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HD国语版

主演:权相宇,李凡秀,李宝英,郑爱延,李汉伟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8

 剧照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2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4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5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6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4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5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6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7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8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19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唱片制作人张哲凯(刘以豪)和王牌作词人宋媛媛(陈意涵)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他们是亲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亲罹患遗传重症而被母亲抛弃的哲凯,深怕自己随时会发病不久人世,始终没有跨出友谊的界线对媛媛展露爱意。眼见哲凯的病情加重,他暗自决定用剩余的生命完成他们之间的终曲,再为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这时,事业有 成温柔体贴的医生(张书豪)适时的出现让他成为照顾媛媛的最佳人选,二人按部就班发展着关系。一切看似都在哲凯的计划下进行。然而,故事远比这里所写更要悲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号化妆间真相背后生死权杖X射线营地夜之尽头 Night's End光盲青春魔毯1996黑心钱第一季厄运的恋人终结者:零无人机代号RZ-9北佬参军记星星的故乡魔童村1995扯平第一季女鬼十九岁的地图代号美洲豹红楼春梦真的真的喜欢你双生杀手的崛起血战墓碑镇福尔图娜之瞳反斗神鹰2黑钱胜地 第二季濑户内海

 长篇影评

 1 ) 预料之中的高票房,最后拿了票房冠军。

悲伤不是两个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无能为力;比悲伤更悲伤的不是他的隐瞒,而是你明明已经知道了却要陪他演戏,是两个人都不能坦白。

四个月前在金马影展看了台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全球首映,虽然只给了本片2颗星的鼓励,但仍然预言它会拿下台湾院线的高票房,这也是看片后最大的感觉。

上映9天票房破亿,蝉联多日全台票房冠军,台湾年度最卖座电影,虽然档期并不占优势,但片子本身的类型和题材确实会很吸引人,尤其是女性观众。

“年度最催泪爱情片”

“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

台北首映场的放映,现场女性观众确实哭倒一片,后半程抽纸巾、吸鼻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催泪戏份也确实能惹人一哭,我也不例外。不过“带足纸巾”只是噱头,对于看过韩国原版的人来讲,真不至于,对泪点高的人来说,也不至于。

感人,催泪,很大程度上只能归功于原版剧本,我记得当年看韩国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时候几乎是痛哭流涕,撕心裂肺。相比之下这版翻拍也就是把韩国式的催泪变成了台湾式的小清新,力度上还是差了一大截。

是合格的翻拍,但绝不是高质量的电影。

这其中还是有翻拍电影的通病,在已知剧本的情况下,能带给观众全新的试听体验以及全新一轮的感动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翻拍的作品,只求创新也未必是件好事,因为无论怎么改,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观感。

台湾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几乎没有进步和突破,和原版的差距还是很大。故事背景和人物设置偏离现实,很唯美,也很不切实际,很狗血,很空洞,很矫情。

好多没有意义的角色强行植入,太多戏份都过于生硬刻板,对白也不够自然,情感的转变亦是很突兀。导演对剧本的解构和叙事的方式都过于稚嫩,表演也无亮点可寻。

台湾院线的高票房是在预料之中的,从首映现场主创除了陈意涵全员出席的阵仗,导演诚意满满的说辞,影片宣传,还有观众反应就能看出端倪,似乎在香港和韩国的放映反响也都不错,不过内地就不太好说了。

豆瓣目前5.3分,好友评分3.7……所以,你会买票去看吗?

 2 ) 我在这部电影中保住了自己的泪点

这样的一个纯爱故事本身是有信服度的,演员的演技和颜值都在线,男主穿西服的样子真的是A爆了。但是影片真的没有多么好看,如果不是花了几十元钱坐在电影院中看,我可能花5分钟就直接快进到片子结尾了。

第一点:影片的讲述方式有一点跳,片子开始是第三人称讲述,男主人公出现后又一下子变成男主的第一人称,看到这的时候我觉得有点跳,结尾处又以女主第一人称的方式“揭秘”悬念,反转弱、爆点弱。

第二点:旁白真的太多了,我感觉自己是在看一个MV。很多情绪渲染和情节都是通过旁白来营造和解释的,留给观众想象的余地很小。

第三点:一些小的设置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不真实,如果说两个人同居十几年且相互喜欢,这样情况下不在一起的几率已经很小了,你还让两个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反正我是不相信的,除非告诉我他们两个性功能有障碍。片头的亲吻片段和两个女生讨论十年内上了几次床的片段其实都是让人跳戏的,还不如不表现,一边想要娱乐一边又要纯情,难。

第四点:刻意营造悲伤,女主陪男主一起结束生命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常的,不然怎么让人相信他们真的那么依赖对方呢?但是女主如果已经做好了一起结束生命的准备,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的配合男主演这一场戏,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是在成全自己。

 3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無病呻吟的悲傷!

