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韩剧,不仅在于其温馨的剧情,生活化的设计,关键还在于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常看常新,真的是这样。比起国内看第一遍需要快进,看完再也不想第二遍的电视剧来说,一部好的剧集,最高标准就是常看常新。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都有新的收获,像一本好书,百读不厌。当然,这个标准非常高,但是这部韩剧绝对有这个魅力。
18岁,28岁,38岁,20年间这部百集韩剧看了不下十遍。从少年时代关注三个孙女婿谁最帅,谁最适合做爱人;青年时代关注三位老姑娘的不同择偶心态;到中年时代体会到大嫂、二嫂的艰辛。每个人生阶段的欢乐与痛苦,自嘲与无奈,瞬间击中人心。原来,人生就是这样,岁月缓缓流过,从来不曾饶过任何人。
今天我们来谈谈二嫂这个人物吧。
初看二嫂,什么感觉呢? 一个字,作(zuo)。
这就是18岁时初看的感觉。谁能忍受一个整天念诗的女人?谁能忍受一个快50岁的女人还涂口红,穿红裙子?想想我们周围50岁的妈妈吧,哪个不是满面尘灰烟火色呢?哪个不是满头满脑惦记着孩子的成绩单呢?
如果,我的母亲这么zuo?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28岁时在恋爱和婚姻的当口上,再看二嫂,感觉她的人生基本上是成功的。她是银行支行长的夫人,妻凭夫贵;她是娘家的独生女,享有丰厚的遗产;女儿嫁得好人家,儿子名牌大学毕业,相貌也英俊。好像唯一的缺点,是她有个不合心意的儿媳妇。但是,这又有什么呢?青年时候的我,意气风发的觉得,爱情第一。所以享有爱情的两个人,完全可以不用理会挑剔的婆婆;而作为婆婆的二嫂,也应该识相的退居幕后才是啊。
所以,其实人生基本是成功的,可是她还天天自怨自艾,这样的女人,真的是有点矫情。
前天,再次回看这部剧的时候,人生已经走到了38岁。这是一个看似还可以奋起拼搏,但其实大部分人已经安于现状的年纪。这是一个孩子日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主意的年纪;这是一个夫妻生活日益减少,日日相对如左手拉右手的年纪;这是一个对镜贴花黄,花黄却难掩鬓边星星点点的年纪。岁月真的仿佛如一把杀猪刀,眼角的鱼尾纹,腰腹间的赘肉,再打扮也会被人叫阿姨,这一切带来的沮丧,真的只有经历才知道。
到了女人四十豆腐渣的年纪,一定会有看着年轻时的照片暗暗感慨的经历;一定会有夫妻不和而不便向娘家吐露的经历;一定会有看着意气风发的孩子,发出一阵自己那崇高的理想变成麻木不仁现实的叹息;一定会有“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未来看孩子的了,最大的骄傲是养了这个孩子的”言论了。
那么,那个年轻时候美艳如花,日日照片贴在墙上;那个年轻时热爱文学,能诵百首诗歌,希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二嫂,又如何能不叹息呢?
虽然,她仿佛看起来一切都成功了。但是,那美丽的面庞变褶皱是什么?那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谈论文学变茶米油盐是什么?丈夫眼中的爱意变冷淡是什么?两人从滔滔不绝变相对无言是什么?你可以说,这是生活必经的过程,是夫妻日常的状态。但是,我也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真的会让人沮丧与迷茫,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爱情会湮灭,亲情会别离,友情会消失。人生的动力在哪里?
当,这一切,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也曾经体会过时,我就深深地理解了她。
她,不过是万千人心中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充满疑问时的缩影罢了。
所以,她日日念诗,因为唯有这个年轻时的精神信念,可以支撑她,可以提醒她,自己没有白过,流水般的时间总算给自己留下了脑中的诗歌。
所以她也去要求爱情。因为儿子终归属于他的妻子;友情终归不是生命的支柱;唯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与亲情,属于自己的丈夫,才是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人。
所以,她向丈夫索取,索取爱,索取温暖。这是一株可怜的即将凋零的鲜花,在祈求最后的雨水滋润。她,不过,想再次绽放一次罢了。
我对二嫂,从讨厌,到不理解,到同情,到深有同感。她,无疑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人生阶段,是每个人必然有的人生诘问。她也是剧中最饱满的人物。
最后的结局,很美好。二嫂怀孕了,重新体会了当女人的感觉,当妈妈的幸福感,丈夫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第二春。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可以在如此高龄通过另一个孩子焕发第二春呢?
