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日剧圈有一段时间了, 最近找到新的看剧资源又回来了,还 一口气开了三四部剧一起看. 这部有柴崎幸主演的<35岁少女>说的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昏迷25年后醒来继续生活的戏. 开始的时候 还想着, 身体已经35岁了,但记忆点还在10岁的时候, 中间有整整25年的空白,也太可怜了.这跟穿越到一个新世界没啥区别, 爸爸妈妈妹妹朋友们都变了个样, 只有自己没变, 听起来就感觉很寂寞呀. 果不其然, 开始的时候,感觉好励志好上进, 后来就每一集都有一种或许主角继续睡下去会比较幸福的感觉.像这个剧的某些评论说的,或许拍成电影会好一点, 做成剧感觉还是很沉重的. 作为一个卑微社畜, 看剧很多时候就是想放松和开心, 偶尔见识一下人生百态是可以,但何尝不是有一种想逃避一下现实的意思呢. 如果剧越来越沉重, 就是最后不是BE, 也会感觉好累呀.
看完9集弃,去他妈的合家欢结局。
剧在抽象与现实之间纠缠不清,我搞不懂到底是想讲一个现实故事还是成人童话,还是编剧就只是单纯的展示自己内心的矛盾纠结?
看完后不知所言,我没有被母爱而感染,没有为女主的变化而惊喜,每个人物都挺真实的,但又很抽象。
前五集女主因为心理年龄停留在十岁,她单纯直率,她靠着录音记得那些美好,拥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我和弹幕上很多人以为的一样,女主她是来治愈所有人的。我以为十岁的女主会是全剧最敢于面对生活的人。
我还在看剧中途开始自顾自的感叹,人在成长中失去了太多,比如相信自己的勇气,我无法像剧中女主那样,还能记得那些年少时珍贵的回忆和每一份感动。
结果剧情却打了我的脸,女主的时间开始流动,她也不可避免的变得像成年人一样,她也许本质上还是那个善良的小女孩,希望大家都能幸福,但是她做的事实质上却是没有考虑她人,任性,自说自话,她已经治愈不了别人。
这剧最抽象的就是编剧给她安排了一个“正确”的男主,换个角度想,不就是未成年少女叛逆离家出走和已成年男友同居的恐怖故事吗?
原本我以为女主保存着所有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女主会告诉我们,成长过程中不要丢掉初心。但电视剧告诉我,其实原来我以为珍贵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珍贵。它唤不醒以前的幸福,所以当女主母亲病倒后,我也没有那么触动,母亲的付出到底换回了什么?家庭的破碎,女儿的叛逆?
女主从最开始体谅着家人,到后面愧疚家人,再到后面指出家人把自己当做逃避生活的借口。家人将痛苦的来源推卸到女主身上,女主又何尝不是把自己痛苦的来源推卸到自己母亲身上?反思没用,甩锅最佳。
这部剧就像有一个评论说的那样,女主善良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她。女主黑化了,所有人又在期望女主回到从前。我完全理解不了,体会不了每个人的心理刻画。
心情乱糟糟的,剧里每一个人都没有错,每一个人都有错,每一个人都是无辜的,但每一个人都是活该的。我原本以为女主的经历让女主会变得特别,她确实很特别,但是最后又和剧里所有人一样,自私、逃避以及冷漠。
她并不是我想像中天使般的存在,带着包容与爱去治愈每一个人。她也只是一个被生活裹挟的苦苦挣扎的人而已。这让我有说不出的落差和失望。
剧的视角和切入点刚开始让我惊喜和期待,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另类讲述成长、人生的《坡道上的家》,但是后面的刻画杂乱且肤浅,仅代表个人看法。我果然不适合看这种剧,我不能评价这是好剧还是坏剧,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欢。
(一)
1995年,她10岁时,出门买豆腐。由于自行车刹车失灵,遭遇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她陷入长眠,沉睡了整整25年。
直到2020年,当她终于睁开双眸后,映入她眼帘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看到她苏醒后,老人以难以置信的口吻说:“这不是梦吧?”
