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真实故事,一个西班牙男人在准备参加铁人三项比赛时——3.8公里游泳,180公里自行车,42公里跑步——被告知罹患了多发性硬化症(MS)。 多发性硬化病变比较弥散,因此症状和体征也比较复杂,可出现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眼肌麻痹、肢体瘫痪、锥体束征及精神症状。简单来说,病人可能会失明、瘫痪、失去知觉等等,随时随地。 在欧洲有超过50万的人患有MS,成千上万的他们被误解,因影响工作而被遣散。国家没有支持、帮助他们,他们苦于孤独与抑郁。这部电影是献给所有的人和那些试图完成自己百米的人。(摘自片尾字幕) 一个人跑完一百米需要多长时间? 这是电影里给出的问题,答案当然是很短,但是对于罹患了MS的人来说,连一百米都做不到了。片中的岳父曾经是一名自行车车手,他无法体会这种病的感觉,于是问女婿,到底是怎样的。女婿让他在悬崖边上转圈,岳父一脸“你疯了”,女婿保证道,他会接住他不让他坠崖。 镜头随着岳父的视野不停的旋转,又切入了上帝的全知视野目睹了这个悬崖的高度,叫人心惊胆战的。在快要晕头的时刻,终于停了,岳父和观众都喘着气。女婿说,这就是我的感觉,一脚踩在地上,一脚踏空了。 然而坚持要完成铁人三项的目标,令他鼓起了勇气面对这个病,面对着自己随时随地恶化的现实,并积极的去减缓——这是片中很有意思的一点,他的病友大吼着,别说那些鸡汤话了,不要给别人无谓的希望,这病不能变好!我想,这也是体育运动的力量,它使人意志竖立。假如他不是在病发前决定要完成铁人三项,他的生活会不会因此一蹶不振呢? 很有可能。 片中的老岳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失去了他的妻子,这让他痛不欲生,他因此踢掉了一切正常的生活,甚至不与女人说话。他曾经是一名领骑手,意气风发。 他说,生活就是不治之症。多少有点消极。 但是他也不是一味的消沉,至少他愿意协助女婿完成铁人三项,他用了很多古怪的方式来完成这个目标,比如修房顶、拯救渴死的植物等等,一切看着跟体育训练毫无关联,但是确实起效了。 对岳父而言,他的百米就是走出妻子早亡的阴影,回到正常生活里去。 这部影片几乎可以说是岳父与女婿的励志片了,两个男人最开始的时候互相看不顺眼,后来互相帮助扶持,并约定好,女婿如果完成铁人三项,岳父就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最后当然是完成了,这不仅是电影效果,是来自真实事件的成功。片尾用蒙太奇的方式,将电影与现实影像交错呈现,那种感人肺腑的效果真是杠杠的。 (现实当中,男主角看起来比电影中的还要体面,假如不言明,你会猜到他罹患了MS吗?) 这是实力证明,化不可能为可能。超越巅峰,这是最具冲击力的地方。 最后一提,电影的配乐非常棒,那种舒缓向上而推动人心的力量,主要是经由配乐完成的。
8+片子,比《我们所有的力量》要好许多。节奏、演绎是最大的惊喜也是最大的稳定桩柱,承载起整部片的优质展示。主角演技堪比左脚,女主岳父儿子也都中上,形象、立体。局部可以更加细化比如,在良好的故事模块配重(时间是主要的分配)前段,加入更多推动避免沉闷,比如在比赛中加入更多闪回或怎样的对主角以选手身份对话人生的展示与表现。片尾的处理略不尽如意,音乐很优质,想到却逊于《触不可及》。
边看边写。影片的开头,很有冲击力的叙述了“要生活在自己的家,而不是父母的家、子女的家,而是自己的,自己制定规则的地方”。老头子自己住,房顶塌了,女儿去看望他,要求他过的好一点,于是把老头子带回了自己家。要求他不能大声的听收音机,因为儿子要睡觉了;要求他把胡子刮了,要求他清洗一下。
因为,这是她的家,她制定规则。真操蛋,把小时候遵守的规则都还回来了。
接下来男主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的多发,是并发症很多的意思。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都不太一样,但主要的,是断开了神经,难以对肢体下达命令,也难以接收肢体的反馈信号,类似于“瘫痪、半身不遂”。
35岁,面临着无法工作甚至无法行走100米的困境。
赚钱是有必要的,看病么,哈哈。
不说啦,励志,总有人不同寻常,可以突破困境。
我印象深刻的励志是香港电视台拍摄的山东一个无臂女子的生活,她可以自理,可以种地,可以织布,可以照顾子女,她的精神健全。
我怕啊,怕的很。
我怕有一天失去现在的普通,怕有一天变成了需要励志的人。
过好现在吧,别想的太远,也许根本走不了那么远。
男主在事业高峰期,妻子怀孕时,突发硬化症。从人生最辉煌的时期跌入低谷,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封闭自己,麻痹自己,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但新生儿诞生,象征的美好璀璨的希望。我于昨日死去,死时心如止水;我于今朝重生,醒时灿若朝阳。 同房病患说过,一年之内,甚至跑不完100米。他开始尝试,走出了一百米。在健身房看到铁人的报名,萌生了参加铁人的想法。有志者,事竟成。就像Avicii创作的waiting for love所表达的——
And if there's love in this life there's no obstacle 如果怀有爱意生活 相信人生再无困难 That can't be defeated 爱可以战胜一切 男主的家人充满着爱,爱意有很多表达,不一定是亲情,我们每个人都是寻找爱的勇士,但不光要looking for love,更要waiting for love.
