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在人生遇到那样的一个阶段:事业不如意,爱情遭遇危机,做啥啥不顺。自觉人生已经跌入谷底,殊不知,le pire est à venir.
这一季的Ted就是面对着这样一种境遇:走上圣坛前几分钟被甩、被炒鱿鱼、还被一只母山羊海扁一顿...似乎所有的坏运气都到了他这一边,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
但对于这一切飞来的“横祸”,当事人除了去承受(just live it),事实上也没有更多其它的选择。因为有些时候,那些糟糕的事情不是你凭意志就可以阻挡得了。
年纪渐渐变大,便逐渐习惯于用一种宿命的眼光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常常觉得,即便是那些最糟糕的事情,它的发生也是冥冥之中有所安排的。如果不是因为Robin在吃坏了肚子在节目上呕吐、Ted就不会选择去别家买bagel,如果不是因为Marshall的那些破表格,Ted就不会在那个叫花子的面前多耽搁那么一会儿、就不会再次遇见Stella、也不会获得Tony提供的教书offer,也不会后来遇见那个大家翘首以盼的“mother”。
有时候也会用这样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譬如在回顾与某童鞋相遇过程的时候,会想到:如果不是某次考试失败,就不会回到某个地方,也就不会遇见张三,而不遇见张三,就断然不会遇到后来的李四。而这个局面,如果再顺藤摸瓜往前推算,还应当感谢王二当年果断的离开......
因此,常常会想,那一切错误的、失败的、悲伤的、灾难的、毁灭性的(总之就是一切你能想到的贬义词...)事情之所以发生,是否就是为了把你引导向一个正确的结果?生命中那些所谓的“偶然”、“机缘巧合”,从宏观的局面去看,谁又能说它们就不是一种“必然”?
梁静茹唱到“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只有“遭遇”了错的,才有可能“挥别”错的(当然了,不排除少数执迷不悟还“陷落”在错的当中难以自拔、不肯走出的情况)。归根结底,遇见“错的”或许不是坏事——或许,这“错的”恰巧正是通向“对的”开端?
或许此刻的我们都面临和Ted一样的问题,无法得知现在身边的李四是否就是那个真正的“the one”。如果他是,当然要恭喜。但倘若他不是,谁又会知道,当李四真的离开了,那个真正的“the one”不会在街角处等着你呢?
关于本剧,个人觉得笑点和亮点没有前面几季多,以至于追剧的速度和动力都大不如以往。不过本季最后两集依然精彩。另外,令人欣慰的是,Robin和Barney终于愿意正视自己的感情了。
今天一直纠结着要不要给HIMYM写点剧评。最近追这剧追上了瘾,而且这一次不像以前追老友记或是大爆炸,这次看老爸老妈,每集必看两遍,这么好的剧,囫囵吞枣快速看完,就真可惜了。
关于细节们
我这人看剧有个坏毛病。主要剧情过眼就忘,一直记着的就是那些细枝末节。比如吧,追完大爆炸,现在每次说到大爆炸,想起的永远是公寓里那部坏掉的电梯。追完老友记,只记得第一季第四集Rachel坐在阳台上吃东西,枕头不小心掉到楼底下,邻居敲门把枕头送回来。 这种东西在情景喜剧里跟剧情往往不相关,之所以出现在剧里只有一个解释:这些细节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剧里的情节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胡拉八扯,可以狗血淋漓,但是那些细碎的小东西,确实会是作者对自己2b年轻岁月的真实感情。
说完这些,再来看HIMYM,就会发现这剧里简直是细枝暴仓,末节洋溢。一插电就会弄得全楼电压不稳的老咖啡壶,有着绿色小门的汉堡店,磁带卡在车里的老fiero,忘了上螺丝固定的茶几,地板倾斜的公寓。 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破败滑稽却又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浓烈的生活味儿从第一季开始,一直到第四季居然还没有减退,这一点正是tbbt和friends没有做到的,难能可贵。
