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天注定

HD中字

主演:赵涛 / 姜武 / 王宝强 / 罗蓝山 / 张嘉益 / 更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剧照

天注定 剧照 NO.1天注定 剧照 NO.2天注定 剧照 NO.3天注定 剧照 NO.4天注定 剧照 NO.5天注定 剧照 NO.6天注定 剧照 NO.13天注定 剧照 NO.14天注定 剧照 NO.15天注定 剧照 NO.16天注定 剧照 NO.17天注定 剧照 NO.18天注定 剧照 NO.19天注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说说侠义与暴力

       影片的突然“上映受阻”,我认为不是因为片中的血腥画面,而是源于谈到这部电影时贾樟柯口中不断提及的“侠义”二字。
       “侠义”二字,可以从作为电影人与剧本创作人的贾樟柯口中说出,然而放在时下的中国,却尤其容易被解读出很多其他含义。更何况,这部电影和“侠义”的关系实在少之又少。
       通观电影,剧本里的人物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侠义”,电影更多反映的是没有话语权的社会底层民众在面对腐败、财富分配不均、权势之人的欺压及生活迷茫之时的无能为力,导致负面情绪逐渐积攒而爆发的精神扭曲甚至暴力应对,这种a touch of sin,可以算得上片中角色的一种无奈的"暴力"反抗,而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电影里四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原型,除了邓玉娇,其他三个和所谓“侠义”是靠不上边的,更别提胡文海案、周克华案这种在社会上引起极大恐慌的恶性案件。
       总体来说,电影能被拍出来并通过初期审查,在中国算是一种突破,但是并不能因为这部电影突然的被禁就给《天》扣多高的帽子。这部电影并没有外界吹捧的那么“神话”。与其说《天注定》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三个半血淋淋的真实纪录片凑到了一起。电影时代感很强,相对真实的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一些问题,片中也有很多有暗示性(或者说小聪明)的有意思的细节(稍后会专门写一文讨论,在此不表),但是宏观把握则难以让人满意。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节奏比较平庸,故事的叙事张力明显不足,且四个故事像断开的四个片子,没有穿插太多联系。从叙事技巧和电影剧本来说,感觉都比可类比的《低俗小说》差了两个档次。
   
