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那个年代,他们是最有故事的人
那个年代,大院子女有着相对宽松、自由的生活氛围,是最有故事的一群人,既承载着上一辈革命军人的坚韧,也在释放自身独有的个性和追求。
抛开爱情不谈,章向平是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再现,正义、坚韧、无私给其它大院子女树立了典型,指明方向,带来能量。乔念朝、方玮、马非拉、乔建新都围绕爱情在展开,除了纯真就是苦涩,而马权、章卫平、王娟到是大院子女比较正常的人生轨迹,能淘能闹,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能放手去干,当然这是美化了的大院老一辈领导的家教环境。
刘双林、李亚玲是工农阶级想出人头地、逃离贫困的代表,注定甩不掉自卑、自私、执念的底色,往往成为很多剧情的导火索,但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多重生活的魔炼,最终能释怀,找准人生位置也实属难得。
2 ) 情义是伴随人一生的东西
对于这部电视剧还是无意之中发现的,是要给父母找一部老的电视剧,就翻了出来。本来感觉应该不怎么样,但随着剧情的深入,感觉还是值得观看的。
对于剧情,就不在这做太多的叙述,感觉剧透不好。在这部剧中,爱情,亲情,友情贯穿了始终,虽然其中的剧情有不合适的部分,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完整的。在看完后,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些发小,突然好怀念他们,有些人有些情义真的可能会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虽然现在年龄也不大)。童年的事情现在想想感觉都好有意思,虽然和剧中的差异很大,可能只是普通的家庭,但谁又是独自一人成长的,总有些事然我们现在想起心里都在偷偷的笑,现在是这种感觉,不知年老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看清现实,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也很重要,一直都觉得自己现在还依然很理想化,剧中也有像我这样的人,我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风浪,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度过,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及时的做出选择,要勇敢的去面对;在最后的一集中,感觉眼里都有了泪水,爱情就是对一个人的全心全意,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矢志不渝,而友情就是在朋友深陷困难时,能够及时的帮助,而不是弃之不顾。
当然,剧中有一点不太好,就是有歧视农村人的表现,农村人是有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哪个年代,人穷志短。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农村人的性格也不相同,有些农村人的毛病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不能直接和农村人挂钩,感觉这一点是剧中最大的不足。
ps:第一次写影评,感觉写的有点混乱,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也是因为刚看完。总之,还是值得一看的。
3 ) 就从爱情入手
这几天在家里闲来没事,翻了翻家里的碟片。《大院子女》便在其中,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出了段奕宏,《士兵突击》中的袁郎。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片子的时代背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他们的那个时代,总是比我们要多了些什么。具体多了写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但是,让我悸动、感动、热血沸腾……
故事中的人物,章向平、章卫平、乔建新、乔念朝、马权、马非拉、方炜、王娟、刘双林、李亚玲。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那就从爱情入手吧。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样的社会背景,都会有爱情的存在。这部连续剧里的爱情,是我最推崇的一种,因为生活或是因为现实。我们可以有单纯的爱情,却没办法在生活中单纯的去爱。可是到最后,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是会拥有爱。为什么?
章向平和乔建新。他们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呢?说他们幸运,因为他们拥有着这世上最难得的爱情。他们一见钟情,彼此倾心。还清晰的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的政治老师和我们谈起爱情,她说:“祝你们能 爱一次,爱一世 !”我静静的听,静静的记住,静静的在心里感动。“爱一次,爱一世!”章向平和乔建新他们即如此。虽然聚少离多,但是在我心里,在我心里,他们已然是厮守终生了,我想,在他们彼此的心中,亦是如此吧!
章卫平、李亚玲、王娟。章卫平,有梦想,然后全是梦想!我不晓得该怎样评价他,时代造就了他,他也成就了时代。
想起段奕宏在《士兵突击》里说过的一句话“年少轻狂,幸福时光!”想必这里的章卫平,在回想年少时,也会同样感慨吧!看年少的他自诩司令和他的政委马头,每天张狂的玩闹,一览无遗的展现着自己,解放全世界的梦想。下乡后,三番五次的想逃跑,因为他的梦想不在这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他爸爸给他的赠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开始梦想改变放马沟,他将他的所有理想放在了这里。看他自信满满的说:我决心,扎根农村一辈子!看他尽头十足的实现梦想。可是梦想是什么呢?
