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喜欢一个短时间相处的人
这部片子看了很久了,喜欢.情节时常回放.
像小时候,住马路边的公寓时,夜晚行车的夜光灯散射于我墙壁的斑驳光影.轻薄的出现也清淡的离开.
我正是喜欢,所以不去深想故事情节的引申和暗示.就像轻轻闻它的味道,让我舒服就好.
昨天和一群朋友玩桌游,一大群人,玩到半夜.有一个人,很普通但是我却觉得很特别,不敢看他,一瞟而过夜不敢看他眼神.
就是喜欢他啊
不知道谁有过我这种类似的情况,知道相处时间只是定时也会喜欢一个陌生人.
所以,隐藏吧.不影响别人的生活,哪怕只是喜欢他几个小时.
我想,我果然还是有爱的能力的.
ciao nice to meet u
ciao bye
我会遇见下一个谁?
2 ) 悲欣交集——以东方禅理解读美国电影《Ciao》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以东方禅理解读美国电影《Ciao》
美国电影《你好,再见》观后,说不清是悲还是欣的感念,令人沉寂良久,仿佛天地与爱情就是如此寂默里的莫可名状。两个男人从初识的拥抱,由对同一个男人的爱而涌生出来的相濡以沫,直至临别前一夜唇与唇的深情慰藉,伴随着一路行来那温润如水的钢琴声,一路荡宕,一气呵成,最后以“心”来获取对爱的终极体悟。而片尾不断重叠的镜头中,男主人公之一的JEFF一如既往地重复照料着心爱男人生前的一点一滴,这一份压抑的苦情,可谓有血有肉而血肉交融,在默然和寂静里冲和淡泊又自给自足,以此感悟人生与情爱的阔大禅境。
这部讲述西方男人之间惺惺相惜情感的电影的确出自一位华人导演之手,传统东方的禅意之美将整部电影凝练成一篇情趣天然的优美诗章,看第一遍时,会有一种痛,一种悦。一个月后再次听到电影中流水般的钢琴乐,痛或者悦已然化去,心境复归一片豁然虚静,彷佛人的身心已随两个男人挥手告别的一刹那间无染无着地一同寂默。司空图云,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这品的是诗,其实也是品爱。与爱素处,无为无欲,无须借助语言和世界的形相,而纯以心灵的触须去默然感悟,方能体会其中的微奥玄妙。想起那天深夜,他和他在彼此的怀抱和嘴唇间缠绕重叠,当情爱的天机隐隐掀开,置身其中的人就如置于天眼极光之下,两相对视,人我皆忘,万物也为之肃然,为之默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一夜的缠绵也为这部冷色调的电影飞动起一股情欲的意兴,淡泊的静穆里也跌宕着心潮,就如发源于雪域高原的江河,水面安顺,水下孕育着澎湃激情。
在东方修禅者看来,爱是心的幻化,缘起即灭,缘生已空。这爱的空寂幻化的感觉,也与禅一样必得经由感官的直觉参与而达至心灵的直觉悟识。JEFF与ANDREA这两个男人之间蜻蜓点水般的爱之所以让人回味不已,其迷人之处便在这含蓄高远的禅味,像中国的山水写意,是淡墨点化的映象,印合着心灵的愉悦。佛法说劫缘无常,三昧如幻,故有相爱以默,欢喜以寂。别后的两个男人,一个在机场,一个在车厢,都因分手而不免些恍惚,甚而淌下思念中的泪水,寂默的伤痛是空旷沉静的,为爱留出足够的空白,导演最终没有从俗安排他们生活在一起,而是选择天涯知己的遥遥相望,而那一夜激烈的深吻就如用热火将雪域调剂成一潭池水,清澈如爱,空寂如禅。传说玄奘和尚游历天竺,见一把东土折扇而生故土之恋,两个男人纵使分居异地,彼此怀有的爱就像一把还未完整打开的东土折扇罢,只须把它折叠的山水和迭起的热情收藏在心底便好。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爱一旦融入禅境,也会于无生无灭中体现出它的自在本性。电影《CIAO》中两个男人之间沉默自如的随缘之爱,恰如一只徜徉在清风中的蜻蜓,牵着草露和雾气来来去去。蜻蜓的薄翼沾着一点翡翠的光色,内敛的落寞行走在山野草径,却不为外物所累。它内心的悲欣,也是寂默,却有着高贵的自足,所谓无我忘我,超然物外。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by:扎西拉姆多多
3 ) 你好,再见(CIAO)
这是一部朴素的同志电影。
