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风声

HD国语版

主演:周迅,李冰冰,张涵予,王志文,黄晓明,苏有朋,英达,石兆琪,倪大红,段奕宏,朱旭,刘威葳,张一白,吴刚,邓家佳,刘芸,爱戴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9

 剧照

风声 剧照 NO.1风声 剧照 NO.2风声 剧照 NO.3风声 剧照 NO.4风声 剧照 NO.5风声 剧照 NO.6风声 剧照 NO.13风声 剧照 NO.14风声 剧照 NO.15风声 剧照 NO.16风声 剧照 NO.17风声 剧照 NO.18风声 剧照 NO.19风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风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2年10月10日,汪伪政权举行了盛大的国民政府庆典。然而,一系列的军政要员遇刺事件,让身为特务处长王田香(王志文 饰)如坐针毡。在对女刺客(刘威葳 饰)的酷刑审问中,他获得了一条关键的情报——代号为老鬼的地下党已经混入了剿匪司令部。立功心切的王田香立刻向日本皇军特务机关长武田(黄晓明 饰)做了汇报。二人随即在裘庄布下了一个圈套,意图通过放出假消息逼老鬼现身。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灌篮童党之金牌少年犯对丑陋人物的简访时间之旅绝命赌侠从世界终结开始还有一些树歌带你回家富贵在天恶魔的光火告密者2013伞学院第一季心跳砰砰响重创新夏威夷神探第五季杀无赦神犬小巴迪女孩 Girl花钱月下恶男 惡男甜蜜蜜大闹布达佩斯我的遗憾男友双胞回声第一季绝境求生诡丝

 长篇影评

 1 ) 《风声》:SM式革命

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话鞭辟,搞国内革命如此,搞民族独立革命也是如此——《风声》的抗日战争背景当然也是一场民族独立革命运动。
于是在《风声》里看到了大量的SM式暴力,我毫不怀疑此片在政治上的正确,但是充斥银幕的血腥让我难以释怀——苏有朋在一汪血水中浮起的尸体,张涵予脑袋上插满的细针,英达直挺挺的举枪自尽,电椅、拷打更是家常便饭。不过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女一号周迅被迫骑跨在一根粗大的麻绳上让人拉着来回摩擦——然后便是那里汩汩涌出血水(当然没有直接拍摄)。
麦家自己改编了自己的小说,原著我没看过,单从影片来看,SM味十足。我甚至把《风声》看作中国版的《无耻混蛋》——顶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名头,便开始大开杀戒。当然本片的技术含量勿庸置疑:当一群人被带到古堡状的建筑物接受甄别时,我立马想起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本格味十足的推理气息扑面而来。须知现在的国内电影往往流于奇观画面的展示,演员一露脸观众就猜得出谁是坏蛋,《风声》却要实打实的在智力游戏上做文章,可见还是有两把金刚钻的。
可惜人物死得太快,按我的设想,拖到最后几个人都在,然后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里让剧情爆发到高潮,揭发出“老鬼”的真实身份,再来一个善恶大对决,岂不快哉?可惜到接近九十分钟时,周迅对李冰冰来了番真情告白,我就知道春光乍泻了。当然最后肯定会通过人物对白把整个迷局明白无误的交待给观众,不然还不太适应推理片的中国观众会一头雾水的走出影院,这对电影的口碑宣传犹为不利——果然张涵予承担起了这个职责,而最后的包袱在于:张本人就是周迅的上司“老枪”。
这就有点故弄玄虚了,可劲往玄上造,还不如把王志文饰演的汪伪特务处长编成“老枪”。而周迅借尸体传递消息的说法也有点靠不住(日本鬼子不会焚尸灭迹?);至于张涵予通过哼唱戏曲来传递信息,操作性也很成问题(人都被折腾昏了还能边哼边掌握曲调的细微变化?);整部《风声》看下来,其实主要还是在拿摩尔斯电码说事——这东西,难免有炒冷饭的嫌疑,有些可惜。要是我,就把日军通过家人逼迫周迅就范的一幕编成传递情报的过程——周美女早就料到了敌人会拿家人威胁她,就在她跟母亲通话的一瞬间,她通过暗语传递了信息:在整部《风声》中,这是情报员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路。而张涵予的角色,则可以编成中统情报员,国共两党的情报员起先互不知晓,然后在对日斗争中巧妙的结成联盟,最后我党情报员牺牲、助国民党情报员送出情报。最后再加个引子,几十年后,白发苍苍的前国民党中统情报员来到大陆,给当年并肩战斗的战友扫墓……
当然拍成这样,《风声》已经是国产电影中的翘楚了。事实证明,主要依靠大陆演员也能撑起一部像模像样的类型片(苏有朋饰演的男妾也很出彩)。而已经久违了的谍战题材重回大陆观众视野,这本身也是国产电影强势复苏的一个迹象——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我们的电影票房勃起了,但影片的文化价值似乎有些阳痿。须知我们国家是没有分级制的,《风声》还赶在六十年大庆的当口上,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孩子们看这样的影片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放在MPAA那里,《风声》至少是个R级的!
自从Lust, Caution被禁后,身体与革命的关系不再被国内电影艺术家们广泛讨论,不过《风声》却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文本。当黄晓明扮演的日本军官剥光李冰冰的衣服时(这又是个少儿不宜的场景),他说,摧毁一个人的意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敌人。
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出现了福柯再世的恍惚:身体与革命的后结构主义关系,竟被一个日寇先知般的一语道破。革命需要暴力,革命也需要革命者的身体,所以,SM式的酷刑才是对付革命者的最好办法——而对女性来说,性权力的沦丧变成了身体主权丧失时的副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讲,“老鬼”,无非是一个保全了晚节的王佳芝罢了。

