵现在的感觉庶几相近。
“噢,她不时狂叫,不承认自己有罪,她是被别人糟蹋了的牺牲品,被淫棍和坏蛋糟蹋了的牺牲品。但是,不管她对您说什么,要知道,她自己先就不相信自己,恰恰相反,她用自己的整个良知相信,她……她自己是有罪的。我曾经想驱散她心头的这个阴影,可是我越说,她就越痛苦,只要我还记得这些可怕的日日夜夜,我心头的创伤就永远不会痊愈。我的心像被刺穿了似的彻底碎了。她从我身边逃走,您知道为了什么吗?就为了向我证明,她是个贱货。但是这里最可怕的是,她自己恐怕也不清楚,她之所以出走就为了向我证明这一点,她之所以出走,因为她一定想要,心里想要,非得做出一件可耻的事来不可,然后她就可以振振有词地对自己说:‘瞧,你又做了一件新的可耻的事,可见,你是个贱货!’”
不管怎么说吧,这女人虽然有时候做起事来脸皮很厚,而且十分泼辣,其实她比表面上看去要怕羞得多,温柔得多,对别人也轻信得多,说实在的,她骨子里有许多书卷气,她富于幻想,性格也比较内向,常爱异想天开,而且这些素质都很强、很深……
《荆棘鸟》中有一句话说:“你以为是恨让我们毁灭的吗?是爱,是爱啊!”还有什么比因爱毁灭的悲剧更令人颤栗的呢?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将是一出悲剧。 当梅什金公爵第一次见到阿格拉娅时形容她说:“很美,几乎和纳斯塔霞一样美。”微笑随即从阿格拉娅嘴角褪去,我就知道,这将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有一些悲剧,是人们以阴谋制造的;有一些悲剧,是人们的性格命运决定的;还有一些悲剧,是人与人之间的爱造成的,比如这出。
剧里四位男女主角,以四种不同方式的爱,试图实现自己的目的,然而,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时,这爱却将他们带向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梅什金公爵的爱,是神化的博爱。他就像一位从天而降的天使,不吃人间烟火,不谙人情世故,一心想用自己的爱,去拯救世人。他爱所有人,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什么目的;他更爱苦难深重的人,如果能让对方逃离苦海,他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这是一种超越凡尘的,悲天悯人的爱,所以它注定为世俗所不容,这,正是悲剧的根源。
而圣灵般的爱竟成为悲剧的根源,让这个悲剧悲上加悲。
梅什金公爵毕竟不是神,他也向往世俗之爱。只是,他不懂世俗的法则,不懂人心的复杂,更不懂男女的爱,是自私的,是排他的。当他既像天使一样爱着暗黑的纳斯塔霞,又象普通男人一样爱着明亮的阿格拉娅时,悲剧就难以避免了。他不知道,他不能在一个他喜欢,也喜欢他的女人面前评价她和另一个女人一样美,就像他不能同时爱着她们两个人一样;他更不明白,即使是神的爱,也救不了一个不求自救,但求自毁的灵魂。
最后,列夫根尼对梅什金说:“或者是,那两个女人,你哪个都不爱。”真的很奇怪,有时你会觉得他比谁都懂爱,有时你又会觉得他完全不懂爱。他常常思考,却总是不经思考地说出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不去想这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本能地要去爱所有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似乎又不知道应该爱谁。他的爱本如此单纯,可到头来,却把事情变得如此复杂。他理解不了,他甚至连自己的爱都理解不了。爱,到底应该怎么样?爱,到底能不能拯救世人?