老人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地注视着她。
她疑惑不解,“这个奶奶是谁?”
老人以期盼的眼神看着她:“望美,你认得我吗?我是你母亲。”
老人告诉她,这是25年后的世界。镜子中的她,再也不是事故前那个稚嫩的小女孩,而是个成熟的中年人了。
世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她再也不能当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了。35岁的身体里,承载着10岁的灵魂。她的心理年龄停滞在了25年前。但是时光之河奔涌着,呼啸着,一刻也没有停止。
在她事故发生后几年内,父亲也在努力,和母亲并肩作战。当得知她苏醒的机会渺茫,父亲万念俱灰,执意为她的生命画上休止符,而母亲坚决不放弃。无休无止的争吵,渐渐地磨灭了两人之间的爱意。父亲不堪忍受,选择离婚,与别的女人携手共度余生。
母亲全心全意地看护她,寸步不离地守护她,从而疏忽了妹妹。无论妹妹取得什么成绩,母亲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妹妹无法接受母亲的冷落,也离开了家。母亲一边勤勤恳恳地工作,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中,父亲长期缺席,母亲独自扛起家庭的重任。母亲如此坚韧不拔,从来没有放弃过她,终于等到了她苏醒的那一刻。
(二)
广濑结人是她的初恋。他接受她母亲的委托,答应在她面前扮演一个出色的成年人鼓励她。他在她家人面前,刚开始还伪装成翩翩公子的模样。
但后来他还是撕掉了伪善的面具。他不服从演戏的安排,在她家人面前公开叫板,大放厥词。
他起初如愿以偿当上教师,然而他早已辞职,现在只能靠跑龙套维持生计。他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多年,见识到现实的残酷,褪去年少的单纯稚气。
他残忍地揭露现实的黑暗。他怒斥她,如果她不苏醒,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她无忧无虑地沉睡着,不用为生存问题而烦恼。事业落魄的他,将多年累积的失意,发泄在她身上。
初恋面目全非。现实也不是她理想中的世界,这个世界仍然是腐朽崩坏的,并不是她25年前作文中,那个和平美好的世界,那个没有歧视和战争的世界。
她无法承受打击,在母亲的臂弯中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他甩下现金(母亲事先付给他的酬金),拂袖而去。
当初欢声笑语的家人,在她事故发生后,四分五裂,分崩离析。这个残酷的现实,犹如晴天霹雳,她悲痛欲绝,失声痛哭。
(三)
当他得知她失踪后,不放心地寻找她。正如他所料,她就在学校。她以羡慕的眼神望着校园里面嬉戏的孩子们,向往着她错过的学生时代。
他跟随着她去了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承载着他和她的共同记忆。
她悲伤地复述《毛毛》的台词。《毛毛》是一部时间幻想小说。25年前,他将这本书借给了她。她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本书的书名。
她声泪俱下地说:“要是当初没醒过来该多好。”
看着伤心欲绝的她,他于心不忍。他向她剖白心声,在他记忆中的她,会为别人开心而开心,为别人悲伤而悲伤。她如此纤尘不染,明媚率真。她是纯真美好的天使,也是他的初恋。
当她遭遇事故后,他后悔莫及,因为他再也不能向她表露心意了。但是25年后,他终于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他真心实意地对她说:“你能醒过来太好了。虽然世界变成这样了,你能回来太好了。你看,我们又一次重逢了呀。”
