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伊莎贝拉2006

HD国语

主演:杜汶泽 Chapman To,梁洛施,黄秋生,田朴珺,贾晓晨,曾国祥,何超仪,詹瑞文,余文乐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6

 剧照

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2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3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4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5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6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3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4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5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6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7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8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19伊莎贝拉200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伊莎贝拉200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前。澳门司警马振成(杜汶泽饰)因惹上是非遭停职,警察生涯即将终结。马振成与伙计仍然夜蒲,盲打误撞遇上一名神秘少女张碧欣(梁洛施饰)。张碧欣随之跟着马振成回家,醉酒醒来的马振成以为自己与对方有了一夜情,再加上碧欣声称是他与初恋情人分手后生下的女儿,更加令马振成错愕不已。  碧欣因欠租数月以致无家可归,其心爱的狗狗伊莎贝拉亦被无良业主赶走,下落不明。身为父亲的马振成希望能弥补以往的责任,其后碧欣坚决要与马振成同住,令一向放浪的马振成生活顿起变化。  为求自保,马振成企图以身犯险令自己得以脱罪,他的好友杜Sir(黄秋生饰)亦屡劝无效。张碧欣欢欣鼓舞地准备与父亲落草,对着同校男生也难掩得意之色。然而渐渐地马振成从张碧欣身上,体会到什么是责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狄仁杰之伏妖篇神速侦探~春天的诡计反击祭~激荡开国元勋朱德谢文东第一季的士速递5(国语版)恋爱保质期2019云淡风轻X战警2(原声版)如是2018浴血玫瑰斯克拉兄弟:我们在谈论什么叔叔你的指尖铁面战警新超人 第三季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第八季连理枝大侦探波洛 第四季尼斯警花画皮之阴阳法王(国语版)大奖2024脱稿爱情神的礼物-14天国语败犬:前篇

 长篇影评

 1 ) 澳门,熟睡而忧伤的“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葡语里的"Isabela",伊比利亚岛的"Isabella”,那个“对上帝承诺”的女孩。
   
    今天读到廖伟棠的《旧欢似梦》,猝不及防,我搜索脑海里那座近乎要被遗忘的,包裹着初恋的城市——澳门。
   
   《伊莎贝拉》这部有关于澳门的电影,两年前在北京的大学宿舍里看过。那时临近毕业,所有的情绪都被校门外的花花世界所涌动,仿佛即将要迎娶一位艳丽的贵族千金,全然忘了南海边的半岛上有一位和自己相恋过、正在熟睡的姑娘。

   她一次次从梦中醒来,却发现自己的爱人不见了。
   她一次次默默忍受,倾尽了自己所有的好,却总遭人遗弃。
   当,被人遗忘,是一种常态。

   这是一座留不住过客的海港城市。
   
   打开电脑,找不到在澳门拍摄的场景。
   2002年,第一次离开家去澳门上学,从关闸出来抬头望着那拥挤逼仄的楼房,带着逃离社会主义的快感,嘴里唱着"big big world”,那是一见钟情么?
   
   我确实喜欢过这座城市。
   黄昏时搭乘28c过跨海大桥,夕阳,海水,天空,各式中西建筑——那是一杯澳门特制的醇美的葡萄酒。
   没有鲜明的四季,只有是最湿的四月,在湿季中,晾在阳台的衣服总是干不了,身上那粘糊糊的味道,是我能记住的,她的味道。
   报纸里没有太多新鲜的事情,若干年后唯一能引起我震惊的是曾经同校的内地女生被人勒颈窒息致死。
   这样的新闻是可以上小城的头条。

   我怎么能将你忘了呢?
   听fado的时候,我想的是葡萄牙;听粤语歌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香港。
   我忘了,2003年4月1日,住在澳门文华酒店对面,新闻滚动播放张国荣从文华酒店跳下的新闻,我们集体跑到阳台却发现一切“太平”。
   看,张国荣选择的也是香港的文华。

   上《澳门史》的时候,发现,澳门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被葡萄牙侵犯。
   从大航海时代中没落的葡萄牙贵族在500多年前,航船经过澳门,想必也是一见钟情吧,被这里的温柔和安静所打动,便停留了下来,但始终要归航到自己的伊比利亚半岛。
   不像傲慢如帝王般的英吉利王国于之香港,葡萄牙对待澳门,就像对待一位情人,不给承诺,不刻意她改变。