纳斯塔霞的爱,是充满矛盾的爱。太多太久的阴郁、悲愤、孤独、耻辱,堆积成滚烫的死能量,配上她冰冷桀骜的绝世之美,散发出一种致命的诱惑与力量,牢牢吸引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
当纳斯塔霞碰上梅什金公爵,就像女巫碰上了天使,地狱的黑暗碰上了天堂的白光,他照亮了她的灵魂,点燃了她的心火,可同时也让她不敢睁开双眼。当所有男人都爱她的身体时,只有他,爱她的灵魂,像神爱他的子民一样。他的善良,他的高贵,他看透她的苦难后悲悯的爱,全是她长久渴求而不得的东西。可他的爱越显得神性,就越让她自惭形秽,正如你至爱的人越为你牺牲,你就越无法承受一样。所以每当她试图把他拥在怀里,她的心就痛得受不了,就象自己故意去侮辱神灵一般。天堂虽好,但她从不属于那里。
可她又无法心甘情愿地嫁给罗戈仁,那个男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粗野与鄙俗,以及对她无条件的顺从,在她眼里卑贱如奴仆,而她也确实像对待奴仆一样对待罗戈仁。所以,无论她和谁在一起,都不会快乐,因为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写满痛苦与羞耻,没有人能改变这一点。她的自毁倾向,她的人格特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相比之下,罗戈仁的充满私欲的爱倒是纯粹得多,他迷恋纳斯塔霞到了疯狂的地步,纳斯塔霞许多出格的行为,反令他着迷,无论纳斯塔霞如何羞辱他,他都不离开她,不,应该说,是离不开她。可他越是这样卑微,纳斯塔霞就越看不起他。罗戈仁不是梅什金,梅什金心里不存在恨这个面,罗戈仁存在。他在纳斯塔霞反复的无尽的折磨中爱恨交加,这种恨,曾经让他试图向情敌梅什金举起匕首,最终,这把匕首刺向了纳斯塔霞的心脏。
可他杀死纳斯塔霞完全是出于恨吗?梅什金看到了纳斯塔霞的苦难,罗戈仁却懂得了她的情感,在目睹纳斯塔霞许多疯狂至极、反复无常的行为后,他得到的是一个被痛苦与绝望燃烧得只剩下灰烬的行尸走肉,而他自己,也早已被折磨成一具行尸走肉。那把匕首,就用来解脱两个可怜人吧。
阿格拉娅就比较悲催了。她爱梅什金公爵,热烈真挚,可他们中间,还有一个纳斯塔霞,她鄙视的,妒忌的纳斯塔霞。列夫根尼最后对梅什金说:“阿格拉娅爱你,是出于一个凡人,一个女人对男人的爱,不是抽象的爱。”这就是俗世之爱,爱一个男人,想和他结婚,不能容忍他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这位冰清玉洁的公主,有一颗极度傲娇的心,她不能容忍自己与公爵的爱情,是她的情敌纳斯塔霞施舍的,撮合的,所以她用自己的方式,三番五次去求证:公爵爱她,比爱纳斯塔霞多。有了这个结论,她就可以放心地嫁给公爵了。
悲催就悲催在这里,当她充满信心,带着公爵去见纳斯塔霞,作最后的求证并意图彻底排除掉纳斯塔霞这个障碍时,她内心的想法一眼就被纳斯塔霞看穿了,而她对纳斯塔霞的羞辱,激起了对方强烈的愤怒,防御、发泄、报复,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而公爵,最看不得的,最想拯救的,就是这样的灵魂,在这个使命面前,他与阿格拉娅之间的俗世之爱,又算得了什么呢?
