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正片

主演:Emily,Osment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文年份:2009

 剧照

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2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3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4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5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6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3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4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5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6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7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8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9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梅莉莎( 愛蜜莉歐斯蒙《孟漢娜電影版》飾 )有個明星老爸:一個以間諜偵探小說大受歡迎的人氣暢銷作家尼爾。當梅莉莎正懊惱父親總是埋首工作而忽略她時,尼爾卻在此時被瘋狂書迷給綁架了!輾轉間,綁匪又發生了內鬨,尼爾落入了怪異的兄弟黨手中,而他們綁架小說家的原因,只是想要尼爾改寫小說的結局! 梅莉莎為了解救老爸,只得動員更多的書迷,他們能否圓滿達成任務?一行人又會經歷什麼樣的冒險旅程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山村姑娘瞄准(2015)我最爱的季节灵探死亡水族馆命运连结你这个坏怂穆克拉瓦真探秦先生第二季之魅相恶魔的手球歌2019报告老板!之权力游戏特别篇万万么想到韩塞尔与葛雷特月球漫步1988萤之光 电影版替身演员(2006)照明商店2024魔鬼名校姐妹情深2015双重智脑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戏剧人生1992布罗肯伍德疑案第三季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A2Z72小时2024

 长篇影评

 1 ) 《疯狂的赛车》:“宁式喜剧”正式雄起

文/狐狸梦见乌鸦

 

    这是一次绝妙的体验,以至于在看完电影后意犹未尽;这是一次超值的享受,能在春节之前在电影院里欣赏如此精彩的电影而激动。《疯狂的赛车》,带给了我们属于电影中精彩。



                     超越疯狂
    片名虽为《疯狂的赛车》,可是再用“疯狂”来形容本片实在有些过时了。自从05年那块“石头”以疯狂的姿态撞击地球之后,一夜之间,国内喜剧电影似乎都被注入了一支《低俗小说》中那样的大号强心针。随后几年里激活了国产喜剧片市场,但可惜这支强心针没有深入到心脏中,只是打到了皮肤上。所以,一系列表面“疯狂”内心“平静”的效颦之作纷纷的摆上台面,其中既有《即日起程》这样诚意与心意并存的小成本搞笑精品,也不乏《十全九美》此等挂羊头卖狗肉的烂俗劣作。如今事隔多年,在国产大制作影片延续“高票房’底口碑”的定律,国产小成本喜剧依旧续写不温不火局面的环境下,曾经把“疯狂”元素引入到国产喜剧片中的那帮不务“正”业的家伙们回来了,带来了一部更为专业、更为精致的武林秘笈——《疯狂的赛车》。或许,用再用“疯狂”这帮祖师爷级的人物有点无聊或者多余,因为这部电影中不仅继承了“石头正版厂家”一如既往的疯狂,而且做到了令观众疯狂的地步,绝对达到了“疯魔”的境界。有点“葵花在手,江山我有”的感觉。霎时间,一批劣质疯狂产品纷纷落马,吐血而亡。


                    没有规矩,不成疯魔
    本片的导演宁浩很喜欢英国导演盖·里奇,这是其自己承认的。在“石头”之后,国内一夜之间似乎多了不少盖·里奇的fans。俺对盖·里奇的认识还是从《两杆大烟枪》和《掠夺》开始的,黑色另类的幽默、五花八门的人物、阴差阳错的巧局人印象深刻。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在注重电影故事本身的时候,可能对片中那种英式方言幽默体会不深,但宁浩几年前的《疯狂的石头》,就让观众全方位的认识了一下国产黑色幽默,而其中巧妙的故事结构更让我们大开眼界。而这部《疯狂的赛车》站在了前作这样“小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故事不再花哨一点,结构不再缜密一点,难免会满足不了观众日益挑剔的欣赏口味。一个好的剧本是电影陈功的关键,于是在片头我们看到了多达7、8人的编剧组。与《石头》的翡翠相比,本片关键物品多达骨灰盒、美元、白粉三种之多,这无疑加大了编剧的难度。然而最终事实证明,编辑们日以继夜打造出来的智慧含量极高的故事,配以宁浩夸张而凌厉的导演手法,把本片推向了国产喜剧的一个高峰。


