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搞笑的小电影
这是一部不同于近几年上映的青春题材的电影,他有自己想要表达的独特的东西。男女主角只是平凡的职场中的一员,初入社会的他们都只能在摸索中硬着头皮一路向前,过程中闹出了许多笑话。结局有些潦草与牵强,其它都还好,有笑点。对于陈赫,个人觉得还好,毕竟娱乐圈水太混,事实真相如何谁又真的清楚,人云亦云罢了······不想当无良媒体的枪手。
2 ) 《一路向前》:以“性”拯救青春末路
文/ 鱼为
“毕业一年”基本就是青春的末路时节了,从毕业到职场菜鸟,这一年光阴匆匆,基本什么事都干不了。但故事都在绝境中孕育出强烈生机,青春、爱情、性……都成为这个过程不可或缺的元素,影片根据导演侯亮的原著小说改编,意图用性来为青春的尾声杀一条血路——充满情欲的毕业典礼上突如其来的分手,也从一开始就阉割了青春的欲望,那些飞奔到“更成熟更有经济基础”的男人怀抱的女友,总是让屌丝男们在刚要志得意满的时候,悲伤面对血腥现实。而且,一年后置身其中的公司除了给员工提供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环境,也并未再给提供任何可以上升的空间,所以,当一个可以去纽约工作两年的机会凭空出现的时候,这个动因也就成为影片最大的矛盾纠葛。
但青春末路上的青年,并非那么单纯而现实,他们的生活,也常常因为一个青春靓丽的姑娘而偏离航线,我们见过无数为女人奋不顾身的大好青年,但面对大好事业,基本都不太上心。姚姚的出现,让牛顿在毕业一年之后,再次无可救药的陷入幻想之中,也在略显慌乱的职场生活中,显得无可救药的愚蠢。影片为此设计了大量的喜剧桥段,但面对一次又一次被上司潜移默化而来的社会规则,一点一点被现实冷嘲热讽的阶层与情商,真是让人随时有崩溃的临界。
陈赫的贱与姚星彤的冷,基本成为影片的主要情绪基调,也基本是青春末路上的主要符号,但对于陈赫饰演的牛顿而言,一场“性”事比事业成功更为重要——尽管毕业时女友投身条件更为优越的远方,但仿佛这是一次毫无杀伤力的抛弃,毕业一年之后,故事另起炉灶,在新的公司中展开更为凌乱的枝节,面对同事,牛顿有了垂涎欲滴的渴望,虽然你不知道这种情结从何而来,但你能看到这渴望日夜疯长。当然,你不能指望一个男人见到一个漂亮女人就立刻认定终身——所有的美好爱情,都应该是从上床开始吧?所以,故事是在强烈的情欲中,一点点推进与展开。
其实影片的故事在尽量的和现实贴近,牛顿和姚姚一面为各自的感情愁肠百结,一面又为机会渺茫的出国工作分毫必争,职场新人嘛,要职位还是要体位,都是人生中面临的艰难抉择,好在,经历一场场无厘头的变故,以及最后的宾馆捉奸,让人物思想有了峰回路转的变化,毕竟,无论职位还是体位,最终还是要给“和谐”让位——最后的机会,给了李宜儒,一个新晋崛起的女演员,卖萌耍贱青春性感,她在影片中的表现,值得关注。
青春末路的悲剧在于要同时面临起步的艰难与终结的困境,影片在“毕业一年”处劫取此中况味,制造悲情也制造希望,同时也给予人物没心没肺的时代特征,在“性”的引力下,保持一路向前的冲劲,并最终借此拯救青春未完成之梦想。
3 ) 关于这部电影的喷子
先不谈这部戏的好坏 就说这部戏的喷子又有多少?陈赫因和许婧离婚被喷这种人有多不道德普通人家离婚没人责问 明星也是人 人心是肉长的 如果你身为一个有知名度的明星感情上出现了问题而被人喷你是否觉得委屈?每个人都有的家事到陈赫这里就变成渣男?和一堆喷子的口无遮拦?这部戏无论票房怎样 陈赫只是这部戏的演员 至于这部戏怎样这是编剧和制片人的事 与演员无关
4 ) 烂片——极度老套且毫无营养的剧情
首先,我要提出一个论点——这是部烂片,很烂。
其次,我想说我认为之所以烂,并不是出于对演员的鄙视厌恶,我个人认为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演员的剧外生活对其没有影响。
废话不多说,那么为什么我说这是部烂片呢,标题上也写了“极度老套且毫无营养的剧情”。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屌丝逆袭女神的故事,或许为了突出其艰难,把屌丝设定成了备胎。开场10分钟过后,我和小伙伴们开始推测剧情,结果我们都成了“先知”。为什么?我们又不是火星人,这种故事当然不是第一次看,中间好多梗早就玩烂了。另外,开场我们明显能够看到女主讨厌男主,就经过一件事就改变看法了,当然电影嘛情节需要,话说看到这的时候我前排一个小盆友就说出了这俩人会在一起之类的话。还有最后医院,看到那第一想到的就是男主死不了了。
本来喜剧就是图个乐,但是说实话我真没笑几回,为什么我真说不好,可能是有些梗早就知道了,也可能是我看困了。既然乐图不成,我于是闲的胃疼开始找导演想宣扬的主旨。很可惜,我失败了。我能找到唯一靠谱的就是“坚持就是胜利”?但是NTR这种行为真的值得宣扬吗,说实话作为本应是最大boss的传说中的男友,居然只是个酱油!虽然导演刻意把该人物刻画的混蛋,但是我真心没感觉出来(也可能是我情商低),毕竟该人想和女主结婚也算是一种好的态度。再来挖,还有什么,“人至贱则无敌”?靠,尼玛尾随跟踪多无耻我就不说了,特么那么近居然就没发现过!还有最后达到目的的时候那个疑问,我以为能给个什么有深度的答案,结果毛都没有....
