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双面北野武

HD中字

主演:北野武,京野琴美,岸本加世子,大杉涟,寺岛进,渡边哲,美轮明宏,六平直政,上田耕一,木村彰吾,津田宽治,芦川诚,石桥保,内山信二,兼子二郎,小林太树,森下能幸,仁科贵,早乙女太一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5

 剧照

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2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3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4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5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6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3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4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5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6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7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8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19双面北野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双面北野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彼得武(北野武 饰)是日本娱乐圈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同时身兼主持人、导演、演员等多种身份。生活富裕,风头无两。他终日里乘坐劳斯莱斯,游走于各大秀场。在此期间,彼得武还要和经纪人(大杉涟 饰)探讨下一部戏的计划,始终不得闲暇。所有的人都希望在彼得武的电影里出演角色,他们趋之若鹜,疯狂至极。  某天,一个龙套演员(寺岛进 饰)向彼得武推荐一个志愿者,这个染着黄毛、衣着光鲜且表情木讷的家伙竟然和彼得武的容貌一模一样。彼得武甚感好奇,于是接纳了这个名叫北野(北野武 饰)的便利店员。但自此之后,彼得武和北野便仿佛堕入一个混乱的噩梦之中,他们之间的界限渐次模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迷失城市曼尼兰兰和冬冬追击者2008秘密同盟五星级杀人夜生活大爆炸第十季笑傲江湖2001警告2021川岛芳子1989吸大麻的孩子征服者狂欢命案第二季星愿简单西蒙太阳有耳拉斯维加斯第三季哥斯拉的反击佛罗里达男子第一季如果没有你状元巧破蜜蜂计诡秘阴宅西柏林恋曲313套房开天辟地血爱成河

 长篇影评

 1 ) 北野武杀死北野武

不一定驴驴犬舌人形美之臆想:http://buyidinglvlv.blogcn.com

   北野武杀死北野武

  文/不一定驴驴 2006年4月

  大明星“北野武”接见前来拜会的影迷“北野武”,并给他签了名;影迷“北野武”为成为演员的理想不懈努力着,最后他得以如愿以偿,却去行刺明星“北野武”……

  1、

  曾几何时,小津安二郎不无讽刺地诉苦自嘲说,电影对他而言,“不过是披着草包,站在桥下拉客的妓女(罢了)”。

  放眼日本今天的作者电影人们,显然不再像小津那样畏葸不前唯唯诺诺。所谓“作者电影”,就是恣肆追求自己的艺术意趣,“俗恶”观者的“俗恶”感受并不给予考虑关照,至于做小津那样的“妓女”电影,干上投机、迎合观者的娱众勾当,完全是好莱坞之流的机械工作,是有损艺术之名的。

  近年来戛纳和威尼斯舞台上的日本作者电影,作者风格是愈益浓郁,总是很难与观者口味达成一致,黑泽清到是枝裕和,铃木清顺《狸御殿》、青山真治《耶稣的呼喊》,三池崇史(我执意要把此君归入作者导演之列)《以藏》《盒葬》到《妖怪大战争》,“晦涩”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意识流、cult、破碎、暧昧、难以理喻……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这是一个主观至上的艺术时代,只要导演自己的逻辑解释得通,只要具备自己的艺术动机,观赏性就是次要的。有点蔚然成风的意思。

  铃木清顺、黑泽清那种叙事能力较弱、善拍俗人难懂的电影的学院派导演,三池崇史那类思想“变态”的人士姑且不论,但是,像北野武那种演而优则导的、带点民间艺人匠气的、作品一向四平八稳、雅俗共赏“人见人爱”的作者,为何也肆无忌惮地推出《双面北野武》那种晦涩混沌的作品呐?

  去年九月,北野武藏掖着《双面北野武》厚着脸皮挤进威尼斯,与前年金基德《空房间》扮演同样的神秘角色,然而命运和体质却跟前者截然不同。当时很有先见之明的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摊着手对媒体说:他是自愿来的,可不是我叫他来的。言下的揶揄之意有可能就是说:他是厚着脸皮硬来的,得奖应该无望。

  马可·穆勒的谶语很快应验,《双面北野武》不仅名落孙山,北野武的意大利影迷们也大抵心头不快,牢骚满腹。

  从1989年的《凶暴的男人》开始,持起导筒的北野武以他独树一帜的简约化影像叙事扬名威尼斯,大有一种改良电影文本的架势;同时他在温馨与美感的制约下完成的暴力抒发,具现了“菊与刀”的日本双重性格,从而受到西方学院和民间一致的颔首参拜。像《双面北野武》那样浑浊杂遝的“呓语”影像可是绝无仅有的。与2003年获得银狮奖的《座头市》更是形成了剧烈反差。

