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异想天开

HD

主演:姚培德,徐维敏,郭六登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6

 剧照

异想天开 剧照 NO.1异想天开 剧照 NO.2异想天开 剧照 NO.3异想天开 剧照 NO.4异想天开 剧照 NO.5异想天开 剧照 NO.6异想天开 剧照 NO.13异想天开 剧照 NO.14异想天开 剧照 NO.15异想天开 剧照 NO.16异想天开 剧照 NO.17异想天开 剧照 NO.18异想天开 剧照 NO.19异想天开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异想天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徐立国(姚培德 饰)只是一介小小的公司职员,沉迷于武侠小说的他总喜欢将自己想象成行侠仗义的大侠,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经理将徐立国派往广州公干,在机场的安监处,徐立国震惊的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特异功能。在飞机上,竟然有外星人闯入劫机,徐立国凭借着自己的特异功能击退了外星人,就下了美丽温柔的空姐小瑜(徐维敏 饰),获得了一万元的奖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安洁丽卡表妹黑唇教师休息室2023维斯珀欢迎光临高中生周恩来最后得分致命布局野蛮城市鱼不在水里出册边境杀手夜猫快递之黑日梦盟军敢死队2024掷地有声第一季午夜场嫌疑犯鲨鱼周战火英雄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七季当恶魔呼喊你的名字时门徒(粤语版)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五季三进山城2012执法者:巴斯·里夫斯第一季这不是一部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十月围城2009

 长篇影评

 1 ) 1985的一九八四

     这部于1985年上映的电影很好地表现了那个一九八四的世界:资讯部就像书中的真理部(当然叫真理部更讽刺),无孔不入的监控眼监控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戴着机械手的女秘书甚至将监听到的一对男女的床头呢喃迅速敲在键盘上;所有人按安全等级分成三六九等,打印机打出一张张掌握着人们生杀大全的文件,一个打印错误就可以让一个人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就像他从未存在过,更可笑的是人们还要为自己的死刑买单缴税,面对亲人生离死别也要按部就班地签字拿收据;繁复冗杂的工作程序就是充满圈套和陷阱让真相无从揭示的“22条军规”。影片开头的电视广告和管道是统摄整部影片的意象。公路两旁的广告牌像监狱的围墙一样让人们如井底之蛙失去了对外面广阔天地的向往,每天量贩式播放的节目麻痹着人们的神经,萦绕的小淫曲和性感内衣消耗着人们的力比多,想象力在泛滥的讯息中无处逃逸,似乎只有在小公务员Sam的梦里才焕发出一丝生机;臃肿而蠕动的管道是资讯部的沟通渠道,是sam家总也修不好的空调设备,更是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它是一副大肠,是极权社会这个僵而不死的巨人千疮百孔的大肠,它是巨大的phallus,在它的淫威下所有人都在阉割的阴影中苟活。
     但这个看似严密的机制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而那个突破口就是something wrong。一只苍蝇是一个污点,错误的起点,它是无辜者生命的终结点却更是庞大网络之外剩余的那点,就是这小小的一点反过来凝视着那只监视眼,成为让官僚们忐忑不安,急于抹去的污点,就是这小小的一点像匕首一样划开了那副早已溃烂不堪的大肠,让我们看到了光鲜外表下的真相,正如那个体制外的游行侠般的修理工tuttle施行的惩罚,什么paperwork,什么面具,什么西服革履,那背后都只是满屋子的粪便而已。从人们居住的公寓到办公楼的电梯和大街上的汽车,都像一只只密封的火柴盒,但一个按钮的失灵就会让整个积木倒塌;员工们穿着一样的制服,蚂蚁般的忙碌原来都只是荒诞剧般的表演,《变形记》里的小员工变成了甲虫,而这里的职员活脱脱就是一只只披着人皮装模作样的甲虫;高档的法式餐厅里的美味佳肴只存在于菜单上,端上来的都是一坨坨牛粪状的流食,爆炸就在眼前但只要屏风一挡人们又可以谈笑风生享受“美味”了;“风韵犹存”的老女人妄图靠整容恢复青春,可短暂的“美丽”过后剩下的只是一滩烂肉。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谁发现了幻象掩盖下的粪便谁就是“恐怖分子”。tuttle被统治当局视作异端,但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省去无休无止的paperwork自由自在地干好本职工作而已;女主角jill四处奔走想替邻居伸冤,但个人为了正义和整个机构抗争,就像是卡夫卡的小说里k站在法的门前,这门只为你开,你却永远进不去这门,审判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说还有什么能让人勇敢地反抗这一社会的阉割,那就是爱情。正是sam的梦中情人让他至少在梦里长出了翅膀,召唤他穿破水泥的牢笼去拯救。据说影片上映时美国观众们看到的是那个男女主角在一起的happy ending,但如果真是那样,特里吉列姆就不是一个编制外的鬼才导演了。事实是,从sam被抓进烟囱般一眼望不到天的审讯室以后,接下来tuttle带着抵抗组织小分队来营救,以及最终和jill一起开车逃出了这个死亡之都都只是sam被洗脑时的幻梦而已。绝望吗?的确,但还没有一九八四那么绝望,至少他到死都沉浸在爱的喜悦中而没有背叛爱情。乌托邦不存在,美好的老巴西也还是不够远。影片有着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有着卡夫卡式的寓言图式,和一九八四一样是反乌托邦的神话,更重要的是,就像影片中那面墙上所写的,它是reality。

