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宁愿相离不白首,哪敢白首再相离
阴沉的午后,泡一杯茶,看完一部电影《爱在廊桥》。说不出有多好,却蕴含着浓浓文艺气息,爱情题材方面,女导演采用的表现形式十分温婉细腻,四个人几十年的爱与纠缠,令人感慨。长天在漫天雪中一袭白衫唱着:“宁愿相离不白首,哪敢白首再相离”的画片太美,《香蝴蝶》太美,昆曲太美。。
2 ) 执念
无意邂逅《爱在廊桥》,很是喜欢。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对味的电影,当平淡、低落的一天快要过完时,却有让人欣喜的偶遇,真好。
片子从内容到画面,都是唯美的调子,如秀丽细腻的抒情诗,却也有着深刻的风骨。清秀的小镇,朴素的生活,值得回味的故事。 一句“只愿相离不白头,岂敢白头再相离”的昆曲,太美了。东方美。
爱一个人,能够多久?爱真的是自私的么?这部影片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还会再看的。还想搜来那曲《香蝴蝶》来听一听了。
3 ) 宁愿相离不白首,哪敢白首再相离
很长时间不码字了,昨天看了《爱在廊桥》,便想写下点什么。
信手播到电影频道的,电影刚开始,吸引我的,不知是因为颇有好感的《廊桥遗梦》和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像;还是片头浓重的青石绿瓦美景;抑或少男少女在后台浓施粉黛的娇俏摸样,或是北路戏依依呀呀的唱腔甚是悠扬,委婉。总之,看下来,不惊心动魄,不跌宕起伏,仿若只是平常的一段述说。只是潺潺的流逝:岁月、情感在堆叠,却空了几人的年华。
场景:美不算美,搜了些寿宁的 图片看,真的不算美,只是古村而已。导演把这样的场景拍成了上世纪60年代的感觉就唯美起来。有南方小镇独有的湿度感,有长满青苔的长石板,有反转片一样浓烈的对比色。想生活在闭塞的小镇,大口吸清新的空气,想吃电影中阿旺做的纯天然喜饼,想尝依妹现压出面条的麦子香,想品清亮亮的糯米酒。
60年代,两个人可以相对而坐,撒着白糖吃糍粑。60年代,物质不丰富,吃的是纯米,纯面,纯糕饼。60年代,除了劳作,没什么娱乐,一台北路戏看的大家都笑意盈盈。想到现在家人或是朋友的聚餐,总有电视开着或是手机摆弄着,现在吃到玉米竟然也是加了调味精的,现在精心策划筹备了半年之久的春晚也再难让大家满意。
情节:宁愿相离不白首,哪敢白首再相离。多好的唱段。因为一场车祸,依妹和新婚的丈夫阴阳相隔。在接下来的20年中,阿旺的守候一直在身边。很心疼阿旺,为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女人守候了20年。想想,这也只可能是60年代的故事,通讯,信息发达的今天,在种种诱惑前,还会有人在守候吗?依妹,不知是坚信没找到尸首的丈夫没有死,还是就是不爱阿旺,反正是一直独身。福坤(依妹的丈夫)影片中的大善人,把偌大茶厂的收入都用来补贴当年车祸中遇难同伴的亲人,使他们富足;影片最后,在又一场车祸中保全了司机,牺牲了自己。却做出了最残忍的举动,当年,看着依妹被阿旺救下,却转身走了,去城里生活,又娶妻生子。长天,跟福坤,依妹一起唱戏的旦角,车祸后,就不见了,原以为是因为深爱依妹,替依妹寻找福坤的下落,最后的最后,竟是因为他自己(又是基友的故事)。
小感动:1唱段:宁愿相离不白首,哪敢白首再相离;
2每次人们问阿旺什么时候吃他的喜饼,他总是在说,让奶奶去说媒了,选好日子呢。这男人爱的太让人心酸。
3依妹6岁,长天8岁,依妹刚进戏班的时候,长天正在受罚,两个小孩的对白,想哭,他们说,要听话。
写不下去了,再补充吧
4 ) 深巷穷门少侣俦, 阮郎唯有梦中留
香飘罗绮谁家席, 风送歌声何处楼
《爱在廊桥》
导演 : 陈力 (女)
编剧 : 陈力、刘婷
92分钟
电影是在女性的回忆视角下
透过当前/过往的时空对比
缓缓
开展(北路戏)
[香蝴蝶]第一千场的演出...
