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林阿姨的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人最幸福的大概是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坏记性。身体健康,又能够很快忘掉那些让人烦忧的事情,身心愉悦才能颐养天年。“很羡慕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而我的青春和爱情早就成为了回忆,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最爱的两个男人——老公和儿子,现在我老了,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女人这辈子什么时候可以为自己活一次?永远都是围着别人,能不能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中心?孩子丈夫是很重要,但是自己更重要,永远不要忘了爱自己,就像亦舒说的那样——自爱,沉稳而后爱人。敞开心扉才能感受到爱,无论世界怎么变,都要好好爱自己。
当徐洁儿饰演的梁沐夕在车里痛哭,大声说出“结婚真是太没劲了”,我的眼泪潮湿了。 一个过了35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准中年妇女,在奔四的路上一路向前,回头看留不住的青春,感叹岁月催人。看多了身边朋友爱情和婚姻的分分合合,总觉得当个女人在这世上太难。今天看到这么一部讲三个女人的故事,内心排山倒海,怎么能平静下来? 《出走的娜拉》让我觉得难过又充满希望,想哭又觉得自己要勇敢,只有自己爱自己,才能跳出生活的藩篱,找到自我价值。 20多岁的璐璐,单身家庭严父带出来的“乖”孩子,按照父亲指的道路走到要结婚的年纪,做着一份父亲喜欢的工作,马上步入婚姻殿堂。如果能一直心甘情愿按照父亲的喜好走下去,她的人生也不会差,可是年轻人啊,一颗叛逆、怀揣梦想的心,注定有一天要爆发。对女人而言,特别是希望在婚姻中做个好妻子、好母亲的女人而言,婚姻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的开始,不一定是牢笼或是枷锁,但一定需要付出和牺牲。璐璐的恐婚我可以理解。在这样的年纪,生活中最大的挫折是不能追逐梦想,我们都曾有过梦想,比起求而不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那种难过,会让你想摆脱一切束缚,出走,也许是最好的表达。 30出头的梁沐夕,因为是傍晚出生,妈妈说是沐浴着夕阳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取名“沐夕”,人如其名,优雅知性,一个曾经的文艺女青年,嫁作他人妇后,坚持着写作,却迷失在平淡、不受重视的婚姻生活里,一份婚姻,“陪睡保姆”的地位,让她孤独失落,脆弱敏感,似乎还有所谓的梦想,又不得不接受颓唐的现实,要靠心理医生的治疗才能睡个小觉。生日当天,丈夫的遗忘和不支持,加上虚荣心比拼中的败阵,彻底点燃了一个女人愤怒的焰火,出走,也许是唯一的出路。
60几岁的林阿姨,独自一人抚养儿子长大,儿子事业有成,人到老年,疾病缠身,自己独自一人住在养老院,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孤独日子。林阿姨虽人到老年,可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存在,都有归属的需要,这是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证实的。林阿姨养大了孩子,完成一个母亲最重要的家庭角色,而她的社会角色需求在长期孤独的养老院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她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得和以前不一样,找寻生命的光彩,出走,也许是心灵的召唤。 《出走的娜拉》中的三个“娜拉”,并不像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出走的那么决绝,更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她们并不是要抛弃所有,不是要彻底摆脱这一切束缚,她们需要在紧张的关系中寻求突破,当所有的言语已经失去力量,一次有力的行动,才能唤醒身边不知觉的男性。影片最终梁沐夕和璐璐都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不同的是,不再是之前那样的生活,璐璐终于做了歌手,梁沐夕终于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林阿姨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勇敢的做了次自己。正如片中所说“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每个不快乐的女生都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生活,只要自己能笑出来,这个世界就算冰冻,也会有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出走的娜拉》中反映出来的女性现实问题,是每个女性或多或少曾经或将来要经历的,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每个女人,每个不太快乐的女人,都可以看看这部电影,都会在这部电影里多多少少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快乐,看了电影会让你坚持自己,一直快乐下去。如果你不快乐,看了电影会启发你开启自我认知,帮助你重拾信念。看懂了、想明白了,就释怀了…… 出走,不是逃避和堕落,而是为了爱,为了更好的回归……
