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选择了出演《不羁夜》而非《泰坦尼克号》会怎样?小李子当年面对这一选择,考虑了一番,选择了《泰坦尼克号》……然后一跃成为主演,最终晋升为一名超级伪巨星。(顺便说一句,这部片子谁演都会火。)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他出演了德克·迪格勒。我喜欢马克·沃尔伯格在这部片子里的表演。一个坚实的B+,没有任何明显的缺陷。但是那本可以成为小李子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给过去十五年中的新生代男演员排个名的话,小李子和拉塞尔·克劳会是第一第二或者第二第一,第三是菲利普·西摩·霍夫曼,马特·达蒙第四。虽然我很喜欢沃尔伯格,但他还不是那个等级的。小李子本来可以把德克·迪格勒演到一个新的高度上,这可是意义重大,因为《不羁夜》现在已经是我最喜欢的十部电影之一了。我一直期待由他来说出那句“这是我的道场”
17岁的埃迪被色情片导演杰克从餐馆服务生中挑选出来,大加栽培,使其成为此类影片的大明星德克。由于他拍的影片都很卖座,德克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但进入80年代后,情况变得混乱起来:小比尔开枪打死他不忠的妻子以及情人后自杀;赞助商因为儿童色情片的事被捕;染上毒瘾的德克变得越来越不好合作。杰克另换新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德克想改行,但身陷毒品交易难以自拔。这时,录像制品成为新兴行业,杰克抓住时机想东山再起,他们又开始照新的方式拍摄春宫片。
十几年前就看过这片子的介绍,当时翻译过来的片名叫一举成名。看过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人公的巨大武器,虽然好奇心爆棚,然而苦于网络不发达,求之不得也就无缘观摩,时间一长慢慢忘记了这回事。这次因为注意到马克沃尔伯格,又想起这部电影,终得一窥全貌。想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大牌,放到现在随便一个都可以独挑大梁,当年却纷纷以初出茅庐的身份成了影片里熠熠生辉的绿叶。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不得不说果然是部好电影。讲的虽是情色电影的兴衰,却让人在情色之外看到更多情色从业人员的哀伤和心酸。全片都弥漫着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情绪: 时代的发展导致胶片电影的没落,再到导演的无奈妥协;长江后浪推前浪,再闪耀的明星也有被夺去光环的一天,昔日的大炮王终有不举的时刻连打飞机卖淫都成问题;默默忍受老婆偷情的丈夫终于在新年代来临前忍无可忍用子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想要改行创业的黑人演员始终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遭人歧视,就象假若明天来临里的特蕾西;沉溺于堕落生活中的情色片女演员因为身份失去孩子的探视权而在街边伤心啜泣;无数男人看着轮滑女的春宫片打手枪却从来没把她当成性伙伴来尊重只当成一个泄欲工具......太多让人压抑催人泪下的情节了。或许导演也觉得这样太压抑了,所以在很多小细节里留下了些许温情和转机:房间里挂着故人的画像,四处碰壁的黑人喜得横财,导演和演员恢复昔日父子般的情谊,没落的明星用自己的魔术技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大炮王终点回到原点重振旗鼓。。。于是看完电影,心中还留着点美好的念想,也重新认识了情色片这个行业: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一群敬业的演员。
影片的镜头运用非常自如,长镜头转来转去却不让人头晕反有一气呵成的淋漓之感,服装和布景道具让人了解了七八十年代的潮流和特色,配乐也非常好听。另外,马克沃尔伯格能在26岁的年纪把17岁的辍学少年那份拘谨青涩和初生牛犊的劲头演得维妙维肖,演技可见一斑。
对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纸醉金迷癫狂不羁的年代,很难有导演敢于或善于刻画这个被不少人称为烫手山芋的敏感题材,即使有那么一丝兴趣和能力,出来的结果往往会像一盘烂俗的散沙或不堪入目的三流B级片,但惊为天人的是97年一部《不羁夜》的横空出世,却震瞎了无数人的双眼, 那样一个特殊别样的激情年代,却在一个27岁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的镜头里得到了无可挑剔的呈现,这个对上学半吊子没啥兴趣爱捉摸影像的呆萌青年,凭借着亲身经历对这片注入的灵感和不可小觑的惊人实力一飞冲天大放异彩,从此开启了牛逼的导演之路,
