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看多了,会想到底哪个才更像真的猴子。曾经大闹天宫不可一世,被压五指山下五百年,一朝重获自由,护着唐僧西天取经。一路八十一难走到一个他一个跟头就能翻到的地方究竟是为什么?为取经还是为护师。齐天大圣在乎斗战胜佛么。
开篇的猴子并不招人喜欢,好吧,全片的都是。明明是去人家化缘借宿,却因为小童不给人参果就偷吃,一言不合就毁树。这就是白吃馒头嫌面黑。而且明明你就是打下来四个,就因为有一个遇土而入你没吃着,就三个三个的和人家矫情。这种我不管我打下来几个,我只算我吃了的数的嘴脸,就已经足够无赖了。闯下大祸后还一副我有本事摆平的嘴脸,八百个不服不忿。放走妖魔必然使生灵涂炭,即便你有本事再把它捉回来,也绝非和从未放出是一样的。必然会有无辜之人遭受侵害。既然全无悔意,那心中有善念其实根本无从谈起。
但,我想说的是,或许猴子就应该是这样。他不可一世,盛气凌人,自诩齐天。他被压后心心念念的只是命定的救他的取经之人。所以他去西天,只是为了这个将他救出五指山的师父,而不是什么狗屁真经。什么济世为怀,慈悲之心。这些是师父的事,我的事情就是保护师父。所以他不在乎被蝙蝠咬后异化的平民,说他们没有救了。他只在乎和他有羁绊的那些人。例如唐僧,例如果子。
果子出现之后,猴子的表现就是一个霸道总裁遇到呆萌软妹子。他傻,他呆,他笨,但他善良、无私、会为别人牺牲。你根本不可怜那些平民,但你看见他可怜他们,却会觉得他可怜。你丝毫没想保护普通百姓,但是你看见他想保护,你就想保护他。放眼现在满屏幕的偶像剧,这几乎是男女主的标准人设。
在人们开始大肆歌颂匠人精神之前,匠人其实并不是指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如果说你做事情有匠气,其实并不是褒义。国漫最近崛起的迅猛,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作品,但本片给我的感觉就可以用匠气来形容,换句话说就是灵气不够。我们总是能把每一根毫毛渲染的灵动飘逸,却无法让表达的方法更上层楼。
果子就是用来封印元蒂的真气,就因为变成了呆萌妹子就必须被保护。猴子就像是一个不能让自己的女人有一点危险可能的大男人一样。不管她的能力,不管她的意愿,甚至不管事情的成败,一意孤行,差点就让整个事情失败。幸亏他叫孙悟空,就算被打进泥里,还能闪着光变成超级赛亚人。
我还是对这样的剧情接受无能。前一秒让对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然后吸入真气,马上就打的对方满地找牙。就算这是金蝉子的真气,但对方可是吃了金蝉子的真身的啊。无厘头的指数级变强,这种金手指的结尾方式,基本上就是编剧黔驴技穷的表现。
所以总的来说,我欣赏本片的动画制作,但对它的表达方式并不满意。就像我不喜欢这个一意孤行的猴子,但我觉得这又酷又拽的泼猴或许更接近那个敢称齐天的孙大圣。
先说定论,从画面设计以及抖包袱上,还是能给我以一定的惊喜的。但是本片也有着一个很严重的弊病——那就是痕迹太过于明显。
尤其是在国产动画中,还是西游题材里,痕迹明显说得好听点叫致敬,说得中听点叫模仿,说得难听点则叫抄袭。
本作大致有四处痕迹过于明显的地方:
一是喋喋不休地讲着控制呼吸,调整情绪的唐僧;
二是悟空浴火重生的背景音乐;
以上两者痕迹过于明显则因为像极了大话西游
三是真气的形象则与《捉妖记》中的胡巴有的一拼