   所以,500多年前过去了,她的面容依旧,妈阁庙里香火鼎盛,玫瑰堂里也一直响着结婚的钟声。
   白天,她秩序井然,各式各样好玩好看的车子总能在小小的停车位中再瓜开一小份,安停在某家门前的碎石小道上。
   夜晚,她会偷偷跑到海边的指明灯下纸醉金迷,夜夜买醉,唱一首《小城事》。
  
   没人会在意她的悲伤,她的哀怨连渐渐被边缘化的香港这个大怨妇都比不上。
   
   于是,她习惯在纸醉金迷后,静静沉睡。
   在梦中忘却从她身边经过的、爱过她的人们啊,忘却她不为人知的忧思啊。

   她的美丽,总教人遗忘。
   

   想起她,仿佛突然遇到一个曾经被自己遗弃的人,那《伊莎贝拉的呼唤》叫了好几年,我却从来没想过要回到她身边。
   尽管知道她百般的好。
   她包容了一切——中西两种最难相容的文化。
   但有谁留意,小城市里小人物?
   那个在官也街卖猪扒包的资深师奶也曾是葡京赌场叱诧风云的发牌手。
 
   新马路、大三巴、渔港、妈祖、大炮台,我们都曾在澳门半岛上那个长得像圣母玛利亚的观音像旁静静等待一场流星雨。
   
   旧爱总沦为心灵埋葬。
   也许有一天,我再度从梦中惊醒,想起她,也会像今晚这样,陪她在地球的另一端静静流泪。

ps,我从来不觉得这是彭浩翔最好的电影,却是配乐最绝妙的一出,首推金培达的ost。

 2 ) 小地方小故事

从来都跟不上潮流,什么都跟不上,所以今天才看了《伊莎贝拉》

几乎毫不知情,看之前。无论对导演还是演员还是剧情,只知道这部片曾经像今天广州的空气一样热。没有期待,也没有偏见。这该是看电影最好的状态。

小地方小故事小人情,拍好了比很多传奇都好看。

看完了上豆瓣看影评

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这故事有情欲暧昧

马振成的一举一动都把握得很好,而且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底线,从他以为自己是小欣的爸爸那时候起,他对小欣的种种的好都明显出于父爱。至于一起灌酒一起躺床上的场景,我认为并不过分。

小欣的一颦一笑也都恰如其分,从未越界。她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死了母亲,无依无助,有对父亲的依赖也是很正常的,况且她猜测马振成是她父亲多年了。我想,当一个人从小缺乏别人都有的东西的话,一旦他拥有了肯定就会狠狠地抓住不放手,非常非常珍爱。

但是,小欣真正的父亲的出现很没必要,而且很突兀。如果故事简化到马振成就是小欣父亲会更好。

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镜头运用抄王家卫。

是有学他的痕迹,但也是师承关系。没有必要刁难导演。只要用在电影里合适就是好的。

再说,这部片的色调很澳门,真的,记忆中的澳门就是这种色调的。

不觉得有悲哀,结局是小幸福。也不觉得矫情

 

不是很多年前就有种香港电影已死的说法吗,现在我相信香港电影只是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型。年初看的《狗咬狗》也是拍得非常的漂亮。好像都是06年的片子吧,一年有两部好作品很不错了。

 3 ) 再談《伊莎貝拉》:理不清的回歸情意結

 從短片《暑期作業》開始,看慣了導演彭浩翔的黑色幽默,《買兇拍人》、《大丈夫》、《AV》等,一脈的彭氏風格,來到柏林影展得獎作品《伊莎貝拉》(獲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骨子裡仍然是彭浩翔的獨家風味,但畫面、音樂卻是截然不同。

 在影像上嘗試改變的彭浩翔,在題材也努力求變,從以前慣說男人故事,到《公主復仇記》的女人心理,再到《伊莎貝拉》的父女情,還有,《伊》片中貫穿全片的回歸事件,這其實是一齣政治片,說不盡的是從上世紀至今一直剪不斷理還亂的回歸情意結。

 構思影片的背景,與政治也分不開。彭浩翔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澳門是第一個被外國人佔領及居住的地方,也是最後一個回歸中國的地方。他指這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女兒去找回自己的親生父親,於是決定將這個父女重逢的故事放在回歸前夕。

