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甚至小学,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物理老师,都曾向我们灌输过一个相似的道理,即不同类别的物或概念,由于其性质的不同,是无法将其进行比较的。生命与爱,同样如此,前者强调人的自然性,后者则表现人的精神性,虽然它们统一于人类,但根本上却是矛盾和对立的。由此,孰轻孰重,很难权衡。但基于一贯以来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艺术作品的教唆,似乎使绝大多数人忽略了自然性,而那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则成了浪漫主义对于人精神性高于一切的强有力的宣言。它轻贱了生命的宝贵,使人类不停地为爱情那一方加重砝码,久而久之,道德与伦理的天平失衡,人们更加感情用事,而沦为了激情的奴隶。
可以说,《狐狸的阶梯》是一部心理暗示色彩浓厚的电影,它丝丝入扣,层层深入,向我们揭示了爱的失衡和激情的犯罪,同时作者也在影片中较为含蓄地表达了对理智缺失的反对。从这个角度分析作品,似乎我的观点是倒退的,因为在欧洲十七世纪,早就有Boileau为代表的古典派作家其重reason和logic的宣言,而在不久之后的新古典主义浪漫派作家以及之后的自然主义现代派作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passion的重要性,历史具有前进和偶尔倒退和反复的特性,仿佛证明了这样进行的过程是正确的,我无法说明什么或改变什么,但信马由缰的放大主观能动性,却只能对人性有所损糜。因此,我更乐意倾向于以“倒退”的观点,去评析这部作品。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中到底是否存在这么一个狐狸的阶梯。电影里女主人公们一共四次走上狐狸的阶梯(不算慧珠在谈话中告诉寒星的那一次),算上最后一个新生,一共是五次。虽然电影强调一定要走上第二十九级台阶,狐仙才会出现,但是女主人公每次走上台阶的时候,几乎都会在最后的时候犹豫一下,她们的声音似乎是对自己数的结果表示怀疑,如果掉回去仔细看的话,有的人数到最后的时候,会凭空自己多数一级,或者她们停一下,接着从她们认为现在应该是的台阶数起——总之,她们要确保数到最后,这个台阶一定得是二十九级。而事实是,这个台阶无论怎么数,其实都是二十八级而已。而且作者也借故事结尾那个新近转入的女孩来表明这一点。那个女孩数到最后,一共是二十八级无误,接着她自言自语说:什么嘛,根本什么都没有。在这里,作者已经非常明白地地暗示观众:这里根本不存在狐狸的阶梯,所谓狐仙和相关的台阶,只是故事中女主人公们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就如同那她们执意要数错的台阶。
如果分析到这里,那么之前关于这部电影是单纯的恐怖电影的想法,需得全部推翻。
既然不存在狐仙的阶梯,那么也就是说,故事中所有的冲突,所有的变化,全部是心魔所致,或者说是激情的犯罪。
苏姬给人的感觉仿佛果实,青涩却润泽,但苏姬的爱,是一种偏执的爱。在电影的大力渲染下,以及观众观看电影之后得到的初步印象,都是苏姬绝对是一个善良美好的女孩,她仿佛是天使的化身,纯洁得纤尘不染。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面,苏姬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三个人里面最为复杂的一个。
故事的开始,源于苏姬的第一个愿望:
狐仙,狐仙,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爱是自私的,也是霸道的,苏姬的愿望无疑把爱的这一特性表露得淋漓尽致。
而且苏姬知道有关狐狸阶梯的秘密,那么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秘密的后半部分:狐仙会在阶梯的尽头答应你的许诺,这个“答应”,事实上就是一个人与鬼仙的契约,契约里面有狐仙的允诺,也有狐仙所要索取的东西——那就是许诺人的生命。这个古老的契约在日本体现为狐狸的阶梯,在西方则体现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总之,许诺人的愿望代表其最大的欲望,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昂贵的代价。我不知道这是否与早期宗教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有关,但人类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过分的欲望是邪恶的无疑。
