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第一部铁血战士电影,其实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霸气的造型,会隐身,有狩猎原则,全身高科技武器,这些都给懵懂的我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
后来赶快看了州长的《铁血战士》,外星猎人与地球食物链顶端的对决,真的是太帅了,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超级猎人
后来狗尾续貂的《铁血战士2》,和乌漆嘛黑《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我也能耐着性子刷上好几遍
因此,无论是童年加成还是热爱,铁血战士在我心中的地位真的太高了,所以我对这个IP的包容性真的特别大,就算是被无数人骂做烂片的《新铁血战士》和《铁血战士2018》,我也找到一些让我满意的发光点
被带到铁血战士星球的人类,彻底变为了猎物,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狩猎元素,也展现了更多的铁血战士种族的习性,我个人认为,这部是《猎物》之前,把猎人形象展现的最好的一部铁血战士电影。但它的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导致铁血战士这个IP被雪藏了8年。
新铁血战士对主角团的反英雄塑造非常优秀,每个配角死亡时都得带来一定的触动,但除此之外,没有这个大IP这就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片,既没有展现猎人的本性,也没有加大铁血战士的逼格,最后的超级铁血战士和类钢铁侠装甲这些设计,是真的辣鸡。
沙恩布莱克拍了部《钢铁侠》,就什么都得带点钢铁侠味?最终口碑票房双扑街。
也正是因为这部2018,我也深怕这个IP会被再次雪藏,再加上20世纪福克斯被米老鼠收购,也怕就算这类R级电影能再拍出来,那也会变成一股子合家欢味。
因此,《铁血战士 猎物》最初公布的时候,我虽然有些激动,也实在不敢提高期待。但忠实的铁血粉还是在第一时间就看了这部电影。结果完成出乎我的意料。
不仅远超出预期,而且还是R级,真的是有了当年的味道
铁血战士最重要的什么?不是你那堆特效的暴力屠杀,而是它的猎人本性,它的出现,让以狩猎者自居的人类,突然变成了被狩猎的猎物。
这次真的是返璞归真了,光是剧本角色设计,就非常有心,选择了本就以狩猎为生的原住民作为主角,让身份的调换更加明显。
除了原始的人类,铁血战士的造型也更加“原始”,虽然依然的高科技,但变得更加像是原始的铁血狩猎者,头盔变成了类似头骨的造型,嘴巴更大、肩炮变成了弩箭、缩小了炸弹的威力(之前炸毁一座城,现在就弄死几个人)加了更多的近战武器,但依旧会隐身、热感应识别、收藏战利品、有猎人准则、不屠杀弱小。
除了铁血战士的设计,整部电影这是给我一种不是在玩IP,而是真的在好好拍一部电影,除了第一部《铁血战士》,没有任何一部铁血电影,是用整篇电影去讲述主角的成长弧线。
前30分钟铁血战士都没有出现过,只有零星的线索,其余时间都认真的塑造女主,角色弧度也处理非常棒,摄影也分分钟壁纸般的漂亮。
当然这里有经费的影响,看来福克斯在上次失手之后,对这个IP还是不太放心,但也因为这样,才会同意导演去好好的讲故事,而不是变成2018那样的特效堆栈。
这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铁血战士电影,也是优秀的展现女性力量的电影。
科技的不对等,带来了绝望感,也带来反击的能力。新武器的出现,是对原始种族的威胁,但也是时代的进步。狩猎者与猎物的对换,产生了猎物恐惧,也刺激出了狩猎者的本能。
总之,这才是真正的《铁血战士》,这不仅给这个IP的一针强心剂,也告诉观众,科幻片也可以是优秀的剧情片。