       贾樟柯在谈到电影时表示,“影片借鉴了武侠电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反思暴力,避免悲剧”,“片中的四人都是残缺的‘侠’”。那么何为侠义,何为暴力?再来看看影片中的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姜武饰演的大海由于竞包煤矿失败,开始怀疑村干部与煤矿承包者勾结贪污腐败,并且认为煤矿的承包者没有给村民足够的福利。于是他开始了长年累月的告状、寻访,以及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的诉说,以至于在公交靠近村民都直接得到“我不听”的厌烦答复。在接连被暴打、遭到砸钱羞辱后,大海又被村民们嘲笑为“老高、高尔夫”。心中的怒火让他效仿起林冲,拿起猎枪走出了家门,开始了大屠杀。
       影片中的大海,在其身上并没表现出什么侠义精神。他所纠结的,始终是利益的受损;而导致他进行屠戮的,则是长时间的不公待遇与短时间内遭受的连续侮辱,绝非为人打抱不平抑或专杀贪官污吏。在这个故事里,大海杀了他认为该杀之人,开杀戒后也杀了无辜之人——会计老婆与鞭打马的人。在此之前,他早已心理失衡,只要见到村长和会计就会指责他们贪污受贿。这种失衡与得不到回应也导致了他心理出现了扭曲。去邮局寄信时,由于他没有写清楚地址,直接就认为办公人员是二奶或受贿,故意刁难他。大海的屠杀,是两种心理的叠加与爆发。
       大海的原型,是胡文海。网络上流传最广的,大概是一张胡文海被采访时配有“我不能让这些蛀虫们再欺压人了”文字的照片,和一段不知道谁编造扩充出来的所谓胡文海的最后一段话,并据此被一些人认为他是杀了蛀虫的“英雄”,而忽略了他滥杀无辜的“伟绩”。在被胡文海打死的14人与打伤的3人中,只有4人被其认为是要杀他的人,其余人下至10岁儿童,到其本家兄弟,上至70老者,大多皆为无辜死者,在其“在一个是死,杀一群也是死”的心理下受害。侠义之人,从来不会滥杀无辜,而胡则在开始杀人之后,心理已经由扭曲转为了变态。
       在其采访视频中(http://www.56.com/u63/v_NjI0NzUzNjA.htmll),胡在谈起杀人事件时,胡的脸上大部分时间表情轻松。“杀第一个人我紧张,但是我没有一点恐惧。我头脑相当清醒。”即便胡文海滥杀无辜,在一些贴吧和视频下方的留言里,有人却称之为好汉鲁智深甚至民族英雄,仅仅因为他杀了他口中的“贪官”和发不义之财之人。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这样行使暴力滥杀无辜的人是“英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政府民众矛盾逐渐激化,身边的贪赃枉法之人没有接受制裁,导致政府缺乏甚至丧失公信力,而民众需要一个能替他们惩罚这些人的“英雄”出现。胡虽然滥杀了无辜,但是他也杀了他口中的“蛀虫”(即便在其杀人前没有证据表明,部分民众却在听到“贪污腐败”时选择性失聪、听信),他的行为让民众发泄了不满情绪。其二因为对于那些交口称赞他的人来说,贪污腐败比暴力更让他们厌恶和恐惧,因为贪污腐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能切身感受到的,至少是能道听途说到的,死亡却无法通过听说来感受。试想无辜死者中若是有这些人的至亲之人,被胡打死的那个10岁孩子与70老者若是他们的儿女与父母,他们要强烈谴责和诅咒的就不是那些社会的“蛀虫”了,而一定会对胡用上“凌迟,下十八层地狱”这样的词语。
       对于这样的暴力事件(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生活中),按照侠义来解读是非常恐怖的。2001年时,网络还并不发达,胡文海那样的事件不会像今天这样迅速的传播并引起大规模的恐惧。而时至今日,昆明砍杀事件后,举国震惊,全国各地都笼罩在恐惧的情绪中。反过来想,其实对于那些行凶者,与他们有相同诉求的人,也会觉得他们是“英雄”。而面对这样一群人,作为一个能切身体会到恐惧的民众,你是否还会觉得他们身上有侠义的气息?胡与这些人,行为上是相似的:诉求得不到面对与满足,从而走向了极端。
       第二个故事,是王宝强饰演的三儿,其家庭亲情冷漠,邻里疏离,而他自己看似老实,实则干着杀人越货的强盗勾当。贾樟柯对这个故事处理的比较暧昧,其故事与影片前后也无太多联系。如果说大海是心理扭曲下的忍无可忍而导致的爆发,那么三儿就是已经心理变态了,——“听到枪响才会觉得不无聊”。
       贾樟柯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部《天注定》可以称为一部‘现代侠义电影’,着重构建古人与现代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纽带便是‘侠义’,比如王宝强就饰演一个游侠”。这种解释,着实让我震惊。如果说枪杀抢劫之人可以算得上侠义之举,看到后面他老练的持枪抢劫我们才明白,或许他只是在杀人寻找快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悍匪,而非所谓游侠。
       三儿的原型,是在缅甸当过雇佣军的周克华。2012年重庆劫案后,周被全国通缉。随后官方爆出之前射杀解放军等一系列案件皆为周所为。虽说真假不知道,但是轰动是足够的了。彼时身边之人,皆在谈论周案,甚至官方说周死之后,关于周还没死的消息也是满城风雨,官方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辟谣更在当时令人生疑。2013年说到《天注定》里改变的周案时,我还觉得这个周克华案仿佛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对于周克华的悍匪形象无需多言,由其改编的三儿在剧中我认为也难以和侠义挂钩。亲情淡漠并不能对其抢劫杀人作出合理解释,剧中的三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杀人手法、技巧的娴熟以及杀人后的淡定(这点和周很相似)。如果说大海的动机在影片中有一个合理而完整的解释,三儿的动机与行为则让人疑惑:仅仅是为有意思,就要去开枪杀人抢劫么?此行为和侠义之士之为所差甚远!
       第三个故事,可以说是最和侠义挂钩的故事了。赵涛饰演的小玉遭遇了情感上的失意,随后又被官员用钱打头侮辱,之后其奋起反抗刀杀官员,连出刀时都是刻意的侠女式动作。此故事与其原型相似,颇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之意。
       小玉的原型是邓玉娇。邓玉娇案当年在社会上也曾引起极大的反响,从民间到媒体,皆称谓其为侠女。其实我认为邓案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普通命案,在受到骚扰甚至强奸威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应该起身反抗。然而这样一个本应算正常的故事,却因为社会的畸形(根本原因)、两者社会地位与财富权利的悬殊差距而被解读为“侠义”,成为了一个非常事件。其深层原因有二,其一,在许多国人看来,权势之人欺压底层人民,被欺压者却毫无办法,已经是一件再为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个农家出身的服务员竟然敢刀杀反抗官员?侠!其二,那些交口称赞的人,看似满嘴正义感,实则脱离理性思考,这类人面对不公待遇时往往敢怒不敢言,只能寄希望于同类人群中有人爆发来替他们出这口恶气,因此这样一个被逼到“不得不反”的故事才带上了侠义的色彩。
       第四个故事深化了“天注定”的主题。罗蓝山扮演的小辉在接连遭遇了爱情、生活、友情的打击之后,迷茫的他选择了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影片中对于小辉的心理描写并不如大海的故事那样细致,他在影片中的跳楼也很突兀,但是却又反应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出身低下的人,从受教育开始,其人生的每一步面临的机会与选择都要比中层家庭的子女与二代们少很多,以至于其在选择工作、生活、娱乐方式时脱离不开那个固定的圈子与模式,从而导致了他面对生活时的迷茫。
       另外提一句,影片中关于东莞酒店部分的描述很有趣,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真实东莞的“纪录片”了。
       小辉的原型是2010年到2011年间跳楼的富士康员工。读大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接触过家乡的一个富士康的工人,闲聊过几句。他们每天基本都过着宿舍—厂房—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所谓加班都是“被逼的”,因为“不主动加班就会被扣除工资“,生活极为单调枯燥,人员流动也很大。对于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个社会的大部分看似荣光的出路,都没有向低学历的他们开放,他们不仅很难有机会出人头地,也比同时代的年轻人更为迷茫,他们甚至连思考自己应该去干什么的想法都没有,而更多的是关心今天明天能挣多少钱。
       对于一个这样的群体来说,在一个年轻却又最着急最迷茫的年纪,能盼的大概就是像《天注定》里单身妈妈莲蓉(三陪女)所说,只求“多做善事,来生解脱”。