(南方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暧昧和牺牲的较量

1.暧昧


  看完风声,我总在想,如果再暧昧一些会怎样呢?

  可怜的小白,第一个被整死,本来是个白嫩的小青年,却惨死在混浊的污水中。

  前一天还磨着指甲,唱着小曲,却突然成了具遍体鳞伤的尸体,可悲啊……

  但更残忍的是罩着小白的张司令,却在生死关头选择保全自己,把小白往死里抽。小白都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惨惨地趴在池边恳求张司令,却换来一顿毒打……那一幕我差点儿就掉泪了。但可能是我有点儿腐女吧,总觉得张司令是不是在外型上应该更年轻英俊一些呢?或者说在下手之前再留恋一下,再挣扎一下,会不会更揪心呢?如果再暧昧一点儿,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为保全自己而背弃感情的痛,会不会更深刻呢?


  变态的特务处长,每天对人施暴,用恶心残忍的刑法逼供,简直禽兽不如。但这个人,却半夜站在顾晓梦门口,塞给她一盒日本点心。而在她用刑的时候,也意外表现出了一点儿仁慈。顾晓梦受可怕的‘绳刑’时,他竟然侧过了脸,甚至喊停。而最后王处长一枪打死了顾晓梦,也算是给了她一个解脱吧!

  我算了一下,片中大约有7处表现了一点儿特务处长王田香对顾晓梦的暧昧。最先开始大家进裘庄的时候,顾晓梦最后一个入门,王的目光在她那里停留了一下。第一次分别审问的时候,顾晓梦和王之间有个小小的互动,来了一个lie to me(韩国大使那一集里面)式的掏问。再到之后,有一场王拿着望远镜看动静,结果在顾晓梦身上停留了许久。顾晓梦去揭发吴队的时候,两人也有单独的接触。但总体来说,表现的还是很抑制,这暧昧并未成为推动剧情的因素。

   如果再暧昧一点儿,会怎样呢?是不是能够让层次更丰富呢?也把王这个角色更强化一些?《色戒》中梁朝伟也是类似的角色,但没在酷刑逼供上做文章,而是通过他的压抑来推进。再恶毒的人心中都有爱,但那个时代吹捧了残忍,打压了感情。《色戒》用个人和时代的矛盾,道出了感情的复杂和无奈,赚足了眼泪。但毕竟《风声》不是《色戒》,主题是抓鬼,参与进来的每个角色都要有戏。如果在一对人的情感上太下功夫,势必会破坏平衡,也有些偏离大爱的主题,确实有些不好拿捏。


  黄晓明扮演的武田很帅,似乎对片中的两个女主角都有点儿意思。见到李宁玉的时候,就来了一个久仰,后来又把人家拉去密室脱光了衣服。不过说老实话,那一场我真是有点儿搞不懂。难道那尺比比量量就能搞定秘密?把人衣服脱光了,就能摧毁意志?武田手里拿着一本英文的解剖学书,还有成套的精美手术刀具,想必业余有研究吧!确实,日本人大多有股轴劲,容易搞偏门爱好。但他从李宁玉的面相看性格,这应该是颅相学(phrenology)范畴吧,或者说他对看相有研究?