  《双面北野武》在故乡自然也没有人缘。日本观众对北野武作品本来就存有偏见,比起雅致深刻的北野大师,显然更习惯那个诙谐、猥亵、好色之徒、相声演员的北野小丑。侥幸凭借《座头市》换来一点票房转机的他,在《双面北野武》的强劲破坏下又要被继续冷落了。

  2、

  很多观众对着《双面北野武》蹙眉摇头,困惑不解。北野武自己也很理智地表态,“毕竟这部影片情节有些混乱,观众看不懂也实属正常。”

  那么,北野武为何非要恣意弄出这样一个里外不讨好的尴尬电影呐?对观者的感受睥睨不顾,难道继续《座头市》那种名利双收的影像策略扶摇直上不好么?莫非是想学习铃木清顺、向三池崇史靠拢,树立自己莫测高深的cult思绪和艺术涵养,为作品添嵌神秘主义色彩?

  这首先得从1997年捧回金狮的《花火》说起--

  《花火》是北野武的第七部导演作品。日本影评人淀川长治赞其“既有《凶暴的男人》之强悍慑人的力度,又不乏《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的温馨与宁雅”。可谓是前六部作品的精华整合、集大成者。--这是一种艺术技艺和表现主题上的整合。在这里,北野武一脉相承的蓝调暴力之花绽放了她迷人的倩姿,并已初呈调萎之势。尔后,《大佬》的败阙,很快见证北野武式蓝调暴力美学的江郎才尽(对于一个自编自导的导演而言,这种迹象是很显眼的)。他企图突破窠臼,从《玩偶》到《座头市》,隐约表现出回归传统的意图。

  在解读《双面北野武》之前,我还想先谈一段北野武与王家卫的趣事。

  那是远在《2046》仍是个谜的几年前的某一天,王家卫倏然心血来潮前往东京去拜谒北野武,二人一见如故,惺惺惜惺惺,还被摄影师筱山纪信力邀合影,撮合了一曲影坛佳话。那是一张驻留我心的相片,一幅让人浮想联翩、给人幽邃之感的相片:衣履不整的坯子北野武,一脸坏笑地蹬着脚踏车,身后的座架上,骑着微侧着头、神色自若的黑墨镜王家卫……不禁让人疑虑,北野武要把王家卫载到哪里去呐?王家卫会不会跟北野武学坏呐?

  今天看来,王家卫显然没有跟北野武学坏,倒是北野武被王家卫给带“坏”了。《双面北野武》总像有点儿受了《2046》启示似的。两者的创作意图是何其相仿啊!

  首先,二者都为导演私人化的作品,即是拍给自己的,对自己良心的一次交代;其次,二者纷纷都是创作者创作过程的题材,它们描述了电影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可以说主人公就是导演本人的投影,尤其《双面北野武》,完全就是真实生活中的北野武;再者,两片都俨然导演往昔作品的回顾与总结。

  也正是此缘由,《双面北野武》遭遇了与《2046》类似的命运……

  3、

  在早先的采访中,北野武声称《双面北野武》是一部总结性质的影片,是对自己之前导演风格的一次汇总,之后势必谋求转变。

  不管他日后是否真能突破窠臼成功转变,《双面北野武》至少完成了它应有的使命。倘使说《花火》是北野武艺术技艺和主题上的汇总表现,那么《双面北野武》无疑是他十几年电影创作生涯的一次系统总结。

  《双面北野武》没有直接讲述什么趣味昂然的故事。假使把北野武往昔的作品比作小说--艺术实践,那么《双面北野武》则像一篇自我审视灵魂的散文--带有艺术理论层次的意思。在那非线性叙事、破碎之梦的模棱两可的散乱影像中,北野武思忖自省了自己的艺术历程--也是他的人生。

  下面就请随我步入电影剧本的立意,也就是北野武的人生--

  “北野武”是个大明星,乘坐劳斯莱斯,受人崇敬,趾高气扬,他和经纪人大杉涟从麻将馆辗转电影片场,路过街边拉面馆,计划以此为材拍一部“顽固老爹”的电影。麻将馆的黑帮人士、路上相遇的少年歌舞伎父子,恳求能在他的电影中演出。在电影片场,龙套演员寺岛进领来了一个影迷,想要一个他的签名。“北野武”应允,可待他看清对方的面容后着实吓了一跳,对方不仅相貌跟自己联像,姓氏也相同。稍后,“北野武”问左右,那个人做什么工作?大杉涟答到,他在便利店打工,偶尔兼职跑跑龙套。