 2 ) 《1984》的颠覆性改编

关于小说《1984》,许多看读完都是十分沉重的。

作为20世纪“反乌托邦三部曲”中最为闻名的一部,《1984》自然成为了电影改编的目标题材。早在1956年,也就是小说出版的7年后,迈克尔·安德森就拍了最早的一版电影。

然后到了1984年,也就是小说故事中所发生的年份,如果没记错的话。迈克尔·莱德福特地在那年把自己的翻拍作品搬上大银幕。

两版电影都相对贴合原著,一版黑白,一版彩色,口碑都还算过得去,不过相比原版小说的地位和主题深度,都无法匹配。

其实,在1985年有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可以视为是《1984》的一次非正式改变。这是一部在反乌托邦电影领域里,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作品,其导演特瑞·吉列姆,在10年之后的1995年拿出来科幻穿越经典《十二猴子》

这部作品是《妙想天开》。与小说《1984》不同,许多观众看完之后是悲喜交加的。

电影的英文片名是《Brazil》,如果不查阅一些背景资料可能很难搞懂为什么要叫“巴西”。不过听过一首经典音乐“Aquarela do Brasil”就会很快明白为什么,因为影片在第8分钟的时候用了这首曲子做配乐。

“Aquarela do Brasil”在1939年发行,在1942年被迪士尼动画电影《致候吾友》作为配乐使用后全世界闻名。

《致候吾友》“巴西之旅”篇章中,巴西是一个梦幻而自由的地方,那么特瑞·吉列姆《Brazil》这个片名的意思就很明显了,“Aquarela do Brasil”可以表达出电影的几个主题词,荒诞,梦幻,浪漫,悲伤等等。

1.荒诞

《十二猴子》《妙想天开》一起奠定了特瑞·吉列姆的未来主义风格,他的未来世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老式”的未来科技

②人物浮夸前卫的造型打扮

③完全不依靠电脑特效

就是这么一个没有大场面特效,没有华丽高科技的未来,却充满着讽刺和戏谑。

男主角和母亲一起吃饭时,遭遇恐怖袭击的那场戏。有人被炸伤倒地,场面十分混乱,一旁演出的乐手却还有心情继续拉着提琴,男主角和他母亲则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好像身后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有人不幸受伤不去帮忙就算了,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吃饭。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情节,特瑞·吉列姆把这个未来社会的冷漠和黑暗做了重要说明。

“表格”是片中重要的隐喻。

开场警察抓捕疑犯Buttle先生的时候,就要求Buttle夫人填写表格;

在女主角去申诉错误拘留的时候,要经过一系列繁复的流程,才能得到申请表格;

男主Sam Lowry找中央服务站修空调的时候,修理工没有27B/6文件不能进屋。

这些表格代表着社会的规章制度,严格来说是强权,多数人一点都不敢违反,《妙想天开》里的人都这么做了,结果呢,人与人之间没有半点人情,社会变成了《1984》里的白色恐怖。