 極具殖民地色彩的澳門舊建築,暖暖的畫面,老虎機閃爍的燈光映照在杜汶澤飾演的馬振成臉上,異鄉的音樂,還有片頭片尾那款舊電影的字體,甫一開場,王家衛的影片便悄悄籠罩。很多人說過,《伊莎貝拉》在視覺上很像王家衛的作品,但在內容上,尤其是對白,依然十分的「彭浩翔」。

 故事發生在澳門回歸前夕,本身已極具政治味道。如導演所言,女兒找尋父親,與澳門回歸中國,在感情上是一致的。即使不談片中過場的關於回歸的新聞剪報,片中角色的發展,也隨著回歸日的接近而改變。然而影片雖然以澳門為題,但同樣經歷過回歸的香港,是澳門這層表面下的一個影子。彭浩翔在述說澳門回歸的故事時,也「暗渡陳倉」香港的回歸經驗談。

 何超儀在戲中可謂是演回自己現實中的身份,在回歸前夕的澳門,她呷著苦茶,嘆著氣勸馬振成,甚至說連自己父親都不能像以前那樣,最有趣的地方是利用現實身份來擴闊戲中角色的層次,藉以去談回歸的改變。

 黃秋生在片中演馬振成上司,三次出場,三次都在吃。從需花時間與較熱鬧的打邊爐,到在麵店吃麵,最後則是在車中吃漢堡包,每況愈下。這不代表回歸後的生活境況,但卻反映戲中角色對回歸的不知所措,甚至有點無奈,正如以上兩個角色均叫馬振成放棄。

 要放棄的是甚麼?

 戲中馬振成是一個幫助警方高層與黑幫接頭及收受利益的中間人,為了回歸,在大環境下他被迫要承擔所有罪名以維持一個漂亮門面。不甘於成為犧牲品的馬振成,便要努力尋找各種方法,甚至要以身犯險,使自己免於牢獄之災。片中兩角色叫馬表成放棄以身犯險,潛台詞則是不能再依以前的習慣行事,新的秩序即將形成。不能犯險,就只能逃離。

 對於香港人來說,「逃離」這個手段並不陌生。九十年代的移民潮,藉著離開這個城市來逃避面對「回歸」的命運。所不同的是,以前香港人移民的目的地是加拿大或歐美國家,《伊莎貝拉》中的馬振成,是要「著草」(潛逃)至泰國。

 影片不但畫面上頗具王家衛的風格,在內容上也與王家衛的作品頗多回應之處。如《阿飛正傳》中的尋母,來到《伊》片變成尋父;《阿飛正傳》中「無腳雀仔」暗喻香港這個「無根」城市的漂泊,《伊》片卻以父女相認——即使馬振成明知這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仍要留她在身邊,作為一個責任與傳承。

 《阿飛正傳》或《2046》中所呈現的那種世紀末的頹廢之美,在《伊》片也略具其形,表像下的彭浩翔,仍然貫徹其黑色幽默,尤其是在對白上。畫面營造出來的美麗與夢幻感覺,是可望不可及的;故事與對白卻是如此現實,兩者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反差,就像把王家衛的囈語放在日光日白之下,夢幻亦不得不破滅。如片末浪漫的父女逃亡,終歸回到現實,唯一改變的,是要戒掉那些壞習慣,就像回歸前的種種不良傳統,在回歸後也要統統戒掉。

 香港回歸中國多年,電影創作者對於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仍未停止探索的意圖。《2046》談回歸50年後的香港,不知道如何踏出新一步,尤其是在「50年不變」的承諾下,第51年、52年等「50年」後的時間,將會是怎樣?

 這個時間的承諾,放在《伊》片中,就是「Isabella」。在西班牙文中,「Isabella」有「對上帝的承諾」之意,放在片中,亦有父親對女兒的承諾,如要戒煙,要擔起一頭家,多年前御下的擔子,他亦願意重新擔起;同時亦是中央對特區的承諾,50年不變,保持一切的繁榮穩定。