    《疯狂的赛车》,故事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理解,虽然线索极多,但结构巧妙,后来交错重叠,合在一处。宁浩虽然是学电影出身,可是对电影中的结构掌握犹如一个建筑师一般,扎实而又复杂的地基,在此之上建立了一座摩天大楼。如果有机会绘制一张电影人物结构图就不难发现,电影就像一个九连环,层层相扣,只要解开疙瘩之后便豁然开朗。电影的的主要线索有三条,分别是倒霉赛车手、外强中干的台湾黑社会和一对乌龙杀手。每一条主要线索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延伸出各自的支线线索,包括假药夫妇、泰国倒霉蛋、菜鸟警察和殡仪馆老板。而三条主干线索又两两相交电影的前20分钟,三条主干线索独立成章,两两之间关联不大,直到乌龙杀手一扳手搞定那个泰国倒霉蛋之后,电影随即进入到一连串的高潮之中。线索之间的关系开始“乱”了起来,但这个“乱”并不是混乱,而是一种有规矩的“乱”,几条线索相互交错,人物之间阴差阳错的联系,但我们身处其中还能理清故事之中的连环局,并无混乱和费解之处,这就是电影的高明之处,如此小制作的电影,其中竟然蕴含着如此绝妙的故事体系和情节设置,本片足以让某些打着大制作的旗号招摇撞骗的“大片”卷铺盖滚蛋!


                  宁式幽默终结冯氏时代
    除了片中令人瞠目结舌的复杂故事,本片另一大特色就是无处不再的幽默,一种真正属于电影中的幽默。说道国产喜剧,不得不提一下冯小刚大师,首先,自从《甲方乙方》之后,冯氏幽默风靡大江南北十多年,俨然成为国产喜剧的代言人。虽然另类的《疯狂的石头》赚了个满堂彩,但这种独木难支的电影难以撼动冯小刚的霸主地位。不过在此之后,诸多效仿之作如雨后春笋般开花结果,直到这部正牌的《疯狂的赛车》出炉。另一方面,也不知小刚同学江郎才尽还是本着玩票的性质,近几年的喜剧质量不算很高,尤其是近期的《非诚勿扰》,就是一个假电影,真广告的吃老本之作,诚意和新意都值得怀疑,非诚勿拍!而《疯狂的赛车》虽然无明星、无宣传、无case,基本上属于“三无”产品,但电影主创人物从上到下极具诚意的打造出来的新意十足的喜剧让人称赞。国产喜剧以后如果多生产出这样的精致电影,无疑会造福观众,也会对国产电影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好的电影我们要对其竖起大指,而对那些基本上算骗钱的电影,对不起,中指伺候!


    另外,宁式幽默与冯氏幽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基本上靠着王朔似的台词和日常生活的琐事博得大家一乐,这样幽默,也可以称其为“笑话段子”,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也可在直接照搬的春晚小品里。而宁式幽默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电影幽默,运用片中的故事发展和情节设计,幽默水到渠成,一个动作,一句台词都可以引发笑果。比如黄渤在师父遗像前哭诉:“我现在一分钱都没了”,随后一个镜头便抓起前方的一打美元开始点火;这样一个简单的镜头切换就让人捧腹,这就是蒙太奇所创造的专属幽默。也许老百姓对冯氏幽默的热情不减,但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宁浩电影这种独特的喜剧也许能唤起人们心底里那种“喜新厌旧”的习惯,或许,宁浩的喜剧时代不久将功成名就。


                       多彩人物,百家争鸣
    电影如此众多的线索,当然少不了众多的出场人物,可以说片中的出场人物,五花八门,形态各异,让人印象深刻。片中可谓星光暗淡,除了黄渤和客串的徐峥外,能叫的上名来的真不多,但也就是这样没有大牌明星压阵的形势,也造就了众多人物百家争鸣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片子虽说在厦门拍摄,可片中人物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各地方言大荟萃,有黄渤的青岛话,乌龙双贼的陕西话,闽南话、台湾普通话,就连客串司机的宁浩同学,也不忘秀一下山西话(只有两句,俺就是山西人,听得比较真)。其实俺对电影里出现方言是没有异议的,但关键看你怎么运用方言,有的是为了搞笑才用方言,这样做意义不大,比如《十全九美》,抛去方言的外衣,还是白纸一张;而有的运用方言作为搞笑的催化剂,比如本片,去掉这些方言,电影依然搞笑,加上方言后,则更加搞笑了。