铁血战士的这场耻辱性的大败已经成为了这两天全宇宙最大的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前铁血范志毅对此的点评,一向直性子的范大将军直言道铁血这样送头恐怕是面子都不要了。
你说铁血长老,铁血长老一届一届换了多少铁血战士了,该过不啦?换汤不换药啊。人家人类也有话说的,我带的什么队啊,我带的主角队啊,你这批什么铁血啊,你跟我打,铁血战士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铁血,你肩炮什么的都不带,他能打吗?打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再下去要输印第安了,施瓦辛格输完输异形,再输印第安,接下来没人输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铁血战士是备战2022最早的队伍。
哦哟,谢天谢地了,我已经说了,像这样的狩猎本身就没打好基础,你能跟我保证在17年或者16年这样关键的狩猎他能赢啊,务实一点,我劝你们,把自己的战术打法,狩猎的这个理念先搞懂,肩炮带的蛮好的,你把它去换了干什么你告诉我?在地球被人把头砍掉,你到告诉我怎么解释呢?脸…脸都不要了。
该片非常精彩,超出预期,比前几年出的新铁血好看的多,但是为了配合剧情,铁血被强行削弱,这部铁血没有装备怕是会被印第安哥哥单杀吧,与哥哥单挑见对方灵活能打可能干不过立马切换隐身模式玩背刺,四五个白人用鸟枪逼的这家伙动用炸弹这个最后杀招,打个狼还用长刀助阵,施瓦辛格版铁血能躲过各种特种兵陷阱,这部直接脚踩捕兽夹,,最夸张的是,持械打个女人居然能自己切掉自己整条手臂,。。。。。这打架基本功传出去怕是会成为整个铁血界的笑柄,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就是徒手单挑大棕熊,挺举几千斤重的熊尸,为铁血家族挣回点颜面。
话说里头印第安哥哥是真的帅,战斗力爆表,有胆识,爱护妹妹,认真负责,有他在,感觉就很安心踏实值得信任,要不是铁血玩阴的,指不定鹿死谁手。
“怪兽+硬汉”是《铁血战士》系列风靡全球的不二法门,也让这个IP成了动作科幻经典。
不过,系列新作《铁血战士:猎物》,却让许多老粉大跌眼镜,猛男变少女的打怪还能看吗?
1
1719年,北美南部的科曼奇部落,人们还在用最传统的分工方式生活——男人狩猎,女人采摘。
但少女娜露却对日复一日的采摘毫无兴趣,她希望自己也像哥哥一样,成为部落最厉害的猎手,受人尊重。
可惜,在规则至上、等级森严的部落,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一身倔脾气就得偿所愿,娜露只好曲线救国,每天坚持训练,追踪技能和投掷斧头相当了得。
这天,采摘结束后,娜露准备独自打猎,可她却在狩猎途中看到一种非人非动物的生物。
为部落安全着想,娜露连忙回去告诉族人,森林里似乎藏着闻所未闻的生物,但大家却对小姑娘的无稽之谈不以为然,反而沉浸在猎回一头狮子的喜悦中。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娜露决定一个人探明真相。
然而,即便有精明的猎犬同行,旅程却凶险万分,娜露不仅被困在沼泽里,还遇上比自己高出许多的灰熊。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有股看不出身形的力量轻而易举将灰熊抓住,原本还掌控一切的森林王者下一秒就被剥皮,可那股力量却只是看了看娜露便离开。
没错,这就是她一直寻找的神秘生物,可此时娜露还不知道,面对的正是来自外星的铁血战士。
惊恐的娜露一路朝部落方向狂奔,却被族人中途拦截,虽然之前没相信娜露的消息,但他们此刻已经感受到危险在靠近。
