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无题
[真爱]
真爱的难得在于真还是在于爱
或者只有二字相撞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这种情感
当白雪公主准备和白马王子离婚
当灰姑娘的南瓜车内传来马夫的呻吟
我们相信这是真
还是爱
还是真爱呢
[爱]
给我三天的时间
我粗暴、温柔、文雅地征服你
每一次亲吻都是陌生的
每一次交配都是刺激的
我想我爱上你了
毕竟爱是做出来的
与感情无关
与感情有关
与你无关
与我有关
[邂逅]
黑夜邂逅黑夜是悲剧
白昼邂逅白昼为什么会是喜剧
极昼与极夜于地球的两端同时出现
感官缘何差异
感性与感性邂逅
理性与理性邂逅
又该怎么取舍
[幸运儿]
我设法预谋你的出生
我设法提炼你的名字
我设法完整你的人生
我设法操纵你的际遇
我设法获取你的依赖
我设法明白你的寂寞
我设法为你做一切一切
却无需设法让你成为我的幸运儿
2 ) 我觉得这张海报更好
3 ) 极致的性感~
我今天重温了索菲•马索的《心火》,我是如此热爱这部电影,我爱那样坚定不易的信念,无坚不摧的勇气,激烈澎湃而意定神闲。
我最最欣赏那样坚韧的女子,再怎么打磨依然脊梁挺直,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从不飘忽,对际遇肯定地说yes或者no,唯一的标准是自己的心。我也仰慕那样的男子,内敛而洁净,因为成熟而微微的悲观,不放纵,不放弃,有担待。
我沉迷于那样的基调,生活是那样的沉重,层层禁锢重重责任,自由不过是一种臆想,幸福是每个人的想念,于是那恣意的快活更为珍贵更为诱惑让人不顾一切无所畏惧;你知道我其实颇为现实,但是仍然积极而倾向乐观,所以我抗拒纯粹的宿命悲观,所以我相信这灰白世界中的火光,合身扑上。他们在巨大而决然的愧疚和罪恶感下相拥哭泣,她惊惶于意念的力量如此强大所向披靡,但是没有后悔啊,执著和担当原本形影相随,他紧紧拥抱她释然微笑:如果知道意念会成真你会遗憾吗?不!那我们真是天造地设……!~
索菲•马索实在性感,姿态端庄衣饰保守,纽扣一直扣到下巴,但是欲望仍然不可遮掩的流露。
是目光吧,我喜欢男子目光清澈,久经世故而避尘染,但却向往女子眼神灼然,那不是妖娆或者妩媚,而是对于生活强大热情的流露,这是我以为极致的性感;
压抑窥探的女子,深爱的男子矫健而旺盛,轻拂颈项呼吸难平,决然转身,此刻的欲念让我觉得美丽而高贵;
他教她冲破压抑的呼喊,她终于能够对着满湖冰霜嘶哑呼叫,好像她激动抓紧女儿,“可是他们夺不走你的思想,那是你作为女人唯一的自由!”那些欲望的执著,关于自由关于爱情关于幸福,这样的女子真是极品尤物!
还有母性,也是性感!小露易斯投身她的怀里一声声呼唤妈妈,她简直激动得便要昏厥;深爱的男子埋首胸前,有时候男人好像孩子一样需要疼爱;那样的温柔却坚定,这是岁月打磨的性感,夺人心扉!
结尾美满,这是行家眼中媚俗的喜剧。不要嘲笑我的媚俗,你知道我就是向往那样世俗的圆满。
4 ) 意念的力量
买了很久的碟,终于在这样一个有些寒意的早春放进电脑。影片的末尾我看了n遍,还是一样的感动。终于相信,意念的力量,如果一直不停的想要,所有的障碍都会消失,自动,或者人为的。然而,如果为了自己的幸福,这些,都不必自责。无意冒犯上帝,但是人们应该更关心生前是不是在天堂,而不是死后下不下地狱吧!
苏菲·玛索的美是不能用言语形容的,看她的脸,只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却说不出具体的形容词。这个瑞士籍的家庭教师,微微抬起的下巴,坚定的眼神,得体的微笑,把颜料泼向自己时的决然,我不得不爱她!七年,一个女人的最好的年月,都交给了思念和想象,她的英国女儿,她的英国情人,是不是因为这七年的积淀,才有了后来的火光?还是,或一旦点燃,就不会再被熄灭,即使很努力的尝试?
