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遍地狼烟》:一场战地三俗恋爱
江城子
看过《遍地狼烟》的人都知道,它在同类型影片中,存在的价值不是抗战片、不是言情片,而是请来一帮有知名度的演员把三流抗战电视剧搬上了大屏幕。
何润东、梁家辉、陈司翰的加盟,而且不带重新配音的演出,将三个港台腔的蹩脚普通话放在了1930年代的江南小镇,小宋佳极有ZARA特征的着装风格,以及那美艳得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茶楼,只能让观众在开场的半小时就把电影视为风格紊乱的“穿越片”——除了它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多重镜头的灵活使用,以及电影后半段真人对垒式的枪战比较精彩而外,床戏、台词的互文等小把式就像没有正餐的开胃小菜,吃再多也难掩失落。
演员没有表现出人物和时代的契合感。三十年代的江南,何润东扮演的农村孩子阴差阳错之下变成了狙击手,但他无论从外形还是精气神都与军人沾不上边:无法站得笔挺的身体穿着再正规的军装都像是偷来的;奶油且没有军旅生活底蕴的表情,说什么都像是带着哭腔在撒娇;最主要是一口台湾腔,怎么听怎么别扭。梁家辉扮演的排长口音是极烂的香港普通话,幸好枪战时表现出少许硬汉的气质,与军人的人物形象占了个边;陈司翰借着姐姐陈慧琳的光环出道多年,这次在电影中扮演的狙击手长脸白牙,怎么看怎么像上海摊的富家公子。再加上他仅有的几句台词中还不忘说些荤笑话,这个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寡淡如水又没劲万分。在《闯关东》、《好奇害死猫》等影视作品中大红大紫的小宋佳,遇到了她演艺生涯中的尴尬,要在情节和人物都撑不起来的情况下,极力表现少妇的风韵和欲望——好像她在剧中最大的功能,就是勾引何润东上床。不过说到此处,如果由邱淑贞、舒淇等“晶女郎”来扮演风韵少妇,可能电影会香艳得多。
台词娱乐性大过内涵。《遍地狼烟》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台词会反复运用,比如“英名就是浮云”、“好茶慢慢品”、“子弹如积蓄,省着花”等台词,反复运用达三、四次,有些运用相当隐喻。比如,小宋佳在与何润东云雨前告诉他,“好茶慢慢品”;等第二天他们携手走出茶楼时,旁边的人议论:“终于出来了”,另一人接话“好茶慢慢品嘛”。在上战场前开了一个三俗的玩笑。
台词的浅俗实则反映编剧和导演的道行和着力点,是否真的达到了电影所应该有的深度?《遍地狼烟》肯定没有。它借着抗战背景,来一场酝酿已久的贴身肉搏,估计这才是电影最想说的故事。无奈它又不敢往前跨一步拍成情色片,只好在这假正经真“三俗”的进退维谷中放一把狼烟。不过,还真把观众给弄糊涂了。
2 ) 精彩只保持了30分钟
开篇30分钟确实不错,节奏快,剪辑凌厉,虽然演员并不是很出色,不过并不影响观众对前面三十分钟的喜爱,人物、台词都不啰嗦,可惜好景不长,后面的节奏明显缓慢,枪战场景也开始落入俗套,爱情戏份更是处理的不太好,影响影片的质量,最后结局交代不足,过于老套了些。。。
不错的类型,只是部分角色过于脸谱化了,有趣的是:吴宇森导演的女儿吴飞霞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二娃。。。
3 ) 非常好的一部电影 剪辑紧凑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的设置,显现出导演的深厚功力。发挥导演用影像讲故事的特长,独具匠心地增加了隐秘的悬疑推理元素。比如让何润东泄露行踪的那块饼,还有从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伏笔,到最后发挥关键(微博)作用的一颗子弹,这些小桥段的设置更让影片环环相扣的故事悄无声息的推进整部影片,常常令人在恍然大悟之后倒吸一口凉气。
在胡大为老辣的剪辑之下,镜头语言更是被运用动感十足,影片场景在惨烈的枪战与平和的生活之间变化,中弹倒地的野猪与垂死挣扎的敌人之间不断切换,令人回味无穷。而在整部影片最后也不忘紧抓观众心弦:看似大圆满结局被突然出现的狙击瞄准镜头所笼罩,仿佛还有续集待人揭开,危机重重的开放式的结局更惹人遐想。
4 ) 何润东偶像转化实力派!