让这群生长在原始部落的科曼奇人更猝不及防的是,除了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生物,还有一群带着火枪的法国殖民者正悄悄靠近,他们不仅威胁科曼奇人的传统生活,也对“天外来物”铁血战士虎视眈眈。
就这样,代表着传统、现代与未来的三股势力在森林里相遇,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一触即发……
2
作为大IP转型之作,《铁血战士:猎物》承载着接续过去与二次创新的使命,视觉效果、主角人设与故事内核至少要做到配比合理、符合逻辑,而烂番茄93%、爆米花78%的好评似乎证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
视效上,铁血战士本人绝对是重中之重,从隐身的透明人到戴着面具的夸张外星生物,再到血腥残暴的打斗场面,无一不是CG集大成者。
这次回到原住民部落的《铁血战士:猎物》还需打造一个沉浸式的印第安部落,从娜露的装扮到科曼奇人的日常,也都需要尽量回溯到现代文明之前的状态,保证还原度。
也正是在这种野性美的召唤下,娜露的存在显得格格不入又顺理成章,因为她正是那个规则之下无法被驯化的例外。
由于不甘心和其他女性一样从事无聊的采摘,娜露不仅从母亲那里学习草药知识,还主动提升狩猎技巧,女性的细腻和敏锐成为她不可替代的优势。
而这样的女性角色出现在铁血战士系列,则代表着从硬汉式审美向女性觉醒的大转向。
《铁血战士:猎物》中,没有先进武器又缺乏实战经验的娜露原本只是铁血战士的猎物,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是殖民者的猎物,但她却凭借四两拨千斤的机巧幸存下来,也最终回应·新系列的主题——适者生存。
至于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娜露将如何继续成长,则是后续故事的轴心,也是重新解读铁血战士进化的另一种方式。
3
早在1987年,外星生物与硬汉变成了美国商业片新宠,给施瓦辛格作配的铁血战士让福斯小赚一笔,就此开启与异形相辅相成的联姻之路。
所谓铁血战士,就是一群每百年光顾一次地球的高能外星生物,他们曾教人类如何造金字塔,也把地球当成训练战士的基地。
但这次另起炉灶的《铁血战士:猎物》却选择从1719年开始,切断与异形的关联,只专注讲述新主角娜露的成长。
为了让老粉情怀复苏,《铁血战士:猎物》还是用沾满泥浆的主角、尖刺陷阱等致敬了1987版的施瓦辛格,但2018年全面拉垮的《铁血战士:掠夺者》仍旧是个教训,时刻提醒着旧瓶装新酒的风险不容小觑。
作为旧IP新系列,《铁血战士:猎物》的勇气正是背后一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团队。
导演丹·特拉亨伯格曾参与《黑袍纠察队》《黑镜》等热门剧的制作,,至于主演安伯·明迪桑德、达寇塔·比弗等演员也都是曝光率不高的新面孔。
除了铁血战士这个设定,《铁血战士:猎物》所代表的是整个IP的全新启航,这种试探并没获得中国影迷肯定,豆瓣6.5在科幻动作片中不算好成绩,而观众吐槽的重点在于强行政治正确的选角,以及跟风式的女性觉醒设计。
确实,如当年用硬汉形象引入铁血战士的87版,如今的《猎物》也不可避免承载着时代的眼泪,主创企图用女性角色另辟蹊径为旧IP注入活力,只可惜它与成批出现的女性电影相差无几,挑战观众已经审美疲劳的神经。
但如果将《铁血战士:猎物》看做一部属于科曼奇人的作品,它可能承载了另一种新思考,一种对殖民史、美国史乃至当前种族关系的反思,毕竟娜露可是徒手对战铁血战士的强大存在,但却始终没能逃过现代文明的掠夺与吞并。
当然,流媒体上线的《铁血战士:猎物》并不会真正触及核心IP走向,从团队到成片都意味这是一场创作试水,而外媒评价的宽容则为更多IP转型留下创新空间。