这样的爱情虽然不太可能在生活中发生,但是,至少,我开始相信,意念的力量,同样可以很强大!
5 ) 母亲的电影
苏菲·玛索是个名人,大大的美丽名女人,可是她的片子,我仅看过这一部。
还记得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傍晚,我捧着刚从店里买来的VCD《心火》缠着老妈跟我一起看。我最喜欢和老妈一起看碟,虽然她总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很容易影响看电影的我的心情,可是我仍然喜欢,好像只要她在身边,电影也变得有趣很多。
《心火》说的也是一个有关母亲的故事,任性的小女孩遇见美丽的家庭女教师,没想到就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小女孩被宠坏了,母亲用心灵抚慰她,教导她,虽然我不太明白那个“停顿时间”的意义,但是每当那个时间来临的时候,整个房间弥漫着荧光屏上悠悠的昏黄烛光,竟给人如坠梦境的感觉。
母亲和女儿之间的联系,点点滴滴的呵护和关爱,并不显眼,也不张扬,她抱着她,就像抱着最珍贵的宝物;她救她,也义无反顾,就算会死去也固执的朝她的方向奔去。电影看了太久,其实场景早已模糊,唯一记得的就是苏菲·玛索脸上淡淡的光,淡淡的忧伤,笼罩着身旁的小女孩,静谧并且如此和谐。
结局是大团圆的,幸福也弥补了曾经的残缺。马车离开被白雪覆盖的冰冷城堡,下一站会是温暖的家园。打出“The end”的字眼时,我回头看老妈,见到她的脸在忽明忽暗里有一种坚定的美,我突然很想和她拥抱,才记起看这部片子时,她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评语。
6 ) 半缘修道半缘君
It's a kind of magic. Firelight makes time stand still. When you put out the lamps and sit in the firelight's glow, there aren't any rules any more. You can do what you want, say what you want, be what you want, and when the lamps are lit again, time starts again, and everything you said or did is forgotten. More than forgotten it never happened.
《心火》索菲玛索告诉我们。
于是,他们有了三天再壁炉旁的夜晚。
第一夜,冷漠应对,身体的纠缠不过是等价交换物。
第二夜,他以为她喜欢这样,她说,其实,我可以喜欢。
第三夜。
第三夜,他们在熊熊火光旁宛若恋人,有些许相濡以沫的味道。
然后,殊途,不同归。
这个时候,其实我讨厌那个男人的,我是讨厌的。因为富裕,可以买下一个女人的三天。不,不是三天,仅仅三夜。他们在白天是陌生人,当夜晚来临,他们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喜欢看电影的原因,就是可以把角色代入。在开始,我会想,索菲怎能还能对他露出笑容,她怎么可以?海边,两人相隔甚远,男子不停的回头张望,唯恐突发的情况。只有女子,面对大海,心地沉静,渴望大叫。后来才知道,她当然渴望,她其实并不是一如既往的冷静了。
不道珍重,却再见。故事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宽大的斗篷下面,是索菲那坚强,忍住伤痛的面容。
其实,类似这样的故事实在很多。也是,世间关于买与卖的交换从未停止过,也不会停止。
《Indecent Proposal》,她对他说,你并不能买人。但是,我们却看到,他买下了她一夜,100万。这也是一个关于买与卖的交易,很美很桃色。看《心火》的时候我总是把两者拿来比较,原来男子总是在买与卖的过程中永远占据主动的地位。
写文的时候,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喜欢在前面把感情宣泄,不会一点一点含蓄的表达。一如现在。其实说到现在,只是电影前半段的故事。
其实后面的故事我们可以预见。这本身就是一个由性及爱,隐忍并且宽容的爱情故事。我的叙述向来只能抓住细节,但是故事的整体却会有所遗忘,或者说根本不予记怀。只记得:她每年写给女儿的信件,配上图案,写上想念的文字;甘愿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回到女儿的身边,她只愿意待在她的身边,以任何方式,以任何身份。还有,就是在湖心小亭,看到她心爱的男子,那是压抑了六年的欲望,却能够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去。意志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那时的索菲浑身却迸发出惊蛰的美丽。
“帮我个忙好吗? 曾经有一段短暂的时光,我们很亲近. 你还记得吗? 告诉我此情已逝,不再复回.”
