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两部体育传记励志电影。
《传奇的诞生》:讲述的是巴西足球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
贝利:巴西球员,世界球王,17岁代表巴西参加世界杯比赛,并先后带领巴西队夺得三届世界杯冠军。
他的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场比赛,进1283球,这一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被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
被美国《时代》杂志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国际足联有关贝利的页面,只有简短的一行标题:“The King of football”。
《败者为王》:讲述的是马来西亚羽毛球坛天王李宗伟的成长故事。
李宗伟,马来西亚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
1999年,年仅17岁的李宗伟在马来西亚全国锦标赛上夺得冠军。
2006年1月,李宗伟首次登上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成为男单球手世界一哥。
2010年成为史上首个在世界羽联总决赛实现三连冠的球员。
他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届奥运会打进羽毛球男单决赛的运动员,荣获2008、2012、2016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
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手法有点类似,都是按传记方式,讲述主人公童年到巅峰时期的成长历程。
而且这两位巨星的成长历程也很相似,令人不禁想起一句话:成功者的道路都是相似的,而失败者各有各的原因。
来,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两位王者的人生轨迹。
出身贫寒
贫寒到什么程度?
贝利出身于巴西贫民窟,父母都是清洁工,买不起足球,只能用衣服卷起来当球踢,拿树上的芒果来练球技。
李宗伟,买不起球拍,平时拿着平底锅、捕鱼网叉和小伙伴们打球,还曾经为了一只好球拍,被诱骗去参与地下球场的赌球比赛。
但出身贫寒是成功的要素吗?
不是。
他们出身贫寒但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实在太惊为天人,连这么困苦的环境都压不住。
但有很多准贝利,很多准李宗伟,就被苦难和贫寒压死了。
遗传基因及父母榜样
贝利的父亲是足球球员。
李宗伟的父亲是出色的羽毛球手。
他们虽然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再踢球打球,但他们在这方面的天赋,他们对足球和羽毛球的热爱,也已经在无形中传导给了孩子。
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为什么会有很多音乐世家、书香世家、政治世家?父母的基因,以及言传身教,是培养出天才的很重要的途径。
我看到许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上各种超负荷的培训爱好兴趣班,总想培养出一个天才,焦虑到爆炸。
不如先想想自己有什么天赋,想想自己为了梦想做过什么努力,自己给孩子树立了什么榜样吧。
自身对天赋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未必每人都会珍惜和发展自己的长处。
毕竟,与生俱来的天赋,未必能保证换来利益和成功。
况且吃喝玩乐,比学习训练舒服,而赚钱谋生,也比钻研爱好来得实际。
所以,许多有才华的人,后来往往泯然众人。
但贝利和李宗伟,就是拥有天赋并热爱它的人。
他们从小就想方设法在极为匮乏的环境里,为自己的爱好争取一切可能性。
没有足球,贝利就用旧衣服就自己做,并且光脚去参加足球比赛,即使被人嘲笑也不退缩。
为了有羽毛球,李宗伟小学就去体育用品店打工,买不起球拍,也要去报名参加比赛。
也正因为他们抓住了一切与自己热爱的运动接触的机会,所以才会在比赛时被伯乐相中,脱颖而出。
父母支持
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是没有自主权的,他们的道路,往往由父母引导和决定。
所以父母是否有远见有格局,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
贝利的父亲因比赛受伤退役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李宗伟的父亲因反抗黑社会强迫赌球,导致球友被袭击,从而金盆洗手。所以他们起初都不愿意贝利和李宗伟往体育界发展。
但最终都尊重他们的选择,成了他们最可靠的支持力量。
他们的父母经济都很不宽裕,如果只看眼前,让孩子当劳动力打工赚现钱是最好的方法。
或者把孩子拴在身边,给自己养老送终,这才是见得着的好处。
