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一古,好残酷的世界啊。宋议员演技很牛逼不得不说老戏骨,但让这个坏议员掌控那么多剧情,有点委屈……李成民也有点(还要补字么我想不出来了)哦,李昌振小日本这角色安排得太牛逼了!(140字,之前没写要求啊)还有就是韩道敬跟尹惠媛赶紧给我相互表白吧,想看看情侣戏在这剧中。大爱女主角啊!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姜议员!
“我想改变这个让我不满意的世界!”这是多少人曾拥有的梦想,但有多少人真的能坚持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不是妥协于现实,就是沦为自己曾讨厌和想要改变的那一群。没有力量却心怀改变期颐的无力感总是会让我们心生怀疑,要不要坚持?这么累,我到底是是为了什么?这么痛苦这么弱小,我到底那里来的底气说要改变?我是谁,我凭什么改变世界?一句句怀疑其实已经动摇了,其实自我怀疑,不坚定总是会有,我想即使是那些最终成功的人在奋斗的路上,应该也难免会有累和痛苦的时候,甚至会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也许是因为即使有一千次想要放弃,却第一千零一次的再次坚持下来!!!而这第一千零一次的坚持,不是去妥协或放弃,而是拼尽一切去获得改变的方法,是即使遍体鳞伤也要让自己再一次爬起来。
很喜欢张辅佐官的一句话,不用学我,在这里要靠坚定自己的信念活下去!我想这应该就是他走下来的原因吧!
这部剧一个鲜明的标签是——韩国的纸牌屋。盛名在外的纸牌屋我确实没看几眼,一旦出现烧脑、信息量大这种推荐信息,加上超过30集的总集数,足以让我转身逃跑了。所以,辅佐官其实是我掌握信息失误,被“诱导”看下去的剧,我天真地以为它至于十集。
如果知道还有第二季的话,我大概率不会再第一季开头打开,也许我期待太高了,真的以为能十集搞定所有的问题,好吧,也是我真的太天真,静下心来想一想,政治这么复杂的问题,十集怎么可能解决,一生都解决不好。
韩国的涉及政体、政治现实的影视,总会出现这么一个规律,一个“好人”(在编剧设定中相对道德上比较完善的好的意思),如果他没有被罢免,或者主动辞任,那么等待他的不是自杀(就是李成民)就是黑化(张泰俊)。(此处不发散)
掌握了这个规律,并不意味着看透了类型剧,从而陷入乏味。事实上,谁能提出更好的路呢。没有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能走出一条新路,而每个人都在重蹈覆辙,好看的地方不就在于明知如此的困兽犹斗吗。
一个小细节:弹幕里会说张泰俊在处理u盘时的纰漏是个bug,我不以为如此。目前为止,张泰俊的所有策略都是激进的,他擅长剑走偏锋或是正面逼近,恰恰不是走小心稳妥的路线,这种智者一失是政坛的常事。我们看到的新闻里,那些政府官员不小心的纰漏还少吗。
另外,看中国帝王专政和官僚体制,也可去看看大明王朝。不过,我仍旧觉得最好的反应政体和政治现实的剧,是《Yes Minister》和《Yes PrimeMinister》
很多时候他的话是说给观众去感受的而不是去享受的,这是多年来我对韩剧最为认可的地方。所谓娱乐至死不过是环境饲喂给你什么然后你便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什么。这种放弃思考,放弃争取等待饲喂和施舍的乌合之众便形成了一个玩偶型社会。
韩剧中有几个特定的特点,无论故事的开始如何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患,故事的结局总是一剂感冒药便能搞定。无论是live,天空之城还是尚未结局的辅佐官。难道是因为有才华的编剧少之又少,有才华的导演凤毛麟角?在这个问题上我思考了一会,可能因为人对于痛苦的部分无法割舍,但是最后能让人以人的姿态活下去的是快乐的部分。无论一件事导致的灾难性如何强大,为了能让99%的观众下一次再来光顾,事情总需要以一种和谐,美好的方式留下希望。而剩余的1%的观众从不关注结局,他所吸收的是编剧思考的和未能直言不讳的部分。所以这个结局是给——按照现在通俗的说法——吃瓜群众看的。
以前我总是探索事件的原因,总是自己给自己说教的方式去理解一部剧,一本书和一件事,这一次我想夸一部剧。
