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天使之爱
jenny总是说,阿甘,你不懂什么是爱。
可是,我觉得他是最懂得什么是爱的人。
阿甘爱妈妈。
当然,他的妈妈也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她的整个生命来爱自己的儿子,从不因为阿甘智力上的残缺而吝啬他应得的那份爱。她让阿甘一直成长得很开心,也因为这样,阿甘才能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动容的词语,无论语言的差异如何大,妈妈这两个字的发音永远是相似的。
女性虽弱,为母则强。
其实我想,阿甘的妈妈是骄傲的吧,她养育了一个那么那么好的儿子。
阿甘爱他的朋友。
在越南战场上,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个又一个战友,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将要被炸平的丛林,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他牢记着他与buford的约定,买了捕虾船,实现朋友的梦想,并资助他的家人。
而丹则是阿甘心里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么坚定的这么认为,这样强大的信念终于让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丹说他没对阿甘道过谢,其实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阿甘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一切都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是他应该做的。是我们太过复杂,总觉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里,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爱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惨,四处漂泊,没有温暖。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阿甘,也遇见了这世上最好的爱情。也许jenny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她的一生充满凄苦,但是最后,她终于永远地沉睡在了唯一带给她温暖的树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这唯一而永恒。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说“你要什么就叫我,我不会走得太远”,的确,在阿甘的心里,jenny永远都活着。他爱她,所以不在乎她爱不爱他。他的一生永远都会记得校车上那个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对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让他一直跑别回头……虽然jenny并没有一直陪伴着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迹。
所以,其实所有死去的人都没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着所有人的记忆,只要他活着,他们就在。
阿甘爱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车,像小时候妈妈送自己上校车一样。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样,只是这一次,车上不会再有一个jenny那样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里,他的妈妈、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电影里没有人对阿甘说过谢谢,但是我相信,所有看过此片的人都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阿甘。
我们终于知道,这世界上最好的爱是什么样子。
2 ) 经典重温!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1。阿甘和对丹中尉说自己要做船长时,丹中尉嘲笑说如果阿甘做了船长自己就会做太空人,这为以后也埋下了一个小伏笔,因为最后丹中尉的假腿就是用造航天飞机的材料做的。
2。阿甘最后和珍妮举行婚礼时,丹中尉是站在最后,其他人都是座着的。对于失去双腿的人,能够站立着就是幸福 。
3。阿甘在住宾馆的时候打电话叫人到对面楼去查看一下,他被楼对面的手电桶光照的眼睛睡不着,这其实就是着名的”水门事件”,导演巧妙安排了甘作为检举人,我们可以在后面马上看到尼克松辞职的一幕。
4。阿甘跑步时被溅了一脸泥水了吗?阿甘用路人递过来的背心擦脸,从此就有了文化衫。要知道在这之前是没有在背心上印字或图案的。
5。丹把赚的钱投资苹果电脑了吗?阿甘居然说是投资水果行业,真是搞笑。
6。这部片子最搞笑的是:阿甘在美式足球比赛中,当他得分后冲向场外时,看台上飘下一张标语:STOP!
7。一开始阿干还小得的时候 他妈指着电视上那个跳摇摆舞的说“少儿不宜”。。之前这个人还在阿甘他们家投宿过。。这个人就是猫王。。呵呵~没想到他也客串了一把。。的确在那个时候,猫王最先引导了扭臀的时尚,不过一开始大部分美国人都觉得这个招牌动作是很下流的。。
8。拿背心擦脸的那个不只是文化衫那么简单。。擦出来的印记就是着名的品牌smile啊,那个人就是创始人。。呵呵~原来也是阿甘指引他了
9。阿甘在集会上碰到一个黑人在滔滔不绝的演说,以前不知道是什么人,后来看了丹泽尔华盛顿的片子后知道是黑豹党。
10。阿甘到白宫作客,洗手间里有一张梦露的相片。
11。影片中你还可以看到:鲍勃·霍普(Bob Hope),美国喜剧演员,生前得到1500余个奖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因此称之为“最受尊重的娱乐界人士”。2003年7月27日去世。另外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还有一处大家更熟悉的,阿甘在退伍之后回到家,他妈妈给他准备的球拍是“毛主席”牌的,上面有个很大的毛主席头像。
12。把阿甘带到反战活动现场并推上讲台的女的的名字叫Hillary(希拉里)不知道是不是在影射什么。。毕竟阿甘上映的时候是克林顿的年代。
13。还有一些是我在网上收集的:介绍丹中尉是军人之家的时候给了他祖辈的四个战死的镜头,分别是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一战和二战。从着装看出来了。还有阿甘和珍尼在一辆”灰狗”见面,是肯.克西,就是写飞跃布谷鸟巢的作者组织的”merry prankster”之旅。阿甘和珍尼在一次集会上见面,是meiguo有名的”爱之夏”集会。
14。好像也是什么公司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因为阿甘随口说的一句什么话,就用来做广告语,然后就咸鱼翻身了。
15。阿甘跑步的时候踩到了一堆SHIT,跟在他后面的那个人提醒阿甘,他说“IT HAPPENS” (这种事经常发生)后来被那个家伙用成了自己公司的广告语。
16。阿甘珍妮和他们的儿子一起在橡树林荫路上散步,树荫移动的那么快,象征了将有人随风而去,快乐是短暂的。
17在阿甘第一次送儿子上学是,在儿子要上车是他本来想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结果没说出口,似乎暗示这开车的是同一个人!