       如果说《天注定》的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可以和“侠”有联系,那大概就是虽然他们皆身处社会底层,在迷茫抑或理智失去控制之时,却做了大部分人不敢为之事——大海一怒之下大开杀戒;三儿持枪抢劫;小玉拔刀相向侮辱他的官员;小辉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的故事是否能直接被冠以“侠义”二字,我认为还值得商榷。
       何为侠义?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武艺高强者,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义举,是为侠义。见义勇为是侠义,舍己为人是侠义,杀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劫富济贫是侠义。侠义者,为先有济世情怀,而后多为有意而为之。而《天注定》里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被逼的暴力应对,其中透出的更多为底层群体在当下社会中的无奈,而非令人敬仰的侠义之情。
       我想,贾樟柯之所以称这部电影与“侠”有关,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民需要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在政府公信力尽失的情况下,民众需要公平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多数遭遇不公之后只能隐忍,而选择不在生活中隐忍的人,只能选择暴力应对。
       《天注定》的被禁,有点类似于美国电影《电话狙击亭》被延迟上映的背景。昆明事件之后,又为其上映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影片能早点过审,以此来弥补片方的经济损失。
       但是我不认为剧中的故事可以被解读为“侠义”,即便电影与真实生活并不相同,剧中的人物行为,也难以承载“侠义”二字的重量。

