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冬天“冷”是关键词,那我特别开心追了这部《独家记忆》,暖暖的剧情甜到心里了。男主慕承和就像一轮小太阳,微微一笑扬起的酒窝里盛满了宠溺与温柔。
个人觉得《独家记忆》的选角很成功,女主可爱得没有攻击性,男主清冷却饱含深情,这就使得代入感很强。虽然我的青春跟浪漫不搭边,却在刷剧的时候在精神上体验了一把被高智商物理博士暗恋喜欢的感觉。(哈哈哈说出来有点羞耻,但确实是真的。)
慕承和是个慢热而内敛的人,他的喜欢犹如缓缓清溪,舒服没有负担,在慕承和身上我看到了属于理工男的浪漫。很喜欢慕承和教薛桐俄语弹音时的情节,淡淡的喜欢像一缕轻烟在两人的唇齿、眉眼间缭绕。
别以为慕承和是很严谨的学者,他搞笑起来也不含糊,误打误撞“解救”被锁在天台的薛桐,在涂鸦墙上对着“I will not change no matter how u change”一本正经地翻译成了“电流永远不会随电压改变”也是很服气了。
而后,慕承和为了感谢薛桐的“拔刀相助”邀请人家女孩去了天文馆、这个跟浪漫不相关的地点却打上了专属于慕承和与薛桐的独家印记。
还有为了向薛桐证明“俩鸡蛋相碰,被撞鸡蛋不会破”,跑去夜宵摊买熟鸡蛋地那股子劲既有理工男的执着,似乎也在暗暗表明薛桐是特别的。
我说慕承和,你这么会制造浪漫可是让最会书写情诗的诗人都要有威胁感了喂……
哈哈,噼里啪啦写了这么多,都怪慕承和太好了,让《独家记忆》成了这个冬天最暖的存在了。
在小说原本内敛甚至有点阴郁的基础上做了改变,变得更随和阳光调皮,低音炮加深情眼神加深深酒窝,还能不能再撩一点。这样的物理博士师兄能单身到31?!
张超表演很自然很投入,对角色理解和拿捏都很到位,加上颜值加成,真的是最好的慕承和。他本身的特质也很适合这种柔和仙气的小言男主,红对他来说只是想或不想的问题。
第一次了解到《独家记忆》,是一个同学在朋友圈疯狂安利这部戏。看了前几集,薛桐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扑面而来的青春感,略带着熟悉的味道。搜索发现和“振华”系列是同一个导演,于是更放心的追了下去。然而,我有些失望了。
我没有读过原著,所以没有给这部戏设定什么必须的情节,也没有给人物性格做出任何定义,我最初以为这就是一部大学生打打闹闹,谈谈恋爱,聊聊理想,最后泪洒毕业现场的故事。前半段也确实是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的,直到薛桐和慕承和感情出了问题——也就是这部戏过半的时候吧,画风突然不对了,这部戏试图给我们传达更多内容了,慕承和从聪明睿智又会说情话的理工男,变成了郁郁不得志甚至借酒浇愁的博士生;白霖成了成天黏在男朋友身边失去自我的小女生;赵晓棠从神仙学姐变成了和慕海来来回回扯不清、为爱放弃出国留学机会的女生;就连原本背景不怎么好的宋琪琪,也惨上加惨的成了被所谓“爱情”冲昏头脑的小三……四面八方的惨状忽然跟核弹爆炸一样,铺天盖地地呈现在我眼前。当然,我理解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可是似乎剧中所有人物都在差不多的时间点陷入了悲惨境地。可导演显然没能把错综复杂的剧情处理好。比起带给我悲伤、压抑的情绪,让我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而揪心,我只觉得这段戏只把一个“乱”字呈现在我眼前了。
再后来,这些乱成一团的剧情还没理出头绪的时候,导演快刀斩乱麻的又把很多事放下了,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男主的下线。我竟然在三四集,甚至更多的集数中,我竟没看到男主一眼?男主不止“不配”存在于回忆中,甚至也“不配”存在于各种回忆当中。(也就薛桐把俄语课课件U盘给学弟时有过短暂出现)即使这样,男主的名字在演员表上还能放在第一位。莫名其妙下线,只到最后一集才出现,然后最后几分钟,直接跳到几年后,俩人就在一起了,莫名其妙。或许有人说,我需要去补个番外,看看他们中间又经历了什么。可番外是如何定义的呢?番外是主题故事之外的分支部分。也就是说,这部戏24集,导演需要对主体故事交代完全,可我并不觉得这24集是完整的。略去了薛桐慕承和之间的很多纠葛,反倒是薛桐刘启之间的感情线,相对完整,他们俩倒是可以有一个番外,讲一讲刘启对薛桐的感情,究竟是怎么从兄弟情变成爱情的。