用一次会面,几场对话,和一次告别撑起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长。情节简单得就如同影片的名字:“你好,再见。”
电影的开篇逐字逐句的敲击出几封往来的电子邮件,交代了故事的缘起,促成了两位主角安德里亚(Andrea)和杰夫(Jeff)的会面。他们之间的会面则指向了不在场的第三人马克(Mark)。马克和杰夫是一对好友,现实中的恋人,至少杰夫爱着马克。安德里亚是马克的网上恋人,两人本来准备第一次见面。但不幸的是,在见面的前一周,马克死于一场车祸。杰夫陷入巨大的悲痛,他睹物思人,夜不能寐,甚至半夜起来给马克打电话。电话的那端自然无人接听。他还将戒掉的烟重新点燃。他打点马克猝然离世之后遗留下来的事情,查看并代为回复邮件。终于决定让远在意大利的安德里亚来达拉斯赴网上之约。当然斯人已去。但是两个人都深爱着马克,面对爱人的离去,他们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彼此慰藉。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大部分都围绕着马克。仿佛这样,那个人就一直不曾远去。仿佛这样,失去爱人的痛苦就得到了分担。
除了马克以外,他们渐渐也会聊点别的,比如谈论食物,比如谈论彼此的过去和朋友。共同经历爱人逝去的痛苦,让他们之间有种浑然天成的精神默契。那么,他们之间也许也会发生点什么吧。安德里亚离开前的晚上,他们相互亲吻。他们交换了能量。当告别来临的时候,那已然是个新的开始。他说:“很高兴我来了。”他说:“很高兴我们遇见了。”然后是难舍的拥抱,没有多余的话,各自的表情已经说明一切。接着就是向彼此道别:“CIAO!”
CIAO(次奥),是意大利语,是见面和告别用语,所以既是“你好”,又是“再见”的意思。在影片开头两人通信的时候,使用的问候语同样是CIAO。影片的片名别用深意的使用了CIAO, 翻译过来就是“你好,再见”。这是一个开放的结尾,也是一个温暖的结尾,因为你有理由相信,导演让他们使用这个双关的词语,就是想说,有一种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
这是一部安静的电影。安静得能够听得到一切细微的声响。键盘敲击的声音,流水的声音,一个人的呼吸,情不自禁的叹息,衣物摩擦的簌簌作响,窗外的虫鸣,徘徊的脚步…… 没有多余的旁白。配乐是极其舒缓的慢板,轻柔的起止,不喧宾夺主,不过度渲染。导演从容的运用电影镜头讲着他的故事,不急于表达,也不忙于解释——他一定深谙,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懂得的人自会懂得。我透过影片的长镜头(甚至空镜头)看到了里面流淌的时间。是啊,一切伤痛都会在时间的径流里被冲刷得面目全非。那个逝去的人也定然希望他爱的人能够好好活下去。
爱无界限。同性之间的爱并不比异性之间的爱来得更浅薄。
2013年12月11日
4 ) 清水煮白菜看你怎么品
我爱这部片子,因为我爱各种随机细节的堆叠
片子像清水煮白菜 本身就白菜味 就看你捞起来怎么品味一根根经脉了
吃完了以后觉得巨健康 还有点吃完了的莫名伤感
简直是最诡异的方式认识一个人
死掉的暗恋的哥们的异国网恋小情人顺便来访
这是基本的白菜汤味
影片前面堆满了拘谨的社交场景
和故去的哥们父母吃饭,相对无言
在机场等行李 Jeff有意避开 没有对话
无味的有点脱水的白菜最外面
下面是我吃这颗白菜很开心的部分:
Des Moines,Iowa首府,去年米国大统领初选第一站,Andrea有一个躁郁症的网恋情人
Dallas(一片红的地方唉....)和Los Angeles一样车轮上的城市 孤寂的灵魂没有车寸步难行
Mark(为啥最近Mark这么多...例如Mark Sanford)的画,两人都说难看,然后说自己要负部分责任
Country Dancing,热情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场子里跳,两人在旁边看
两个人都爱食物,Andrea说他妈心情不好的时候做的东西也不好
Jeff睡不着的是时候看新闻频道说巴格达的爆炸...(在你睡不着的时候晚上的电视总能给你超现实的感觉)
一个开始对话的问题:你迷信么?