在这部影片里何润东将一个原本没有什么理想的青涩猎户少年牧良逢,直到找出自己的理想的牧良逢演的淋淋尽致,在影片中蜕变成为一名神枪狙击手,同样也成功摆脱了以往的偶像角色,故事情节既有战争片的精彩场面也有幽默的情节,让人看了印象深刻,不同以往的战争片那样一位枯燥,足以体现出胡导的风趣与幽默!何润东的演技毋庸置疑,相当的给力,相当的到位!希望遍地狼烟,能遍地大卖!
5 ) 狼烟 枪 兄弟 女人 茶
轰轰烈烈的贺岁档来了!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叹息大过惊喜,因为往往会出现一些“花架子”、假大空的电影,国产片干不过进口的美国大片,贸易逆差呀。。。今年我一眼望去那些整装待播的贺岁片,走过古装剧、历史剧,跳过了爱情剧,有些意外的发现了这部不一样的贺岁片。看过之后,有几分感慨,有几分欣慰。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去电影院里用心的感受一下这部影片带来的震撼。
首先,我想说这部影片是别有洞天的,不要被它的片名骗到了,它不只是一部热血的战争片,还是一部火辣的爱情片,还是一部搞怪的文艺片。总之,内容很饱满。我觉得这部影片有几个吸引人眼球的看点。
看点一 剪辑
号称“暴雨剪辑”的胡大为,剪辑功力深厚强横,无可挑剔,整部片子看下来,不卡壳不脱节不凌乱,再配合着激昂悲壮的音乐,让我有一种看美国大片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很有感很带劲。
看点二 动作
有几场动作戏拍的很好。挑两个跟大家分享一下。
片段一:牧良逢初露锋芒,从车上跳下,跑动中射击敌军狙击手。整个一连串的动作非常协调利落,把一个少年的矫健和仿佛与生俱来的狙击手风范表现的非常到位。
片段二:狙击队执行声东击西的任务,从任务执行开始到四散撤退。这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伍。从他流畅近乎专业的换弹动作,再到准备撤退时的跳跃奔跑,直至从楼顶,拉着横幅从天而降,还开枪射击敌人,真是看的人不禁叫好(据说这组动作全部是演员亲自拍摄的,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饰演小伍的何晟铭,想不到“四阿哥”身手这么好)!
一场动作戏的精彩程度,要看演员的表演,也要看导演的拍摄手法和角度。从遍地狼烟帅气利落的动作戏上不难看出导演和演员的认真和努力。
看点三 文艺
作为商业片,就得又叫好又叫座才可以。这部电影里的亮点之一就是牧良逢强健的肌肉和他与女主角柳烟之间缱绻缠绵的床戏。这都是对艺术的献身,此处不多说,你们懂的~
看点四 感情
影片里有很重的感情戏份,包括唯美爱情,包括兄弟友情。
这就是兄弟!这才是男人!
不管是阿贵、阿田还是小伍,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兄弟”二字。兄弟,就是那个教会你很多东西也总调侃你,最终用身体为你挡住子弹的小伍;兄弟就是那个刚刚认识两天,把你推上车,自己却倒下的阿田;兄弟就是那个在你被捉弄时替你打圆场,被打穿肚肠还在坚持开车争取时间的阿贵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有些恍惚、有些绝望的爱情
战火之中,爱情又有多少分量呢。。。不过能在战火中,萌生的爱情,总是显得分外浪漫珍贵,但又带着些恍惚和绝望。
牧良逢和柳烟
一见钟情型,仿佛还掺杂着些“前世今生”。牧良逢对柳烟应该是一见面就陷进去了,而柳烟的爱情呢,前期的她有着对前夫的回忆,也有对这份新感情的向往。在经历了生死患难后,他们修成正果。
鬼影和凌子
战争中的牺牲品。他们也曾有过美好单纯的爱恋,但战火来临时,樱花已经被狼烟掩埋,他们到最后还是相爱的,可惜战争是罪恶的、残忍的。。。
看点五 配角
每部电影的男女主角无疑是戏份最多、最受关注的,但一部成功的电影,只有成功的男女主角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更多鲜活的角色去衬托,去加重。好的配角能使整部作品活起来。比如说小伍,比如说二娃。
