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12集,真的只想问这两个问题,然后尽情赞美,从台词到镜头语言到故事立意,真是诗意激昂无比,寥寥几笔,皆是精华,一下子点出了顾一野所拥有的另一个视野的人生——
你可以不当一个英雄,但你要做赢家。
这背后是在要求一个天性正直、热血澎湃的青年军人,在崇拜英雄的部队,做一个克服个人英雄主义,只为输赢考虑,竭力保存更多有生力量的战略家。
还有这段他在光里,孤独哼起了歌那一段,更是神来之笔,这时候顾一野19岁吧?这应该是他离家进部队后,第一次实操他爸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做了不那么义薄云天的赢家,第一次在战术上保留余地,做正确的事,说出真相,责任对半,而非一肩扛,把所有风险转嫁给一个人,同时尽可能保全高粱和自己都不被退兵。所以按我的理解,他这里是对自己唱一曲纯真逝去的挽歌,也是在对自己唱一曲注定孤独不被理解的战歌。
还有动物园理论,军队不能做动物园里的猛兽,不能不把演习当真,要时刻砥砺爪牙,否则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还有追到终点车,终点车开跑后的气极而笑后,夕阳下一个人的坚持。
这似乎真的不是在讲常规军旅题材的输赢,更像是探讨一种孤独又激昂的人生信条?
——————————————
原标题:编剧无疑在设置对照组,而我却偏爱顾一野现实主义的悲情与担当
看到第四集,角色后续已初见端倪。另一个角色是阴差阳错打了信号弹立功,顾一野则靠缜密计算与强悍胆魄,凭一己之思,设计炸毁火车展示武力以扭转战局。
两个人都被退兵,顾一野为了留在部队,在李幼斌扮演的首长的办公楼下苦站到一身军装湿透晕倒,也不能得见其一面,而高粱自暴自弃去游个泳就遇到了首长,把他当钓鱼老头嘻嘻哈哈倾诉衷肠。
尤其宋建设那几句“大院子弟也不能犯浑”、“你们学生兵”,我观影直觉更是狂动,这部剧作对家世持非正面态度,出身不说是负累,但显然对顾一野没什么好处,甚至还会给他招致偏见,毕竟说退兵立刻就给他退了。而顾一野这样一个高傲自苦的性格,我猜后面也不会有什么动用人脉的情节,反而更会赤手双拳打下一片天地。
因为种种原因,我比较关注这个剧,知道高粱最后会娶到江南征,顾一野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则会选择照顾战友遗孀阿秀,他的“贵人”张飞班长,带给他的是生命中该背负的最重责任,结合前几集剧情,我更相信我的推测了——
编剧导演在设置对照组,而顾一野的部分更接近现实主义剧作。
他会从拽得二八五万、不沾烟火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一个认清现实、拥抱现实,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成熟强悍军人。
这让我想到了士兵突击里的老七。
我以前看士兵突击,很喜欢打碎自己重建一切的老七,他以为自己老爸是军长的事瞒得谁都不知道,结果全连人知道,搞笑又真实,最后他在部队一手一脚干到无可挑剔,顾一野身上我看到了如出一辙的骄傲——
家世优越却不局限于家世。
综合来说,如果编剧是试图将另一个角色塑造成部队里证果的酒肉和尚,那顾一野毫无疑义是绿袍道士翩然下山,担责娶妻,破戒悟道在军中。
酒肉和尚往往亦庄亦谐,可叹演好的人实在寥寥无几。
有趣的是,肖战这个少有的以亦庄亦谐角色成名的演员,这回却挑战起了高冷男神。
我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就是演活泼还不油腻的男演员,驾驭高冷只会信手拈来。
这几集看来,肖战演起顾一野这样一个高冷寡言、文武双全、不走坦途、反过独木的青年军人,确实得心应手——相信看到他从昏迷中醒来,红着眼紧咬牙关虚弱又发狠地质问:“我比任何人都适合留在部队,你们凭什么退我的兵?!”那段的观众,应该都不会否认顾一野这个角色塑造之立体。
所以我只能说编剧写的对照组很妙,我却偏爱现实主义的悲情与担当,喜欢“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顾一野,就算他没有金手指又如何?