  接下来,“北野武”进入了梦乡,那个与他很像的男子,引燃了记忆--当他还只是个潦倒的龙套演员时的记忆。在梦中,他借助那个人的躯壳重归过去的自己,至于梦的场合,则是白天经历的现实场景--麻将馆、拉面馆、电影片场,以及他想像出的便利店、公寓,和自己昔日作品中的若干场景。

  那时候的“北野武”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被人轻蔑、嘲弄、忽视、侮辱,活得没有人样。公寓里,寺岛进领着花枝招展的女友讪笑他;在便利店,女顾客刁难他;试镜的面试中主考官对他不屑;在麻将馆被人欺负;就连到拉面馆吃一碗面,店主也对他大声呵斥。

  现实的不公让他怒不可遏,终于爆发了,偶然拾到的一袋枪械,使他尽畅地向一切不公复仇、发泄。他对着曾经欺负他的混蛋们扫射,抢了寺岛进的漂亮女友,打劫保险公司……继而,他成功了,踏上了影坛,数不尽的鲜花、荣耀随之而来。

  北野武在此采取了梦中梦的叙事逻辑,大肆玩味了自己往昔的作品,更向世人解释了自己的电影为什么总会充斥那样多的暴力。

  《日本电影史》中,岩崎昶曾对伊藤大辅拍摄剑戟片做出猜测:潜藏于剑戟片深处的对秩序和权利的反抗意识,恰到好处地慰藉了伊藤当时的失意和愤懑;日活情色片导演小沼胜也曾经很坦诚地表白,SM电影是他宣泄官能欲望和表达诉求的绝妙手段。

  北野武的本片,无疑也具有这样的坦白,他揭示了自己何以成功的秘诀。那个曾给人们制造无数笑料、带来无穷轻松和愉悦的北野武小丑,自己偷偷要在舞台后独承多大的艰辛和压力呀。这一切,惟有诉诸虚拟的暴力影像才得意释放。幸运地是,他的艺术人生也在暴力之美的浓郁渲染中开花结果了。

  当“北野武”淋漓地KO一切对手以后,功成名就。可是,自《花火》以后的作品,大抵再未能脱离先前的模式,北野武更多只是在重复过去而已,《菊次郎的夏天》、《大佬》、《玩偶》,连他自己都有些自我嫌恶了。于是,北野武再一次试图依仗暴力来解决矛盾和困惑,他安排“北野武”杀死了“北野武”。和自己的昨天说再见,以期寻求涅槃与新生。

 2 ) 从《双面北野武》说起,非理性狂欢后的自省(下)

文章首发于个人博客,地址:http://www.blogcn.com/user16/shawnj/blog/31979142.html

“假如非要选出2006年度看过的最优秀的10部影片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将《双面北野武》列入其中。”


必须承认,北野武在第12部作品上做了极正确的选择。他以《双面北野武》作为前16年的总结,并决计告别往日题材而转为新的领域上来。这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里面。自从《凶暴的男人》以来,北野武所形成的独特暴力美学为诸多人追捧。然而必须承认的是,他这一风格其实到《花火》就已走到极致,随后类似题材的《大佬》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花火》的成就,略显颓势,并且从《小奏鸣曲》一路看来,《大佬》根本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之后就像SABU试图以《幸福的钟》寻求新的叙事角度一样,北野武将官能上的暴力降至最低,通过《玩偶》将其风格绝美的一面完全散发出来,并且取得丝毫不亚于《花火》的成就。但是从内在来看,他的主题仍然关乎宿命,从来没有改变。他的个人风格似乎陷于窠臼,随后的《座头市》更像寻求突破道路上的缓兵之策。

可以想象,如果仍然执迷《花火》类题材的话,北野武将无可避免为自己掘开坟墓,这一点想必他自己更为清楚。影片中有两部所谓北野武导演的影片,一部始于开头,两伙黑帮火拼,最后只留一人,这部名为《灼热》的片子来自于《小奏鸣曲》的那场酒吧枪战;另一部是正在拍摄的影片,因伤躲在冲绳海边的黑帮头目枪杀情妇随后自杀,这一部分更多也来自于《小奏鸣曲》。两组场景绝非偶然,通过对旧作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北野武影片中某些程式化的东西,它们正逐渐束缚着北野武的发展,而这些似乎也开始为导演本人所感知。


