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看《请将我遗忘》(电影)
原著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没看过(当年在网上瞄了几眼),电视剧没看过,所以看看电影,哦,原来就是这么个故事。
这大概是今年继《十三棵泡桐》后的第二部场景全是成都的电影,作为在成都生活的人,看起来还是有点好玩。
至于影片本身,毫无值得说道之处,演职员全是没什么名气的,导演也没拍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电影,这部片子也就是像个中规中矩的国产电视剧或电视电影的水准。
2 ) 国产为啥是国产呢.
对白奇怪.莫名其妙.
普通话说出来生硬.四川话出来还是生硬.用小崔的话说,是大众的口感被好莱屋惯坏了。
没什么道德感.是个主人公就得赞美他不是好东西,但其实坏不到那去,还有点傻得可爱吗。大众的口味是喜欢把自己往主人公身上拉吗。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一样吗。
国产吧.
3 ) 今夜谁将谁遗忘
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
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
一切都是轮回!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所有的青春散场在即,爱恨绞缠;所有的恩怨相抵不过,旦夕交锋。
一个谎言引出连串反目,真相只是揭开一个又一个伤筋动骨的裂痕。
偷腥之后的男人,永堕负罪之海,连悔恨都变得可怜可笑。
然而外遇之后还是外遇,外遇成为一个惯性,男人依赖它,饮鸩止渴。
妻子离去,职场争斗又机关算尽,四下冲撞不得出路.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挣扎与挽留,在怀疑的阴霾中演变成报复,明知无益却欲罢不能。
兄弟踏上歧路,而还给兄弟的,只能是令自己踏上更深的歧路。
爱人害怕背叛,而交到爱人手中的,不是忠诚却是一把抓狂的妒火
当爱比死更冷,所有真切、悔意、爱恋,统统不是对手。
年少时豪情成诗,如今动一动感情都已是担待不起的奢侈。
最后一刻,哪怕浪子回头,也回头路断。
当男人遭遇欲望的急流时,还懂得选择遵守誓言的贞洁吗?
女人被孤独围困时,偏离方向是不是命运必然的安排?
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
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终年不夜的成都,从未散场过的过往。
请在今晚,将那段锦绣般繁复华美却轻薄易碎的岁月,遗忘。
4 ) 成都好吃嘴
片子中被改编了的歌曲名字叫《成都好吃嘴》 ,
我down 下来放在电脑里听了好几遍,感慨,成都话还真是有意思!
5 ) 那个男人他不认!
周六晚上,一个人看了《请将我遗忘》,郁闷。最近看的郁闷的东西比较多了,之前的《绿帽子》就已经让我狠狠的喝了一壶,今天这个片子又让我着实承受了一把。
几个青年那女混乱不堪的生活,其中有的人是被动的,有的人是主动的。陈重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他住好房子、有好工作、有个好老婆,有车开。这在成都、在中国、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说过上了巴适、安逸的生活,但他生了腻、出了叉子、干了错事。如果说是一般的错事也就过去了,陈重干的是让爱人、哥们儿心里产生血沫子的错事,这血沫子就在赵悦的心里,也在李良的心里,最后也到了陈重自己的心里。
如果陈重是男人,认了,也就过去了,但是他不认。他哭过,努力过,也耍过奸,最终还是没认。当然,不认就得死,用死这种方式认了自己的错事。赵悦有2句台词,第一句是婚礼上叶梅对赵悦摊牌,东窗事发以后,两个人谈离婚的时候赵悦说的“今天这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后面还有一句是她推开陈重之后说的“吃饭的碗让人拉了屎,你还会不会用它吃饭?”。我知道,这时候血沫子已经在赵悦的心里了,这事儿过不去了。
最后给了陈重一个机会,但他失去了,按结果说陈重就不应该有这个机会,因此他即使有了这个机会,也就失去了。别惋惜,这样的结果最好,如果为了孩子两个人又回到一起,指不定还会怎么样呢。赵悦是个想过日子的女人,他陈重是吗?她们都是,那些血沫子会没吗?我坚信,血沫子没不了,情节要这样发展。
整个剧情里有几次大的冲突,婚礼上的摊牌、陈重带李良耍、赵悦最终的摊牌。我想这就是戏剧里面应该有,没有也要挤出来的冲突吧。如果放在一个戏里面,无疑是情节跌宕起伏,让每个人都看的胆战心惊。关键是你看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你的哪位,或是哪几位。你也一定会想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就不得不佩服这个戏编剧的厉害了,原作我还没有看过,我想原作既然是02年网络最红,应该也不赖。