他爱上了李亚玲,或许是从第一眼开始,他就爱上了她吧。可惜,李亚玲也有梦想,她最大的梦想是离开放马沟。可笑么,与章卫平的梦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李亚玲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为这个梦想让路,亲情,友情,爱情,事业,乃至于女人特有的那份尊严!她把她的整个人生都融入了她的梦想中,所以,章卫平理所当然的成了她梦想之路上的踏脚石。爱情就是爱情,如果我们将爱情中融入了太多其他的东西,那么爱情就不是爱情了。李亚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全过程,如果说,她是在不断学习的话,那么我想,王娟就可以算是她的启蒙老师了。她教会她利用男人。
王娟是聪明的,正如马权当初在火车站对方炜所说的,王娟其实挺聪明的,她什么都知道,只是她原谅了她。现在我大学快毕业了,在几年前,我们天南海北的同学聚到一起。谈论彼此的生活环境,我们经常感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如王娟所说,家庭环境迫使,她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相比别的女孩,就显得狡猾了些。整部连续剧里,王娟并不出彩,但不可否认的,我喜欢她。喜欢她的睿智和生活,喜欢她出淤泥而不染。聪明漂亮如王娟,如果想利用男人的话,我想十个李亚玲也不会是她的对手。可是,她忠贞于她的爱情。她的初恋室马权,她爱他,所以她容忍他,她对马权的不专一,装傻充愣,点到即止,“聪明女人的劫数”以前看到
这句话就很有感触,对于王娟一样如此。我们都是聪明的女人,可是我们都还能像王娟那样,信仰和崇尚爱情么?
所幸,因果循环,这世界还是公平的很,给了王娟一个好的归宿。当章向平下海时,辞职回家,告诉怀孕的王娟说自己辞职开公司的时候,王娟说:“你要是办砸了……我养你!”一见钟情或许难得,爱一次爱一世或许可贵,但如章卫平和王娟,都不是彼此的初恋,可是最后却也能成为相知的爱人,平平淡淡中,爱情更显珍贵吧!
乔念朝、方炜、马非拉、刘双林。故事的主线是乔念朝,他阳光、向上、是标准的好学生。和同样的好孩子方炜有着最纯真和刻骨铭心的初恋。一起看电影,一起去防空洞类似于探险的旅游。方炜为了乔念朝去当兵,千辛万苦走到一起,开心过,伤心过,然后又分开。当然摆脱不了刘双林的关系,我不喜欢他,确切的说有点讨厌他,他目的性太强,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让我害怕。
可是我却可以理解他,理解他为什么为了一个名额,放弃尊严,双膝及地。理解他对方炜的穷追不舍。都是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也许看的见一个人从小孩子到成人的成长过程,可是,我们永远也没办法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到底经受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楚。追求更好的生活,有错么?带着我们爱的人摆脱苦楚,有错么?没有,起码为了这个目的,他自己也付出了相同的代价。没有错,他们都没有错,只是我们都没办法去接受。接受他们的自私,接收他们的卑鄙,又或许,我们只是没办法接收现实而已吧!刘双林和李亚玲都是一种悲哀,可是也都是现实。
乔念朝和马非拉,他们的爱情于我或是于现实而言,都过于童话了。马非拉再简单不过的女孩,可是她却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马非拉,只要是你想要的,都不要放弃!乔念朝是她想要的,是她从小就想要的,却从来没得到过的。于是她执着,他付出,她追求。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也很不容易吧。我喜欢过不喜欢我的人,所以,我明白单方面的坚持,有多不容易。我没有坚定的信心,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所以我依然没得到过。而她有,所以她得到过,拥有过,看到满屋子冰糖葫芦,她也幸福过。值了!值么?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留给大家评说吧!