当男子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由心的喜欢他。我想故事其实已经很好了,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故事的结局了。索菲的意念已经开始像阳光普照一样温暖了男子尘封已久的心念,其实,男子对女儿的溺爱中,寄托了多少多曾经有过露水情缘的女子绵延的思念呢?
元稹的《离思》中,我喜欢两句话,一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是“半缘修道半缘君”。前一句有种扑面而来、层层渗透的绝望,但是后一句却在绝望中看到了我们所要的生活,还有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意念的力量。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字眼
个人认为是Sophie Marceau最成功的影片
只要有苏菲在,电影就不可能难看
先性后爱的典型。剧情其实挺小言的,三观也有些歪,奈何拍的实在颇具古典美,画面、场景、音乐不能再文艺,色彩、光影、构图也是上佳,优美的像散文诗,如涓涓细流渗入心底,小女孩和苏菲玛索还真有点神似。
好看,有《呼啸山庄》的味道。类似调调的片子还推荐《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原罪》、《爱情重伤》。
在熊熊火光中,你做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可以,不必墨守成规.但灯再亮起来时,时间又再开始继续。你所做所讲的都记不起,不只记不起,简直没有发生过。
好久没有看那么纯正古典主义气质的电影了...
看着仿佛从光中走出来的路易莎。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就流进了嘴里。
湖心的小屋中永远有人在守候某人自内心解放之后将自己的孩子牵了与你一生相守,我亲爱的家庭女教师呐..借腹生子也并非没有爱,女子最重要还是得有文化。苏菲玛索你真美,长得恰是一位爱人
隽永细腻 我心目中90年代的电影就是这个样子 表演造作但不张扬 故事曲折但不卖弄 人物细腻饱满 整体自然工整 同样是没有母亲陪伴 路易莎和苏菲都是一脸的倔强和骄傲 给迪兰叔的表演加一星
什么都挡不住的爱!
SophieMarceau:为什么不要我?我没有,我把你卖了。卖了多少钱?500英镑。很多吗?是一大笔钱。我很高兴是一大笔钱!
苏菲玛索的脸,就是一出好戏
《简爱》的情节模式,我喜欢的,是该片贯串始终的冷色调。阴霾的天空、灰暗的大宅、凄凄的白雪。这种冷的痛彻心扉的感觉,在影片的前半段,着实比较符合整部电影的基调,然而到了后半部分,我就觉得有点显得格格不入了。电影的结局,可谓典型的皆大欢喜的满堂彩,却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
故事好细节好结局也很好。女主让男主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不跳舞的男主竟主动邀舞了,笑容也多了,人都开朗了,男主也终于看开了,摆脱桎梏,没让植物人妻子这么毫无意义地活着。虽然没落的贵族终是被他爹败光了家产,卖了房子,但是收获了与女主的爱情和逐渐懂事的女儿。可以说是很完美的结局了。
或许是过于圆满,我倒是对男女主角那份跨越七年的爱情没有太多的感觉,反而是Connie更能引起我的怜惜。在你身边默默的陪伴十年竟然敌不过她与你热情如火的三天。寒气逼人的大宅(世俗偏见)与躁动不安的内心(情感欲望),传统模式的戏剧冲突因为象征手法的引入而变得有了那么一点新意。
一个由性入爱的简爱故事,他们心头的火未曾熄灭,哪怕是彼此渴求的欲望也是得偿所愿的美好,或许这个大团圆结局多少有些不太公平吧。Sophie Marceau真美。会画画的人都好棒啊。
无论怎样抑制,是那心头的火花一直在跳动,但能再遇见你,就让熊熊的大火燃烧吧!古典大气范,几个画面很让人惊艳,苏菲玛索的背影永远无人能敌啊…萝莉被御姐神调教,小女孩和她真有几分神似……
我非常喜欢没道德感的片··中国人太压抑太装了·······那段对话太好笑了 女儿:你为什么把我卖了···妈妈:没有。我只是把你卖了……感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卖····
"當蘇菲瑪索第一次在海邊想喊出來時, 不同身份的兩個人彼此的心情, 令人唏噓.." 哪個人也曾這樣感歎過. Firelight, 燈光熄滅的臺詞, 細膩誘人的心理刻畫, 不知不覺中觸動深藏於心的許多慾望. 冰火兩重天的反差下, 冷峻與激情, 同藏於心火明滅之間. 默默祝福是團圓的結局, 但終究圓滿而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