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盜馬記
一直很喜欢夺宝题材的电影,特别是钟爱的港片。回想第一次看《夺宝奇兵》时才刚刚上小学,爆满的录像厅会不时的骚动一下,高潮部分的满堂彩更是在我心里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记,这是录像厅留下的最初的味道。
夺宝是个好题材,用一个宝贝引领着故事和角色往前走,编剧和导演适时的填进悬疑、斗智、动作、幽默、爱情等各种元素,埋几个包袱,安排几次反转,设计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尾,一部好作品就这样成了。《群龙夺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有人味,接地气,够幽默;《纵横四海》塑造出了三个最可爱、最侠义的贼,并成功的从一个很独特的角度表达出了导演的浪漫主义情怀。不过这样的好作品太少了,《刺陵》毁了一个好故事,《富春山居图》让人觉得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而《盗马记》还是让我很期待,从银都到UFO,能保证影片的“优良血统”,久未露面的李志毅,总给我一种十年磨一剑的意味。他和梁家辉一个是没拍过烂片的导演,一个是没演过烂角色的演员,凑在一起,十分靠谱。在采访中李志毅坦言,近年来,有的片子不想接,有的剧本没人投,所以一直碰不到合适的。如果说《盗马记》算是李志毅的复出之作,那这部作品绝对称得上是他打出的一手靓牌。
2 ) 121212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3 ) 盗马记
在电影《盗马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我最熟悉而又亲切的“洛阳唐三彩”外,还有一个就是王祖蓝在本片中的爆笑表现了。
王祖蓝扭扭捏捏的表演与个性化的表现再加上幽默的台词和女声女气的语调,让人开怀大笑。而那段最经典、最刺激的室内游戏片段更是本片的点睛之笔,在这个桥段再加上搞笑的王祖蓝穿上那性感的黑色套装,对着女杀手说上一句:“痛不痛?一定很痛吧,亲一口就不痛了”的台词,他那表情,他那语气,他那动作,瞬间成了引爆全场观众的笑点。
4 ) 《盗马记》:相见不如怀念
郭德纲说过:“相声不搞笑,那才是最搞笑的事情”。同样,对于一部喜剧片来说,没有赢得观众的笑声绝对是最大的失败。很遗憾,《盗马记》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从影片一开始,《盗马记》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淡,像喝了杯白开水一样,没有任何味道。影院里稀稀拉拉的笑声给人的感觉是:爷买票看的可是喜剧啊,不笑一下都对不起票钱啊。
有人拿本片和《富春山居图》相比较,抛开影片的质量不谈,《盗马记》其实还不如《富春山居图》,毕竟《富春山居图》还有各种各样的吐槽点,而《盗马记》连吐槽都没处下嘴。相信10年之内都很难找到一部比它更和谐的电影了:明明是一部盗宝题材的电影,却连血都没流过,只有电影最后梁家辉中了2弹,还是假死。即使是抓冷血女杀手也只是象征性的打斗一下就搞定了,剧组已经穷到连一个武术指导都请不起的地步了吗?更诡异的是,《盗马记》完全就是一个选错档期的电影,《盗马记》的片名也算和马年扯上了关系,明明是贺岁档的卖相,如果把《盗马记》放到贺岁档也许还能得到点关注,但扔到尴尬的春季档,则注定了《盗马记》波澜不惊的命运。
看完《盗马记》,你很难相信曾经指导过经典黑色电影《不夜城》的导演李志毅会拍出这样卡通化的电影。李导在UFO期间,可算是创作的巅峰期,接连奉献出了《流氓医生》、《新难兄难弟》等佳作,即使是像《天涯海角》这样平淡的故事也能拍的趣味横生,但物极必反,经过《不夜城》后,李志毅的指导水准就开始直线下滑。虽然李导和梁家辉、陈慧琳合作都不止一次,但在《盗马记》中却默契全无,几位主演在电影中的状态仿佛在说:快点拍,拍完俺们还要逛街去呢。
梁家辉,绝对可以算是香港男演员中可塑性最强的男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手到擒来。但在《盗马记》中,梁影帝则是魅力全无,疲态尽显。梁家辉饰演的神偷九尾狐,和《暗战》中刘德华的角色非常像,但是梁家辉饰演的神偷除了易容术尚算高明外,基本就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了:刚跑几步就瘸了,肾功能的衰退更是严重拖了后腿,最后和徒弟唱双簧脱身还记错了约定地点。这位神偷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只是因为——对手太2了。