另外,电影里的道具也非常带有讽刺意味。

“Mini版”电脑屏幕,需要一个“放大镜”配合使用。

“Mini版”公车,需要整个车盖打开才能勉强进出。

这么设计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让观众更主观地体会到什么叫“压榨”。

2.梦幻

关于《妙想天开》的“梦幻部分”,是非常不讨好观众的部分,类似于姜文的《一步之遥》,“想象”的部分某种程度上是导演的“自嗨”。

所以对于Sam Lowry的梦境不断穿插,打断主剧情叙事的做法,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褒贬不一。

不过不可否认特瑞·吉列姆通过这场断断续续的梦境很奇妙得塑造了Sam,虽然他身处在一个人民被严格管控的反乌托邦社会,但在他的潜意识里面,自己是一个“超级英雄”,英雄救美,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

他骨子里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后面的剧情才能合理进行。

对比现实和梦境两部分,可以发现两边的剧情实质上是一样的:

Sam遇见梦中情人,却被大魔王拆散。Sam没有认命,而是选择寻找情人,与大魔王进行抗争。而那个大魔王,就是代表着强权。

遗憾的是,现实和梦境的结局截然不同。

梦境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骨感的。

3.浪漫

《妙想天开》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英国进入一个资讯管控的时代。故事以Buttle先生被抓捕为导火索,讲述了“公务员”Sam Lowry的“觉醒之旅”。

一开始在档案局工作的Sam被上司紧急召唤,他发现情报检索司出现了一个错误,原来Buttle先生是无辜的,真正的罪犯叫做Tuttle,不知道是谁打错了一个字母,导致了这场乌龙。

为了不让上司被黑锅,Sam卷入了这个乌龙事件当中。其间,他遇见了自己的“梦中女神”,以及电气修理工Tuttle。

Sam因为其灵活的头脑,不受规章制度局限,深受其上司重用。然而Tuttle和梦中女神Jill Layton的出现,令到这起他本来能hold住的事情变得不受控制。

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饰演Tuttle,这个角色代表着一种反对体制压迫的不羁力量,他的一句台词“我们在同一条船”话中有话,暗指他和Sam是同一种人,不屑于盲目遵循规则的人。

可能不少人都是冲着罗伯特·德尼罗才看这部电影的,海报上他的名字和主演并排。但这大概只是宣传方为了票房才这么干,实际上罗伯特·德尼罗只是客串演出。

他没有抢Sam的戏份,不过仅仅10分钟左右的表演,他就成功塑造了一个痞子修理工的形象,完全颠覆了自己之前的“黑帮大哥”气质。

梦中女神Jill Layton代表着人类最感性的部分,爱情。这是影片中最浪漫的部分。

与小说《1984》一样,爱情是促使主人公“成长”的关键因素。《妙想天开》里的Sam一样是“公务员”,也是因为爱情的驱使,而开始偏离体制,走上一条“不归路”。这个故事线与《1984》是相近的,只不过是女主角的身份改了,大环境改了,表达方式改了等等。

特瑞·吉列姆毫不吝啬地修饰爱情的部分,他把Sam的梦境直接拍成了一个英雄救美的浪漫爱情片,现实部分的浪漫程度其实也不亚于梦境,尤其是Jill Layton带上假发的那场戏。

能遇见自己的梦中女神,并且和她一起冒险,为了她不顾一切,难道这还不够浪漫吗?

只是,人类并不只是感性的动物。

代表着理性的规则和体制,往往会和代表感性的爱情相冲突。这场冲突,可以看作是《妙想天开》的核心部分。

4.悲伤

冲突的结果,是一场悲剧。

《妙想天开》以一种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剧,影片中随处可见“笑中带泪”的情节。

母亲的整容手术是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产生一种怜悯之情。大概中老年观众会有更深的感受。

两位被整蛊的空调修理工,他们的遭遇可以博得观众一笑,但其实他们何尝不是体制内的悲剧角色。

最后的结局,特瑞·吉列姆也是用一种喜剧的方式来表达。

要把这个结局看作是《1984》的结局也未尝不可,所以看过《1984》的观众再看结尾部分,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Sam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所以他需要一些“喜剧”的内容来“补偿”。

其实电影完全可以在欢快的部分戛然而止,母亲如愿以偿地重获美丽容颜,Sam则与女神Jill Layton远走高飞。即便多数观众都能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是特瑞·吉列姆没有这么做,他还是用了一个强烈的反转,把观众拉回到可怕的现实当中。