简体版在下方。

我很喜歡這部戲的演員,從劉以豪、陳意涵、張書豪、布魯斯(幹嘛改名啊!)以及這部戲野性狂放、美到讓人驚豔的陳庭妮。並且第一次發現布魯斯的聲線真是好聽。

只是這個故事如我預期的一模一樣,完全是我無法忍受的那種為製造遺憾而製造遺憾的故事,暫且不論故事的結構或是邏輯合不合理,光是兩個明明可以在一起的人互相推開,我就無法理解這件事有什麼好悲傷的。那是各自的選擇,為什麼在完全沒有阻力的狀態下如此無病呻吟?觀眾還哭到淚崩。

人到底憑什麼因為害怕受傷、害怕傷害別人,而幫其他人做任何決定呢?尤其是兩個明明相愛的人,不就應該像是結婚時的誓詞一樣:「不管對方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病,都要攜手一起走」的嗎?如果連這樣的誓言在都還沒步入禮堂前而各自放棄,就沒有任何悲傷可言。

哪來「因為我生病要死了所以把心愛的人推給別人」?又或者哪來「為了讓你放心所以我去嫁人然後把心愛的、快死的你給推開」?就是無病呻吟而已,並且證明雙方並不那麼深愛對方。

這部電影從張哲凱被母親拋下開始,就開始成為孤單的個體,而宋媛媛失去父母、妹妹之後,遇見和她一樣孤單的張哲凱一起活下去。或者我們可以從兩個害怕失去的個體去思考,「關於愛」他們彼此之間的內心掙扎。

若電影就停在宋媛媛嫁給楊佑賢之後、張哲凱死去,而宋媛媛發現一切都是張哲凱的安排,好像又太落入俗套,講了一個俗爛的劇情。遺憾也就真的遺憾到底了。但是,電影劇情裡讓宋媛媛依著張哲凱的希望而走,更是一個爛到徹底的故事。

到底「關於愛」我們能夠承接的有多少?我們真的了解「什麼是愛」嗎?如果愛情是一種失去對方一刻,都會感到呼吸困難將要死去,為什麼要為這種逃避自我的故事而感傷呢?我想其一是因為「逃避自我」是多數人的習慣,其二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的感受過愛一個人是可以擁有超越害怕傷害、不製造傷害的能量。

這部電影根本不應該稱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應該改成「比遺憾更遺憾的故事」。不就有一句話說: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要說的便是: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站在對方面前都知道對方愛自己,卻把對方推進悲傷的黑暗裡。

別為了這種無病呻吟的故事哭了吧。如果你知道自己要死了,快點好好的跟世界、所愛的人道別,或者你想跟誰和解也要快;如果你知道哪個你在乎的人要死了,快點跟他說你說不出口的那些話,包括那句「我愛你」,就算還是好難開口,就好好的陪伴他走最後那段日子。

如果活著的時候,什麼都不做,面對死亡的時候,就別遺憾和悲傷了,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如果活著的時候,什麼都做了,面對死亡的時候,就讓自己和悲傷共處,你心裡的愛和那些沒有留下遺憾的記憶,都會慢慢帶著你走出悲傷,那時候的你,就不會再為了這種推開心愛的人的悲傷,掉下任何一滴淚了!

至於「人一旦習慣孤獨,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這句話也是極度的謬誤。人不只需要習慣孤獨,更要在孤獨裡長出愛,才有能力去愛另一個孤獨的人,也才能彼此疼愛彼此的孤獨。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其實是:兩個在一起的人,沒有因為對方的存在感受到愛,不得不習慣那份孤獨,那才是最最最最悲傷的事!

回應下面的留言串,我寫了一篇日劇《戀人啊》的文章: //movie.douban.com/review/10052770/

之所以認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太過無病呻吟,實在是那些「內心害怕失去(或死去)」都「太理所當然」,沒有任何情緒舖陳、沒有任何阻力,只看到男女主角將自己用那「我愛你所以我把你推開」來自顧自憐地演完這場戲,這樣也許可以賺到眼淚、票房或者其他,但要說是「愛」太牽強,要說是「唉呀沒經歷過的人不懂」,那也只能說:

你,就不斷地退縮、不斷地失去吧!