北野对决北野
新作《双面北野武》罕见地采用一人分饰两角的手法,同种手法曾被基耶洛夫斯基、岩井俊二等电影人多次运用,本不足为奇,难得的是北野武借此向影片所注入的意义。宛如天上地下的两个北野武,对立而关联,既象征着他历年作品里所共存的暴力和绝美,同时又暗示着存在导演体内的矛盾冲突。作为影片的主色调,红蓝二色更加强调了这组对立。在看似混乱、杂章的故事线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两者之间的矛盾和不可分割性。北野武人为地将自己一分为二,让体内的两面性截然对立起来。虽然两个北野武实际对手戏并不多,但通过形诸于外的内心戏仍然可以感受到来自他们各自心中的对立和认同。就像导演在纪录片《北野武神出鬼没》里所阐述的,在现实生活里他是个懦弱的人,打架只有挨打的份,而在电影中却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大哥。另一位日本导演冢本晋也也曾在一次采访中强调了实际日本社会和电影作品里的落差,即虚幻和现实的区别。北野武将思考良久的双重性放在电影里,从广范围讲你可以认为他在揭示人性,而从自身来看这却是一次难得的自我剖析。虽然沿袭前人用过的手法,但北野武其实比他们走得更远,更加大胆。

我想起很多人提到北野武时会说的一句话,“看他在《花火》中的表演,你不会想到这就是那个和舞女大跳裸体舞的北野武”。海外影迷喜欢北野武,是因为他们接触电影的机会远远多于电视,他们眼中北野就应该是冷酷又不乏幽默的。日本本土观众不中意他的影片,也是由于他们早已习惯了电视上那个低俗的北野武,在他们眼里他与深刻高尚无缘,也因此当初才会强烈抗议北野出演座头市,他们不容一个谐星颠覆胜新太郎在其心目中业已确立的经典形象。然而我们终究没能读懂真正的北野武,就像把影片里任何一个北野单独来看都是片面不完整的。他极为相离的双面性造成解读的困难,同时又令自己处于矛盾与疑惑之中。影片真正始于签名,终于电梯间刺杀,在100多分钟时间里北野武进行了对自己的否定、剖析、颠覆乃至因否定而起的再否定。两个大梦初醒后的沉默是最值得你我玩味的地方,他从两个立场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自省,并最终汇总。小职员北野在空荡荡的摄影场里所感受到的和噩梦初醒的北野其实并无不同,他的恐惧更多来自于对自我的否定。北野在梦中梦里完成了一次双手互搏,只是这次搏斗难有乐趣可言。

当年拍摄《血与骨》时,北野武诠释了一个集暴戾和脆弱的鱼贩子的传奇一生,这部影片让他有了真正演戏的感觉,现在看来,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将他内在的两面性昭显了一二。


宛如汇总
如果没有看过北野武前11部影片的话,恐怕很难理解《双面北野武》的意味。这部影片重叠了他诸多旧作里的符号,就像金基德在《弓》里的回首一样,北野武的新片能让一部分人会心一笑。这大概也正是为何不到两个小时的片子竟让很多人觉得拖沓混沌的最主要原因,对于前作的不了解势必造成观者的理解障碍。

《双面北野武》整体以《3-4×10月》为架构,运用《性爱狂想曲》的荒诞表现手法,将历年作品里极具代表性的影像符号融入其中。如前面所说的来自于《小奏鸣曲》的虚拟影片《灼热》,寺岛进完全照搬自己在《性爱狂想曲》中的不死黑帮小混混形象,甚至被大量运用的时空错位剪辑也在《花火》、《玩偶》等片中有迹可寻,更不用说随处可见的太空步、踢踏舞和沙滩玩耍了。北野武不惮其烦地回顾了过往的作品,他以非理性的画面构筑了一个光怪陆离荒诞乖谬的世界。即使于笑料上比《性爱狂想曲》收敛许多,但在疯狂程度上丝毫不亚于前作。强烈高反差的色彩与《Style 5》里营造的和谐和时尚不同,它通过庸俗令人作呕的组合进一步强化影片的疯狂性,这点和《性爱狂想曲》极为相似。当然北野武没有一味放纵狂欢,他似乎一直在混乱后面认真思考着什么。就好比你会发现它几乎把前11部所有的枪战场面全部融于新作之中,却始终没有营造出《玩偶》或者《大佬》中那份暴力美感来。他在回避着某些东西的同时也在对其进行解构,迂回前进反而比直接面对更加冷静、透彻。