可能他觉得,既然是乌托邦电影,自然是要给出警示才行。

有些现实,就是这么令人绝望。当然《1984》更加绝望,所以警示作用也更大。

也许我们只能在一些“虚假”当中获得心理补偿,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叫电影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到了结局还一直沉醉其中,我们必须抽身出来,面对现实,于是特瑞·吉列姆才选择让观众和Sam一起“回到现实”。

而就算他不这么做,《妙想天开》仍不失为一部惊艳之作,里面天马行空、精妙绝伦的创意,正是如今超级英雄泛滥,被视觉特效技术所淹没的科幻电影所需要的“推进器”。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
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一九八四》

 3 ) 科学幻想下的真实悲剧

这部老片居然也有上万人评价,这个年代,如果不是出于学习和喜欢科幻,真是很难想象了。

作品使用大量的机械、自动化、半导体、高大极简的建筑来打造科幻背景,现在看来感觉更多的是工业革命+图灵机的7、80年代,但能看出是当时对不久的将来的想象。

社会背景通过压抑的高墙建筑、希特勒时的军装样式、台湾白色恐怖式的高压政策、巴西乌托邦、英国的官僚体制、对整容带来的不真实的讽刺等,描述了对未来的担忧,也映射了当时的现实。

男主是个单纯爱幻想的人,幻想着自己成为英雄拯救美丽的公主,应该也表达了普通人反抗暴政与黑暗,获得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是,即便你也有关系、有背景、有所谓的好朋友,最终也无法逃脱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社会,没有人真正关心的真实想法和愿望,人们只是这个腐败尸体上的一个细胞,最终也会消亡。

当然,在大结局出来之前,虽然能感受到高压的黑暗社会,但男主的单纯和幽默、与女主终成眷属、反叛者的出现,还是让人能充满希望而愉快的看下去的,直到最后……总之,虽然有点厌烦了科幻中(不光是科幻)几乎是美好结局,但看到这种结局也觉得还是太黑暗了

 4 ) 看《1984》时常常想起的片子

看这部电影一直一种荒诞又无奈的既视感,想了半天觉得是有着阅读卡夫卡小说的感觉。梦中主人公的翅膀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因飞得太高,被太阳熔化了蜡做的翅膀而死亡的伊卡洛斯(Icarus),不知道导演原本有没这个寓意呢。

 5 ) 短评

虽然新奇,但略显混乱(最后将随想部分归结于山姆的想象并不十分具有说服力),且在这之下包裹的其实也只是一个非常口号化的反专政精神(包括反复出现的高墙、怪兽等等象征,从《1984》开始就在使用;它本身并没有多特别)。个人感觉此片最大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很好地将所有东西组织成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它像一堆口号的碎片,时而让我颇感疲惫。(巾城)

 6 ) Brazil中的海报彩蛋与细节

比起叙述,片中明里暗里的细节更能凸显该片1984式的反乌托邦气质。

Brazil的设定绝对值得深挖,但似乎还没看到此类帖子和视频,所以一向不善找东西的我就来了!

1.先从男主家看起,和外界完全两个世界,爱好电影海报和美女。

右边应该是马琳黛德丽

只截到眼睛的葛丽泰嘉宝。
塔托来修空调时出现的,应该是一个火车头。

2.重点:无处不在的Propaganda海报。

首先是情报局档案部大厅。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全景一览
Information The Key To Prosprity—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情报是成功的钥匙 —— 情报局
Be safe. Be suspicious.

怀疑,制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几乎是所有海报的重点。与此同时,这种怀疑仅限同事与同事、平民与平民的“平级”之间,当女主吉尔试图越级向上报告一份错误逮捕时,工作人员除了踢皮球,就是厉声警告,“不要质疑我们,我们从不出错”

另外这位前台工作人员的扮演者是allo allo里的rene (英国演员还就真那么点hh)

Help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Help You

很有趣的一句话:“你帮情报局,情报局帮你。”

即使权利根本不对等,但这里却变成了互助。

Big Hat Man出镜率很高,除了在大厅里,还在很多地方出现过。

男主办公室,另一半在同事那儿,这大概就是共享凝视吧。
图片中间偏右 这里是建造中的新区域,墙上出现了本片最多见的两个海报,说明贴满了各处,不止是办公场所。

另一幅常见海报,贴得最多。

Don’t Suspect A Friend Report Him 不要干怀疑你的同事啦!直接举报他!