18。shit happpens 应该是我们中国谚语中的“人生不如意,十之有五”的意思吧,
19。小时候,珍妮害怕时便去找阿甘,可以想象当珍妮回来时内心有多害怕。就像小时候一样,用同样的姿势掀开阿甘的被子,依偎在他身边。
20。珍妮小的时候说要上帝把她变成一只小鸟!在她死后阿甘在她墓碑前说完话往回走时!草丛里飞起一群小鸟!阿甘回头看看!我想他一定认为是珍妮变成了小鸟!
21。里面还提到了甲克虫的主唱,就是约汉列农被枪杀的事件的.
23。丹中尉在初被诈伤双腿的时候,大骂一句:该死的越共。而他后来的未婚妻又是亚裔,我觉得很可能是中国或者越南,总之很可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导演这样安排一定有他深刻的意义。
24。其实映射的还不只是政治,而是处处紧扣住时代。当甘在跑步时闪过一则电视新闻,讲里根总统遭遇暗杀。而之后不久,阿甘进入珍妮的住所时,发现珍妮家里安置了空调说了句“You get a air-condintioning.”空调(air-condintoning)的发明正是和里根总统被刺有密切联系。里根遇刺后紧急抢救,当时是炎炎夏日,需要将病房温度降低才能进行手术,当时还没发明空调,手术无法进行。后来有人出想办法,把压缩空气机发热,还原空气制冷的原理,于是使用空气压缩机,最终使病房温度降下来,里根总统得以脱险。第一部空调也产生了。
25。羽毛的寓意,我想它代表着命运的飘忽不定影片中反复提到destiny 也就是命运 阿甘妈妈也说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还有丹中尉也说过destiny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有时我们是不能主宰的因为我们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有时我们需要去追求有时却又要学会放弃 “you have to figure that out yourself” 最后一幕阿甘在珍尼坟前 也在讲: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26。羽毛不过是丹中慰与阿甘的母亲对人生理解的感悟的象征,丹中慰说人生是命中注定的,而阿甘的母亲认为人生是随意并飘零着的。事实证明丹中慰错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应死在战场上,但他却被阿甘救了回来。阿甘一生都在向前奔跑,那也是他听了母亲的话,随风飘零,无有定数。羽毛像征阿甘的人生与命运。
27。羽毛的事情不单单只是说明了阿甘母亲认为”人生是随风飘零”的,其中多少也存在了丹中慰的”人生是命中注定”的观点。因为羽毛恰巧落在阿甘的脚下并且被他夹在书里保存了一段时间,这也是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暗示了”命中注定”的特质。当然开始和结尾羽毛的飘飞更明显地印证了阿甘母亲的观点,总体来说也许是在阐释”随风飘零中的命中注定”吧,即是人们常说的”偶然中的必然”.
28。描写甘在中国打乒乓的时候那些中国观众挺真实的,都是蓝色工作服,绿色军衣一类的着装,头形也符合。
29。还有阿甘的前辈不是三K党的创立者吗,三K党就是排斥黑人的,可后来阿甘和布巴成了好友,还为他做了这么多,可见导演用心!
30。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导演多次良苦用心安排阿甘与黑人的亲密接触来说种族问题,阿甘上大学有一段,写的是黑人要上大学的事,白人大学生叫他们”黑熊”。阿甘竟上前当众拾起女黑人学生掉的书,还作了个打招呼的手势,搞笑。还有和布交往的时候,有三个镜头讲述布的妈妈为白人服务,而有钱后的布妈妈由一为白人上餐。算是导演的一个小小的报复(导演是白人)
31。JENNY和阿甘都是单亲家庭,不同的是Jenny跟着父亲,阿甘跟着母亲,JENNY的人生很失败,对家庭没有好感,而阿甘太成功了,美国那几十年的大事都让他赶上并参与了,这一切象征了母爱的伟大,导演对母爱的推崇.
32。小时候被人追,经过一个桥,有两个人在钓鱼,后来跑遍美国的时候,出发时又经过这座桥,你看见了什么?还是两个人……世界真奇妙,时间一直跑,儿有时候又好像静止了一般
33。珍妮的墓碑上,写着“JENNY GUMP”,JENNY使用着甘的姓,甘的梦想变成现实,而另一层意义:JENNY和GUMP在此刻合为一体。也许他们一直都是一体的。
34。笑车司机最后不再抽烟,而是改嚼口香糖,是不是又呼吁戒烟的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也许预示着一切颓废都归于美好,世界是崭新的。
35。在甘跑步期间,有个人不小心踩到shit,然后甘说“意外经常发生。”接着镜头就变成了两个车子相撞。导演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那个人最后成立了保险公司!