 2 ) 《天注定》大陆导演中又一位思想者

苏三,你可知罪?!
你可知罪?!
你可知罪?!
人人生儿有罪
活在大染缸中
人人猥琐旁观
人人凌弱欺善
人人互害相残
人人颟顸愚顽
……
罪业更重
罪孽更深
……
我有罪
我们有罪
……
忏悔吧
    这算是电影最后的一段旁白吧,让充斥在整部电影中的压抑更加令人窒息。
    我们没罪,没有杀人,没有抢劫,没强迫过弱女子,不是东莞打工仔……
    可是,就是我们冷漠的、沉默的、自私的一个个,构筑了我们的世界。他们没罪,只是在生活面前迫于选择,是我们所谓的无罪者铸成了他们的错,社会有罪,我们有罪……
    片中四个故事都来源于真实事件:胡文海事件、邓玉娇事件、周克华事件、富士康事件。故事背后的故事不予评论,只希望看到这里的人能够少一点点心安理得,少一点点冷讽旁观,多一点点愧疚,多一点点慈悲,多一点点善意……
    也许当我们质问昆明事件,虐童事件,纵火案的时候,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做过帮凶?面对他人的苦难,是冷眼旁观?还是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天注定》算是拨开乌云盖顶的大陆电影圈的一抹阳光,让我们欣慰:中国的电影除了浮躁,还是有那么零星的几点声音。本片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华语电影对当前社会事件的缺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影片。
    最后声明一下,《天注定》的审核通过实属不易,相比于《无人区》的波折,令人倍感快慰,然而本就票房不算好的电影,前段时间声明:片源已经泄露,有心者可以尽己所能的为电影作点宣传吧。

 3 ) 你可知罪

天注定是一部关于暴力的电影。更为确切的说,它在试图叙述在当今中国社会混乱而血腥的角落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在这种缺乏基本社会契约的自然状态下,人性的权利和尊严都被更加具象化的事物而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酵变质,迂回在获得利益与付出代价的平面上。受害者被迫变身为实施者。天注定给我们带来的社会是一个无止境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这部影片由四起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事件样式的多元性和其中的相似点形成了非常惊人的反差:山西的胡大海因怀疑村支书与煤老板勾结贪污上访不成而枪杀多人;重庆的三儿与家人关系冷淡,只能以到处抢劫杀人来寻找刺激;湖北的小玉出自一个破碎的家庭却成为别人小三,最后自卫捅死了侮辱她的洗浴中心客人;在东莞打工的小辉因不堪重负而跳楼,以最暴力的方式反抗了这个残忍地社会。

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影片中如此脆弱而不堪,不经让人怀疑单纯的将中心矛盾归咎于贫富不均或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社会整体因素是否也像影片里的暴力一样简单粗暴。在这些事件中,个体层面上社会契约的坍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胡大海怒杀众人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其他村民村官对作为同龄人的他和老板的态度不一,加固了“人权尊严=地位金钱”的扭曲价值观,丛而衍生出为自我寻公平的想法。也是这种压力让小辉失去了为自我赢来权力的信心。从最先的车间事故开始,他就被套入了一个“利益/代价”二分法中。当李梦饰演的三陪女又一次的将他的梦想击碎后,小辉心中的绝望和愤怒衍变成为自我毁灭的动力。他想给这个无处不充满敌意的社会看看,自我毁灭的力量高过了任何人可以给他带来的伤害。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事件人物所作出的选择,但客观现实的变质也让人感到了改变的无望。小玉的家庭背景是悲惨的,可是她却做出了出身于破碎家庭的人最不应该去做的事。侮辱她的村干部也是如此。村里的路被修建机场的车辆压坏,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但他们自己私收过路费殴打司机。把自己身上受到的的不公转移到别人身上,变成别人的不公,小玉只是这负能量传输线上的一环罢了。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一个契约社会而是个人情社会,像三儿的哥哥分寿礼钱,规矩只是用在了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那是为什么不喜人情的三儿找到了杀人这样一种极端表现价值的模式。

