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杰不仅当导演,还亲自撰写文案,这让他的纪录片变成个人作品。之前的《人生一串》系列,新作《这货哪来的》都是如此。
他左手影像,右手文字,同时“写作”,有时候让我们陷入疑难:到底先有文字,还是先有影像。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文字和影像孰先孰后便是一个伪命题。
当发现有亮点的影像,便在原文案上加入漂亮的文字,当想到令人拍案的金句,便从影像素材库中找寻合适的影像。这是一种新颖的纪录片制作方式,与个人化的非虚构纪录片(如赫尔佐格的纪录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英杰在纪录片中置入了个人视角,表现在文案中便是第一人称“我”的存在。这个“我”可以是导演,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就像小说里那位神秘的叙述者。这是领着观众进入影像世界的方式,给人一种亲切感。
同时,陈英杰还巧妙地将第二人称“你”加入文案,与屏幕前的观众产生某种对话交流。这极大地增进了纪录片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让影像变得不客观,而能讲故事,让观众能够“即时”观看影像、体验影像、思考影像。
《人生一串》系列、《这货哪来的》成功的奥秘以上述两点为基础,还有第三点,即生动、形象的写作功底和自然、有趣的转场功力,让纪录片变成由画外音的叙述推动,有起承转合的影像书写。这可不是一般的导演能够驾驭的,陈英杰做到了。
打卡第三集,治丧这个标题挺有意思。一直觉得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人太不友好了,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然前几年丧文化也不至于那么流行了,但是看这期,除了介绍的解压玩具、水草造景和唢呐这些本身可以让人减压的东西,在制作这些东西的人身上,居然看不到常见的“丧“气,虽然他们也免不了偶尔思考人生,但都算得上活得自在尽兴。尤其是那个草民之家,特别迥异的几个人因为同一件热爱的事聚在了一起,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远离网络、人群,每天可以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与喜欢的草木、鱼这些具有灵性的自然生物对话,想想都放松惬意。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容易丧的症结所在吧,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做不得不甚至根本没兴趣的事,而真正喜爱的只能被搁置,心灵得不到滋养,生出倦怠就太容易了。还是放轻松吧,每天留点时间给自己,毕竟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才是意义”。
众所周知的‘三年’过后有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一出门就觉得人山人海,物价飞涨,啥都要排队,啥都不值得排队,啥都挺没意思的。
这部纪录片或多或少治疗了这种内耗。特别出色的文案,随处可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的机灵小短句,把平淡普通,或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一口气带了一百样到你面前,任君挑选,万物复苏了。
第一集就下单了手机壳盲盒,九块九买个三件衣服,给手机换着穿,还有拆快递时候的期待和惊喜,时不时来一次,没有任何九块九比这个抵。
第二集无法共情爆炒直播哥,因为我不吃蒜,但不影响镜头反复拍他炒菜炼油时候的画面治愈感,同理可以apply到之后假发制作,雕塑制作,气模制作,治丧玩具制作,唢呐制作,卡车床垫制作,我不懂什么算镜头语言,我觉得这个就是镜头语言,让万物跟你说话,让万物陪你聊天,让万物快乐你的生活。
苏州的料理锅和扬州的国产巧克力硬广硬是吃下了,一个十级厨房厌恶的工程师,无法不爱那口锅的研发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带来极度舒适,嗯,我不会买,我觉得还能进步些,但我爱看wakaka。国产巧克力那part的文案是最喜欢的,大师级广告,编剧加鸡腿。
这套纪录片给潦草的人间构建了一个小空间,虚拟的快乐也是快乐。
强哥说,鱼缸造景就是把大自然搬进缸里。虽然家里没有立式鱼缸,但也曾逛过花鸟市场。大大小小的草缸里有着形态各异的假山和水草,视线跟随着色彩斑斓的鱼自由地穿梭其中,我发现会不自觉地放空,那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脑子里不会想任何事,仿佛我也是一条鱼,在草缸里吐泡泡,在探索那些山水之间的缝隙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一介草民之乐,在乎山水之间。强哥这个店名令人眼前一亮,格局打开了。
旁白说草缸让眼睛休息,唢呐让灵魂起立,刚开始觉得“让灵魂起立”这种说法太夸张了,结果看完整个故事,发现唢呐不仅仅是葬礼上的重要角色,也能将心中烦躁沉闷的情绪通过铜碗扩音器发泄出去。
最后李欣峰在芦苇荡里伴着夕阳吹响唢呐的镜头特别美,搭配上唢呐的声音有一种难以言状宏伟感,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唢呐的魅力。
还好有舞狮 还好有传承。看到佛山的时候,我惊讶了一下。因为这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8哈哈哈哈哈哈还好有传承