所以,想想杨绛先生翻译的那首诗吧:
我和谁都不争,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人生苦短,物质的终会消失,只有精神的才能永垂不朽。所以多为了精神而修行吧。唯有这样,才可能越活越有智慧,越活越有动力。
人生的修炼,自我的成长,是永不能停止,永不能松懈,要永远向前。
有五部电视剧我百看不厌,剧情台词倒背如流。大中华的《甄嬛传》《父母爱情》,日剧《东京爱情故事》,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信号》。
澡堂老板这一部央视播出我就看过,但并不完整。从网络可以看剧以来,我下载了全集,经常拿出来播着看。从主要用手机看剧以来,我基本在手机上能播放的网站经常翻出来看。
今年又想看了,发现人人视频有,于是开始N刷。
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是剧情,如此贴近生活。一个大家族的故事,套着好几个小家庭的故事,每个角色都生动真实。
喜欢大伯母一家对父母的孝道,对子女的包容,夫妻俩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感情。喜欢二婶率真的性格,虽然有些自我自私,却有教养懂反省。喜欢姑姑姑父的善良随和,热心肠。喜欢三个女儿个性化却能尊重长辈的性格,喜欢小儿子撒娇卖萌却不恃宠而骄。喜欢二婶家儿媳妇的传统美,也喜欢她骨子里想打破传统的先进思想。
今年重看这部,竟然发现1995年的首尔如此的发达。我也是五年前N刷东爱时突然发现,三十年前的东京已经如此文明先进。1995年,韩国已经盛行有色隐形眼镜,二婶的穿戴都是名牌,大伯母用的熨斗是无线的,家里要买洗碗机洗碗。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阻碍韩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不过可能拍这种电视剧,编剧也是为了引起人们思考,经济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孝道,以及年轻一代的独立个性,三者之间该如何融合衔接。
今年东爱翻拍,我看到一个评论记忆犹新,戏称新旧东爱是泡沫时代的爱情和泡面时代的爱情。这几年韩剧我也不太爱看,因为过分张力的只为爱而爱,过分表演只为惊讶而惊讶,只为痛苦而痛苦。再也没有几部和澡堂老板家一样真实耐人寻味的剧了。
这部剧冲突的高潮就在金福童出轨,以金父童出轨,这部剧里女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澡堂家是一个父权社会的缩影。金福童就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
奶奶是女性的代表,但是奶奶最初也是父权的维护者。
一切的改变就是从金福童出轨,父权的崩塌开始。
奶奶作为一名传统女性,始终将丈夫当做自己的“天”来信仰。跟丈夫离开家乡,为丈夫生儿育女,为丈夫操持上上下下,伺候丈夫就像伺候公婆,甚至做起生意来比丈夫还要精明。
即便如此,在长达50年的婚姻生活中,她都没有自己的个人财产,花钱都要跟丈夫开口,李姬子就是把丈夫当做自己人生的全部来供养。
最初,奶奶也是这个父权最大的维护者。曾经的家庭聚餐,即便是女人们都在腌泡菜,累死累活的,奶奶也不曾让男人们动一根手指头。
但是,在发现金福童出轨十全大补汤后,她的信仰崩塌了,她所信奉的丈夫,正在偷偷摸摸的心里出轨,无视自己作为妻子的尊严。此时的她,甚至连嫉妒的勇气都没有了。
而作为女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觉得虽然她是澡堂家所有女性中年龄最大的,但是对于父权的反抗却是最坚定的。
信仰崩塌后,奶奶从一个跟随者维护者,变成了掌控者。带领家里女人们拍合影,将象征父权的那张男人们的合影踢掉,带女人们出门赏花,让男人看孩子洗碗,要回澡堂的收入,自己支配。
奶奶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生活。
(手机没电了。。。过后再更)
现在没事还在看 实在太经典了
最早接触的韩剧了,也是袁宗琳呢!
实在太好看了,哎呀我好喜欢二嫂念诗啊
再看才发现编剧标题为男人,实则一直在写女人。20年前的韩国家庭剧倒是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比如看大姐被江浩俊疯狂调戏,哈哈哈哈哈…以及二婶背诗,姑妈唱歌,姑父无穷无尽的🌈屁…欢乐无边。
韩剧竟然可以这么拍,没有磨磨唧唧要死要活的虐恋,没有孤女与继母的苦情对决,没有穷女孩与富家子的无厘头热恋,没有巴黎哈佛巴厘岛的虚幻华丽背景,只是一大家子的生活,这么多人在各自的烦恼中一起向前走
泡菜国的长媳活的太难了. 孩子生多了, 苦的都是父母. 还是2嫂活的潇洒啊. 95年的尹京已经是时代新女性, 看法放现在都不out.
太棒。
cctv8看过一点点
很好看~
我就服了这个
我原来有一套精装版的这部电视连续剧,质量非常好,也没有删节。可惜。。。。。我在卓越和当当寻找了下,买不到当初那版本了,唉
看过一点,很是经典
超爱的一部韩剧……他家太逗了。超可爱的剧!
童年的美好记忆~
韩国老喜剧的巅峰!之一是顺风妇产科!
我靠!这玩意!
最开始看的韩剧,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超喜欢!从此爱上了韩剧家庭剧!后面开始了解编剧金秀贤,和本剧中的各位老戏骨,现在都是我最爱的韩剧家庭剧演员!最好看的韩剧,没有之一!
算是韩国家庭轻喜剧的经典之作了。。。估计也很难超越了。。。真的将韩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了。。。
我看过最长的韩剧,看过好几遍。喜欢这种细水流长的家庭剧。这部剧里讲述了中老青年夫妻,祖父母与孙孑孙女,父母与儿女,男女恋人发生在生活中的予盾与冲突。生活有笑有泪,有予盾有和解,但都不伤害彼此。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像细细的流水,缓缓悄悄的流过,温暖心灵,喜悦心情。
爸爸超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