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是1997年3月在韩国播出的,我是什么时候看的,是租的碟还是电视台引入后播出的,完全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年崔真实自杀,我到处找这部片子重温。前两天重看这片子,开了弹幕,发现好多人都是刷了若干次的,也有好多像我这样的70后。
严格来说,我的第一部韩剧是《天桥风云》,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星梦奇缘》和《蓝色生死恋》。我并没有因此成为剧中各位大牌的粉丝,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简单的故事,喜欢剧中演员们,特别是这部剧里的原创音乐们。它们每一曲都已成为经典,除了没法忘记的片头曲,安在旭的《FOREVER》也能哼几句。它是韩剧在中国的启蒙之作,它的表演方式,故事表现,演员的表演,音乐和服饰,都到达一定的高度,堪称经典。
只有十六集的长度,讲述了两段主线爱情故事,男女各自的两段友情故事,一个官二代不被家族接受的歌坛创业史,一个富二代执掌家族企业的艰辛。这么多内容搁到我们现在的偶像剧里,少不得数十集,就像“何以”,为了增加长度,后面几集索性全部是精华剪切还让两位主演把大学生活重新演一回。所以说,经典是必须懂得取舍的,16集的内容里,不仅讲完了故事,还非常细腻的把一众人等的内心世界诠释到位,没有突兀的地方,一切都如流水般自然,经得起推敲。
单单就剧情来说是很标准的偶像剧模式,灰姑娘的套路,那时还没有后来的韩剧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车祸倒有,与主线人物无关,是灰姑娘的养父死于车祸,不过那时灰姑娘已经搬了收养家庭,出来自立了。这结局是圆满的,灰姑娘放下心结,接纳了执着的官二代。安在旭为把妹办了场演唱会,唱的就是那首《FOREVER》,彻底赢得美人归。而车仁表的那条爱情线来得更加坎坷些,不过他在掌控了家族企业之后,第一时间追去意大利找人了。
如果说安在旭是热情的不羁的,那么车仁表就是温柔的内敛的,一个玩摇滚音乐,一个是大企业掌门人,性格设定界限分明,但他俩是好友。崔真实则担起了涟漪和苏菲亚两个角色,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孤女,一个则是外表豪放内心婉转的摄影师,崔真实很完美的演出了二者的区别,很多时候让我都不觉得这两个人是同一张面孔。二十年前看的时候,很喜欢安在旭的小民哥,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勇敢样子。现在再看,也还喜欢,但更注意到了车仁表的俊立,他那嘴角一抿的笑,倾城倾国呀。小民哥是酷,酷到连周杰伦刚出道时都去仿人家。俊立是暖,每每想起他的体贴入微都能让人发自心底地微笑。
所以说现在的偶像剧不好编也不好演,啥类型都让前人们给演绎完全去了,更何况现如今像这部剧里这么纯粹的爱情,已经很少见了,让演员和编剧们怎么编派呢?
2019-03-25 于福州
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叫追偶像的时代。我记忆中开始追星大概要追溯到《还珠格格》时期,小学五年级,铺天盖地的贴画,铺天盖地的海报,铺天盖地地贴满了一屋子,还有偷偷攒的零花钱买回来的娱乐八卦杂志,在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的那时,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偶像的喜爱。我至今仍记得《还珠格格》第一部里,赵薇第一次出场时带给我的惊艳,吹掉红盖头,露出滴溜溜转的大眼睛,那么有灵气,那么生动,以至于后来的一段时间,自己总是很花痴地对着镜子模仿那双眼睛。学生时代是很少有时间看电视剧的,记忆中看过的几部都成了经典,并不是那时的电视剧拍得有多好,真的是因为剧情很让人喜欢,没有小三,没有基情,没有夸张与做作的声音,没有白血病,没有车祸,没有失忆,没有滚床单,没有那些人为加给主角的九九八十一难,更没有一下百八十集让你看到最后巴不得男女主角赶快死掉的欲望,那时候多半是美好的一个小故事,讲完后总能让人欲罢不能。
我的废话比较多,其实我今天想说的只是一部很多年前的韩剧,简单到有点俗气的灰姑娘剧情——《星梦奇缘》,算上来也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剧。我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男主角安在旭的每一句台词,女主角崔真实的每一次眼泪,还有忧伤的男二号车仁表的每一个眼神。这剧很短,只有16集,但故事线清晰明朗,导演采用的拍摄手法我很喜欢,剧中人物回忆的部分总是用一种模糊不清的橘黄色的调调,像一盒调色盘,把各种颜色混杂在一起,让你想看又看不清,努力睁大眼睛却只能看到一团模糊,像极了剧中人物那时的纠结心理。现在想来,这辈子暗恋的第一个人竟也是这剧中的男主角。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受伤脆弱的心,多么符合女生心中的男人形象,而且那时的韩国男人不兴锥子脸,不兴留长发,也不兴描眼线画唇膏涂BB霜,浓眉大眼的安在旭配上干净利索的短发,皱紧的眉头和经常夹在手中的半支烟,满足了那时的我对男人的一切幻想。而那时的崔真实,也不是锥子脸,没有浓妆艳抹,简单的服装打扮,还有一双我见犹怜的水汪汪大眼睛,任哪个男人见了都会心动的吧?男二号车仁表,堪称高富帅的范本,这个长着小眼睛的韩国男人在我看来是更令人无法抗拒的类型,再看看现在的一些韩国男星,我真是搞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说他们长得帅?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一种叫做“男人”的生物啊?