这已经不是站台时的贾樟柯了,因为现在的社会已没有了改革开放时的新鲜与困惑,也没有了步伐不一的脱离感。那些被留下了的人,现在有的可能只是无力和愤怒。在天注定里,取代现实主义手法的是类型片中的特定含义与它戏剧化的表现方式,而这可以看做是导演为了避免影片被理解为说教或记录而做出的改变。他的电影观众和他电影中刻画的人物非常不同, 想引起的是一种在不同阶级中产生的社会同情心和责任感。但内容太过真实,引发更多的是一种负罪感和自我防御。其实天注定在单纯的帮人们了解,了解当今被人们忽视或曲解的社会事件以及它们滋生的环境。或许在一个对真实日渐麻木的社会里,或许只有一点点武侠能让我们看清。

 4 ) 电影上没有进步的贾樟柯

拍电影不是写论文。就算是把所有实事都加进去,只能算是个胆子大有血性的新闻工作者。电影的艺术性在于导演用自己的语言去讲故事,在故事之后还能给观众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

《天注定》就像一个大锤子迎面砸了过来,砸得疼吗?有那么一点。砸醒了吗?差得还远。如果只是机械纪录社会事件的话,不如写一篇新闻稿。加入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这样一部温吞的电影拍出来,除了赞扬导演胆子大之外,艺术成就和思考空间几乎没有。

我真的不是故意出来贬损贾樟柯,贾一直是我最爱的导演之一,因为爱,所以看到这样一部没进步的新作才更是失望。

说说在之前的几部电影里用过的元素吧。

-声音。不用说了,新闻广播,电影,流行音乐。《小武》里的警察广播给人物加入了那么多的情感重量,《站台》里的香港电影对白也给电影收尾加入了不少韵味,可是在《天注定》里,当赵涛在家里和母亲洗菜,新闻广播又响起来,我只觉得索然无味和做作。当技巧用到只剩重复的时候,还不如抛弃了好。

-表演。贾樟柯的电影里把这种无面目的自然表演发挥得最好的大概是《任逍遥》了,那时候赵涛还没有变美,两个主演就是我们身边小镇男孩的样子举止。最后一个故事里的罗蓝山也是如此设定。当他和小女孩在车里表白镜头一直不切给他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孩子不会演戏,估计是反应不好剪不进来。果然到了后来情绪积聚在银行门口打电话的一场真是捏了一手的汗,情绪出不来,情感上不去,最后委屈到哭出来赶紧切掉换场。
从姜武切换到王宝强船上那场戏跟《三峡好人》的开场如出一辙,只不过这次的众生相变成了用过的旧梗早已没有了诗意。曾经船上的三明把烟递给王宝强完成交接,机灵的小武也已经变成发福驼背的中年男人,赵涛表演稳定和业余“妈妈”在一起各种违和。电影里的人物都变了,我最爱的贾樟柯,还守着自己的成名美学,酒瓶新酒,实在让人心凉。

-超现实元素。我要再强调一遍我有多爱贾樟柯,他的电影,我每一部都看过不只一遍,在二十四城记之前每一部都爱。但不得不承认他几乎每一次玩超现实都失败。《世界》这么牛逼的设定和人物困境,每次一飙动画就让人出戏,《三峡好人》里虽然可以解释成荒诞世界的超现实,但大楼升天还是让人接受不能。《天注定》里一次一次的动物,牲口隐喻,抽打马的人,卡车里拴着的牛,最可怕的是赵涛遇见的蛇,隐喻变成了橱窗展览,明得不能再明的明喻,即使没有这些画面,台词一遍遍,想抓不住都难。纪实文学一样的故事里,反复加入这么多明显的“隐喻”,有些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ps,插一句,卡车里的美女和蛇是模仿《鲸鱼马戏团》吗?)

整部片子下来惟一能看的是姜武那一段,视觉上风格化,表演收放自如,人物性格也真实可信。最可怕的是赵涛一段,打扮成现代侠女,挨打的一段为了演而演。故意戏剧化的杀人场面和整个设定都不搭调。王宝强的故事里什么都没有,罗蓝山不会演戏。。。