阿格拉娅输了,彻底输了(可是,又有谁赢了呢?),她的爱与她的心,也一起死掉了。当小丑加尼亚趁机向她求爱时,她狠狠地说:“为了表达你对我的爱与忠诚,请你把手指放到蜡烛上去烧。”然后在加尼亚的惊愕中,发出一阵狂笑。那些话,那笑声,像极了纳斯塔霞,让人心如刀割。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种爱恨交织中,催生出梅什金与罗戈仁之间的奇特关系。他们是情敌,可又不是情敌,至少梅什金从来没把罗戈仁当成情敌,甚至还与对方交换十字架,与他结拜兄弟。罗戈仁因为梅什金“抢”走了纳斯塔霞,一度想致他于死地,但终归下不去手。罗戈仁虽然粗俗,却不下作,他虽然不是善类,却分得清善恶,他恨公爵夺爱,更爱公爵的真善。他杀死纳斯塔霞后,没有逃,没有告诉任何人,却找来了公爵,为他们共同爱着的女人守灵。那一刻,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灵魂相通,真的成了生死兄弟。
纳斯塔霞死了,罗戈仁被流放西伯利亚,阿格拉娅绝望远嫁,而梅什金公爵,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地方,只是,他真的成了一个“白痴”。你看,他想爱所有人,最后这爱却让他们走向了毁灭,他想救纳斯塔霞,想救罗戈仁,可最后他不但谁也救不了,还让他们坠入了深渊,顺带深深伤害了爱人阿格拉娅。他一次次问自己:“是我的错吗?是我的错吧,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是他的错吗?也许谁都没错,也许每个人都错了。这俗世的痴狂,又如何是他能想明白的?如何是我等能想明白的?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
2022/11/12读完原著
再次感受到这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所带来的深深的震撼,多么令人心悸的悲剧!同时,不得不赞叹改编成剧集的超高水平,非常忠实地呈现了原著的故事精髓,情感的浓烈程度比原著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沉重中带着痛楚的配乐,直击人心。四位主角的选角也非常好,很接近原著塑造的人物形象,甚至剧中的梅什金公爵比原著还讨喜一些,因为多了一些呆萌感和无辜感,让他在深深伤害阿格拉娅时,也能获得观众的同情和理解,不得不说,男主角的演技实在是炉火纯青。
另外,作者塑造的一众配角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活在过去出不来的,满嘴谎言,可怜又可恨的老将军;敏感脆弱,渴望得到爱与肯定,自尊心超强的伊波利特;还有刀子嘴豆腐心的叶潘钦夫人,猥琐的列别杰夫,庸俗的加尼亚... ...相比起主角,这些人显得更真实,更普通,谁没有在自己身边,或自己身上看到过这些人的影子呢?
但原著中的心理描写更丰富一些,这些在剧集中是比较难表现的,加上对白极多极快,且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导致有些场景第一遍看,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如果是先看小说再看剧集,对人物有了了解后,理解起来应该会更容易一些。
还有就是陀氏塑造的阿格拉娅这个角色,天真、善良、热烈、纯洁、极度任性、极度傲娇,极度变幻莫测,有时候还极度勇敢,相比之下,剧中的角色表现稍微弱了一点。阿格拉娅的悲剧,是四位主角中仅次于公爵 的悲剧,她与公爵一样天真善良,当所有人都笑公爵白痴的时候,她一下子就看到了他高贵的灵魂,理解了他的理想,然后不顾一切地爱上他,而公爵也看到了这一点,并深深爱上了她,对他来说,她就是他的阳光,他心灵中唯一的知己,他幸福的源泉。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即使是她在一个劲地嘲讽挖苦,也能感受到那份爱的美好,可是最后,两个人都因为自己的天真与善良走向了悲剧。是不是,在这个复杂纷扰的俗世,天真的人比较容易受伤?这么想,这个悲剧就显得更悲伤了。
感谢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了这样四位似乎着了魔般的人物,尤其是梅什金公爵这个独特的“白痴”,或者说半神半人的角色,他像一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绵羊,突然闯进了一座满是猛兽的豪华庄园,以本能的,无意识的状态,打破了庄园的固有秩序,试图以自己的身心灵去重塑爱与道德,去挽救沉沦与毁灭,无疑,它注定要走向失败,不仅如此,还导致了更大的毁灭。有人赞赏他,有人批判他,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话题与思考,这,就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