看一个导演的早期作品,往往能体会到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的风格和特点,顾全大局娴熟老道的连贯镜头和场面调度,炒鸡有品位卖力为情境和情节效力的带感配乐,调配重量级全明星的庞大阵容,符合时代背景的细节考究和沉稳震撼的摄影,这些在很多导演看来难以全面运用自如完全融合的元素,却被PTA毫无压力的“玩弄于股掌之间”,凭借着横竖都溢的聪明才智,简直信手拈来,将这些看似不可能一次性集体成功达到的高标准,完成得让人哑口无言,当不少人还在奋力追赶,努力超越的时候,这小子已经妥妥的赢在了起跑线上,而这些也成为日后PTA作品中非常显著的特色和标签。
《不羁夜》以时间为轴,展现出了一幅关于那个绚丽多彩靡乱狂妄年代的全景图,多条人物线索的叙事架构看似繁杂琐碎,但剧情却很直白明了,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个性十足,让人很容易就能轻松的理清头绪,在脑海中画出清晰可辨的人物关系图,比起后来让不少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更加迷幻的《性本恶》,这部真心通俗易懂多了,回过头来看《不羁夜》的诞生似乎也为后来PTA改编偶像品钦的大作埋下了伏笔,成为不二人选,另外也能体会到对于那个梦幻般的年代,PTA有着很深的了解和情怀,身为过来人不单单是将社会背景摸得一清二楚,更是洞察到了当时迷茫一代的生存和精神状态。
上世纪70年代末,灯红酒绿激情四射的夜总会里20岁不到的小毛孩艾迪因有强而有力的老二杀手锏和鲜肉脸蛋,被资深色情导演一眼相中,有意将其打造成未来红透半边天的色情片巨星,找上门的机会激发了在老妈眼中一无是处的艾迪证明自己才能的动力,通过老二的鼎力相助和敬业投入,艾迪一举成名,从此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明星日子,不过随着时代的更迭,后浪推前浪的必然定律,心态的变化,艾迪随之坠入了一无所有的低谷,沉迷毒品做着无人问津的音乐,甚至得靠离谱的毒品交易捞上几笔,坐完人生的阶段性过山车,兜了一大圈后,艾迪又回到了起点,重拾了老本行将所有希望和实力再次寄托给了老二。
以艾迪为主轴,其中牵扯的人物众多,因色情演员的不雅身份和吸毒的经历被剥夺孩子探视权的摩尔阿姨,放弃学业任意放纵被同学羞辱的滑轮鞋女孩,频繁戴绿帽的电影编剧,转行卖音响的黑人色情片演员,和艾迪一起没落改行变魔术的卷毛男,无比出彩呆萌可爱的菲胖,还有一心想要跳出色情片领域拍出一部走心电影的导演,刚开始看的时候真没认出来艾迪的扮演者是马克·沃尔伯格,在这片里真心嫩出了新境界,片中的这帮叛逆、自由、萎靡生活在冰火两重天的人其实都是在寻觅实现自我意义和身份价值的平台,在世俗偏见和社会现实的围攻下,给予了他们光鲜亮丽的假象,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屈辱和痛苦,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处于演艺圈食物链底层不断摸爬滚打忠于自我追求的演员,理应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马克·沃尔伯格、朱丽安·摩尔、菲胖等,在演员表里随便拎一个出来演一段独角戏都十分了不得,更可况要将他们聚集到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就像绘画一样,捕捉描绘群像是一项非常高能的本领和技能,而小小年纪的PTA却能轻松驾驭,片中的每个角色都让人过目难忘,即使是充当绝对配角的菲胖,戏份少得可怜仅凭借着一场情绪失控自暴自弃的哭戏和几句台词外加几个肢体动作,在巨星云集中依旧能脱颖而出发光光热,过硬的演技为成为日后PTA的御用男演员打下了基础。让人觉得十分诡异和神奇的是无论哪个演员只要进入PTA的镜头,马上一流变牛逼,牛逼变顶牛逼,顶牛逼变炒鸡牛逼,他似乎就是有私藏神马独门秘笈能助这些演员一臂之力,迎来演艺事业的高峰。
