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的语文成绩相当得量子力学,只有拿到分数的一瞬间才能知道是及格还是不及格。写作文对我来说更是比吃屎还难受。但是前几天看了这部电影,跟其观影体验比起来,写作文倒不算啥了,所以我决定写篇影评吐槽一下。我语文水平很有限,还请大家将就地拜读一下。
大致剧情:
A国的毒枭甲,和B国的毒枭乙,是仇敌。甲在坐牢,乙把甲14岁的儿子绑架回了自己的城市。甲让自己的管家(特种兵出身)想办法救儿子,管家雇佣了男主团队去营救。
这片子所流露出来的价值观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片子把毒枭儿子描绘成了正面角色。
毒枭儿子确实是没做过坏事,但他绝不是无辜的人,因为他优渥奢华的生活,是他的毒枭父亲提供的。
钱,是分好坏的。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挣来的钱,是好钱;你违法犯罪搞来的钱,是坏钱,更何况贩毒。每一个毒枭背后,都有着无数个因毒品而逝去的生命和支离破碎的家庭,贩毒赚来的每一张钞票上,都沾满了罪恶与鲜血,这种钱,你要是花了,那么这份罪恶与鲜血就算在你头上。
所以毒枭固然罪大恶极,但毒枭身边的人,也没一个是无辜的。同理贪官也一样。曲婉婷的老妈是个害得无数工人家破人亡的大贪官,牢底坐穿,曲婉婷虽然老是嚷嚷着要替她妈讨回公道,但她自己到现在还躲在国外不敢回国。
其次,是男主的谜之操作。
男主不听队友劝告一意孤行,导致最后队友来救自己又多牺牲了2人;
他害死了救了自己的老友,这老友对男主一片赤诚,男主还是任由老友被杀;
管家杀了他多个队友,跟着他出生入死多年的队友,他居然还主动联系管家以求合作。
这一切不义行为,为了什么,就为了一个素未蒙面且并不无辜的陌生孩子。
1星,动作戏还算可以,演技在线。 但在后面剧情有点歪了,雇主背信弃义,不付钱耍老赖不说,还杀害本方战友,一队战友好几条性命就这么没了。 在什么地方说理,也是要杀雇主为战友报仇,冤有头债有主,血债血偿这点都做不到,跟主角这种人合作当战友,简直就是灾难。。价值观扭曲了,观影感觉极差,根本一点逻辑都没有,所以只能给1星。
这电影名字翻译的挺烂的,一股浓浓的好莱坞三流战争片的感觉。
而实际上,感觉更像是一个北欧广告片导演在美国武器指导的协助下利用印度提供的场地和群演拍摄的一部第三人称城市战游戏cg片。
而这电影的主旨也很北欧,战士渴望在战争中被杀死,其他的就有些扯淡,不过这导演真心喜欢呼应,自己设下的flag每个让他拍出来了也是很执着。崛起的孩子王,被孩子叔叔杀死了狙击手也导致他自己被狙杀,还有最爱的直立跳水,导演对于水的镜头的喜爱让我深深怀疑他拍vlog应该也没少拍。
战争镜头非常棒,刚救出孩子后在房屋间穿梭的长镜头应该是这几年看的战争片最佳了,和完全文艺范的1917是两个路子,关键他居然不抖,太棒了,枪的打击感,经常注意补刀都很游戏。不过这导演拉印度作为拍摄地完全是只利用了一个场景,和人有关的事情是一点没碰,群演和其他地方的没啥区别,唯一利用到的也只有两个高手单挑时候无视危险乱穿的小车,非常可惜。
写在最前:3.5星。网飞流水线电影,适度降低期望值,你将收获看动作片的纯粹快乐。
《惊天营救》的故事线很简单:一位黑帮大佬的儿子被绑架了,由海姆斯沃斯(aka 海总or 锤哥)扮演的黑市雇佣兵受命潜入军方和敌对黑帮势力强大的达卡市营救这个小男孩。
豆瓣给这部戏的标签有两个,动作/剧情。
作为动作片,《惊天营救》绝对值得一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出彩。