简体版

我很喜欢这部戏的演员,从刘以豪、陈意涵、张书豪、布鲁斯(干嘛改名啊!)以及这部戏野性狂放、美到让人惊豔的陈庭妮。并且第一次发现布鲁斯的声线真是好听。

只是这个故事如我预期的一模一样,完全是我无法忍受的那种为制造遗憾而制造遗憾的故事,暂且不论故事的结构或是逻辑合不合理,光是两个明明可以在一起的人互相推开,我就无法理解这件事有什么好悲伤的。那是各自的选择,为什么在完全没有阻力的状态下如此无病呻吟?观众还哭到泪崩。

人到底凭什么因为害怕受伤、害怕伤害别人,而帮其他人做任何决定呢?尤其是两个明明相爱的人,不就应该像是结婚时的誓词一样:「不管对方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都要携手一起走」的吗?如果连这样的誓言在都还没步入礼堂前而各自放弃,就没有任何悲伤可言。

哪来「因为我生病要死了所以把心爱的人推给别人」?又或者哪来「为了让你放心所以我去嫁人然后把心爱的、快死的你给推开」?就是无病呻吟而已,并且证明双方并不那么深爱对方。

这部电影从张哲凯被母亲抛下开始,就开始成为孤单的个体,而宋媛媛失去父母、妹妹之后,遇见和她一样孤单的张哲凯一起活下去。或者我们可以从两个害怕失去的个体去思考,「关于爱」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心挣扎。

若电影就停在宋媛媛嫁给杨佑贤之后、张哲凯死去,而宋媛媛发现一切都是张哲凯的安排,好像又太落入俗套,讲了一个俗烂的剧情。遗憾也就真的遗憾到底了。但是,电影剧情里让宋媛媛依着张哲凯的希望而走,更是一个烂到彻底的故事。

到底「关于爱」我们能够承接的有多少?我们真的了解「什么是爱」吗?如果爱情是一种失去对方一刻,都会感到呼吸困难将要死去,为什么要为这种逃避自我的故事而感伤呢?我想其一是因为「逃避自我」是多数人的习惯,其二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的感受过爱一个人是可以拥有超越害怕伤害、不制造伤害的能量。

这部电影根本不应该称为「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应该改成「比遗憾更遗憾的故事」。不就有一句话说:这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要说的便是:这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站在对方面前都知道对方爱自己,却把对方推进悲伤的黑暗里。

别为了这种无病呻吟的故事哭了吧。如果你知道自己要死了,快点好好的跟世界、所爱的人道别,或者你想跟谁和解也要快;如果你知道哪个你在乎的人要死了,快点跟他说你说不出口的那些话,包括那句「我爱你」,就算还是好难开口,就好好的陪伴他走最后那段日子。

如果活着的时候,什么都不做,面对死亡的时候,就别遗憾和悲伤了,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如果活着的时候,什么都做了,面对死亡的时候,就让自己和悲伤共处,你心里的爱和那些没有留下遗憾的记忆,都会慢慢带着你走出悲伤,那时候的你,就不会再为了这种推开心爱的人的悲伤,掉下任何一滴泪了!

至于「人一旦习惯孤独,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这句话也是极度的谬误。人不只需要习惯孤独,更要在孤独里长出爱,才有能力去爱另一个孤独的人,也才能彼此疼爱彼此的孤独。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其实是:两个在一起的人,没有因为对方的存在感受到爱,不得不习惯那份孤独,那才是最最最最悲伤的事!

回应下面的留言串,我写了一篇日剧《恋人啊》的文章: //movie.douban.com/review/10052770/

之所以认为《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太过无病呻吟,实在是那些「内心害怕失去(或死去)」都「太理所当然」,没有任何情绪舖陈、没有任何阻力,只看到男女主角将自己用那「我爱你所以我把你推开」来自顾自怜地演完这场戏,这样也许可以赚到眼泪、票房或者其他,但要说是「爱」太牵强,要说是「唉呀没经历过的人不懂」,那也只能说:

你,就不断地退缩、不断地失去吧!