全片看下来,PTA制造出了许多有着前后鲜明对比的落差感,无论是身份、地位、产业上反差巨大的对比,本是高高在上却因猥亵未成年诱导他们拍色情片,一败涂地备受牢狱之灾的投资大佬,艾迪由盛转衰的演艺事业,进入80年代后繁荣的色情产业的低迷和没落;另外还有想法心态上的巨大扭转和改变,一票色情电影工作者们纷纷“洗心革面”“金盆洗手”,抑或命运让人大吃一惊的节外生枝,都有着很强的反差感性和观赏性,不得不说PTA将那个年代的精髓一点一滴不差分毫的浓缩进了这一百五十多分钟的影像里,让人仿佛觉得不慎闯入并和主角们一起经历了那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年代,意犹未尽。性、死亡、毒品成了那个年代甩不掉的标签,也是被不少人厌恶和唾弃的地方,但在我看来却也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独一无二的“迷人之处”。
三处开枪场面是全片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一次是从70年代进入80年代的跨年之夜,眼见老婆赤裸裸的大胆频繁出轨后,颜面丧尽的编剧开枪报仇后自杀,象征着时代过度;一次是帮怀孕的老婆买甜甜圈的黑人遭遇打劫,不料“一石三鸟”,喜获一大笔资金,开了梦寐以求的音像店,迎来人生转折;最后一次是艾迪带着一包苏打粉冒充毒品交易,结果同伴失控,引发枪战,艾迪成功脱逃后,观念上有了转变,这三次开枪其实非常有意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昆汀的那套癫狂的暴力美学,PTA更是参杂了点无厘头的意味,制造出了一种极富冲击力的戏剧冲突和剧情转折,目瞪口呆的同时看得相当过瘾,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的荒诞,跌宕起伏始料未及,被一个个道不明说不清的诡异宿命戏耍和捉弄,可能就此延续也可能就此终结。
最后各归其位,所有人都清醒的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导片的导片,上学的上学,开店的开店,曾经那一个个激情四溢物欲横流任意妄为奢靡疯狂的不羁夜,已逐渐被埋没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将卸下当年那个带给他们兴奋、伤痛和成就感的头衔(色情),迎来新的生活和挑战,只有艾迪最后掏出了他傲人的老二,想要做回最初的自己,再创辉煌,一场强悍老二VS时代更迭的较量,一目了然的胜负结果心照不宣也无需捅破,最后让人无比吃惊开眼画龙点睛的镜头,透出了身为一个非主流过气演员的辛酸和苦涩,似乎也表达出了PTA对于那个带给他无限创作灵感和生活体验的年代的一丝留恋。
都说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是天才,所以俺看Boogie Nights的时候有点不厚道,就想看看有没有技巧生涩、野心爆棚或者八面玲珑的地方~~
真不幸,不羁夜一路看下来酣畅淋漓,Paul Thomas Anderson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不是说Boogie Nights无可挑剔,而是任何瑕疵都不能掩盖这是一部经典。时隔越久,看起来越能感到一股一举成名的气魄。对影片的主人公Eddie是这样,对导演Anderson来说同样辉煌。27岁执导出如此老练的传记片,俺崇拜得五体投地(也嫉妒得眼睛发绿)。
以Dirk Diggler职业生涯的大起大落为主线,不羁夜讲的是70-80年代美国色情电影盛极而衰到寻找新出路的一段历史。
除了圆滑得完全不像新手的导演手段、结构严谨的天才剧本(剧本也出自Paul Thomas Anderson,°Д°)、流畅的剪辑和忠实的复古场景....除去这些电影的基本要素,不羁夜的布景不仅仅忠于70-80年代,有颇有创意的体现了一些设计感,尤其是色情女星的仪态和装扮,即使从现代角度来看也华丽唯美~~甚至,很端庄。
在这部电影里,更精彩的是表演。当年大多数演员和导演一样初出茅庐,虽然多年以后成就了同样大名鼎鼎的Mark Wahlberg、Julianne Moore和Heather Graham,但似乎并没有哪一位明星表现出明显凌驾于《不羁夜》角色之上的表演(Philip Seymour Hoffman不算,这里的角色太小了)。即使把当年的明星重聚一堂,《不羁夜》的成功也很难复制。97年,正因为没有名气,所有的演员和Anderson一样兢兢业业,对任何尺度的表演都显得真诚和努力,在一个准备充分又极有天分的导演指挥下,才有《不羁夜》这样近乎完美的成果。
《不羁夜》的精彩波及每一个角色,甚至那些出场不多的小配角。仔细体会起来,每一出戏都相当有味。一个行业的兴衰起伏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出来,包括那些不为人重视的小人物。比如那个老婆总是偷情的副导,gay倾的小助理(Philip Hoffman!!°Д°),从良的黑新娘.....露面不多,把握个性的表演整整好,而且交代了来龙去脉,看过之后令人留下不弱于主角的深刻印象。记得那个出资人the Colonel,出场不久就盯着Dirk Diggler的下半身想入非非,表面上不动声色,嘴角一歪,已经暴露了满脑子狂揽美钞的志在必得。