然后Andrea在纽约的朋友以前在日内瓦给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
日内瓦=中世纪装饰的旧金山,还有山....
Mark玩英式橄榄球和英式足球
两个人玩街机
桃子汁,酸奶和芥末的混合物....
“发现她缺了一条**”
这个游戏挺好玩的,随便说什么东西让别人猜什么意思,不过“我爱你”怎么能算数....
“等不及见你,你闻起来怎样啊”
别人哭完递上一杯水....(这算什么)
最后的爆发...两人床上相拥
就是相对美味细嫩的白菜心 让你觉得对比最外层的白菜梆子有说不出的妙处
机场送行就是剩下的白菜台子 是纪念物 让你晓得美好的大概曾经发生过
5 ) 眼泪流在独自的最后
Jeff 深爱着Mark, 逝者留下的点滴都引起伤感的回忆。意大利的Andrea 来了,Jeff 本来是害怕知道Mark更爱这个自己此前并不知道的Mark来往千多封email的网友。Andrea 是个英俊 幽默 敏锐的魅力男人,Jeff 自然的对他好感,而没有了不适之感--------此前,他对Mark 的几任男友情人 是很看不惯的。故事的发展 是从Jeff 的角度,在和Andrea 共同回忆Mark中 两人因为有共同的感受 而 拉近,同时,在妹妹的鼓励下,是不是两人也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短短两天过去了,虽然临去的几个小时前,两个人终于滚床单了,也发出了可以去意大利的邀请,似乎,另一对 “炮友”的关系可以跨越大西洋建立......
整个前部分,因为jeff对mark的深爱 而有大量的镜头表现出他沉郁的伤感(而Mark对Jeff 是深厚的友谊,却不能回报同样的挚爱),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Andrea 因为爱之所至,才计划到美国来探望Mark, Mark 的突然去世,他是什么感受呢?当他来到异国陌生的城市,一个自己恋人的陌生男友接待的时候,他竭力表现出了优雅 聪敏 和 关爱(他来的一个原因,是Mark希望他来见见Jeff,mark 认为Jeff一定会喜欢A的,这也是消除M认为J一直对自己的品味不佳的偏差认识)。J 处处自然的表现出自己的伤感,而A 反而是慰藉了J。 当A与J 机场分手,A独自在候机室的时候,留下了眼泪(此前不曾流给J看到)。全片J的伤感,J的爱意,而本应该更是M男友的A何曾不应该是那个更伤感 和 更深藏爱意的角色呢?