还有就是笼罩全剧的那一种"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的调调,更显出生活的真实,就像是发生在(或者已经发生在)自己和自己朋友身上。
比如robin在烂台metro news 1的不得意,在日本发现原以为严肃的工作成了无厘头喜剧档,回纽约找不到工作要被驱逐出境,找着个工作却是凌晨档没人看这类事;
比如Ted看着老板设计出一个肉色屌型大楼还得强憋着,自己当上小头儿却不得不在同事间成为个bastard,去芝加哥面试却因为没赶上飞机而泡汤,设计银行大厦却受尽甲方白眼这类事;
比如Marshall快30还得靠Lily供着上苦逼的法学院,买个公寓欠下一屁股债,回头还发现新公寓在污水处理场下风头,工作了才发现离自己梦想越来越远这类事;
比如Lily抛弃一切去旧金山却被美术教授们好一顿鄙视,控制不了购物瘾刷爆一鞋盒信用卡,画出来的画卖不出去这类事。
比如Barney,比如Barney....好吧我想不出来啦我承认Barney是个神。不过Barney的辛酸史,没当过嬉皮屌丝的人又怎么会懂呢。
如果说TBBT是飘在星云端说笑,Freinds是浮在咖啡馆玩闹,HIMYM就真是坐在你身边讲可能会发生在你我身上的故事。能感觉到这个故事确实是2030年的ted在充满深情的回忆自己和一群2b朋友们的无比2b岁月,有时我想,等我到45岁,等我不再2b,等我坐在沙发上,我会给儿女们讲出的故事,也就差不多如此吧。
Theodor Everlyn Mosby和他的2b朋友们
原谅我滥用2b这个词,不过曾子曰得好,士不可以不贰陛。说实话每个人都有原力的2b面,而且2b的地方正是可爱的地方。
HIMYM对人物的刻画,相对而言是非常饱满的。每个人物都让人又爱又烦,就像我们对自己朋友们的情感一样,时间长了,就谈不上喜欢或讨厌的情绪了,只剩下"我已经习惯和你一起玩,在一起我觉得舒服"这一种感觉。
这些人物给我的印象也是如此,看完四季,他们的优缺点都不再重要,因为我早已习惯了。
Ted。有点拘谨,有点怯怯,有点傻傻,他算是一个平常人的小典型了。非常羡慕他的浪漫系天赋,念念不忘的痴情,和那种追不到誓不罢休的大气概。但是这家伙纠正起别人的时候也够烦(此公大学时候装13无极限的事迹,过去了就不提了)。平常确实是个Nice guy但是几次喝醉以后就变个人,做些出格的事情来又后悔不已。身边这样的人好多好多,比如,我早上起来照镜子就能看到一个(笑)。
Robin。 和Ted真心配,第一集那句This is the story of how I met your aunt Robin也没有打消无数观众对他们故事的一点点小侥幸之念!很惊讶Robin这个妹子居然是老夫脾气的翻版:常常表现出的对人对事的感情淡漠,向来喜欢与别人保持距离还要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参加团体体育运动的怪脾气,枪瘾等等。所以越是了解这个角色的脾性就越觉得这个角色的亲和力。她的很多话就像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一样,虽然我没加拿大口音。
Marshall 啊呀呀齐天大块头,却是比较软的角色,这个反差往往是Marshall的笑料来源之一。经常会像个孩子一样在大事面前怂掉,被老板训的时候捏紧拳头我以为他是要爆发呢,结果他哭成一团…之前几季里我不喜欢他的软,但是后来在S4E10里神勇爆发了我才发现,这哥不是真软,人家只是不想滥用威力和怒火。 此外,赞Marshmellow的对感情的忠贞,还有游戏天赋以及音乐天赋,每个人都有无穷闪光点的不是么。
Lily. 典型的令人印象复杂的角色啊。她和Marshall完全是模范小两口,让人羡慕的五体投地。她对Marshall那叫个温柔体贴!贤妻良母典范!天地可鉴!但是她多管闲事拆散Ted七次这事情确实太夸张,还有她在第一季末表现的不负责,也是令人恼火的。But每个人原力都有阴暗面的不是么,如果忍受不了阴暗面,就不要在一起了,反之,既然大家一直还是把她当铁姐们,正说明瑕不掩瑜么。
下面是Barney。
Barney。
Barney Stinson。
Barnabus “barney” Stinson。
He is
Legen
--wait for it
--dary!
