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初春,从阴霾中抽离出来,梅花绽放的格外的早,在乍暖还寒里,给重新拥抱春天的这座城市一抹独放的色彩。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也正巧,有几番应着这个景,这个专属于女性的国际节日脚步依旧向前,虽然在社会商业化的浪潮下,总是有些被资本裹挟的元素如影随形,适逢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可能并不了解曾经走过的路,但这其中的每“一小步”对于后来的社会都是弥足珍贵的“一大步”。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犹太作家Isaac Bashevis Singer在作品Yentl, the Yeshiva Boy中刻画了一个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突破传统宗教和社会观念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为了能够走进学堂,享受和传统男性一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不惜剪去长发扮作男性,以这种方式来证明女性在学业上同样可以取得不逊色于男性的成功,正如Yentl所言,”有些东西,一旦你拥有,任何人都无法夺走,任何波浪都无法冲走,任何风都无法吹走,而现在它们即将属于我,任何潮水都无法赶走,任何火焰都无法烧尽,任何时间都无法冲淡(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that once you have, no man take away,no wave can wash away, no wind can blow away and now they’re about to be mine, no tide can turn away, no fire can burn away, no time can wear away)”。
在这个故事里,着力刻画的是在一个封闭传统的社会中,女性在精神上的平等,即一个人对自我实现的期望和社会性别化的差异对待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从教育这一个视角以小见大,引起社会的共鸣。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女性解放运动也在其中如火如荼,这使得其中很多作品中总带着些“反传统”的叛逆元素,1983年,Yentl被改编成电影班上荧屏,由传奇歌剧表演者Barbara Streisand呈现,借着浪潮也做了极为前卫的改编尝试,面对身份改变所收获的左右两边不期而至的情愫,她最终选择了退出和成全,离开旧土独立去面对更自由的大洋彼岸的未知世界。
今天的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经济的独立和优秀的教育背景,对于父系社会所建立的一系列的约束,正在被,也不可避免地被逐步的打破。除了不加偏见,不做比较,不加预设得评价、讨论和看待她,更重要的是她在这个社会体系下,要真正成为她自己。
对芭芭拉就是从这部片子了解的,好久远的感觉
音乐剧经典,女主歌喉不错,连配乐也那么梁祝
芭芭拉的这出性别政治剧里其实根本没有性向错乱的议题,它讲得就是一个女子在一个只有男子才可以读书的社会里如何去争取学习的权利。在那段看上去很乱的爱情关系里,燕特尔的退出令人怅惘,这也证明了革命者永远是孤独的。
内容是新梁祝,同窗共读情如海;内核是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What's wrong with wanting more? If you can fly, then sore. Why settle for just a piece of sky?! ——多励志啊:追逐知识,追逐爱情,最重要的是,她做到了追逐自己。 这才配得上叫insatiable appetite for knowledge 诺—— "01:55:20,360 --> What more do you want? 01:55:26,360 --> More."
故事改编自以撒辛格的短篇小说,描述犹太人女子杨朵在二十世纪初的东欧为了追求梦想而女扮男装求学的故事。
不愧是展示苦逼摩羯女心声的电影……
如果将女主角改成男性这个故事同样能够成立,芭芭拉·史翠珊不愧是同志Icon啊,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如此性向错乱的电影,演唱部分真是太棒了!PS:《威尔与格蕾丝》中Jack唱的“Papa can you hear me"原来出自这里 :-)
梁祝,以及比梁祝更宽广的世界。
有因为听了maya唱的papa can you hear me来的吗?
既然当不上漂亮的女演员,那就当个智慧的女导演,吃漂亮的男演员们的豆腐,从罗伯特·雷德福、杰夫·布里吉斯到曼迪·帕廷金,然后潇洒地抽身而退,让角色们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好一出活脱脱的女性励志史。
虽然不漂亮,一样会有动人故事
听说这部片子就是为摩羯女量身订制的,虽然没有中文和英文字幕,还好英文很地道,靠听力还能看完,而芭芭拉史翠珊的歌声绝对是一流的。很摩羯的一个女人,为了念书装成男人,为了爱的男人和女人假结婚成全她们,隐忍,耐力,坚毅,爱得深沉,的确是一个摩羯女的典范。
哇哇,芭芭拉史翠珊自编(参与)自导自演的这一片是个伟大的胜利!尤其是对于同志影/歌/diva迷来说!尽管原著作者伊萨辛格大为不满,这一片仍然可称是有史以来最棒的女扮男装/性别倒错电影!那些由男女同志的指涉,那些女权/性别权利话题的讨论,那些近乎于eakins画作的男体崇拜,叫人为之雀跃!鼓掌!
Même plus de 30 ans après, le sujet du film fait toujours l'actualité. Si on laisse de côté la mise en scène peu inspirée et conventionnelle de Streisand, ainsi que la simplicité de ses ressorts scénaristiques et ses déroulement peu pertinents, le jusqu'auboutisme du personnage et de sa réalisatrice dans un contexte de l'émancipation du sexe féminin mérite quand même notre attention et surtout la partition de Michel Legrand ne déplait pas non plus. Derrière l'omniprésence de Streisand, on se souviendra de l'absence de la chorégraphie et de ses monologues chantés qui se démarquent bien d'autres films du genre musical
从威尔和格蕾丝来/前半部两人摸不透又割不断的爱恋看得人心驰神往。所有歌曲都接得恰到好处。
sreisand女士确实非常非常有才华,但是她真的太自恋了,而且她还毫不掩盖自己的自恋-,-
史翠珊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在性别不平等年代争取自己权利的故事,女扮男装的情节屡见不鲜,但史翠珊的描写带有些讽刺的政治意味,那段混乱的婚姻纠结注定没有结果。影片配乐很美,史翠珊的才华不可忽视~
Barbra Streisand,比她漂亮的没她能唱,比她能唱的没她会演,比她会演的没她这样能导。很高兴《Yentl》的结局是这样,否则我真担心女主角熬不过后来纳粹的holocaust。BTW,我一直觉得《老友记》的Rachel长得很像芭芭拉·史翠姗。
世界一定有远比此时此地更美好的一片天空。一个人对歧视的不满却能化成无限动力,让她去追求自己的梦。虽然是音乐剧风格,但电影更是讲述一个独立女性的成长故事。她对知识的渴求、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世界无限的期待。世界一定有远比此时此地更美好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