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他的言论打动了她的心。他仍然是25年前的那个正直善良的少年结人同学,恋慕她的结人同学。
她欢欣雀跃,以热切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地呼唤着他的名字。他笨拙地回应着她。
即使过了25年,她仍然在他心中占据一席之地。25年前他对她的爱恋,重新复苏了。
(四)
母亲要求她跨越25年的光阴,迅速地成长起来。这对她而言,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无所适从。无助像一张密密匝匝的蜘蛛网,将她所吞噬。
母亲不让她穿童装,不让她吃儿童套餐,不让她玩儿童游乐设施。她的童真乐趣,被母亲独断地剥夺了。母亲不允许她继续停留在10岁的心理年龄中,禁止她做不符合年龄身份的事情。
虽然刚重逢后,他毫不留情地伤害她,但是在她诚惶诚恐地对这个世界伸出触角时,就沉浸在他不遗余力的爱中。他面对着不谙世事的她,和蔼可亲,笑颜温暖。
当她不顾劝阻地骑上自行车,在事故发生的道路上疯狂地骑行时,他提心吊胆,心急如焚。他拼命地追逐她,甚至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当看到她平安无事,他如释重负。
他发自肺腑地告诉她:“你就保持现状吧,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做大人。不要在意你的外表,去做你想做的事就好。”
他纵容她,他愿意陪伴她一起慢慢地长大,帮助她找回失去的25年。经济不宽裕的他,为她慷慨解囊。他给她买她钟情的童装。他请她吃儿童套餐。他允许她玩期待的蹦床,让她尽情地释放童年的激情和活力……
(五)
他多年前接受她的建议,决定当上教师。那时他第一次当班主任,每天忙得精疲力竭,没有时间关注那个被欺凌的学生。
当这名学生自杀后,他懊悔不已,他明明知道霸凌的事件,却选择了逃避,什么都没有为学生而做。他引咎自责,他没能拯救学生的生命,他剥夺了学生光明的未来。
这次他在她的鞭策下,他终于敢于面对那失败的过去。他到自杀的学生墓前,满怀愧疚地表示抱歉。在学生痛苦煎熬时,他没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自杀后,他自暴自弃,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他要告别跑龙套的生涯,重拾当教师的理想。他和过去挥手告别,整装待发,重新前行。这次他不再踌躇,不再彷徨。
(六)
虽然她的身躯已经35岁,但是母亲一直担心着她那年仅10岁的灵魂受伤。母亲认为她念念不忘的初恋,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模样。
母亲强烈反对他们的恋情。即使母亲逼迫他删掉她的联系方式,他仍然没有和她断绝关系。
母亲逼迫她在母亲和他之间二选一。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他,她不顾一切地离开母亲家,居住在他家里。
她总撅起嘴唇,期待着他的吻。然而他责任心强,屡次拒绝她。他告知她,在这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获得她家人的认可。
(七)
她致力于修复破裂的家庭关系,让家庭再次恢复欢声笑语。她召集父亲和妹妹聚集在母亲家中,希冀大家相处融洽,像往昔那样亲密无间。
然而妹妹无情地打破了她的幻想。妹妹的话语,如此残忍冷酷,就如尖锐锋利的刀,毫不留情地掷向她。
妹妹叫嚣着:“不要再做这些无谓的事了好吗。如果是这样,那个时候你还不如死了!”父亲忍无可忍地打了妹妹一耳光,妹妹夺门而出。
她深受打击,畏畏缩缩地躲起来。他非常担心她的安危,心急火燎地寻找她。
大雨滂沱,也象征着她的心境,她泪如雨下。她哭着给他打电话:“我在25年前死了是不是更好?”