第一个坑,党系。韩剧在自我批评时总是不遗余力的挖掘出内部的黑暗面,这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如它一般对自己更加彻底,而很不凑巧的是编剧酷爱写青瓦台,稍微读过几本书的人也酷爱看和青瓦台相关的,市场的供需都非常的平衡,民主的旗帜下,青瓦台对此只能一笑而过,于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自由。而我对辅佐官这部剧吃了最大的瓜在于政治家的博弈和大跌眼镜的关系网。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今天是属于民主和平党明天却加入了韩国党。此处真是应该掌声响起来。很多人抨击一党专政,也有人对多党制国家赞誉有加。政治体制对于我这种外围者,很多时候不过一个名字罢了,一党制,便是党内风向标;多党制,便是党间风向标。前者是暗地里互相较量,后者是明争暗斗双管齐下。只要有利益的地方,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会有分歧。大学时为了争国家奖学金,班级间争夺时就会同一个班级一致对外,当开始班级内部评选时就开始班级内部大型撕逼现场。世家事,大小都不能离开此处,这一点是我看此剧时,非常刷三观的一处。
豆瓣中有一篇剧评特意针对一还是多的问题讨论优劣,这个问题有意义?有啊,当是多党治时相对有作为的人可以有更多机会,这个不行换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是一呢,你就得智勇双全,一条道后有追击时就在前面撞了南墙开一条路。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呢,确实如此啊,一个人从泰山脚底下爬到泰山顶上,有无数条路,但是你得奔一个方向,放弃艰难险阻才能登顶,不过是遇河搭桥,遇山搭梯。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青史留名的政治家寥寥无几,无论政体如何,而优秀的人总是别样出彩。苏轼不同意司马氏的饱受,却也不同意王安石的改革,倾轧中的生存又提不出好的政见,有治县之小才却无治国之大才。历史的精妙之处在于他总是能精确定位一个人,比如苏轼便是不一般的文人却不是一个不一般的政客。所谓和平年代不过也就是一出今夜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第二个坑,新闻。每一集里满满的政治场较量,借着张泰俊这个人,那些似真非假的政治手段和当前韩国政策中的利弊展露无遗。韩国的记者像苍蝇一样,永远以火箭的速度奔走在最重大的新闻面前,然后影响力便跟在这群火箭的身后。这股力量可以帮助正义同样也会毁灭正义,而我所佩服的一点在于,驾驭他的人能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整个韩国的社会环境。我提及韩国时,舍友说他们的政治环境太糟糕了,而我只能谆谆教导“难道因为总统刚上任就能被逮捕所以混乱……”作为一个在政治圈内的人会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但是作为一个两袖空空的百姓不应该觉得更好吗?这样才是真正的天子与庶民同一标准,而对于更多弱势群体才有机会获得公正的机会。当然这个混乱里有一点是值得提及的,惩罚的标准不能杜绝,而能杜绝的绝对成不了标准。而且频繁更替将导致政令的朝令夕改,这种文件比行动更多的现象也将带来社会的不安定性,不过我想今天如此复杂的环境里,有些是事物习惯性的运转,少了谁依旧运行正常。事情不过是今天挂你的名字,明天挂我的名字,上层建筑物的装修从来不会动摇地基。清朝九子夺嫡,也不过是热闹了紫禁城的一亩三分地。那么能动摇地基的是什么,我想这力量是韩国的新闻业,它们贯穿整个国家的命脉,所以很多政治家与新闻业大佬关系不浅,政客是人,可是新闻是枪,赤手空拳的人便对什么都无能为力。所以整部剧里面记者、新闻发布会,采访等新闻两个字的身影在每一集都有着不可小觑的时长。
也就是现代社会,新闻行业将成为一种势力,它以渗透每一个缝隙,和提供所有人生存的饲喂料左右着时代的未来风向标。它所存在的问题,其实编剧说的很直白,尹慧媛报道写的很漂亮,人也很能干,非常具有正义感,但是那个躺在医院重症病房的人却是她的这些优点所直接造成的,当然谁都知道间接原因才是致命之处。可是很少有人会关心间接原因或者说选择无视间接原因,更残酷的在于会过度解读直接原因。另外一处非常漂亮的故事在第六集,李成敏想开新闻发布会,但是李昌镇一番作秀便毫无用武之地。你说媒体无脑不关注事件本身,只为了噱头和市场。这就像人们在谩骂政客一样,只关注前途和钱途不关心国家民生。