36。其实「Shit Happens」是个名言,而且还是个具有禅意的名言。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阿甘在跑步时踩到 shit,旁边一位失意的商人问他对此事的看法,阿甘表情轻松地说:「Shit Happens.」,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偶而会有不顺遂的事发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个商人于是将「SHIT HAPPENS」做成标语,结果大卖。 电影下一幕镜头出现一台后面贴有「SHIT HAPPENS」标语的汽车,飞来横祸地被后面的另一台车子撞了……果真是「Shit Happens」。
37。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阿甘说鞋那段都是好有意思的,他脚上穿的就是珍妮送他的NK,不过他那时穿着跑了三年步,看上去还是那么完整,真是惊人的鞋
38。fire in the hole——美军常用的规避己方实施的爆破的术语,在越南战场上,导演让它完全吻合字面意思——丹中尉让手雷在坑洞里爆炸
39。作为全明星球员接见总统连喝十五瓶汽水——可口可乐开始在美国流行
40。以阿甘名字命名的Bayou le Batre医院事实上是南卡罗来纳大学——波弗特表演艺术中心
41。当阿甘站在华盛顿反越战集会上说话时,麦克风插头突然被人拔掉了,所以你没听见他说的话。据汤姆·汉克斯说,阿甘当时说的话是:“有时,人们去越南,他们会缺了双腿回家见他们的妈妈(指丹中尉);有时,他们就再也没有回来(指鲍勃)。真的很糟糕。
42。校巴上第一个拒绝给阿甘让坐的小男孩是由导演罗伯特·赞米克斯的儿子亚历山大·赞米克斯扮演的。
43。校巴上红头发的女孩事实上是汤姆·汉克斯的女儿伊丽莎白。
44。那天晚上当阿甘在水门宾馆报告有人闯入时,保安在电话里回答说:“保安部,弗兰克·威尔斯。”而事实上那天晚上正是一个叫弗兰克·威尔斯的守卫值班,他也正是发现这起非法闯入(指水门事件)的人。
45。“我的名字是福瑞斯特·甘。人们叫我福瑞斯特·甘。”这句台词是汤姆·汉克斯在拍那幕戏时即兴说出来的,导演罗伯特·赞米克斯特别喜欢,所以他就决定用这句台词。
46。萨莉·菲尔德(阿甘母亲扮演者)只比汤姆·汉克斯(阿甘扮演者)大十岁。
47。在这部电影中,“门”乐队的歌曲共有五首,比其他乐队都多,这五首歌分别是:《心灵厨房》(阿甘在越南时的一个场景),《你好,我爱你》(阿甘打乒乓球的第一个片断中的第一首歌),《突破》(阿甘打乒乓球的第一个片断中的第二首歌),《人们真奇怪》(阿甘打乒乓球的第一个片断中的第三首歌)和《爱她疯狂》(在珍妮大概是出卖自己的肉体之后,黑着一只眼圈离开旅店房间时)
48。几乎约翰·列侬所有的对白都是来自他的歌《想像》(“没有财产”,“没有信仰”,如果你尽力……很容易”)。
49。在夜总会表演时,珍妮是以“鲍比·迪伦”的名字出场的。她唱的歌是鲍勃·迪伦写的《风中吹》。
50。为什么阿甘在演讲时有人拔去音箱电源线啊?
那个场面是华盛顿反战集会 ,是米国民众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看到有个标语了吗,peace:和平。所以,会有个军人拔线,显然拔线者是支持越战的。阿甘的话正好没被大家听到,所以无论他的立场是哪一方,台下的人,政府都没法找他麻烦。导演很厉害,这样安排!
51。刚入伍时,一名黑人教官大喊阿甘的智商一定是160,从75到160,这可是质的飞跃~(真佩服那位黑人教官,一语道破天机)
52。”妈妈说:’要往前走得先忘掉过去.”但他停下了,往回走, 说明他还是怀念过去. 怀念死去得妈妈和好朋友巴布. 借此提醒人们不要忘掉过去得东西,曾经对自己有帮助,有爱的人或事。
53。珍妮的墓碑上是1945~1982年,所以她是在37岁死的。她在34岁那年回到绿荫县和啊甘过了一段日子。也可以算出珍妮在外面迷茫了10~11年后才回来,之后又逃了3年。
54。有个地方你们肯定没注意,在阿甘来中国打完乒乓球,回国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他,你对中国什么印象的时候他说,他们什么都没有,然后又说,他们那的人不去教堂,主持人说,没有宗教吗,那太可怕了。这个是典型的美式幽默,他在影射,当时中国很穷,还很封建,保守,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文化~~..正好反映了文革时期的政治局面~~..
55。”珍妮的墓碑上是1945~1982年”阿甘应该也是1945年左右出生,他没有爸爸,是否暗示他的父亲在二战(1945年结束)中阵亡?
56。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主要注意到一个很小的细节。我发现Forrest和Jenny举行婚礼时,只有Dan站在最后,而且他同时也在抚摸自己的未婚妻Susan,说明他也找到了真爱。我认为Susan是越南人,我想这样安排电影就比较完美了。
57。 瑕船上,丹中尉坐在很高的地方,暴风雨来的时候,他叫得很大声,和风雨在很顽强的抗争着, 细节是就在他头顶的位置有一面美国旗帜,美国人拍片经常的做法,显示出美国的强大。
58。还有丹中尉在船上指挥甘的时候说:“我预感虾在左边。”最终是没有。这应该是照应前面越战的时候他经常性地有敏感的反应然后让部队趴下的结果也是没有什么。还有丹是来做甘的大副的而甘是船长。可是后来变成丹指挥阿甘运作,应该是说丹还没有忘掉自己的职务吧。
59。在越南,雨刚停,响起了Buffalo SPringfield乐队的歌曲《For what it’s worth 》,第一句词“There’s something happening here”(有什么事情正要发生),果然,就在此时越南人的枪声四起,阿甘他们中了埋伏。
60。阿甘在最后一次在军营里打乒乓球时一个军官过来说他可以退役回家了,当时放的背景音乐是《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这是一部日本电影的主题曲,讲的是一个男人刑满释放回家与爱人相见路上的紧张不安心情,可能暗示阿甘将回家见到珍妮。
61。阿甘在白宫接受勋章时背景音乐是Pale Simon 和Garfunkel 的《Mrs Robbinson》,风行一时的反战音乐。这两个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谣乐手。他们在电影《毕业生》里的配唱《Sound of Silence》 和《Scarborough Fair》最广为流传,也是着名的反战音乐
62。我想回家—————-好经典啊! 这是最真实最震撼的反战的遗言!!!!!!!!!!!!!!!!!!!!!!!!!!!!!!!!!!!!
