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颗星给塞包...虽然全程看颜,帅到我已经无法呼吸无法思考了...
——————我觉得还是补充一些电影的优点
情节上没有硬伤,角色的行为和情节发展都没什么不合情理的地方,普通人放到那样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做出一样的事情。谁还没为爱情做过几件傻事啊。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人,看到故事的情节可能会比较有共鸣。但也正是因为角色的“常人化”,让情节乍一看比较平淡。
以上是补充,有空会图文梳理一下剧情故事线
——————————————————
没头没尾:电影开头结尾都很仓促。开头感情并没有铺垫,可能是想表达一见面就上头的爱情;结尾戛然而止,感觉事情还没交代完。
剧情大致讲的是在希腊相遇的两人的(连着几个)周末狂欢,随着画面中出现的FRIDAY大字,欢乐的时光开始,上头。然后伴随着欢乐而来的是周末过后,两人都sober后,面对的现实问题。爱情不只是美好,还有为对方的付出、牺牲。这是我理解的导演编剧想表达的,但是表达的并没有多好。
选角真的很好,塞包就是设定中的那种帅的一塌糊涂,有点渣有点憨有点小傲娇,声音软绵绵,性格奶里奶气,真的太到位了。女主我个人无甚感,好在所有人演技都在线。
总之,我觉得电影本身并没有多出彩,人是帅,但不是期待中的欧洲文艺风的感觉。观众可能更多的是冲着裸戏的噱头来观看,而不是电影的本身,因为电影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琢磨的深层次内容。
另一篇影评里用龙卷风式爱情来描述这样的爱情,我觉得十分十分十分恰当。来时疯狂热烈,去后一片狼籍。我个人对这样的爱情没啥共鸣,电影本来也没表达得很好,才有了这样看似激情四射实则平淡的像凉白开一样的观感。
全裸只是个噱头,营销方面起码是赢了。
导演兼编剧,对于整个电影的基调和节奏把控不够,不够文艺、不够现实也不够戏剧性,似乎他哪一边想都沾一点但是哪一边都不靠,就像是大乱炖一般把一切零碎的东西铺开,影片冗长琐碎,拍成短片可看性会更好一些。
导演似乎很想营造一个在希腊发生的美国人之间情感纠葛,可惜没能成功。就冲这个剧本,它不管发生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观感都会一样的烂。主演们的演技在线,希腊的风景在线,就是导演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他对人性的剖析根本就不够,浮于表面。角色塑造失败,男女主之间没有化学反应,两个人都是下体连心,目测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行为模式就像是高中生,电影中的一些桥段让人看着尴尬,嫌沙发不好搬就不能雇几个搬运工吗,楼梯间搬沙发大吵架这个梗都已经用烂了。
电影的高光桥段,可能只是一些反套路的对白和场景了,整个电影里随处可见美国白人expats的优越感,包括但不限于他们在国外不屑于学习当地语言;男女主双方朋友在聚会上的撕逼。
个人觉得,如果电影结束在27分45秒的黑屏,这个电影可以打三颗星。
关系的如火如荼,更加冲动的认真,恋侣身上真实的狂热,荷尔蒙的激情瞬间,环绕彼此的心动时刻…… 突如其来的爱情生活,不尽是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翻开过往,也都有着属于各自的满地鸡毛。 影片确实想要落入凡尘,所以优雅总是间歇,用以烘托矛盾的自由也更加清晰,当然,整个故事开心起来也是蛮困难的,毕竟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成熟下的波涛汹涌只会更加明显。 大概的道理就是接受现实的平凡苦痛,仍然选择勇敢去爱吧。
开篇周末狂欢派对后的 海滩 一男一女全身裸体的相拥而眠 被警察带进了警察局 结束处 两个人圣诞节狂欢嗨大后 裸奔街头 再次进了局子 摩托车上的身姿 分外妖娆 光线 影像 透漏出洒脱和魔幻的色彩,蛮喜欢这个故事,欲望随处可以激扬,千柴烈酒,天雷地火,在无数个放浪形骸的周五,他们想要摘下世俗的面具,回归一种野性的原始的失控的动物本能,却仍然要在清醒后的周一,来面对世间的林林总总山呼海啸。想要铭记住爱情的每一瞬电光火石,最终却总会沦陷于生活的琐碎嘈杂,这可能是任何一对情侣都无法避免的路径。爱情是奉献,但生活是牺牲。究竟是相互利用还是互动真情,每一次的争吵和热吻,似乎都在替他们作证 很羡慕这种放荡不羁的生活和男欢女爱的情调 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不就是能够快乐的成长 能够快乐的生活吗 非常浪漫的人生体验 DJ唱片骑士和御姐春色的传奇 当激情退去 面对柴米油盐的岁月时 生活才刚刚开始 可爱的男人 往往也有着不太可爱的一面 快乐的背后 也许会有一些心酸 有些难过 这种难过也许只有自己一个人来承担 快乐的背后同时也有很多的生活的难堪和意想不到的桥段 太疯狂了 自由世界 万岁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两个犹豫的人,在尴尬的年龄,不敢放手爱,也不敢放手浪。显然,两位是截然不同的人,截然不同的职业,截然不同的前半生,因为各自不同的心结——男方为失败的事业,女方为失败的感情——急切地想用肉体的热望抹去过去试图走在一起。
