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桥边》就这样在我的犹犹豫豫中,吸引我一集又一集地看下去了。豆瓣评分才7.8,太低了,应该8.0以上。我给8.5。
没想到冷面黄志忠还出演过钱有根这么个让人(同事,邻居)又爱又恨的京油子旧警察,演得如此热闹出彩,整部戏光看他和李乃文斗嘴就够可乐的,就像是一连串优质的小品或相声。黄志忠的台词功夫和形体功夫都很了得啊,一番搜索后发现,他以前还干过专业篮球队员。他的台词功夫完全可以媲美王志文,有这等深湛的运气功夫,长寿可期。黄志忠在《一年级·大学季》里呵斥不用功的小鲜肉的视频,直接让不用功的学生“滚出去”,颇可一观。
李乃文台词功夫没黄志忠那么突出,但形体表情展现出的演技,那是相当细腻的。比如他扮演的警察孙光大去拘留所探望未来的岳父郑先生(倪大红饰),此前他拒绝了郑的女儿新兰要探望父亲和送东西的请求,这是为了原则,新兰见他谈原则,气得让他滚。
但孙光大之后自己找来虎骨酒和厚被子送进拘留所,让有风湿病的新兰父亲喝虎骨酒,倒酒递酒,李乃文的表演都让人动心,被误抓进拘留所的新兰父亲深受委屈,不想却受到未来女婿的这番富有人情味的礼遇,一时间像孩子般地就要抢虎骨酒的酒坛子,李乃文知道老人可能是受了冤屈,担心把酒坛子留下来老人借酒浇愁喝伤了身子,所以哄小孩一样从新兰父亲怀里轻轻拿走酒坛子,临走还用手轻轻揩拭老人嘴边因喝得急而留下的酒渍,动作十分温柔,相信这样的温情一定会让老人受了冤屈的心得到熨贴。这一幕,我看了好几遍,堪称经典。
剧情看着可以,但人物性格憋屈,看得也越来越憋屈。钱有根就是一心胸狭窄之人,无赖之人,表面仗义,却自私自利,于他有恩喊着拜把子,于他不利立马翻脸,全然不顾之前的情义。孙有光真像个孙子,表面大气,在钱有根面前却完全没了男子气概,面对钱有根的无赖一味退缩。所以只有李局长是站大局没错,张处长真实处世显真实。
演员都是低调好演技的,剧情三观端正,跨越多个时代的长篇巨制,百看不厌,个人感觉评分低了
李乃文黄志忠双男主不分伯仲,性格鲜明,可爱至极,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触,时代的巨轮下每个人都是蝼蚁,却又都在顽强向前,初衷不改,也都是英雄。
最打动人的是四合院里四家人几十年真情互助风雨同舟,满满的正能量又毫不夸张。狄胖胖和刘琳的关爷关太太和辉叔大力哥两口子神演技,几十年跨度毫不违和,好演员遇上好剧本火光四射,难得的好剧。
网友说得对,剧情确实拖沓,但是有些剧情又没交代清楚。感觉演员表演有点用力过度了。编剧编的也有点用力过度了。
剧中想塑造一个神探角色,把一些真实案例改了一下加到钱有根身上,但是钱只是个派出所民警,这就假了。比如模仿笔迹骗银行钱那个案子,其实是模仿的总理的笔迹,骗的人民银行总行的钱,这样的案子怎么可能交给派出所。
另外剧中郑新兰和父亲丈夫划清界线,这在当年非常正常,反而说明郑是积极跟党走的,否则她怎么会嫁给孙光大,也就是说你娶的就是一个革命青年,等你自己和她爸爸被定性为特务和历史反革命的时候,又要求对方讲亲情,放弃阶级立场,这不就是以个人立场为标准,对对方是双重标准了吗。况且划清界线也不是宣读一纸说明了事,没把你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就已经很温柔了。
解放后北京治安确实不好,特务活动多,反革命会道门趁机作乱,剧中描述确有现实依据。这些特务、邪教、黑社会,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是越来越多发的毒瘤,应该彻底铲除。
剧中赵大国自首及时,否则就赶上第一次严打了,哪还能保住命。其实有些人物没必要强行洗白,这也是“京派”伦理剧的通病,演得演得就没有坏人了,或者说坏人变好了。最后就连国民党狗特务好像也没那么坏了。
关于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影视剧可能确实不好表现,但是也没必要妖魔化。那个年代工厂也要做工,农民也要种地。而且在1972年前后,老干部就属于团结结合的对象了,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是没错的。人民群众,而且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对政府和干部起到切实的监督作用。你贪污腐败,还不让人家斗你,这是什么道理。
在七十年代,我们村是有初中的,现在连小学都没有了。那么小的孩子,要不走十几里路上学,要不就住校,这个教育形势,只会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那个周大民,当了造反派的头头,如果是隐喻,尚可解释。如果是正常编剧,那就不太正常。
剧中孙光大在组织教育下,对赵春华态度的转变,是有限的表现出年代剧应该表现的人物思想进步或者说变化的一个看点。
我觉得这种年代剧,或者伦理剧,应该表现出在历史浪潮中人物生活的变化,更要表现出人物思想的变化。
节奏较慢
不是所有的坏人都是敌人 不是所有的敌人都是坏人
题材是喜欢的,但拍的挺水,不吸引人!
节奏太缓慢!
黄志忠演的太好了
几个演员都很好,就是剧情太拖沓!
一帮好演员老戏骨,满分
这部剧黄志忠表现比李乃文差好多。要是最后又像上次向德福那样就神作了。
虽然演员很多都是戏骨,但是看不下去怎么办。
演员都不差,故事着眼于解放后的北京,我党继续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还是还原的挺真实的,只是不紧凑,太拖沓,明明是汉子戏,生生拖成了生活剧。
还真挺好看180116北京家中
海瑞之后,黄老师的戏都会看
虽然剧情有些拖拉,除几名主演外其他人表演均差些火候。但这部片子是国内少有的敢于直面三年灾害及文革的影视作品。虽然不是正面直指,但也做到了点到为止,懂得历史的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在表达什么。单凭这点就比那些歌功颂德的电视剧强百倍。
李乃文和黄志忠真棒!柯蓝也是演技惊艳,一直以为主持人出身,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就觉得不错,这次更是大赞!就是倪大红戏份太少,不过瘾,但有限的镜头也是大显功力的。程煜也是老戏骨,几个邻居都演技可圈可点
好演员 好故事 好画面 无配音 群众赏良心!!!10分!
好剧,有历史感。
挺好看的,故事很有意思。黄志忠和李乃文都演的不错,李乃文好好玩。
很多好演员,“多少好东西都给糟蹋了”,说得好呀。
接地气的片子, 虽然是刚解放的故事,但是确实是小老百姓的生活,现在这样的戏不多见了,演员也都很到位,黄志忠演的人物虽然痞气,但特别爷们,每个微表情,连喝水的动作,都带着戏,却又那么自然,我都有点爱上他了
按豆瓣的平均评分来说,这绝对是一部8分以上的好剧。制作精良,演员个个演技在线。浓浓的人情味,北京四合院,男女之间,男人之间的情与义,时而轻松温和,时而情意动人。时代背景和政治正确只是为了浓浓的人情而设置,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感觉,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