马权,聪明还是愚蠢呢?我没看明白。但是,有一点再清楚不过了。血性!!男人,非常男人!!也许,他不会是个好丈夫。但是,他绝对是好哥哥,好朋友,好兄弟!看她七尺男儿泪流满面,回忆马非拉,他说她从小就跟在他后面,甩也甩不掉,像个尾巴一样,可是,他却最疼她,拼了命的挣钱为她治病,却到了最后也没有救得了她。
看他为了方炜,尽心尽力的为老爷子找磁带,带着方炜的离婚书怒气冲冲的揍了刘双林。这样的朋友,值得交!
说说大院吧,以上的这些孩子,都是大院的孩子。确切点说,他们都是首长的孩子,带着天生的优越感来到世上,学习然后成长。记得马权对刘双林说过的一句话么,他说,你永远也不了解大院里的生活。意味深长,他们是一个圈子。对于圈子外面的人而言,或许这个大院就是天然的屏障吧。他们血性、勇敢、有梦想。他们在院子里成长,就算有一天,院子没了,但是在他们心中,大院永远存在。马权入狱,章卫平去看他,马权说,真怀念小时候在大院里的日子啊,无忧无虑的~~其实,回头想象真的很沧桑,他们历经了时代的变化,他们努力、奋斗。我说,那个时候的人,总觉得比我们多了些什么,现在想想,或许,是梦想吧!
或许,应该带着梦想在生活中努力、奋斗下去吧!可是,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梦想呢?或许,解放全世界吧!!
4 ) 写给非拉
她有一个叫马权的哥哥。大院“坏孩子”里的二号人物,章副司令家老二卫平忠心的小跟班。
却不知为何,父母给了她这样一个名字:马非拉。这个名字是顺应了支援亚非拉解放运动的世界革命大潮吧,这与“卫平”的寓意是保卫和平如出一辙。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她,在哥哥辈那群人的眼里,正如“第三世界国家”,是哥哥马权身后永远甩不掉的“小尾巴”,在团队中微不足道却不乏大孩子们的关照。
那时,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哥哥马权和卫平都不是安生的主儿,不是天天狂热着要越过边境保家卫国,就是揣摩着怎么和空军大院的孩子争抢酸枣树的阵地。大院姐姐辈的女孩子里,做事稳妥上进的建新永远是她敬仰的榜样;样貌出众的方玮更是男孩子心目中的女神,走过路过都会吸引得哥哥们吹起口哨唱起歌;哥哥的初恋王娟是团队中的文艺骨干,拉起手风琴别提多带劲。只有她,纤弱平凡的让你开始,甚至会忽略掉她的样子。
于是,她的出场便千疮百孔。那天,卫平演起了《列宁在1918》里的经典桥段,一帮忠心的小弟兄争先恐后着配合演出扮伤员。马权“奉献”出了自己的妹妹,把她整个缠成了木乃伊扔在地上,大家围观感叹,这是世界上最重的重伤员。“列宁”卫平刚意味深长的说出,“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就被一声紧急报告而打断,空军大院的子弟提前包抄了酸枣树,男孩子们来不及换下行头便怒气冲冲哄散去“报仇血恨”。
任凭她挣扎无助的呼救,泪水浸透了厚厚的纱布。是他停下了脚踏车,哭笑不得一层层揭开这个包裹得奇形怪状的木乃伊。乔念朝,就是哥哥辈口中,讨厌的好学生“荞麦面”,这一眼,成了她心中的大英雄。
从那以后,她这个小尾巴开始屁颠屁颠的跟在“荞麦面”的身后。《智取威虎山》的排练中,她扮小常宝,念朝是常猎户,台上叫了一声爹,看着他故意使坏的挤眉弄眼逗,心里痒痒的。虽是人人熟稔的样板戏,能温顺的趴在他身边扮“女儿”都是幸福的。她在大院孩子里最爱吃糖葫芦,于是就想着,自己最爱的东西一定要和喜欢的人分享。无论跟着大孩子们到哪里,只要一声“冰糖葫芦”的叫卖,她就迅速买来,然后兴冲冲的举着两串糖葫芦去找念朝。而他总鄙视的说,这是你们小孩子才吃的玩意儿。她呛着北方冬天的冷风,悻悻地被抛在原地看念朝慢慢走远……