  之后的户外聚餐上,李宁玉醉酒后说,她是堂堂宾西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不是妓女。难道那晚除了测量身体之外,还发生了其他事情?接着,她还把剩菜泼在了武田身上,武田也没把她怎么样。同时,武田也说她脑子里只有那个话剧演员,并排除了她是老鬼的可能,有点儿牵强吧。

  而武田对顾晓梦,只是在她受刑了之后给她披上衣服,然后把她抱走了,态度有些暧昧。

  我在想,其实导演给武田布置了很深的个人背景,家族里有战场上的逃兵,于是总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又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他心理多少有些病态吧!如果再暧昧一点儿,武田这个形象会不会更丰满呢?如果他对暴力和施虐有特殊的理解,而对美好的女性又心存怜爱呢?也罢,搞不好就成cult片了。

  也许上述的那些暧昧就这样挺好,再多一点儿或者再少一点儿都会有偏差。

  但我个人始终觉得顾晓梦和李宁玉之间的暧昧还没到位。我并不是说想把两人搞得有点儿拉,但总觉得两人欠一点儿感情上的交流。
  也许是李宁玉一心想着他被捕的男朋友吧,对顾晓梦的热情并不上心。顾晓梦望着李宁玉深情地说,玉姐,我就是看你特别亲,可惜玉姐没太搭理。片中顾晓梦倒是对李宁玉含情,周迅演得很细腻,常常给出温暖又灵动的眼神,只是差点儿互动。

  表面每天喝酒作乐的顾晓梦,其实默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却无人倾诉。也许女女之间说不清又无比亲密的感情,是她唯一的出口吧!顾晓梦一直缝着那件旗袍,把那些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绣成了密码,一字一句都流露着对李宁玉的感情。就像顾晓梦说的,我一直把你当姐姐看……

  其实在《风声》中,我一直期待有些许真情闪烁在残酷的刑罚中,因为真正动人的从不是事,而是情。

鉴于其他的暧昧似乎都无法发展,我始终觉得两个女主角之间为什么没有再多一点感情呢?那样的话,李宁玉在知道了自己一直都是在被利用,仍然不想揭发顾晓梦,是不是更有感情上的奠基呢?

                                                             2.牺牲

  无疑,顾晓梦是《风声》中最大的牺牲者。一个富家女,家族还跟汪精卫有关系,明明可以生活得很安逸,却选择做地下党。她放弃了一个年轻女孩应得的享受,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

  那个年代虽然残酷,却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同志,为民族牺牲了自我。

  也许因为是地下党吧,我总觉得片中顾晓梦也很地下。酒吧里的那段,顾晓梦在后面跳舞,大笑大叫还被人抱着翻了跟头。她所做的一切营造出了欢愉的气氛,更加衬托出了李宁玉的孤独和感伤,她独坐吧台,为了小爱黯然流泪,和顾晓梦的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和吴队的秘密接头过程中,也有李宁玉夹在中间,顾晓梦在阴影中俏皮地说,等出去了,我请大家喝大酒。

  李宁玉说要去揭发顾晓梦的那一场,也总是看不清顾的脸。要不就是镜头在两人的侧脸间来回摇,要不就是顾在暗区,总觉得看不清表情。不过还好,顾晓梦同志的手也很会演戏,从烟和手的关系中我也读到了她的心理活动。

  最要命的是,顾晓梦那段感人的独白后,接上的是李宁玉的月下回眸,乱世佳人一般的造型摆稳了之后,顾晓梦在灯下缝裙子的镜头才出现。唉,地下党啊,永远是背后的英雄……

  再说一句,总觉得摄影师没把周迅拍好看。记得《画皮》中她多漂亮啊!再加上她生动的演技,把一个妖都刻画得爱恨交加。《风声》中她依旧演得自然又不失细节,有些演员是靠技术演戏,但她绝对是投入角色的。也许是摄影师爱上了吧,各种特写拍得美丽动人,推拉也是饱含情感。

  话又说回来了,顾晓梦是地下党,也许导演设置就是不要拍得太美,藏一点儿,是为了整部电影。而且《风声》说的是大爱和小爱的关系,顾晓梦代表的是大爱,看懂了,也就不介意小小得失了……