生日聚会那场戏把两个人的截然不同用朋友圈的冲突展现得简直幽默感十足,但也有些刻板印象,粗鲁的放浪形骸的卢瑟,和精致的按部就班的律师。
看到最后,不觉得导演真在探讨周五的如火激情和周一的回归现实。而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必互相折磨。
我得说,比预想中好太多了。前段时间看到负面的短评,我想这次不会我又要为爱痛苦吧…幸好没有。
看开头以为又是一个(俗套的)爱在日落黄昏时激情版,但不是。非常喜欢这种讲述角色不同阶段的生活片段的叙事结构,从两个人的 b 故事也可以看到各自的成长,算得上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近来我每次看到类似塞包片中的角色:幼稚、不成熟、任性、真诚、热情但这种感情又会很快消失、悲喜无常、不兑现承诺、擅长找借口并因此将身边的人整崩溃、有一技之长过去曾有成就但自己选择放弃此刻离梦想又非常远…都有一种认同感——啊你看看你自己不也是这么不靠谱吗?
也许我到他那个年纪仍然会如此,像个孩子,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啊!但也不是什么绝望的事,甚至值得庆幸至少不是个无聊的中年人?
此片中塞包真的…淦,超~漂~亮~值得在银幕上反复观赏并舔屏(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
不过在表演上,他真的,小表情太多了,他为什么不能不靠小动作、而是用他那会说话的漂亮的大眼睛,平静地讲超过三句台词?
影片后期他的表演好很多了,我喜欢最后他们两个人的争吵,一个简单的长镜头,所有的情绪都爆发在其中。唉,遇见这种人真的很崩溃,我批评我自己。
可恶的是看片之前被片场照剧透了,时不时会想那个镜头什么时候来、会在什么情况下来,极度影响观影体验,以后我真的再也不想看到任何片场照了(我本人从来没有看预告片的习惯)。
至于裸戏,我觉得无所谓吧,也许当代文化本身也不应该太过重视裸露这件事,遇见一个能跟自己一起裸奔的人也是一件幸事。
由于之前被剧透了这部分,我在看到这场景的时候感觉有些别扭…符合影片的调性,但是否有必要?中性评价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片也跟希斯莱杰的《糖果》差不多。
我的喜爱程度差不多是 4 星,为塞包美貌多一星。
这片的表演、布景、故事都是 OK 的,评分居然不及格,我觉得不至于…也许表达太过私人化了吧。
—————
笑死,塞包也会说马拉卡,我要截下来当短信铃声!
—————
在异国遇上同胞确实挺容易建立第一好感的,但是否能激情一下取决于个人想法和外形,遇上塞包我当然可以,遇上别人就当哥们儿吧。
记得在巴塞罗那加泰美术馆遇到的比我小两岁的男孩,纪念这次偶遇所以送给过他一个在谷歌展台拿到的 Android 机器人徽章,当晚又冷又饿还下着雨,我们企图混进不知道干什么的高级趴体混吃混喝(失败了,该死的没用的媒体证)。一起想要去山上的最高处找个点拍摄,结果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还企图翻墙进奇怪的地方(我确实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啊,有意思的一天。
不知道为何还蛮喜欢这个故事,随时处在抓马失控的边缘,但又不乏伤感。我很喜欢导演前作《四十度晒》,讲的是落魄孤独的中年人试图抓住一点青春的尾巴,渴望在虚的放纵里释放自己压抑的欲望。到了这一部,欲望不再压抑了,干柴烈酒,天雷地火,在无数个放浪形骸的周五,他们想要摘下世俗的面具,回归一种野性的原始的失控的动物本能,却仍然要在清醒后的周一,来面对世间的林林总总山呼海啸。想要铭记住爱情的每一瞬电光火石,最终却总会沦陷于生活的琐碎嘈杂,这可能是任何一对情侣都无法避免的路径。爱情是奉献,但生活是牺牲。究竟是相互利用还是互动真情,每一次的争吵和热吻,似乎都在替他们作证,好像在说,nothing is permanent,everything is permanent。看完了突然有些难过,真的,如果未来不可知,谁不想在沙滩上做爱到天明呢?
