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玛的三个男人很有代表性。
第一个:自以为是一家之主的老公。这老公跟我国现在的很多老公一样——事业有成,挣钱养家,老婆在家做全职主妇,他每天工作+鬼混到深夜凌晨不回家。
脾气暴躁,一点都不关心老婆,却说自己“很了解很爱塞尔玛”。塞尔玛出去度个周末都要跟他请示,而且“他肯定不会答应”。塞尔玛评价老公说“他从不让我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来家里干活的工人态度很不好。典型的控制狂+自大狂。
对了还有,性功能很可能有问题。不然塞尔玛怎么会在跟小帅哥睡了过后,闺蜜路易丝恭喜她“你终于体验到了闺房乐趣”?
最后他还积极配合警察办案,努力抓捕自己的老婆,两个女人也确实因为他家里的电话而被成功定位地址。这在道德上当然无可厚非,但比起路易丝男朋友的不离不弃守口如瓶,他对老婆的毫无爱恋也就体现了出来。
第二个男人,暴虐的酒吧壮汉。高大英俊,很会说甜言蜜语,到处撩妹。看似幽默帅气,到无人之处便凶相毕露,要强奸塞尔玛。暴力打人,骂赛尔玛是“婊子”,“你都跟我跳舞跟我出来了还TM装纯?”——多么熟悉的话语,网上冲浪经常可见。
也非常自以为是,被路易丝拿枪指着,还敢大声说“我就应该坚持强奸她”。是说路易丝即使拿着枪也不敢怎么样吗?因为是个女人拿着枪?结果被路易丝一枪干掉。
酒吧老板也说“他早晚都得被干掉,他老婆、他女朋友的老公,不知道多少人都想杀了他”。在他撩的那么多妹里,有多少个是糊里糊涂被强奸了也不敢怎么样的?
第三个男人,阳光灿烂+无耻骗子小帅哥。这个小帅哥跟现在的很多小帅哥一样,长着一张迷人的脸,看着很真诚的笑容,楚楚动人的眼神。哇塞,我一开始还真以为他是真爱呢,也怪不得赛尔玛被他迷惑。
彬彬有礼的翩翩公子,帅气可爱,身材又好,说话又好听,一路上毫无破绽。当女人觉得“啊这就是真爱”的时候,他把路易丝一辈子的积蓄毫不留情的全部偷走了。
被骗感情又被骗财,这又是多么熟悉的桥段。他的手段多么熟练,他的笑容多么热情,他的心多么冷酷。那么一笔钱是路易丝一辈子的积蓄,是她俩亡命天涯的最后依靠。如果这笔钱没被偷,她们或许真的可以偷跑到墨西哥过好日子。
就是这一偷,让两个女人真正走上末路。只能去抢劫,只能做末路狂花。
这三个男人说不上谁最可怕,遇上了都很可怕。要么在性无能、控制欲强、不爱自己的老公的掌控下度过苦闷的一生,要么被暴力男暴打强奸,要么被小帅哥骗情骗钱。一个女人,要有多幸运、多强大、多有智慧,才能躲过如此多的浩劫?
赛尔玛显然不太幸运也不太聪明。
她只跟这么一个老公谈过恋爱就结了婚,没有工作,全职主妇,漂亮听话——这不是很多中国女性被期望的人生吗?
就因为老公太无趣,又没有恋爱经验,也没有什么独立生活经验,对男人对世间险恶一无所知,才会在酒吧这么容易就被撩到,才会将自己陷入被强奸的险境。
又因为老公的性无能,才被小帅哥的好身材迷倒,睡过之后兴高采烈冲昏头脑,留小帅哥一个人在房间,她出去吃早饭,导致钱被偷光。
这样一点心眼儿也没有,还非常善良的赛尔玛,不是大家期望中的女性吗?那这样的女性得到了什么结果呢?
被偷之后的赛尔玛好像突然想通了,突然长大了,突然成熟了,拿起枪就去抢劫了。不然她们还能怎么办呢?
对比一下三个烂男人,赛尔玛的闺蜜路易丝,真是天底下第一号好闺蜜了。
知道赛尔玛婚姻生活沉闷,她安排好房子带赛尔玛去度周末;酒吧暴虐男来撩赛尔玛,路易丝非常警惕,一再提醒赛尔玛该走了;发现赛尔玛跟男人出去,她马上想到可能有危险,带着枪出去找赛尔玛,及时救了她;她因保护赛尔玛而杀人,虽然也抱怨了几句,但并没有真的责怪赛尔玛;赛尔玛傻乎乎地让钱被小帅哥偷走,她绝望至极也没有责骂赛尔玛。
除了一路上的冷静勇敢,路易丝对赛尔玛这样的宽容也超乎我的想象。如果换一对塑料姐妹,早就吵架甚至打起来了吧?