谈谈顾一野的傲
“在森林里长成一棵大树,算不得什么本事。在沙漠里长成一棵大树,那才值得骄傲。”
“如果果实是偷来的,那也没意义。”
从剧开始到现在,顾一野是目标最明确、动力最强的人,他一直要成为一个军人,并且一直为之努力着。
为了成为一名军人,他放弃高考,一直自修军事理论基础,新兵火车站上仍然在拿着理论书学习,在训练中,永远是咬着牙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别人在训练,他自己加重加时训,自己揣摩经验,不会的请教别人,在练习中毫不吝啬教授他人技巧。
顾一野不应该傲吗,他的自傲来自于自己强大的学识,对各种武器连队战争信手拈来,来自于自己优异的成绩,在训练中一直保持第一名,来自于自己对目标的坚定,当兵改变军队的信念从未变更,而不是那位没露过面的父亲。
顾一野从来没有利用家世使用哪怕一点点特权,哪怕是因为退兵感到委屈想要去见首长,也老老实实按照程序站到晕倒,尽管因为家世被别人别有意味地看待,他的言辞也没有因此对家人有所愤懑。
顾一野的规则很简单,最强的兵才能进最强的队,他认为自己强,就在首长面前自荐去更强的部队,每一次都坦坦荡荡,风光霁月。
他没有好运气,没有机缘巧合,只有依靠自身的脚踏实地,老天爱笨小孩,也应该爱聪明的笨小孩!
顾一野在禁闭室中想象的那段关于英雄和赢家的父子对话(其实是重温父亲教过他的,以指导他当下的行为,所以可以视做真实的),是全剧的关键(题眼)。
顾衡说:“你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还是做好看的事情?
世人眼里所谓天大的事,无非是爱情、友谊、义气、情面,但所有这一切,在战略家眼里都可以放下。
你是要当乌江边自刎的项羽,还是忍辱偷生、复仇的勾践?
你可以不当一个英雄,但你必须做一个赢家。因为你是个军人。
走对一步棋并不难,只要想对就能对。但要在几十年里,走对每一步棋就很难。因为他要求你对抗天性,丢掉所有正常人所拥有的情感及软肋。”
英雄,是一种气概、气节和情怀,成功的、失败的都可能是英雄,既有以胜败论的,功成名就的英雄,也有虽败犹荣的悲情英雄。“难酬蹈海亦英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失败的英雄,毕竟壮志未酬,空留遗憾。
军人,在战场上,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必须获得胜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人生的战场上,也一样。顾一野有强军梦,想当上将军,指挥部队,如果出局了,那是无法实现梦想的loser。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英雄,是峣峣者、皎皎者,可是如果折了,那就不是赢家。要有韧性不易折,要出淤泥而不染,先适应环境,让自己强大、有话语权,才谈得上有能力改变环境。始终坚守初心,灵活采取策略,才能做赢家。
英雄和赢家,对立统一,有时矛盾,有时一致。
英雄,要姿态漂亮,可能意味着牺牲自己。
赢家,为了胜利,用的手段不一定都那么光彩,可能要忍辱偷生,可能要牺牲局部、短期利益获得全局、长期利益,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可能需要忍辱负重,而不能逞一时意气。
英雄,可能输了战斗赢了人心,赢家,可能赢了战斗输了人心。如果既赢了战斗又赢了人心,那就既是赢家又是英雄。
从新兵到将领,顾一野的人生,经常遇到英雄还是赢家的选择。举几个例子。
1.设陷阱抓猪的责任承担
英雄和赢家的选择,第一次就出现在这里。
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赢家。
很多人其实没完全明白这段的意思。
事实是:高粱挑头,顾一野和牛满仓参与。
这是一个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部队要抓反面典型,大概率是挑头的(责任最大的)一个人会被作为反面典型,承担被退兵的严重后果。
也不排除两个人都说自己挑头,或都说自己一半责任,被一起退兵。但一般来说部队不会愿意为一头猪退两个好兵苗子,这种退兵两人的概率较小,更大可能是两人一起处分,并不退兵。
还有一种可能,两人都说是对方挑头自己参与,但在高和顾这里可以pass这一可能性。
结果是:
高粱先帮牛开脱了(说自己逼牛去的,这事和其他的事,让牛成为他的死忠党)。
高按事实承认的,即承认自己挑头。
顾一野说两人一起,这基本是事实,而且他没说高挑头自己参与,已经是承担的比事实责任还多了。
从顾一野角度看,他觉得事情是大家一起干的,高粱说是他挑头,而自己说自己是参与,虽然这是事实,但会显得不仗义、难看,高梁在大家心目中会显得敢作敢当,为大家谋福利,自己承担后果。
宋建设想要高和顾都承认是参与,哪怕这不是事实。他故意让顾一野听到高说是自己挑头,和自己对高的劝说,是一种心理战术,想让顾有歉疚感,改口说自己挑头。