灰姑娘的故事总是让人觉得不真实,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也一样,但是最后一集中,当江民在演唱会上只为李涟漪唱一首《forever》的时候,我也会感动到泪流满面,故事在最后那个幸福的拥抱中结束。我宁愿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爱情,一个万众瞩目的偶像,偏偏只爱你一个,这极大地满足了所有女生的虚荣心,当然,也包括我,所以那时在电视机前的我是如此的感动、激动、羡慕。现在看来,这部剧肯定不会受欢迎的,因为整部剧里面其实有关江民和涟漪的部分并不是很多,两个人甚至在剧中都没有一次kiss,最多也就是拥抱,而且每一集总在他们俩人感情的最高潮时戛然而止,但我却最喜欢导演的这种手法,江民每一次拥抱涟漪都是他内心的一种慰藉,这个生活中伤的千疮百孔的男人只有在自己最爱的女人的怀抱里才能如此的安心,他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动作,一个拥抱就足够珍贵了,我很庆幸导演没有再给他们加任何多余的动作,这样已是完美。
童话就是童话,干净、明澈、美好,充满希望,一如偶像时代的我们,跟童话一样干净、明澈、美好,充满希望。还记得江民给涟漪的那张纸条,今天看到的版本是:我爱你,爱到永远。但我更喜欢的还是很多年前的那个翻译:我爱你,至死不渝!
那是一个青春期躁动的冬天。深夜里,我一个人窝在沙发上,裹着大棉被,呆呆的看着午夜档的电视剧。那个怪箱子里的男人和女人笑的那么好看,但是我却感到隐隐的心痛。
那一年,我以为是影像色调太昏黄,误导了我的感官神经。
那一年,韩流像后来的SARS一样突然来袭,毫无征兆,瞬间就在这座城里爆发蔓延开来。
长长的涂满发胶的刘海或高高的马尾,像鸡毛掸子颜色一样的头发,松糕鞋,厚袜套,能装10斤面粉的宽松多口袋工装裤,唇钉,犀利的眼神,择的一丝不苟的细眉,还有独属那个年代的唇妆-黑紫色的唇膏,再勾勒一条生硬的颜色更重的唇线......
这一切构成了那个年代不可被复制的一出画卷。
那一年,中学门口还流行蹲几个所谓的不务正业的“痞子”。每个年级里也无法避免的会流窜那么若干个。学校里的痞子大多在教导主任的巡视下,还是很怂的穿校服,上课,交作业,区别在于,比起大多数乖学生来说,他们愿意挑战规则。
那一年,女生都按规定剪短发,男女都穿一样肥大无设计感的运动校服,配上发育过程中的青春痘和大油脸,极其惨淡。但是偏偏在那个年纪,遐想比天高比海深比宇宙还要广阔。
那一年,女生之间风靡传抄H.O.T.的歌词,也流行关注那些痞子。无论是优等生还是老师的眼中钉,无论肥瘦美丑,那时心里都藏着一个小民哥-他对所有人任性坏脾气但是只会对你体贴对你笑。他可以很帅的打架但是永远有本事收拾烂摊子。他长的帅有才艺看似花心但其实只喜欢你一人......那一年,身边长的帅会打架的男生就这样的被遐想着。
那一年,安在旭还没变成大叔,崔真实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美丽姐姐。
也只有那一年,我沉浸在幻象中,暗恋着别人,也被暗恋的人暗恋着。而在那之后的十几年,我再也没有那么深切的感受过这一切。
感谢那些发明天才,尽管十多年过去了,但影像留住了安大叔和崔姐姐最风华正冒的笑容。他们在电脑屏幕上依然笑的那么暖。
但时间就是那把杀猪刀,当年的小民哥日后变成了大龄单身男中年安大叔,崔姐姐的笑容和泪水永远停留在了40岁,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段话,回忆着在那最美好的10年那个痞子给我留下的种种记忆。
而这部剧亦如当年,看起来那么甜那么美,也那么让人心里隐隐作痛。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韩剧,印象极其深刻
当年觉得安在旭就是王子
永远的小民哥
怀念~
第一部看过的韩剧
以前在凤凰台片看的,典型的韩剧路线,安在旭在多得这部片子,就是因为这片子在大陆大红的吧
太梦幻了。从这部剧之后,安在旭就老了。
我们都爱安在旭。。。
那个时候韩剧的潮流刚刚兴起,灰姑娘的故事对大家也来说也还没那么腻
小明哥 啊啊 迷幻了我童年
表演是完美的。第一集的少女味道很足。
这部片过后韩流刮得很猛,连我不怎么追星只看剧情的人都知道安在旭……
是最早看的韩剧之一了,却不知这样的结局。灰姑娘终究没有遇见王子。。
这是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韩剧,印象深刻,韩剧开始流行了
这么老的片子,我居然看过……
1997年,崔真实与安在旭共同出演这部爱情剧《星梦奇缘》,获得超高赞誉。这是韩流开始时的一部剧,韩剧那个时候还是特别小清新的年代,一切在回忆中都是那么美好。
看的第一部韩剧,崔真实……
记忆中的第一部韩剧
貌似很久前的经典
他离开的时候那句“我爱你,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