但他们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肯定孩子的才能,不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孩子的人生,放手让让孩子往更高的地方去发展。
并且不管孩子是成是败,对他们的态度都是鼓励和支持。
这样的父母太难得了。
贝利和李宗伟有这样的父母,是他们的幸运。
遇到伯乐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长处,但是否被挖掘出来,或者能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赋,还得看被是否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发现,是否能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贝利和李宗伟并不是从小就接受专业的训练,所以他们的技术并不符合当时的规范,属于野路子。
如果不是遇上爱才惜才的教练,他们的成功的可能性,概率就小了很多。
诚然,教练也不是完人,也会有判断失误,态度不正确的时候,但总的来说,平台越高,教练的水平也越高,对他们意志、体力、技巧的磨炼,也越卓有成效。
把一块璞玉,雕琢得价值连城,师傅的手艺,功不可没。
坚持、自律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如果没有这一点,种种天时地利,都会归零。
无论有多少天赋,有多少良师益友,如果自己不坚持,不努力,都不可以取得长久的成功。
我们在影片中,能看到贝利和李宗伟,一直都在进行各种高强度的学习和训练:深夜练球,清晨锻炼,观摩比赛,切磋球技……日复一日。
所有的技能,都是在无数次单调枯燥、高强度的训练中提高的。
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要胜过其他一样有天赋的人,就得持续不断的努力。
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而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往往因为不甘心平庸,但又没有意志力去坚持,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去改变。
毕竟长期的,枯燥的、严格的训练,太辛苦了。
所以大多数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鸡血,明天佛系。
我之所以这么了解,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呀。
而这两部电影,犹如一针强心剂,能让人变得振奋起来。
因为它们是传记电影,主角是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所以他们的成功道路,比起虚拟英雄更真实可信。
也因为它们拍摄的是体育竞赛,有足够的戏剧性,有直观激烈的竞争,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这样的电影,会让人备爱鼓舞,觉得自己被输入正能量,对自己的将来会有更多打拼的欲望。
可能能量的有效性有长有短,但努力乐观的时刻多一些,颓丧消沉的时刻就少一些。
日积月累,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奇迹?
或许,我们的人生的根本性改变,就需要这一点点催化剂呢。
“你只有正视你本来的样子,接受最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取得成就”这是小时候球王父亲对他说的话,也正是父亲的直指人心,让他找回并正视不富裕的自己,没球鞋的自己,带领自己和队友,赛出风采。很多时候,虚荣心是阻碍我们成长与成功的壁垒,而诚实与直面自己就是打破壁垒的尖兵。
正视自己就可以所向披靡了吗?没那么简单。为什么贝利在足球场上发挥不出自己,“父亲”又一次以亲身经历来分享了:你要相信“任加”的威力,心里装载着别人对你的呐喊,相信会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正视自己本来的样子,接受最真实的自己,满载自信,然后才能长成你所相信你会成为的人,诞生一代传奇。
8分。球王贝利的传记电影。
50年代贫穷落后的足球王国,贝利一家人也是穷困潦倒。贝利从小帮别人擦鞋,自己却没鞋踢球。在乡村青少年锦标赛时光脚贝利脱颖而出被球探看中,但父母不想让其成为球员而隐瞒了。而小贝利因为好友的死而备受自责,没有再做调皮的孩子,而是跟着爸爸苦逼做了几年粗活,期间用芒果来练球成为贫苦生活里唯一的乐趣。直到贝利15岁时候,球探来他家,邀请他加入桑托斯俱乐部。他也至此能够踏上职业球员之路。
在职业体系下,踢惯野球的贝利很不适应,一度想放弃,又是那位球探将贝利留下,让他保持自我。然后就一路开挂,单打独斗,进入一线队。职业足球不是应该强调团队配合吗?这变成一个人的球队就显得很没意思了。
第三阶段应该是16岁那年进入国家队,成为最年轻的国家队一员。之后参加58年世界杯,由于巴西队伤兵满营,贝利临危受命首发出场。贝利紧张到呕吐,第一次见到如此几万人的大场面贝利都懵圈了。不过居然小时候欺负他的那个人给他鼓励,然后又开挂了。足球是团队运动,不喜欢一个人打通全场。不过当时可能也是真的,毕竟当时贝利确实进了帽子戏法。