在北野武大多数作品里,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黑泽明不同,黑泽明在梦里不忘说教,不忘忧国忧民,俨然假梦之口以抒胸臆的道学。而北野武的梦经常呈现出一份童真,偶尔会有忧虑、死亡的意象混杂其中。在梦的营造上,他的才情丝毫不亚于想法瑰丽狂放的寺山修司。最早如小野昌彦厕所中的长梦(《3-4×10月》),从微小冲突到横亘两地的黑帮大火拼,残酷现实下的小人物英雄梦,其荒诞怪异手法与结构被之后诸多作品所效仿。《小奏鸣曲》中村川的爆头噩梦来自于白天的游戏,同时预示着他自杀的结局。通常这类场面北野武皆以静音+慢镜头来营造死亡的肃杀氛围,这类手法放在想象场景中具有极强的压迫感,而情节真正推进到死亡时却猝然而至,前后落差显著。当然最为瑰丽诡异的梦皆出现在《菊次郎的夏天》和《玩偶》这两部作品里,想想理所应当,一个是孩子正男,一个是智力如儿童的佐和子,他们的梦自与常人不同。不过即便这二人他们的梦也各有区别,正男的梦充满童趣,其中不乏孩提时代常有的忧虑所在梦里形成的折射,如对母亲的思念和变态老头搅和在一起的红色之梦,庙会后的妖怪之梦,以及与众人告别前的星空之梦,都充分反映了小孩子内心世界的纯真和无邪。反观佐和子,她的梦相对于正男要阴郁许多,最典型的莫过于被戴着面具的怪人所劫持的噩梦,面具在《玩偶》中是个重要符号,它的反复出现充分折射了佐和子感情受挫之后的恐惧和悲哀,故而她的梦虽然也很单纯,但充满了不稳定之感。


我相信北野武肯定读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如果你细细分析的话,其实他作品中的梦皆有迹可寻。这就应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以上举了几部旧作的例子,现在拉回来说说《双面北野武》。这部影片是自《3-4×10月》第二次以梦唱主角的作品,入梦始于签名之后,情妇对寺岛进的青睐使得梦中这二人凑成一对,和黑社会打麻将聊天促成了梦中的试听会和麻将馆,导演北野对龙套北野的奚落又构成两人梦中实际的冲突,等等等等。所有生活片断由一点被无限放大,而通过放大又使导演北野完成了一次冷静而又漫长的自省。梦里龙套北野刺杀导演北野实际构成了现实中北野武对自己的解析和批判,他通过刺杀腐败的旧我以抛弃“恶”的部分,实现升华,从这点看,《双面北野武》就已经取得比前11部作品更高的成就了。


零碎·零碎
*影迷赠送的陶瓷娃娃取自《凶暴的男人》中的一幕。

*北野武工作室成员武重勉终于得到比较多的戏分,这位在《大佬》中露了三个镜头并在《玩偶》中正式以新人出道的男人始终没能得到一个吃重的角色,在《双面北野武》里更让人寒,他当了北野武的专职司机,而在现实中这正是他一开始加入工作室的职业。

*北野武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寺岛进、大杉涟、岸本加世子这些黄金配角,尤其寺岛进,就我个人来看,除了北野武他也就在崔洋一和是枝裕和的片子里发挥出了真正水平,拾人牙慧的SABU则纯粹浪费了寺岛进和大杉涟的演技。

*从DJ打盘想到女体,从一对一火拼到海滩大屠杀,单凭这两点北野老汉就能再混20年,尤其后者,实在比《以藏》高出一截。

 3 ) 好好玩的電影

讀過張獻民談《蘇州河》,說該片是剪接出來而不是劇本寫出來。其解釋大約是不少場面是劇本只能寫到個大概,而剪接卻似造句般組織出意義。這套不知會否在香港上畫的片該是更能演繹張獻民的說法。電影是可以不斷循環的,只是片頭和片尾的兩場槍戰火併作參考點,中間作為大明星的北野武和作為不斷發明星夢的苦悶便利店店員北野武的戲怎安排,卻是自由得很八仙過海。只是北野武,不避庸俗地說簡直越來越有周伯通的況味,座頭市已出現過的「啲噠舞」他跳到上身不在話下,整套片根本就是一套狂想曲,熱鬧得不成,好玩到極。有些傻事我不會做,但有心的話可以分析片中不同的角色在不同場鏡中的人物關係,畫張地圖出來相信會複雜到極但看必甚是過癮。

 4 ) 双面北野武

如果说除了墨镜王,还有一位导演也很喜欢戴墨镜的话,那应该就是北野武。戴墨镜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隐藏起自己的神色,别人也就无法猜测他的心思。在《花火》的结尾处,西佳敬和患绝症的妻子并肩站在海滩,他们望着蔚蓝大海一言不发,背景乐渐渐开始急促,似是什么哽咽在喉,此时此刻,谁能猜测北野武墨镜背后的神色?

韩松落说北野武是双面的,既暴烈,又温柔。北野武也索性拍了一部《双面北野武》,自证了自己的双面性。我却更愿意从另外的两面去理解北野武,在我看来,他的两面是“纯粹”和“多虑”。

如果一个人的行动是受他的内心支配,那么他会单纯直接,心里所想会成为一根指头,清晰地给他指出目标,他只需一心一意朝着所指之处前进;而当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他物影响,甚至取决于他人时,那么他会变得焦虑,踌躇,如履薄冰,不停地环顾四周。

北野武的作品无法归类,他最拿手的是黑帮片,而他也拍过温情片,爱情片,时代剧,喜剧片,从强悍暴烈的大佬,一直到所向披靡的盲侠座头市,我意外地看到北野武焦虑的一面。从建立到颠覆,北野武变换着角色和形象,一直在纯粹和多虑之间游走。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

“你觉得我们完蛋了吗?”
“傻瓜!我们还没开始呢!”