他立刻否认:“你在胡说什么啊,当然不是了。”
他终于找到了她,她正蜷缩在书柜面前瑟瑟发抖,潸然泪下。
她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她的泪水从面颊滚落,也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看着失魂落魄的她,他心痛难抑。她的悲伤对他而言,不啻于酷刑。他无法忍受她眸中的光芒熄灭。
他对她满怀怜惜,她就如温室的小苗般天真无邪。他小心翼翼地呵护她,唯恐她受到伤害。
他希望她逃离痛苦的深渊,希望她的梦想能实现,希望她能当上播音员,希望她的家人能重拾笑脸,也希望可以结束她25年长眠带来的痛苦。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愿意为她而做。
他信誓旦旦地向她表明,他愿意和她在一起,愿意和她一起面对那些真实惨淡的人生。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他都绝对不会离开她。
他的表白如此炽热,温暖她冰冷的心。
夜幕降临,她和他都被笼罩在黑暗之中,窗棂之间折射的一缕光芒倾泻在他们的身上。
他缓缓地靠近她,柔情地吻她。她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吻。她的心在黑暗之中,但他的吻就像光芒,照亮她的心。
她破涕为笑,虽然她的家庭分崩离析,但是她的身边有他在,足矣。
(八)
他为当上教师,不得不遵守学校的经营方针,放弃自己的教育主张。他为了生存而妥协,而她不希望他改变。他的现实主义无法接受她的理想主义。由于观念不一致,激烈的争吵爆发在他们之间。
她怒不可遏地对他咆哮,她决定从今往后,只为了自己活下去。她再也不会祈祷别人的幸福,也不想给大家带来欢笑。
她打包行李,愤而离开。
(九)
他和她举行盛大隆重的婚礼。他们的亲朋好友站在两侧,纷纷向她表达谢意。因为有她的鼓励和支持,他们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此梦幻,如此美好,如此不真实。
她如此天真烂漫,这是她的梦吗?当婚礼中的他揉揉眼睛,她的身影就像泡沫一样消失了。
原来这不是她的梦,而是他的梦。他在床上醒来,身边空荡荡。
她已经离开他家,但是她也没有回到母亲的家中。母亲心灰意冷,准备卖掉房子,卖掉盛满家人共同回忆的房子。
等家人再次看到她时,是在网络上。她的直播如此火爆。
她住在暗灰色的房间中。这房间没有任何烟火气息,只有床,只有摄像机,只有桌子。她将极简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沉睡25年的她,深知时间弥足珍贵,然而她身边的人却一直在浪费时间,不肯为修复关系而努力。她无法改变他们,就转身离去。
她的直播以购买时间为噱头,吸引大众关注,提高广告点击率。
她身袭灰色的长裙,她的表情如此冷漠。她将所有关爱她的人,都拒之门外。无论是父亲,妹妹,还是他,都无一人能动摇她的意志。她的言辞如刀,将他们刺得鲜血淋漓。
他多么希望她能恢复原来的面貌,那个渴望着美好世界的她。走投无路的他,匍匐在她母亲的家门口。他跪下高傲的膝盖,卑微地向她母亲恳求,相信只有她母亲才能让她回头。
母亲登门拜访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但她仍然无动于衷。
母亲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锲而不舍地守护她整整25年。在这25年漫长的时光中,母亲就像在个看不见终点的迷宫中拼搏奋斗。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体贴入微地照顾她。
她的生命就是由母亲所赐予,她的生命也是由母亲所守护,而她却没有按照母亲希望的方式而生活。她的心就是仿佛一个坚不可摧,刀枪不入的城堡。她这样的现状,并不是众人所希望的。
母亲心如死灰,将她的头推出窗外。母亲想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唤醒她迷途的灵魂,让她回归正途。她胆战心惊,魂飞魄散。
等她恢复意识后,母亲已经昏迷在地上。
(十)
之前的她天真无邪,懵懂无知。那么黑化后的她,就是薄情寡义,忘恩负义。
她明明知道,母亲为了她,而失去了所有。丈夫不受重视,小女儿备受疏忽,都纷纷地离开了。母亲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人在原地坚守,终于等到她苏醒的那一天。
然而,当母亲在重症监护室内昏迷不醒时,她却不为所动。面对父亲和妹妹焦灼不安的神情,她仍然铁石心肠,表情冷漠如霜,甩下轻飘飘的一句话:“我已经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母亲守护她整整25年,她却连几分钟都吝惜,扬长而去。这样的她,真是面目可憎,无情无义。