企业家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在这个梦成宣言充分体现。
很喜欢这个纪录片,很镜头很有故事感,转场很流畅。描写的细腻感情,很震撼。导演很厉害
[你为你的玫瑰花耗费了这么多时间, 这才使你 的玫瑰花如此重要。 ]
《美学大卖场》:手机壳、情趣内衣、不锈钢雕塑 美学大卖场,有众里寻她的惊喜,有挑挑拣拣的美学修行,有黑暗中的微光,有笼罩一切的时代之风,更有一段沸腾热烈的海海人生。 《舒服供应链》:直播炒菜、食万炒菜机器人、日式搬家、卡车车载床垫 这是一个人人都喊着躺平,却人人都很拼命的时代。我们闲下来的时间越少,越不想错过一顿像样的饭。生活的节奏越乱,越想有一个整整齐齐的家。有人说,人生就想睡觉,醒着的时候很困,闭上眼睛又开始清醒。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还好,在每一个舒服的背后都有一群为他拼命创造可能的人。你和我也不例外,致敬这个互相帮助的时代。 《治丧救助站》:解压玩具、水景生态缸、唢呐 被快乐传染的鱼也会把欢笑带到你家,面对生活,放轻松吧,实在不成,买把唢呐,卯足了劲吹。唢呐一响能让你魂魄飞扬,唢呐一响为你的人生炸场。拥抱柔软,沉淀心性,灵魂起立,人生炸场。 《仪式养成班》气模、斗南花市、舞狮、大鼓 人生苦短,喜忧参半。当你回首往事,生命情节,全部展开,能让你心生波澜感慨不枉此生的却是那些绵长的爱情和那些偶然击中你的仪式感。 《体面提货点》假发、有机农产品、丧葬用品 人生体面的意义,那远不是表面上的得体,而是尊重他人与自己。 《奇趣杂货店》巧克力、木工机巧装置、昆虫繁育 在一片方寸之地,醉心于方寸之物。凡俗难见的美和乐趣,点燃理想之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品质。毕竟,找到了此生挚爱的事业是最难能可贵的幸运。与奇趣相遇,需要好奇更需要勇气。当他们未被经验吞噬的天真,把神奇富裕日常时,长大的你还敢对这些包裹着童真的新奇坦露兴趣吗。 我们无意描述一个物欲的世界,也不想怂恿大家买些什么。我们只想穿越屏幕,和你一起看看在这片真实而又魔幻的大地上,有哪些顽强的生命律动。我们只想和你跨越电波,一起听听在赛博街区的角落里,那些从未停息的生生吆喝。风,起于青萍之末,这货大多出自一段默默无闻的生活。但我们想为这些心存希望的人生喝一声采。我们想谱一曲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热血的、欢笑的、呐喊的青春之歌。
做货的城市小强。遍历人生无限事,只道风月是寻常。01深圳华强北,厦门连云港内衣,曲阳雕塑。02做菜机器 日式搬家 卡车宝贝 03 治丧 义乌玩具 水草造景 乙家班 唢呐04 仪式 温州气模 斗南鲜花 佛山醒狮05体面提货点 许昌假发 珠海农场 保定丧葬用品 06 奇趣杂货店 扬州巧克力 成都机巧装置 西双版纳昆虫繁育
看出了人类学、社会学的格局,收获了商业外的属于人性的深深感动。“中国人精神”的生动体现。很适合发行到国外去。
太浅
今年必看的纪录片之一。无论是赛博朋克风格的酷炫片头、周云蓬《不会说话的爱情》惊鸿插曲,还是一浪高过一浪的鲜活内容,都让本片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另一种珍贵模样。作为传统强项的文案,这次更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烟火气与思辨感并重,趣味性共人间味开怀,看似是讲“货”,实则在说“人”。其真正展现出中国人面对无常生活时,从内向外,由心生发的超然自信,每个为生活打拼的人,当他们讲起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那眼里顿显的光,分明就是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一代代传承至今的实业精神,在夺目绽放。所以,虽然片名叫《这货哪来的》,但它真正的名字,其实是更为广袤深远的——《客从何处来》。
非常有意思的纪录片,开阔视野开阔眼界。
三星半。 高开低走,文案机灵得让人有点烦。
拍得意外得不错,但这些卖家也只是广大商家的一部分缩影
看得我又哭又笑!问群友那部国剧可以一边做首饰一边看,没想到朋友推我这部纪录片,朋友说解说词风格像我一样。我一看岂止解说词像我写的,里面的人也戳中我的泪点笑点啊。
真的太好了 在网络上好久没有看到这种拍摄普通人的平凡又快乐的生活了!虽然都是”下游” “底层”的货和服务,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关键是纪录片拍摄他们如此快乐,没有渲染他们的辛苦而且给别人生活带来快乐的成就感,我喜欢拍摄这些民间艺术家设计师时配的交响乐!真的太好了 给现在的网络带来了平淡快乐!
不同行业打工十年,我们都来到了卖货的路口。
你就说,卡车宝贝到底是怎么找到的。
大千世界,百态人生,万亿精彩,十分好看,年度最佳
原《人生一串》团队的主题、文案、镜头语言一直都很不错。
哈哈哈哈哈被文案牛到了
第一次由衷地想生活在云南,竟是因为知道了这里有个地方能让我每天下班后来捡花…
居然在一个行业纪录片里感受到了唢呐之美
选题好,故事好,剪辑好,解说文案好,狠狠拿捏住了B站的风格和精神,赛博朋克般的治愈,可以说是中国商业纪录片的一个里程碑了。唢呐一响,为你的人生炸场!
近期质量比较高的纪录片。但是“人生一串原班人马”这几个字对这部纪录片来说是个减分项,《人生一串》从不管是文案还是旁白都太过油腻,这部纪录片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已经很精彩了,不需要太过油腻的调味,扣一星。
只有制造业大国才能拍出的片子
选题太好了,还是那个味道,镜头里的大家都活得好用力,即使最不起眼的,一旦被凝视和探究,也有江河与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