要说电影的现实性,我心中最能表达中国现实的贾樟柯电影片段是《任逍遥》里,申奥成功的夜晚,村里的人们围在野外空地上惟一的电视屏幕边看直播。小季路过,看到人们在宣布北京将举办奥运会的刹那激动欢呼,放烟花庆祝。小季就那么平常地走过,看到人们雀跃又茫然的脸,这个国家的光辉荣耀好像就是他的人民的光辉荣耀,可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为了一些和我们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狂欢,到最后,反而忘记了狂欢的理由。这是最荒诞的现实。
再说电影的浪漫情结,我心中最浪漫的一定是《站台》里赵涛在无人的办公室里随着音乐起舞,没有剪辑。所有的浪漫情怀在那一刻都倾泻了出来。
最后说人物。回头看看小武,再来看看《天注定》里没有面目的一个个所谓脱胎于现实的人物,高下立见。

我对贾樟柯的期待始终还是电影,不是新闻。继续期待后作。。。

 5 ) 2013

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而贫富差距却越拉越大,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忍受着各种各样压抑的生活,无助,彷徨,甚至绝望,冥冥之中注定有那么一天的到来,他们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或是捍卫自己的权利,或是宣泄着情绪,在那一刻生命轰轰烈烈无所畏惧,哪管鲜血淋漓。 贾樟柯说,他想做一部武侠片,这是我看后查资料看到的。而当赵涛饰演的小玉干净利落的用一把水果刀把想骚扰自己的嫖客杀死的时候,我恍惚觉得那一刻我真的是在看一部武侠片。在此之前,“暴力美学”这四个字永远不会和这位温文尔雅的新生代导演挂钩的。他关注现实,却从未去触碰最极端的表达,而这却又是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的悲伤故事。这一次,贾樟柯做了一回直面鲜血的勇士,他的镜头瞄准了这样一群无畏的生命,他们用暴力诠释了“武侠”的另一种含义,反抗与不妥协。 为何生命会无畏,只因现实太残酷。

 6 ) 贾樟柯犯下的“一抹之罪”