如果说有点遗憾的话,就是角色很多,在后半段时间里交代各种人物的发展都需要空间,这使主人公Diggler的分量减轻,不如前半段那么出色。
整体连在一起,也觉得Mark Wahlberg的表演没占多少优势。倒是26岁“高龄”扮17高中生的上半部表演更显魅力。相比之下,Heather Graham扮演的那个ML像吃饭一样自然的Rollergirl就特别惊艳。
似乎最出彩的还是Julianne Moore扮演的“母亲”,母性和乱性都很到位。
与表演相映成辉的是细节。Boogie Nights的细节很多让人叫绝(尤其是放到90年代去品味),而且别有意义。大多数角色的言行和小动作不只为身份和性格注释,也和后来的下落息息相关。
最能体现编剧和导演功力的段落来自那些歌舞升平的群戏和接连不断的糜烂party。
像Diggler初识Reed的情景,对白三言两语,性格活灵活现;接下来围绕杰克豪宅和泳池的镜头眼花缭乱,各路人马登场,穿梭不断又个性鲜明;之后是Diggler的处女座,把AV现场拍得悬念迭起,活色生香;然后转到夜总会里Diggler春风得意、载歌载舞的一幕,烙下清晰的时代感~~~~(°Д°!Anderson哪里像27岁???!!)
影片后半段,节奏依然亢奋,基调转得较为灰暗。其中有些部分在今天看来略显“主流”,但是出现在一部以色情业为母题的影片里,还是很有现实意义。
比如Maggie和丈夫的夺子战,以及之后的啜泣......单以片段论,似乎在别的影片里也有似曾相识的场面,但接下来的演绎就很具说服性。她不是一个悲哀或者堕落的概念,也不是形式上的人性化。这女人时而成熟时而失控,大量吸毒,又常常母爱大爆发,但是不知悔改~~~~~一种完全不知道自己想抓住什么的状态,拿捏得十分有力。因为混乱得不成模式,所以显得真实。
个人感觉,如果说剧情上有一些失衡之处,主要是那个对音响发烧的黑人在蛋糕店喜得横财的一幕。在全篇里显得有点做作。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巧合,发生的概率太低。跟后面打劫毒贩的一幕比起来,太戏剧化,不是用荒诞就能解释的。
同理,三段悲惨遭遇的平行剪接(贷款被拒、车后座的AV、Diggler卖身)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刻意,虽然引出了影片近乎高潮的一幕~~~~这个创意放到十年前依然很天才,只不过处理得更低调一些似乎更真实。
《不羁夜》另一个有作为的尝试是画面。分屏镜头、借助镜头中的摄像来讲述、画中画(甚至包括真实的油画)、戏仿动作片、面对镜头的纪录片效果....缤纷有序,而且相当有创意。
同时,Anderson的天分还体现在配乐技巧上。为不羁夜选取的背景乐不仅情绪贴切,重塑80年代,单独欣赏OST也很迷人。影片中Mark Wahlberg在录音室卖力表演的一幕绝对是影片的精华,那种穷途末路而不自知的感觉正好承启前后剧情。(关于影片的配乐在新版DVD评论音轨中能听到导演详细注释,特别收录中有每一首选曲的单独剪辑,附屏幕歌词)
即便穿插着戏说和荒诞,有浓烈的渲染,也有朴实的纪录色彩,Paul Thomas Anderson总能适时地把几种风格收得很巧妙,最终回归一种平稳基调。使整部《不羁夜》介于写实和戏剧化之间,既耐看又值得回味。
何况,还有那个解决一切悬念,终极彪悍的结尾~~~~~~
时至今日才看完了Boogie Nights,很能体会Thomas Anderson的用心。影片拍摄于1997年,看得出Anderson有些拘谨。其中一些幽默意味如果放到今天来表现,相信Anderson会发挥得更大胆更犀利,讽刺味道会更强。
另外,Boogie从字面上理解意味着摇摆。这部已经很天才的“不羁夜”如果能在人性啊、良知啊、关怀啊之类的主题上偏离尺度更大一些,“Boogie”的幅度更猛烈一些,表达方式再凛冽一些,相信会更过瘾!!!(这或许是Paul Thomas Anderson唯一显得“年轻”的地方------大胆中不乏谨慎,也许正是一种优势,因为值得观众期待的空间非常广阔)。
==============================================
附,无论如何,Paul Thomas Anderson的才能毋庸置疑,《不羁夜》之后Magnolia 和Punch-Drunk Love更加标注了他的天分。简直迫不及待想看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降至)!!!