 4 ) 梦伴.彭浩翔.伊莎贝拉

一个少女张望着楼上紧闭的房门,海报上的《伊莎贝拉》弥漫着粉红色调的暧昧,正如这个故事开头10来分钟给观众所造成的错觉。

比之《公主复仇记》的所有悬念压在结尾,《伊莎贝拉》用近乎溢满的音乐,更为散漫的节奏讲述了回归前夕的澳门——一个落魄司警和他素未谋面女儿的感情起伏。

与其说《伊莎贝拉》沉浸在一种怀旧气息中,不如说彭浩翔依然停留在“回归”情结带来的迷恋情绪而没有完全清醒。他在《伊莎贝拉》重复的只是走出过往,转而获取新生的过程。

如果说《大丈夫》的怀旧迷恋有所遮掩,需要甩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幌子并且计算一道简单数学题目(2002-5=1997),在《伊莎贝拉》里字幕打出的另一半并行故事线索则直白得多,距离1999年12月20号澳门回归祖国的脚步日益踏近,一个落魄的男子遭遇了他生命中最为恐骇的劫数。但是这种直白并没有表现得赤裸裸,除了一次对比式的街头被堵掌嘴,影片也没在马振成的落难上着墨太多,这不太像是用力不均的失误而是有意为之的保持平稳。

《伊莎贝拉》的创作冲动源于彭浩翔和杜汶泽一次半玩笑性质的聊天,两个男人遂决定在无中生有的爱情上下一番文章,于是这般不为常人所容的畸恋投射到了一对父女身上,带着荒诞色彩的真实。

影片里的马振成过着没心没肺的单身生活,换女人如换衣般平常,突然一个自称他女儿的少女闯进了他的生活,死水起了微澜,他佯装的冷漠并非无以为惧的麻木。澳门真的是太小了,小到这样一对父女能够多次相见却又素未谋面般陌生。穿着热裤,露着雪白玉腿的张碧欣,走来晃去间洋溢着青春少女应有的热情和天真,却有着和少女不相称符的心计,缺少父亲关爱的她早早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过活,她需要借助父亲的力量继续生存下去。

马振成在女儿身上发觉了死去女友的影子以及良心的愧疚,冷静与热情,畏怯和接纳,冥冥中也是母亲把女儿指引到了父亲身边,这是另一层回归,于是他决定留女儿在他身边。在名叫伊莎贝拉的狗身上(这段太像韩国的《绑架门口狗》了),在包折金银纸的时候,再回到医院长椅上,他意识到自己不会一无所有。于是他教她爆酒瓶帮她寻找爱犬又在最后劝她戒烟,这种感情超乎了父女应有的关爱。

彭浩翔在《伊莎贝拉》运用了不少平移镜头和固定机位,平缓柔美。他变得从所未有的含情脉脉,注视着破败的澳门街头小巷,简陋的家居小屋,这对父女的喜忧,怀旧与伤感一一在画面上得到了再现。

《伊莎贝拉》设置的悬念在消除刹那并没有给人恍然大悟的快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忧伤。医院长椅上的几次闪回已经足够道破真相了,彭浩翔还是过于照顾着观众的理解力,非得把事实通过一个无关紧要角色再说一遍才能消除他们的心结。

至于这是不是回归主流乃至投奔商业,至少目前并还没有特别明显的迹象,看完《伊莎贝拉》很多人甚至会心生闷骚的埋怨(例如关于赌博下注与人生的感言),于我只是觉得节奏流动缓慢了些——和《公主复仇记》一样的毛病(或者说“优点”),部分剧情变成了音乐的搭配附属,音乐过于饱满导致着不少细节成为累赘,或者说细节丧失了彭浩翔最初给人黑色怪诞的印象,转而在音乐旋律中存活。

