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2.“一个人哭了,你给纸巾他就行。但如果一间屋哭了,你就要做很多事。”
3.“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4.“她走了之后,家里很多东西都很伤心,每天晚上我都要安慰它们才能睡觉。”
很喜欢里面的台词,很文艺。
为什么看过的人 还有简介中 都说林青霞演的是个女杀手呢? 她明明只是一个错爱上那个酒吧花心男的笨女人 因为那外国男子给他东西叫她去FAN毒 她就傻乎乎的为他不要命的奔忙 那男子喜欢外国女人金发的打扮(疑似梦露) 她便也这样打扮 正如她跟金城武说的:“人是会变的 也许今天喜欢吃菠萝 明天就喜欢吃别的” 说明她已经知道外国男劈腿酒吧女的事 酒吧女同样也带上金色假发满足他的喜好 她什么时候知道的 也许就是去酒吧找那男子 而酒吧女和男子串通好说自己不在 其实人就在后面的时候 至于她总是穿雨衣的原因 还记得男子劈腿酒吧女之后 有次叫酒吧女去买烟 结果外面下雨 酒吧女因为下雨没有帮他买 可是林青霞穿了雨衣 随时都可以为他风雨无阻 墨镜也许就是像金城武说的一样 是为了遮盖眼睛 不过是遮盖自己中国人黑色的眼睛 红唇 金发 墨镜 满口英语——多像那男子喜欢的外国女人 知道真相后的复仇 她去杀了那男子 潇洒的拿掉金色假发 露出一头黑发 终于可以做自己了。 她不是女杀手,她只是一个曾经因为太爱一个坏男人。 爱到忘记自己是谁的女人。
《重庆森林》的第一个故事讲得很模糊,王家卫故意用这种模糊的叙述掩盖其真正的用意,表面上看似一个贩毒被追杀和失恋的故事。实际导演在其中暗加了一些隐喻,下面我来解读一下这些隐喻的含义。 有观点认为金发女、酒吧男、酒吧女是三角恋关系、金发女为了报复酒吧男的背叛而枪杀了酒吧男,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们来看金发女(林)与酒吧男的接触画面:王家卫在影片中有意模糊情节(似乎是酒吧男拿钱给林叫她去贩毒),林又找一伙印度人暗藏毒品准备登机离开,但在验票厅这伙印度人突然离奇失踪,林返回酒吧想找酒吧男却没有找到,酒吧女给了林一个标有1994.5.1过期的罐头,而这个日期与金城武说的凤梨罐头的期限是一样的。 这个日期是揭开这个朦胧故事的重要线索,它在这段故事里被金城武多次提及,这是有另外的含义的,它实际隐喻的是香港回归的日期1997.7.1,王家卫故意把它说成是1994.5.1过期的罐头的日期,整个电影故事都围绕着97香港回归及回归前当地个体人的情绪、行为和心理的表达而展开。林和酒吧女在这里代指的是被英国殖民的香港,因为黄种人和假金发是中西结合(香港)的象征符号。酒吧男给酒吧女戴上假发,隐喻的是香港被英国殖民,两者的亲昵是代指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融合并相互浸染。 因此影片中并不存在如表面看上去的三角恋关系,林、酒吧女代指香港和酒吧男代指英国这两者是互利共惠的关系。影片中也并没有金发女(林)贩毒这件事,印度人藏匿毒品并失踪,可以理解为在香港回归大陆前,当地普通人众对私有财产的不安,想隐藏或带着逃离的心理与行为的喻示。金城武用打电话、吃东西来排遣,林想乘飞机逃离,酒吧女还在沉溺,酒吧男也想悄悄溜走,在香港即将要回归大陆之前,他(她)们的心态是杂乱不安的。 王家卫故意把这些含义讲得朦胧化、隐蔽化,也许是怕招致非议,但又有蛛丝马迹可循,这似乎有点矛盾。林在酒吧的后门处暗杀了酒吧男,并扔掉了假金发,镜头里还特别呈现了洋酒与那个罐头上的日期1994.5.1,这段画面的含义是:林扔掉假金发代指香港摆脱了殖民统治并在1997.7.1(露出黑发:香港的本土风貌)回归大陆,杀掉酒吧男是暗示香港与英国统治的“诀别”。