    “黑皮”黄渤这次升职男一号饰演耿浩,这是一典型的“U-turn”类型的人物,倒霉+走同无路,长得不怎么样的黄渤对于这种角色手到擒来,按理说其算是一个悲剧角色,可是片中看不到这位哪点难过之处,反而挺有意思,就连其哭诉的场面都是笑料不断,典型的幸灾乐祸。在这样的喜剧片中主人公这种悲剧般的设定是利大于弊,耿浩的“苦中作乐”可以加强电影的整体之感,不至于与片中主题脱离,但是一点弊端就是不能博得大家的同情,体会不到片中人物那种走头无路的感觉。当然话又说话来,这样的做法在喜剧片中也是可有可无。


    除了黄渤,其他的几位主演也是精彩异常,首先是台湾黑社会那帮菜鸟,一出场就是一段火并,看上去很厉害,可是随后问明火并缘由才直到乃是乌龙事件一出,也让观众认识到了这帮黑社会都是表面文章,绝对外强中干,随后一系列搞笑的事件也让这帮黑道上混的兄弟颜面扫地。饰演大哥的大胖子是台湾比较著名的娱乐主持人戎祥,黑社会的笑料基本此人身上的最多,当他说出:“本地帮会太没礼貌了”让人笑掉大牙。台湾老牌明星高捷饰演的“打火机杀手”话语不多,但很压得住阵脚。


    由王双宝和巴多饰演的乌龙双贼绝对是本片最大的亮点。首先是姐夫,一脸凶相,做事讲求“原则”,实际水货一个,口口声声“干一行爱一行”,结果90分钟改了3次行;小贼妹夫长相绝对极品,一脸“囧”相,胆小怕事,嘴里整天叨念着“多行不义必自毙”,吸引了大量笑声。最后二人手持电饭锅,在慢镜头和陕西民乐的烘托下走向前方,绝对是《绝地战警》片尾的山寨版,笑果不是一般的强!


    剩下的几位配角轻重不等,由台湾娱乐主持人九孔饰演的李法拉虽说戏份不多,但在片中地位极重,几条线索中都有他的身影,而片中一系列事件基本上间接直接的由他而起,算是片中的一个重要的枢纽,承上启下,瞻前顾后。《石头》中的三宝和王经理饰演的菜鸟警察戏份不多,亮点有限,算是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不过真正推动剧情的是那个泰国倒霉蛋,片中出镜率极高,不过大部分时间是作为雕像(实际上就是道具)出现,也引发了一连串的剧情。另外,徐峥和石头中喊“流氓”的大妈的客串也是挺有意思。



                      意犹未尽,应接不暇

    电影视觉风格独特而又凌厉,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昏黄的色调,有点像《两杆大烟枪》中的色彩处理,而且比起《石头》那种数字转胶片的拍摄方式,本片看起来很有胶片质感,镜头的远角和特写切换很成比例,视觉效果要比前者强很多,尤其是在大银幕前欣赏。本片的剪辑非常凌厉,影片共有2400个镜头,是国产影片镜头新高。由于本片篇幅只有95分钟,要叙述如此庞大复杂的故事实属不易,所以本片的节奏不是一般得快,场景变化接连不断,没有观众想象的空间,台词也没有一句废话,90分钟里毫无冷场。在看本片时,用坐云霄飞车来形容已经不足以说明问题,看本片就像是在乘坐炮弹飞车。如果非要给本片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就是片子太短,意犹未尽;节奏太快,应接不暇。


    《疯狂的赛车》是一出令人惊喜的电影,称其为年前最后一道电影大餐实不为过。更重要的是,本片比起爆米花的《赤壁下》,有点骗钱的《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才更像是一部真正的贺岁片,宁式喜剧”品牌正式成立。