“都怪你去跟人家跳舞”“都怪你跟他出去才会被强奸”“都是因为你我才杀人了”“都是因为你蠢,我们的钱才被偷了”…
这样的话她一句也没说过。换我我可能真的做不到。
赛尔玛的三个男人,是女人一生需要时刻警惕的坎儿;赛尔玛的闺蜜,是女人一辈子最值得珍惜的情谊。1991年的电影,仿佛是为我们的现在而拍的。
假如旅行里没有目的地又充满变数,如果旅途中你爱上了一处风景,一座城市,你还会不会义无反顾的背包旅行或者在一切没有太晚前回头。 塞尔玛和路易斯在杀掉酒吧的男人后,她们就没有回头的继续“旅行”,打劫商店,威胁警察,路易斯的太阳镜和着美国南部的阳光倾泻在通往墨西哥的道路上。 而改变有时并不是一次艰难的决定,当生活没有如你希冀般的进行,你准备的这场逃离就不是回避。 当塞尔玛“绅士”的打劫商店,路易斯在公路上放肆的唱歌时,她们的生活便没有了退路,向前是给她们快乐的意义。 旅程里,塞尔玛终于明白日复一日无爱的生活是比苍白更难下咽的毒药,她可以忍受和别的男人调情,被欺骗,却无法接受生活的妥协,因为倒退的年轮远比死亡来的残忍。而路易斯,在男朋友终于和她求婚时,她平静的说道:it is a bad time.爱情总在相处时流失于指缝,而在分开后才妙不可言。 最后,当绿色的雷鸟汽车冲向悬崖,与阳光交汇成柔和的光圈时,背后是警官拼命追逐的身影。只有他了解这两个亡命天涯的女人,并不为苟且求生或是追求名利,只为生活,只为这一生这一瞬的绽放。想起哈代笔下的苔丝,他说,灵魂的高贵并不在于你经历过什么,而关乎你的格调,你所对待的态度。 路易斯说,以后我们可以住庄园,开牧场,塞尔玛笑着附和。这样的生活太美,纤尘不染。即使太不真实我们亦不愿打破。白玫瑰固然清白素雅,然而侵染鲜血之后,却有了夺人心魄的魅力。嗜血不是她们的的本质,而是她们绽放的唯一理由。 当她们紧握双手,驱车奔向那凄美的山谷之时,时间也就此定格,只为那冶艳的玫瑰再次绽放。不期然的结局,却也留给了我们一个悲烈的回忆。塞尔玛和露易丝两个非凡的女子以最为刚烈的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 从未发觉女子可以将“帅气”和“美丽”诠释得如此完美,然而在这完美的背后隐匿的却是血一般的控诉。一次轻松的旅行阴差阳错的演变为一场搏命的逃亡,究其原由却都是男人的错。显而易见,这是一部探讨“女权”问题的电影,塞尔玛和露易丝背负着抗争与救赎的双重任务。 塞尔玛美丽性感,而不幸的是有个极具“夫权”的丈夫。她生活平淡无奇,并且她本人也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可以说她一直生活在一种压抑、豪无自由可言的环境当中,她需忍受的不仅仅是忙不完的家务,同时也要充当丈夫的撒气桶。但是她不需要世人的悲悯,因为面对强权(夫权)她会努力的抗争,她懂得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重新爬起来。而后我们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这段逃亡的经历是她一生最为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她向我们流露出最为迷人的微笑。 露易丝相对来说要强悍的多,她不仅背负着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往,同时她也是向强权挥出利刃的战士。她有着男子的气概,因为她知晓女子的柔弱是一种硬伤。她要摒弃世俗的悲悯,用她的刚强抵御所有的苦难。然而坚强的外表之下,隐藏的终究是一颗柔弱的心。
《末路狂花》很巧妙的借鉴了“公路电影”和“兄弟电影”,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往昔都是以男性为绝对的主角,即使有女性角色也都只能沦为“花瓶”。而《末路狂花》的颠覆,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大男子主义的抗争。当我们惊叹塞尔玛和露易丝的飒爽英姿之时,无疑是对于“巾帼不让须眉”的肯定。可以说《末路狂欢》在题材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因此铸就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经典。 也有人将《末路狂花》归入酷儿电影,也就是同志影片。当然,塞尔玛和露易丝之间的惺惺相惜多少有些同性的情愫。然而相对于其他的同志影片,这部电影要纯净的多。在美国社会“女权”和“同性恋”问题一直都存在,他们为此做出了无数的抗争,相应题材的电影也层出不穷,俨然是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同样尴尬的是,两种题材的电影都很难得到主流的认可。
《末路狂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它在某些方面成功了,但也有些许的遗憾。它同相应的题材影片一样,选着用死亡来做最后的抗争,这样做固然凄美,却也削弱了抗争的力度。也许会得到一些悲悯,却难见尊重。 路还很长,也莫忘前方的荆棘。玫瑰也已凋零,却也挥不散氤氲的芳香。 如果生活给我们不断重写的机会,你要不要也随心的去一次旅行,不计较生活琐事的纷扰,勇敢的做自己,哪怕只有一次也足矣。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开幕片《末路狂花》,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无畏女性们无畏果敢的评价了!