本图贴在男主同事的办公室内。

怀疑之后,就是举报。

设计很有包豪斯的风格

克兹曼先生的办公室里出现过。

杰克的秘书办公室也出现过,就是那位打字机纸上全是“哦哦啊啊我好痛苦”的人,她的后墙贴满了世界各地景点明信片,而她却在这儿做着重复枯燥、让人发疯的工作,耳机里则放着一些不明声音(我觉得是porn)

克兹曼先生的办公室也是个好地方,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这张标识在办公室里贴了前后两张。 结合三张图可以看出写的东西: Suspicion Breeds Confidence 怀疑诞生勇气

克兹曼简直是Suspicion宣传成果的最佳代言人,他永远在怀疑是不是某位同僚要给自己下套,从一张薄薄的支票里,他能看到高高竖起的绞刑架。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无处不在的M.O.I.

情报局 档案部

它不仅存在于楼内指示牌和文件上,还存在于:

电话机
茶杯
以及鱼缸!!

好了好了,知道这是你们情报局的私有财产了orz

男主同事办公室里还有一幅海报:

Trust In Haste Regret at Leisure 大概是一时轻信,后悔终生的意思

一些其他海报:

Who Can You Trust?
Mind That Parcel Eagle Eyes Can Save A Life
Loose Talk Is Noose Talk 不受约束的谈话就是将自己送上绞刑的谈话!

出现在全片梦开始的地方。

也是全片最惊艳我的一幅海报,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4.其他

中央服务站的广告,开头出现过一次,“我来服务,你来享受“真是最讽刺的标语。

也在巴托家的屋子里出现过一次,那时的巴托太太因为预感丈夫早已离世而精神恍惚,电视在一旁漫无目的地播放着广告和节目。

无处不在的!!!Keep Your City Tidy!!!的垃圾桶。

这个很明显,不多截图。

情报局档案部大厅里的提示。
女主在第五区工作
Without A Time — Loose accident
你快乐吗?
停车站旁的应急按钮。

下面两张是哈利带男主躲藏的地方贴的。

Topia Rways 托皮亚公路,难道是男主和女主开过的那条路?

发散思维一下,这名字取得真有趣,Utopia去掉U,剩下Topia,一条宣传下无比美好的公路,但没有你(you/u)

应该是邮轮度假广告

这张在男主被救后逃进的小巷里,调高了画面亮度,其实这是第二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巴托家楼下。

目前只找到这么多qwq

 短评

如果你喜欢这部可以填一份表格,我们会给你收据。

3分钟前
  • jumbu
  • 推荐

同样是幻想片 对于其它一些比如“黑店狂想曲”我觉得本剧缺乏的是幽默感 虽然能感觉他所想批判的 但我没有耐心倾听完毕

5分钟前
  • 阿门
  • 较差

事实上豆瓣上的年份不对,本片最早的上映时间是84年,美国才是85.1984年这个伟大的日子里多少反乌托邦作品为了纪念乔治奥威尔而紧赶慢赶出一部部惊世骇俗的作品。话说RobertDeNiro的出现简直带着一股彩蛋色彩……但是IMDB基本上不会让我失望,好吧我指的是基本上……本片还是

10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最好的反乌托邦电影。用最简陋的特效做出了最卡夫卡式的寓言,妙想天开的科幻设定包裹着一个与体制对抗、英雄救美的爱情迷梦,看完真是悲喜交加啊~!! (电影里那首歌原来就叫Brazil,sigh...)

1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反乌托邦、反体制及向大都会致敬都毋庸置疑的.但这个片子本身的节奏有问题,插科打诨、刺激火爆的无用戏码造成了主要情节紧缩.人物塑造上即使类型顶着cult之名,也无法认为表演真的精到.准确说是一部设定好过剧情的片子,梦中的骑士、大将影武者和楼房般的石壁等,到处都是隐喻.最后八分钟加星

1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癫狂隐喻,后半段虚实相映渐入佳境(梦中搏斗犹如堂吉科德),想象力非同一般,各种致敬大都会。

1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喜欢什么呢?音乐。病。还是金刚式的臆想?道具。风。拉风。就像看12猴子时一样,这个导演的科幻片有悲悯情绪。很好。