这么多年来,除了马丁·斯科塞斯 ,谁还敢请动丹尼尔· 戴 ·刘易斯大驾????当然,Paul Thomas Anderson!!!
不散作者 | 小天猴
如果说运气好的孩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话,那么美国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或许从生下来就握着导演的执导筒。今天我想谈论的,是他27岁时拍摄的电影《不羁夜》(Boogie Nights)。
正如影迷们所言,从天才之作到远离大众,PTA只拍自己所爱。他一直坚持着拍摄反主流、反商业的影片,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从未重复,包含丰富的意指、风格和主题,涉及毒品、情色、宗教乃至时尚、历史等不同领域。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1970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蒂迪奥城,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他在42岁时就成为了影史上第一个拿下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的人。
《木兰花》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私恋失调》获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血色将至》获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大师》获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在今年的奥斯卡上,PTA执导的的电影《魅影缝匠》拿了六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服装设计】奖。
▲《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2017)
PTA成长于美国洛杉矶郊区的圣费尔南多谷(San Fernando Valley),这里是美国著名的色情产业基地,具有“色情业的好莱坞”之称。他的少年时代也正是美国色情片发展最辉煌的时代,因此“色情”成了PTA电影中不可忽视的母题。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7岁时拍摄的短片《大炮王迪哥传》》(The Dirk Diggler Story),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他一举成名的时代史诗巨作《不羁夜》是《大炮王迪哥传》的翻拍之作,故事的主角未变,但是27岁的PTA视野更为奇特。他要拍出美国色情影片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天翻地覆的改变,不仅从主角大炮王迪哥的角度拍,更从一个时代的风情画卷的角度拍。
▲《不羁夜》(Boogie Nights,1997)
▲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饰演“大炮王迪哥”艾迪
《不羁夜》一开场就极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三分钟的长镜头里,随着斯坦尼康镜头的摇晃,故事的地点、时代铺开在霓虹灯上。镜头穿过街道进入一家热气腾腾的酒吧,一览影片所有的主要人物,在电影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里,他们的人生轨迹将交错、分离、缠绕、碰撞,这一开场得以成为全片的导言。
在那个年代,录像带还没来得及普及,用胶片拍摄的色情电影还可以在影院上映,色情片的演员也堪堪算是电影明星。男孩艾迪(马克·沃尔伯格)在酒吧打工时遇见色情电影导演杰克(伯特·雷诺兹),开启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艾迪给自己取名“大炮王迪哥”,靠着天赋异禀——硕大的阳物,成为了当红色情电影明星。随后他在毒品里放纵青春,由是不举,遭到导演杰克的嫌弃,二人的合作关系一拍而散。