费了木:
飒得一塌糊涂。背对威权,不要同它讲什么道理。干就完事。
肖申克的囚徒:
那个时代家庭主妇,从身体到精神对男权体制的双层背叛,对未知自由的一种憧憬和向往!
格系艺人:
女性自由的一次释放,全片工整足以体现导演功力,唯一缺陷在于男性角色的台词及形象刻画过于刻意了。
蹦擦擦:
太爱最后的飞跃了,若是就此打住,那就是训诫和压制,而只有做出那一步,才算是蜕变,最好的旅途是不归路。
我略知她一二:
我要逃亡,陪我流亡,我是比较危险的花,末路中的优雅,犯贱中的潇洒,狂歌中的飞花,落在哪,就绽放在哪,坚持到最后的烟花。
果树:
亮点很多,但是,像其他电影中的女花瓶那样,对片中的男性脸谱化,对全片伤害很大,尤其是结尾过于直白的强行点题,减掉了我对电影的很多好感。
野凡:
这部电影还是拍早了,如果是诞生在女权主义盛行的当今,拿下奥斯卡可就是分分钟的事。另外我此前一直没怎么get到皮特的颜,但在这部电影里终于get到了!
River:
剧本很棒,角色地位互换与成长,娓娓道来,音乐妙绝,最后的一跃荡气回肠,前进是自由与死亡,后退是屈辱与绝望,在死亡中消逝亦在消逝中飞翔,被压抑了几千年的女性对男权社会最有力的回击。
Sparrow:
从反抗到反叛的角色成长,公路、暴力、男权崇拜诸多元素,似乎自踏上公路就无再回头的机会,每一步都指向死亡,但反叛不羁的昂扬之调与张扬的自我性格一再重申绝不服输的精神,并以死亡叩击病态男权。
飞檐:
很符合剧作的反向设计的思维,当力量/犯罪/飙车戏/等元素以女性角色表达出来,也从开始就形成一个女性的视角。实际上没有在讨论女权,是一种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剧,也有对于司法执行的思索。但男性角色的塑造有些单一和极端,把暴力、性压迫、狡诈全部施加在几个男性角色身上,这也使得对于女性心理的揣摩显得有些仓促。喜欢的是那种亡命天涯的自由追逐,走向末路,也走向了永恒的自由。
子夜无人:
比起《沉默的羔羊》,本片作为真正旗帜鲜明、提纲挈领在呼喊女性之声的作品,往往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动的滥觞,但最后饱满的情绪却收束在一个并不掉价的格局里。通常写女权最顺拐的思路,就是将男性世界全盘矮化,从而形成顺理成章的对立面,而电影却恰恰设置了一个代表正义、善良、同理心的男性警官形象,不断对你发出规劝、向你伸出可靠的手臂,但你依然选择宁可纵身天涯、也不重蹈覆辙。虽决绝、但自由,这才是她们追求的精神世界。
Pincent:
挺美式正派的,尽管形式是反骨的以暴制暴,与比如《复仇战姬》这种性别反杀的b级惊悚爽片其实是同一种套路。结尾非常古典浪漫主义,当我们谈论自由之时,长久重压之下,我们无路可逃只能纵身一跃,只有那一瞬间才实现了自由。在人物逐步找到自我的过程中剪辑速度也随之加快,音乐也越来越像传统的西部公路片。除了为了“矫枉过正”而直白标签化的男权社会批判之外,也表现出对司法体系的强烈不信任,尽管这个司法体系也是由少部分女人和价值观正确的官员组成的。
Bob_Chow:
首先要反驳对于所谓“开创女性主义”的称谓,看似男性的暴力去引导了叙事,但是又何尝不是放置在“没有遵循男性的引导而待在家中”这样的基调,最后警长的怜悯又何尝不是男性视角,多层的特写和静态镜头对准两女主的脸,当然后期从展示进到动作,还是可喜。女性力量的报复性展示也许谓之为控诉,但也可能是反效果。逃至南方,路上的卡车,山峦,巨石,依然是男性特征的包围。从皮特的描述到亲自抢劫,女性的行为被定义为“模仿”。画眉毛的一刹邻屋老太太的凝视,全片最佳瞬间。宾馆的一夜两个房间内的平行,在性和婚姻上又下足功夫,性是损失,婚姻反而是信任,这又回到了男性主导的家庭观。角色身份的切换扭曲,戏剧化的男性角色,很精彩又很反讽。解析的多元性,音乐和摄影都极为精湛。最后,年轻的布拉德·皮特实在是怎一个风骚了得。