陈慧琳,几乎算是李志毅的御用女主角,算上《盗马记》已经和李导合作3次了(另外2次是《天涯海角》和《迷离夜之放手》)。《天涯海角》自不用说,一个人就把金城武和王敏德两位型男迷得七晕八素,在《迷离夜之放手》光用眉毛就抢走了梁家辉的戏,都很出彩。而在《盗马记》中,陈慧琳仿佛得了梦游症,毫无亮点。明明是想模仿郑秀文有点神经质的表演风格却又不得其法,“一孕傻三年”的说法不幸在陈慧琳的身上得到了应验。
郑伊健,这位曾经的香港第五天王,创造了无数票房奇迹的神话,在新千年以前,塑造的都是陈浩南、华英雄、聂风这种漫画式的英雄。进入2000年以后,郑伊健戏路突变,男子气概全无,演绎的也大多是懦弱无趣的小男人形象,完全沦为了蔡卓妍、杨千嬅等人身边的陪衬。即使是在《风云2》和《忠烈杨家将》这样荷尔蒙爆棚的影片中,郑伊健也是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虽然在《盗马记》中导演很想把郑伊健到造成一个鬼马神探,但可惜力有不逮,郑伊健饰演的张浩只是有点萌蠢,更像是一个顽童,完全不像一个曾在国际刑警总部受训的警队精英。而他与陈慧琳之间若隐若现的感情更是令人捉急,当年的郑伊健不需过多言语,只需一个深情的眼神就能把一大波女神级明星降服,在《盗马记》中,连对陈慧琳表明心意的勇气都没有。看来,当年那个人见人爱、有情有义的陈浩南是再也回不来了。
PS:总之,看完《盗马记》,只想说一句:相见不如怀念。
5 ) 盗马记
个人觉得还是一部不错的喜剧片的,最搞笑的片段就是王祖蓝坐飞机那里了,我看的是国语的,估计如果是粤语的话会更好笑,陈慧琳演的电影,我看过的不多,不过多数都是喜剧,不过颜值还是有的。梁家辉,实力派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好像演不出搞笑的东西了。我是在手机上看到王祖蓝坐飞机那个搞笑片段才知道有这部电影的,可以说完全是奔着王祖蓝去看的。中间我也快进了一点。
6 ) 欧洲名城重塑雅痞时尚风
文/梦见乌鸦
当年的香港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中的影像,每每回忆起当年风光时期的港片,除了武侠、赌片、黑帮、枪战,鬼怪、三级、双周一成这些长存的标签之外,还有一种融合了消闲意味却又能让人在结束之后“有不一样感受的”UFO式记忆,如今的《盗马记》让这种感觉似乎回来了一些。
UFO电影在香港电影里独树一帜,当年90年代初期,正值新艺城衰落,嘉禾火爆的时期的,世俗喜剧、江湖儿女、黑帮枪战、功夫武侠电影大行其道,陈可辛、曾志伟、钟珍三人合作成立了UFO在香港电影即将走向没落的时候,带来了一丝新的味道。UFO的作品以剧情喜剧片为主,但题材花样繁多,从市井小人物、公职人员到富贵人家均有涉猎,UFO善用喜剧戏虐的形式来描写人物,说白了比较贴近生活却又注重情调,这种爱情喜剧小品一出现立刻与以往的香港电影区分开来。比如《风尘三侠》中年轻人的情感生活,《阿飞与阿基》中黑帮小马仔的嬉闹江湖情、《金枝玉叶》影视圈中的花样爱恨,《甜蜜蜜》中同是天涯沦落人,《流氓医生》市井文化笑泪齐飞。简言之,就像徐克形容陈可辛那样,属于文化人,UFO的电影也带有大量的文化气质,而其中的人物形态各异,要么高雅、要么耍痞,而且是有文化的类型。所以联想到近来比较流行的“雅皮士”,UFO电影中的人物都带有这种气质。
《盗马记》不算UFO的电影,后者如今仅剩下一个空壳,只是导演李志毅的名号。平心而论,李志毅在华语电影界名气不算大,加之近几年作品不多,很多新影迷不熟悉。李志毅美术指导出身,1987年因《白衣天使的原定导演变卦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导演,后来跟着陈可辛混,编剧了UFO大量知名作品,与后者合导了《风尘三侠》、《新难兄难弟》,开始独立执导电影,《流氓医生》、《救世神棍》是其UFO时代的代表作,其个人巅峰作品便是《不夜城》。新世纪在《魔幻厨房》之后很少露面,存在感不强,个人风格很像陈可辛,但没有后者多元化,而且作品知名度要远远大于其本人。去年《迷离夜》中梁家辉、陈慧琳那个小故事出自他之手,俺当时就觉得李志毅很可能要重出江湖了,果不其然,《盗马记》还是沿用了梁家辉与陈慧琳的组合,其电影风格依旧。
李志毅的电影剧情都不是很复杂,甚至说简单,讲故事的方式如温吞水,剧情冲突不多,但最大的亮点在于两处,其一是人物刻画,相当丰富,其二是那种温柔的风格,包括美术与摄影,美术指导出身的李志毅很容易利用这两点技术给电影加分,就像《不夜城》,这个故事如果换个导演拍绝对是烂片,但李志毅对人物的把握相当赞,摄影美术一流,成就了这个经典之作。《盗马记》的故事也很简单,几处来路不同的人马汇聚欧洲,为了“唐三彩陶马”展开猫鼠游戏,这个题材如果换做旁人来拍,肯定是一部《十一罗汉》,在盗宝连环计与斗志斗勇方面大做文章,但李志毅偏偏不按常理出牌,电影的故事重心没在这方面,情节翻转感也不强,盗宝段落也未见曲折,反而在人物与格调方面大做文章。