 

            

 

  当然,除此之外,中医也做出了牺牲。

  看完了这片子,估计很多人都不敢去扎针了吧!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听我说一句,只要大夫没问题,扎针其实不疼。

  为了电影,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刑罚,我觉得挺好的,只不过有点儿委屈了中医。

  吴刚老师演得太精彩了,短短的两次出场,就演出了一类人。他扮演的六爷,一副中国人的打扮,却毫无民族感,用中医的方法折磨同胞。他满脸假笑,见人点头哈腰,典型的奴才相。六爷所代表的,正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式败类。

  所以,吴刚老师也牺牲了,这个年头,已经很少有人这么无私地去演坏人了。

 

  另外,我对片中的几处有一点儿疑问。

1. 女红的正确读法应该是,nǚ gōng,这个一百度就能知道了,李宁玉她怎么就能读错了呢?这无疑是一处有点儿遗憾的硬伤。

 

2. 此外最大的疑问是香烟:闪回的时候,吴队递给顾晓梦一根自己的三炮台烟,作为举报的证据。记得那时顾晓梦用沾了泥巴的手接过了烟,把它捏黑了。但交给王的时候,又是干干净净的。

  而李宁玉去举报顾晓梦的时候,手里捏着一个三炮台的烟盒。当时吴队明明只给了顾一支烟啊!而那之后,吴就被拉去受刑了,根本没有机会再给顾烟盒。而用烟举报的计划,应该是当时才决定的,之前也没有筹备,烟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3.还有顾晓梦受刑的时候,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裙,到被武田单独审问的时候换上了旗袍。武田还给她穿上了衣服?

  顾开手铐的针又是从旗袍里拿出来的,不知道这穿旗袍是不是为了那跟针呢?

 

4.吴通过哼唱传递信息那段有点儿悬,第一他怎么就知道会有能听懂的同志在场呢?密码还是很复杂的,被整成那样了,还能弄清楚,难道真的不是凡人?

  顾晓梦把密码绣在了内衣上,求死想靠尸体传递情报。但人都整成那样了,内衣还能完好无损吗?尸体出去总得要登记走程序吧,那岂不是错过了时间?而且就算按时出去了,我党的同志是否能够接应呢?估计都忙着要去准备刺杀行动了吧!

 

5.多年后,吴队跟李宁玉说,那件旗袍上有顾晓梦留给她的话。而那天他和顾在手心上比划了之后,顾就开始说,你那天掉了跟烟……接着两人还在说着,老王就进来把吴队给揪走了,没时间说旗袍的事情啊。

  再说李宁玉是专门搞密码的,自己旗袍上绣了些码,这么都年都没发觉吗?

 

6.李宁玉的旗袍一直在被顾缝,但缝好之前她半夜被武田叫了去,还穿着那件旗袍,当时是被直接拉去裘庄的,什么也没带,难道还破着口,插着针就穿上了?

 

7.那个瘸子很神,又贴告示,还能混进裘庄,而且一直都没被捕。武田不抓他,说要放长线,因为他可能并不直接认识“老鬼 ”。但后来老鬼都圈起来了,怎么还是没抓呢?

 

8.小白死了,张司令说,小白临死的时候说,他是被嫁祸的。这样就可以断定小白是被冤枉的? 万一他就是宁死不屈呢?

 

9.金生火吞枪了!这么胆小怕事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吞枪了呢?这里来得有点儿突然,况且进裘庄的时候难道不该收了枪吗?

 

10.1972年,我国对锡兰的称呼才更名为斯里兰卡,《风声》的历史背景是1942年,可片中特务处长却说道:“……这是一种来自斯里兰卡的香料,八妞最喜欢了……”接着大狗扑上……

 

  上文的内容并非是说这部电影不好,而正是因为觉得很好,才细细研究,挑了一点儿刺。

  风声我看了两遍,一遍和朋友,一遍和家人,每一场下来都有生动的讨论,似乎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气氛了。

  我暗自欣喜,终于可以在国内院线看到有劲的电影了。

  

 3 ) 《风声》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神片这9年来我看了快20遍,细节打动我的地方太多了。