最后则是充分利用人的猎奇感制造看点,南慕容北乔峰,《这就是街舞》中的南公孙北乔治,百兽之王究竟是狮子与老虎,《黑豹列传》中的绝世巨狼人狼与举世无双的长空孰强孰弱,这种猎奇感其实就是大家都想知道个最字,没有之一的那种,你是妖祖,我是妖王,谁是王中王而已哈! 说实话这种看点的制造,并不怎么高明,有点低级,相反那种含蓄得反而力透纸背,重逾千斤。而孙悟空本身的角色形象我觉得是内敛多于外放的,正因为如此,导演应该意识到不能乱嗑CP,也不能机械降神,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哈。
妖有没有心,我不知道,反正导演是没有心的,拿来主义的缝合怪,故作嚣张的野猴子。
难怪妖祖元蒂会说
当这么多痕迹明显的设定堆砌在一只猴子身上时,我有点不知道该叫这猴子啥?毕竟,不是每只猴子都叫做孙悟空。
混乱的主题思想,谄媚观众的台词,中西元素混用的人物造型,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故事。
浪费时间的一部片子。效果再好,失去了内容也无立足之本。
技术是内容的延展与丰富,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动画的核心是创造力,讲故事的能力,抓住既有IP,然后再延伸主题思想,主题到底是啥?师徒情?友谊?正义?使命?做一个善良的妖?实在没get到。
突然为昨晚隔壁的孩子觉得悲伤。他将永远无法说出:在我五岁的那个清明节假期,爸妈带我去电影院。在那时我是第一次感受到动画电影对我的震撼。饱满且搭配得体的色块,不论主角配角都是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那是我熟悉又新颖的神话故事,对于五岁的我是有深度的对话,我能从悟空的语气中了解到他的骄傲和挣扎。主角团特色分明相应得趣,反派们实力强大并且智商在线,配乐激情洋溢毫不煽情,结尾的打斗戏是我小小一生中最震撼的戏份,悟空纤细的毛发,反派BOSS筋条分明的肌肉,以及神谕般优秀的结尾。整一部剧的时间里。我忘记了妈妈在入场前买的爆米花,整场的大人们没有一个掏出手机来划时间,更别提会有进进出出接电话,坐在隔壁的阿姨还在偷偷抹眼泪。就在在九十几分钟里,小小身躯的我被点燃了被震撼了被感动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改以前爱跟爸妈聊天的习惯。因为那是有什么在我小小的身体里萌发,是什么呢。在踏入家门口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爸爸妈妈,我立志我以后想做的就是动画。就跟今晚一样优秀的动画片,给更多的孩子,不,不止是孩子。大人们,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自己做的动画。我也想让他们能体会到我今晚的感受,制作方的诚意和用心。”
是的,这个孩子将永远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不会。为他们感到悲伤。
(以下更新具体槽点想开口骂人的看看,按这来反驳我就行,别总在别人评论里找存在感。
剧情一开始还算正常,结局复活的莫名其妙。反派典型的无脑搞笑,打斗场面有不少但很敷衍,常常用一团雾来代替。人物设计都很丑,反派boss形象是参考克苏鲁??就不能有一点创意吗?声优配人参果刻意低幼另耳朵难受了大半场。最最无法忍受的是孙悟空拔毛吹出自己的分身,居然是无毛猴子,这是为了省经费还是偷懒还是能力不足无法同时画很多只毛猴?很多地方做不到位,如击鼓时鼓面是静止不动。这是因为定位子供向才不愿意在细节下功夫吗?)