小伍,是牧良逢很重要的兄弟。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向小牧灌输他的小哲学大道理,他总是调侃小牧,但诙谐下都是关心和开导。他是小有个性的“复旦牛”,他是精忠报国的热血青年。他把悲伤藏在心底,把笑容带给别人。他有个小梦想,就是回老家办学校。他最终为了他的兄弟小牧牺牲了自己。
二娃,是柳烟茶馆里的伙计。她大多数时间总是安静的站在柳烟身旁,或乖巧勤劳的在茶馆忙活,但她有时也会很俏皮的给牧良逢清清脑,推他迈向了柳烟。这个女子不是很漂亮,却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或浅浅盈笑,或凝神不语,像是一杯温茶,一切都刚刚好。
一部好的影片只有哪个方面都好了,才算成功。遍地狼烟给了我这种各方面还都不错的感觉。
最后总结了几点观后感受。
一个英雄崛起的背后,都有一些甘愿为之舍命的兄弟。(牧良逢和他的兄弟们)
人要学会释怀,不能总是被过去拴住了,总思考脑子会长皱纹的。要活在今天,答案留给明天。(小伍)
我希望每天醒来都能看到你。最简单的爱情宣言。(小伍和二娃)
小伍的鸟是小小鸟。最可敬的自我调侃。(小伍)
我跟你讲啊,遍地狼烟就像茶,要慢慢品,先苦后甜,唇齿留香。你懂的!
6 )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老了
《遍地狼烟》的导演是胡大为,以前我并不知道这个人,因为这部电影才知道,他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最者名的剪辑师,吴宇森最鼎盛时期的作品都是由他担任剪辑的,如《英雄本色》、《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可以看出吴宇森对他的影响很大,《遍地狼烟》是一部枪战片,而且是一部高调回归香港八九十年代风格的枪战片,跟现在枪械动作片所流行的《谍影重重》式的手提摄影和碎剪拼贴式的调度和剪辑方式不同,这里的枪战场面更接近于实打的风格,更追求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种东西好久不见了。不仅是这种风格上的传承,胡大为还在影片中为吴宇森的女儿吴飞霞安排的一个角色,也许是为了表达对恩师的致敬吧。这些东西是在胡大为能力范围之内的,并且完成度也很高,至少能让我重温到当年在录像厅里所感受到的热血沸腾。大概有四场有规模的枪战戏,最喜欢才开始和日本人对狙的那一场,有气氛,有节奏,后面有些戏虽然场面大,但是在敌我能力平衡设置上有问题,犯了有些同类题材电视剧所犯的错误,日本人太无能了。。。另外,归根结底这是狙击排,狙击手所接受的任务肯定和尖刀排不一样,我所希望看到的千钧一弹的压迫性情节没有出现,最后狙击手都成敢死队了,我觉得有点跑偏了。
《遍地狼烟》改编自一个网络小说,于是影片在很多方面被打上了网络文化的印记。没法用还原历史的视角去看待这部电影,情节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人物性格基本上都是直给的,基本上不转弯的。这应该是一部追求游戏感的电影,主线情节是闯关做任务,有一些过场性的支线情节,基本上就是打,铺垫,再打,再铺垫的推进思路,这里缺乏的是勾勒人物性格的有表现力的细节。其实这里面更让我感觉不适的是台词,有着很浓重的文艺腔,,何润东的角色其实是一个山里的猎人,没上过学,但他的言谈更像一个文艺青年。其实其他人也是这样,甚至包括日本人,明喻或暗喻式的伪格言满天飞,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穿越,好像是《男人帮》中的顾小白们穿越到了战场上一样,虽然是抗日战争的情境,但大家还是今天的普文二青年。这些台词应该是从小说中直接移植过去的,以小说的受欢迎程度,也可以判定这些台词是为其受众群体所接受的,我觉得到了电影中也一样,都是90后的菜。至于床戏什么的都是洒洒水啦,中国的大银幕上,你也知道能看到什么。
所以这是一部挺奇怪的电影,既有复古的追求,也有过度迎合当下的姿态,而我看完以后,真是觉得我已经老得已经无法真正体会到在电视剧和网络浸淫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审美趣味了,反正电影开始何润东的四句台词引发了我的四句“我靠”。。。