 4 ) 评分低的爱情片不一定是烂片

我给五星。

导演里边的细节推动不必多说,电影周边,原创歌曲,导演操刀歌词,死亡与期限的艺术展真的很吸引人。

这年头还有人肯讲殉情的故事,殉情本来就有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家人也很倒霉,罗密欧与朱丽叶对于家人也是很大的打击,只是大家不会太注意那些,而现在大家只在乎牙医,终究是爱情贬值了。

好的电影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当知道大体情节后,我还愿意一次次翻阅,只能是细腻的表演细节。k和cream的谈话,k的声音,cream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以及轻啄充满试探的吻。 k被拍摄,情绪被闪光灯照的晃不开眼有点不舒服以至于情绪不好“我就是个烂人,我就是自私啊。”那些真实的感觉

最后一张合照也很感人,刘以豪的眼睛好漂亮。

这个被嘲笑的爱情故事

一段爱情会变老会失去,人生太长,爱情啊,有太多意外结局,死是最安全的保鲜方式。

如果我们注定不能天长地久,你和我,只能活一个。

 5 ) 有人哭晕有人骂,这颗年度催泪弹还是输给原版了

我们导演,传递好内容的爱与美(Wechat ID :We-Director)


你能想到的最悲伤的爱情是什么?

是我一直陪伴着你,却始终不能说出我爱你?

还是我爱你,却不得不把你亲手交到别人手中?

也许是最孤独的时候,我们相互陪伴,本以为可以就此走过终生,却不得不中途道声再见。

而这些,都发生在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影片集中了车祸癌症死亡这三大韩剧要素,还有明明相爱却说不出口的爱情,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台湾上映后九天内票房就迅速过亿。

对这部电影最多的评价,就是哭掉了多少包纸巾,连宣传文案都写着“唯一的观影提示是带足纸巾”,无疑是一颗重磅的催泪弹。

尽管引发了观看热潮,但影片豆瓣评分却从6.3分跌落到5.2分,口碑一路下滑,而影片中的“三观”也引发热议。

影片实际上是改编自2009年的韩国同名电影,与台版不同,韩版豆瓣评分稳定在7.7分,还是和《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假如爱有天意》、《雏菊》等影片一样,是备受观众推崇的韩国爱情电影。

两部影片内容完全一致,但是在剧情展开和风格气质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影片讲述了一个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故事。身患绝症的男主爱着女主,却无法说出口,即使刚刚说出口“我喜欢你”,但是下一秒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找一个好男人嫁了”。

有一天,女主喜欢上了一个牙医,可是牙医已经订婚了。为了让女主顺利和牙医在一起,男主拍摄下牙医未婚妻出轨的照片,牙医和未婚妻就此分手。而男主在婚礼上,亲手将女主交给牙医。

可是实际上,女主一直喜欢着男主,她假意声称自己喜欢牙医,只是为了实现男主让自己嫁给一个好男人的愿望。当男主死后,悲痛的女主也殉情自杀。

故事本身很“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观众诟病其中的价值观。男主拆散牙医和未婚妻,而女主明知牙医已经订婚却还是追求,最过分的是,女主和牙医结婚后,却和男主一起殉情而死。如何把这些地方通过戏剧性方式合理化,使观众移情于男女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韩版中,导演通过视角的转换,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影片的前70分钟,观众始终跟随男主视角观看故事,这一视角下,导演故意模糊了女主的情感倾向,观众会和男主一样误以为女主真的爱上了牙医。于是,观众就会移情于男主,为男主无法言说的爱而难过,因此男主拆散牙医和未婚妻的行为反而使观众觉得伟大和心酸。

而在结尾处的20分钟,视角转换到女主身上,原来女主早就知道男主身患重病,而之前的每一次云淡风轻,每一处笑容灿烂,隐藏起来的都是巨大的悲伤,女主一直爱着男主,只是怕说出我爱你,下一秒就会泣不成声。

后二十分钟的揭秘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感,之前男主承受的悲伤,此时双倍放大,观众又再次移情于女主,两人因为死亡阻隔的无望爱情彻底打动了观众。这种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弥补了价值观上的危险。

而台版虽然也采用了类似结构,结尾处也有女主视角的讲述,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影片前半部分,已经将男女主的情感说的太过明显,女主的情感倾向不再模糊,因此影片结尾处女主解密的冲击感就会大大减弱。