终于到了决赛时刻,对方心理战术挫败球员士气。贝利在餐厅号召大家玩球不落地,然后大闹酒店,回到最纯粹的快乐足球。期间真贝利还客串一把路人甲,也算是个彩蛋。最后教练也触动,说让世界看到真实的巴西队,而不是为了模仿别人而出尽洋相。决赛时候巴西先被进一球,之后开始反击。解说真是激情。最后捧杯。遗憾的是,最精彩的贝利那粒进球居然没有用最经典的角度播几遍。
最后回顾贝利精彩又神奇的一生。向球王致敬!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经在诗中如是说。之前网上流行的一句“我们这些普通人,光是活着就已经要竭尽全力了”其实就和这句诗有几分相似之处,都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因为日复一日的高度压力而产生的普遍性焦虑心态。有些人抱持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态,希望自己能从生活的严苛考验中逃脱,而另外一些人却拥有足够勇气来直面一切问题,逆大流而行,最终坚韧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将于9月7日上映的电影《传奇的诞生》就通过客观冷峻的叙事性视角,向观众展现了绿茵场上一代传奇——球王贝利的诞生。 相信不少人在孩提时期,就已经或多或少听说过关于贝利的励志故事,比如因为家里贫穷,贝利就灵机一动用袜子捆成足球形状、为了感谢教练送给他一只真正的足球,小贝利在平安夜跑去教练的院子里,给教练挖了一个圣诞树坑……这些故事既充满童真童趣,又有种苦中作乐的味道。 然而,真正的现实远远要比几个温馨小故事惨淡得多,尤其是贫穷如同附骨之疽一样纠缠得人无力喘息的时候。《传奇的诞生》首先将镜头聚焦于贝利在贫民窟的童年。穷人家的孩子总是早熟并且敏感,小贝利从小就做擦鞋工补贴家用,闲暇时候就和其他小伙伴们赤脚踢“袜子球”。但就算是听话体贴如贝利,也受尽了生活的屈辱和来自富家子弟的冷眼嘲笑,甚至连父母也试图让他放弃这个过于奢侈的梦想。 服软和认命,其实都是生活中无可奈何的常态,可《传奇的诞生》中的贝利偏偏就挺住了,他缓慢耐心地拾掇起零落一地的自尊碎片,并且一声不响继续坚持下去。贫民窟的孩子有几个能人定胜天?贝利当然明白这一点,但当一个人义无反顾下定决心,选定了一条退无可退的迢遥长路时,其实就不存在任何一个能够动摇他意志与雄心的上帝。 在观影之前,原本以为《传奇的诞生》会是一部单纯描摹少年热血的励志影片,可电影中深沉浓郁的亲情片段却让人感到温情满满。当镜头切换到父母的视角时,你会看到曾经踌躇满志,如今却被现实打击到一败涂地的可怜人:父亲因为踢球致残,只能以刷马桶等零碎工作维持生活,而母亲则在日复一日操持家务事的过程中磨砺出谦卑温顺的品性。这样的日子过久了,难免会怀疑是自己的某种残破招致了命运的不公正对待,但尽管如此,他们在理解了贝利的足球梦想之后,依然选择无条件的坚定支持。亲情的后盾是如此坚实温暖,甚至有着在关键时刻激发出无限潜力的坚韧力量。 《传奇的诞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微小的崩溃和午夜梦回时的窸窣心碎,贝利选对了道路,并且拼过了,挺住了,所以他成为了贝利,也缔造了传奇。
《传奇的诞生》以贝利的故事讲述,在大银幕上展现了他充满磨难、困苦与跌宕起伏命运的“18岁球王诞生史”。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更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球王”贝利成功身上就体现了出来。从过去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从上一次世界杯决赛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别人可以质疑你,但是你千万不能怀疑自己。“球王”贝利的生涯足以称得上传奇,片尾更是本人客串,回眸一个微笑,就是对“励志”完美的讲述。
54年世界杯中国有直播吗,居然看见中国
后来叫这孩子当先知了为什么不演?预测明灯。
桑巴足球。儿童时代的贝利,街头足球,实在太有巴西风味了。这个是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足球电影了。上一个还不错的是《一球成名》
很好看啊!爸爸很让人感动!一个有天赋有热情又肯下功夫的孩子,谁会忍心扼杀他的这种美好!看巴西任加真的好像在欣赏舞蹈一样!巴西真的真的让足球更有魅力。虽然作品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真的很喜欢这部片子
原来贝利、卡卡、迪达这些都是绰号。。。涨姿势
以前对贝利无感,关于踢球未见其详,只闻其乌鸦嘴,喜欢的球星只停留在罗纳尔多和齐达内。但这个片子竟然看的热泪盈眶,想想我是有多久没踢足球了……8年,有8年了。虽然谈不上有多热爱足球,但却多次在梦中随风驰骋,披荆斩棘。然醒来只能对着镜子苦笑一下,足球,或许在那一年就永远离我远去了吧。
在奥运会的节骨眼看这部巴西的电影,有种异样的敢脚。剧情走向和好多体育类型电影差不多,不同的是更戏剧化。把我最爱的芒果当球踢,真是奢侈,不过那会我也是连个石头子都能踢出花样。贝利本尊的客串以及迷之微笑有着斯坦利的风采,bug是那时候中国就派人转播世界杯了?