讲得很隐晦,不让观众轻易发现。 金城武也着重提到5月1日这个日期,仿佛在讲这是他的生日,实际并不是,金代指的也是被殖民很久的香港,金的生日其实是指香港回归的日期7月1日。女友阿may也并不存在,这个阿may的谐音就是暧昧,也可以理解成没有的意思,王家卫在影片中有意把这个表达暧昧化,金城武反复地想与这个并不存在的阿may通电话,抒写的是香港即将要回归大陆前当地人的那种烦闷失落情绪。金城武说买满一个月的凤梨罐头,到5月1日阿may还不回来,这段感情就会过期,这里一个月30天,暗指香港的回归日还有3年,凤梨的谐音是分离,在3年过后,香港就要和英国分离。还有一个信息是金在和林待的房间里:“看了两套粤语长片,吃了四份厨师沙拉”,电视里放的是清朝剧,暗示香港的割让期,看粤片吃沙拉,暗示香港本地人心里已有被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难舍的矛盾情结。 再看金在球场跑步时独白的话语:“四分之一个世纪”,“历史性的时候”,都暗示了香港的回归。他为林脱下高跟鞋是预祝香港摆脱了殖民命运,用领带来擦拭鞋子暗指英国以后要尊重香港。他吃凤梨、在屋里看粤片、吃沙拉、球场跑步都是代指香港(也代指个人)和英国统治告别的一种“仪式”,这种告别也存在着留恋、惆怅的个人情感成份,所以并没有金的失恋故事。他还说到三浦友和代指日本侵占香港的历史。 综上所述,王家卫用这个模糊的故事抒发自己也是大多数香港当地人的矛盾心理:对香港既爱又恨,既想离开又不舍离去,包括后一个故事里的人也有这种心理,揭示的是一种大众情怀。 再来讲讲下一个故事,上面所述的那种矛盾情绪还在人们身上蔓延,它讲的还是在香港回归前当地人的复杂心态。梁朝伟饰演的无名字的警察是香港当地普通人众中的一类代表,他和空姐谈恋爱,实际是种向望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的心理需求,更展延开讲就是个体人想飞离香港却又不舍离去的心理外化表现。 梁买的厨师沙拉比喻的是香港人习惯的一种生活文化,这种文化是中西融合的,这道食物里也有这两种食材,而炸鱼薯条却是地道的英国食物,女友“吃了炸鱼薯条后和梁分手了”,隐喻香港人的生活文化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习惯于中西融合,一派是完全变成西化,而这两派是对立的,它们是一种矛盾冲突,表明了香港社会群体的复杂性,同时王家卫也把女友隐喻成在97之前即将要离去的英国的生活文化,女友的不明离去代指英国生活文化的突然离去,王家卫在这里大玩“乾坤大挪移法”,用观众愿闻乐见的男女之恋和失恋桥段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真正表达。 梁的生活文化显然是第一种中西融合,这多少保留了一些民族性,也是王家卫加以肯定的,但梁在这里却流露出心理矛盾,既喜欢中西融合,也喜欢完全西化,徘徊不定,他骨子里是“深爱前女友”的,不然不会在女友离开后对着家里的物品喃喃自语。飞机模型在梁的手上恋恋不舍,表面上它是代表女友的空姐标志,更深层的意思是梁想飞离此地却又被情受困于此的矛盾心情的喻示,这个情就是个体人对香港的深度感情,与其说是爱女友,不如说是爱这种感情,包括前面金城武的Ko机密码“爱你一万年”也是相同的感情喻指符号。 那么梁为什么想要飞离香港呢?这是因为他对香港回归大陆以后的状况感到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对香港未来前景的担忧而产生了一种彷徨、疑虑心态,这反映的是个体香港人的心态,香港本地人也分成了有想移民的、有留守故土的两派。