这是《坏孩子的天空》的末尾,小马和新志的对话。穿着火红色衬衣和学生制服的两个坏孩子长大了,少年时坚持的梦想,已经悉数丢弃,营营役役,奔波劳碌,都不是自己曾经想要的。他们重新回到校园,新一批的坏孩子代替了他们,一切都好像变了,一切都好像没有变。以前的他们,拉帮结派,打架滋事。稀里糊涂地想做相声艺人,做拳击手,加入黑帮。他们似乎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又似乎总是看不清自己是谁。

这些故事情节其实都有北野武切身所历所想贯穿其间。北野武执笔的《浅草小子》可看作是他的个人“前传”,那是他最纯粹最直接的时候。那时他还只是个“浅草小子”,在东京浅草区的法兰西座做电梯员,渴望有一天可以拜师当一名搞笑艺人。

他这个梦想来得一点都不费劲,在无所事事的爵士乐酒吧里,坐着一群同样无所事事的家伙,忽然有一个念头闪过,击中了年轻的北野武:“去浅草当一名艺人吧!”他完全搞不清楚这个主意是怎么冒出来的,但是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他就无法劝阻自己了,非要一心一意去完成不可。这个念头呼唤他,指引他。

北野武执导处女作《凶暴的男人》完全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与他当初第一次阴错阳差地登台演小品的情况相似。

《凶暴的男人》有种初生牛犊的气魄,虽然略显生涩,不过作品已经有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传统的黑帮片总会有个大团圆结局,观众把悬念的包装盒一层一层拆开后,会看到里面有一个最终答案:“坏人都被干掉了,英雄抱得美人归。”然而在《凶暴的男人》中,暴力和悲剧贯穿始终,北野武不相信大团圆结局,凶暴的男人杀死了妹妹,最终自我结束。

从处女作开始,到《花火》,北野武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小奏鸣曲》,《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北野武的电影中有种宿命意味,“向死而生”;他镜头下的人物,脸上都有点大彻大悟的表情。

这种特点在《花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那个沉默寡言、神情淡漠的警官,偏执地眷恋着暴力和死亡。而这些特质,明显是北野武的自我投射,这个因车祸导致脸部瘫痪、毒舌抨击时政、瞧不起其他导演作品、同时会画下一幅幅温柔奇妙的画的北野武。

作为导演,北野武是独断的,自信的,纯粹的。

直到《花火》,北野武已经逐渐找到和确立自我,接下来不是回顾,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更要寻得一个更明晰的自我。他的下一部作品,却是温情感人的《菊次郎的夏天》。这部作品没有暴力,没有绝望,没有死亡,给人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印象。片中,菊次郎是一个小孩一样的大人,正男是一个大人一样的小孩。北野武制造出的这种错位,仿佛在提醒我们,若干年前,我就是你;若干年后,你就是我。

《菊次郎的夏天》是温情版的“双面北野武”,导演北野武的影子既投射到正男身上,也投射到菊次郎的身上。



二、画眉深浅入时无

有一个典故,讲唐代的考生朱庆余在参加科考之后,想打探一下考试的结果,就写了一首诗给主管官员张籍,诗里用刚到夫家的新媳妇来自比,他写道:“油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里所问“入时无”,实是问是否合于执政者意愿。而我想,将“执政者”换成“观众”也同样适用于今天。

导演,或者说创作者,都难免会有意无意地迎合观众趣味、为配合潮流时尚而创作。

2005年,年近六旬的北野武在《导演万岁》中老老实实地呈现了这种窘境。电影中的“北野武导演”,不想再重复自己的黑帮片路线了,于是他想到去模仿小津安二郎,很快就失败了,原因是“现在没有人愿意花两个小时看电影里的人喝茶聊天”,后来他尝试时下流行的爱情片,“司机和公主的爱情故事”,结果又被枪毙了,原因是“俗套”。

片中的北野武导演,总是神情严肃地抱着一个人偶,尝试,失败,又尝试,接着失败。他的身影渐渐地与《阿基里斯与龟》里的画家重叠,也渐渐地跟那位精心化妆的新妇重叠,他们费尽心血,捧着作品,自己没有一点主意,只懂得战战兢兢地讨好观众:“画眉深浅入时无?”