真的,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
生活就是生活,活着就是活着,
从没有理由/意义/价值不能活。
到绝望时候还可以相信奇迹/上帝。
到有上帝又能怎么样,怀疑论/荒谬。
*公爵说在等待被砍头的时候的描述。
公爵确实有残疾。但是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公爵残疾影响了他,让他不计后果。不承担生活的责任。
女主也是疯子,
都没有承担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后果。是,我是说他们没有接受审判。
是,审判不是必须的。
是 矛盾和复杂让我也体验疯了。
是,没办法解释/改变不就一直发疯嘛,
是,这也是局限性。
非常推荐,尤其对我这种刚看完原著书人来说,不能太赞了。之前有些情节不太懂或者比较迷茫的,这部剧里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原著。演员的演绎也很赞。公爵的悲悯的眼睛,娜斯塔霞和罗果仁的狂癫,阿格拉娅的骄傲。也看出了阿格拉娅与娜斯塔霞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似,有相似的骄傲,只不过阿格拉娅的高傲又内自外的,是确定的有根基的,而娜斯塔霞的骄傲则是自卑的面具,犹如浮萍。另外,导演在剧情上基本遵守原著,但也很有巧思,一些情节的演绎可以说比原著巧妙——第三集里,真心话的游戏,在托茨基讲述自己的罪恶茶花故事的时候,导演把娜斯塔霞被其从小诱奸的情节与之交叉,不仅看到了托茨基的虚伪,也理解娜斯塔霞的终极失望。还有很多细碎的情节读书时囿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在读的时候无法想象或者根本想象不了,但是剧情给了很好演绎。行书,非常推荐。
原著里非常精彩的长篇大套和细节删了不少,好在爱情线亦不落俗。黑发控一本满足。
文学作品中几乎每一个善良的“娼妓”,都不愿玷污“清白”的白痴。道德感的枷锁像一个诅咒,不幸的人更不幸了。
原著还原到这样也是厉害
这世间诞生了娜斯塔霞,也诞生了梅什金,当然,其实是诞生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话唠俄国人,梅诗金公爵和贾宝玉有着迷之相似点。
每次看陀思妥耶夫斯基,都觉得他简直有毛病,完全是乱成一锅粥,但就是莫名其妙的会被他深深吸引,欲罢不能的看到最后一个字才能放手。
找到了墓志铭:从我旁边走过去,我原谅你们的幸福。
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眼睛,天性悲悯而又纯真无辜,简直是为演绎梅诗金公爵而生的。
为了夸赞这部剧,我亲自打五星,亲自写短评,我相信只要你们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定都会亲自夸赞这部剧的。
伟大,太伟大了!十分还原原著,甚至是台词都一样,这样的影视化对原著来讲太有意义了。陀神的书并不是一遍能看懂的,这样的影视剧对于读过书的人理解人物有了极大帮助。演员们的精彩诠释,演技可以说相当精湛了。梅诗金公爵简直就是本人,这样的人谁能不爱!
演技中的神品我是第一次看见!梅什金的演技太棒了。开篇几个古典绘画的镜头中那双明澈的眼睛今世再无啊!
如果有这样的人,我愿意嫁给她,如果他愿意娶我的话!
在央视看过后就念念不忘,一直在找啊找,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看,太喜欢了,还因此爱上了妥公,拜读了不少他的名作。白痴中的一个章节亲手抄录下.......求大陆版,真的太爱!
前年看的剧。朋友知道我喜欢特地送了我正版碟。一到冬天就自动想看老托。这部剧我只有两个词形容:舒服。米罗诺夫不愧是莫斯科国家剧院的台柱,演技了得。梅什金这样的角色要把握好~谈何容易!他做到了。
真差点看哭了……||2016-11-10在看: 梅诗金公爵演的美好的想哭...😶
我要嫁给这个男人!
水平高得吓人。吓人。
竟然在B站看了人生第一部陀氏改编的电视剧,而且竟然还拍得这么好!里面的公爵,娜斯塔霞还有罗戈仁都像是直接从书中走出来的,好几个片段和冲突真的拍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野蛮和神经质,看得人浑身发抖。俄罗斯人真的太厉害了。。真的不敢相信影视改编可以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六星!
高密度哲学问题的辩论、探讨、反省,依托于一个很完整的故事架构。
太震惊了,太好了,陀的教诲就在眼前。梅什金一说话我的眼泪就忍不住。真的难过又幸福,难过我的爱少得可怜,幸福我还可以感受到那最纯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