很多年后,得知非拉去世后,马权在狱里向卫平一语道破了和妹妹过去大院里的童年生活。父母为了工作常年不在家,身边只有这个“小尾巴”相依为命。可以想象,从小缺失父母关爱的她,当年口袋里的零用钱或许要掰算着花,她就不声不响的一点点攒下来,然后逮到适当的时机再魔术般的在念朝面前变出一串又一串的糖葫芦。
那时念朝的忽略,是因为心里装着一个女神方玮。即便这样,就做他的小尾巴也好。直到,她跟着进了防空洞,举着两串刚买来的糖葫芦看到正在亲吻方玮的念朝……她知道自然比不上他们之间的青梅竹马,也比不上方玮姐的清丽脱俗,她不过是念朝眼中长不大的小屁孩。她擦擦眼泪,一脸倔强的把这份爱藏在心底,决心下部队锻炼,直到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女战士。
马非拉。一直是一个暗暗和自己较劲、不服输的姑娘。谁也没认真注意过的她,那小小身体里蕴藏着
大大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全都来源于混杂着她仰慕和思念的乔念朝。
在70年代那段特殊时期,当她无意听到政治部要来搜查念朝的姐姐建新,就火速骑着脚踏车大汗淋漓地和军车赛跑,气喘吁吁的去给建新报信。战战兢兢的把被打成反革命的向平来信塞进书包里。虽然她尚未经历两情相悦的爱情,可是从小在大院里她感受到向平和建新的爱,即便冒着风险也要帮建新守护爱人的信件。
最终,建新因不和向平划清界限而受处分,下派去看仓库。她和同事导夜班,骑好远的山路,踉踉跄跄驼着白菜大葱鸡蛋去探望建新。建新打趣她,《智取威虎山》中既然你管念朝叫过爹,那你该叫我姑。一向大大咧咧的她突然神情严肃起来,她说,我不要你姑,我永远都叫你姐。
眼前就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非拉。为了朋友砸碎的主席像,两肋插刀的销毁罪证而被隔离审查;为了追随念朝的脚步,恶补专业课,一路从基层护士考到陆军指挥学校的通讯专业;为了救火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而只身抱出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油罐子……那年,因为救火,她荣立了三等功。挂着灿烂笑容的军装照张贴在学校的英雄栏。终于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女战士,而不是让人担忧甩不掉的小尾巴了。她迫不及待的把念朝拉到光荣榜前,那么兴奋,“看,我是英雄了!”他捏捏她的鼻子,“我看你像个狗熊!”脸上依旧写满“马尾巴”的不屑神情。她怔在原地,难道,你至今仍看不到我么。应了那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长大以后,再次来到防空洞前,她依旧无法释怀。她告诉眼前写着满脸惊诧的男人,当年你在里面待了多久,我就在外面哭多久。在多年后的冬日树林,他的唇终于覆盖在她的唇上。颤抖着狂热着告诉她,这不是梦。非拉的幸福没有她的等待长,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放射性物质在她体内诱发成血癌。她却为了照顾被砸伤双腿的念朝而耽误了治疗。她说,因为你是我的丈夫,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男人,你是乔念朝,就一定会站起来!