 2 ) 宁浩,你怎么不娶王菲

盖·里奇 Guy Ritchie
男,生于1968年9月10日 英国赫特福德,星座:处女座
1998 两杆大烟枪
2000 偷拐抢骗
2002 恶女漂流记
2005 转轮手枪
2008 摇滚帮
2010 大侦探福尔摩斯
盖·里奇首次引起好莱坞瞩目,是因为他1999年的电影作品《两杆大烟枪》,这部作品让好莱坞两个当红巨星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赞不绝口,甚至让后者致电盖瑞奇,表达不计片酬想在其作品中轧上一角的意愿。也因此,之后盖·瑞奇自编自导的作品《偷拐抢骗》网罗了布拉德·皮特,更打破了英国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成了英国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
2002年里奇和妻子麦当娜合作了《恶女漂流记》,引来一片恶评。


宁浩
  1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2006年得到广泛好评的低成本影片《疯狂的石头》使宁浩名声鹊起。
  刘德华组建“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后,开启“亚洲新星导”计划,资助6名亚洲年轻导演拍电影。在内地导演中,刘德华原本看中陆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奖,陆川已经走红,刘德华觉得名额应该给更需要机会的导演。恰好《绿草地》参加去年的香港国际影展并获奖,这个27岁的年轻人引起了刘德华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个那么闷的故事讲得这么精彩,很难得。而且一见面,我就被他迷倒了。”于是,刘德华投资宁浩拍摄了《疯狂的石头》。


   瞧瞧,里奇30岁的时候拍了两杆大烟枪,宁浩29岁拍了疯狂的石头。里奇凭借两杆大烟枪搞定了布拉德·皮特,宁浩凭借石头之前的作品搞定了贼尿性的华仔。原来除了电影本身相像以外,电影之外也有这么多的类似情节。
  赛车绝对要比石头好看,因为他更成熟,细节处理得更好,整体的故事架构也更错综复杂,但是又让人都理得清头绪。有了石头的投石问路,宁浩心里有底了,他在进步,或者说他发挥的更彻底。总是有人对模仿某个导演的手法或者与某位导演的手法雷同嗤之以鼻,其实回头想想,电影和时尚是一会事儿,就是你模仿我,我模仿你东拼西凑的一个过程,做好了,就是向前辈致敬,做砸了,就是《硬汉》那样的骂声一片。
  看到有豆友说,宁浩的时代来临了,其实远着呢,宁浩要走的路太长了,总走疯狂的路线是不成的,这两部刚刚好,该收手了。再拍电影,该起用大牌了,就像里奇后来用皮特大帅哥一样,宁浩也该把自己放在大牌的位置上做出点新花样了。据说,里奇的弱点就是女人戏,在拍烟枪的时候,本来有一大段女人戏的,主角就是那个磕了药睡着后起来拿把枪狂扫射的姑娘,但是因为实在处理的不好,给删了。两部疯狂系列作品也都是男人戏,偶尔有两个傻姑娘做花瓶,也许宁浩如果处理好女人戏,能实现个超越也说不定啊。
   第46届 grammy上麦姐介绍表演嘉宾sting的时候,说,这是介绍她和她老公认识的人。看,宁浩,里奇娶到了天后麦姐,你也努努力,娶了菲天后吧,你不认识sting不要紧,你可以试着联系联系景岗山同学,他可是天后的死党呐。

 3 ) 这样的电影就值我打5星

[年前给杂志写的旧文了,没什么新鲜东西,现在发出来是让有些人知道,我在豆瓣上给某些电影打一星两星是有原因的。]

 
  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后,媒体对于观众的惊喜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看这部电影就象去相亲,结果去了以后发现相亲对象是全智贤。3年之后,《疯狂的赛车》又要揭开盖头面对观众。有了之前的期待,现在的观众还会再次得到惊喜吗?
  
  我只是一个经常被当成所谓“影评人”的电影爱好者,不想在这里说什么“看了不满意来找我”之类的胡话。孔子和耶稣都曾经说过,无论如何,总有20%的人是什么都不满意的。看电影作为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不能对你的感受负责。但从娱乐消费的风险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保证《疯狂的赛车》会是贺岁档电影中消费风险最小的一部。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张电影票钱,你从《疯狂的赛车》中获得的消费满足感和愉悦感一定会是最高的——我敢说这句话的前提是我看了所有贺岁档的影片,所以我不怕你向我扔臭鸡蛋。
  