作为剧情片,它的故事线只能算勉强及格,基本完成了把漂亮的打戏勾连起来的作用。
记得预告片刚刚释出不久,我就跟基友感叹:“打戏拍得好漂亮,有《美国队长2》那种干脆利落的感觉。”
去翻了导演山姆·哈格雷夫的简历才发现,原来他之前是《美国队长2》里美队的特技替身,深得罗素兄弟赏识,后来成为多部漫威电影的特技指导( stunt coordinator)。此外,他指导的作品还包括塞隆大美女2017年的电影《极寒之城》(Atomic Blonde)(这部的打戏也非常精彩)。
尽管山姆·哈格雷夫、罗素兄弟还有海总都跟漫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漫威并没有给《惊天营救》提供什么经济支持,相反,当影片制作方四处寻找投资时,是“对家”Netflix站出来为它提供了资金和平台。
原创电影、略偏向于R级定位、中等规模的动作片——这并不是目前电影市场上的大热类型。影视投资人不想冒风险支持《惊天营救》也不难理解。但是,电影从来就不该是单纯的金钱游戏,它不应该是单维度的、只顾讨好观众的存在。在迎合学院派的奥斯卡特供和跪舔市场的爆米花电影之外,应该有丰富多样的原创电影类型存在。
许多动作片爱好者想看到拳拳到肉、刀光剑影的动作戏,而不是《霹雳娇娃》翻拍版那样全靠剪辑拼接的花拳绣腿。单纯就这一点来说,我要感谢影片制作团队和Netflix给我们创作了一部真*虽然有点流水线*动作片。
导演山姆·哈格雷夫从年轻时开始就是个动作片和西部片迷,对成龙的作品和老式港片更是情有独钟。他曾说,成龙是他的荧幕英雄,正是成龙的作品促使他走进电影学校,开始学习与电影制作有关的一切。
作为动作片的从业者和成龙铁杆粉丝,山姆·哈格雷夫没有让我们失望。《惊天营救》的动作戏受到了国外影评界的诸多认可,给出高分的影评人称赞它“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令人惊叹的动作场面之一……非常疯狂”,哪怕是给全片评分较低的影评人也说:“它就像一款超暴力的视频游戏,只不过是由真人扮演的。”
《惊天营救》开场20分钟第一次切入大段的动作戏,作为一个看遍了海总所有作品的观众,我想说这是他到目前为止拍得最好看的一段打戏,尤其是动作设计中同时兼顾了近距离枪战和持刀械斗,在开枪的同时紧跟着连接拿枪绞开长刀的操作实在是太漂亮了,灵巧、高效、丝毫不拖泥带水,完美契合“雇佣兵”的人设。
说完最突出的优点,再来说说最大的缺点。不客气地说,乔*罗素这次的故事没讲好,有点辜负演员们的付出。
据导演说,他们希望这是个“触动心灵的救赎故事”。很显然,编剧希望在男主和被救的小男孩之间建立起某种情感连接,一方面由男主替代一些小男孩生活中缺失的英雄式父亲角色,一方面由小男孩弥补一部分男主与爱子分别的遗憾。
可惜的是,电影的文戏和武戏比例失调,保留的文戏中又夹杂了大量对反派boss的刻画(而且刻画得很不立体),导致男主和小男孩的情感线始终没能扎扎实实地立起来,最后拼命煽情的分别片段也显得比较干瘪。
可能有人会怼我说“你行你上啊”。首先,我一个理工农医宅、完全不吃编剧这碗饭。其次,我还真想说一个我觉得可行的方案。面对这样一部以动作戏为主要卖点、且动作戏非常出色的电影,影片的故事线完全可以进一步简化,利用隐形的、大众很容易共情的情节给感情线打基础。
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营救”系的巅峰作品之一:《飓风营救》。那部戏的男主为什么要杀入重围救女主?很简单,那是他女儿欸!