苏姬许下这个愿望,其实也就预示,她会死,而且注定,寒星也必须得死,因为狐仙一定会“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而既然故事中根本不存在狐仙的阶梯,那么抛开狐仙的阶梯来分析这个细节,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苏姬的爱是强烈的,真挚的,同时也是可怕的,虽然不会真的有狐仙来帮助她实现愿望,但她却一定会为此不惜代价。因为她在假想中的狐狸阶梯的尽头已经许下了生命的契约,那么她只能更抓住寒星不放,更加地害怕失去寒星。
苏姬用她执着的,自以为是(原谅我用这个词,但它没有贬意)的感情去爱寒星,即使寒星和她的友情已经出现了罅隙,她却依然视若惘闻……我不相信那么冰雪聪明的苏姬会感觉不出来这种变化,只能说,她在那个时候,已经被爱蒙蔽了双眼,她不是看不清,而是她根本不想看清。
同样是芭蕾舞者,苏姬却总是弄伤自己的腿,故事一开头,苏姬就受伤在旁边休息,后来有一次,她看到不高兴的寒星,翻过墙去找她,结果又摔伤了自己的腿,芭蕾校内比赛的时候,苏姬毅然决然地穿上那塞进玻璃渣的芭蕾鞋,这样的感情,细腻而温柔,但在苏姬的体内其实已经爆炸地将要漫溢……她对寒星的无限包容,只是因为她已经陷进了爱的泥淖,成为了激情的奴隶,而这种被动的局面让她更加疯狂地付出,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但这样的错误的逻辑只能让她更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最终,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
楼梯的争吵,是全剧重要的一个关键。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对寒星恨之入骨,但我不认为寒星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一个人甩到楼梯下,太戏剧。我认为那其实是苏姬自己摔下去的。因为她在楼梯口曾经大声问寒星:是不是因为芭蕾比赛?在那么多人的面前,寒星无言以对,我想,如果两个人换一种方式静静谈一谈,也许最后会是另一种结果,但是苏姬却非常冲动地在许多人面前大声询问,这样的局面只能让寒星更想离开苏姬。而苏姬,之前她已经无意中知道寒星放玻璃的事情,之所以她对玻璃之事只字不提,是她认为这是她对寒星爱的一种包容和“付出”,但是这样的“付出”却让寒星厌恶地离开,苏姬不明白为什么付出没有回报,继而执拗地认为这是芭蕾比赛的原因,所以她选择自己跳下,摔伤腿,失去比赛的资格,这样寒星可以顺利成章地参加比赛,而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比赛,同时,这个“摔伤”是对之前玻璃“付出”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的进一步“付出”。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会比喻爱情为赌博,真的是输得越多,下注越大。
由此可见,在苏姬的心里,芭蕾和寒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为什么苏姬跳楼的时候,却要用芭蕾舞里面最常见的腾越姿势呢?她这样的死法,似乎在告诉所有人,她是因为无法参加芭蕾比赛,痛苦而死。
她如此爱寒星,如此珍惜寒星,不惜一切想要和寒星永远在一起,但最后,她却用她的死昭示了她对寒星的恨——是寒星害死了苏姬,是寒星杀了苏姬的梦。
但其实,这只是苏姬对寒星的报复。寒星是可耻,卑鄙,但她错不致死,最主要的是,她之所以对苏姬做错了这么多,只是一个原因,用慧珠的话就是“苏姬,我想寒星她不喜欢你。”是啊,寒星她不喜欢苏姬,或者说,她对苏姬的喜欢,远不如苏姬对她的爱那么多。她在苏姬的鞋里放玻璃,她不顾苏姬的威胁硬要离开苏姬,只是因为,她不是很喜欢苏姬。我们能说寒星有错吗?而我们,能说苏姬无辜吗?我们可怜苏姬,是因为她做了最懦弱的事情,我们憎恨寒星,是因为她还活着,不管她活得多么辛苦。