念朝康复以后,为她布下了一屋子红红的冰糖葫芦。揭开妻子的眼帘,他说,来,以后咱们生好多好多的孩子吧,就像糖葫芦一样多。然而,他等不到了。
小尾巴走了,她的生命体征和手心的温暖在慢慢消散。她的爱却永远遗落在念朝心里。他把贴身的手帕塞进她的军衣扣里,锁住对妻子最后的思念。
“答应我,今后每天都好好的,快快乐乐的。”这就是马非拉。大院子女中,却最令人心疼和怀念的女孩子。
一直难忘患病后她和哥哥马权的一段对话:权说,小时候,爸妈不在身边,你成了我的小尾巴,总让我背着你,我甩也甩不掉,那时特烦你。现在,哥想背你了。来,到哥背上来。
那天,阳光洒在冰面上,天空飘着风筝。城市大老板皮夹克装扮的马权背着翠绿军装红领章的小妹。时光定格在80年代中期,我们这辈人来到世间,而他们的热血青春结束了。
那个年代给了作为后辈的我们好多怀想的理由。有很多值得歌颂的人和情感。像《和青春有关的日子》,像《山楂树之恋》,像《大院子女》。
我时常会想起一个非常崇拜的前辈。同样是北方军区大院长大的,大院子女。
如果马非拉没有去世,应该就是她现在的年纪吧。
虽然更多时候,她现在样子会让我和稳妥淡定的建新姐的形象重合。
但我更愿意相信,少女时期的她就是马非拉那个样子。纯纯的肆意的笑。
她对自己的情感守护如迷,优雅的包裹下,行事雷厉果敢,在这个纷繁复杂
的世界里恪守着自己内心的一套准则,从不见她乱了方寸,又那么重感情。
虽然无法真正走近,但你就是愿意信任她,或许我是信任那个流淌在她青春血液
里注定我永远无法经历的那个时代,铸成了她们这一代令我敬仰的人。
5 ) 一部还算值得一看的片子
朋友力荐,下载来看了看,感觉一般吧。充分展现了军区大院的氛围与生活,但是节奏有点慢,看的过程中,总有快进的冲动。感觉不如石钟山其他的小说。
段宏亦感觉演的一般,前半部分扮嫩太别扭了,马权的扮演者不错,几位女主角比较漂亮,演的也比较出彩。
6 ) 青涩段段
国庆节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云南台播的这个电视,发现有喜欢的段段,断断续续看了点,回来刚好无聊就在YOUKU上连着几天把他看完了.
看到前面有人评论全因为段段才看.确实我也如此.因为喜欢他老A的样子.
凌晨5点多终于看完25集.
要说的:1.本来是很不错的电视剧,整体还算流畅,可惜了不知道是原著如此描写,还是拍的时候改变了意思,刚开始看的时候没觉得,后来越看越觉得可笑,农村人都是李亚玲和刘双林那样的世俗吗?编剧的功底让人觉得有点自己某种水平的"小资",瞧不起农村人,要不就是半夜敲门来的那两土老冒,农村人的淳朴和善良完全被这些强调抹杀的好遥远.
2.说说段段,还是士兵发掘了你最闪亮的魅力点.
总体,还值得一看,抛弃傻B的歧视农村人的这点.其他的都很现实.
看了之后对段奕宏和翟小兴印象不错,对吴越也渐渐改观,就是神烦印小天。就是这部剧让我对印小天一生黑
段奕宏太帅了
觉得剧情有点点夸张,但是却改变了我的婚姻观。。可怜的方玮;可爱的马非拉
其实这剧一般,然而看完喜欢上了段奕宏的章卫平。他身上有一股劲儿让人着迷。劲道,利落,眼里有光。 他有一种倔强的孩子气,一种强势的理想主义。他走来,带着一股风。他漫不经心转过头,痞痞地看着你,似笑非笑,那黑亮的眼有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想要跟着他走,不管那切不切实际。
那些爱情,那些人,那些飞逝而去的青春。。。我跑了26里路就为了看你一眼
我爱段奕宏
我好喜欢段奕宏。又追到这来了!
(Ep01)棄。
段奕宏
这类题材里面算看得下去的电视剧了,演员从角色十七八岁开始演,好在表演都很好弥补了年龄偏大的劣势,看起来没有特别违和,剧情还可以,不过我基本跳了印小天和车晓那条线。
对那种生活很向往,演员挺好。
主要是有老段。
青春岁月中的感动!
大爱老段啊,最近离职在家休息,看了每部老段的戏。
很喜欢这部电视剧,很有时代的感觉
演技好到爆。剧情好到爆。有很多道理在里边。
只是为了看廖凡
还可以的片子,特别是段奕宏拍的真的是有味道
回头看看这些片子,真TMD弱智
奔着老段去的 打这儿好感了好几个演员 OST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