#FIFF11#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一个大写的女权。相较于Louise的角色,Thelma的觉醒更具代表性。一个只谈了一段恋爱,从学校无缝过渡到家庭的人,一个傻白甜轻易被男人骗,到后来抢劫商店、威胁警察、飞跃悬崖的人。“这个世界不相信我们啊”,时至今日,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无解。OST全情推荐。
请原谅我土鳖了现在才看过这片,但我觉得特别特别好看!!!!!!!!
这其实不是女权电影
这次看突然get到,她们对那个救世主一样“怜爱”她们的男警察的漠视,比反抗前面的欺凌者,来得更有力。不忍欺辱,同样不用期待被拯救。
要不是塞尔玛那么傻逼能有这事儿吗
heaven's drive.最后一刻,我是笑着的,却分明流下了眼泪
没有了退路,只好飞向自由。女性主义代表作。
1.美化自杀,他杀和犯罪已经够可怕了。比这个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如此多人对这种巨婴电影进行提倡。2.敢杀人,敢抢钱,却不敢受罚,你跟我说这是女权?提倡在男人的世界里呼吸都痛的女权实践家们,女子监狱这地方没有男人,到哪里住不香吗?3.冤有头债有主,该离婚的离婚,该阉割的阉割,就算把对方大腿打断,我都认。但把对方一枪崩了,也不打个急救电话抢救一下,这很对吗?怎么说都是一条人命。自己作死丢钱,立马就去打劫。警察来了,就自我了断。看其来悲壮,实则是对自己所作所为 毫无打算负责 的巨婴心态作祟。4.整个电影如是说:错的不是我,是男人。看起来掷地有声的指控,实则无凭无据。犯罪不分男女,女子监狱也并非空荡荡,凡是找男性背锅恰恰是女性最容易犯的罪孽。5意识到 男人主导了世界 的女性早干嘛去了?一直甩锅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这是女人被激怒了,还让她们冷静点,实在让人无语。现实中的女人还不够冷静吗?如果凡是女人被骚扰被调戏被羞辱都像电影一样拔枪相向,不知道多少男人横死街头。哪还有你轻飘飘说句“冷静”的机会。电影没有给两位女主活路,本身就是说这样行不通,编导是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不尊重女性的男人多么的可憎,多么该死!如果这都看不明白,不是蠢,便是坏。
最大的败笔是警长啊是警长,她们并不需要来自男性世界貌似大公无私的救赎啊
女权?有些人就是爱乱扣帽子!
女权是这么搞的吗?这是女人们被激怒了。都冷静点。
“当一个女人说不要的时候,她是真的不愿意!”
你知道有多少女人在被别人欺负。你又要知道有多少女人在独立,在反击。
Thelma开头差点没气死我,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骚情满溢地再被Brad Pitt勾搭,全忘了曾被强暴。Louise则是我喜爱的型,不后悔不责备勇担当,但后来角色转变却有着微妙的互换,Thelma果断与明快了起来这里很巧妙。尽管设定两人走向一条不归路,但依然很喜欢安排了警官这角色
说实在话,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几个稍微看得过眼的外国影片的中文译名之一……
并不象传说中那么好,极端的反抗有点幼稚
这个结尾让我看得特别悲伤,在长久的短期内,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仍然是男权的。
因为女性受压迫就要以自绝于人民的方式来反抗?动机和方式都难以理解。
那纵身一跃,不只是把所有爷们儿都侮辱了,还有任何一位连内只特立独行的猪还不如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