抛开这些,这部戏也有很多地方要夸奖的。薛桐这个角色,李婷婷塑造的很好,很多小表情小动作很到位,服化道也都很符合角色个性。慕老师这个角色也很棒,声音超好听,超级苏!我看到有评论说他塑造的角色过于“阴郁”,我倒觉得他的性格恰到好处。剧中的慕老师,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轨迹是父亲因为科研的偏执最终离开了,而他几乎又走上了这条老路,剧中也说他跳了好几级,朋友不多,如此造成他沉默寡言甚至略带偏执的性格,这很正常。后来他和薛桐在一起之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可以笑得很开朗很阳光,还很会说情话、很会“撩”的慕老师,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把握得刚刚好。还有慕老师的身份处理得恰到好处啊,是学生,也是老师,满足了各方的要求,太赞了!剧里还有不少小细节很可爱也很有心,比如ktv里正在放着《最好的我们》。
整体来看,纯校园部分的剧情维持了一贯水准,素颜出镜的演员,低调清新的滤镜,还有社团排练、地球一小时、舍友帮忙答到等等亲切的设定,这都让我们看剧时有着很强的代入感。刘畅导演这些戏的把控可以得个“炉火纯青”的评价了——就是同样的校园剧情,让他拍出来就是更真实、更好看、更招人喜欢。可一旦掺杂上“社会”一点的因素,剧情的吸引人力就直线下降,甚至拖累整部戏。所以刘导从校园跨入社会这一步,也还需要继续修炼呀。当然,我私心希望刘导还能拍一部校园戏,单纯的大学校园故事,真的好想看!
就像不少评论里说的那样——《独家记忆》是一部合格线以上,却未达优秀的作品。
P.S.最后想聊一个人物,他给我的感觉太好了,就是“男朋友应该找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我们的李师兄!夸爆李师兄好么!学生会会长,顺利保研,学习好,能力强,一直喜欢这白霖,白霖清晨穿着拖鞋爬山,他不放心拿着外套一直跟着、陪着、安慰着,最后太阳出来了,白霖男朋友也来了。那一刻觉得李师兄这角色太悲剧了。可即便这样,李师兄还是会在白霖需要的时候出现,当然,最后他也得偿所愿了。这种好男人真的要幸福呀。
宋琪琪借由正上演着的恋爱的犀牛话剧表白肖正,这种蒙太奇式的呈现,加上演员把每句台词都说出了轻重缓急的不同感觉,把想得而不可得的苦涩和疼痛放大,直击人心。仿佛自己正经历着那无法言表的痛苦,又深深怜悯着宋琪琪的遭遇,然后就止不住了眼泪和深呼吸,很难不被共情。肖正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神情和姿态都随着每句台词有相应的起伏。也许就是在最后他朝宋琪琪的微微点头,才让宋琪琪不顾一切的冲过去拥吻,让释放了的痛苦,得到了温暖的回应。实在很喜欢演员的细腻处理和编剧的大胆安排。
第十九集 海&棠的船票 -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
那一段看他们互相“博弈”。一个不敢留,一个不想走。晓棠在再遇见慕海开始心底就已经软下来了,投降了,但还是倔强得说着出国是为了报复一些狠话,“我再也不要遇见你了”“我已经努力地忘记你的一切了,结果必须得忘记你的声音...防不胜防啊” 慕海想象着分开后说不定还会在东京,东非,美利坚的某个东海岸,会在某个咖啡店遇见...
下船,出国?一起离开,留下?只是因为2颗青春痘,就来了个不告而别,听起来,晓棠都觉得滑稽。那个不告而别,给了晓棠太大的负面的想象和伤害。还有原生家庭的伤害,从此她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就封存了,害怕伤害。“不拍了吧,我长痘了”一阵心酸和苦笑。“道歉我也不原谅你”最后在停留在船和岸横着的那条缝面前好久,晓棠还是认输了“我无数次发誓,绝不做你这么王八蛋的人,所以我要是走了,我不跟你一样王八蛋了吗”“你每天笑都是王八蛋”海&棠在感情里都是属于比较理智的,势均力敌,倔强的,了解彼此,清楚自己的心,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还好,他们还回得去!