这里就说一个

中后期顾晓梦帮李宁玉缝好衣服后,向她招手去卫生间。准备向她坦白,同时也是观众坦白,自己就是卧底时。让她去举报自己,以至于完成牺牲自己送出情报的计划。

这时候是顾晓梦第一次自我暴露自己的双重身份,这里电影用了个明暗交错的光线。

走到半亮

光线照明了

全亮大特写

一下子全黑

这显然是有寓意的。能解释成顾晓梦作为潜伏的卧底一直在暗处,而这时候她为了任务和使命要自曝了,要走向明处了。虽然只是一瞬间,因为她马上就要牺牲了。同样也可以理解,在裘庄这样被日本人控制的中国缩影,因为顾晓梦这样的先烈,才带来一丝的曙光

 4 ) 难得的流畅好电影(没有看电影的切勿看该文)

首先很高兴我在去看这个电影之前只知道“这是个好电影”。对内容一无所知。


我真的觉得这电影很棒。已经好久没有国产电影让我从头到尾集中精神完整的看完,并且还觉得很精彩了。导演切入的视角很妙他没有选取大时代和复杂的组织关系,把矛盾锁定在五个人身上。一部典型的推理悬疑剧。五个人在密闭的环境下面对危险展现的人性就很有趣了。
而且导演为每个角色都设计了丰富的隐藏的背景,并没有过多的笔墨,都通过戏剧的冲突毫不拖沓的展现。

因为最近我都在看戏剧结构分析,包括场景的暗示等等的那本书《拉片子》也尝试去分析了这电影。
我看的时候经常想“真的有这些暗示么?”通过对这部片子的观察。发现这些暗示完全都成立。

晓梦:晓,黎明。梦,黑暗中的梦境。电影里也有说:“这就是一个噩梦。”
民族存亡之际黎明前的黑暗。

从开始最开始的风声来点题,到片头的水的底纹来暗示本片是一个心理斗争片,用晓梦的白裙子来暗示她为革命献身的纯洁。将她双腿分开从麻绳上摩擦而过暗示的是特务组织对她的强暴和性虐代等等等等。。
而被关押的五个人。正好了暗示了那个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不同身份的五个人。

小白代表的是依附着伪装政权的“娱乐界人士”他唱的京剧就说明了他的身份本是文艺界人士。他势利,他想往上攀,很八卦。真是为难苏有朋了。他还是个很好的功能人物,让戏剧前半部分有了笑点。

军机处长代表的是伪政权的一类普通人,依靠着裙带关系在伪政权里取得重要位置。胆小怕事。(我就是觉得他自我了断得太快了一点。不过也间接说明了特务机构的手段残忍连这样的人都自我了断了)

玉姐代表的是迷茫的一代人,也可以说代表的是普通百姓。他们生活在混乱的社会里,只是安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卷入时代洪流。爱情,尊严都受到了侵害。表明在这样的动荡社会环境下,没有人是安全的。

军官代表的是为了革命出生入死的广大军人。他对汉奸说的那句”想当年我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现在你们这样的人却得势了“是作者对广大这类热血军人的一种同情和对他们不公正待遇的呐喊。他代表的都是那群勇猛的军人,是正义与力量的代表。

晓梦代表的就是那时候将青春和智慧都献给革命的年轻人,在酒吧里的奔放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完全不同于以往那些被模式化了的英雄人物人性的一面,也让观众在她身上看到当代人的影子,唤起情感的共鸣。她代表的是将带领那个时代的希望的人,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牺牲和被施以的肉体的折磨代表的是这个群体在革命战争中的付出。

说够了这些理性的。这部电影的好处还在于还是有动人的情感在的。
其实它还是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了这些信念献出生命值得还是不值得。”

最后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晓梦的遗言:

”我不怕死,只怕爱我之人不知道我为何而死……”
并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只是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歉意,一个朋友的内疚。让全片回归到“人性”上来。
最后的镜头是晓梦那张青春又微微带着笑容的脸,这时候我们都明白,从一开始她就知道,自己再不会离开这里。
她知道生命已到尽头。却那么平和淡定。

 5 ) 捕风捉影

听说老板出差,和牛逼陈偷偷溜出去看电影《风声》,浮想联翩,基本与电影无关。

1、影片一开始说唐生明投靠汪精卫了。唐生明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唐生智的弟弟,娶了一个上海长三堂子红姑娘徐来当老婆,和戴笠关系特别好。人倒是没什么才能,喜欢吃喝玩乐,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活宝。当年蒋介石、戴笠就是看中他这一点派他打入汪精卫政府内部,进则从事情报工作,退也算重庆国民党在日本人设个办事处。他倒无所谓,他哥哥死活不同意,觉得说家里出了汉奸丢人,最后蒋介石亲自做工作,唐生智才同意,国民政府说唐生明叛逃,唐生智登报断绝兄弟关系。唐生明在敌占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舒舒服服过好日子,左右逢源等到了日本投降,也算靠吃喝玩乐立了一件大功。