而最重要的一点,原版中结尾处理地干净利落,当通过女主视角还原真相后,以牙医去祭奠男女主二人的镜头作为结束,于是情感密度就会极大提升。

但是在台版中,结尾处的情绪处理却太过漫长,真相还原后,还加了牙医和未婚妻的戏份,以及女主再次找到男主,两人相偎离开的戏份,这种时间长度令情感稀释,而且把一切都说的太过明白,反而失去了让人回味的空间。

除了生死相隔的爱情,“陪伴和孤独”同样也是影片的核心。女主16岁时,父母和妹妹车祸身亡;而男主则父亲去世,还被母亲抛弃,两个孤独的人开始了彼此的陪伴。这种陪伴感难以通过具体的剧情呈现,于是细节的处理就尤为重要,韩版中就充满了丰富的细节。男主刷牙的镜头多次出现,而之后男主说,婚姻就像牙刷柄,因为上面会挂着两只牙刷,生活感立刻展现。此外,女主始终拿着录音机,录下男主说的话,男主离开后,录音机里的声音就成了唯一的陪伴。

但是在台湾版中,细节的呈现却大大削弱了。刷牙的镜头出现了一次,之后却没有与之呼应的台词,从而丧失了作用。而录音机,仅在结尾处女主向牙医解释时突兀地出现。“陪伴”的主题,只通过是“永远”还是“下辈子”的歌词修改讨论,概念性地呈现了出来。

风格气质上,韩版更为文艺内敛,那句“如果爱要说出口,那么哑巴怎么相爱”的经典台词,将“我爱你,却不能告诉你”的酸楚表达到了极致;而台湾版则幽默清新,前半部分加入了不少搞笑的镜头,虽然后半部分仍然令不少观众掉下眼泪,但是在细节呈现、情绪累积上,却是远远落后于韩版。

台湾青春爱情电影一直是两岸三地的标杆,《蓝色大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等独特清新,讲述青春的萌动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鲜明标识,而这部翻拍电影本可以比简单的剧情复制做得更出色,融入更多具有台湾电影的特色元素,演绎出新意。

林孝谦,台湾新生代导演,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传播学研究所。2005年执导短片《自由大道》荣获台湾最重要独立影片奖项-金穗奖首奖,并同时获得最佳剪辑。其首部35mm剧情长片《街角的小王子》即表现对感情的细腻描写,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疗愈系导演。

近年来,林孝谦凭借着丰沛的创作能量以及独特的人文背景,其作品分别入选了东京影展创投、釜山亚洲电影学院、金马奖创投、以及北京青年导演论坛,为台湾备受期待的新生代导演之一。在拍摄电影作品的同时,林孝谦亦是台湾著名MV导演,曾为陈姗妮、宝岛歌舞、黄建为、小百合等知名歌手与乐队拍摄音乐MV。

代表作品:

《情色小说》《五星级鱼干》《你照亮我星球》《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每周二、四、五、六、日更新

关注【我们导演】不迷路

 6 ) 比《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悲伤的故事

翻拍自韩国同名的台湾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在内地大银幕拿下7亿票房之后,我抱着一颗研究的心态,去影院看了。电影里男女主角的故事我基本无甚感觉,特别是最后殉情的戏码,个人觉得非常可怕。

在我的价值观里,生命远高于一切。那些长久以来在文学或传统观念及意识形态的熏陶下被过度美化的一切东西,譬如爱情,譬如风骨,甚至所谓尊严,他们再美再崇高,也不及生命珍贵,我不建议任何以伤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方式去换取那些虚幻的介质。

不过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切换到男二的视角上,倒是看到了一个比《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悲伤的故事,我想在这里讲述给大家。

电影的男二出场时间大概在电影的三分之一处,他是一名事业有成的牙医,成熟稳重,温柔体贴,长得也很帅,扮演他的演员叫张书豪,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之前,代表作是《转山》。

男二有一个相处六年的未婚妻,他很爱她,她渴望成为摄影师,男二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存款资助她开工作室,他们就要结婚了,生活看似一切都很美好,波澜不惊,犹如他的性格。男二第一次出场是在一次酒吧的化妆舞会,作为被女主看中的好男人,在这个电影的时空里,他被残忍的划入了男女主的世界之中。

女主和男主都很悲惨,一个是全家出车祸丧生,只余下她自己,一个是父亲罹患癌症去世,自己也得了同样的病,母亲不忍,留下房子和一笔钱离开了他。于是二人相依为命,同居十几年,不是家人甚似家人。在电影的主线故事里,男主的病进入了病变期,他希望女主可以找个好男人去结婚,度过余生,女主其实也知道男主得病的事情,为了让男主安心,她默默的配合着男主的意愿,于是勾搭上了男二。