片中的几位主要人物,传奇大盗九尾狐,其永远的对手、降职的业余警察,喜欢冒险的女主播,两名有来有去的奇葩鉴宝专家,如影随形的女杀手,三教九流一网打尽。所有人物的共同点在于一身雅痞之风。“雅痞”,或者雅皮士是一个新兴时尚,指的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消费行为及生活方式等带有较明显的群体,雅痞很像小资,但比后者多了一层痞子气。按照片中设定,几位人物都是雅痞范,生活慢节奏、喜爱刺激、追求时尚与生活享受,就连郑伊健饰演的警察,这个向来与雅痞绝缘的角色,在片中竟然也是如此,试想一下一个因总也抓不到盗贼而被降职的警察,换做旁人早已在这次针锋相对中怒发冲冠,抓不到对手死不罢休的态度,但片子郑伊健依然悠闲,尾随九尾狐乐在其中,似乎在享受这次抓捕过程,片中一个情节相当有意思,郑伊健琢磨博物馆大门密码的开启方式,里面的人都偷完出来了,他才刚想出来。电影整体的节奏很慢,但内容丰富,从飞机上的搞笑的偷袭,到迷宫中阴差阳错的大乱斗,再到博物馆楼顶休闲的抓捕,整部电影似乎都在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悠闲与品质,高雅与神痞,接合电影的外景地,伦敦、西班牙、布拉格,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不正是当地的潮流吗。
这就是李志毅的特点,有文化不言而喻,欧洲文化名城布拉格的底色衬托;人物丰富,不同人物不同特点,雅贼潇洒但马大哈、警察业余但乐天派;女主播初出茅庐但手段高超;有情调,写在了片中每个人的行为作风上;荒诞戏谑,传奇大盗拜服大胆女主播;情感很淡,却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这倒是让人想起来《流氓医生》,那部电影讲述的市井小人物,用荒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道理,当所有人被世俗的原则消磨殆尽时,只有抛却“守则”的人才能活得光鲜。《盗马记》中贯彻的思路则是《流氓医生》的延续,电影在一个很有“规范”的电影题材下,打破了原本的“守则”,在追求的品质的同时,嬉皮笑脸的迎接生活,悠闲、戏谑、冒险,典型的雅痞作风。
电影的美术相当赞,片中80%的场景在欧洲取景,格调相当养眼,集中地代表着一种消遣的时尚、品味以及格调,与电影整体很搭。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结尾,明显是为了应付审查而设立,按照当年香港电影的路子,本片的结尾绝对会有新的花样。演员方面几乎是全体香港演员班底,令人惊喜的是好久不见的车婉婉。
说到雅痞,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片段:其一是梁家辉抱着陈慧琳,以舞蹈的方式通过摄像头;其二是梁家辉逃跑时那把飘向空中的雨伞,就像UFO的很多电影,有一种消闲意味却又能让人在感觉到“带走些什么的”的味道。
李志毅为什么会风格大变导演出这种片子?41岁的老逼陈慧琳为什么会脸部变形僵硬却还没被老公抛弃?这是个奇妙的世界!
故事一般,演员倒是都很成熟.........
中老年盗宝题材,看看三位主演的年龄,陈慧琳郑伊健都四十多了,梁家辉六十多了,而且电影中梁家辉不止一次提到自己老了老了。打着盗宝的旗子去欧洲旅游,打斗加搞笑
梁家辉独角戏,其他人都在打酱油。
香港喜剧总是那样,看tvb电视剧就好。
借用《粉红豹:偷香窃玉》(1963)的人物设定、风格和音乐It Had Better Be Tonight,倒是学的有板有眼。片尾梁家辉的舞步,基本上是优化组合了弗雷德.阿斯泰尔的《摇摆乐时代》Swing Time(1936)里的影子舞、分身术和《碧云天》Blue Skies(1946)的拐杖舞、分身术。
喜欢那个童话故事
好像去布拉格游乐园的那个体验游戏,超棒
原来春晚是个大预告片……吐槽了金城武因为十五六年前跟导演有不夜城的合作…… 陈慧琳的角色能再年轻点就好了
差评!滚粗。。。
一般般吧,没什么意思,也没认真看
看还是可以看的,结尾开放式的,很容易猜到。搞笑成分太少了。
让人灰常犯困的电影
唉 實在看不完。。
想拍个灵动喜剧,无奈幼稚又沉闷,能让梁家辉都演的蹩手蹩脚也真是服了。
活像故纸堆里翻出的故事,而最大的问题是李志毅老师居然会使用如此干瘪枯燥的讲述方法。
有点意思
o(︶︿︶)o 唉,这种片子真是让人着急啊。想着要是在电影院肯定痛不欲生只能选择中途离场。
这种本应该高智商的盗宝片怎么拍的这么低智商。
卢米埃成都来福士影城观影及主创见面会。在提问环节陈慧琳自己甚至都不记得在布拉格公园那场被追的戏是谁在追,这样还指望观众去细细品味这部毫无嚼头的电影么。PS.kelly真的好美好高,平底鞋都高过郑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