之后就是一般鬼故事的俗套,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但联系这个故事根本不存在狐狸的阶梯这一主题,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电影的后半部分看作是寒星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虽然以为前途会一片光明,但事实却远不如她想的简单,周围同学的欺负,和她自己不停地自责自咎,终于也把她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电影的结尾,寒星的宿舍里搬进了一个新女孩,当她走到窗户旁边的时候,发现这些窗户都安上了栅栏。而电影在刚开始是没有这些栅栏的。作者很可能是在暗示,寒星根本不是在狐狸的阶梯上被苏姬勒死的,而是她自己从宿舍跳下去的。
关于寒星,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角色,她自私,冷酷,但她也十分可怜。寒星始终生活在苏姬的光芒之下,她在如此耀眼的苏姬旁边显得如此平凡和灰暗。她好强,却又喜欢把一切憋在心里,她遇到问题宁愿逃避而不是直面去解决。逃避之后,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会在她的心里,逐渐变成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死结。
在这个故事中,寒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她明明不是很喜欢苏姬,却自私地霸占着苏姬对她独一的爱。她不告诉苏姬,她只是逃避,逃避这种她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感情。电影中,苏姬给寒星打电话,寒星却装作信号不好,对苏姬不予理会,这一细节恐怕是寒星逃避心理最好的诠释。
寒星在苏姬的舞鞋里放玻璃,可能是全剧的重要转折点。而寒星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激情犯罪”的所有特征。
首先,她是当时摔碎瓶子把玻璃塞进去的,这说明这不是她事先准备好的。其次,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寒星无疑对她的所作所为表示了深切的悔悟。
所谓激情犯罪,是指在外界强烈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后果,具有突发性,短暂性,难以抑制性等特征,大脑皮层瞬时产生“意识狭隘”现象,西方称其为“挫折攻击型”——指人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挫折后。
寒星的确受到了很强烈的刺激和挫折感。因为芭蕾比赛,她意识到,社会的复杂和不公平性,而在这之后,她和老师谈话,希望能参加芭蕾比赛,但是老师对她的要求回答得模棱两可。她觉得她在社会力量的压迫下,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她不具有良好的背景和优秀的父母,社会,一个看起来不过是个呆板的名词,却也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证明自己。这种强烈地挫折感,和妒忌心,最终扭曲了寒星的内心。在这一点上,寒星是可怕的,也是可怜的,她没有准备好去接受一切,可社会却用她最亲密的朋友,把这一切直接赤裸裸地揭示给她看。
这是欲望,也是一种激情,在诱惑的鞭笞下,她也最终没有逃脱成为激情的奴隶这一命运。可以说,寒星是一个过分在乎荣誉,过分重视
社会地位的人,这与她的出身有关,也与她的性格有关。
而电影中的第三女主人公,具有一定性格分裂的特征,她崇拜苏姬,爱戴苏姬,可是她的爱是错误的。她没有完全了解苏姬,就已经迫不及待投入了自己的爱,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就是她也是一个可怜的,孤独的孩子,她渴望认同感,渴望得到朋友,也许是对友谊的过分需求,让她体内萌生了另外一个人,拥有了苏姬的灵魂,她以为她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但其实,她的自卑却从来没有远离过她,最终,另一个她揭示了她的自卑心理——“脏猪”,同时也导致了她全面的崩溃。这是另外一个可怜的人,她强求一段友情,却最终为了这段根本不属于她的友情丧了命。感情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段感情既然与你无关,那么你再多的付出,对他人,也根本狗屁不是。
电影的结尾,那张昔日苏姬和寒星一起照的照片里,苏姬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也许作者想要告诉我们,苏姬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或者说,