Barney这个家伙,看到他第一眼,我想起了北欧神话里的洛基。瘦瘦骚骚,一肚子坏水。后来发现这家伙是混蛋,是传奇。这家伙是2b,也是圣人。这家伙可以约见朝鲜将军卖核弹,也会在哥们Ted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一个大项目。这家伙可以把妹子扔在荒郊野岭开着妹子的车走人,也会千里迢迢赶去旧金山催Lily回家和Marshall破镜重圆。这家伙可以把酒吧当后宫每夜一个妹子365天不重样,但也会暗恋一个人整整一年。Barney这个角色的感召力与复杂性都是无与伦比的。
具体Barney怎么awesome我就不说了,我怎么敬仰他我也就不说了。说句大实话,很多大老爷们喜欢Barney原因无他,就是因为Barney就是男人最狂野想象中最完美的男人形象:钱多的像在家里开了印钞厂,年纪轻轻身居高位,【精力旺盛】却毫不用负责任,哥们义气,六块腹肌,超凡魅力还加上那不受羁绊的2B精神。
于是编剧算是抓住了男人的每一丝理想,用Barney的圣光对我等屌丝进行了洗礼。
而同时Barney,以及他的语录就成了“残酷Alpha Male的行动纲领”,让Barney的博客走红,也让Neil Partrick Harris家里奖杯爆满为患。
抛开这些表面的awesomeness不谈,导演和编剧们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仍然是无比真实的。为这么这么说?是因为我就有这么一个好哥们,性格上很像barney(当然没有戏里那么夸张!),而这种好哥们永远会用自己的力量感染圈子里的每个人,让每个人开始发现自己,做许多疯狂事,留下story 和legend(如同ted所说的那样),但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永远是个谜。
总之,很多年以后哪怕我把剧情彻底忘了,也会记得HIMYM里有个Barney,而Barney是一个牛逼闪闪的人才。
叙事手法等等。
由于不是观众在场录制,所以剪辑上可以玩很多花样,在场景和时间线方面有很多自由。导演确实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这个优势,是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倒叙的结构,时间点的前后飞跃,无数的外景,信手拈来的回忆桥段,叙述者对于故事的自我吐槽,以及无数的悬念设置使得在这方面,HIMYM远远甩出了frineds无数条街。这个特色在第一季第一集就展现无疑,并且在大多数时候都能让一段本来狗血的剧情瞬间妙趣横生。看了一段时间本剧之后,我表示已经不习惯直线叙述了!
吐槽一下,我觉得剧里用flashback太多了,有时会导致前后的细节逻辑矛盾。
不过知道制片人怎么解释的么?他们说,是因为2030年的Ted在讲故事的时候记混了!这个解释简直是逻辑绝杀!好吧,Thomas君和Bay君,算你们狠。。
剧情
我不喜欢评论剧情。
不过看这部戏,遇到了很多自己经历过的事,看到小Ted怎么和这些事情一一遭遇,也是一种回忆和反思呢。
比如那个在party上相谈甚欢的女孩,之后却弄丢了她的电话号码。
比如迟到而没赶上的机遇。
比如半夜被朋友攒动出去做舔自由钟一类的疯事。
比如为了躲开ex而在地图上标定危险街区。
比如花大功夫设计出的项目方案却被贬得一无是处。
还比如Barney在差点当爹的时候在教堂的那段祈祷。
每次看ted经历过这种事之后发表他的小感受,都是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想起自己,让HIMYM变成了一部关于生活的公开课。所以这剧应该多看几遍,因为这些事儿,离我太近了。
第一篇剧评写完了,功德圆满!