他们的三年让我想起了于佑和&夏青优的“十年”💗
我觉得是告白那段吧,用俄语在耳边说我爱你,好浪漫,不像现在很多都说简单的iloveyou,在说之前,在车里把空调关了,在车窗上利用雾气写下俄语的我爱你,这一句话包含了一个成熟男人对这个小女孩满满的爱意,一点都不敢冲动,十分稳重,这种爱小心翼翼而且热烈,看来找到成熟学霸的人真的很好,他会呵护你,照顾你。
男主很多地方都让我觉得下一秒就要变身雪敖铠甲,比如退唱片的时候,那个对着车窗歪头的样子太雪敖铠甲了吧(…!
薛桐大三女生,捡了男主的卡却不归还,把男主的CD摔坏了,却不想着怎么赔,而且逃避,男主这样的白月光,以后是怎样和三观不正的女主在一起的?
支愣着眼皮看完,共鸣是有的,但是越往后越拖延敷衍(20集往后我都不知道编剧要干嘛),看不到一点诚意,如果真的有番外我愿意改五星好评!
我哭了,我白月光慕老师不长这幅苦瓜脸的。
很多人都diss男一中途突然下线,我觉得这样改也蛮有意思的,也不是男女主都要从一而终,世事发展很奇妙,不同契机都有可能不同的人陪你一起走过...(但我喜欢慕老师哈
没有看过原著 反而觉得到处都是新鲜感。但依然虎头蛇尾,希望番外可以解释清楚。虽然是老慕薛桐主线但是宿舍四个人的线都相当精彩,也难免吐槽争议。李晓棠真•女神 又真性情又酷!
3.5。有些情节确实经不起推敲。不过它好的地方在于人物的形象(性格鲜明,演员表现出色)和复杂的情感纠结网(多角恋处理得当,很多细节环环相扣)。“师生”CP感也很突出。
半部好戏吧,给个三星,最多到16集就别往下看了,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小说挺短的,我知道改成24集不容易,但是扩写三个室友的剧情不就行了吗,把主线改成现在这样真的好吗,编剧永远不懂观众说喜欢深情男二真的是说说而已,他可以深情不能老出现明白吗。
卧槽张超是行走的杜比音效播放器吗?
太甜了吧!张超给我火!
做作
作为看过小说的我表示,虽然更想看师生恋甜甜甜的感觉,但是这本翻拍的设定和剧情走向也很棒呀。小细节很戳人,bgm也很喜欢,色调更爱。(吃了mxh36子的安利,我去看啦,陈博豪小哥哥你要加油啊)
张超,啊张超!我要还是高三生,看完这部剧后,今年高考完第一志愿铁定是要报俄语了(有这个想法的女高中生一定要冷静一下,全中国俄语系都没有这种老师的)!虽然我一直都挺喜欢张超,但以前对他的印象还是花瓶大帅哥,感觉也就适合演演纨绔公子哥,从没想过他能演出这么细腻温柔的角色。这部里的张超完全就是福山雅治+陈坤+阿部宽,在漫不经心中散发着出身自优渥家庭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好气质,太迷人了真的。最后这部剧在我心中只有16集,后面8集我拒绝承认其存在……
开场的蝉鸣一下回溯到当年大学的校园生活!色调内敛柔和,女主也可爱,张超的慕承和其实和原著还有点差别,虽没有书中那般大气深沉,但是慕承和身上该有的细腻和浪漫他演绎的很好,整体气质清隽,垂眼轻笑格外亲切温柔。两人Cp感也蛮好的。想到了我大学时期西方美术史男神老师,全艺术学院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答辩也是他在场,对我影响很大。真的太怀念大学生活了。
看了半集就看不下去了,什么玩意儿啊
最后一集什么鬼/男主衣品在国产剧里no.1可能是张超本人衣品好的原因/李婷婷从长相到神情都太像太像惠利了(或者说德善)/张超刚开始挺尬后来渐入佳境总的来说蛮适合这个角色/配角不脸谱化甚至演得都挺好/男女主分手的集数多到不科学/再说一遍结局真的毫无诚意敷衍观众/个人认为比原著小说好/刘启的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找一个心里有白月光和意难平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我大你九岁又怎样?所有的快乐我与你分享,所有的痛苦我比你先尝。
观看指南:前面高甜直到14,然后跳到24集最后5分钟。这样可以避开中间的💩。(让我解锁完就给我看这?)
结尾确实不太行,遗憾
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捂住嘴巴就从眼睛里冒出来。念念不忘慕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