19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1984!简直是完美的商业片范本,做足的科幻背景和风格化极强的场景设计,刻画了一个完美的荒蛮世界。而本片的精华则是贯穿始终的英式黑幽和星星点点的超现实元素,令本身偏弱的故事本身加入了丰富有趣的细节,讽刺官僚主义和消费主义以及更多,可谓是一部惊艳之作,客串的德尼罗先生全场最酷。

22分钟前
  • TWY
  • 推荐

天才之作,1985年的《1984》。场景的营造没的说,世界观、各种设定都很有想象力,关于制度和自由的题材,屡见不鲜,但本片确实有其过人、独到之处,必看。

27分钟前
  • RD
  • 力荐

吉列姆在他的《巴西之战》一书中解释了片名的来由。当时他住在威尔士的吉尔伯特港,“此港乃是一座铁城,到处为灰蒙蒙的铁砂尘所覆盖,就连海滩也都泛着黑色,日落时分,异样美丽。如此强烈对比使我遐想联翩:一人正静坐于暗沉沙滩,身边的便携收音机正播放着奇怪的逃避主义拉丁歌曲,名曰:巴西。音乐使人沉醉忘我,让周遭世界不再那么灰蒙。”

3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反政府,反体制,反乌托邦,反集权政治,反社会机器,自动化恐惧症,警世,空想自由主义......卡夫卡式,赫胥黎式,《1984》新篇.....荒诞cult,后现代夸张,超现实科幻.....”

34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B】特瑞吉列姆是一个被太多人忽视和低估了的导演

38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不看这部电影会终身遗憾的,疯了

40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重看,每一秒都在被无与伦比的Production Design震撼,末尾还有段敖德萨阶梯致敬三连;表现主义的压迫式乌托邦,复杂的管线如同城市巨兽的肠肚,弥散的蒸汽则是它无情的吐息。巴西到底在哪?巴西可以在巴西,巴西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那是碌碌庸常中的心之所向,是无尽高压下的些许放松,是抵抗拷问的最后防线。巴西或许近在咫尺,但终究远在天涯,在一个私自维修管道都被视为犯罪的世界里,只有繁文缛节的官僚主义才是正常。

4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一个真理部公务员与上访女的爱情故事

43分钟前
  • shizhao
  • 推荐

导演疯了,对荒谬混乱的表达影像绝不屈从于文字,还好有半点知识积淀,反乌托邦的主题大概是这样,像进了卡老的城堡。看完字幕起才觉出是好电影

48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深深的觉得应该看了影评再去看 一大堆消化不能的符号

4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本以为像这种1984系的基本都四星以下,没想到这部惊艳,五星也不够。电影与文学毕竟不同,大多数反乌托邦都过于刻意,把规则/设定看得比天大;吉列姆完全不同。他的世界确实异想天开,更接近“幻想”,没有明确的规则束缚,从而直抵文化和文化的边缘,活脱而奔放,又有戏谑的残酷在。结尾极棒。

5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真想为吉列姆起立鼓掌!表现主义电影和表现主义绘画的完美结合!一个仿佛朗的大都会、蒂姆波顿的哥谭和银翼杀手的洛杉矶杂交而生的城市!真理部在偷看电影的公务员身上变得前所未有地鲜活。他创造宇宙的能力太强了,虽然后来的《零点定理》和这部的氛围略相似,但真的是每一部电影都有一个完整的、可无限延展于银幕空间外的look,给他的道具布景部门工作该多有趣啊!那些战后随处可见的宣传欣欣向荣的海报,老房子里四下蔓延的管道如封印在墙里的一窝蛇怪,士兵步下台阶的镜头无比波将金,现实与超现实,复古与未来感,我被这visual迷了双眼,连剧本中的cheesiness都可爱无比了。

57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吉列姆天马行空荒诞夸张的反乌托邦脏科幻。对压抑枯燥的极权主义与官僚体系的描摹与男主英雄救美的幻梦构成鲜明对比。原始而庞驳的管道与中老年妇女的拉皮崇拜彰显技术统治的乏味可怖。管道送信同[1984][偷吻],结尾围捕致敬敖德萨阶梯。炸毁情报部大楼后的漫天文件与德尼罗被纸片粘没消逝。(8.5/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