  看电影作为一种先付款后消费的娱乐类型,观众在买票的时候是必须要冒一定风险的。所以电影的宣传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以至于现在大家能够在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有关电影的信息。如果你曾经在2008年买过股票,你就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并不能帮助你买到一只挣钱的股票。当大盘从6000点高台跳水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是头朝下还是脚朝下。当中国电影整体水准就是这么回事的时候,靠这些信息去做出看什么电影的选择,其实等于没有选择。
  
  但是《疯狂的赛车》会不一样。因为它能够让你感受到作为观众的尊严。这是一个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打磨出来的电影,其中包含的劳动量远远超过一般国产电影,也可能会超过很多好莱坞电影。它就象是一个精密的瑞士钟表,所有的齿轮都紧密地咬合,所有的齿轮都能顺畅的转动。如果其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你作为观众都能感受到异常。
  
  能够达到这种技术标准的东西,就一定会具有一种美感。《疯狂的赛车》和完整工业体系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当然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是可以看到和衡量的了。当事情做到这一步后,剩下的仅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对于《疯狂的赛车》来说,它应该会让影迷惊喜,让观众欢笑,让老板数钱,让官员满意。
  
  《疯狂的赛车》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虽然我们会因为有期待而忐忑不安,但这种躁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上次去相亲蒙了个全智贤,那这次就算不是安吉莉娜·茱莉,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你也可以不相信我。因为我无法证明自己没有从宁浩导演那里或者发行方那里拿了好处。不过当电影上映后,你一定会听到你身边的朋友不断地在你耳朵边提起这部电影,我估计十有八九会是赞扬。你可以不相信一个陌生人,但你总可以相信一些人。我想他们会帮你做出选择的。
  
  我相信,一部好电影的特征之一,就是你无法用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来完整转述它。如果想要了解它,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电影院亲自体验一次。而《疯狂的赛车》应该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影片公映前,无论媒体上有多少喧闹的评述,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去看一部能让自己获得愉悦的电影,是我们作为观众天然享有的一项权利。只要我们珍惜自己的这项权利,就能够去改变一些事情。
  
  而《疯狂的赛车》这部电影,值得你去行使你的这项权利。
  
  对于我来说,我小小的私心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选择去影响和改变中国电影。一次改变一点点,最后改变一个时代。每一个观众能做出的影响可能只是一点点,但千万观众的选择汇集起来以后,迟早会让“中国电影”这个虚拟的对象明白过来,我们作为观众有权利要求得到正常的、等值的娱乐。
  

 4 ) 宁浩电影的复调叙事结构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首次将“复调”的概念从音乐理论引入到小说理论中,是用来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相对于“独白型(单旋律)”叙事的“多声部、对位以及对话”的叙事特点。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运用并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提出“文本的复调”,在探讨小说的新发展以及可能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显然,昆德拉认为在对复调的运用上,赫尔曼·布洛赫无疑比陀思妥耶夫斯基走得更远:“在布洛赫那里,五条线索的种类彻底不同:小说、短篇小说、报道、诗歌、随笔。这一在小说复调中引入非小说文学种类的做法是布洛赫革命性的创新。”(指布洛赫的小说《梦游人》)然而,在昆德拉看来,从艺术的角度讲,布洛赫的《梦游人》仍旧没有真正实现复调的意图。但是,让小说的归小说,我们说回电影。

电影创作中对复调叙事的运用,同样会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对于《爱情呼叫转移》《桃花运》甚至《命运呼叫转移》之类的简单拼凑,宁浩的“疯狂两部曲”已经是一种有强烈“复调叙事”意识的电影试验。如果说《疯狂的石头》中各叙事线索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几乎所有人物、事件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所有情节都围绕一个中心——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引发的“疯狂”——展开),那么《疯狂的赛车》中这种内在的联系已不复存在(至少变成一种异质的联系):把所有人物联系在一起的不再是决定他们最终命运的必然性,所有事件即使仍旧在同一时间与空间下发生,也不一定要围绕同一个中心——简单地说,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为着不同的目的(赛车手一心安葬师傅的骨灰,毒贩子为完成一笔毒品交易,杀手则是执行一次杀人任务,他们的命运互不相交),在一个个偶在的当下巧遇,他们的命运也最终纠结到一起:善恶到头终有报。说到底,世界最终还是归于平衡——这就为电影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生活说话。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复调叙事,不论它看起来有多么荒谬,有多么不可理解,但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有时候可以解释,但大多时候无法解释,不能解释的生活,或许更能代表生活的本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理想的生活;好人不长寿,祸害遗万年,是现实的生活。)我们往往把生活比作一部交响乐,而电影对现实的这种复调式叙述恰恰说明:世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其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离奇的搞笑之作。或者说:我们的世界充满着黑色幽默。但是电影终究要把理想的生活展示给人看,因为这更符合人们的想象。