 5 ) 伊莎贝拉的喜剧

她生了。她21岁。一个比一个惊人的消息。但总是一个好消息,钓金龟婿的成功案例,即使没有婚约也没什么,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身价3000亿啊。不要说是对这个自小便出来挣钱养家的小女孩,她比人更懂得金钱的分量。 小女孩长得特别成熟。12岁签约,15岁出道,17岁演伊沙贝拉,得葡萄牙影后。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阿,只说对了一半。还有,生孩子要趁早阿。说是未来10年,退出影坛带孩子,毕竟巨富的豪门决不需要她养家。只有一边的刘嘉玲仍悠悠说着生孩子要顺其自然,大概暗地里悔恨自己没有她想得这么明白。 想不到是完美的来着。即使没有婚约也怎么看着都像一出喜剧。一个21,一个42。很容易想到的是中年危机,而纯真少女前来,搭救贵公子。贵公子抱着儿子笑得真甜。原来他也是这么的年轻啊。伊莎贝拉发了胖,自然恢复会很快。 中年危机的当下,最抵挡不了的就是纯真吧。那就是伊莎贝拉,自然而然散发的清新气质。 某次她在一大群电视台的女新人里按顺序表演,唱一首歌,看得出的是认真,看不出的是巨星气质,而《伊莎贝拉》里她却是光芒万丈的那一个。 那一时恍惚讶异她原来这么平常,淹没在一群浓妆艳抹、装腔作势的小明星里,好在她绝不是那般的装腔作势,她会脱颖而出,是为一种清新,你知道那种青春,中年男人常饥渴地对之有如氧气。氧气,这地球上似乎越来越不那么纯了。 这样一连串的惊讶,到21岁,戛然而止,我自然想起山口百惠。一样的家贫,一样有天赋。还有一种倔倔的样子。而自然,那个传奇年代早已不再。伊莎贝拉最后一次出现在港媒面前是跟妈妈扫名牌。时代不同了。 她长手长脚,电影里耍酒风的样子,好像那么远,又那么近,只有一件事不用担心,那就是时间如电,那转一眼的纪念,改天她可以给儿子看,而那时,那种青春已经远去的像是一张老相片,徒供你我怀念。