在这种彷徨、疑虑心态里留守故土的一派人如梁和王菲,则在寻找温暖的“巢穴”来慰籍这种心理上的不安,梁找的是空姐,王找的是加州。梁在空姐离去后对房间里的物品自语时,曾两次对空姐的制服提到“寒冷“,并用行动来给空姐制服“增温”,空姐的离去意味着这种温暖的离去,实际上并不是“制服寒冷”,而是梁的“心理寒冷”。 梁不拿回女友给他的信,原因是他心里还有女友会回来的期盼。王菲在他家里“装修”,改变了一些物品,王家卫给观众设置了种似是而非的意象,仿佛是梦游,又仿佛是真的发生的事。从梁对物品的自语和触摸王靠墙躲避他时墙上留下的那点印迹,还有那句经典台词“它依然是条感情丰富的毛巾”(梁自比为毛巾),都证明了他心思的细腻程度来看,梁不可能没发现家里物品的改变,看上去梁象是沉溺在和前女友的生活里不愿醒来,不承认女友的离去,造成他对家里旧物品的自语和新物品的视而不见,实际上是他对香港回归大陆前即将要逝去的生活文化的感伤,不愿面对未知的将来,一种怀旧和自我安慰的情绪萦绕在他心头,这就是梁的“心理寒冷”的根源。 在梁的自语段落里我们能体验到感伤的情调陡然增加,这个自语段落的设计非常精巧。在下一段王菲的“装修梦”里和梁又几次返回与待在家里的情节中,王家卫尽情展现了自己电影中的迷幻主义风格,无逻辑感、有悖常理的情景如梦幻般出现,用了一些道具与元素如:王加在梁瓶子里的助眠药和糊涂的加菲猫玩偶、冒着汽泡的鱼缸里的金鱼、《梦中人》的歌曲等,给这些情节蒙上了浓郁的混沌如梦色彩,观众可以认为梁被王带来的物品“催眠”,也可以认为梁在自欺,王家卫给了观众一个想象的展延空间。画面看似无逻辑、颠倒错谬,实则导演在用心点染这些梦幻迷离的情节设置,疏泄人物的情感,以情来打动人心。 王菲在本片中的梦想是到加州旅行,这同样是种情感所指,对王来说加州是温暖的标志,也是一种心理慰籍。她到梁的家里去“装修”,更多的是出于寻找温暖的心理,王在梁的屋子里淋花、倒金鱼在鱼缸里,是给梁也是给自己心理增添生机和温暖的表现,她执着于“装修”的乐趣,乐在其中。王的“装修”和梁在结尾对快餐店的装修,其实都是在对自己的心理缺失进行“修补”的比喻,两人缺失的都是心理的温暖,王把去加州寻找温暖的心理转移到了这里。“交电费”是个很有趣的比喻,它的实际含义是指人的心理想得到温暖,因为电是带给人温暖的。“交电费的地方好多人啊。”这句话隐喻了本地很多人都想找温暖的慰籍。还有王说的“梦游啊,她生病了,在看医生,在吃药啊”都是找温暖的慰籍的暗语。 在被梁“撞破了”王的“装修梦”后,王去了加州,去找寻她的“加州梦”,王犹疑的是在另一种生活文化“加州梦”里自己是否更温暖,穿上制服飞离的感受如何,在没有体验这两种感受之前王是不甘心的,所以她要不辞而别。梁与前女友在店里的相遇标志着两种不同生活文化的和解与共存。王和梁在装修的快餐店相会是他俩初次见面时身份的互换,两人又回到了最初相遇的起点。《加州梦》的音乐和正在装修的快餐店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文化正在产生,只是人要逐渐去适应它。他俩已明白其实无所谓“加州梦”和空姐制服,只要心理温暖在那里生活都是一样的。 特别强调的是:王菲在剧中的表演很质朴到位,例如:她倒金鱼在鱼缸里时噘着嘴的表情,数着手指算着梁入睡时间的画面非常温馨。王菲在片中自成一格的粤语话真好听,任何一段都是经典,特别是那两段:一段是王想拿信给快餐店前的梁时。另一段是王提金鱼进屋被梁撞见时说的粤语话。还有就是梁在屋子里的经典自语段落,王家卫在这里直指人心最柔软的部份轻轻地“叩问”,展现了他非凡的想象力,无形的情感氛围包裹着观影人,让人的柔软心灵被这段表演轻碰暗触,回旋荡漾。
这部片里的王菲和金城武都还是他们最光芒万丈的时候.