铁血战士猎物,本以为不行,结果却真的非常好看。 电影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音乐然后是摄影,最后是女主以及多处搏斗场面。 音乐真的非常非常好听,摄影也极尽真实,非常的的探索频道风格。 电影里多处搏斗场面非常的有观赏性,也非常有力量感和美感,这种美感不是美丽的美,而是力量美,技巧美,与勇气美。 虽然电影也极尽展现NQ元素,但却丝毫不让人反感,相反我是带着同情心看待科曼奇人的。 女主不是那种一眼就是大美人,她颜值比不上那些美女,但她却有那种力量美上面说的也就是她。看了豆瓣上说她壮的,你想在北美大草原上,瘦弱的早就被野兽吃了。 这电影虽然缺点很多比如铁血的降智行为以及其他男性科曼奇人塑造的比较刻板,但电影的摄影和音乐真的非常优秀。 没上院线太可惜了,真的好看啊。
【概览:绝地求生与掘地求生】 诞生在80年代后期的《铁血战士》,和另外两部科幻恐怖经典《异形》《终结者》一样,有着黄金期刚刚过去的砍杀电影的诸多影子;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完美杀手,脱离了道德审判和宗教式惩罚的意味,换上了随着(实体)特效进步而焕发新生的科幻外衣,也走向了不可知论和宇宙恐怖的全新深渊。
在雷德利·斯科特沉迷创世神话之前, “雷普莉编年史”越来越畸形地凹到了第四部;未来战士在詹姆斯·卡梅隆撂挑子之后,也屡败屡战地认为大的就是好。相比之下,诞生于洛奇段子的《铁血战士》要更惨一些,《铁血战士2》的票房失败直接影响了几十年里后续作品的开发和迭代。
这一品牌的失败并不是完全是因为商业因素:它的核心传说并不如竞品那样有着更好的拓展性。异形和终结者有着更宏大的、可供探索的背景故事,这些要素超越了其作为冷血杀手的形象,也能够支持IP长远地走下去(尽管续集们都在从人身上下文章);相反地,铁血战士并没有(也并不需要)这样的探索空间,从创作角度上,它不过是人类自身原始本能的投射,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身份与动机,它的叙事核心始终在于被狩猎的对象(们)如何从不可能的攻击中幸存下来(尽管续集们都在试图将“怪物”人性化)。
在电影类型之间反复横跳并不是个好主意——世界上只有一个詹姆斯·卡梅隆,能成功地把两部恐怖片续集变成动作大片——但历代创作者们在重述《铁血战士》故事时作出的尝试值得鼓励。在正典之中,《铁血战士2》的都市传说有着罕见的独特气质,甚至还承担了社会评论的功能;罗伯特·罗得里格兹的2010版地突破了传统故事模板的物理限制,多元化的角色设定也颇为有效。
《铁血战士》始终需要避免的是通俗化和娱乐化——如2018版和noncanon的AVP系列——这大大削减了这一系列最具价值的硬核属性。导演丹·特拉亨伯格显然很清楚这一点:《铁血战士:猎物》和《科洛弗道10号》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将高概念科幻惊悚片的叙事空间加以缩减而非(不必要地)扩展,故事始终集中在一小群关系紧密的角色身上,从而对戏剧元素有着更高的关注程度——而这对于一部(想要)成功的惊悚片来说至关重要。
【制作:孤岛惊魂之原始杀戮】
丹·特拉亨伯格和编剧派翠克·艾森为这部续集/前传做出的第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将故事舞台挪到了18世纪的科曼奇聚居区。这一变化让非对称对抗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此前的对决中,人类一方只是广义上的“猎手”,甚至多数情况下只是个“杀手”,在身份和意识层面并不总站在与铁血战士对等的地位上。
当这一重关系发生变化时,也就就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动态:杀戮不再仅仅是杀戮,而是代表着隐含的交流(例如2010版中的黑帮杀手半藏)。《猎物》中科曼奇人的狩猎文化同时作为背景与动机,以及伴随角色成长的先决条件;和铁血战士一样,狩猎不只是取乐,而是有特殊意义和仪式感的行为。