 6 ) 其实呢,我想说,电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以下皆为梦呓者,碎碎念。 ----------------------------------------------------------------------------------------- 好像也不懂那些画面色彩音轨镜头好高深好复杂的专业术语,也看过彭肥其他的片,好像这一部确实跟其他的风格也不太一样…… 其实呢,我想说,大概电影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吧。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就好像总是偶尔,在某个莫名其妙毫不相关的瞬间,大脑会闪回那段话…“那天我在街上,看到有个小妹妹拖着一只狗。她经过我身边,我知道是伊莎贝拉。然后我跟她去公园,我们在公园玩了很久,我抱着它,在它耳边轻轻的叫它。它回应我。那个小妹妹告诉我,那只狗叫当当。我不想分开它们,我不敢告诉你,因为我怕找回伊莎贝拉你就会叫我搬走,你可不可以不再扔下我?” 是啊,“你可不可以不再扔下我”? 很多年前看的电影了,却还是一直记得那些画面。 大猩红色的破旧沙发,藏有暗色花纹的肮脏地毯,潮湿空气里似乎很快就要剥落的墙皮。 像油画一样的电影,适合夏日微醺的时候,旁边最好还要有一盏老旧的台式绿色电风扇,嘎吱嘎吱的吹,慢悠慢悠的看。 有一个夏天,爱一个人,和他一起大汗淋漓的吃火锅,在大排档唱喜欢的歌,饮醉酒练习砸碎瓶,约定好一起亡命天涯跑路,还有,跟他那么多的女人面对面坐定拼酒,然后在公园抱着心爱的狗狗一个人独自痛哭。 好像杜汶泽那样的一个人,以前没看到过,以后没关注过,但肥肥的啤酒肚,专注的吃着盘中的菜,还可以抬起头变魔术给你看,却那样那样的打动我。 想来高中的时候曾经仰慕过自己的化学老师,并不是什么风度翩翩的白色衬衣年轻帅哥,只是一个和杜汶泽没差太多啤酒肚的戴着眼镜普普通通的中年教师。 喜欢抽烟,课间去办公室问他问题能够惹得一身的烟味,却每次点烟前都会用那种有一点点可怜兮兮的眼神询问你“可不可以?”然后你会觉得好像不让他抽烟是做了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却又很担心他这样子抽烟对身体好像真的很不好。 喜欢喝啤酒,好像每次男同学邀他一起去喝啤酒都没有拒绝过吧!忘了有一次曾听谁说过,他每天上完课回到家,好像都要从冰箱里拿一瓶啤酒,然后坐在沙发上喝。毕业之后班级聚餐,本来是开了车来,坚持不要喝酒的,却抵不住诱惑,索性把钥匙交给我们班主任“你帮我开回去吧”然后就和大家一起放开大喝。男同学们好像是要集体把他灌醉的吧,但他酒量真的好,即使后来男生们败下阵来,耍赖让女生们拿着饮料去敬他的酒,他也照喝不误,并没有大醉的样子。 好像真的很贪杯的样子啊~ 这样回忆起来,真的真的好像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人,可是羽毛球却非常非常厉害!记得班上男生课间向他挑战,他把一只手揣在裤兜里,轻轻松松就赢得干净漂亮,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毕业后有一次假期回学校,正好碰上他和老师们一起打羽毛球,于是和他对局了一场。其实很紧张,没有摸过羽毛球的时间大概以年计也是好多数,但他却很会带人,不知不觉中就让人慢慢的熟练起打羽毛球的方法。还被他看出来那时在练网球,细心的提醒我“网球是用手臂的力量,而羽毛球是用手腕的力量”的差别,那以后就一直都记得了。 回忆好像很杂乱的样子啊。 高中的时候当过一段时间的化学课代表,有时候上课演示实验会需要用到很多仪器和药品,很多东西也很重的样子,他都会说“你小女生,把作业本抱过去就好啦,这些我来吧。”而且也不会像以前的化学老师那样好像理所应当的把清理仪器的任务甩给我,但是我却是真的喜欢化学,周末也去实验室帮实验室老师清理仪器,给药品贴上标签,整齐的排放在柜子里,也因为这样跟实验室老师混熟了,可以自己偷偷的在里面做一些实验。很少很少,其实也就只有一两次吧,会碰到他过来,好像小偷被抓住一样,他却是鼓励我的神情,好像很高兴我这么喜欢化学,会问我一些问题考我,也提醒我做实验的一些细节,也鼓励我准备考试和竞赛。 所以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闻东西要扇闻,取东西标签处要握在手心,洗杯子要干净到倒过来不会有成股的清水流下…… 高考结束后,因为生病发烧的缘故,在家里休息了好几天,也因为考试失败的自卑和低落,索性躲起来不敢和同学一起去庆祝与狂欢。 终于某一天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坐公交车去到小姨家坐坐。我都还记得,那天空气中阳光带着少有的雨后的清新,我的头发齐肩了,那是六年的短发后扎起的第一个马尾。 我站在方冲小区外面的站台等车,看到他背着球拍好像刚打完球的样子回来,突然想起他好像就住在方冲的,正转身想假装没有看到,却没想到他认出我来,笑着和我打招呼。 “头发扎起来,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小丫头长大了啊。” 我低着头,好像做错事的样子。“老师……”两个字刚刚说出口,眼泪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考差以后的这么多天,一直没有哭,却在那一刻好像所有的情绪都涌上来,既委屈,又羞愧,因为自己一直以来都辜负老师的期望。 竞赛是这样,考试也是这样。 就那样站得直直的,深深的低着头,呜呜的哭。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记得他好像说“没事的”,好像还说了“考过了就不要想太多”,或许还说了一些鼓励我的话。 然后要坐的公交车来了,我也只是哭着跟老师挥一挥手,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而最后,时光也那样的把我扔在了所有的人事已非里。 好像自说自话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没关系,看电影本来就是一件好私人的事情。 所以其实我想说,彭浩翔和杜汶泽,你们这两只大胖子,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青涩的时光。 所以其实我想说,即使这部电影再怎么被人批得有多烂,它都依然是我心中最最独特的一部片。 看电影嘛,本来就是一件好私人好私人的事情。

 短评

影调 色彩 用光 音乐

7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將澳門的顔色和建築掌握的很好很澳門。女主角選用不符角色,而且老像看到張柏芝的樣子。細膩的部分足夠“你知道嗎?在澳門做人很難。沒金表不行。”“不是人家看不起你。是看不見你。”還有開場砸酒瓶的時候。砸一個不夠強烈。再砸一個。很好的細節。

8分钟前
  • mars
  • 推荐

那个小男生的生活挺狗血的 我们或许都在生命中的某个点 是别人故事的配角吧

12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有一种轻盈悠扬的步调,风格忽然和王家卫有些靠拢,但比王要接近凡人,没有从小事中讲大道理。梁洛施用自己的十八岁去演十八岁,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心,都无比成熟、睿智....