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我想和梁朝伟演的那个633谈恋爱……太帅了太帅了!!
一个人哭了,你给纸巾他就行; 但如果一间屋哭了,你就要做很多事情。
唉!装逼文艺青年必看,从台词到镜头,掉帧什么的,哎哟~~~骚!托尼梁制服诱惑受不了啊,原来那么多文艺青年的台词都是这里来的,连周星驰那句都是。。。。- - 那个时候的王菲(还叫王靖雯)和金城武都像虾饺一样白嫩可爱。音乐好听呀。
最喜欢王菲一边开着水龙头一边说因为下雨没有办法交电费.还有那个 加洲梦的音乐.
城市里的现代童话..加州住着不同的人,流泪的房子和变胖的香皂
两个故事,似乎梁朝伟的故事更是我的菜。原来爱情还可以这样——梦游。无论是633的家里,还是“加州”,都是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空间的距离,最终却都会重逢。“她走了之后,家里很多东西都很伤心,每天晚上,我都要安慰它们才能睡觉”——瘦了的肥皂、哭着滴水的毛巾、寂寞的衬衫
当时没有看得太懂的一个片子
两星全给王菲!林青霞一直没看到真面目,遗憾!那时候的梁朝伟,好年轻啊!整部片子,我只能说,太装逼了!如果没有这几个大牌明星,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一部烂片!!!!!!
对于失恋的人,看这片再合适不过。无数遍了,每年都会重看,历久弥新,总会在片里有新的细节可以发现。没想到这次是在失恋中。如果热爱重庆森林也需要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第一个故事还觉得形式有点大于内容,第二个故事太有趣,“她走了之后,家里很多东西都很伤心。每天晚上,我都要安慰他们,才能睡觉。”,“不知道是我忘了关水龙头,还是房子越来越有感情。我一直以为它是最坚强的,没想到它哭得最厉害。”,现在也很难有这么好的台词了。
王家卫代表作,描写都市生活的迷茫疏离和失恋的孤独寂寞。1.高度风格化的摄影:晃动手持+特效制造眩晕恍惚效果,鲜艳多样的色彩与布光,前景举杯慢动作+后景人群快进的镜头赞绝;2.两段无关故事,琐碎独白,肥皂毛巾玩偶;3.配乐辨识度高,[加州之梦]好听;4.过期罐头,墨镜雨衣,手绘机票,足够后现代。(8.5/10)
看旧电影最无法跨越的逻辑障碍:金城武怎么可能会被甩!梁朝伟怎么可能会被甩!这不是渎神吗!
重看了王菲-梁朝伟演的后半段,瘫倒了,太美好太美好!墨镜把爱情中与身体、力比多、占有无关的非物质性的那部分浪漫化到了极致!错位,颠倒,迷失,梦幻,不可触及,这大概即是爱情最动人的特质,也是香港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特质。
王家卫的电影给人坐在小酒馆微醺独酌的感觉 不需要他人参与 只需要在他的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够了
重新看了一遍重庆森林。想知道金城武为什么可以连吃三十罐凤梨罐头加四份厨师沙拉薯条汉堡而不胖。因为早上六点起床跑步吗?
最喜欢的一部王家卫片子。喜欢王菲的那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单纯,喜欢她把唱碟机开到最大,摇头晃脑地听着mamas&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g》的样子~~
那时她还被叫做王靖雯,小鹿様闪烁的眼神,细痩无邪的身体,疯狂的暗恋也不过是纯真执着的本能
看了28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