北野武感到焦虑。每当他的新作问世,评论家们便会兴师动众,咬文嚼字地发表盖棺定论式的总结,仿佛他已经到达了个人创作的顶峰。然而北野武总希望出人意表,他的下一部往往不同于上一部,推倒以前,颠覆自己,希望让人耳目一新。

我不知道北野武是否会想起当年那个狂狷的少年,他在新宿的酒吧里当侍应生,心里突然有个声音说:“去浅草决一胜负。浅草就是一切。浅草在呼唤我。”

我不知道他是否想起那种不计后果,不考虑别人怎么看的少年意气,只因为内心的声音,而做出第一次主动决定。

多年后成为导演的北野武,有了“日本殿堂级电影大师”头衔的北野武,却和当初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交换了位置,他不再莫名其妙地被念头击中了,他必须费尽心思去找寻,去挖掘。如果把年轻时的那次灵光一闪比作百万大奖的话,之后的北野武就像一个焦虑的彩民,一次次买来彩票,希望再次刮开那个写着“去浅草当一名艺人吧!”的幸运大奖。

《导演万岁》,《双面北野武》以及《阿基里斯与龟》是北野武的“反省”三部曲,看完我的感觉就是尴尬。因为北野武把自己搞得太狼狈了,就好像一个漂亮的女明星某一天把自己的整容全过程曝光出来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观众只乐意看你漂漂亮亮的一面,并不想直击那个辛酸过程。北野武这三部电影让人感到难为情:电影大师拍片不是得心应手、如有神助的吗,电影大师们的造型不都是很酷的吗,电影大师们怎么能有普通人一样的困惑和烦恼呢。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几度想要拍案而起,大声和北野武争论:大师就应该一个路数走到底,就好像小津或者沟口!不能因为近期兴起了爱情片你就去拍爱情片!你怎么能绞尽脑汁地取悦观众!好电影不等于出奇制胜!你应该首先听从心里的想法而不是考虑观众接不接受!

《浅草小子》中,北野武回忆了年轻时在艺人深见千三郎门下学习漫才(相声)的往事。他第一次登台是演一个人妖,他便照着镜子化了一个夸张可笑的妆,结果遭到师傅的大声斥责:“小武你给我听着,要想逗别人笑,不是靠模样、动作之类的外形来逗乐。艺人得靠技艺来逗笑,靠的是技艺!”

同理,好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并不是因为花俏的外表,而是因为饱满的内在和坚硬的内核。

《导演万岁》,《双面北野武》以及《阿基里斯与龟》是北野武的“反省”三部曲。“反省三部曲”,我豁然开朗了,多好啊,我不必再担心了,北野武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困惑和狼狈,为此他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省。

《导演万岁》的最后,医生帮那个酷似北野武的人偶进行了全身检查,最后医生的诊断是:“脑子坏掉了。”典型的北野武式自嘲。

所幸,与画家真知寿不同的是,北野武在焦虑的同时,也保持了冷静的自觉性。他反省,作品的存在价值不应该由观众或评论界决定,而是应由自我决定。他反省,他以一个新妇的谦卑,低语轻问,“画眉深浅入时无?”——“时”指的是内心,自己所创作,是否合乎内心?


三、后记

老师在课上问过我一个问题,对北野武有什么了解。毫无心理准备之下我脱口而出: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个面瘫大叔。此刻,我坐着,没有人面对面地问我对这位导演有什么想法,我可以冷静地考虑。而此刻我想到最多的,还是他那张奇特的脸。僵硬,看不出表情。

我所理解的“纯粹”和“多虑”,既是北野武的两面,其实也是一个人必然面临的成长与改变。

最后,我想起北野武在那个还不成熟的、青涩而恣意的年纪,写过的一首诗:

与你相见在仲见世的那间
只有煮菜的鲸肉店
我们谈论梦想 汽酒
泡沫里消失的约定

不要说我们已抛弃梦想
我们本是没有其他人可依靠的两个人
不要说我们已抛弃梦想
我们本是没有别的路可走的两个人

 5 ) 以非专业的姿态解读小武

看这部片子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早就想为北野武写点什么,但是总是有某种情绪推积在胸口,让我开口却不能成言.阴沉的天空,寒冷干燥的空气,有些思想和情绪必须找个释放的出口
我们每个人都是虫子,都是蠕动着的毛毛虫。丑陋、愚蠢……
众人当中很容易找到相似者,人与人的差别本来是很细微的,一点一点的些微差异,渐渐的就产生了化学变化,让本来相似的人变得很不一样。温和和暴虐,挑剔和随遇而安,被尊重和被藐视。身边的人,可以不加判断即已区分。对于陌生人,其实他们都差不多,都是老人,普通的老人。
当他每次从睡梦中醒来,惊诧于梦境的时候,他是否意识到那一个个的梦境甚至比各种的电影都精彩。更重要的是他是绝对的主角。而日常的工作,琐碎的结帐或许才是他的梦境。是激烈,复杂的生活之后的一种调节。另一个北野武呢?其实他是这样说的:那只不过是电影罢了。我有什么厉害的?我只不过是一个老人罢了。

