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视剧是朋友推荐我看的,说实在话我作为一名10年的独活女子,对于这剧前面几集女主的心理活动表示还是太嫩了,也许是基于日本这个特殊的想很多的民族背景下,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内心的强大这个不同人是不一样的,就不做过多评价
就是特别吐槽疫情下这种洗脑的消费主义吃相有点难看,真正独活的女子内心成熟的都会思考理财(让自己资产升值),然后个人能力提高与意识成长,因为生存不仅仅享乐;然后工作之余的生活,其实方式太多了,不一定都花费那么多钱💰,逛免门票的博物馆,或者低价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公园,山林等都是很棒的活动,每一集都是消费消费消费,真的是打着独活女子名头强行消费主义洗脑,看一本好书,在家听音乐喝喝茶其实就是很好的。
再说一句现实的话,疫情下个人的储备金是很重要的,建议各位姐妹看看BBC的纪录片《无节制消费主义的元凶》,不管男性还是女性,独活要考虑的绝对不仅仅是消费消费消费😂
一打开,滤镜差点给我劝退,快进了下看到她一个人坐在吧台,另外几个顾客一起坐在卡座,这种对比我经常遇到。当她听到别人点餐时说“我以前也这样,现在我已经解脱出来了。”由此决定看下去。她问“为什么要先点盐味牛舌呢?”然后就问了店员并且得到答案!接着竟然又问了一个问题。这种无关痛痒,别人都不会关心的问题,是我每天都莫名其妙想到的。而我只会自己想想,不会多问,为了融入,我一定也会学别人先点牛舌即便可能我并不想吃,但更多时候我其实根本不会思考我想不想吃。所以当她问出来的那个瞬间,我感到一种如释重负,一种爽快,仿佛那一刻我突破了自我,打破了一些墙壁。
接下来一个人做的每一件放在别人身上会结伴而做的事,我都感同身受。很多次,我冒出一个想法,紧接着我会觉得难为情,算了。比如limo都是一群朋友一起嗨,比如高级餐厅哪有一个人去的,比如自己逛动物园感觉好孤单啊,别人都是成双成对看电影我每次都一个人显得我好可怜啊.....
我想要独处,但是总会脑补“别人怎么看”。这部剧就好像为了治愈我,告诉我“这叫独活,懂不懂,这是一种fashion的生活方式哦。所以,你别不好意思啦!”
至于说是消费主义的硬广,我倒觉得OK,因为我的生活也是这样平淡,下班之余会去户外或吃哪家餐厅,剧集倒是提供给我一些新思路。
真的,我太讨厌那个粉紫粉紫的滤镜了,看得人难受极了。
不知道导演是出于什么原因加上,我看到的多是在外出有阳光的时候,难道是为了掩饰那是提前下班的阳光,不该如此猛烈才这样子吗?