这样一来,双方的相似程度让铁血战士故事母题中的基本元素更为突出,即一个独狼式的猎手去寻找最危险的猎物,而处在绝对逆境中的猎物又该如何生存下来。这也让铁血战士的全新形态更加顺理成章,极简的骷髅面具取代了未来主义的面罩,体型也更加轻盈,强调速度感而非力量感,更符合终极猎人的定位。
与约翰·麦克蒂尔南的首部电影中的肌肉猛男相比,美洲原住民角色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一变化使它与绝大多数科幻惊悚片区分开来,同时也为IP找到了全新的视角和故事来充分挖掘文化背景的潜力。在铁血战士首杀之前,电影投入了相当长的时间去描述18世纪科曼奇聚居区的生活状态,然后才转向更现代的类型片元素。这一决定对角色的成功塑造至关重要:在惊悚/恐怖片中,最可怕的不是血浆撒的不够多,而是观众无法对主角产生共情。三百年前的设定也很好地回避了当下电影对现代文化带有毒性的痴迷和改造欲望,能够以更客观地角度去观察传统家庭和性别定位,从而让角色弧光更加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猎物》的剪辑,构图和光线的使用都非常出色。摄影师杰夫·卡特为本片带来了一种绝佳的美感,静态时的自然主义风格极好地渲染了叙事时空的真实感,而动态时也避免了后《谍影重重》时期动作片最常见的弊病——混乱到无厘头的快速剪辑。这让《猎物》的镜头语言有了同类电影中少见的人文史诗感,展现和强调人与(不可违抗的)自然之间无法避免的命运之争。
【表现:击败格利亚的大卫蒂亚】
《猎物》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女主角安伯·明迪桑德自然而不做作的表演。年仅25岁年轻女演员有着非常丰满的履历,能够轻松地在脆弱和自信之间转换。她塑造的纳鲁这一形象与初代《异形》中的雷普莉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二人都很坚强、敏感、精明,经历了从 “被拒绝和被低估”到“最后生还者”的自证,以智慧和技巧,而非蛮力战胜了不可能的对手。
与当下的“女性动作电影”横向对比,《猎物》对纳鲁的刻画显得更加成功。她并不是个万能的机械降神和玛丽苏,不是打破性别范式的弥赛亚,不是《疯狂麦克斯4》《极寒之城》《永生守卫》的查理兹·塞隆,不是新版《霹雳娇娃》或者《355》式的痛打壮男的十项全能,她会因为经验不足被打到两眼一黑,也会被沼泽困住险些丧命。《猎物》罕见而又理所当然地利用了女性角色的优势,也大方接受了女性角色的劣势。
纳鲁在丛林中奔跑、跳跃、滑行、冲刺、掷斧、射箭,并最终从一个青涩的学徒变成变成一个真正的猎人;《猎物》将整个成长的过程交付给了观众,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叙事的可信度。为了适应当代观众的口味,电影中依然有不少后《疾速追杀》时代的动作戏特征,节奏快而有力,弓箭、斧头和其他“原始”武器的动作编排痕迹也很明显。尽管如此,这也依然符合纳鲁的形象、身份,以及她所身处的环境。
纳鲁的成长来自一颗永不满足的决心,在于不让别人决定自己命运,哪怕对方是绝对力量的物理化体现。对她来说,与铁血战士的战斗不仅仅意味着生存,也意味着地位的确立和自我价值的证明。在这一时刻,铁血战士和美洲原住民的民间传说融为了一体,真实地成为了具有绝对力量的雷鸟。在许多层面,她和铁血战士之间的相似程度要胜过系列中的任何主要角色(甚至包括阿诺德·施瓦辛格)。而这也是整个好莱坞行业自省所带来的最好果实,让全少数族裔出演的主流电影成为可能。
【总结:Woke is not bad. Bad is bad.】
作为整个《铁血战士》系列中(很可能是)最好的续集,《猎物》明确地知道它想要成为什么。在某一时刻,导演丹·特拉亨伯格甚至想要在宣传中完全回避“铁血战士”的元素——这从首支预告中也依稀可见——这体现出了相当的自信。