顾衡是怕顾一野为了有英雄气概,为了友谊、义气,说自己挑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风险就是万一高不承认自己挑头,说是顾一野挑头,顾一野可能被退兵(但顾一野更了解高粱,相信高粱不会);或者两个都说是自己挑头,也不能排除两个人都被退兵的风险。
他并不是教儿子不择手段、歪曲事实,只是让儿子有战略家的格局,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不要逞匹夫之勇。万一出现被退兵的后果,那就是输家了。你要赢,要成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就不能冒这种无谓的风险。这是堂堂正正,只是教儿子有这种底线思维,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顾一野也立即领悟:从情感上,相信高粱,从战术上,永远留有余地。
顾一野仍然坚持自己是参与。幸亏师长出现解救了他们。如果高粱真被退兵,顾一野可能还是会歉疚的,虽然他没有错,但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够仗义,有难同当。
2.娶阿秀,放弃江南征
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英雄。
剧本里,顾衡第一次和顾一野对话时(就是顾一野刚进军校和父亲谈话,父亲说他的问题更严重不是因为软弱是因为敏感那次)是不同意的,他说“如果你挺身而出了,那么你就是第二个受害者,你的后半生会因此变得面目全非。所以,作为父亲,我不希望你站出来。这个选择,会毁掉你。孩子,不要当英雄,要当赢家。”
第二次对话是五年之后,这五年每年顾一野都去跟阿秀一家过年,看到顾一野不是一时冲动,是坚定的选择,顾衡理解和支持了。他理解这一选择从历史的角度都有其合理性(同袍故去之后代他照顾妻子千百年来就有,这是道德,也是责任),何况是人民军队,人民子弟兵,阿秀是人民的代表。
“什么是人民子弟兵,为什么是你?天塌下来,你就是个子高的那一个。这就是舍我其谁的使命。”父亲甚至对儿子说,“有许多选择是我想做而不敢做的。我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是我没有,因为太难了,所以我很佩服你。”
剧里,省略了第一次顾衡的反对,顾衡直接就同意了。
各有好处,前一种处理更细腻,更符合一般父亲的常理,要提示儿子这种特殊婚姻的后果,看到儿子用长期的行动表明不是一时冲动,再归于理解和支持,后者处理更简洁,显示顾衡的大格局,在电视剧里这样处理稳妥。
一直要求儿子可以不当英雄、但必须做一个赢家的父亲,这次放手让儿子做了英雄。在父子俩的格局里,这不是输。这里的英雄,比赢家更值得人钦佩。
他和阿秀能否幸福,观众有争议。我是相信顾一野有能力让自己和妻儿幸福的,后来看到采访中刘岩导演说和肖战探讨,肖战认为顾一野能爱上阿秀,他们一起将两个人的感情基调调整为从“责任”到“真爱”的转变。就是顾一野开头是把自己当作代价去代老班长尽到对他妻儿的责任,却在这种情况下经营好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虽然有不能和学识层次能和他比肩的女性结合的人生缺憾,但是仍然是既求得心安又获得幸福的无悔选择,这增加了顾一野的人性光辉,让人心疼又敬佩。他从牺牲自己的英雄变成获得幸福的赢家。
对军中其他人,知道顾一野这选择的,谁不钦佩。从功利和现实的角度,倒成为了对他的加分项,虽然这并不是他的目的,只是by-product。
3.因为陈大山偏袒于思哲而辞职
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英雄。
因为没拒绝掉陈大山安排的关系户,毁了优秀士兵黄天威,他做不到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迎合上级歪曲事实。他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愿意再在陈大山手下干,心灰意冷,打转业报告,宁愿痛彻心扉地放弃这么多年的奋斗,放弃自己的“命”。尽管转业,是出局,是中途退场的悲情英雄,绝不是赢家,
父亲再次提醒了他,“只要你不想走,没有人可以让你离开部队。只要你不认输,没有任何人可以打败你。”
虽然刚好是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使军队再次认识到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军事能力才能维护我们需要的和平,对现代化战争研究这么深入的优秀军人不能离开,但也许即使没有此事,经过父亲的点拨,顾一野也会重燃斗志,明白不能逞一时意气,不能轻易放弃,可以再向上级据理力争。我相信即使没有炸馆事件,郑源师长也知道顾一野的价值,会留下顾一野。
4.湛蓝行动中的计策手段