妹妹守在母亲的病床边,照料母亲。虽然妹妹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母亲所疏忽,但是妹妹爱母亲的心情却远远胜过她。
如果母亲意识清醒,会撕心裂肺。倾注25年心血的大女儿,扬长而去。反之,却是不受关注的小女儿留在母亲的身边。
他的家庭关系也是千疮百孔,他和父亲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偶尔父子之间短暂的相会,没有其乐融融的情谊,反而是漫无止境的争吵。
当保姆给他打电话时,他还百般嫌弃和厌烦,不愿意登门拜访父亲。当父亲逝世的噩耗传达到他的耳畔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站在父亲的遗体面前,虽然表面淡定自若,但是内心还是悔恨交加。他再也没有机会修复关系了,他永远地失去了父亲。
而她还有补救的机会。他不想让她也悔不当初,抱憾终身。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说她。他的劝说振聋发聩,终于唤醒了她尚未泯灭的良知。
她到母亲的病房,看着疲惫不堪的妹妹,试探性地讲述蜻蜓和报警器的真实故事。
在命运发生转折的那一刻,母亲一如既往地唱着蜻蜓的歌曲,报警器发出尖锐的响声,蜻蜓在窗棂翩跹起舞。伟大的母爱孕育奇迹,沉睡整整25年的她苏醒了。
妹妹听完这个故事后,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似的,迫不及待地去实践。为唤醒母亲,妹妹不择手段,义无反顾。
姐妹俩在母亲的病榻前,一起唱着蜻蜓的歌曲。奇迹降临,母亲睁开了眼睛。
虽然母亲的意识恢复了,但这只是回光返照。由于长年的积劳成疾,母亲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母亲命悬一线,即将撒手人寰。
母亲虚弱不堪,气若游丝,生命的气息逐渐地流失。在弥留之际,母亲向两个女儿表达歉意。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母亲阖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疲于奔命的一生。
她回到母亲家中,翻阅母亲生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从日记得知,母亲劝说她之前,希望能全家四个人能聚齐,亲密无间地享用寿喜烧。家中的冰箱,也装满寿喜烧的食材。
为实现母亲的遗愿,她和妹妹,父亲三个人久违地一起吃寿喜烧。
她情不自禁地去屋子里寻觅母亲,却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房间。这个将她视作掌上明珠的人,全世界最爱她的人,却永远地缺席了。
(十一)
她受邀参加同学的婚礼,而司仪不知所终。她在他的建议下,代替司仪在婚礼上致辞。同学的母亲阻挠女儿的恋情,在婚礼上大吵大闹。
她一番长篇大论后,母女俩就冰释前嫌,抱头痛哭。她在婚礼上的即兴发挥,就能打动母女俩,可见她才思敏捷,谈吐不俗。
她的闪光点也被婚礼上一个宾客发现,宾客向她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去北海道当播音员。
“无心插柳柳成荫”,她终于实现了童年时期的理想,当播音员。但是她不愿意独自奔赴北海道,因为她不想离开他。然而他支持她去北海道。
他明白真正爱她的方式,不是让她如金丝雀般被禁锢在狭小的笼子里,而是让她如鹰隼般翱翔在辽阔的蓝天中。他让她在人生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桔梗之花,如果有兴趣欢迎关注。
刚上架就关注了,题材很吸引我。攒了7集终于去看了,一路哭了7集,导致次日眼睛都肿了……
平静之后想翻翻影评找找共鸣竟然没有!?嗳,不对劲,我是异类???
这么好的片子怎么没有大神来写评呢!!!我继续蹲守。
一个人先碎碎念一番。
虽然看着弹幕里都在吵架,却也丝毫没影响我的观感。每个演员都很尽职,一点都不出戏的呀。
质疑小朋友演技?10岁的孩子本来就是浮夸的啊。
质疑编剧人设?现实中也没有这样的例子供参考啊。
我觉得自己能哭7集是泪点太低,朋友说可能是在某方面共鸣感太强了。
妹妹那种缺爱导致的讨好型人格囿姐姐对现世的困扰和对当下的焦虑囿青梅竹马的爱(而不得)囿爸爸的懦弱囿妈妈的强势囿……
虽然我没有一睡25年,但也总身心不和,即使有时会觉得如今能拥有成熟思想的自己很好,却内心里仍然有一角别扭地固守着过去不肯长大。
不过这社会又何止我一个巨婴。
成年人的世界“不得已”的事太多了,你能清楚看到每个人对生活的妥协,也能看到他们理想被耗光的样子。赤子之心能唤醒浑噩的人,却不能当饭吃。不过谁又不想保持纯真呢?