第三坑,事件。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是人的好与坏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但是聪明的人想做一个好人相对更加成功,比如像张泰俊这种。我很喜欢李成敏虽然这种人现实生活中和大熊猫一样可爱又稀有,还无人问津。但是我很喜欢这种人的一点在于,编剧所说的,这样的人内心总是很强大,然后关键时刻又是致命武器。我表示当我知道他成为听证会委员的时候,简直笑出了猪叫声,太狠了!这真的是整部剧的高光时刻。
第六集的第二个高光时刻是,柳振株这件事的发生,企业家的眼里人命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和一群叽叽喳喳讨人嫌的记者。法务组是帮上司解决矛盾的工具。工厂职工是听话的乌鸦。记者是闻讯而来的苍蝇和蜜蜂。警察是欲盖弥彰打着哈欠号称闪电的树懒。韩道京这个菜鸟式的实习生,李成敏这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大白兔姗姗来迟。所有人都把责任推给一群无良的政客,但是站在餐桌前的政客对着让他擦屁股的人,连具体什么事都不知道。这种习惯是所有人习惯的结果,一环扣着一环,有人说即便说了真话也没用,所以所有环变成了黄金打造的九连环。于是故事从开始你就能一眼看到结束,许多尚未发生的事情也变成命中注定。
第四坑,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乞丐他不会嫉妒亿万富翁但是他会嫉妒别的乞丐。他们关注自身的环境周围可能达到的,眼睛也计较于可能达到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是能够达到的那部分。尽管善没有界限,但是善的行为界限分明。很多时候小老百姓的职责没做到位,却觉得自己能比高位者做的更好。更多时候明明对什么都漠不不关心,却高举旗帜的表彰自我正义。我听过最缺德的一句话是:这个社会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大多数人不关注就不存在了,只要它是好的,总会有人推动它。你想要好的剧,好的政策,好的环境,却只希望别人付出自己坐享其成。这与狐假虎威,为虎作伥,虚情假意者哪里不一样了?衣服穿得不是一套骨子里却半斤八两。有时候觉得大多数人是活该,可惜连累了正直的人。若是想要杜绝事件本身,是否迎合着一句名言:君子居高位而多誉,居下而多谤。若张泰俊将李成敏送上法务部长,我想这个总结起来就是:如果在现实的世界里不能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在梦里受到限制。
第五坑,未来。有理想真的是了不起。每个人都有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理想变成了目的。目的性太强的人很容易变得不择手段。张泰俊说你不就是想让他下跪道歉吗?我做到了。请原谅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笑喷了,因为那一瞬间,社会最近流行的腐味,让我莫名对一句很正经的话觉得很宠。不过我也明白到这句话不是对白,而是说给很多接受能力在现实世界里也只不过如此的观众听的。这就是韩剧的魅力所在,他的台词带有极高的指向性而且这种指向总是让人无比熟悉。《家庭的戏剧性》第一章便是:我对事实的发生了解得如此透彻,却仍然不能跳出这个范围。所以他们了解事物的运转却也仍在寻找解决途径的路上。世界总是互相的借鉴,模仿,吸收,应用,废弃。
六非坑,理想国。我们从自己的环境中以被对待的方式,学习对待世界的方法,其中有人会觉醒从看到火光的影像中走出来,看到太阳;也有人对是否觉醒毫无愿望,甘于现状,死磕世界的光明是火焰。苏格拉底说最好的城邦管理者是哲学家,因为他除了向往善对物质一无所求。主角便是一个披着政治家的皮囊,内心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苏格拉底。有些人生来经受了各种苦难,注定成为不一般的人,但这并不代表苦难活该由这类人背负。在正义面前没有站队这项说法,墙头草才站队。审判席上的三百个自由公民的投票决定了苏格拉底的死亡,所以很多事就是你那一票怎么投出来的,在理想国与地狱之间你投了哪一票,才决定你身在何处。安于现状没有错,这表示那被剥夺不属于你的也没有不公,即便有比你更不堪的人却安然无恙。我不想说活该,也不觉得需要指责你什么,只是觉得你在抱怨地狱天天下雨时,需要提醒你,当初插在无辜者身上的匕首可还在流血。有些人在黑暗里行走,不支持时也不该打击,就像这么多年看小崔孤军奋战,从抑郁症里走出来,也是唏嘘不已。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说:人类努力的把自己从野兽中提炼出来,却还在把自己同伴推到野兽中去。