回忆......
车祸(I)... 依妹(含镇上其他人)以为福坤已死...
(这一天,是[香蝴蝶]第一千场的演出,也是依妹/福坤结婚的日子...)
戏台子/幕布被火烧毁...
吊九楼 ---〉
独木难支光一寸
月圆几缺情无伤
依妹 [徐守莉 饰演] <---> 福坤
阿旺 [孙维民 饰演] --- 暗恋 依妹
秀莲 [邵晓薇 饰演] --- 暗恋 阿旺
长天 [吴兴国 饰演] <---> ??
“...怎样把心掏空...”
电影进行到第27分钟时,
基本上,
电影
内
二女三男间的
爱/被爱的
关系
已可大概掌握...
[秀莲是长天的妹妹]
顺生婚庆...
长天---》吊九楼
长天 (在屋檐的高度) 唱出 :
"蝴蝶香 香蝴蝶
闻香方知何时醉
春色穿花见痴人
醉妳恋妳翼双飞..."
同一时间,依妹 在山林间的同一高度(九楼)上下
奔驰 --〉 举幕布...
“只愿相离不白头,岂敢白头再相离”
"绵绵地久有绝时,断肠相思泪还流"
“独木难支光一寸,月圆几缺情无伤”
---〉 (看着看着) 依妹想起年轻时...她与师兄(福坤/恋人)在舞台上唱戏
...大雪飘着... ('锦上添花')
这一天,秀莲的丈夫从外地回来,为长天带来了‘惊天’的讯息:
"福坤未死"...
之后,长天也告诉了阿旺... 阿旺是‘百味杂陈’...
(因为,司机已死;当时,车内众人皆熟睡;无人知道,福坤曾下车...)
电影进行到第59分钟,
依妹正在为第一千场戏的排练作准备...
当阿旺送来‘点心’食物...
长天在旁指点...
突然,福坤出现...
从此,本片的高潮戏就接连不断...
在这一场景...
从福坤的正面视点: 阿旺面对福坤... 依妹是蹲着(抚摸一女孩)并且背面对着福坤...
(镜头对准福坤)从福坤的反面视点: (阿旺的正面视点) 福坤身后只有一人:长天 (五官模糊)...[长天在凝视福坤(背面)/阿旺在凝视福坤(正面)]...
福坤则(只能)一直凝视依妹(背面)......
在盏盏香火前...
“...学戏要有德行...”
依妹(之后)对着福坤说:
‘...其实, 从一开始 我就是幸福的...
只是我自己不知道...’
"见凤冠... 不由奴"
电影所给出的‘残酷’的宿命是:
在
长天/依妹的
[香蝴蝶]第一千场的演出
这天... 福坤为了赶来看戏 ... 出了车祸(II);
这一次,福坤(真的)死了!...
二十几年前的车祸(I),断了福坤/依妹的姻缘与[香蝴蝶]第一千场的演出...
长天 在戏台上, "倒地...", 唱出 “...我本不该爱你[妳]至今...”
(真的倒下/因为心脏病)长天接着说出"一定是福坤发生了事情"(不是戏内该说的...)
(个人认为) 本片内[编导]这‘一前一后’的处理比[陈凯歌]《梅兰芳》的
编导的处理要‘高明得多’!...
这一次车祸(II),司机是他儿子,他儿子没事!...
‘长天’是否‘也’死了(在戏台上;虽然,戏的要求是他得倒下;但是,
‘不知是否是因为福坤出事还是心脏不行’...长天真的倒地不起...)?
[香蝴蝶]第一千场的演出依旧未完成...
这得请有兴趣的影迷继续看下去......
电影在末尾还有一大转折...
"...春色穿花见痴人
醉妳恋妳翼双飞..."
“...生生死死永相随...”