2、戴笠这个人也很有意思。这个人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但是蒋介石这么讲权术的人却在戴笠面前从来不假辞色,对戴笠还不如一条狗,真是让人想不通。戴笠人情通达,但是没什么学问,所以军统用的人很多也是市井小混混,难成大事。据说有一回军统在武汉开晚会,唐生明也在,军统特务集体起哄请徐来唱首歌,徐来花坊出身,自然视这种事情为奇耻大辱,谁料戴笠圆场,亲自唱一首歌了事。戴笠手段可见一斑。戴笠这个人喜欢美色,最早每晚需坐车从上海到重庆直接向蒋介石汇报工作,颠簸劳累,戴笠每每带上两个军统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美女,左拥右抱,莺歌燕舞,一路下来反而精神抖擞。

3、抗日初期,主要是军统在上海滩负责暗杀日伪高级官员。后来唐生明指示军统上海机关发一封电报,说暗杀一则效果甚微,二则日本人报复殃及市民,市民怨声载道,还是不要搞了为好。军统暗杀遂终止。没想到日本人也截获了这封电报,唐生明身份暴露。因为电报内容对日本人有利,同时日本人也需要有一个渠道与重庆取得联系。所以唐生明不但没有危险,地位越过汪伪政府大大提高,真的成了重庆驻敌后办事处。唐的身份半公开之后反而成了香饽饽,得到不少情报,汪伪要员为了留条后路也巴结异常。真是傻人有傻福。

4、蒋介石不是不想和日本人谈判,而是找不到和谁谈判。平心而论,应该说蒋百里、蒋介石这些人对日本国内情况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和日本政府谈?日本政府三天两头被军人推翻,怎么谈?日本政府再想和平随便几个人下克上就搞个什么事变,日本政府本身极力反对九一八,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随便带几个人不是也把四十多万东北军赶出关了么?没办法谈。

5、汪精卫这个人相对就有点天真。一方面作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汪当时失势已久,另一方面总觉得沦陷区这么多老百姓的权利总得有人维护,汪精卫就投了日本人。可是坐下一谈才发现自己太天真,面对日本人的条约,天天以泪洗面。同样的情况还有陶希圣和高宗武。签协议,卖国;不签,日本人枪口在那里。陶希圣一家都在上海,天天回到家纠结不已。陶妻是家庭妇女,没什么文化,但是在餐桌前当着全家孩子的面说,你要是签这个协议,我就一枪打死你。于是陶、高二人在杜月笙留在上海的管事万墨林的帮助下,偷偷逃到香港,公布汪日密约。这就是“高陶事件”。张彻有部电影《上海滩十三太保》也是以这件事为背景。每每想到陶妻,真是应了那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为读书人。

6、陈公博一看高陶二人离开汪精卫顿时急了,他说那么汪先生怎么办?其实陈很早就劝汪精卫不要投日,汪不听。陈只好置身事外躲在香港。看见汪精卫势单力孤,只好和莫国康知其不可而为之,回到汪精卫身边以报知遇之恩。汪精卫用人不当,手下多为周佛海、李士群这样只为升官发财玩女人的货色,伪政府又怎能有所作为?日本投降之后这群人的嘴脸令人不耻。陈公博倒没做什么坏事,审批汉奸的时候也没有为自己如何开脱,从容赴死。汪精卫得友如此也算含笑九泉了。

7、平心而论,二战中日本人的部队装备可能在参战几大国中仅仅比中国强,但是日本兵的战斗力是非常突出的。前两天看一个牛人的博客说:蒋百里战前的预测是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中国兵和日本兵的战斗力是1:1,但是打到后来基本上七八个中国兵拼掉一个日本兵,因为后来随着大面积国土沦陷,国民党兵源严重不足,是十几岁的孩子拿着枪冲在前线。曹聚仁回忆抗战初期自己采访一位军人的时候问他胜利了想干什么,那位军人冷静的说我们这些人都会死。那个年代有无数的人是抱着必死的信念视死如归地投身到抗日之中的,他们从来没考虑过自己胜利后会怎样,就是简简单单的想用一整整代人拼掉日本人。