现世还有没有得救?有爱或许可以。
第8集貌似结婚了,我等周末补完结局。Happyending谁不爱呢。
今天偶然听到圣代的一首歌,就拿其中一句当标题了。
反正我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只要我觉得就够啦。
既然00后说自己是老阿姨,那我就敢说自己是35岁的少女~
坂本太帅了,像我初恋(好不要脸我先说了)
感谢有你——《35岁的少女》,让我发现世界的又一美好,可爱的人儿还是挺多的,我决定把坂本加入我的关注名单~~~
以上。
----------------------------分割线--------------------------
看完最后2集来补。
最近有时间连续看了好几部电影,恍悟,很多剧如果能停留在倒数一集、或者电影停留在最后5分钟之前,才是现实。
但因为是故事,是描绘的理想世界,所以在万众期待下才有了后面的“结局”。
可真正能够戛然而止的才是生活啊,毕竟我们是被现实推着往前走的,而不是被少女鼓励着可以追梦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才发现,我虽然快35岁了,但却失去了少女的纯真。
Keep your childish innocence,臣妾似乎很难做到,希望能有一丢丢就好。
《35岁的少女》讲的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望美因为一场事故而长睡不醒,等恢复意识已经过去了25年,这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心灵和身体的反差,更是周围人的变化:幸福美满的一家四口早已分崩离析,还在望美身边的只剩下母亲一人。父母离婚后父亲和一个单身母亲结婚,妹妹受不了母亲整天守在姐姐身旁早早搬出去住。甚至连小时候憧憬的青梅竹马结人也变成一个混日子的大叔。母亲在接望美回家之后叫来了父亲、妹妹和结人,想要维持事故前的样子,但变大的身体与狭小家具的格格不入、镜中已经有些衰色的脸都在反复提醒望美现实的残酷。或许是出于发泄,结人假装描绘自己如何当一名亲切的教师时话锋一转吐槽学生如何不听管教、家长如何苛责,于是糊里糊涂辞去了老师的工作,现在靠打零工赚日薪过活。临走前还不忘抱怨这个令他绝望的世界。大概是意识到被成人社会的残酷虐得体无完肤的自己过分地把阴暗想法传递给望美,结人的内心也很苦闷。在听到望美离开家的消息后马上去找她。在他们曾经一起看书的阅览室里,结人终于吐露心声,其实他一直很喜欢总是很阳光开朗的望美,自己也正是因为望美的一句赞美而选择当一名老师。在知道望美出事后一直后悔没能早点向她表白。面前这个一脸害羞的大叔(doge)终于又回到望美记忆中的那副模样。回到家的望美鼓起勇气,揭开那块母亲担心她看到自己样子难受而盖着的布,盯着镜中的自己,开始接受现实…… 女主柴崎幸演技真的很厉害,一举一动都是很自然的小女孩的样子。坂口健太郎留着胡子的形象和之前青春爱情电影男主相去甚远。剧中有很多小细节都处理得很用心: 望美做梦梦里妹妹很小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冷淡 望美父亲自夸时后辈转过身马上露出鄙夷不屑的表情 望美出院回到家院门的姓名牌从“今村”改成了“时冈” 从望美知道自己不再是十岁小女孩开始就灰暗的色调。直到她听到当时的青梅竹马成为他小时候理想的老师时,整个房间有了温暖的阳光,她也不再是怯生生地观察周围,而是认真听结人讲他是如何关怀所带的学生们 希望望美可以继续用她像太阳一样温暖的心让身边重新恢复欢笑与纯净 我太喜欢柴崎幸双马尾的形象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在朋友圈写的感想,突然想起来在豆瓣标记一下。正在看那里不够写只能变成影评,但是其实写得挺水的🙈
看到很多人说了这个剧的缺点,诸如第八集开始科幻班的场景设定、女主后期御姐造型和前面迥异……当然,这个只有十集的小剧,本来我也只是当作这个无比寒冷、新冠肆虐的冬天周末,打发打发时间的。甚至,我很羞涩地说,我是为了坂口健太郎的颜来的。我早在微博上就被他那句台词吸引……
坂口健太郎今年刚好30岁,为了饰演35岁的结人,就蓄起了小胡子。结果真的帅呆了好吗?!