6 ) All about Mark/关于马克的一切
“Ciao”这个题目用的很贴切,比我这个《All about Mark》来的有味道不少——尤其是我在今天下午还同时看了《All about Steve》的情况下,我发现要使用英语给电影命题算是一件满简单的事情,从1950年的All about Eve开始,多少电影用了这个句式,还一点都不闷。好在Ciao是意大利语单词,用在这里也确实是电影的点睛之处。
影片第一处彩色镜头出现的场景,就很有文青范儿,越往后看我心里越觉得这个电影的性格真是很东方,完全就是台湾“杨蔡候”的风格——大段的长镜头、长达十几秒的固定机位记录、无对白的远景、没有规则的低频率的钢琴按键音。直到看完电影我来douban看评论,才了解导演果然是华人(于是我理解了为什么片中女配角是个华人)。能把这样隐忍沉默的感情表现的如此透彻的,也只有东方人。
美国男猪Jeff,让我想起来前不久看过的《open cam》里面的男猪,有味道但是脸上的皮已经开始下耷,意大利男猪比较起来就美型一些,还有异域风情(原文是“exotic looking”)。两个男人因为共同的爱人Mark的意外离世而联系在了一起,并短暂的相处了一个周末,分享彼此与Mark在不同的相处形式(一个是网络情人,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密友)下的故事。整个电影似水流,柔软而清澈。
我本来以为,像这样的电影,“Mark”应该只是一个符号,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出现的必要。谁知道影片中他先是以照片的形式出场一下,然后借着视频唱歌掀起了整个电影的高潮(直接导致Jeff痛哭),最终还在导演安排的一系列虚拟的幻想场景(阳台浇花、车库打电动)里出现——
那个弹吉它的视频,彻底击溃了Jeff,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全部的期待、甜蜜、不知所措、疼痛,被这个视频用针尖挑开了脆弱的心膜。我曾这样爱过你,我仍这样爱着你,在每个睡不着的夜里,我只想和你在一起。我对你十几年的暗恋,只得到一次事后不再提起的宿醉一吻。“you are not my type”,真是完美的拒绝。我接待了我之前毫不知情的你的网路爱人,他来自热那亚,他完美的符合你对伴侣的要求,他人很好,你一定会真的爱上他。我告诉他你的故事,想象着你好像爱我一样爱着他,像爱他那样也爱着我。我是多么的希望,你也会弹着吉它拨出自编的旋律,唱着“让我做你的男人”,给我听。
我从没得到过你,可我要的,只是你。
你一直在我心里。
我们相爱因为我们爱着同一个人
就资道的会是这个结尾的!!我很斯忘!!
超虐心并且回味无穷!导演是华人 怪不得两人的进度如此慢热 套用某评论的话 在这个流行419的圈子 此类男人已经绝种了。那场很给力的亲吻戏长达三分钟有多 看得人屏气凝神 但我认为当中并不包含过多的肉欲吧 似安慰和被安慰比较多 仔细想想 所有的暧昧 源于爱上过同一个人。
剧情烂演技烂画面烂
那一吻哪。温柔的片子。
好多遐想和遗憾。Mark生前也是个幸福的人。
其实译作“再见,你好”也很贴切,两位男主先是告别了一段感情后相濡以沫互相治愈。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受到了“爱在”系列的启发,连结构和气氛都营造的如次相像。
gay movie中难得的佳作,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让这个平淡静谧的故事显得如此真实动人。满溢的情绪取代了肉欲,使得片中唯一的吻戏比同类影片暴露的床戏来得更性感。
死去的都是幸福的
脱离传统爱情故事的创意文本,叙事角度和那个固定摄影的角度一样表现了本片的基调。还是认为前半部的节奏和情绪表达的更精准,后面则因为太过刻意的姿态而削弱的本该爆发的感染力。
最后那个吻看上去很好吃,很喜欢把细微的声音放大的感觉
太美了……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纯粹,吻戏就应该这样静到每一个毛孔都在聆听。CIAO。
又一部交口電影,情節感人且新穎,我可以理解這種深情。但,鏡頭語言的單一和無聊,對看片影響很大。雙人對話三人對話段落最好的是兩個人看畫的那一段
安静
多年後再看,故事簡單感人,那個綿長的吻,吻著心裡的人。
隐忍,绵延
设定还不错,微妙的尴尬把握得比较好,但是拍得略有点笨。
第一次看Ciao的不眠夜——就像被全世界的细雨,打湿全世界的草坪。静谧如清风的东方诗意,缘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
短暂的,唯美的不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