七,这是一个关于people和public的补充。人民和公民是两个单词,是否从一开始分别指的生而为人和天下为公。有些人不从一开始只能做到照顾好自己,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心里放了太多人。
到第八集的时候,张泰俊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不仅预感到我最喜欢的李成敏要死了,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影——卢武铉。他曾说他要让所有贪污腐败的人身败名裂,这个韩国真正基层上位的总统,想必是所有真正有节操的人,都会心生尊敬。世上哪有那么多身披特异功能的拯救者,不过是他们不愿意伤害无辜者罢了。我实在很生气,生气为什么编剧不按照那种恶心脑残的八点档肥皂剧来,为什么要把事实说的如此透彻,非要到把血肉剥开挖出那颗真心出来。他被韩国媒体炒作过,被他所关怀的人民所抛弃过,到最后他以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还是会被炒作,被利用,被污蔑,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
很多人喜欢琅琊榜,可是我非常非常的反感。或许就是,所谓经历过的一句轻描淡写,却让人再也直不起来的悲伤,应该是辅佐官这样吧。终于明白从李成敏出现的那一刻,就非常非常的喜欢这个人,就像当年新闻出来后,非常非常喜欢那个人一样,他们从一开始或许就是编剧说的一个人。
我承认编剧你真的虐到我了,上一次我还在为小白兔的反击而笑出来猪叫,而这个反转真的是让我真的是万千感慨也只能说一句这才是真的狠。几年前的那则新闻,若在当年只是同情和怜悯,那么今日一路走来的全部,人活生生的在你眼前活过一次,你理解了他的挣扎,忧伤,难过和痛苦后,还怎么能轻易的叙述一个人。
“所谓改变这个世界,不是因为有那么一个愿意站出来的人,而是你站在旁观者的席位上愿意参与进来,当你永远是旁观的那个人时,事情的结果不会把你当成不相干的人”。这段话我写了却又删掉然后又补上来,因为它已经重复了第四坑的部分。但是我想有些话需要说的更直白:我想一个集体,不会缺少那么一两个提出Idea的人,但是没有声援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好转,就像“十二怒汉”,从第一位老者站出来声援主角,所以事情才会改变。所以不要去想你什么也改变不了,然后视为一切理所当然,乃至情有可原。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
是卢武铉说过的
文在寅,可能就是那个想要改变世界的男人吧
现在,也许已经跟大财阀同流合污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李胜利一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会成为文在寅向财阀开战的开端,结果,就这么算了。看到疲惫的文在寅,仿佛看到那个努力了,付出所有的张泰俊,最后终于站在了权利的巅峰,却依旧发现自己对改变这个黑暗的世界无能为力。
韩国的司法界都烂到根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公平正义的完全没有的,人们只能寄托于政治家的“良心”,可是,想当上政治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抛弃良心。为什么没人指望法制呢?想要做正义的事情,只能靠权谋,利益交换,媒体曝光。没一个人指望法律,法律以及整个司法系统,都是政治家们排除异己的工具。韩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也太悲哀了吧。
跟纸牌屋一样描写了政治,最大的区别就是,辅佐官里面的人物更理想化,更黑白分明。所以,故事显得也更悲剧。
可以说是至今为止看得最认真的一部剧,以前看剧都是一边玩手机一边看,这次都是挑安静的时候集中精神来看,还常常倒回去截图,做了好多记录,剧情节奏很快,稍不注意就跟不上了。