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赢家。
因为这是战场,必须做赢家。顾一野这次是无所不用其极,智计百出,海陆空三军、电磁战,正大光明的手段,还有投毒,扮渔民,对老战友和前女友的心理战,“腹黑”招数。为了胜利,正如顾衡所说,“爱情、友谊、义气、情面,所有这一切,在战略家眼里都可以放下”。顾一野,都放下了。
5.解救人质中的舍身忘死
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英雄。
在最后一集解救人质时,他作为富有经验的老兵,最早发现了炸弹,他和老班长一样,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其他同事。他已经是这么高级的军官,他奋斗了这么多年,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可是他还是下意识就冲了上去。他应该完全理解了老班长只会为救下战友而幸福,再来一次也会这样选择,他不用再有歉疚和负罪感。
顾一野始终是个战略家,善于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知道什么是可以付出的代价,研究怎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全局的胜利。很多领导说“不惜一切代价“都是牺牲别人,在湛蓝行动这种军事行动中,他作为指挥官当然要承受一定的战士伤亡去赢得胜利。但在解决阿秀的困难上,他没有人可以派,只能派出自己完成这个任务,把自己当做了代价。在解救人质时,他同样是迅速权衡,他穿着防弹衣,能比被解救的人质平民有所防护,他也来不及采取别的措施,只能靠自己扑上去。这就是闪着人性光辉的大写的人。
想起肖战成为顶流的角色魏无羡,和顾一野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因为时代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两个理想主义者,命运完全不同。
魏无羡的一生,由于大反派当道由于小人陷害,虽然立志锄奸扶弱,但江家家破人亡,温家仅余一脉,自己长期被世人误解,毕竟是悲剧英雄,不是人生赢家。
而顾一野的一生,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在波澜壮阔的我军发展改革史、强军大潮中建功立业,虽然经历坎坷挫折,最后成为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将军,实现了自己让军队更强大的强军梦。他有亲密的在竞争中共同进步的战友,有欣赏他的领导,爱戴他的士兵,有温柔的妻子和优秀的儿子。猛兽独行,也有同行者追随者。虽然他因别人难以企级的高度而孤独,但因他的温度和光芒而吸引、照亮别人,是一代军神,军中传奇。顾一野既是赢家,也是英雄。
感谢肖战塑造了这么精彩的角色,演员和角色互相成就。
@路茜亚Phoenix:在可以选择当赢家的时候却选择了当英雄,而在可以选择当英雄的时候又选择了当赢家,这样的决绝与果敢本身就说明顾一野是一个在精神上高度自由的人,所以他选择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选,也敢选!
@窗帘与阳光:英雄是他骨子里的骄傲,是战略。赢家是他头脑中的睿智,是战术。
@SUZHOUNANNAN:无论是做赢家还是做英雄,强军爱民永远是顾一野始终坚持的信念。明媚的海燕最终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
@阿尔卑斯朗玛:英雄还是赢家,做正确的事还是好看的事,他都不是做唯一不变的选择,选择束缚不了他。
王牌部队这部剧,通过前10集,立体而全面的立出了顾一野的形象。
但10集后奔跑+禁闭室沉思+海边嬉戏三场戏,堪称画龙点睛的妙笔。
直接把人物拉高到另一个层面了。
顾一野一定会在军旅剧里,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场戏,三个层面。
(一)奔跑
奔跑,是最能凸显人类原始欲望的运动,象征着不断的自我突破,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搏斗。顾一野负重前行,在即将触达终点时,陆平凡笑了,然后踩动油门,终点一下更远了,明明就差一步之遥了呀,顾一野扑倒在地上,这时候肖战表演得可太好了,哦,或许不单单是表演,更是演员自身性格的外露。
终点一次次拉远,路没有尽头。
演习训练里,够着终点就能够是胜利。
但真的战场上,确实是没有终点的。
你不知道胜利是什么时候,你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不知道需要苦守多久,才能得到援军。
好的士兵,要善于等待,不要让信念在等待中蹉跎掉。
陆平凡给了顾一野一场没有终点的奔跑,是难为他么?