8、我坚决反对在电影电视剧中丑化日本人,一个愚蠢的日本人的形象是对所有牺牲的人的最大的不尊敬。也许我是一个老派的人,我理想的电影是张彻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一件很小的事情,不需要有什么微言大义的说教,只需要完善而简单的剧情,细腻的情感。最后我听到老鬼的遗言的时候,“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眼泪掉了下来,我只恨这个电影不能更加真实。我相信我所体会的这种感情没办法用任何语言来表现,任何艺术形式都没办法来表现那个年代无数普通或者不普通的人精卫填海般牺牲。

~~~~~~~~~~~~~~~~~~~~~~~~~~~~~~~~~~~~~
这篇文章是我看完电影随手写的,
很多资料并没有查证,
也有很多笔误,
比如戴笠每晚是坐车从上海到南京,
前两天看沈醉提到蝴蝶我才想起来,
徐来是个演员,
不是堂子出身,
她和蝴蝶是手帕交,
戴笠和唐生明有这样一层关系,
所以关系不错。

文字粗浅引用错误就更不必待言,
各位随便看看就是了。

 6 ) 你我都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卿卿我我的情人堆里瑟瑟发抖,也不知道是空调还是别的什么,正吹得我眼泪哗哗往下掉。
我不是抱着看商业大片的心情去的,只是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心血来潮地期待一个无比黑暗肮脏、邪恶可耻、深不可测的故事,就这一点上,导演有些失败。因为看完,除了温暖,还是温暖。

在白色恐惧下的高压政府,被缩小到黑影幢幢的两座塔内。对抗、忍耐、周旋、博弈、交锋,这里无所谓真实,比的就是谁的舞台谁演得更像。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心理战役,为了找出老鬼,这幢房子中的五个人每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随时面对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状况。人性在这时悄悄展露,算计、反讽、栽赃、互咬。
有人被陷害致死。
有人难忍折磨自殒。
有人不断下套,引蛇出洞。
黑暗中亦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见招拆招,传递讯息。
一进一退、一攻一守之间,影片尽显攻防的节奏张力和一来一去的对抗性。
谜语一个个揭开,而悬念却一层层深入。

直到老鬼现身,最大的疑问仍然未解。
观众和导演展开新一轮的博弈和猜测,影片进入不同之前的状态。

来说说影片中的人物。
老鬼最后的出现是让人颇为意外的。
论深沉和专业,她不如李宁玉;
论资质和后台,她不如断背的小白;
论官职和势力,她不如金生火;
论功绩和聪颖,她不如吴志国。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这个看似娇气、浅薄、傻里傻气的女子暗中策划了多起行动,在这条万丈深渊上的钢索上保持着平衡。
处变不惊、匍匐前进,也许我忘了这才是一个优秀特务最根本的素质。
然而,她不过一个弱女子。她如何在这个男人都战栗的鏬缝里保全自己?
“你不怕么?连死都不怕么?”
“我不怕死,我只怕爱我者不知道我为何而死。”“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我无所谓为共产主义奉献生命这种主旋律话题。我只是在看人性。

人如何不怕死。
人如何怯弱得扑上去一口咬伤侮辱自己的人。
人如何变得犬儒,在他人的裤裆下爬步还假装自己很舒服。
人如何险恶,用尽酷刑折磨同类还丝毫无羞愧之心。
人又是如何坚强,小小的躯壳装满反抗的力量,任由敌人将我蹂躏、打压、折磨、甚至杀害,始终坚信灵魂和信念会与这个世界同在。
游戏开始前,顾晓梦说要为李宁玉修补那件旗袍。
她帮她脱去,再拿出针线。软禁的整个过程,她在时不时的修补。直到影片结尾,她带着赴死的心,给玉姐穿上那件袍子。
“补好了,只是不太工整。”
她一直倾尽所有修补的哪是衣口,而是一个社会正在溃散的信仰。

若不是时代和命运,谁又会被带到这个漆黑、潮湿、深不可测的林子里呢?
一个社会中清醒的人总归是少数。于是清醒如顾晓梦和吴志国无畏的探路,而麻木如李宁玉和小白等人, 随波逐流,唯活命而已。

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我们其实是没有权利站在道德的法庭上去批判的,比如汉奸比如背叛比如很多很多不得已,因为你都没有勇气说你会比他坚定会在十公分长针插入你脑中的时候仍然沉默。
李宁玉说:“你们太可怕了,究竟有什么是真的。”
顾晓梦说:“我真心把你当姐姐。”
一个响亮的耳光。
信仰不同也可以以诚相待,尤其是那样一个年代。
你我都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然而世事不料,保家卫国又或是苟且偷生,只是难以等闲。