但是,看完这个剧后,我发现里面藏了一个很大的感悟,这是关于生命、时间的突破与思考。女主醒来后遭遇的重大打击,换了谁都是生不如死的痛苦,但是靠着女主天性乐观,这是化痛苦为希望,是对消失生命的弥补,是抗争,是人活着的意义!
当小爱觉得现在还坚持播音员的梦想很奇怪时,望美一口气说出两个大器晚成的日本作家。
夏目漱石被誉为日本的鲁迅,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松本清张是日本数一数二的最早的推理作家,而且与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并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东野圭吾、宫部美雪等悬疑推理小说家皆深受其影响。
望美最喜欢的童话书《毛毛》中的乌龟,偷窃时间,这个小细节的设定,也是暗示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或多或少都在被偷窃。编剧在这里小声地告诫我们,不一定非得像望美那样沉睡25年,时间的窃贼打量着everyone of us。
醒来后,当然也会有焦虑。结子像教师一样说教、灌鸡汤的时候,望美反而明明白白承认了这一点。
《追忆似水年华》的镜头一晃而过,翻译成《寻找失去的时间》,不就是普鲁斯特版本的“时间窃贼”吗?
还有爸爸在另一个家中的儿子,善良的他遭受社会暴击后成为了家里蹲,但他在自己的房间中尝试了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也许他也35岁了,他说从小学之后就没有成功过,他在小学毕业时就死了。这是他经历的“昏睡25年”。但是,最后他在家人的帮助下也苏醒过来了,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希望。
第九集妈妈去世了,狂飙泪的地方。妹妹用新的感悟,对着35岁的姐姐画了获得优秀奖的画作,来到妈妈的墓前。时间的魔法已经作用到望美之外的地方了,连家人都对望美的35岁,对时间和生命本身,有了突破性的认知,都成长了。
最后,是小爱和情敌之间的对话,导演在这里借两位女配的台词,说出人生很诗意很悲伤的真相——时间不会驻足听我们哀叹。小爱拒绝了渣男,和曾经的情敌有了共同的见解,人生患难见真情,大起大落看得开。年轻人在最美好的几年中和渣男渣女搏斗,突然在放手的那一刻明白过来,自己才是生命的本真落脚之地。见风使舵、游刃有余的前男友最后成了全剧的唯一loser,以为自己战胜了时间的人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剧就是这样,当人在时间面前败下阵来,被莫名其妙地偷走生命,不必悲伤,不必停滞,缓缓醒过来吧,带着水波涟漪在清风中前行吧!接受时间流走这个事实吧!