我不理解。
打开之前,我只是浅层地去理解剧名,一集过后,我懂了。这真的是推荐,很认真地推荐,更详细的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都直接说出来了,这种操作,我只在综艺上看过,连续剧还是第一次。
独活,即独自开展活动,更直白点,就是想干嘛就干嘛,忠于自己的欲望。
在现代生活,独活这种生活状态在未来,将会更多人采用,这里不探讨其他状态,就剧中所呈现出的独活,且适合女性的模式。
人嘛,是独自降生到这个世上的,离去的时候也是,既然生死这种大事都这般,那其余、活着的时间,也可以做独行侠。
从不了众,那就从自己的心吧。
瑞思拜~
1、高级桥车给自己庆祝生日;
2、去动物园看自己想看的,去海洋馆漫无目的地逛着;
3、去星宿馆看星星,一人去情侣旅馆;
4、乘坐热气球,感受一把成为鸟,在天空飞翔的滋味;
5、去吃法式大餐;
6、乘坐夜游游艇感受工业机械带来的生命力;
7、自力更生去烧烤;
8、感受站立式居酒屋;
9、运动的乐趣;
10、温泉的仪式感,一人桑拿的自在;
11、去游乐园,把所有的项目都玩一次,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
12、实现吃得自由,寿司吃个够;
我想了想,以上那些推荐,有些我还是挺想试试看的,2、3、4、5、6、10、12,这些我都要加入我的待办事项里。
好比啊,我出去玩是那种必须所有的点都要玩到的人,我看着惠子在动物园海洋馆如此悠闲地溜达,很多时候我就像那对情侣一样,走马观灯般,快乐是有的,但累也是难忘的。我也许可以试着跟她一样,慢一点,再慢一点。
至于,游乐园那些刺激人心的项目,我想我是不会去尝试的,无关乎喜不喜欢,是身体不允许~
那些摆放得如此精巧的小细节,究竟只是点缀还是需要搭配一起食用呢?惠子对于法国大餐的疑问,也是我纳闷的。
不得不说,高级餐厅的服务质量就是不一样,经理的回答,一方面缓解了提问人的尴尬,另一方面又表示出,你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这是我们的荣幸。
这一餐,看得我啊,那个馋呐~~
热气球和法国大餐这两个是我最想要去做的。
高空,远离人群和各种喧嚣声,四周如此寂静,能听到的也就是头顶冒着热气发出的阵阵嘶嘶声,还有偶尔的鸟叫。
越高,温度就越低,空气就越稀薄。
越高,人就越渺小,望得也就更远。
越高,什么就都无须想,时间缓缓流过,远处升起的太阳带来些许暖意,风也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偌大的天地间,身在其中,好好感受,牢牢记住。
还有,惠子的心理活动,好多时候我都无比赞同,猛点头同意。
过于在意他人眼光,以至于不能很好享受当前的好物美景,活在自己脑补出来的尴尬境地。其实是知道的,别人没空,也不在意你,可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我看着惠子一步步突破心里障碍,越来越自如地在独活里感受事物的美好,那是我所做不到的,也是羡慕得紧。想了想,迄今为止,我所能做到的独活场面,也就只有看电影而已。
我要想惠子,想每一个独活女子学习。
第一步总是有些不易的,我想惠子看着那位女生第一次尝试的不自如的样子,该是想到当初的自己吧。我们只是从两人或更多变成一人去体会而已,喜欢的东西还是那些东西。
也许跟心情有关,但跟味道无关哦~~
爱好兴趣,是没有男女之分的。
有时候,没有包装掩饰是好的,但也只是偶尔想想而已。(握手!)
大家都一样,并非只有我一个~(不喜欢被定义,男孩该如何,女孩该怎样...)
为什么想独自喝酒?
喝酒是为了醉吗?
喝酒是因为喜欢啊!!!
我膝盖二次中枪!
生而为人,我道歉,我懒!
老妹儿,这三字,让我决定截图留存了!
如此有仪式感的温泉套餐,我必须留着,有机会试试看。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啊!
导演,你是不是憋了很久呀...
最后,致每个人。
结婚还是单身,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问问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江口姐姐终于主剧了,开心!❤
看多了国内一张张精致完美的脸,我越来越欣赏由内而发的人格魅力了。比如香川照之、安藤樱、柄本佑以及江口德子。这些人在常规审美中可能都不算特别美的那种,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灵魂在闪闪发光。这才是演员啊,也许他们演不了天下第一美女第一帅哥,但他们能演好直击我们心灵的一个个小人物。
过了25岁之后,越来越关注自我,而不是别人的眼光,毕竟我们的人生是我们自己的,不想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就像剧里所说的那样,和别人一起吃烤肉的话,注意力全部都用来聊天了,肉只是个工具,和大家一起也许很快乐,但也忽略了烤肉的本质,回想起来的时候只剩那个人当初说了什么话,而想不起来肉本身的味道。
很开心看了那么多催婚剧以后,能遇到一部这样的剧,这部剧的受众在当下来说注定是小众的,正如同小众的我们也在拼命努力活出自我一样。
结婚、独居、生子、丁克,这些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选项而已,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选择权,所以别害怕,选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了。
人生只有一次,我想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Ep2
看完第二集,还是想大喊一声,真的是我本人啊!!