五个人中,最初喜欢上Ted,和我很像,想有段固定的relationship,却笨笨地不知道怎样得到。
然后喜欢上Lily和Marshall,一对在一起10年的伴侣,彼此忠诚,一刻也分不开,相互支持、鼓励、陪伴。
然后喜欢上Robin,一个单身的女子,用5条狗狗来获取爱。(如果你想要爱别人,就养猫;如果你想得到爱,就养狗。)喜欢枪,可以像男人一样做Barney的wingman。
最后,终于在第三季,或者是什么时候,我发现我更喜欢Barney了。
终于在看到402的时候,想写点什么。
他是这样的一个人:
花花公子,喜欢ONS,总是能钓到女人。
偷拍,偷录,把睡过的女人做成剪贴本。(这点很像CGX啊。。)
喜欢讲恶俗的色情笑话,喜欢收集A片。
努力改变Ted和Marshall变成和他一样。
用手段逼迫Marshall给他打工。
阻碍Ted和Robin搬到一起住。
睡了Ted的前女友Robin。
他也是这样一个人:
多金,有魅力,会变小魔术吸引人。
在女人中游走却从来不敢动真情。
在Lily和Marshall分手时,偷偷去劝Lily回来。
非要当Lily和Marshall的证婚人,却哭得一塌糊涂。
在Marshall经济困难时,无所事事时,给他工作。
他不在乎自己怎么被Lily看,却为了改变她对Marshall工作的印象,大唱巨人国家银行的赞歌。
他不想失去Ted这个兄弟,他打电话却不肯道歉。
他本来并无大错,只是遵守心中的《Bro Code》。
听说Ted出车祸,跑着也要去医院,哪怕Ted不把他当朋友了。
在他被车撞的前一秒,他眼前浮现的是Robin,他躺在病床上,看着她,眼里都是笑意。
爱上Robin,怯怯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假装并不爱。
喜欢说,legen--wait for it--dary,
喜欢说,awesome,
喜欢说,what up?
喜欢说,High five!
有个朋友如此,欢喜又温情。
HIMYM前两季的最后一集,可以说构成了双重回环结构。
第一季最后一集,Ted和Robin终于走到了一起,却看到Marshall伤心地告别未婚妻Lily,分别呼应第一集Ted和Robin的暧昧相遇以及Marshall向Lily求婚成功;第二季最后一集,Ted和Robin承认分手,而这发生在Marshall和Lily的婚礼之上。
第三季最后一集,表面上看,Marshall和Lily是一对幸福夫妻,Ted和Stella订婚,一切都是最好的无人受伤的结局。实际上,第三季的最后一集,埋藏了最大的几个雷点。
第一,第三季终于回收了第一季就埋下的Barney与Robin的伏笔。而到了第三季最后一集,最为人称道的就是Barney终于确信自己爱上了Robin,以及证明自己对Ted的友情。这就正式官宣了本剧的党争——有如《白色相簿2》一般的——Ted、Robin、Barney的三角关系。第一次,结交了最好的朋友(Marshall:?);第一次,有了此生难忘的爱人。这两件事,交织在一起,本该带来双重的喜悦才对,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第二,Ted和Stella的感情,似乎在最后一集得到了升华。但是,正如前两季一样,美好的季终爱情结局都禁不住下一季的考验(aka剧情杀)。说一句不算剧透的剧透,Stella并不是The Mother,换言之并不是陪伴Ted走到任意一方人生尽头的The One。至于另一段关系,Barney和Robin的感情,在第四季也没有正式开始的迹象,自然不算是什么好的结果。
接下来开始正文部分,讨论两段感情未能成功或未能开始的原因。
我们知道,Marshall和Lily的订婚破裂,是因为二人各自的职业规划产生分歧,Lily试图重新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并因此离开纽约放弃感情;Ted和Robin的分手,是因为二人终于意识到彼此的婚恋观与家庭观大相径庭,Ted希望与老婆孩子一起共享都市繁华,Robin追求风风火火潇潇洒洒。总的来说,两段关系的中止,都不是因为单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二人难以进一步磨合的问题。当这些问题不在困扰,例如其中一方放弃、或者其中一种选择因时间发展而消失。