不
是欣赏他,他知道这个兵。
是能在战场上坚持到最后的那个兵。
哪怕,一城只剩一枪、一弹。
一人。
所以顾一野笑了,那个笑充满了疲惫到极限的倔强,绝不会妥协的傲气。
陆平凡通过后视镜,看到顾一野跌倒。
单膝跪下,这个动作告诉观众,还没完。
他顾一野可以跌倒,但绝不认输。
谁也不能击垮他。
所以他再次站了起来,野兽一样向前。
什么跑步技巧正不正确,姿态好不好看,都不重要了。
旧的躯体在褪去,意志力在一步一步挑战极限时得到淬炼。
到这地步,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新的自我。
是一个士兵的新生。
顾一野无疑是个好兵。
陆平凡无疑也是个好教官。
宝剑锋从磨利出,美玉,也需要伯乐。
(二)沉思
禁闭室沉思这场戏,我看了十几遍,拍案叫绝。
顾一野这条线上的编剧导演,有这苏联式浪漫的审美,再配上肖战这样充满天赋的演员,直接把顾一野的格局推到了另一个高度。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握手言和,在顾一野这个人身上。
我看的时候,心都在震。
顾一野的父亲是个儒将,他告诉儿子。
要做正确的事。
正确的事,不一定会体面,当越到高位,上位者的一点错误,就有可能葬送千万人的性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要做将才的顾一野,不能走错一步。
世人眼里所谓天大的事,爱情、友谊、义气、情面,这些顾一野不愿意要吗?
他也是人,也会需要。
但在战略家眼里,在需要的时候,有必要的时候,这些都可以放下。
为了什么?为了赢,那什么是赢?
不同情况,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答案。
每个军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也不同。
我相信,如果有需要,当需要牺牲自己能提高赢的几率时。
顾一野也会不假思索的点头。
当一个士兵,开始思索取舍,从大局看问题时,他就有了做将才的可能。
这些话,影视剧里很少会直接说。
这场戏,让我想到了三体里最最喜欢的角色,章北海。
他也有一个做将军的父亲。
他可以说是三体世界里最军人的军人了,除了他父亲,没有人知道他早已判断出人类必败,基于理智的考虑,他穷尽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人类文明留下一粒种子,一个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他可以潜伏,伪装必胜的信念,可以忍受无止境的指责谩骂。
在地球毁灭的时候,他逃亡了,体面吗?当然不。
逃亡,在任何一个词典里,都是一个贬义词。
非英雄所为。
可他带着的,是保存着人类火种的飞船。
章北海对父亲说,我不会带给您荣耀,但会让您安息。
我想,顾一野也将走上这条路。
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去选择对胜利最有益的决定。
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没有鲜花,充满质疑的路。
再次表白这一场的导演,镜头语言高级。
在隔壁禁闭屋里,宋建设在为一头猪叽叽歪歪,而顾一野这边,明净的光透过窗户打在年轻的士兵身上。
他侧坐着,屋里两把椅子,一把是小马扎。
另一把有靠背的,这是领导坐的。
但顾一野选择坐在了高的椅子上,他端坐在画面中央,阳光笼罩住士兵年轻俊美的脸。
光太干净,肖战的脸也太清澈。
他听着若隐若现的诋毁声,哼唱起了歌。
这一幕像一场无声的拷问。
拷问者是顾一野,回答者也是他自己。
这个画面告诉我,他需要的不是外界的认可,他需要的是内心的圆融。
这一幕,绝对是今年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场戏。
(三)海燕·赤子心
但话说回来,抱着这样信念的人因为固执,也容易走错路。
会容易变得心硬如铁,走向一条狭路。
还是说回章北海,在带领飞船出逃宇宙,在面对两艘飞船只能活下一艘的两难境地时,一向冷硬的军人慢了几秒。
他发现自己心灵最深处隐藏着的那些东西,最后的柔软杀了他,也杀了飞船上的所有人,最后章北海说没关系的,都一样,谁活下去都一样,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已经将人类的希望带了出来,他完成了军人的使命,这一刻,他是赢家,是英雄。
这点心软,心底的那点柔软,就是下一幕我要说的。
这点心软,会成为将领的底线。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但见惯了死亡的人,可能会麻木,会把一条条生命当做冰冷的数字,这很危险,但好在顾一野的生命底色是赤诚温暖的。
此时的海浪如秋天的麦田,也像岁月的洪流,年轻的士兵冒出水面,美好得让人热泪盈眶。
我已经好久没在银幕上看到那么纯粹的人物了。
没有表演的痕迹,顾一野他太真了,热得我眼眶发烫。
一定要那么不留余地的去热爱这个世界吗?