男女主心意相通,大家都在内心里为男二戳上了好男人的章,既然认定了目标,就一定要达成。女主并不在意男二已经订婚的事实,迎难而上,我想她肯定信奉着这样的道理:只要锄头好,没有挖不到的墙角。男主也在背地里帮忙,他派人调查男二的未婚妻女二,拍到了女二与其他男人苟合的照片,并寄送给男二,同时拿着钱去找女二谈判,希望女二离开男二,女二并不愿意,于是讲了一堆自己与女主这对苦命鸳鸯的悲惨身世,企图用道德绑架,胁迫女二。

女主毕竟是女主,她还是追到了男二,男主也毕竟是男主,他说服了女二。于是男二女二分手,女主男二成为了一对,男二其实也知道女二与男主的故事,他们同居十多年,他们相依为命,男二对男主说,谢谢你照顾女主这么久,从此以后,就让我来照顾她吧,他决定好好和女主一起走下去,不问前尘,只管未来。

婚礼上,男主牵着女主的手,把他交给男二。女主男二才结婚没多久,男主随后便病变如山倒,住进了医院。

结了婚的女主还是放心不在男主,于是脱掉结婚戒指以及男二送与的项链,录了一堆自己的心路历程,不负责任的跑去照顾男主,与男主继续同居,最后男主终于病死,女主二话不说,吞药自杀,与男主双双奔赴黄泉。

男二始终没有一句怨言,被一对苦命鸳鸯折磨了大半部电影,一开始是被拆散自己与女二的爱情,后又被他们双双利用感情,被骗婚,陪他们唱另一出又一出的戏,最后还得为他们收尸,这一对苦命鸳鸯的爱情至真至纯,他们可能自比梁山伯祝英台化蝶双飞,罗密欧朱丽叶至死不渝,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他们死了,他们的爱情升华了,一切都画上了句点,故事里的配角又哪里配有名字。

只是苦了我们的男二,从一开始被盖上了好男人的章,在所有的故事里,从头至尾就那么憋屈地活在了“好男人”这三个字的人设里。好男人就应该接盘,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出现,好男人就应该沉默不语,用宽厚的肩膀承担一切不屈,好男人应该成全他人,不哭不闹,好男人最后还要擦干眼泪祝福他人,好男人可真他妈苦,果真令人悲伤呢。

好的,谢谢这部电影。让我们学会了不要去做一个好男人,好男人一般都很惨,是比《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悲伤的故事。


题图:《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剧照

你还可以:

海王暗线:被嫌弃的奥姆的一生

灭霸:打下响指那天,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访问1895m.com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我。

 短评

明明知道逻辑完全不通,还是哭了陈意涵那一段的十分钟。而我觉得整部电影就是那种台湾纯爱风,他们真的超会拍。本想给四星,但陈意涵的演出,将这部电影演活了,那一星,给她吧。韩国版,还是真实贴地一点。

7分钟前
  • 阿翔需要美少男解毒!
  • 力荐

女主渣骗婚 摄影师拍摄不看取景器????

12分钟前
  • 很差

年度最烂电影!左边坐着俩哥们,其中一个还已经看过一遍了,然后开场就打呼噜,睡到结束开灯。右边一个锡纸烫精神小伙带着他那脸比贞子还白的女朋友依偎在一起,看着看着,那个女的竟然有节奏的哭了起来!我当时就喊了一声:“卧槽”,还真有人会哭啊?我想这种观影体验也是十分的奇妙了,呼噜声与哭泣声交相呼应,此起彼伏,太炸了!第一次看电影看到头痛。剧情方面,已经毁三观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了,极尽烂俗狗血之能事,就连前任3都不敢像你这样拍啊。我朋友圈里看哭的那些小姑娘,我们互删吧,真的打扰了,你们眼中的爱情真的是太可怕了。口区。