《疯狂的赛车》把不同人物的命运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下,在故事的结尾又让所有元素偶然相遇——我们毋宁说是世界的可能性促成了这最终的相遇——可以说,导演至少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电影的复调叙事。只是,电影本身作为对存在之可能性的揭示,对宁浩来说是否是有意识的?或者是我们强加于他的?电影究竟应该更多地展示理想生活,还是现实生活?——我们看到,电影评论陷入荒谬的境地:悖论无处不在。不过我们应当相信,在良莠不齐的中国电影作品里,近两年异军突起宁浩式黑色幽默,以及其复调的电影叙事结构,已经走在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先锋行列。

2009年2月27日

 5 ) 疯狂的赛车

这是一个由四条线交织出的荒诞故事。黄渤饰演的自行车车手耿浩,因为0.01秒落败,成为银牌车手,这是一条线;第二条线是大贼二贼,他们阴差阳错成了贼,最后还绑票伤人;第三条线是台湾来的黑帮四人组,他们意图在内地做笔大买卖;第四条线就是两位警察,他们立功心切,却一心认定银牌车手是贼。不法商人李法拉,雇凶暗杀老婆,杀手却被收买;台湾黑社会大哥东海带着两个小弟贩卖毒品;车手耿浩和张挺在比赛中分获前两名,得银牌的耿浩很失望……几组人又阴差阳错地因一个神秘的箱子走到一起。与此同时,两个警察误以为耿浩是坏人。在他们紧紧盯住耿浩时,坏人却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电影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对笑料包袱的运用,对影迷智商和注意力的挑战都是异常出色的,即有趣又高端,看过心中为之一爽,而这些精妙的设计和布局让人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有种想要感谢导演和编剧煞费苦心的冲动。

 6 ) 《赛车》与《石头》相比的优点与不足

赛车不如石头的地方:
1.人物的情感塑造。《石头》虽然也是几伙人多线索交叉,但是包世宏还算个主角,影片有不少篇幅描述了这个本该“三十而立”的男人在现实中的困境和他对责任的坚守。有几场戏着力刻画了这种情感,比如在厕所尿不出来的宣泄,在海边念了两句京剧,以及对老婆(女友)的倾诉等等。这样一来观众的情感就有所依托。因而在最后真正的玉石到了包世宏老婆的脖子上,包世宏自己得到了好市民奖还解决了前列腺问题,观众们也会在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对于其他的几个人物的性格塑造也非常饱满,这个在群戏中尤为可贵,片中谢小盟,道哥,黑皮,小军,三宝,大盗麦克,房地产商及其跟班,都有血有肉,甚至宾馆的前台女招待和保安们也很出彩。除去性格塑造以外,影片对这些人物的道德表现也有关注,最后也依此安排了各个角色的结局。心肠坏的房地产商和秘书最后惨死于他人手下,比较狠的道哥戏剧性的死于车祸,不讲究卫生又跟女人乱搞的小军被逮捕,头脑简单的黑皮则以搞笑的偷面包被追收场。
相比较而言,赛车里面虽然人物依然各有特点,但是对于情感上则鲜有关注,大部分人物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利益。虽然也对赛车手耿浩和奸商李法拉做了一些道德上的表现,但是因为表演风格和剧情安排的关系力度不够,也就导致观影中观众的情感没有依托,只是跟
着影片的剧情一起疯狂。
2.台词。石头里面既有很多经典的爆笑台词如顶你个肺,别摸我,泡妞下血本等等,也有像谢小盟的一些本来很有哲理但是放在场景里蛮有喜剧效果的话。赛车里面虽然也安排了比较搞笑的台词,尤其是对搞笑杀手二人组,但是笑果相对一般,出彩的地方很少。
3.对社会环境的反映。这两部电影应该都瞄准了地域特色,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厦门。不过石头对于重庆的描写其实更深入一些。赛车对厦门的描写仅限于城市面貌,并不能做到像石头看完以后对重庆的人文特点也能有一定了解。通过对高楼大厦和棚户区的对比,现代建筑和罗汉寺的对比,从侧面上反映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另外也涉及到房地产和国企的一些问题。当然重庆本身在国内属于贫富差距尤其大的一个地区,山城的棒棒,大款和时尚美女相映成趣。厦门本来不具备这些。
4.配乐。这个就不仔细说了,其实赛车的配乐也算好的,两首闽南语歌曲和摇滚信天游都不错。但是石头的配乐更惊艳一些,配的几段京剧的效果更出彩,最后那段对决前的摇滚也特别贴切。片尾曲也更好听。
赛车的进步:
1.场面。飙车戏,枪战戏,武打戏拍的都不错。比之前《奇迹世界》更进一步。将来也许宁浩可以拍拍纯粹的动作片。
2.特效。石头的特效基本就是一些简单的画面处理。赛车特效更多规模更大,里面还有爆炸,暴力镜头也比较逼真。
3.导演对镜头的把握又有所提高。石头基本上是以叙事取胜,配乐也很有感觉,影像上比较平淡。赛车因为在情感刻画上表演的不到位,所以影像上做了一些补充。梦境追捕,丢打火机和自行车赛场的一些慢镜头处理的很有范儿,一些镜头的角度给的也很好。
4.线索更多编剧难度更大。这个可能是部分人认为赛车比石头更好的主要原因。人物的冲突更复杂一些。
5.剪辑更疯狂。石头的剪辑只能算是一部商业片应该有的普通水平。赛车比较夸张,据说有900多个镜头。这也导致看的时候基本稍不留神就漏过了重情节。