故事的结尾,李宁玉在大屏幕上对我笑,温婉可人。
顾晓梦还在穿针引线,随即抬头看着我,又或是望着她的玉姐。
而空调还在我头顶上吹,直到把眼泪全都风干。

我便明白了,岁月的角落里,她们早已原谅了彼此。

 短评

蘇有朋先生您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戲路啊!!

5分钟前
  • 乔阿酥
  • 推荐

“当人间沦为炼狱,谁能用信仰,迎来光明?”

1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所有人表演几乎挑不出毛病,对国产电影类型化有重大突破,故事跟小说非常得不同,叙事逻辑虽有个别瑕疵,但整体推进得很靠谱,各方面都相当的到位,在国产片范畴里制作精良,这片要不卖两亿,有点不可想象。看了结局,很不错,还能更好!显然是不得不看!!!

13分钟前
  • 关雅荻
  • 力荐

李冰冰说那句“揭发你,我要去揭发你”时的神态和动作,可以感觉到那种炉火纯青的演技...

15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牛片 没得说 怎么能不看!!!!!李冰冰太美了

19分钟前
  • 淘金汉
  • 推荐

周迅最高!周迅啊周迅~我爱死你了~BTW,这个片子让我觉得无比杀人游戏,两个杀手互相对掐,然后平民很乱,警察趁法官闭眼了下淫手。

23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借朋友的光看了媒体专场~虽然真的血腥到变态~但是绝!对!值!得!去!电!影!院!看!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好导演,好演员(除了黄晓明),好画面,好故事!看了不后悔~不看你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28分钟前
  • 一坨你的猫
  • 力荐

白小年太早挂掉了,我还没看够苏有朋的娘劲儿呢~~张涵予这个男人真有味道~李冰冰和周迅摊牌后对飙演技那段情绪拿捏细腻又到位很是过瘾啊~~英达那个死胖子死得太逗了,本来都没他事了结果非要把自己搞死~~好吧,黄晓明这个大绣花枕头此次也算有进步~~~比较来说風聲比建国大业好看很多~~

29分钟前
  • 研磨_Lynette
  • 力荐

雷点与泪点共存,百合与卖腐齐高。

34分钟前
  • 蘑菇斯基
  • 推荐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 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37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力荐

"此片片名不应叫《风声》 应该叫《武田少年事件簿 の 皇军揪内鬼SM大决战》"--同想起少年事件簿:凶手就在我们中间

39分钟前
  • 两口
  • 推荐

果然是鬼片导演,镜头从头摇到尾。

4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之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47分钟前
  • 赵行德
  • 力荐

片子本身合格,但看了还是很失望,因为网上的评价都太好了,心理落差难免巨大。老鬼拯救老枪那个办法,根本不靠谱。你怎么知道老枪能清醒着把消息传出去,你怎么知道接头人员会想到查看你的内衣?难道不是你自己活着出去传信息,可能性更大些吗?

52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很久没看过这一类型的片子,虐心折磨人啊,可还是想看片子刺激这你想要猜出到底谁是“老鬼”。周迅演技永远是无挑,最让人惊艳的是苏有朋,天哪!不可思议的“兔爷”。

57分钟前
  • 加菲猫
  • 推荐

黄晓明在电影里简直是妇女之友。。不对李冰冰用刑,还给周迅披件衣服。。

60分钟前
  • 爱未未
  • 推荐

格调低下,推理扯淡,能比“女文工团员的最后的下落”稍微好点。升华僵硬得我都要哭了。迅迅,不怪你……

1小时前
  • 百野
  • 较差

周迅和李冰冰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小时前
  • 双子叶
  • 推荐

看了两遍还想看,每个人都在倾尽所有地演出,最后被感动到忍住流泪。真的很好看!期待DVD能呈现完整版,去TM该死的审查。

1小时前
  • Ri-Mei
  • 推荐

这版风声都没有拿女主双黄蛋,后来七月与安生拿了,这像话吗

1小时前
  • _D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