另外有个收获,片子里出现了2次歪唱自《江南》的川普版《成都好吃嘴》,片尾曲也是这个。感觉这歌词可以称之为成都小吃大全,听着那么有意思。
6 ) 粗糙表面掩盖不住的内容前卫
看惯了华丽而空洞的形式主义至上的国产伪大片之后见到《请将我遗忘》这样的电影,第一感觉就是粗糙,看不到脸熟的演员也没有精细的制作,无论是画面的色彩光线还是剪接和镜头运用都毫不讲究。不过粗糙的表面并没有掩盖内容的前卫。
说内容前卫是和近些年内地电影剧本或空洞无物或无病呻吟或矫情刻意的普遍现状相比较而言,这个改编自网络走红小说的本子细究起来或许够不上上乘但已足够领先了,就像原著小说能吸引到大批的读者那样,至少说明故事本身触摸到了现今这个年代中能引发人心共鸣的某些贴近真实的东西。
电影开篇就以激烈的戏剧冲突直奔主题,很显然这是一个关于男人女人如何对待情感背叛以及男人们之间友情纠葛的故事。男主人公陈重出轨发现情人叶梅将要结婚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好朋友李良,而此时他哄骗爱人赵悦的谎言也面临被揭穿,更糟的是叶梅在婚礼上向众人暗示了真相,情人爱人和朋友的信任同时呈现危机,他将该如何面对。
男人和女人在对待同一事情上那种鲜明而具有普遍共性的差异,其根源似乎是难于解释的。电影里有两处细节展现了这种差异,一处是陈重离婚回家,老妈反应强烈忙不迭地叮嘱财产分割的问题,老爸却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悠哉地下棋,而他本人也跟老爸一样满不在乎要离开时想的还是如何把下一步棋走完。另一处是陈重和前妻重逢意欲缠绵时,赵悦说有件事陈重有权利要知道,而陈重则打断说自己能猜的到,当然他猜的和她想说的完全是两码事。
男人和女人想法总是会不一样,而做法往往更是让对方难于理解。陈重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叶梅在情感上报复他的方式竟然是嫁给自己的好朋友,而叶梅恐怕也不会想到她这样做的结果将是永远失去陈重对她的好感。陈重事先肯定想不到事情败露后赵悦对离婚的决然,而赵悦则难以理解丈夫在离婚签字时的毫不迟疑。
女人总是会极端总是会犹豫总是要言不由衷,有时绝情的不可挽回有时又心软的纠结不清。而男人则总是离不开哥们义气总是要强撑面子掩盖脆弱,总是容易花心而其实内心会有份情感无法割舍。或许男人和女人都没有错,只不过男人永远也搞不明白女人想什么,而女人也永远弄不懂男人。男人女人之间沟通的故事一直延续。
男人和男人之间或许就没那么复杂了,因为至少男人之间的事情可以说的清楚。是非对错情义深浅心生嫌隙,这些问题也许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不需要费力地沟通,总有一天会相互明白。陈重并非有意愧对李良,而他能够直面李良为此的一系列反应,即使什么话都不说也能看出他对朋友依然在意,而最终李良帮他找到赵悦消息的时候,男人的问题已经化解。
可能小说是男人写的电影也是男人拍的,正因如此这个故事对于男人友情能说的完整,而对于男人与女人的情感冲突则略显一厢情愿了。电影中赵悦还是在意陈重的,尤其是最后将照顾孩子做为寄托,现实中恐怕不会如此,一个女人如果没有遇到其他男人时可能会这样,但如果已经遇到了另一个爱她的人比如剧中的杨涛,她很可能会将全部情感转移给那个人,她没有理由不再继续寻求自己的幸福快乐。
电影中还穿插了陈重事业上的挫折和职场上的勾心斗角,与情感的主题没多大关联而且也没讲出个所以然来,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2007-12-8
除了有些小细节把观众当弱智以外,绝对是国产电影的佳片
很多小说被拍成影视剧就给糟践了。《成》的电视剧版一听那剧名——《都是爱情惹的祸》,明显就把小说作者的意思给颠倒了,再一看那简介,得嘞,甭看 。《成都》的电影版还算好的 值得看完
原著没看过,但是比起电视剧来还是差了好多,不过毕竟电影时间太短。
原著不太记得清了。陈重这样的的人生,自己选择了遗忘自己,于是别人也将他遗忘了。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
好剧本,但真的排得太烂了
虽然拍的很差,但是还是看的很沉重。成人却不会因此而成熟。
荷尔蒙的诱惑,幸福而又罪恶
里程碑。
下场 该!!!!!!
本子改编的本来还可以,不过又被阉割了,郁闷!浓重的川味啊~
如果不和原著相比较 仅看作一部陌生的剧 我觉得还不错
没看过原著小说所以只是凭单纯的感觉认为电影拍得还算成功,尤其画面因为低成本的粗制反而显得很真实很中国。一个非典型or典型中国男人的婚恋状况,男主角爱得迷茫又恨的荒唐。结局有点儿装,尤其当他死于那首《成都好吃嘴》的音乐声中时,竟也有了哭笑不得的绝望美感。
一般
男人的生活,深刻
被改得一踏糊涂,很多涉及黑暗面都给和谐了,就好比在一全辣锅底里兑了两桶水,没什么味道了
现代男女关系之混乱不过生活气息还蛮浓的
四川~
还是原著好
侮辱原著……
里面的四川话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