是奴役苏姬的激情,最终伤害了三个本身善良的人。
就这样,偏执的爱情,欲望的追求,强求的友情,构成了这部复杂而又诡异的电影。它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映射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偏执,嫉妒,爱情,但一如作者竭力希望表达的,激情只能导致最后三个破碎的心灵,面对爱情,也许克制,才能得到幸福,才能避免悲剧。
歪个楼~今天再看女高怪谈3,再看演员表:朴寒星、宋智孝,突然想起2015年,朴寒星上过一次running man,与宋智孝再次相逢。宋智孝已经不再那个有些婴儿肥、满脸委屈的初出茅庐的女演员,她早已经是“懵智孝”、“不良智孝”,成员们嘴里“曾经混过”的大姐头;而朴寒星也不再是那个“小全智贤”,而是笔仙2里的宋倩,不过依然美丽。哎,不知她俩再相见会不会聊起她们共同的大荧幕处女作。
前几天在家重温完后,一直念念不忘,有种写点什么的冲动。想想吸引我的,可能是素熙对珍星的情意吧。同性之间的感情的欲求而求不得、不可明说,甚至自己也懵懂着,但是却张扬肆意、不顾一切,最后像一团火焰,燃烧了四个女孩。
人物分析
这团火焰分为爱意与恨意,又要从两人的性格说起。
素熙和珍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素熙明丽开朗,拥有良好的家世和靓丽的外貌,也有落落大方的性格。虽然可能背地里其他同学隐约知道名额已被内定,素熙却没有遭人诟病,说明了她确实在芭蕾舞上有一定的水准,也比较讨人喜欢。素熙不是完美的,但绝对是善良的,没有嫌弃肥胖孤僻的女孩慧珠,友好地将自己的衣服借给她,也造就了一段悲剧。
珍星我个人不是那么喜欢。在雕塑展上,珍星看到变瘦的慧珠时,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依然带有调侃和鄙视的意味,给人感觉没有应有的尊重。但就算如此,也不能说珍星是不好的。珍星为人内敛些,自尊心又重,很多事情放在心里,慢慢积压就累积成了一团阴暗的火焰,甚至开始伤害起自己最好的朋友。
这两个人成为朋友,或许没什么不好。但是当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又无法开诚布公地沟通时,友情就容易产生间隙。甚者,或许一方对一方并不仅是单纯的友情,而是烈火般偏执的爱意呢?当爱无法如愿,是否会变成恨呢?又再者,当黑暗邪恶的势力发生介入呢?
本片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友情掺杂懵懂的爱意、羡慕嫉妒、利益纠葛等复杂的东西,并且魔鬼介入后,一切成为了一场悲剧,一场恐怖片。
剧情分析
一开始一切是祥和的,散发着青春美好的气息。素熙和珍星会翘课出去看音乐会,两个人在回来的栏杆边逗趣告别,那时素熙开玩笑般地说“我只要你就够了”,引来珍星的娇嗔。课上被老师批评时,更被偏爱的素熙会挺身而出。素熙会在晚上跳窗翻进珍星的宿舍,两个人一起做头发,打打闹闹相偎睡去。
尽管这里的高中阴暗又阴森,但是却有个小太阳一般的朋友,这让珍星不再那么孤独,也让观众产生了羡慕,似乎思绪被拉回到学生时代。我相信珍星并非不重视与素熙之间的情谊,只是在她内心有更想得到的东西——那对成功烈火般的执着和欲望。
珍星渴望成功,渴望在芭蕾上获得名誉与他人的认可,她不甘心屈居第二,她只想做第一。原本她想通过选拔证明自己,拿到参赛的机会进而拥有梦寐以求的一切。但偏偏又被珍星知道,素熙,自己最好的朋友,已经被内定了名额。她怎么能甘心呢?对珍星来说,参赛机会就像是平淡人生的突破口,她愿意不顾一切去得到那个机会。为此,她走上了狐狸阶梯。
珍星开始疏远素熙,甚至用了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也许是在狐仙的影响下潜意识的行为),在对方的芭蕾舞鞋里放了玻璃碎片。不过对珍星爱得发狂的素熙没有怪她,依然穿着芭蕾舞鞋跳完了舞,而且跳得很好。似乎只要珍星和自己像以前那样好,她什么都能接受,她只是不能接受珍星的冷漠。
于是素熙爆发了,在楼梯间她吼道,“今天要是你走了,我们就断绝关系”。但是下一秒她又示弱了,她冲上去在背后抱住珍星,卑微地哽咽说“我只要你”。
接下来是常规恐怖片中的套路,断腿的素熙自杀后,因为慧珠许愿让素熙回来,素熙的鬼魂真的回来了,并且开始作怪,还杀了一个欺负慧珠的女孩。
本片中唯一让我困惑的一个点是,素熙为什么要自杀。也许短期内或长期内素熙都不能再跳芭蕾了,但从前面看,素熙对芭蕾的爱并没有达到那种不能跳宁愿死的程度,她一直强调的是她只要珍星,自杀了不就再也无法和珍星在一起了么。活着还有机会和好,还有机会陪在珍星身边,为什么偏偏要自杀呢?