这不是你的铁人三项,是我们的
最后男主在那最后的一百米是他的家人陪伴他一起跑过,还插入了改编真人的完赛影像,也是由家人陪他跑完最后的里程。大部分跑过马拉松的人都说,一个人是无法完赛的。
有一说一,患上硬化症,还能完成铁人,真的不可思议。对大多数跑一千米都吐的人,在确实难以置信。但在坚定的信仰,家人的支持,自身的努力,那又是多么简单。
生活将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百米是什么,博尔特创造的奇迹,苏炳添的中国速度9秒83,又或是我们的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百米。接连不断的百米购造了人生奔跑的跑道。这一次的停歇,为了下一次的竭尽。
《强风吹拂》
左右脚轮流向前跨出,只要这么做,迟早会达到终点的。
跑步不是为了更快而是为更强
当我们羡慕别人金玉其外,但不知他们败絮其中。同样也有人羡慕我们,有一双健康的双腿能奔跑,不能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们一日日所度过的日常,实际上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遇到烦心事,跑步的时候,总能缓解烦闷。但最重要的是坚持,犹如读书回报见效很慢。
另外吐槽一下,全是亚瑟士广告。抵制新疆棉,那就不可能买你一双跑鞋。
由于这片子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所以那无处不在的真实感为片子的感人程度加了不少分。
有没有想过当自己七老八十了,连走路都费劲什么都干不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可是更可怕更难以接受的是还没老就这样了,片中男主不幸就得了这种病,叫多发性硬化症,手脚很多地方都失去知觉,时不时还来个晕倒啥的,可是这哥们儿就是不服啊,(没讲为啥不服和从服到不服的过程有些一带而过,这点差评)于是就跟老婆励志,不但要走路,还要跑,不但要跑,还要参加铁人三项。
铁人三项:大海里先游3.8公里,然后环岛骑自行车180公里,再加个马拉松。
我嘞个乖乖,你是个病人啊,说你是个残疾人都不为过吧,医生说你一年后走个一百米都费劲诶,正常人完成任意一项都不容易啊,普通人能跑完个马拉松在我看来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啊,这个残疾人竟然还要玩儿全套儿的,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脆弱的小心脏啊,都给跪了。
具体这片儿是如何扎心扎的我最后一部分都含着泪看完,各位亲就自己扎去吧。
最后感叹一下能健健康康的活着真好。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人物关系建立的也好
飞机上看的,普普通通的剧情,四星~但是有环法加一星~比较感动的台词是,这个病就像一个差劲的舞伴,你需要适应的就是不要被踩到,以及男主岳父的新女朋友说的,我的丈夫在天上,而我住在天堂,具体记不清了貌似是...还有好多对白都有趣极了。
这种疾病题材的影片,看过不少,但此部根据真实事实改编的影片,却仍然很是动人。影片不只是靠主角的顽强以励志,而且还细致地刻画了在此过程中夫妻、岳婿、病友之间的关系,这让整个故事显得很丰满。
看到结尾才知道是真人真事改编,了不起,加一星
我对励志片毫无抵抗力
3.5 片末和片尾感人
好看!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来自疯狂的想法。
最后一段很写实,真实人物出现跟也时机很好。法国人对自行车真是有热情,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关于铁人三项的电影。
“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来自疯狂的想法”。
你要坚持,再坚持。是的,这非常难,但你必须坚持。
作用一项极限运动,正常人完成一次马拉松都是极其艰辛的挑战,更奢谈是铁人三项。更何况,男主身患多发性硬化症。不过影片没有过多渲染病情和如何完成铁三,而是通过患病前后,家人之间关系的转换和改善,直面每个人都会遭遇的不同困境。唯有理解和爱,才能支撑我们前行。
喜欢
“不治之症就是生活”,但我们仍在不断寻找解药~没有对生活的艰难、病痛带来的折磨做过多渲染,大多都被女婿与岳父间轻松调侃的对白以及日复一日的训练所替代。不过即使是这样,当男主出现在赛道拐弯处的时候,以及出现真实人物镜头的时候,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
真是真事确实容易被感动。当然,本片也可以叫论有一个好丈人的重要性。
电影本身一般,不过真人真事的份上,打5星把
很不真实的电影,但是让我看哭了。你仔细问问自己,谁的生活不苦呢?
真实事件改编,硬化症病人参加铁人三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7411e7Jc
想知道他们一家五口在只有一个劳动力的情况下是怎么撑下来的,老婆带两个孩子还要上班真的没问题吗
因为是和真人真事改编,所以即使情节如此的平平淡淡,还是觉得蛮感人的,所以最后俗套的在最后冲过终点线的情节,但穿插了真实人物的镜头,显得格外感人
真人真事改编,是这类型的电影最感动人的部分,最后,真实和电影互相交错,才是最催泪,我们无法战胜病魔,但,我们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