下午在百年大講堂看的首映,導演和劇組都來了。這部劇雖然沒有兵臨城下的經典,故事情節也不算特別流暢,剪接和音樂倒是不錯,梁家輝的氣場壓倒一切啊!何潤東什麽的都是浮雲啦~~還有一點要吐槽是臺詞有些太他媽噁心加無厘頭了。。。。。anyway,國產狙擊手片能拍成這樣,還算不錯~
很奇怪,作为一部抗战题材战争片,它有着90年代港片的流畅节奏;有着现代网络时代风格的台词;有着过于亮眼的男女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着反传统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它更像是一部战地童话。也许你一时觉得有点怪,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怪”,它不就又是一部普通的主旋律电影吗?~
中西混搭胡大为勉强及格,动作有亮点台词有笑点。笔试的时候要像喝茶,需要慢慢品尝。何润东又是铜板又是白纸又是猪就是不像当兵的,骑车敬礼使左手,原来右手要掌把。
先问一下,此前大陆院线有上过正面描写国民党军人的电影吗?这个片子不卖的话,跟片名有点关系,没起好。整体而言是部结合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与二逼青年的电影。文艺腔台词,虽有给观影过程带来跳戏感,但是它由始至终地执行了下来。几场巷战恶斗,拍得有模有样,节奏、蒙太奇、配乐,都还算可以。
一个台词很穿越的爱情片是难以让人产生一丝感动和激动的~
嗨,普通话说得不好干嘛不找人配音呢,自己这么勉强观众也听得别扭,容易出戏啊!
“你太多废话了……”。国内少有的反类型片,有惊喜!还有“子弹如积蓄,省点花”,嗯,这句话很有内涵。
看完点映。整个故事叙事动力不足,情节的推进不符合逻辑;人物性格表现为标签式的性格,没有立体感;导演用了很多诸如“浮云”“你懂得”此类流行语,观众的笑声更多的是嘲笑而不是欢笑;枪战与爱情类型的结合那么的牵强,让人产生不了一丝感动和激动。胡大为作为吴宇森御用剪辑师,确实没有编剧才华。
爷爷递给何润东一把手枪:“子弹如积蓄,不要乱花”。导演要另找个编剧就好了,除了情节上蛮多不必要之外,这对白根本不像角色说的。不过几场动作戏都还不错,尤其第一场狙击戏,让我回忆起反恐精英或是重返德军总部、荣誉勋章这种。
剧情,台词,人物都太TMD浮云了。。。
今天在北大讲堂看了遍地狼烟。剪辑很到位,不愧是剪辑出身的胡大为先生导演的,动静交错,配乐恰到好处。演员各有魅力,何润东、何晟铭、郭明翔演的都很不错!特别是何晟铭的小伍,自然,洒脱,真挚,简单,敏锐,幽默。。。绝对是亮点!
没有太多亮点,好在主旋律不明显。梁家辉的台词很是出彩,委屈了宋佳,仅靠一场床戏博人眼球。
只看前四十分钟足矣。
明明是《遍地惊雷》= = 台词太时尚新潮了 一句一个雷 以后姑娘们面对猴急的男人可以来上一句“讨厌!茶,是要慢慢品的!” 男人则可以回答“那我们先来笔试还是口试?”普通青年一秒变文艺青年有木有! 生死关头何润东那句“要打就打碎我的头,不要打碎我的心!”更是劈得我里焦外嫩!
“废话就像屁眼,人人都有”但是你们也太多了!!!完全是文艺向抗日片。中间还夹杂了一些三级笑话,这正式上映的时候不被剪吗?....小伍的小小鸟飞不起来了,你考过笔试口试了没?
传说中的高手在民间?
听对白还以为是部穿越剧,胡大为当年跟着吴宇森玩兄弟情,如今也学会基情四射了。动作场面很有港式老片的感觉,但这是一部爱情片,整体感觉不伦不类,剧本烂透了。★★
半颗给曹操半颗给宋小佳其余均为狗B~黑味够~
一九四几年生产的武器穿越到一九三几年了
导演功力很强,曾是吴宇森众多佳片之剪辑,在现场交流时更是妙语连珠加真诚表达(导演后来直接坐地板上和观众交流)。电影节奏明快,台词和人物设置也很有意思。人物关系众多且复杂,但多而不乱、更显导演功力。只是稍微觉得何润东偶像气息太重,且片尾高潮处巧合太多,主角似小强般生命力太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