总的来说,虽然都是多线索黑色幽默的形式,其实两部影片定位不同。石头在很喜剧的同时也有人文关怀,而赛车是一部更纯粹的商业片,可以算是动作喜剧片,靠巧妙复杂的剧情和刺激的场面吸引人。

 短评

真没想到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4分钟前
  • 斯童
  • 力荐

导演说自己创作失败了……但是它在市场上成功了。

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原来是徐峥,我一直以为是汪涵......

13分钟前
  • 米亚嘟嘟
  • 推荐

多线叙事的黑色幽默在《疯狂的赛车》中再一次为人见证了宁浩对电影出色的驾驭功底,这部作品所带给人的不仅是那依旧“疯狂”笑料的捧腹,更是一种缜密逻辑下扣人心弦的酣畅,动作、悬疑、幽默三者间的绝佳契合,锻造了这场难能可贵能胜于剧情的喜剧经典。

18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推荐

比起石头,手法更纯熟,人物更可爱。中国终于有了个会讲故事的类型片导演。愿不义的都自毙,我们的明天会耿浩。

22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致敬《两杆大烟枪》。2013.11.7

2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机心繁构,交足功课,80分以上

29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宁浩会讲故事。

3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支持青岛话。看了觉得作为青岛人真快乐。

33分钟前
  • 凯罗
  • 推荐

这节奏 真漂亮

34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黄渤和徐峥的电影好搞笑,他俩的电影我一般都看了,这才是喜剧

36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黄渤其实很帅的呀

37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还行

我要做宁浩的死粉丝!!!

40分钟前
  • Charlie
  • 推荐

满嘴顺口溜 你想考研啊!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我就知道豆瓣上的人喜欢这种型,我就知道,就知道,知道,道…

4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最后,电影院里响起了掌声……

51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当时真的是笑抽了,骨灰当白粉那段实在太搞笑了。国产经典的黑色幽默。

5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比疯狂的石头更上一个台阶..除了黑色幽默外,还看到了一些更带内涵的东西..宁浩的风格已经日趋成熟了.期待下一部作品. 银牌车手最终成为金牌,竟然是通过这样复杂的途径,虽然最后线收得有些散,但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这就像是中国电影在一直以来的疲软中,突然出现世界级的佳作一般,不错。

5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Sorry Sir, 我已经说过了他真的不在loom. 抱歉, 我们的酒店非常international, 我们要保护客人的xicret.

56分钟前
  • 账号已注销
  • 力荐

不如《石头》。可是尝骨灰的那段还是让我笑翻了~~~

59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