63我觉得把 jenny其实是非常爱Gump的他一直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带进G的她一直关注着他的一切似乎上帝也一直有意无意的把他们凑到一起每次G认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jenny的时候上帝总会给他们突然的重逢而jenny在外面有了那么多次也是把自己唯一的一次留给了G,所以她才会有他的孩子,直到最后他自己的生活回归于平静之后才回到他身边,躺在床上直到自己快死的时候 才对G说了 i love you (jenny有次躺在床上的时候 G都吓了一跳因为他妈妈也是这么走的 )
PS 我觉得jenny很多信息都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被父亲很疼爱的抚摸吸毒什么的。很明显阿
但是有一些我不怎么明白,比如最后j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不是已经得知了自己有AIDS的事?不然他不会他突然回到家乡,我觉得她是想在这个平静的地方抚平自己受伤的心她伤心痛苦的扔石头认为她的一生都是他父亲害了,都说明他好像知道自己有病了阿,她离开了G之后不失就当上了服务员了么?正当的干静的职业啊。那如果说她那个时候如果知道自己有病为什么还和G发生…….呢?她不是因该很爱他的么?她离开他是为了不病传给他啊??
她最后回来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为了孩子~
PS又PS 傻人有傻福 傻人很获得这么多成就那么我们这些所谓智商高于75的人又怎么样呢?如果在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个人的话(美国足球超人战争超人,长跑超人,捕虾超人,苹果超人….)………天呐!!!世代偶像阿!!!
64。 The Vietnam scenes of Forrest Gump were shot on what is now the Ocean Point Golf Course on Fripp Island, SC.阿甘在越南的那场戏是在南卡罗来纳州弗瑞波岛上的海点高尔夫球场拍报摄的。
65。Gary Sinise’s lower legs were wrapped in a special blue fabric that allowed them to be optically removed from the film by computer later.加里·西尼斯(丹中尉的扮演者)的小腿是被一种蓝色的特殊材料包起来,这种材料后来经电脑处理后,视觉上感觉就像除去了。
66。Tom Hanks’ younger brother Jim doubles for him in many of his mindless running sequences.汤姆·汉克斯(阿甘的扮演者)的弟弟吉姆·汉克斯在他没头没脑跑步的许多片断中充当了他的替身。
67。Tom Hanks patterned his accent after Michael Conner Humphreys who played young Forrest, who actually talked that way.汤姆·汉克斯模仿少年阿甘的扮演者迈克·康纳·汉弗莱的南方口音,而小迈克确实就是那样说话的。
68。When Lt. Dan says “I’m walking here!” to the cab – a nod to Midnight Cowboy (1969) – the song in the background is “Everybody’s Talkin’”, also from Midnight Cowboy.当丹中尉对那辆出租车说“我在这儿行走呢!”——实际上这里是在向美国经典电影《午夜牛郎》致敬——当时背景歌曲是“人人在交谈”,也是来自《午夜牛郎》。
69。All of the still photos of Forrest show him with his eyes closed.所有静止的阿甘照片都能看到阿甘是闭着眼睛的。(比如立在阿甘家里的拿乒乓球拍的阿甘模特,还有《财富》杂志上和丹中尉站在一起的阿甘)
3 ) 看阿甘之前,一定要了解的……
花絮:
•比尔•默里曾被考虑出演阿甘。
•拍摄时Gary Sinise(丹中尉)的腿是用蓝布包着的,这样在后期制作时可以用电脑去除。
•片中汤姆•汉克斯忘我地长跑时,他的弟弟吉姆经常在旁边伴跑。
•汤姆•汉克斯演阿甘时模仿了饰演小阿甘的Michael Conner Humphreys的口音。
•拍摄橄榄球赛的奔跑戏时,汤姆•汉克斯正患着流感。
•拍摄结束后,阿甘坐的那个公园长椅被移进了乔治亚的Savannah历史博物馆,以免因天气受到损害。
•丹中尉对出租车说"I'm walking here!",是对电影《午夜牛郎》的致敬,当时的背景音乐《Everybody's Talkin'》也出自这部电影。
•阿甘每个时代出场的不变标志是:一件蓝色格子花呢衬衫。
•大门乐队的歌在影片中用的比任何一支乐队都多,一共有6首。
•华纳兄弟在1988年曾放弃了拍摄本片的机会,因为觉得它跟《雨人》(1988年)题材类似。
•校车里那个红头发女孩是汤姆•汉克斯的女儿伊利莎白。第一个不让阿甘上校车的男孩是导演的儿子亚历山大。
•特瑞•吉列姆曾拒绝执导本片。
•巴里•索南菲尔德曾有望执导本片。
•大卫•阿兰•格里尔(David Alan Grier)、大卫•查普尔、艾斯•库珀和约翰•特拉沃塔都曾拒绝扮演布巴。
•切维•切斯曾拒绝扮演阿甘。
•片中的Bayou le Batre医院其实是南卡罗莱纳大学的波弗特表演艺术中心。
•片中所有的静态照片中,阿甘都闭着眼睛。
•汤姆•汉克斯曾提出出演本片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片中发生的故事必须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
•扮演阿甘母亲的莎莉•菲尔德只比汤姆•汉克斯大10岁。
•当阿甘在华盛顿的集会上讲话时,麦克风插头被拔掉,观众无法听到他讲话的内容,当时他说的是:“Sometimes when people go to Vietnam, they go home to their mommas without any legs。 Sometimes they don't go home at all。 That's a bad thing。 That's all I have to say about that。”
•片中所有约翰•列农的对话都出自他的歌曲《Imagine》。
•珍妮在夜总会中演唱的歌曲是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
•片中所有航海场景都在南卡罗莱纳的海岸拍摄,飓风是由喷气引擎形成的。
•当阿甘报告水门事件时,电话中应答的警卫确实是当晚值班的警卫,而且正是他发现了非法闯入。
•片中阿甘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的镜头是真实拍摄的,当时被真正表彰的是赛米L•戴维斯中士。
•片中阿甘说的“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位。
•在乒乓球赛的场景中,其实根本没有球,画面中的乒乓球是用CGI技术生成的。
穿帮镜头:
•当镜头距阿甘10英尺远时,在阿甘脚上和天空中能同时看到那片羽毛。
•校车上站在阿甘和珍妮身后的那个女孩在镜头间消失又出现。校车行驶的速度根据不同镜头也在变化。
•阿甘被坏孩子欺负时被石头打中眼睛下方,然后前额却开始流血。
•珍妮是1982年3月去世的,接下来的镜头中阿甘却出现在一张1982年9月15日的《今日美国》剪报上。根据墓碑上的日期珍妮去世那天是星期一,而不是阿甘说的周六。
•在Savannah,给阿甘指路的女人指的是相反的方向。当阿甘坐在广场长凳前,公交车是顺时针驶过广场,这与当地的真实情况也正好相反。
•当丹中尉从轮椅上摔下来后,他是用那条被数码技术处理掉的腿帮自己站起来的。
•阿甘独自练习乒乓球时,篮球场上有一条三分线,而那时三分线还没有被使用。
•当阿甘在倒影池边作完演说走向珍妮时,他从同一人身边经过了两次。
•片中1978年美国国庆日时,电视上的焰火显示自由女神像已经过修复,实际上它是1986年被修复的。
•阿甘在走进倒影湖和珍妮拥抱时,湖里的鸭子不见了,之前很多镜头是有几只鸭子的。
•在战地医院,黑人医生对丹中尉说该洗澡把丹中尉抱起来时,可以看见丹中尉的小腿紧紧的贴在大腿下。
电影隐喻:
1.3K党
3K党(Ku Klux Klan, KKK)是美国最早的恐怖组织之一,1866年就有了。主要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使用私刑、绑架、集体屠杀等手段迫害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
2.猫王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可能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单从他的唱片销量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是非凡的。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20年间,他的国际热门歌曲一打儿接一打儿,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极其稳定的销量。毋庸置疑,他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他的富有争议的性感舞台形象确立了这种音乐在视觉上的标准。