如果让我来写《惊天营救》,我会把海总的角色和男二的角色做融合。他可以设定为黑帮老大的保镖,以前有雇佣兵的身份背景。在老大入狱后一直帮老大照顾儿子,久而久之,便跟小男孩有了类似父子兄弟般的情感(这部分情节有几个回忆镜头就可以搞定)。这样安排之下,他潜入达卡,各种为小男孩拼命的情节就合理多了。
当然,这个情节不够跌宕起伏,但问题是,现在的情节也没有很跌宕起伏啊……编剧一直在刻画男二给男主使绊子,我还以为男二有什么大阴谋、跟反派一伙儿要搞死小男孩呢,结果也并没有。
最后,再来说一下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同志的表现。戴上颜粉滤镜,我觉得他的打戏流畅利落帅气,成功摆脱了雷神系列的风格,比花拳绣腿的《黑衣人:全球追缉》更是不知道要好出多少倍,而且从外网报道也可以看得出来,他这次拍戏态度挺认真的,累得够呛。
摘下颜粉滤镜,我也还是要说一句:海总这次的演技基本到位了。他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域(《假期历险记》《捉鬼敢死队》《黑衣人:全球追缉》就是他典型的舒适区,演一个中二神经病的自己耍耍帅就应付过去了),有在努力表现出一个长期生活在伤痛、遗憾中的中年男人那种“沮丧无力感”,跟小朋友对戏的时候那种怜爱的深情也演得很真实。
当然,我并不是在吹海总的演技有多厉害,他的演技还有很大很大的进步空间。像许多漫威系的演员一样,他需要应对漫威后的世界,要给自己寻找到雷神以外的角色定位。我当然希望他能够一直接到《急速风流》之类的剧本,遇上朗霍华德这个级别的导演,但如果不能,有《惊天营救》这样的练习机会和表现,我也觉得很OK,这是个不差的过渡。
用外网影评人的话来概括,在这部电影中,“在历经了利润丰厚的偶像生涯之后,海姆斯沃斯出人意料地——考虑到他的长相、才华水平——努力在电影明星的苍穹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最后,推荐喜欢动作片和喜欢海总的观众们观看这部电影啦。
文中提到的外网影评和采访:
//www.indiewire.com/2020/04/extraction-marvel-sam-hargrave-netflix-1202226565/
//fortune.com/2020/04/23/chris-hemsworth-extraction-netflix-sam-hargrave/
//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20/04/netflix-extraction-chris-hemsworth-review
PS:如果你在我的故事线里看出了锤基AU的风格,那不是你的错觉。
短评。
长评。
《叶问4》的编剧曾经说过一句话:最重要就是解决为什么打。而这部电影我最大问号就是为什么打。
( 我强制忽略掉电影中孟加拉军警的强大火力。对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2016年孟买恐怖袭击的电影《孟买酒店》里印度军警的装备,我认为孟加拉可以入侵印度,直取德里。)
1.毒枭已经被缉毒组控制了财产,毒枭被抓进了监狱,没钱、没人。为何“血海深仇”的敌人要绑架他的儿子?他不是没钱吗?那你要羞辱他,绑架他儿子何用?杀了不是更好吗?
2.毒枭没钱、破产,依然有大房子、豪车、保镖、雇顶级雇佣兵……那你能先把这些卖了把人家尾款给上吗?
3.顶级雇佣兵被自己的主顾白嫖,不是在交易地点阴人家,是在战区!你有截胡顶级雇佣兵的能力,干嘛不从非顶级雇佣兵手里截胡呢?这应该更简单吧。因为你打不过拳王,所以你决定雇一个人先把拳王打了,然后你再打这个人……
4.中介第一次知道被白嫖是在这一天的开始,天还是亮的,队友死光,钱没有转过来。她知道哪里不对,但是她憋住没说。她等了整整一天,本来顶级雇佣兵只要把孩子交给雇主就皆大欢喜的情况下,她选择沉默,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说,之后大家坐下来,她终于说了,我也不知道她怎么知道暗算他们的一定是雇主。总之她从什么都不知道变成了什么都知道,变成了全能之神。
5.这孩子不相信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家庭保镖,却要信任一生头一次见的外国人。“我认识他”“他可能也是出卖你的人。”“哦,好吧。”这是来自印度人血液里对白人的信任吗?
6.顶级雇佣兵为了让孩子成功脱困,自己当上了李向阳——靠向天鸣枪掩护老乡转移。听起来是挺高级的计划。问题是,“离开这里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那些桥,而所有的桥都被设卡封锁了。”所以,你鸣枪的意义是什么?这里不是赵庄啊,亲。你被鬼子包围了,你向天鸣枪不就只有暴露自己的位置吗?