▲酒吧,片中诸人的秘密基地,没有什么是一杯酒不能解决的
▲唐·钱德尔(Don Cheadle)饰演前色情电影演员
整个故事借由艾迪的双眼,我们得以相继了解轮滑女孩(海瑟·格拉汉姆)、色情片女演员安柏(朱利安·摩尔)、前色情片演员现音响店员黑人小哥(唐·钱德尔)等诸多身处时代洪流之中的色情行业从业者的故事。
▲伯特·雷诺兹(Burt Reynolds)饰演色情电影导演杰克,以及威廉姆·H·梅西(William H Macy)所饰演的助理比利
性、毒品、枪支、霓虹灯、迪斯科、音响店、墙上的海报、女人的红唇、无因的暴力……时代走在开放的社会风气之中,所有七情六欲、蝇营狗苟原该坦然曝光于日光之下。
事实恰恰相反。艾迪看似名利双收,实则遭人唾弃;导演的艺术色情电影梦想不得不向商业卖淫电影妥协;轮滑女孩学业不成并丧失亲情;女演员安柏被剥夺探视孩子的权利;黑人音响店员受尽欺负。等到毒品穿肠而过,他们方从80年代的不适应中醒来,人生早已如泥石流般滚过去了。
▲海瑟·格雷汉姆(Heather Graham)饰演轮滑女孩
在色情电影演员遭受着他人白眼的同时,色情电影产业也走向衰落。媒体的急速发展,音像业爆炸,“在影院上映”失去了它的特殊意味和仪式感。当粗俗又省事的色情录像带随处可见时,当极度浅层、即时的视听刺激随处可见时,人们将不再对去电影院观看艺术色情电影产生新鲜感。
于是我们看到,在艾迪们来不及反应之前,世界已经被拆解了,现在想离开这里已经太晚了。PTA让诸人遭遇与色情电影产业的江河日下相互见证,讽刺意图与伤感情调,呼之欲出。
▲朱利安·摩尔(Julianne Moore)饰演色情电影女演员安柏,摩尔阿姨在片中裸露私密部位,实在是太美了
好在《不羁夜》并没有停留在人生的阴暗面,虽然影片中呈现了许多谋杀和自杀的镜头,但同时也现出他们的生活最终告别痛感,走向光明的复苏。于是我们看到,艾迪与老板互相道歉,轮滑女孩重回考场,黑人喜得贵子……
在影片的结尾,PTA让艾迪掏出那根吊胃口的硕大丁丁,效仿《愤怒的公牛》中德·尼罗的自白,对着镜子说了一番话:“……我曾失败过,我们都曾做过糟糕的事情,我们都有罪恶感,你想抹去脑中记忆,不,我来帮你解决……你才是明星……”这番话可以看作是整部影片,包括那个时代所有梦碎青年重返沙场的注脚。
这也许是《不羁夜》为人称道的地方。这个世界本就是“稠密的、不透明的、难以理解的”,大概PTA希望观众知晓,这段曾经浓墨重彩的历史是怎样被从美国的现代史里漂白、被大多数人所淡忘。这根硕大的丁丁,就是PTA关于70年代的私人记忆中最富有自由主义和狂欢精神的一部分,在被错过出口的时间里,幻化成一个半黑色、半迷幻的玩笑。
《不羁夜》的成功给了PTA继续追求电影事业的机遇。1999年,他执导的电影《木兰花》(Magnolia)充满了对宿命的思考、对人性的拷问和对宗教的质疑,并将这些想法延续到了2007年的西部史诗《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和2012年的《大师》(The Master)中。
▲《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2007)
▲《私恋失调》(Punch-Drunk Love,2002)
在探索人性与信仰之诸多可能的同时,PTA还于2002年拍摄了小成本浪漫故事《私恋失调》(Punch-Drunk Love),在2014年翻拍了托马斯·品钦的同名小说《性本恶》(Inherent Vice)。2017年的《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则让我们看到了一段优雅、精致又病态的爱情。
PTA的电影世界充满难以置信的魔力,个中缘由,大概是它无比贴近那个我们熟知的真实世界,那个何其残酷、何其迷幻、何其充满希望的真实世界。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587 期 文章,下一次相遇,希望是在光明的地方。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再大的鸡鸡,也硬不过时代。
这不是Paul Thomas Anderson的处女作, 这是他第二部自编自导的长片. 处女作短片The Dirk Diggler Story是这部电影的基础. 这片镜头用得很精彩, 长镜头各种流畅. 故事也令人大开眼界, 唏嘘不已, 在色情电影这行工作的人也只能与凄凉作伴. 最后Dirk露出的cock据说是道具.