我要是和女主一样,有这样的老公早跟他离婚了,简直是渣男中的战斗机,即使他在电影最后的甜言蜜语,估计也是骗人的。女主怎么能忍那么久? 一直做渣男的老妈和陪睡的保姆。女二号的男朋友也是个直男癌,自己感到焦虑,总要逼你解释清楚什么东西,连结婚都要逼,这是多么害怕失去?真的还不如单身。说实话,单身,是狗;不单身,狗都不如! 所以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靠自己的双手,合起来可以是意志,摊开来可以干活。只有在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基础上,谈的恋爱才是最理想的。希望恋爱和婚姻不幸福的女人能够早日脱离苦海,重获自由——找回属于自己的精致生活。
感觉又是一部玛丽苏电影,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完全是所谓的女性独立者的意淫,这部片就像现在很多大火的电视剧那样,比如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迷雾,都非常夸张的给你们营造一种虚假的女性独立形象。哪有那么简单?一个女人想要实现理想的生活,哪怕是走捷径,靠男人,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是惨痛的。没有随随便便就有的成功,也没有轻易实现的梦想——梦想之所以成为梦想,就是因为你永远实现不了。喜欢影片海报~
影片独特的女性视角,让三位“娜拉”在旅途中遇到了很多女性角色,善良的首饰店长、农村因爱而疯的姑姑,以及因高考落榜心灰意冷的少女。这些人物看似零零散散,却让观众感受到无比的“接地气”,这些普通平凡的人,却是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三位女主,和若干配角的表现,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一种女性对于情感与生活方式的追逐,永远都基于自由的意识,永远都忠于自己的选择,甚至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只有女性与女性之间的,而忽略到男性的存在。
中国女性地位貌似很高,社会貌似一直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本来我也只这么认为。但是后来才明白,事实是,女性要地位高,可以,但是要在别人给你画的一定的范围里。到了该结婚的年龄结婚,结了婚的要知足,但凡要求老公点什么都是作。凭什么我们就要做别人眼里应该做的事。希望有更多的“娜拉”站起来,勇敢做自己,这样我们女性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勉强坚持到四十分钟,太难看了。就剩一张大床房女二居然对女一说,我从小到大没有和女人一起睡过……没有妈妈,难道没有女性亲属和朋友吗?这是搞笑片吗?
烂片预警~空洞乏味,矫情呻吟。北影节展映,笑场无数次,从头到尾毫无生活常识,让人怀疑主创是不是自己就生活不能自理。强行炫耀自己对女性对文艺对自由的粗俗幼稚狭隘的理解,价值观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连三流都市家长里短的肥皂剧都不如。以为能看到中国版末路狂花的赶紧跑。
7/16@和平 号称是国内首部女性公路电影。(反冷暴力、反亲情绑架、反逼婚、反性别矮化)题材不算坏,但整体制作是小学生水平.... 结尾大段总结中心思想灌鸡汤6到飞起。比较记得滨州海岸山东传销团伙灭口强奸未成反挨一板砖后那一跟头- -
只能说导演辜负了这个题材
求求你放过易卜生吧
男性导演及编剧送给女性的礼物,喜欢这个开场,不同年龄段的我们都期待一种“出走”;原来徐婕儿是台湾演员,演技不错,不露痕迹;整体上节奏舒缓,虽然人物境遇跟现实有不少差距,但能给人思考空间。
有点烂啊
为女性出走题材本身打四星,但导演对故事叙事并没有很好的表达。
立意挺大,表达不足。还有女主角看着眼熟,原来是海豚湾恋人里演当红女歌手的那个
这么好的一个国际题材,我就想知道这特么拍的什么玩意???!莫非这年头啥阿猫阿狗都能拍电影了?以为是中国版的《末路狂花》的赶紧跑,否则眼睛得洗好几天。。。
女性公路电影,中间情节有些拖拉,但题材不错
导演说他很认真。可认真不是做得差劲的理由。
两倍速
如果生命就是一场旅行,就算走到绝境也要努力前行,趁我还有热血沸腾和年轻的心,一起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电视剧
这个题材特别棒!就是内容不够,希望有编剧能多写些这样的题材吧。
北京电影节看的,我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有多烂,这片子绝对是影史经典,国产片中的独一无二,唯一可以和《逐梦演艺圈》相抗衡的神片。这么高的题材能拍成这样也是相当的不容易啊,关键是两位导演还觉得自己拍了个多牛逼的片子呢。最“棒”的一次观影体验,如此“温情”的题材竟然全场笑喷,连媒体和主创都笑喷了。也就是没法打零分,你说你有多幸运?
中国首部女性公路片,我的妈,一点公路片的feel都没有,看得我都想出走了。影片放映前想到了《末路狂花》,我都觉得对不起雷导。#第八届北影节#
很难想象是人类拍出来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