但是Ted和Stella不同。相信大多数观众都和我以及Ted身边的主角团们一样,认为Ted和Stella进展太快,Ted基本上并不十分了解Stella。而这种短时间的快餐式的浪漫,正如二分钟约会一样,并不能长期支撑一段关系修成正果。人际关系,乃至爱情与婚姻,一般而言,都需要长时间的了解(例如Ted和Robin也是过了一年左右才确定关系)与彼此的牺牲与让步。如果说上一段主要是后者出问题的话,这一组关系则是连最基础的了解都不够格,属于人本身就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至于后者,Stella一定要建筑师Ted搬到相对乡村的新泽西,却愿意自己和复合的Tony住在纽约市中心,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因为二人本就有问题,此后也再也没有情感上的藕断丝连。退一步,就算二人当日成功结婚,难道Stella真的能一辈子都不见孩子他爸Tony吗?那么结局恐怕还是一样的。
Barney未能和Robin开始,也是如此。阻碍他做出行动的,固然有朋友关系的现实,但有Ted和Robin珠玉在前,以及二人的性关系在前,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理由。就第四季剧情来看,归根结底,一是他的精神世界还没有完全确立信奉爱情与实践爱意的信念,二是他的物质世界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夜情”的生活方式。Ted和Stella的烂尾,主要是因为Stella人不对,而Ted被爱情所蒙蔽没有正视这一点;Barney和Robin的烂头,主要是因为Barney人不对,而他自己依赖于既有路线与现实没有改变这一点。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相信,我们对HIMYM的理解和对爱情的认识就可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片名中也可以看到,HIMYM讲的是一个How I Met Your Mother的故事,也就是如何穿过种种情史与命中注定走到一起的故事。但从本文对前四季的这四段关系中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知道,The One固然重要,固然美好,但这个路上有很多阻碍。互有好感不难,甚至互相深爱、长久纠缠都不难,难的是双方在关系中各自做出一些牺牲与让步,共同探索有共识的工作生活未来式;难的是冷静认识对方,坚定改造自己,让对方是正确的人、更让自己是正确的人。前者尚有回旋的余地,毕竟在这个变化很快的功利物欲的现实世界,维持感情上的连结比维持自己可能过于理想化的追求要容易许多;但后者则是相识相知相爱的基础性的工作,不能指望有什么“奇迹”。
Meet the One,也许对方是自在的,但这个过程毫无疑问是自为的。
barney 和 Rabin 在一起吧.编剧不幸感染了美剧编剧们一贯的人格分裂风格
我也想吃那个汉堡了。。。
ep13 最后接机那里!感动死了好吗!!
barney啊,你看似WS的躯壳下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BH的灵魂,雷神见了都得敬畏三分。。90°景仰。。。
淡定了,还是好好看!
一再重复我的观点,即便Ted最终Met了那个Mother,他这样不停地Search的行为,还是让我很心烦。所有五星,都给Barney!
不错接着赞
晚上继续补第五季~走你~~~
哦巴尼~
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一季,许多单集非常赞,比如接机那集玩的时空错位,但更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每次看到Barney死撑着不说Robin走了之后又那么失落的样子就很难过。
老妈从第一季开始补,已经快赶超我了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看情景喜剧。可能这是唯一一部。
每次总是很感动。
每一集都笑得脸酸……谁说越来越不好看的?
第四季看得好快啊~加油
第五季我来了!!!!!
Marshall在与Lily结婚的誓词中说,他爱Lily,不仅因为他作为爱人爱她,更因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stalla这种女人实在是太讨厌了,还有她老公,你们怎么会原谅她的?
Ted的洒脱,Robin的叛逆,Barney的幽默,还有Lily和Marshall的单纯,陪我走过了这么多年……
本季第13集可能是我的整个看美剧史上哭的最热烈的一次,简直感动到天崩地裂。从此估计每听到一次《友谊地久天长》都会感动吧。上一次差不多的感动还是看《摩登家庭》母亲节(S2E21)那一集....说不下去了,我要跑去哭泣了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