终于本片还是与院线无缘 你花五十 八十 一百元 进入电影院 进入一个黑暗 令你自以为安全的地方 欣赏你听说过的暴力事件 而事件中的角色 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像样的电影院 你自问 这个国家中人的生活状态缘何变得如此分裂 你又凭什么来消费这些人的故事 本片最令人好奇的体验一时无法成真了 社会的本质是相互依赖 人借彼此达到某种水平的共存 到现在 钱是最大的正义 消费是正义化一切的行为 物的交换达成代替了一切其他价值 价格等于价值 依赖变成相互加害 比如说有的香港人厌恶大陆人 大陆人说 大陆供给香港的食物和水是最安全卫生的 相对来说 香港人受到了特别的待遇 也可谓不公的待遇 而有的香港人会说 这些食物和水我们是花了钱买的 也就是说付了钱 我收到差别待遇是理所当然 背后是残忍自私的逻辑 (我总以为人之间的劳动和服务是要被感谢的 而这种感谢是超出物质往来之外的 人性的) 再比如 有的香港人认为 大陆人素质低 破坏了香港的环境 秩序 抢占了香港人的生存资源 所以 大陆应该继续实行限制人口移动的制度 让大陆人好好待在大陆 这就是我见过最可耻的思路了 而这样的言论出自有机会海外留学 海外工作的香港人之口 可见其人之狭隘自私 所谓自以为的优越感 并非来自智慧和人格 也非更文明的价值观 而是最简单的阶级划分和排斥 一面厌恶大陆 视大陆为不文明的恶土 一面又恶毒得撒娇 认为大陆人就该受更不文明的管束 以上两例的香港人其实不孤独 大陆人中也有这样的“香港人” 一些人看来 贾樟柯不过是把微博段子串烧了 我相信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相当钝感的 他们眼中完全没有境遇比自己差的人 他们视别人的苦难为段子 他们可能真的已经摆脱了生活在此地处处可见的可感的张扬的无耻 渗透在各个细节的屈辱 他们的一些可能在海外 可能假装在海外 一些可能生活的还不错 而另一些则自以为生活的还不错 一次长途的海外飞行 坐在我旁边的老夫人是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 我问她对中国的印象 她说很现代化 列车速度快 准时 一切都在运作 但是 不知道为什么 中国人不友善 一切都好好运作是有代价的 散点透视透视的多主角叙事 故事衔接做到本片的水准其实不算难 昆汀的电影可以作为借鉴 儒林外史也可以 真正难的是方言 我自以为南北方言涉猎不少 看本片还是吃力过看英文片 但是大体算是看懂了 一开篇就是杀 王宝强的角色不动声色枪杀三个劫匪 生冷的程度接近北野武 调子定了 姜武的口音确实串出唐山味儿了 贾樟柯拍山西的资源小镇拍自己家 细节最丰富 毛像 大广播 村民 干部 煤老板 煤老板的车 飞机 大海不满官商勾结 村里唯一的反骨 要告 被打 受侮辱 开枪杀 这一段里有一匹马 一个车夫 那马是中国人 那车夫也是中国人 大海一枪崩了车夫 吐出一句贱货! 热 王宝强演的角色是持枪亡命劫匪 回四川老家过年 之后作案 当街以枪害人 抢包 逐遁 回家一段带出了劳动力外出的小镇 亲人疏远 返乡者 麻将 互揭短 斗殴 王宝强的角色年前拜死于他枪下的鬼 点题道:你们要怪就怪老天爷 有撒子想不通 就去问他 他妻子问他能不能不出去 他说么意思啊 她说撒子没得意思么 他说枪响那一哈子有意思 冷 赵涛这段故事 杀人部分的故事原型非常有名 桑拿屋女工反抗意图行奸的地方小吏 自卫杀人 这一段最令人失望 贾樟柯似乎是用赵涛的杀戏向什么人致敬(对不起 我不是影评人 我也不确信中国存在这种人 我也不是资深影迷) 浪漫化 将杀处理一种形式美 以文害意 赵涛的另一段戏是她因介入他人婚姻的身份被打 苦 最后一段的主角湖北青年小辉在广东打工 串岗令工友伤手 逃 火车上看见一美好女子 经人介绍进色情娱乐场所做工 同事中再遇那女子 交谈 女为同乡名莲蓉 他:我们还挺有缘的啊 她:这种地方 有缘的人多着呢 女信佛 称自己这行叫撈偏門 行善来世才得解脱 一起放生 两人生情 吻 女陈实 已有三岁女 用粤语道:歡場無真情 小辉看莲蓉工作的样子 绝望而走 入台资电子厂 母来电求钱 无钱 烦恼 伤手工友找到他欲打 未打 小辉恼 厂区偌大不得目标 寝室内呆坐后 翻身跳楼 空 这一段贾樟柯本人客串山西有钱人颇出彩 就一段台词:喂? 我在东莞嘞 徐悲鸿的额? 拿下 那可宝着了 行咯 那就澳门见啦 就这 那娱乐场所的一段 一个秃头眼镜男在绿皮列车场景的房间里要扮首长 北方腔耍嘴皮 贾樟柯实在是瞧不起冯小刚 结落在赵涛 已自由身 去山西求工 进第一段煤老板遗孀的公司 (那公司除了倒卖煤矿 也做实业) 老板问你在老家有事儿么 答没事儿了 尾声 戏台上演铡判官 戏台下的中国人似乎一辈子也不会进电影院 这一部电影 其实是银幕反射出的幻象 无所谓完美 到底要求一部电影什么 “人在悲哀之中 才像个人” “人在贫穷之中 才方始有点点像个人” 被羞辱被贱待则不可能像个人了 做不得人可能是要人命的 我猜贾樟柯明白只有那些还偶尔会去电影院的人才会看到这电影 而他是想刺伤这些有机会看到电影的人 告诉这些人 有很多中国人 进不了影院 看不到电影 但是这些人 也是人 这是贾樟柯斗胆犯下的罪

_______2019的分割线_______

当时写的“香港人”是我看到的香港人 是那时的 我在网络上看到的 大声喧哗的 “民粹”的狭隘的一部分香港人

今天我看到的是勇敢而有度的香港人

我希望我们身边有更多2019香港人这样的中国人

 短评

活在天朝,你可知罪?有着胡金铨的墙纸,贾樟柯珍藏的模特模型,侯孝贤老在背书的那套传统戏剧经验,至于高度戏剧化的凶杀场面,有人说是北野武,是吗

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贾樟柯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只能演电路故障机器人的老婆?