稍微给自己留点余地不好吗,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会给自己留的。
但1984年的顾一野不是啊。
他不怕付出,不怕被伤害,他是会把一切掏出来的人。
他是能在遗书里写下如今国家需要,不敢自留半滴的军人。
他是能直迎风暴的海燕。
而我们是芸芸众生。
所以我仰望他,就像仰望北极星。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
节选自《海燕》
年龄差在那里,我19岁,没有看过大家口中的那些亮剑啊士兵突击啥的。
其实我本来是不抱希望的,军旅嘛,我一个女孩确实不感兴趣。没想到看了之后,剧中的泪与笑成了吸引我的点,里面说的啥作战啊枪啊炮啊,我也听不懂,但是不妨碍它吸引我。
一如昨天的热搜,王牌部队让我emoha了。无论是顾一野的个人努力,还是新兵蛋子之间的战友情还是与长官们的相处,都让我看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真挚,热血,责任,成长与不服输。战士们和长官的相处真的很有趣,台词可以看出是下了功夫的,幽默,但不浮夸,我甚至听到了我的家乡话,真的很接地气,不是再是教科书式一板一眼。他们喊的口号,脱口而出的教员的话,都令人感受到剧组和演员的真诚。
我被他们的受挫—成长,泪—笑所吸引。改变了我对军旅正剧的刻板印象。历史,革命史一定要严肃刻板地讲述嘛?或许,王牌部队是一个启示。我们总是被教导要铭记历史,可是,要怎样铭记历史?要怎样缅怀先烈?要怎样得以窥见革命战士们的奋斗史?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对下一代进行教育和历史的传承?王牌部队的讲述方式,或许是一个提醒。比起纪录片,我或许也更愿意看一些新面孔演的这种笑中带泪的电视剧。而且前两天有一个伟大的日子,我又在剧中的台词和墙上标语中看到了教员的话,真的感慨。这让我更加对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感兴趣(有空查一查再更新)。
或许说这个太高,太空,又太早,因为这部剧的立意和主旨尚未完全立住,这个也是我要观望的地方,我要看看后续,它到底是不是批着热血军旅外衣的流量剧。
看了几集了,现在是考试周,有空继续追。
等有空了再说一说我对剧中角色的理解。
2022.1.1更新
感情线是这个剧的最大败笔!还好分手了,高粱和江南征🔒死。顾一野搞事业。希望后面的战争场面给力一点!
ps我很喜欢剧里面的空镜,质感很好,宏大但不虚无。
2022.1.7
考试周快结束啦!