7.最后,顶级雇佣兵团和孟加拉军警爆发全面武装冲突。因为男人对女人有着非凡的意义。她要不顾一切去救他!但是她当初为什么明知道这是个“自杀任务”还要让他去呢?因为她又爱他又恨他,纠结死了。
我不想提政治正确,因为毕竟这是娱乐片。但诸多逻辑上的错误让我不得不考虑这里面有政治考量。一队西方雇佣兵为拯救印度毒枭的儿子入侵了孟加拉,杀死众多孟加拉军警,就为了“正义”。你说毒枭的儿子没有错啊,那孟加拉军警有错吗?毒枭的儿子说,“我为我爸的行为感到恶心。因为他可能又杀死了谁的爸爸。”为了救你,你知道死了多少人的爸爸吗?How dare you。
以上我谈的是剧本。以下我谈谈技术。
很多人肯定会说3分之一处的长镜头。以现在特效如此发达的当下,一镜到底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当然这不包括我们中国。问题是你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本片和《流浪地球》此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为了炫技而拍摄众多废镜头。比如360度环绕拉升,这种长镜头就像科技馆里的4D电影,任何感觉都没有。转场非常凌乱,我时常分不清谁和谁的相对位置。比如最后将军狙击手的位置毫无交代,镜头之后又紧跟着拿望远镜的毒枭,让我以为他们俩在一个地方。追车时经常把车作为主角而不是人作为主角,给人一种疏离感,让人看着一点都不紧张。导演在动作戏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动作戏做的很亚洲,但是导演、摄影和剪辑方面等于没有。看到片尾字幕,解答了我很多疑问。
电影对于奥维初登场时的角色塑造就颇为到位,能够以直白但不过于粗糙的叙事方式,让人迅速对其身为富家子弟、与父母关系疏远、父亲其实并非善类等多重背景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让人对角色建立起一定的共鸣或情感连结。而对于让故事拉开序幕的绑架事件,本片塑造出的观赏性也令人赞许,以较平凡的事务作为铺陈,继而突然出现转折,成功营造出令人吃惊的效果。
我是锤哥脑残粉
突突突哐哐哐,看性感锤哥在线打枪。这部电影就是属于那种很常规、普通的营救爽片模式,要啥剧情,要啥逻辑,看看动作戏简单爽下就OK了。在35分钟左右开启的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是全片仅有的亮点。另外,结局是暗示锤哥没死?
看得到锤哥试图迈向动作扛鼎巨星的野心,用最成熟的配方调配出了不会出差池的成片质量。网飞这大数据写作也够鸡贼,曼达洛人火了就拍猛男带娃,漫威大热就找罗素镇场,爱狗杀手成气候就顺应潮流—-近年来仿佛不拍点长镜头就不敢说自己是硬核动作片,管他细节有多返古粗糙、剧情有多碟市老套,反正炫酷就完事了。
打发时间的爽片,结果完全是浪费时间。虽然看这种电影不应该想这些,但如果救一个孩子的代价,是杀死几百个家庭里的父亲,那这孩子不救也罢。基本上,这就是我面对此类道德困境的观点。
中间有个大概11分钟左右长度的长镜头,算是本片难得的亮点吧。虽然,还挺刻意的。锤哥的动作戏蛮干净利落的,肉搏战拍得正常发挥。其他方面就太平庸了,老套的阴谋与拯救式的剧情。节奏也不行,中间各种冷场,仍然很网飞动作片,对付看着玩
男主泰勒因为儿子死了,没能忍心抛下任务营救的男孩。而且在营救过程中作死,屡次放过孟加拉黑帮“死孩子们”,最后死于死孩子枪下。女主狙击手真美,八个月后为男主报仇干掉毒枭。
❶乔·罗素的剧本/制片有罗素兄弟、海总/执行制片有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❷文戏薄弱——雇佣兵的动机(“我需要钱”、“接足够多的危险任务就有机会被子弹打死”)不自洽。通过闪回强调“有过一个妻子,儿子几年前死了”,但无助于建立他与“包裹”的情感纽带。妮可与他暧昧不明。萨尤抢人只是一场乌龙;❸动作戏很实在,不得不提长镜头。打斗风格类似但不输西装革履的“犟·威客”。
第一时间看完 还是标准的网飞六分爽片
低配版的《疾速追杀》,动作戏很赞,枪战戏《使命召唤》水准,叙事却很拖沓,从头打到尾的片子节奏让人昏昏欲睡也是醉了。总体还是“网飞出品,必属莽片”的路子,噱头搞得很足,其余凑乎就完事儿。但这样剧本,交给大厂就直接奔着小成本B级片去了,在网飞这里就敢给你整成大制作大阵仗,这是很让人欣慰,总比没有好,但注重一下基本功就更好了。长镜头中有一处很喜欢:闹市中锤哥跟三哥对战,景深+动作,像极了街霸