可能是马上要步入社会,成为公务员的缘故,以前不感兴趣的政治类电视剧突然变得有趣起来,对剧中人物的心情和选择也能感同身受。
辅佐官就是议员的高级秘书,为议员处理各种事务。本剧的主人公是宋熙摄议员的辅佐官张泰俊,他想要戴上木槿花徽章,成为国会议员,以实现自己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世界的梦想。本剧的前半段,他尽力推动宋熙摄成为长官,希望以此获得宋熙摄的选区,他恐吓威胁宋熙摄的对手和同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后半段却成为宋熙摄过河拆桥的弃子,开始搜集证据准备反抗,然而反抗使得他和身边的人都身处险境,最终他摇身一变,投身黑暗,得以成为议员候选人。放弃了自尊和良知之后,他即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特别喜欢申敏儿饰演的姜善英,简洁,干练,勇敢又善良,和张泰俊是地下恋人的关系,然而两人之间的爱情势均力敌,互相体贴关心,将工作和爱情分得很清。在宋熙摄和赵甲永的夹缝中走钢丝时,她的勇气和坚毅令人敬佩,愿意为了保护别人的人生放弃自己拼尽全力得到的议员席位时,也让人泪目。
李诚民议员是另一个单纯的正派人物,只是没想到他会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选择自杀。他的死将男主张泰俊逼上了绝路,最后选择了深渊。这样的死总觉得不值且有些草率,在心理承受能力这方面,正直的人还真的不如坏人,他们只需要坚守信念而不必承担道德谴责,在心理上要好受的多,这也许就是李诚民不如男主坚强的地方吧。
男主辅佐的宋熙摄议员,权势的代表,即便粗俗不堪,即便坏事做尽,即便能力不强,但在和其他人的斗争中却能够屡屡获胜,最后如愿以偿成为了长官。让人看到了权势和地位的悬殊带来的不公平,以至于男主宁愿被黑暗吞噬也要成为有力量的人。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或许正是因为这很难做到。究竟是先追求权力再改变世界,还是努力改变世界以获取权力。后者的路比前者要难走很多。为了成为照亮黑暗的光,男主选择了走进黑暗,甚至不惜被黑暗吞噬。
同时间,播出两部韩国神剧,一部《春夜》,一部《辅佐官》,前者慢,丝丝入扣。后者快,步步惊心。
韩国拍这种类型的片子已经非常程式化了。小组作业,男主集魄力、胆识于一体,女主短发精练,业务能力强,性格冷淡,女二长发飘逸,容貌姣好,打副手,然后肯定有一个忙内,乖巧伶俐。
第九集,他向权力下跪了,我开始意识到我现在能这么嘚瑟这么happy也只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权利的制衡
默默磕完,回味悠长。从毒蛇成为巨蟒成为了开放式结局留给大众化的念想,比起英雄论调的同类剧优势明显太多。如是这样的政治剧,真的印证了好看好品好味的所在。最后想说整体的演员阵容都挺好,又是为了颗私心打到五星。
剧都能拍成这样,可想而知它依托的社会是多么深不可测。泰俊对李诚民议员道歉,包括他提到得力量才能做些什么,可是多少人在将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卖良心,直到变得麻木,和它们融为一体,出淤泥而不染,似乎不存在
所以大家勾心斗角都是来回坑。。。看完真觉得自己的生活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哈哈哈哈哈
抱歉,没看懂。热评几位上来就四星的,你们是给李政宰打分还是给电视剧打分?现在韩国这种电视剧抡点政治术语找点咖来,就能9分起步吗?韩国的政治运作大家真的很懂吗?我是看的困了,而且节奏也不行,一集过半都没有high点。这个剧给我的感觉就是,故弄玄虚。可能韩国人懂所以他们觉得好看吧。我还是喜欢秘密森林那样的。
第一集就是腹黑韩剧一贯套路,剧情、节奏感、悬念,连反转都似曾相识,但就是很燃很好看啊——论顶级演员的自我修养 // 花了两晚看完了。每集一反转持续高能欲罢不能,基本符合了局外人对政治名利场的想象(但还是‘肮脏’的不彻底),一众配角演技亦十分出彩;故事性远大于现实性,毕竟本质是‘编的剧’;结尾为第二季的铺垫也太明显了,以至于还有点儿‘爱极生恨’——更加期待下一季(何年何月)的播出了。// PS. 主题曲好听🎵
李成民没当选议员时说过一句宋议员虽然人很糟糕,但很会看人,看得出泰俊是块美玉。国会十年,两人互相忌惮,平心而论,宋议员对泰俊还是栽培,给了机会,虽然挖了不少坑,但泰俊走投无路的关头还是选择了伸出橄榄枝。姜善英是比较接近于正派的设定,貌美善良白璧无瑕,不明白为什么李成民需要自杀谢罪,张泰俊需要与恶魔为伍,她却能屡屡化险为夷。