3.小石城事件
小石城事件没有在阿甘正传中出现。
4.阿拉巴马大学黑人入学事件
1957年9月,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 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4.约翰•肯尼迪
作为总统,肯尼迪在美国政治方面,奉行他的“新边疆”政策。在他执政期间,提出了为数众多的计划,包括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等等。他执政时期,正值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一大堆的麻烦缠绕着他,然而,肯尼迪没有退却,以高昂的情绪给美国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气。
5.花花公子的校服事件
好像历史上真有此事,不过主角不是JENNY。
6.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历时最久的战争。从四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内,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先后战胜了两个强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法国与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
7.约翰逊总统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08.8.27—1973.1.22)是美国第42届第36任总统,生于得克萨斯州,是父亲塞缪尔和母亲莉伯卡的五个孩子中的长子。父亲是州议员。约翰逊在西南师范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1948年当选参议员,1951年成为民主党议员领袖。1960年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获胜。1963年11月12曰,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继任后,他提出有关人权、减税、反穷困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得以批准。1964年竞选连任成功。他提出了建立“伟大社会”的口号,并出台了一些实际措施,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他因袭前届政府的政策,并且扩大了印支战争。1965年,还派兵对多米尼加共和国进行了干预。特别是扩大印支战争,受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约翰逊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与印支方面进行谈判,以便结束战争。
任期届满之后,约翰逊不再竞选总统。退休后,他在得克萨斯的一个牧场住了下来。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越南停战协定在巴黎签字。
8.华盛顿反战集会
32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
9.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20日晚10点56分(美国东部时间),阿姆斯特朗步入历史。他先是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的沙海平稳着陆,他从舱梯的最低一级伸出穿了靴子的左脚,在月球上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那是一个大约八分之一寸深的鞋印,它将在月球上保持五十万年之久。接着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个注定永传不朽的句子,“这是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10.乒乓外交
60年代后期起,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始为改善和缓和关系而进行试探和秘密接触。经毛泽东主席批准,1971年4月6日,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4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并对他们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11.约翰•列农
“摇滚之父”约翰•列侬。“披头士”乐队是六、七十年代的标志。他们象征了狂热、先锋、敏感,也代表了吸毒、纵欲。但无可争辩的是:他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
1980年12月8日,约翰•列侬走出位于曼哈顿的公寓,照例有很多歌迷在等他。一个青年拿出列侬最新的专辑请他签名。列侬满足了青年的愿望。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片刻之后,他会死在青年的枪下。
12.尼克松总统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于1913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的约巴林达镇。爱尔兰人后裔。1934年获惠特尔学院学士学位。后进杜克大学专修法学,1937年获法学士学位。1937年至194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惠特尔当律师。1938年6月加入共和党。1942年至1946年在海军服役,升为海军少校。
13.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利用其竞选班子刺探对方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的事件。这次事件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总统辞职。
14.苹果电脑
个人感觉Apple的标志能说明一切问题了……这种水果生意对阿甘来说也许太复杂了。
15.卡特总统
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 Earl Carter)习称吉米•卡特,1924年10月1日生于佐治亚州普兰斯。1941年至1943年先后在佐治亚州西南大学和理工学院读书。1943年入马里兰州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即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1947年获理学士学位。1946年至1953年在美国海军服役。1953年父亲去世,他退役在家乡经营卡特农场、卡特仓库等业务,并从事政治活动。当过基督教南方浸礼会执事、主日学校教师。
1955年至1962年任佐治亚州萨姆特县学校董事会董事长,1962年至1966年任佐治亚州参议员。在此期间还先后担任过平原发展公司、萨姆特县发展公司总经理,佐治亚州中西部计划和发展委员会以及佐治亚州改进作物协会主席等职。1970年至1974年任佐治亚州州长。1974年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议员竞选委员会主席。1977年任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1980年争取连任落选。1982年起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任名誉教授。
16.The AIDS
1981年6月5日,当艾滋病病毒被第一次发现时,人们甚至不知道该把它称作什么,更别说了解它致命的原因了——这一天,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道,洛杉矶五名同性恋死于一种罕见的“肺炎”。7月,一份名为《纽约人》的同性恋周报第一次撰文介绍了这一疾病,文章的标题是“同性恋社区的癌症(Cancer in the Gay Community)”。1982年底,这一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AIDS)。
4 ) seeds of a conservative revival
大二的时候,和一个alpha female谈起阿甘。她一脸鄙视:你还认为阿甘是白痴阿?