优点:1、国风动画效果,做得不错。五庄观场景,妖山打斗场景;2、打斗的动画的节奏感还不错;3、剧情的更改有新意;4、特效华丽但不过分,怪物模型好评;
缺点、1、山神庙剧情不够具体,2、果子精的设定兀突,对悟空的的崇拜感,牺牲动机交代得不清楚;3、终极boss的死亡,交代得过于兀突;4、悟空起死回,剧情跌宕性不够。
这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是近几年以来西游电影中难得忠于部分原著的一大巨作。不同于其他的魔改,影片的开头是以吴承恩原著中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为基本,师徒四人取经途中来到五庄观,镇元子大仙因有事外出便让两位童子清风、明月招待他们。两个小童偷吃人参果被八戒发现,于是八戒怂恿孙悟空一起去偷人参果,在这过程中被仙童发现,惹怒悟空打碎了人参树,无意中释放了封印许久的“妖祖元蒂”,掳走了师傅,才有了之后光怪陆离的故事。
毫不夸大的说,作为一个西游记原著的忠实书粉,这一场景的设定完美贴合了我心目中的内容。迄今为止在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像《再世妖王》这样对五庄观及人参果树的场景设定如此之精彩绝伦,中国风元素贯穿全片,能看出来创作团队在美术设计和特效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导演访谈中提到,仅仅人参果树,从外形的概念设计到材质耗时半年多才制作完成。影片后期的妖怪大乱斗场面也是团队人员从各类古籍和文物中提取的灵感,在角色设计方面也不同于在以往影视中看到的妖怪群像,而是一群身着甲胄的中国古代妖神,栩栩如生。
魔童哪吒味儿的孙悟空,略尬,但要比郭富城的真人三部曲要强很多。
给个三星及格分,《哪吒》给之后的国漫指出了一条野路子,就是靠颠覆+动作戏+无厘头段子来堆砌商业元素,虽然没啥技术含量,这故事烂得一塌糊涂,但对观众来说还算值回票价。
故事比哪吒新生要好一点,但是也太不流畅了。画面和妖怪的设计真的还是很有想法的,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像大型网游…主题曲很好听。
有些3D建模就值五毛钱,孙悟空的奶爸设定有点《大圣归来》既视感,而且片头竟然把片名英文写成了Monkey King Rrborn……但总体比我想得还是要好点。九尾这些配角的设定还是用心了,孙悟空的狂气也算活灵活现。最后的大战非常复联四。总体6.5-7分。
开头英语title打错了,Monkey King Rrborn,这种程度的错误我只好立马出警。笑吐了(贬义)。在我以为他要讲正剧时弱智,在我接受他的无厘头后又开始升华主旨,在爆完seed念完经后再告诉我大家毫发无伤哟,我只能笑一下算了。让我歪着脖子看片很开心?倾斜镜头也不是这么用的啊哥哥,打斗分镜靠音响拉分,布景真的可以再用心一点点,圣光普照的象征镜头也可以再少一点点。求求了。
大圣再流里流气,也不可能像当年《大闹天宫》其乐无穷了,随便面对个大仙,都像班里的后进生对着班主任耍小性子;妖祖的第三形态就长多了两只手,好歹学学弗利萨或沙鲁嘛,难怪那么不经超级赛亚猴打……台词和故事都极其糟糕,看得数次想提前离场,感觉当年一部大卖的《捉妖记》带坏了后来的玄幻,强行低幼卖萌恶心到家;但剧情发展配合设定的所谓暗黑风格和动作场面设计,又能看出整个团队确实有那么些追求,也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产动画的硬件勉强跟上了,软件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挺可惜的,主要角色都已经刻意丑到这样的境界了,主题还真善美什么的,是不是不太合适,不该更黑暗一点吗!?果子精吃果子,太残忍了。大boss看着像星球大战穿越来的,打起来又像龙珠来的。