7位奥斯卡提名演员:伯特雷诺兹,朱利安摩尔,马克瓦尔伯格,约翰莱利,唐钱德尔,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威廉梅西;两届金球奖提名托马斯简,三届英国学院奖提名阿尔弗雷德莫里纳,再加上海瑟格拉汉姆和鲁伊兹古兹曼,光看这个豪华阵容的表演就是一种享受。
看完点开条目也是一惊,居然早就标记过,以前都当成什么看了...一部有着《愤怒的公牛》式个体、《好家伙》式群像、拍得比《华尔街之狼》好的马丁·斯科塞斯附身之作,模仿能力赛过真传可充真迹,更可怕的是题材从黑帮移植到色情业也能一个味儿,更更可怕的是,十年后你就见到一个库布里克附身的PTA了。
流畅且极其精彩,拍出了时代感,仿佛是对往事的祭奠。开场就长镜头,全片的镜头语言都很精彩。气氛的拿捏让人几次手心出汗,叙事也不徐不疾,完全是PTA自成的风格。
二十几岁的PTA拍出如此有史诗气质的情色片产业故事片(有点像《好家伙》那种的),还组合了这么强大的卡司,简直是天才啊,太厉害了。前后两段气质不同但我都很喜欢!霍夫曼和威廉梅西真是太抢镜了,没有办法;然后还是那句:马克沃伯格以前拍拍独立片不是蛮好的!
我现在觉得叫一举成名。。太尼玛贴切了。。
PTA惊为天人的处女作,堪称完美。①开篇纷繁复杂的运动长镜头已令我沉醉,还有几个运动长镜如副导演杀妻一段;②迷离的70s配乐贯穿全片;③色情电影业群戏,角色都有血有肉,表演极佳;④两场车内勃起+殴打的交叉剪辑,华美而不做作;⑤写实与戏剧结合,分屏,画中画;⑥结尾致敬[愤怒的公牛]。(9.5/10)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是天才!最后终于让大家见识到了什么叫传说中的13寸,导演的长镜头想法不会是源于这个33厘米吧。★★★★
经历了《大师》《性本恶》《木兰花》的比较无感,再到如今《血色将至》《不羁夜》的相对有感,我还是对励志姐与北京电影学院视听语言老师她俩情有独钟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称不上喜欢。话说,电影里的情色片演员演技比很多真枪实弹的色情片男女优们强太多,然后,没想到结尾马克露其大屌真容了?
4.5 如何定义时代的陨落,用转瞬即逝的成功主义,用廉价销售的精装梦想,还是过气艺人的垂死挣扎,前提是别忘了人们总想在年代更迭瞬间留下太多东西,不甘也好冷落也好,是警示也是动力,而也总有一些时刻觉得无能为力,生理心理,当一个人开始莫名害怕开始怀念往昔,他的时代也就到此为止了。
很流畅的两个半小时,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冗长而烦闷,演员剧本配乐场面调度都是几近完美的,怎敢想象这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7岁时自编自导的作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无疑是堕落糜烂而悲哀的。PTA总是能细致地刻画众生相并在最后归于平静与成熟。唐·钱德勒,菲利普-霍夫曼,朱利安摩尔还有马克沃尔伯格当时虽然青涩,已经显示不俗演技。Ps:结尾那话儿真是又大且长(绝对不是马克的,导演的镜头切得真完美)
流畅的场面调度,漂亮的剪辑意识,具有多维度的成长型剧本。相比《木兰花》,反倒喜欢这部低调的炫耀。现实第一,梦想老二,无论你是大炮手还是通天阁,逆流暗流,亏得特长蒙福,生活里跌倒再爬起,才能成为真正的一柱擎天。
Philip Seymour Hoffman像lena dunham
很多大牌,始终觉得朱莉安摩尔不适合这个片子,全片几乎无漏点,就是最后马克露下自己的大屌以傲人资本说自己会是未来巨星,但是大屌是道具做的假X所以整个片子看点几乎就是放在个人发迹“立志”上吧
棒!70年代末的低俗感反而很时尚!男主那个混合了李小龙和james bond元素的A片系列看起来很有趣www后半八十年代有点急转直下的不够自然,稍微赶鸭子上架。不过boogie nights 其实就是idea胜利啊www
9.0/10。此片的色调、镜头语言及配乐就跟吸大麻一样上瘾,开场夜总会和派对等多处长镜头简直绝了,调度一流!熟脸好多,有毒品有枪战有同性恋有恋童癖有风流韵事有星海沉浮,沃尔伯格对着镜子自我鼓气结尾克隆斯科塞斯《愤怒的公牛》。异色荒诞黄片史诗,PTA又一神作诞生!
雖然想利用「反差」來製造唏噓感,可是整體基調畢竟太過遊戲,群像式的白描也少了點火候。霍夫曼只需要一場表白的戲就足夠打動人了,坐在車裏面哭泣是全片最感人的時刻。
天生大屌三十四,一举成名二十四。颠鸾倒凤一万四,死于艾滋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