我点头。
好莱坞的聪明人把阿甘送上神坛,好像动机太过明显。表面上说圣洁的白痴(holy idiot)总可以逢凶化吉,老掉牙的motif,不过很有趣地用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越战,Kennedy,民权运动,性解放,这些美国社会的指针都被阿甘的反智性给打乱了。
电影比书好,书里面说阿甘是个Adonis,是个完人(除了智商)。可是两个媒介传递的是一个美国传统中死不掉的对智性的反动,又是一个老掉牙的motif,不过酒瓶子装了新酒,电影人还是有几个噱头的。
阿甘一直主流,一直处于“美国精神”的中心。他的智障是对历史的尴尬。Jenny是典型的60年代的孩子,所以被打入死牢。Jenny听摇滚,吸毒,滥交,参加政治运动,而阿甘的韬光养晦不知不觉就躲掉了所有的事由,落得一身清静。他参军,他做工,他是高产的,是美国社会的模范公民,经济动物。他还替这些对历史非常不安的电影人们意淫一番:打败中国乒乓球队,对反越战的人群训话……如此种种
所以阿甘的一切成功,都是他的创造者对60年代的一种轻蔑的态度。他(们)中产,怀旧(if you go to san francisco...),反对批判考量(阿甘在战争中的无意识成功就是对反对越战的Jenny等人的一记耳光)。60年代固然幼稚疯狂,不过阿甘是否是一个普通人对无法预知的未来的应对的最理想化,还相当成问题。
听起来这个上纲上线了,不过阿甘的架构太明显,我不往歪里想实在太难。
阿甘是个好人,不过只是一个小棋子,背后是大智若愚的好莱坞经理人们对历史的小动作。
或者应该说:“Gump Cons prove that conservatives are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en something mushy is going to ooze out.”(Florence King)
5 ) 珍妮的爱
珍妮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生,其一,生性善良(善良往往伴随着软弱,被动,压抑,蒙蔽等影响存在),其二,童年人格建立时的父亲性侵犯阴影(使她丧失了部分正常人格,在遇事时的处理方式和情绪都和常人有异处).两者合一,就几乎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很多人觉得珍妮不爱阿甘,因为如果爱的话,就不会那么一次次的离开,但是如果再多问一句呢,珍妮爱自己吗?其实也不爱不是吗?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办法去爱.她的童年遭遇和性格已经让她几乎失去所有的方向感了.
童年时的阿甘如果聪明点,也许可以通过努力让珍妮的扭曲倾向获得矫正,可惜阿甘自己也只是个笨笨,所以他只能任由珍妮去发展自己的性格与心态,所以从童年到年轻时,珍妮唯一能(或者说愿意)从阿甘身上感觉到的纯洁,只能是友情,再多的是珍妮无法也不愿意面对的,她所唯一愿意做的,就是不停的流浪,逃避,摸索,与其说是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不妨说只是在闭着眼睛疯狂的奔跑着,妄图逃避掉自己心灵深处对人生的颤感.
但是爱终究是种伟大的力量,在不可能存在的地方,换了另一种方式存在(这也就是很多人觉得他们只有友情的原因),一直让他们保持着藕断丝联,最终到了某一天,当经历的太多的珍妮终于愿意面对回首时,她回去找阿甘了,但是就如同所有的因都必定带来果一样,已经选择了一条路的珍妮,必然也要承担起那条路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她的童年性格其实并未改变过,阿甘给予她的爱越甘甜,越纯洁,就越让她无法去面对自己的一切(自我,性格,选择,经历),最终在一夜后离去了.
离去后的珍妮虽然无法面对阿甘,但是同样也不愿意回到以前的生活了,所以选择了正当的工作,并生下了孩子,在她的心底,其实永远梦想着有一天,当她洗去灵魂里所有的灰尘时,可以完美而纯洁的和阿甘在一起,只是那一天究竟在什么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能做的只是默默的关心着阿甘,收集她所能看见的关于他跑步的一切.
最后,如同所有的悲剧人生一样,命运最终的粉碎了她的一切希望,她快要死了,也许死对她而言,比生更有意义,至少是一种彻底的解脱了,至少可以获得净化了,于是她又获得了勇气,找了阿甘,并要求他娶她,这一个她从来不愿(敢?)说出口的要求,她知道阿甘会的,就如同他会永世等待着她一样.借着死亡,最终,她可以平静而纯洁的告诉阿甘我爱你,这一句她整个生命中都无法启齿的话...