看的人热泪盈眶 热血沸腾
很温馨 很有爱 18年看过的最好的一部传记片
这么好的题材拍成这样,感觉像是把鲍鱼用方便面调味包给做了。
点燃自己的光,照亮世界。
虽然很主旋律、很套路,但仍然被感动到了。当我们迫不及待的开发房地产,却舍不得多修一个足球场的时候;当我们的父母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踢球只是不务正业的时候;巴西却随处可见踢球的少年,即便是贫民窟的人们都不忘留出一块空地建造足球场。足球是他们的文化,是生活,更是希望和信仰。足球已经渗入他们的血液,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足球王国”。起初贝利踢球遭到了父母的拒绝,其实天下父母都一样,他们并不是不支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只是想让你像普通人那样步履平稳的前行,少走些弯路,少吃点亏。他们并不是非要与你为敌,也并不是故意和你唱反调。当贝利付出时间和努力来证明自己之后,父母看到了他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决心,也终于开始支持他的梦想。关键并不在于父母的意见,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让你放弃。
足球的魅力是什么?是1950年“马拉卡纳惨案”八年后巴西5:2的第一颗星,是贝利的“铜匾之球”、中圈吊门和永久的雷米特杯,是电影里的一切都不是杜撰和主角光环。当那个10岁的孩子跟父亲说一定会为巴西拿到冠军时,没忍住眼泪,这种信念背后的归属感让我羡慕而难过,那是我们难以企及的东西。
你可以防住一个人的任加,但你能防住一队人的任加吗?
好莱坞煽情煽得好厉害哦... 4星...
片子截取了贝利从懵懂少年进入国家队,1958年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巴西夺冠的故事,成为大人物之前的小贝利的爱与哀愁,画风干净、流丽,历史影像与实拍结合自然生动,故事简单但情节紧凑,与朋友、家人、教练、队友的关系,亲切,温煦,励志,很打动人,底层黑人的民族自豪感、家庭荣誉感,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有几段催人泪下,跟父亲在医院做清洁工,劳动之余以芒果当成足球来练习的镜头,整个人就像跟着贝利一起踢球、跳跃、回旋,太享受了。
虽然是借机炒冷饭,但全片英语是咋回事?扣一星
本片讲述了巴西足球传奇人物贝利的人生故事 重点放在家庭成长氛围中和进入桑托斯队后的心理转变 乃至最后代表国家队参加1958年世界杯 成为足球世界的最强者的故事 看到人球合一 看到对足球的热爱融入到血液和骨髓里面了 看到土生土长的巴西贫民的环境 对足球是多么纯粹的一种爱 造就了球王之名实至名归
電影負五星,足球十星。總計五星。
不知道为何,这部很简单清晰的体育传记片把我感动到了。有时候或许不是你相信的东西是错的,或许只是你相信的程度不够,或者是自己不够优秀,别管别人怎么看,努力做自己,就好了。虽然很鸡汤,可是很动人。这里的足球,是一种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