8分钟前
  • KREJERK
  • 还行

虽然这部电影可能会在中国成为一部被官方禁止在院线上映的“禁片”,但这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好电影。两个小时讲四个故事,结果是四个故事都没讲好。只有一堆噱头和隐喻,片中人物没有灵魂,不接地气。在四个故事中选一个,好好拍,更有可能拍出一部经典电影……

11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天注定》,而不是更多的《长津湖》和《中国医生》。

12分钟前
  • 张翔森
  • 力荐

刚看完天注定,转头就看到昆明的消息……整个人都不好了。2014年3月1日 立此存照

15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结构、表演和后期制作都相当有水准,结构尤其好,细节关联明确。缺憾在于部分情节节奏安排过快,比如第四节的富士康,缺乏细节支撑,与人物性格不吻。动物寓意主题先行,符号感过于明确。王宝强的故事最为简炼黑暗,印象深刻。贾的社会关怀依旧,瑕不掩瑜。

1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与宣传的一样,本片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仍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尤其华语电影对当前社会事件的缺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影片吧。但也仅限于此了。从电影本身,贾樟柯甚至失去了早期电影的魅力,让影片陷入符号当中。各种概念与事件的生硬插入。其中,东莞小男小女的交流最有生命力,赵涛表演最可怕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10月份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贾导,业界良心

22分钟前
  • 悲剧森林
  • 力荐

布衣之怒,天下缟素。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2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考验审查的时刻又到来了

31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还行

难得的直面现实,但有佳句无佳章,对平民暴力成因的探讨也流于潦草,属于一勇遮百丑的电影。这种给逼人上梁山的体制既得利益者定罪的电影,被追毙实在太正常了,能让出国参赛已经很给面了,没人会为影片上映所产生的后果负责的。

35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还是贾导有骨气,该怎么拍就怎么拍,管你呢。睡着也好离场也好,看到最后的一定全体起立鼓掌数分钟。这片子很奇怪很震撼,业余的东莞小哥演得真好。

40分钟前
  • 谢谢
  • 推荐

贾樟柯使用中国最主流大众们的故事,做出了一个不会被最主流大众们关注的电影。

42分钟前
  • 卡林
  • 力荐

摄影太好了!如翼添虎!人物也走得比较深,最后一段嫌生硬。这才是电影阿,就算没有票房也比大票房的电视剧式电影强!

45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完了完了,冷酷杀手的设定下,我竟然有一两个瞬间觉得王宝强也有一点点性感了!遗憾的是服务站那段他怎么没冲进来把赵涛张嘉译一枪一个直接打死,赵涛那段就不用演了。我一直没看贾樟柯的原因就是实在迈不过赵涛这道槛,今天奋力一迈还是感觉抬不动腿,全世界除了贾樟柯谁会想跟赵涛轧姘头?谁会往她脸上拍打着人民币非要艹到她??没有人吧?没有人啊!

47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姜武凶猛夺命虎,宝强冷血无情杀。韩东东莞扮嫖客,赵涛挥刀变女侠。和谐社会靠大家,一人一星不打架。

4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导演说打三分,因为三分天注定

51分钟前
  • Molly Zheng
  • 推荐

只需做到两点:1、国内上映;2、一秒钟都不删。我就一定去电影院支持,这是把微博上的真像搬上大银幕的史无前例的力作,要不然国产电影就像看新闻联播一样索然无味!

54分钟前
  • MIKE王叔叔!
  • 力荐

片中一个个狠角色,想杀就杀,想死就死,都挺利落的。只是导演没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或者说为什么到了非杀不可、非死不可的地步,人物情绪并没有铺垫足够,在4个30分钟的故事里,观众也就很难感染到同样的愤怒和绝望。

5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看过《天注定》:导演贾樟柯将包括山西胡文海杀贪官、周克华抢劫杀人、邓玉娇刺官、富士康员工跳楼等中国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汇总,以各个当事人物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寒彻入骨的揭示,令人不胜唏嘘。四个故事主人公侠骨凛然,借暴力成全自己。「当代武侠」名副其实。

57分钟前
  • 黄灿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