2020多伦多Day3 | 祝贺384继 I Tonya 之后再次出演渣男。DJ/musician人设还是非常帅气的,女主某个角度看有点像Kristen Stewart。本来以为是希腊版The Holiday,但看到后半不知所云。导演到底想要讲啥呢?浪漫的周五过了,一定会迎来狗血的周一。但如果俩人stick together一定又会等到周五么?
我们只做过几次,你不能决定我的去留。爱她,就要去追她,而不是坐在沙发上边放屁边自怨自艾。醉酒后大便失禁的男人,额。成年父母处于稳定而坚定的关系,才能当小孩的监护人。你要么使自己对别人有价值,要么悲伤、孤单、变态地死去。当你遇到一个你想跟她一起死去的人,那才是你应该紧紧抓住的人。我的爱像一朵云。喝酒,敬所有的圣人。支持删减掉嗑药镜头。裸奔一时爽,但要关三天。怎样结束混乱的生活?孩子。
不值得男女主为此付出那么大的牺牲
裸奔无罪,生命万岁。
这不是坐实“美国人好烦人”的刻板印象吗
我还挺喜欢这部的,一种短暂的抽离感,在放纵与理智(或者说与现实)间,不断游移拉扯。
有几个瞬间仿佛看到了shameless无耻之徒里面的Frank和Monica... 疯狂地破碎,挣扎着迷失...周五放纵,周一回归现实,所以:“哪边值得追求,行尸走肉,还是活得风流?” 还有,sex scenes和nudity真的和整部剧非常和谐,二位主演真的非常优秀。
quad reopen第一部/本来以为是日本那部 阴差阳错看了这个 纽约市民看完表示为自己被囚禁在城市里不能享受阳光沙滩感到自卑 情爱场面密集堪比九歌 俩人也不算自毁式恋爱 但也是疯狂的一批了 弄出一堆drama最后当好好父母挺有意思的 我们把他称之为生活的另一面/祝每对看完这个电影的情侣回家后都能拥有火辣性爱
很无聊
但凡编剧或者导演能稍微好一点,也对得起塞包老师裸体一场吧。2.5星
点进来之前还想着也许这是部类似希斯莱杰的《糖果》那样的好片,塞包终于能有好看的男主片了(甚至特意看了海报的title确定是男主),结果一看短评心凉了半截 🥲 好的我会忘掉这些话,期待高清美貌甜心~(完了我怀疑这又是一部《铜牌巨星》那样的尺度大但人设差的片了,哭哭🥲他为什么不演糖果那类的片啊,悲伤的故事,抑郁的安静的年轻人,明明跟希斯莱杰一样都是大额头甜心。我不要说我本命是大额头,但真的很多都是大额头。
4/10。全片唯一可看的是最后塞巴斯蒂安的裸体。感觉剧情想走爱在三部曲那种风格,但平淡如水。(有些演员为了转型就会乱接片)
两星半。以天为床地为塌,Mickey和Chloe在希腊的邂逅,激荡出惊涛骇浪般的身体缠绵。他们循环于每周五的狂欢,却在时间的推磨中依旧回到过往的消沉。待到周一真实互见,一个人的落寞终成了两个人一同的孤寂。塞巴斯蒂安·斯坦和丹妮斯·高夫都奉献了从影来身体的最大尺度,无奈导演阿吉里斯·帕帕迪米特洛珀罗斯能力有限,精彩也就止乎于此了。
主演的艺术牺牲完全配不上片子,看的昏昏欲睡,384的肉体很香,但是也就那样吧,是裸露戏并不是情欲戏,想看成人内容的还是散了吧
简介:讲述两个三十多岁、有自毁倾向的美国人住在雅典,爆发出了海啸般的恋爱。自毁倾向、美国人跑欧洲去了、海啸般的恋爱,这么多爆款要素,还有裸奔,结果豆瓣只有5.5分,怎么会这样!给坂元裕二随便写写都能上8分! 冬兵戴着面罩穿着衣服打飞机的片段分数都会比这高吧。
预告给了我错误的预设以为是天雷勾地火爱得死去活来肝肠寸断的爱情片,看完才发现是把片名作为butt of the joke的喜剧小品。不过虽然男女主一直又哭又笑又吵又叫,作为观众倒是看得毫无起伏,对话还是偏弱,如果只是想截取恋爱初期的疯癫炫目的切片,几张留影足够又何必拍成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呢。
先性后爱的故事 两位主角牺牲都很大 各种床戏各种全裸 但是不来电啊……
摇滚青年恋爱电影。一开始大概是摇滚青年版爱在,后来还是女方比男方更成熟一点,再后来我也搞不清到底谁成熟谁摇滚了……家里有矿才能玩得这么开吧。
包包我尽力了,可是看了三十分钟我就真的看不下去了。其实一直以来期望包包出演爱情轻喜剧,但是从头到尾我都不知道到底演了点啥,就看看色彩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