17分钟前
  • 黑骨精
  • 还行

彭浩翔这片十分文艺范,讲究风格化的意境营造,注重构图和机位移动,多用小景别,前景常有物体遮挡,人物落位画面一侧,似乎是效仿王家卫。梁洛施姿色声线演技都平平,英文名作片名、热裤露腿算是彭浩翔男性视角对她的偏好和利用。父女关系虽奇特却无深挖之处,闪回叙事不利索,回归背景也无关联

22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小妮子不錯....王張杜三角鐵式迷情疏離+(廉頗老矣的)陳果式影射忡忡+Bertrand Blier式神經質+金培達搶戯的配樂,煽情是汎濫的,情懷是投機的..港片離我果然越來越遠

24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沒想到幾好丫, Isabella演得不俗, 只是天生聲音太過尖而造作, 一幕她醉酒唱梅豔芳, 我在家也會:) 看電影時覺得最沒勁的就是邊看邊想深層意義, 但這套關於回歸實在有太多太多太多明顯的隱喻, 可以拿來和香港有個荷里活互相輝映, 其實都不很王家衛, 只是間中鏡頭在樓梯把人拍得鏡頭很像, 和明顯對比的用色, 後段開始就很彭浩翔的搞笑, 令電影更見靈巧

25分钟前
  • 推荐

有点Leon的味道,风格十足

2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开始让人想起王家卫、《Leon》、中年危机题材。但半场一过马上抖了只属于彭浩翔风格的几个幽默桥段。还有那些似是而非的隐喻,比如那只叫伊莎贝拉的狗,丢了,后来跟了别人,连名字都被叫做当当。就好像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曾经连他们自己都认为叫做macao,而现在被叫做澳门的地方。

32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由杜和彭开的 “不是兄弟”公司监制。开头故意玩了一些不那么通俗的叙述手段,搞得电影院里许多人嘀嘀咕咕。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他们已经完全忘记要弄清楚开头(或者他们已经弄清楚了),而是投入到杜汶泽和梁洛施的温情里去。跟彭浩翔此前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但是仍然有一些黑色幽默。他自己说,很难

3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彭导,你怎么了彭导,干嘛要学王家卫啊,得其形容易,可王家卫电影里的孤独是融入骨子里的,学不来。分明是效法”靠寻找母亲给生存以理由的阿飞”来讲述这个”靠寻找一条叫伊莎贝拉的狗,得以拯救一个废掉的男人”。还是按自己的风格走,这才是港片,或者电影的出路。115:t42ed8cd25

37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伊莎贝拉如此深爱一个人。他现在是,一个有大肚腩的男人,经常转换性爱对象,常把她们带到家里来,是为了省钱。在她落掉与他的胎儿,在他违背诺言没有出现之后。在她嫁人,并生下与别人的孩子之后,她仍然很爱他。她的爱多得迷惑她自己,令她相信,她和别人的这孩子,凝结着的仍然是她和他之间的爱情。

38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music。cinematography。acting。tone。editing。the way the story is told。subtitle。重看一遍,挺一般,特别是剧本,和(不优雅的)故弄玄虚。 再看一次,反感这种小聪明,而且过去那条线简直垃圾。

41分钟前
  • 找了很久找不到
  • 较差

那天我在街上,看到有个小妹妹拖着一只狗。她经过我身边,我知道是伊莎贝拉。然后我跟她去公园,我们在公园玩了很久,我抱着它,在它耳边轻轻的叫它。它回应我。那个小妹妹告诉我,那只狗叫当当。我不想分开它们,我不敢告诉你,因为我怕找回伊莎贝拉你就会叫我搬走,你可不可以不再扔下我?

4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等我回来,我们一起戒烟”。彭sir最满意的一部自己导演的作品,梁洛施很灵

4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8/10 彭浩翔正常发挥的时候,偶有灵光总能闪现王家卫的气质。情节的取舍与色调的配合使影片更为克制。灵动的配乐与剪辑更是让影片有了韵味,艺术性拔高了一个层次。

48分钟前
  • 野凡
  • 推荐

仲夏迷宮﹐拈花碎步。似乎言過其實。

49分钟前
  • 何倩彤
  • 较差

搞得那么王家卫。

50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非常夏天感觉的一部精致小电影,营造出那种颓唐可不减浪漫的调子。血统纯正的爱本身就是一支挽歌,就像片尾的那支,不管怎么动听怎么让人朝着积极方向前进,同时仍然不得不为那些怅然的欲语还休的细微末节而黯然。杜汶泽演得真好。2011.6.11

54分钟前
  • m.
  • 还行

有异国风情的小故事,讲小人物的小故事。小文艺小情怀。

55分钟前
  • 麦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