一个月之前辞职离开那座城市的时候,抱着也许这是最后一次的心情,特地去了海洋馆。买了套票,花了比女主贵一倍的价钱,日本的门票真的好便宜,上次去电视塔也是,比我去天空树贵了近一倍。
说到结伴旅行的经历,就不得不提十几年前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跟团旅行的时候,去的都是热门景点没错,但总像赶场子似的火急火燎,一点都没有一个人旅行的惬意和自在,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跟团游了。
大熊猫🐼觉得委屈😞
女主你有空了好好看看我们的当家国宝嘛,它这么招人喜欢肯定是有原因的啦!不过你们的熊猫资源那么匮乏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确实,辛辛苦苦排那么久的队,结果和自己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真的是挺失望的,排除这种限时限流看运气的活动之外,与囫囵吞枣完成任务打通关的旅行相比,我更喜欢去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想待多久待多久,与有名的热门景点相比,我更想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喜欢的地方。
所以有人说,一个人的时候,更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喜欢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谈,也喜欢和自己对话,这并不矛盾,做自己就好了。
Ep3
女主这次去了天文馆和情侣酒店,而我刚刚看完了柯南剧场版《绯色的子弹》。
昨天订票的时候看到最佳观影区一排4个,被人预定了两个,只剩左右两边各一个位置,那时候就在想,幸好我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话就有一个人不能坐在最佳观影区了。今天去了现场发现订两个位子的果然是一对情侣,有一个妹子订了剩余的那个位子。
以前的我会觉得,结婚生子就像上完小学上初中,上完初中上高中一样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过了25岁以后,我越来越感觉到,好的爱情和好的出身一样,都是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东西,但我不愿意将就。我没有信心能找到一个我爱且爱我的人,也没办法接受自己和一个没那么喜欢的人共度一生。我和我自己的父母都相处不好,我没有办法想象和别人的父母该如何相处。
这不是逃避,只是我们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已。
女主在天文馆里睡着了,错过了美丽的星空,于是她决定再买张票再看一遍,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去台场旅行的时候,第一次坐建在高处的地铁,为了好好欣赏从高处环视的景色,来回坐了3圈。一个人出来玩,就是这么自由这么任性。
说到酒店,其实我更喜欢青旅,大概是因为穷吧哈哈🤣
对于我来说旅途中的住宿环境没那么重要,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一个人的话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理位置,用最划算的价格欣赏同样的风景,不也挺好的吗?
初看独活女子推荐,感觉还蛮平静治愈的,但看到第二集,就感觉不太对了,细细一想,这不妥妥的——披着大龄单身不婚不育女性外衣的旅游宣传片么。
难道“独活”就是必须要到处花钱、吃吃喝喝、享受玩乐?感觉不太对呀。
若是以旅游宣传片来看,这剧还蛮有“指导手册”的作用,也不错,若是想拍旅游vlog,这种方式也蛮好的。
为了之后自己回溯来记录~
✅第一集:吃与生日
吃——“牛百叶+里脊肉+牛杂汤”独活烤肉套餐
💬食物好不好吃,与多少人在吃无关
体验——礼服店与豪华车上的“单人蛋糕”
💬感受当下的感受
✅第二集:地方特色动物园
💬看水族馆/动物园是为了通关吗?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动物都看完?