我要重新追剧了。送别战士的那个地方最打动我,那一抹鲜艳的红色,真的让人感动。😫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呀为什么呀,怎么还要打仗。
战争场面真的很宏大,其实以前不看这种战争类的剧。没想到一看,爆炸,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战士们的嘶吼,真的吓到我了,我看的时候还要暂停缓一下😭可能是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吧,我看的心惊肉跳的,总是忍不住想哭。😥
承受不住,准备考完试再继续看。
从看到第一版预告的时候,就觉得这部剧一定要看,因为给人很热血的感觉,整个战争场面给人的感觉很有冲击力,很想感受我国军人奋力冲击的那股劲儿~目前追到第八集,整个给人的感觉是很轻松的氛围,新兵们,包括领导,都有自己可爱的一面,人物性格很饱满,各有特色,台词很有趣,让人追剧真的很快乐。第八集,因为那个情节:顾一野太优秀,他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我不选择他
这点让人心里有点心酸,优秀不是他的错误,他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拿命在训练,他是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顾一野有勇又有谋,思维逻辑异常缜密,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角色,肖战演绎得非常棒。
看到李幼斌老师,很惊喜很亲切。
女兵们长得真好看~赵红缨挺神秘的,她身上肯定有故事,很期待~这部剧一定会继续追下去,希望后面能够越来越精彩。
挺好看的!
剪辑有问题,剧情很多都不连贯,看得人没头没脑的。老戏骨不错,群像还算能立住。这部剧最大的问题不在演员,在剪辑和编剧。不然可以拿到四星
整体剧情是可以看下去都但是部分金手指开的太大了,两个主角之间,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在努力,而哪一个每一集都有金手指,高山这个角色一直都在被提及但是对剧情的推动好像也没有感觉到。不过剧情还是可以的,能看下去,又笑点有泪点,希望后面剧情不要拉胯
太拉了,这么好的题材
出乎意料的好看,本以为军旅剧会很沉闷,没想到给了我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每个沉稳的军人都是从充满棱角的新兵蛋子满满磨炼而成的。满怀报复的顾一野一心从军为国效力,自学军备知识,锻炼各项体能,真乃天生的军人!你以为他是个沉闷的人?不,面对演习被俘时,他冷静之余头脑风暴不停,打破僵局寻得生机;面对将被退兵时,他心有不甘,哪怕站军姿累到昏厥,可从军意志坚定不移。面对无心伤害到战友的失言,他会即刻用行动来道歉;面对心仪的女生,匍匐前进时他会窘迫地拉低帽檐;面对长官查房时的审问,他会紧张到结巴(一看就是老实孩子不会撒谎)……太多太多细节了,一口气看完六集的我,意犹未尽!感谢肖战将顾一野生动鲜活立体地带到观众面前,今晚继续,我是个快乐的追剧人!!
演员阵容不说了,拍摄水准也基本在线,但主创审美问题太大,没弄明白最重要的核心,花大钱看到了,办了小事。
前面几集蛮好笑的,笑的肚子疼,特别读艺术诗的时候,剧情有部分还是挺燃的。有几位老戏骨和经常演绎军旅剧的熟悉演员面孔。军旅剧还是要热血起来!
我军训都不敢这么敷衍
故事不能说完美,但出乎意料,没有那么严肃老气,还是挺热闹的。也算是开辟了军旅戏年轻化的一种思路。
昨晚开播在电视上看了两集,感觉还不错,会继续追。顾一野简直Bking开挂啊,人形显微镜+军事数据库+脑力担当+桃花朵朵开,他跟班长,秦副连长的戏还挺好笑的,演技台词都挺棒,期待后面。
没有年代感……那个年代的人其实是比较听话老实讲纪律的,剧里只是一群现代人穿着那个年代的衣服
(无关演员演技)好好当兵不香嚒,为啥非要加爱情戏......
一部军理片,应是弄成爱情片。还是喜欢看我是特种兵!
节奏很好,也很搞笑,第一次这么喜欢一个军旅剧
黄景瑜军人形象很好,还可以,其他一般般
作为一个年代剧,除了服装,其他总感觉是2021年的故事
除了军装老一点,完全没有八十年代的风貌。新兵直接进演习,三人组强行开挂…军旅剧不需要尝试男频套路好不好!放开李云龙和赵刚啊喂!
高梁太拉垮了吧,不像新兵蛋子反而像老兵油子。
肖战黄景瑜杵在这不会播不好,超S级,内容轻松有余,营养不足,也没什么可以品评的,快销的热播剧,但不是爆款剧。军旅剧偶像化轻喜化,不知是喜是悲。
还挺逗的哈哈哈哈 橘子味汽水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