但我相信,素熙是不恨珍星的。自杀的那夜,珍星看到素熙和以前一样偷偷进了自己的宿舍,她问素熙腿没事吧,还和对方道歉。素熙欣然原谅了她,两个人在床上蹦蹦跳跳不亦乐乎。早上起来时,窗户是开着的。我相信这不仅是珍星的一个梦,而是死去的素熙也不恨珍星,想在走之前再见珍星一面。
素熙的改变是因为狐仙,满足慧珠的愿望被召唤回来的素熙,已经不是以前的素熙了,而是一个死亡过,带着痛苦不甘遗憾,被黑暗浸润过的素熙。因此她会不带任何良心与负罪感地杀死了一个女孩,这时她已经没有人类的善恶观了。
不过她心里最记挂的还是珍星,也有了本片结尾时催人泪下的一慕。
“珍星,不要走……为什么要躲开我?我一直在这等你……你是我的一切,珍星……我想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了?我害怕离开你,一个人走。”
“对不起,我不恨你,我只想……赢一次。”
“好的。”
“你会原谅我吗?”
“我怎么会恨你?珍星,你喜欢我的程度,好像没有我喜欢你的程度深。不要让我等那么久。”
舞鞋、刻意的冷漠、甚至是死亡,即使发生这些后,素熙还是爱着珍星,一点恨也没有。也许是带着一丝恨意的,爱而不得、遭受喜欢的人讨厌的那种“恨”,但不是要毁灭对方的狠。因此我一直讨厌不起来素熙,她的爱确实有些偏执、没有底线、独断专行,但是却让人潸然泪下。
到这里,一切或许可以平稳结束,素熙原谅珍星然后消失。但这是一个恐怖片啊,向狐仙许下的愿是无法挽回的,盛世太平时两人要在一起的愿望,最后成了捆绑二人的枷锁。从影片中看,素熙杀死了珍星,但是那么爱珍星的素熙怎么会杀死珍星呢?我是感觉如上文所说,这时的素熙已经不再是人类素熙,人类的是非观也冲淡了很多,而她只要和珍星在一起。
一点感慨
琢磨很久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向魔鬼许愿是会付出代价的。电影里的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是全部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友情、爱情、利益、妒意、交易……一切的感情纠结着,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让人难忘的故事。
最后推荐一个素熙与珍星的cut,真的催人泪下。
【橘里橘气/女高怪谈】【等不到暧昧的花开】【素熙✘珍星】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叙述方式太差,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描述,不过还是有些吓人的。
抓
+
剧情还不错,吓人效果也还可以。
值得一看
韩国女同性恋血腥死人恐怖事件……
跟“声音”差不多的好看~~~
朴寒星这里好漂亮呀,宋智孝就一般,当然人设也有关系,灰姑娘出于妒忌毁了公主,公主变成了鬼也要带她走,不得不说是爱情吧!
应该算是把我拉入恐怖惊悚片的罪魁祸首……
其实不太恐怖。。。不过剧情还是很不错的~很喜欢里面那个胖胖的能吃的女生
说是视觉系吧,富强粉不够;说是胃觉系吧,番茄浆不够;说是剧情片吧,情节太俗套;说是文艺片吧,叫得太大声。
难得看的恐怖片,吓到当年的我了···
也就那样~好久以前看的,几乎没什么印象了。
终身关注此片,我的韩国“孪生”姐姐。传说世界上大约有7个长得相象的人,剩下的5个,又会在哪里?
故事结构不错,惊悚部分稍显老套。
我好恐怖,我看过恐怖片。。
嗯,,,
两个美女
cult版《黑天鹅》,气氛很棒。一生不要当死肥宅!
怎么说呢,总觉得恐怖片要么很经典,要么就很一般,这一部比一般好,可比经典差好多,勉强一个4星吧,好久没给恐怖片4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