3.5,比较喜欢的,自己吃法餐,自己坐过山车,自己住情侣酒店,自己坐热气球。
要多爽有多爽!会演戏就是会演戏!江口德子把独角戏的各种内心os演绎出来也非常出彩不尴尬。女孩子无论选择怎样生活都应该让自己舒适快乐呀
东电眼看着拍了byplayers的大电影挨不住了,得靠着深夜广告片回血。不难看啦。就是女演员拍美食番,只嚼不咽是什么毛病,不犯恶心哦。高畑充希和仓科加奈只嚼不咽也就算了,靠着演技出圈的江口德子也只嚼不咽,凭什么?另外,为什么一到这种生活小品剧,就喜欢怼着女演员的脸拍,但凡江口德子有怼着脸拍的价值也不至于混到现在才开始主深夜剧。不过,意外的,江口德子硬生生靠着演技把广告片撑起来了。
最大目标是做单身富婆
嗯,美食就是要一个人吃才过瘾啊。
喜欢热气球那集:你为什么没感到风,因为你已经成为了风的一部分
打着女性题材的消费指南...怪失望的。不花钱的单独活动有太多可选了好吗
同样是独活,和隔壁羊姐比起来,这部女主有的时候会有种莫名的优越感,而且其实本质更像是一部探店广告集。
吃的都是1200日元的牛肉,并不会因为一人独享还是集体分享而产生味觉的改变。独活是选择,众活也是选择,只希望能遵从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PS:本季最期待的日剧之一,果然没让我失望,希望【独活】可以像五郎系列一直拍下去~
旅游广告拍成这样也挺有趣的啊。剧情方面“通过独处,与自己对话,找自己”感觉也很不错。看了这部剧,更加强我好好赚钱的心。让自己有经济基础,然后快乐地享受独活!
看隔壁还在讨论纠结要不要养弟弟,艾玛,这是两个完全平行的时空嘛?
一边上价值一边硬广就有点儿不能忍了,明明白白的消费主义享乐或无所事事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模式都更可爱吧,重要是不要为其辩护、拉踩或赋予意义。
第一集女主先是一个人去吃烤肉,再是一个人去坐高级轿车过生日,前半集独自吃饭让我等独行侠们找到自己的影子,后半集则给我们拓宽思路。看到评论区有人抱怨女主内心独白太多,我不这么认为,毕竟这部剧就是讲女主一个人怎么生活娱乐的,对白台词比较少,假如再不加一些内心独白,那样的话这部剧看起来就会很单调吧?反正我觉得女主的独白还挺和谐的,没觉得特别夸张。
看她演的角色那么正常那么开朗倒是好不习惯 (ソロ活friendlyの国を作って欲しい
(随笔改编)可以看作是刺激经济的一种广告,其实也是给别人多一种选择的窗口,还是挺有趣的。但明显的一点就是,要独活,首先得有经济支持啊。1.烤肉&租礼服租豪华轿车;2.动物园&水族馆;3.星象馆&爱情宾馆;4.夜游工厂;5.法国大餐;6.热气球;7.独饮;8.云宵飞车;9.寿司&保龄球;10.黑暗自行车&攀岩;11.温泉&桑那。结局也不错,独活并不代表就拒绝交流,自己舒服就行。另外柄本一家是跟谁有交情吗,竟然一家三口都出演打酱油了
Ep01弃。就很硬广,讨好女性的的外壳下,是消费主义的狂欢。
东京女子独活指南,现在城市攻略已经不兴纸质书了,都开始拍电视剧了。本质和《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差不多。
四星观望。很特别的题材,江口姐姐太有气质太可爱了。第一集当富婆坐豪车,期待第二集的动物园水族馆。独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实在是太幸福了。
啊,是我本人了。独活的快乐真的是绝大多数人所体会不到的。ただ自分らしく生きたい!江口德子、安藤樱、柄本佑、香川照之等等,这些演员都是第一眼看起来没那么漂亮,但是会慢慢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的类型。看到女主租豪车穿礼服夜游东京,觉得“哇,日本已经有这种服务了吗?不对不对,应该是剧本里的安排而已”,没想到结尾果然扎扎实实的做起了介绍,国内的同行们好好学学吧,做广告还想让人不反感,首先要引起观众的兴趣才行,生硬的cue广告词真的很败好感!!
这部剧叫人极度舒适,适合大陆的观众看,怎么过慢生活,怎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生活不是为了别人,不是给别人表演,是自己一个人实实在在从生活中体会五味陈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配合别人的脚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