珍妮之所以看起来不爱阿甘,是因为对她而言那份感情已经比爱更深厚和通彻,当一份爱里所包含的生命本体过于巨大时,必定要升华,同时这份爱就不可能如同普通一般折射在表面上,而只有通过时间和离合来观察了...
所以其实真正的爱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可以压倒一切改变一切,而是在于永远的都会存活在某一个角落,春去秋来的,等到某一个合适的时候再展露新芽,让人获得另一层次的净化.
至于阿甘的爱,我觉得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太过完美的爱(其实他对任何一个他生命中可以遇见的爱人,都会那么完美的付出的),所以其实反而不如珍妮的爱那么惊心动魄(戏剧化)了,但是又因为他傻...所以他可以把爱的程度给推高到接近珍妮的程度,都属于可以超越普通爱情范畴的东西了...
另外如果阿甘童年比较聪明,可以通过手段和方式把珍妮性格给矫正一下,那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能反而就不可能发展的那么超越了,可能早就好聚好散了,所以其实世间的事总是有得有失的,因和果可以混一起,但是不会错乱,付出多少,获得多少,只要别只看着你愿意看的就是了...
6 ) 一羽人生
第一次看《阿甘正传》,我为片头和片尾的那片羽毛而困惑,导演以这片羽毛作为开幕式和闭幕式,究竟是在表现什么意思呢?想来想去,觉得羽毛像是阿甘的思绪,就没再深究下去了。今天看完之后,我强烈地感觉到一片飘到地上的羽毛就像一个降临到人世的生命,这片羽毛在广袤的天空中飞行,无论它“是命中注定,还是随风飘零没有定数”,你无从知道它会在何处落地。人生也是一样,就像阿甘的妈妈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阿甘的妈妈,就像阿甘一开始并不知道上帝给自己的智商只有75,就像丹上尉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忍受失去双腿的痛苦一样。
对上帝不公的怨恨,也许是人类精神痛苦的一大来源。而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你爸爸是当局长的而我爸爸是扫大街的;你让你朋友陪你去试镜结果你朋友被导演看中成了大名星而你却落榜了;单位里要干部年轻化了划了47岁年龄线我因为早生了三天被“咔嚓”关在门外;买房子比邻居晚三年就要多花几十万元人民币……碰到这样的事,世间几人能真正豁达超脱?就像被截去下肢的丹上尉,为何要用最粗鲁的语言辱骂上帝,为何宣称要“吸取政府的奶水,直到吸光为止”?因为当时的他没有认识到,自己必须“承认自己是个残疾”,就像阿甘“承认自己是个傻子”。
当有一天,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必须正视这些既成定局的事实时,怎么办? 阿甘的妈妈是这样回答的:“别让别人说他们比你强,如果上帝要让人平等,他就应该给所有人都戴上脚箍。”
我告诉自己:可不要觉得这个答案很简单,这就是让生活美好起来的第一步啊。
那么,下一步呢?
阿甘成为捕虾船长和百万富翁后,一心为绿弓镇的草地免费割草,晚上一个人待在空房子里,经常想起Jenny。有一天,他正在割草,Jenny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两个人快乐地生活了几天,可是有一天早上阿甘起床,发现Jenny已经不见了。吃惊之后,阿甘忽然有了跑步的冲动。于是,他从这片土地跑到那片土地,从这个海边跑到那个海边。他说,“妈妈说过,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过去。我想,这就是跑的用意。”
该忘的,就忘了吧,往前走,我还将尝到新的巧克力,虽然我“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但是,那些巧克力就是我的希望啊。
阿甘妈妈的寓言可能并非天衣无缝——比如她说,“钱够用了就行,多余的钱只是摆阔。”俗话说“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我想有人会指出,我们对阿甘和对另一些人的期待值是不一样的:对于阿甘而言,既然上帝让他以跟别人不太一样的方式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他的使命便应该是过好自己的生活,于社会无害,善待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如果你对他还怀有更多的期待,那就未免太过苛刻了;然而,这个世界确实需要一些不止追求“钱够用就行”的人,比如像辛德勒那样的天降大任者,尽管他追求“多余的钱”的最初动机也是摆阔,但最终“摆阔”只是成了他为适应游戏规则而不得不佩的护身符。
这样说来,她的话确实存在“局限性”。可是我相信,我们这些生活在喧嚣浮华中的人确实有必要听听这句话——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的生活并未脱离“摆阔”或者看他人“摆阔”的窠臼。电影中不仅通过这句话,还通过阿甘和貌美如花的女主角Jenny、和才华横溢的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和风云一时的历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里根等人物命运的对比,来揭示这样一个主题:对于生活,朴实若愚的态度也许反而是种大智。
回忆阿甘和Jenny之间的几次聚散,每次都是Jenny主动离开阿甘。尽管阿甘是想尽自己的努力保护她不受伤害,但她始终觉得阿甘和她之间的差异太大,无法共同生活,除了她一生中最后那段与阿甘携手共度的短暂时光。读大学后两人有一次呆在Jenny的宿舍里,她对他说:“I want to be famous.”(我想出名。)不久后,Jenny穿大学校服为《花花公子》拍照,被学校开除,成了酒吧歌手。再后来,她迷上了迷幻药,漫无目的地在各州流浪,结交各色的陌生人,尽管她打扮得越来越艳丽,但对生活却越来越绝望。最后,患上不治之症的她终于决定和阿甘以及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Jenny问阿甘在越南打仗害不害怕,阿甘刚想说有时候怕,但又收了口,改说起他在越南和美国各地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我看到在越南有时候雨停得久了,夜里有星星出来,天空一闪一闪的很好看;我看到太阳下山前的海湾,水面上有千万片闪光;我看到那山中之湖,水好清澈,就像有两片天,一片叠一片;然后在沙漠,日出的时候,我看到天之涯地之极,美极了……听得入神的Jenny不由地感慨:“真希望我当时是跟你一起在那里。”阿甘握住了Jenny的手:“亲爱的,你那时是跟我在一起。”