《猎物》捕捉到了《铁血战士》的核心概念,而不是简单地翻拍。通过回到原点,电影为故事母版找到了一个全新而又充满创意的叙事框架中。在不破坏未来拓展性的基础上,《猎物》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也走上了一条《终结者》不敢走,而《异形》没走好的道路。
无论是角色的刻画还是互文设置,还是彰显出重量级和蝇量级之间悬殊武力的动作设计,又或是斗智斗勇的渲染,这部铁血战士的唯一问题就是,作为一部甚至连公映机会都没有的动作片,它竟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冷兵器时期的铁血猎杀,中规中矩
和主演们一起看的LA首映,门外排队等签名的大多是来感受情怀的老白男,把一众印第安主演衬托在中间,竟然有种莫名错乱的感觉
披了印第安人的皮,骨子里是当下少数族裔女性主义,不过就是一部平平无奇商业片,女主能反杀,就感谢编剧让铁血战士智商堪忧吧。
满级大佬去训练营陪新手练级被新手弄死
纯属浪费时间:1.女主一点逼数没有,明明连个鹿都干不掉,就是自信爆棚,看到人家要去猎杀狮子,她就跟着去,结果差点被狮子干掉,靠着老哥逃的一条性命,醒来后依旧自信爆棚,认为有比熊还厉害的生物,一个人就跑去狩猎,看到熊,又想射杀熊,又差点被熊干掉,铁血干掉熊,她标准再次提高,目标变成铁血,真就仗着主角光环任性呗;2.铁血除了利用高科技玩不平等对抗,简直弱爆了,拿着个盾牌扮演300年前美洲大陆美国队长呐;3.一班印第安人操着英语,一般白人却说着鸟语,虽说是为了观众理解,可这观感也太违和了。4.女主转进如风,自己哥哥帮她就拖延了几秒,铁血一个转身,人立马没影了,你当你百特曼啊?5.铁血没有瞄准器,这准星约等于五,不回去多练习练习移动靶吗?
剧本多处伏笔很不错,女主一开始给伤者的用药可以降低体温,后面可以在铁血战士眼前隐身;前面失足掉入沼泽,最后用沼泽困住铁血战士。
人家仪式狩猎狮子,女主仪式狩猎了个铁血战士!
至强部落女武神 VS 迷你赛博克苏鲁
美国人拍的电影下骂美国人😅
清一色好评?估计又是营销号吹捧吧。感觉槽点颇多,第一点明显违反了铁血战士本身的设定,人家铁血战士还真不是一上来就出来刚正面的怪物,人多明显不好对付,它是擅长单打——一对一单点突破。第二点主角光环太强,铁血战士有无限次杀她的机会,却每次都让主角死里逃生,而其他配角,铁血战士就随意玩耍。第三点最终决战铁血战士突然降智,被女主随便放个诱饵就上钩,真没见过这样又蠢战力又弱鸡的铁血战士。且不论槽点,动作场面平庸,几乎没什么特别有想象力的片段。情节也是突出一个平平无奇。没把印第安人的特色展现出来。实在很难让我给出好评。
6.5/10“铁血战士现在什么水平,再这种战斗力下去要输异形了,异形输完输施瓦辛格,再输女人,接下来没人输了,脸都不要了。”
又是一个少女为追寻自我,证明自我,成功让关心和搜救她的人全部祭天的故事。
倒也不见得把这个系列拔高了多少,但起码是在该系列质量一路走低的下坡路上终于把车刹住了。
That I am not a threat. That is what makes me dangerous.
中规中矩,但真的很像什么主题公园大逃杀
某种诡异视角当铁血战士遇到印第安人它变成了印第安人。。。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哪怕你是满级顶装号,碰见系统局也得翻车。
太无聊了!浪费时间。首先以男女主为首的演员无论是气质还是演技都太现代化了,剧本塑造的人物关系和台词也都都市当代逻辑,毫无代入感可言,像是大型csoplay过家家。稍微参考一下梅尔吉布森的《启示》都不会做得这么塑料。其次是相对比较擅长密闭空间惊悚调度的导演,这一次全面步入庸俗的套路,没有过去的灵气不说,还十分笨拙粗糙。最重要的是,这么开挂孤行的女主人设和愚蠢刻板的铁血战士,各位主创不觉得非常“难看”吗?又一次透支了铁血战士的厂牌。好气好无奈。
场景都很艺术性,光影感十足。PS:最后如何反杀的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