前期框架是单元爽剧(实质是越积越重的难题),其爽点是运筹之下的胜局或困境之解,但不要简单地把它称为反转,因为这个词语太过低浅。故事的发展看似辗转,其实并不存在“反”,而是循“道”而行。这是一群人精之间的斗争,所幸我们的主人公既不圣母,也未泯灭良善,他们存有悲悯之心,是这个故事的光明。如果作政治向的解读,老实说我等必须看字幕了解剧情的人在线性观看的过程中是无法求得甚解的,编导很努力地做深入浅出的讲述,剧中的正反善恶攻防胜负等等环节均很容易看得懂,但如果想知其“所以然”是必须暂停、回看来做些私下的功课才行,这也是这种题材能广泛传播的瓶颈(即便它再优秀)4+1星,4星本体感觉(手法偏初级,事件偏细碎),加1星是对下一季的期许,希望身份的提升能带来更具智慧的表现,摒弃小聪明,看积累的能量……
竟然就这样完结了第一季?最后一集 西北市场被强拆 高辅佐官被杀害,眼泪真的忍不住往下流。这是我从前常常说的那种:年轻人总是梦想走进官场,变成位高权重的人改变世界。可是真的到了位高权重之时,也早已与他人同流合污,洗不清手上的血,于是,那个梦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藏起了 甚至忘记了梦想,变成了走进黑暗中,也寻不到影的大人物。现在的当权者,也就是我们想要改变的那些人,当年也是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吧,现在呢? 张泰俊做出抛弃的选择是对的吗?只要为了达到目的,过程是什么都无所谓吗?满手鲜血的走向花路也是正确的选择吗?是政坛一点一点吞噬了那些因为梦想而曾经发着光的年轻人。 另,演员演技全程在线,期待第二季。
首集观感三星半,人物全员都有点面谱化,几个议员的刻画太反面了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致看主角团辅佐他们,李政宰还是帅的但在这部里不算很突出,倒是申敏儿和李伊利雅一个泼辣一个干练还蛮抓人。
几次觉得剧情要烂俗,结果都反转到转危为安。申敏儿演戏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李政宰演韩剧有点杀鸡用牛刀了。幸好节奏很快,不拖泥带水。
第一集就很精彩呀,李政宰真是每一条皱纹都帅呆了。
毫无拖泥带水,开篇直入主题。虽然部分戏其实可以猜出下一步的大致走向,但整体还是很优秀。多久没有这种把看文戏看出武斗戏的紧张感了,甚至比武斗还要更吸引我。不止男主,女主人设也极有魅力。这种双强组合真是杀我不见血啊,太有魅力了。更新,第三四集稍弱。
"辅佐官, 改变世界的人们"...明明是 "被世界改变的张泰俊”啊...暗指三位总统的恩怨情仇, 于是去知乎补习了很多野史, 感谢JTCB, 感觉这一下对棒子国的政治圈故事, 比对自家党国文化 了解的更多啊...关键字 【文在寅 复仇】,再看李政宰的那一跪,简直壮士啊!真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梦想和你,我都不会放弃”,多么帅气又付责任的情话啊!
政治题材观看门槛还是太高了,预计不会火。这剧是奔着“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绝对不知道,我作为以前的警察、现在的辅佐官,怎么就把我选到青瓦台了”来的,所以李政宰怕不是要念两句诗吧……
实在无法忍受高辅佐官遇害!!!
为小玩剧字幕组多颗星,说没看懂的一定要看小玩剧。字幕顺了之后就会发现,尽管是政治题材,但是非常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而且刺激紧张高潮迭起。编剧之前负责了《火星生活》,这次依旧延续自己拿手的风格,严肃题材却不沉重,充满人情味儿,还很接地气儿。一部剧囊括了官场的讽刺+职场的写实+奋斗的燃点+爽文的痛快+神仙般的强强爱情,李政宰和申敏儿太有cp感了。只求jtbc不烂尾。
1.作为政治题材似乎比较幼稚浅显 如果作为职场剧尤其是处理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同僚关系、意见相对关系 似乎更好 2.没想到男女主会有感情线 剑拔弩张的角斗场中隐秘的纯情 这点很抓我 3.终于可以不只是申敏儿的颜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