15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很差

1.剧本牛逼死了,爱情观非常超前,冒着极大风险挑战着传统世俗观念,可能很多观众一时都难以接受,将爱情中灵与肉、爱与性彻底分隔,讲述着何为「真爱」。真爱不就是相爱的直男直女同居同床十几年,却依旧冰清玉洁吗?真爱不就是为了彼此,一方可以放弃拥有,一方愿为成其渣女,奉上自己的婚姻和身体吗?如果这都不是真爱,那何为「真爱」?2.前面的剧情非常狗血,但在真相揭晓时,所有喝下的狗血都变成同场少男少女们感动流出的泪水;3.另外还得夸一下选角,每一个演员都演得那么深演得那么认真,非常敬业,非常不容易。

2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牙医太惨。。。我选吉哥!陈意涵真好看啊 不懂这片怎么卖到全台湾第一, 跟战狼卖第一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21分钟前
  • 拉赫玛尼诺妇
  • 较差

你们体会得到带了一包纸巾,而一张都没有用的感受吗?

24分钟前
  • 观望
  • 很差

因為笑了而被旁邊的觀眾歧視 我都沒歧視你們竟然看哭 最後我也笑到流眼水了 比笑片更笑片的電影

26分钟前
  • CC
  • 较差

这种“得了绝症就忍痛离开爱人、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对方的幸福”的剧情也太老套、太狗血了吧。男主明明喜欢女主却不说出来,非要让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才开心,甚至还想给钱给Cindy让她离开未婚夫,最后还要假装有约会对象来让女主死心,简直蠢爆了。女主也很作,明明知道男主喜欢自己还要嫁给不喜欢的人,美其名曰“这样他才会安心”,结果婚都结了她还跑了。正常人的悲伤是无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和挫折,你们的悲伤是明明可以很快乐偏要折磨自己,明明不悲伤偏要刻意制造悲伤。你们两个蠢就算了,能不能别去耽误别人?牙医做错了什么要被你们这样玩?这电影的确很催泪,因为蠢哭了。

30分钟前
  • 朝暮雪
  • 很差

男二真的是比悲伤更悲伤

35分钟前
  • 年轮说
  • 还行

陳意涵的演技承擔了大部分觀眾的哭點,沒有她,沒有觀眾會哭,今年最矯情的電影無誤,但不得不說,有被感動到。

38分钟前
  • Puff
  • 还行

如果爱情可以解释,这世界上就没有人为此痛苦了。

43分钟前
  • NICOLE
  • 推荐

多年后,我再次想起了曾经被《一生一世》和《何以笙箫默》支配的恐惧。奇葩片,白眼能翻到天上去。没有一个人设、一个情节是正常的,坐实震撼心灵·逐梦音乐圈。所谓的反转没有拉回任何好感,险些在电影院和K一样昏古去。而这货居然是去年台湾的电影票房冠军,这如何不让人绝望啊……生病不说清,害人又害己。但其实没有任何人值得可怜,因为男二号脑子也拎勿清啊!深情这个词,大概就是被你们这些人破坏的。陈意涵的泪腺实在太发达,我已经彻底干枯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就是浪费时间去看这部电影吗?

48分钟前
  • 晚不安
  • 很差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女孩子,如果有个男人躺在你旁边十年都没有碰你,那他一定有病。#继日本电影之后,韩国电影本土化也是水土不服#

53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台灣現在只能拍出這種片了嗎⋯⋯在電影院裡看的尬死了

57分钟前
  • 黛比
  • 很差

大家都说心疼牙医,我咋不觉得,他可是获得K所有房产现金的人,K留给cream,cream死了唯一只有丈夫牙医,然后结局牙医最后还是跟未婚妻走在ㄧ起,怎么看都是悬疑犯罪片,哪是爱情片。

59分钟前
  • 戏如人生
  • 很差

回应海报的观影提示:不用带纸巾,带手机就行

60分钟前
  • BlackSheep
  • 很差

戲名是說男二的,全世界都在坑他

1小时前
  • cheokman
  • 还行

最悲伤的应该是那个牙医吧 感觉这个剧三观有点问题 看完印象的竟然是喵喵喵喵Bonnie抱抱

1小时前
  • 陈默
  • 较差

我男朋友哭得稀里哗啦的 他不会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吧??

1小时前
  • 爱喜
  • 较差

真係好悲, 後邊一位影迷後半段不停地有紙巾聲同抽鼻聲, 我就覺好夾硬下, 但發覺嗰嘴咸咸地, 有滴淚流咗入去.....嗰故仔好絕, 新時代編劇識得制造懸念, 後半轉折有新意, 而全部靚仔美女演出就好養眼....頭盔下我無睇韓版所以有驚喜.

1小时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