剧情一般,没啥亮点,唯一值得欣慰的点大概是龙星凉终于不再演热血傻憨憨了。哎!希望编剧后续能满足我嗑继姐弟伪骨科cp的恶趣味,不然爱酱和大耳朵凉的角色也太无趣了吧,完全工具人。PS柴崎幸和坂口、爱酱同代设定太迷幻
虽然结局全员都找到了momo里所谓的“我”让我觉得好不真实,不过才一年,女主经历了太多了吧……可能这样的结局能够中和一下她的不容易,妈妈是最不容易的,为妈妈哭泣。
看剧的时候不断在想,女主沉睡的20年就像日本这个国家失去的20年的一个隐喻,经济几乎停滞,甚至倒退,老龄化来袭,年轻人丧宅浑浑噩噩,或是社畜或是废物,看不到未来,剧情一部分是复健,一部分是救赎,比较压抑,就不追了
柴姐真的太可以了
不看了,看了半集,心老了20岁,再看就想退休了。
游船写的这什么鬼东西啊,学生自制舞台剧吗。如此戏剧化的设定里插满了这么多极其人为生硬的冲突。部分场景惊悚得我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游船真的没救了,冈田惠和还能搞个喜剧,野岛伸司还能写个开关,就他这几年眼看着彻底没指望了。没救了,放弃吧,ntv何必还要上呼吸机把命续着呢。
柴崎幸演技炸裂
真不是为了满足部分欧吉桑对御姐身萝莉心的恶趣味?深度昏迷25年都能醒来,没两下就能活蹦乱跳,还能对周围的变迁悲伤、委屈或高兴,对25年前的一切事无巨细记得清楚,还能烦恼母亲对自己的过分保护——这不叫昏迷,这就是睡了一觉罢了,简直幸福。真正长期昏迷的患者即使能醒来,都不比植物人状态好多少,肌肉和骨骼基本作废,语言、动作、意识全部归零,并且失去学习的能力。什么时候那些编剧才能不把长期昏迷拍成睡了一觉?
居然能全员HE,游川老贼真有你的。而且强烈怀疑他对——不谙人情世故的女主、强势不近人情的母亲、懦弱怂包窝囊父亲、温柔嘴炮但没出息的男主,和缺爱妹妹爱男主这套子人设班底有什么奇特偏好。
人物脸谱化严重,剧情强行转折没有逻辑感。发火发的莫名其妙
第一集的剧情有点飘,总感觉编剧没有做充足的案例调查,昏迷的病人在昏迷期间并不是完全没知觉的,所以女主的那25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卡司很了得,只是柴崎幸目前的演技有点尬,有几个地方都把“天真”演成“弱智”了。。。忍着难受看完前两集,完全不想看第三集。
不知道在干什么,让柴姐铃木阿姨和桥本爱演这种剧本良心不会痛吗……这位编剧应该感谢隔壁还有一个更疯的,不然本季医学奇迹奖非你莫属了
我觉得没有一个妈等了25年孩子醒来第一句话会是冷静听我说你睡了25年现在35岁了,为了戏剧冲突也不会……游川这本子是不是情绪不稳的时候写的 角色要么戾气十足要么突然情绪转折而无论哪种情绪爆发都生硬得要命。。
意料之外的沉重...其实拍成电影比较好,拍成周播电视剧的话感觉追不下去。如果真的是哪天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已经昏睡了25年,周围早已物是人非,估计心态要崩了,柴崎幸演的不错,图书馆那里看得鼻头酸酸的。但是为啥要让坂口健太郎来演柴崎幸的同龄人啊,这两人本来就相差整整10岁,在剧里看着违和感真的超严重。
成年人的世界和十岁女孩的视角 立意不错故事一般 以及柴崎幸和坂口健太郎一看就不像同龄人啊
年龄差有点大,坂口健太郎比柴崎幸小十岁呢,弄个胡子装老也看起来太年轻,不如找个年纪大点的男演员
卡司强大,各种浮夸。
【NTV 20秋 土十】全员心理缺陷。坂口健太郎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俳优了感动,王牛ED好听的。
又是游川喜欢写的那种“天真”主角试图抵抗不断变化的世界,改变周遭亲友的路子,剧本从第八集望美的突兀转变开始崩塌,第九集母亲的突然死亡直抵最终回的强行HE,所有问题居然瞬间迎刃而解,童话可以写,但不应该更有说服力一些吗?现实多残酷啊,哪会这么“纯真”。铃木保奈美是当之无愧的全剧演技天花板,柴姐也有高光时刻,其他人就挺一般的,当然因为剧作本身也没什么发挥余地就是了。就,希望游川下次别带bbl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