‘易求无价宝, 难得有心郎’
2013年1月28日观影/整理
========================================
摄影 : 黄山
美术 : 周景伦
--------------------------
依妹 [年轻/童年] : 徐守莉 [杨沫/田甜]
阿旺 [年轻] : 高郡伟 [孙维民]
秀莲 [年轻] : 邵晓薇 [陈艳艳]
长天 [年轻/童年] : 吴兴国 [尹俊/李炜程]
福坤 [年轻] : 姜大卫 [胡洋]
师母 : 周谅量
记者 : 王鸣飞
--------------------------
真心自在施无畏
妙法圆通度有缘
5 ) 很唯美,很温暖的电影
很唯美,很温暖的电影,不过需要用心看才能懂,故事剧情发展来回穿插,不用心,看不懂,就会认为剧情很乱。
不是大导演,不是特别有名气的演员,但是中国真的太缺少这样的好电影了。在中国商业片横行,而且还不伦不类,就像暴发户带个带个大金链子,全身都是名牌也穿不出什么气质,更何况是假名牌,要多夸张有多夸张。
不明白中国的电影总局怎么搞得,王小帅、贾樟等等一众讲故事,写现实,写心声的电影为什么不让在国内上映?为什么警醒中国人的电影不让上映?反而是那些吹嘘、浮躁、喧哗的电影还在抢钱?
6 ) 《爱在廊桥》
昨晚饭后,转到电影频道《爱在廊桥》, 刚看觉得很普通,看着看着发现很久没再看过如此让人安静的电影。闽东的乡村,绵长的廊桥,艳丽的北路戏。当“长天”在舞台上倒下,悠悠念出“我本不该爱你至今”的一段,情深可见。 只愿相守到白头,岂敢白头再相离!关于爱情,时间会有最好的诠释!
不是很成功的模仿港片。不过还算美。
艺术手段用的很巧妙,虽然故事内容看似有点矫情暧昧,但比现今很多爱情青春片拍得都要精致和真诚。能看出导演的审美意味和美学功底,不是拿着钱拍片争利益的。
画面很美,民风很朴,就是剧情没看太懂。。。
二星,多一星给久违的徐守莉。金麟岂是池中物,徐守莉真的很厉害
一个始终不敢面对昔日恋人的人 无形中成为另一个制造精神创伤的施暴者 矛盾对立体的相互转化之中 每一个异地来客都能从中获得认同之感 它来源于一种由视觉图像通往心灵的渠道 即打破了常规的叙事手法 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奈消逝隐喻在人性的复杂多维向度之中 从深度层面燃起观众的情感投射机制的同理心
够文艺的
这故事一层一层套得凌乱的呦~~~还是不能掩盖本身逻辑的薄弱。。。叙事太铺张
风景美,民俗美,宁静古镇的慢节奏的生活。剧情乱七八糟无比狗血,白瞎了摄影了
岂敢白首再相离!
就完全不理解为什么福坤要离开然后又回来,就让他直接死了不好吗
叙事凌乱,情感柔弱,故事单薄
我要怎么解释给的这五星,影片二星,尊叔和吴兴国一星,风景一星。最后一星给我是寿宁人!
在你每次以为要结局的时候它还在演......
欢迎来福建寿宁~
十多年我都不知道有这部影片的存在。最近不知道要看什么,想起去看姜大卫老人家近年又演了什么,看到剧照上的戏妆就随意点视频看了一段,正好看到吴兴国和徐守莉边上妆边了恩怨情仇然后倒在舞台上。这是我看过的吴兴国演得最好的一部,好得超过了我对他的认知,特别是两人久别重逢后的惶恐下那份欣喜仿佛又真的回到了少年,我一直觉得吴兴国电影里比台上好一点,这部感情戏真是润物细无声,一众演员男女老少都好。才知道这部在2011年金鸡奖打败《钢的琴》、《唐山大地震》夺得最佳导演。不是说完全没有问题,但矫情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恰好戳中我。这几年看到有专门去闽浙廊桥的旅行团,一直有点犹豫,比起风景我更想再去闽浙乡下看戏,为看戏去过七八次福建,虽然上次主要是为了吃,实在想念那里的吃食,我可能上辈子真是福建人,每次去都像回家。
看过的人,一piang都是咱班的,活活活~
我以为整个故事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矫情,现在的青年已经不能体会中国古代那种什么都不说透文化。中国电影至此,也是正常的
就是福坤啊你为什么要走啊为什么又要回来啊?细节做得蛮好的,蒙太奇很多,在民俗外衣下讲得细腻用心。
小镇玛丽苏
影片一开始就注定了感动,很久没有这么安静的享受过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