比前阵子彼得·博格给网飞鼓捣的那部强不少,前半部分动作戏有一处相当漂亮的(伪)一镜到底,瞧了眼给本片担任摄影的纽顿·托马斯·西格尔,之前的作品还包括《亡命驾驶》《非常嫌疑犯》等,厉害了。
7.9/10 太硬核了,竟然是网飞片… 整体还是在这类电影的平均水平,但前半部分那场长镜头完成的太出色,包括场面调度和摄影机位都高度配合人物的动作角度,配合高超的剪辑,基本无缝衔接。另外这两年的动作片里的悲情开挂男愈发增多,风格和故事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吸收JW系列,但好在本片还是遵循了动作配合故事,即便整体故事如何俗套,后半段的展开如何笨拙,也没有让其喧宾夺主。
搁在Netflix出品的那些原创电影里,这部算是能看的了,至少几场动作戏的娱乐性还是在线的,但故事还是有点奇怪,主线高潮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强行留给了不需要逻辑的“八个月后”。当成爽片来看,基本上是及格线的水准。
剧作表演都没什么短板,几场动作戏都有亮点,枪战格斗都可圈可点。3 星的底子+1 星动作亮点。(战狼系列拍到第五六部差不多就应该是这个水准了)
动作戏不错,但还可以更好,还是不如印尼的那几部。10分钟的长镜头还可以,但也仅仅是还可以。犯了《冬荫功》同样的毛病,形式大于内容,过于追求时间长而牺牲了观赏性。而且这10分钟有一半的时间都不是主角的视角。拍1个“还可以”的10分钟镜头,不如拍10个“精良”的1分钟镜头,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而且难度会小很多。还是希望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可以少接几部动作片,多接几部《极速风流》这样的电影。每个演员都不应该被定义,尤其是不应该被自己定义。你也是一线巨星了,你的选择有很多。
长镜头很酷,锤哥加一星,网飞拍片子都不走心啊,就是花钱办事草草了事,更谈不上电影工艺了...这种状态想抢六大厂牌的生意还真差得远,净拍一堆同质化产品堆数量了...
8/10 这个比网飞以前的6分爽片高出来一大截,动作戏到位,摄影音效到位,演技到位,十几分钟的长镜头(虽然能看出拼接点但是)足够精彩,这就很好了。那些批评老套的,拍传统的你们不愿意看,拍新花样的又嫌没新意,那什么样的才算好?
复联动作指导当导演,场面足够炸裂,流弹喷射,拳拳到肉,37分钟处开始有个长达十分钟左右的长镜头,把场面调度和摄影技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从房间内,楼梯间,高空坠落到车体爆炸,摄影师紧密跟随,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动作内容饱和状态下的无剪辑,其实更能窥见真章,动作指导出身的导演这回玩的酣畅淋漓,纵情恣意,锤子哥独挑大梁,别于他在科幻角色的特效武装,大部分动作戏亲身上阵,青筋乍现,赤身肉搏,狙击行动,干净利落,让100分钟的时长充斥着浓烈的荷尔蒙味道,虽然结尾走到了英雄迟暮的千篇一律,但仍能看到角色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乃至于对“生”的渴望以及对个人的救赎,居然还能被这种批发市场而来的犯罪故事打动,在整体工整下又能突破,算是剧组给出了对这部电影最大的诚意。★★★☆
蹲到了资源,马上就看了,我喜欢这样的爽片,打就完事了。锤哥好帅!玩多了吃鸡游戏的我表示,冲锋枪,狙击枪,烟雾弹,手雷,狙击枪,都太有代入感了,感觉是真人吃鸡游戏,23333
从钉耙插喉耍到迫击炮开路,从铁杖摩托手雷装甲到狙击直升机,伪长镜头追车巷战公寓楼搜杀百人斩坠楼单挑皮卡撞飞,又或无伤亡掌刮扔人灭童党,挚友咖喱满是辛酸;又一部年度动作大爽片,很可以
有好莱坞传统英雄主义动作片的影子 如今的大多数ActionMovie都朝着科幻的方向赶 这种片子真的感觉是看一部少一部 以及对比其他Netflix动作片 这回算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