旧瓶装新酒,故事还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偷吃人参果,新元素是在果树下引入了妖祖元蒂,悟空还是那个桀骜不驯的悟空,敢作敢当,嫉恶如仇,尤其是最后的大战打戏非常精彩,在CGS中国巨幕大银幕上观看非常过瘾,亮度和声效完美结合。大圣开启“红莲形态”更是无敌,秒天秒地秒空气,这个就有点开挂的嫌疑了。果子这个形象非常像胡巴,片子基调有点子供向,相比而言感觉还是哪吒重生更精彩一点,两部的片尾曲都很好听。
猪八戒沙僧一出场我以为是俩妖精
剧情没有什么太新鲜的,说点无关紧要的话吧。西游记这个IP固然很香也代表着国人很深的情怀,但是尽量创新做一点承上启下的事情吧,作为观众“西游记”的刻板印象我已经十分审美疲劳,而这部集合了诸多这样的案例:唠叨没完没了的唐僧(你们都应该给周星驰版权费),满嘴混混语气的孙猴子,外形有些相似曾经某IP动画(孙悟空无法无天的原始兽性变成了街头愣头青),还有那些近年国漫动画的精华汇总...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还以为是山寨版的大圣归来。没想到特效,剧情都比较在线,除了猴子有点同质化,其他的人物形象设计真的是绝了!!!鱼泡泡沙僧、南天门的门神,就连一些出场几秒钟的小妖怪都很用心的设计了。没想到吧,猴子居然带起娃来了,真气的存在就是为了卖萌和给猴子送复活甲+地狱火皮肤。没有像姜子牙那样立意很高,结果什么都没讲好,故事就一条主线,打妖祖,救师傅。整体来说还算OK,但是受众可能还是偏低龄吧。
靠,这剧情,一个妖祖让一个地仙看管,从头打到底也没见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都十曜二十八宿,满天神佛有一个人出面,合着毁了这重天还是32重是哇。
挺好的。本以为是被玩坏了的孙悟空,发现剧本和分镜都智商在线,尤其是人物设计十分出色,对绝大多数配角都印象深刻。
画面粗糙,笑话尴尬(猪八戒的笑话偶尔很好笑),几乎从头到尾都在打,打斗竟然挺好看,出场妖怪种类拉满,很多地方都有惊喜。果子精一出场我就知道导演那小心思,从大圣归来开始流行给孙悟空配个萌娃来凹他刀子嘴豆腐心猛男带娃的人设,而那个娃必有一死来制造泪点,就和给韩剧女主加癌一样肆无忌惮。比哪吒魔童降世好看10个大圣归来,后两部只剩尴尬,这部好歹有打戏有创意,肉眼可见在进步。
画的不错,剧情弱了点。
其实观感还行,就BOSS不咋地,叙事有点赖赖唧唧
感觉大圣归来之后,所有的西游记IP改编都陷入了一个魔怔,那就是尽可能放大孙悟空“妖性”的一面,他得坏、得叛逆、得不讲道理、还得动不动就开打,然后再用一个莫名其妙的转折开始让他皈依向善变温柔变得通情达理,再加上一些完完全全不好笑的冷笑话插科打诨一下,就很套路,也挺莫名其妙的。不是不能写妖猴,而是你不能那么刻板吧?国漫现在技术上已经没什么后腿了,但是剧本是真的不行,这个故事离谱到让我觉得可能是用脚趾头写的。然后这个配音也是,猪八戒是北京户口吗?果子精为什么平翘舌不分?这么说话很可爱吗?还有唐僧,一开口那个悟空叫出来我差点以为这俩要组cp,也太娇嗔了……挺无聊的吧总之,唯一有趣的地方可能在于,它讽刺了天庭人员(公职人员)的效率低下,以及各种繁文缛节的面子工程的办事作风吧。一星半。
从西游各前作取精华,霸气与软萌的cp、变嘴炮的师徒四人等等,包括妖王的故事,都不是新颖的东西。
第二部一起看
中国商业动漫这几年其实挺尴尬的,宛若一只猴子,只不过不是孙悟空,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只猴。捡了西方的华丽技术爆米花套路,丢了自家的气象万千。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点不得要领。然而更可笑的是,在特效上干不过迪士尼,故事上走心不过皮克斯,好作品凤毛麟角。台词整天张口闭口神啊魔啊妖啊,主角的反抗精神建立在虚无缥缈的无病呻吟上,动辄页游技能爆发毫无共情。这些创作者们呀,就算你再没文化底蕴,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今载籍,浩如烟海,有那么多历史神话传说名著可供你抄,合着就逮着《西游记》死磕,吴承恩活到今天,应该比JK罗琳还有钱。什么?你说你们只是当和尚撞钟混口饭吃啊,那权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