我不知道,一个“傻瓜”为何能说出这些话,是否爱生出的巨大力量真能大幅提高“傻瓜”的智商,还是这只是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演绎的艺术传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宁可相信那不仅仅是梦。和阿甘相比,Jenny有着雄心勃勃的青春,但却迷失在沉沦的精神世界里,幸福对她而言来得太晚,也太短暂了。应该说,Jenny的生活是他们那一代人年轻时的缩影,他们冷对政府,抗拒宗教,鄙视权威,他们仿佛遗世独立,以服迷幻药、浪迹天涯、群交等叛逆的行为来对待社会,但当狂热的年龄过后,回忆时尝到的多是苦涩的滋味。那股时髦的巨浪并没有袭到阿甘,他只是跑步、当兵、打乒乓、捕虾,安安静静地过自己比较“落伍”的日子,但也因此摆脱了Jenny他们时常面临的那些噩梦。导演是不是想说,无论时代怎么变,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它就是那么朴实,我们也应该朴实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且让我再回忆一下阿甘和几位美国总统的对话:
阿甘和他的乒乓队队友们载誉归来,肯尼迪在白宫接见了他们。阿甘说,见肯尼迪的好处是“有好东西吃”。当时,他大概喝下了15瓶饮料,当肯尼迪问阿甘的队友们“感觉如何?”的时候,其他人都说:“很好!”只有阿甘回答:“我想尿尿!”肯尼迪大笑说:“我只相信他说的肯定是真话!”
阿甘作为越战立功的老兵接受约翰逊总统嘉奖。约翰逊问他:你的伤口在哪里?阿甘说:在屁股上!约翰逊附到他耳边说:说实话,我很想看看你的伤口,那一定很好看……阿甘眼珠子直瞪瞪地盯了约翰逊十秒钟,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身脱下裤子,把伤口展示给约翰逊看。约翰逊哭笑不得,下意识地冒出句“见鬼!”
尼克松接见阿甘时问他,肯尼迪接见你时是住什么酒店?阿甘如实回答。尼克松亲切地说:好,这次你会有更新、更好的酒店住的。
……
电影中还插播了好几段关于美国总统命运的历史画面:肯尼迪、里根被刺客枪击,尼克松因水门时间下台……总统伶牙俐齿,风光无限,周围却危机四伏,充满疑心、谎言和焦虑;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愣头阿甘则依然过着自己生活朴实舒心的生活。我猜导演的意思,或许是说当总统是“摆阔”了。
朋友说,烦躁的时候看《阿甘正传》,能让他安静下来。我想,如果把不同的电影比成不同的植物,《阿甘正传》就是一株不怎么引人注目却给人带来清凉的薄荷吧!
每年看一遍,每年哭一遍,看看自己幸福还是阿甘幸福!时间:从2003开始每年一遍
重新再看一遍,觉得奥斯卡当年颁给《阿甘正传》而不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对的……更广阔,经得起各种解读,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点。
傻人有傻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阿甘的妈妈才是最伟大的人。很多普通人把低智商的孩子早早就放弃了,不让上学,不与别人接触,也许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以后孩子就等于废了……
电影开篇,就告诉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就是羽毛,你无法决定和选择将要遇到什么,只能随风摇曳,在空中尽情的舒展美好!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总体来看整个电影的情节非常好!连贯!演技也好!故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太甜美的美國夢
羡慕珍妮,不管她多么叛逆、落魄、堕落,永远有阿甘在等她回来
他的十二支船,每一支都是她的名字。她走后,他只得跑遍世界的每一个湖泊和沙漠来思念她,只等她一声召唤便死心塌地的回到她的身边。好莱坞编造一个这么纯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我们所拥有的感情,是多么的残破不堪。这简直是残忍的,不道德的。
这是一部美国典型的反智题材电影。聪明的人未必一定能成功。阿甘的智商极低,却情商极高。他一直怀着单纯的心,做了在别人眼里了不起的事,也尽力照顾身边的人。成功充满必然与偶然。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最经典的两句台词
阿甘奔跑的意象,应该留在了很多人心里。
电影以一个虚构的人物阿甘为主线巧妙的融入了越南战争,水门事件,总统被刺,乒乓外交等多项历史事件,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看待历史问题,故事采用阿甘对白的方式讲述故事。电影展现了阿甘的乐观坚强,以及感染了周围人,相对来说还算励志。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保守主义始终代表美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美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美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you are my girl.
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
我生命里最温暖的一部电影
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请不要再续下一句,耳朵听的起了茧子。
十年前看过一遍,那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就像Forrest的妈妈说的一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十年前的我绝对不会预料得到现在我会成为一个这样的大男生。Forrest Gump真是把"蠢萌"这两个字发挥到极致,我的意思是,蠢萌,其实也是上帝给予的天赋。
《阿甘正传》总觉得有点伪心灵鸡汤的感觉。阿甘人生处处开挂有点不真实,相比较来说更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看完有些伤感,为什么相爱却不能相守,阿甘在别人眼里很成功,但那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