 6 ) 来自田原BLOG里的相关评论

今天才看北野武的《双面北野武》(takashi's)是不是有点过时?D版的DVD好像上上上个月就出来了,不管,没那么多事,反正看了,喜欢。谁说这个片子不好看来着?反正是一个我认识的人说过,怎么不好看了?明明特别好看
  走到今天,北野武还是这么涌动,厉害,佩服,敬仰!
  仍然是北野武的风格,里面有普遍意义上北野武电影应该有的一切,枪战,黑帮,女人,挫败的小人物,漠然,分裂...时间线被打碎,被预言的和被实现的交错,这一点非常像‘3-4×10月’。剧中北野武分裂成两个人,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大导演,被人簇拥照顾,一个是潦倒的小演员,边在超市打工边去一个个无望的面试。出现在身边的,不过就是那几张面孔,不同的只是身份。两个北野武的生活和梦境立体地交错着,好像在镜子的迷宫里,四处都是不同角度摆放的镜子,相互映射,无法辨认。
 他梦见自己变成出租车司机,开着粉色的出租车,载上了两个胖子和演歌舞伎的小男孩及其经纪人,在堆满死人的路面上艰难前进...这段太high了,而且刺痛。人们总是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指望能被带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这途中还得辗压无数具尸体...但其实最后,粉红的车还是跌入深谷。
  而北野武阿,冷酷的幽默。影片开头,是他躺在死去的日本士兵中,一个美国大兵用枪指着他的脑袋。这是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大岛诸的《Merry X'mas,Mr Lawrence》的开头。这无疑又是一个扔给观众的怀疑,第三重的交错,真实的北野武,和《双面北野武》中的北野武。他说这是他的总结...

 短评

6.8/6.5

5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takeshi大人啊

8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好好笑 笑成面瘫叔

12分钟前
  • 徐嘻
  • 还行

何者为我,何者为梦?北野武是想拍“庄周梦蝶”吧,北野武梦北野武。

16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北野又自己玩了

21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较差

北野武蜕变成为林奇,电影将会变成怎样。这算是一部实验影片,和以往所有北野武完全不同,乃是彻底放肆又思维慎密的流露。一是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二是枪及暴力的崇拜和伟大。人物身份的符号化表达,每一种行为之下的隐喻,以及老头子给出的明显暗示,说这是北野武最好的一部电影也不为过。京野琴美大赞

22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3.5。原来在瞬间闪念中进入梦套梦结构的构思北野武也玩过,而且在大卫林奇和诺兰之前。依靠真正的面瘫进行布莱希特式表演甚至可以在一片中分饰两角,北野武也是世界独一份。

24分钟前
  • 九苍
  • 推荐

好看。在北野武的电影里面一定不能给他拿到枪(锤地)…… 另一个亮点在于整个故事的结构呈{{{{}}}}型

27分钟前
  • Chain
  • 力荐

3-4X10月的升级版,预告片的文案很说明问题:看之前不能说“怎么样”,看之后也说不出来……

3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不算喜剧吧!自画像(Self Portrait)——普通北野武、文艺北野武、二逼北野武。

32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2010.10.31

37分钟前
  • 大夜士
  • 还行

高深了。

41分钟前
  • 胖丁
  • 还行

中后段真的好好笑

4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看了三遍才理个差不多。这部可能是北野武最用力剖析自己的一部,也可能是他最晦涩难懂的一部。结构上用了梦中梦中梦的手法,整部影片充满了不和谐的小调,梦中的一切都是放大了的,巨大的压力、极端的暴力、深深的自我厌弃。钦佩这样自我剖析的勇气,从自我出发,反思一切:家庭、友人、情人、社会角色

50分钟前
  • 後進青年王舒克
  • 推荐

相比其他的片子这部片子比较失败。还是小人物比较可爱。

54分钟前
  • kindsos
  • 还行

太妖孽了。。

57分钟前
  • Wuiia.
  • 推荐

有才的北野武

60分钟前
  • 七月
  • 还行

不是很看的懂,但有点意思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北野武的《八部半》

1小时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唔明呀,屌. (若以為自省既片子, 如8 1/2, 北野的自省功夫似乎又欠明顯主題脈絡, 夢與現實場景交替係有d多餘, cross cut 好似係為玩而玩, 有點失望, 我仲記得dolls 既cross cut 係玩得好好的)

1小时前
  • 源少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