总之这就是一部烂片,毫无亮点,哦不,男主被车撞后还能活蹦乱跳满山找人,吐血(个人认为这已经表明严重程度涉及内脏)住院后还能活蹦乱跳的拽女主蛋糕,这已超越了人体极限,也算是“亮点”吧。
5 ) 抉择
《一路向前》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它的简单却恰恰呈现出了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我们。
在影片中,色彩的变换也给人了一定的暗示。在牛顿决定跟踪博士这个情节中,牛顿衣服颜色不停在变,但却有规律可寻,随着时间的流逝,衣服颜色从白灰,到蓝,到黑,颜色逐渐加深,象征着牛顿逐渐走向堕落。。。但当他回到姚姚身边的时候,衣服又变回明亮色调,其意义不言而喻。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让人眼前一亮,恰到好处的细节让整部影片的中心得以完美体现。在牛顿在为是否举报室友而抉择时对手的特写与快速的镜头切换;在牛顿为出国和姚姚抉择时的人物表情特写
整部电影中,这些细节恰恰体现出了人们在面包与爱情,友情与出卖,良知与利益中不断的变换着角色,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痛苦的抉择,而在这不断的抉择中,人性的复杂得以体现。
《一路向前》作为一部喜剧,它的确使人发笑,但是它在使人发笑的同时,又让人不由自主的将自己带入剧情之中进行抉择,使人笑中带泪,最终引发观众对于现今自己的深刻思考。
抉择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6 ) 《一路向前》:所谓江湖寂寞,就是骂都没人骂
看了《破风》,再看《一路向前》,就像吃了鱼香肉丝,再吃小咸菜一样的感觉。
不是非要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比,实在是他们都属于这种青春片子,片子排期又在同一天,不比都不行。
我看电影,不喜欢肢解。很多时候,第一眼,你就会知道一部电影的好坏,凭的是感觉,也是个人的喜好。《一路向前》第一眼给我的感觉并不好,电影并没有那种沉淀的质感。片头字幕制作得倒还不错,职场新人牛顿(陈赫饰演)骑着一辆电动车,各种pose,挺青春,也挺搞笑。电影也尽量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制作,但总感觉感觉不对,或者不到位,差着两点火候。
这和演员关系并不大。陈赫,姚星彤,单拎出来,在这部片子中的表演都还可以。牛顿,职场新人,呆萌傻笨,没事业,也没爱情,有的只是对“女神”的一腔痴情。在得知姚姚(姚星彤)怀孕之后,牛顿的那番失神落魄的表现,倒是挺显演员的功力。姚姚出场的惊艳,估计也会震呆了许多牛顿一样电影内外的宅男。
但是这两个男女主角的表现,却并没有达到可以把整部影片撑到很饱满的程度。至于其他配角更不用说了。黎博士和卡耐基这两个角色,还算可圈可点,其他的基本可以无视,更谈不上什么表演的高逼格。
平平淡淡地,就这么一场看下来。没什么大意思。
相比这种口寡如清水的电影,倒是显得饱受诟病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味道还足。至少,《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还能吸引很多人去骂它,甚至会为了知道怎么更好地骂它而走进电影院。到了《一路向前》这里,估计很多人根本不会注意到这部片子。
所谓江湖寂寞,就是骂都没人骂。
唉,这真的好寂寞。
7 ) 说身边的事
刚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感觉有些地方很想像现在的自己,虽然我不是一个职场人,我只是个学生。
感觉遗憾的是,好像很久都没有那种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了,那种看见一个人都可以两眼发光的感觉,真的很好,好像这是唯一可以称为这就是青春的感觉吧,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所以,其实也是很欣慰男主角能够拥有那么一个喜欢的人的。
其中一个让我较为深刻的体会就是,当姚姚怀孕的时候,牛顿依然没有放弃她,依然能够勇敢的走向她,即使当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很难过,那种慌忙的感觉一定也很难过吧。
故事的最后,他们终于在一起了。虽然没有去成美国,不过拥有爱情的他,一定会活得更加幸福,这也说明,爱情跟事业是可以双丰收的。
嗯 ,然后就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有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决绝一点。
8 ) 《一路向前》:欢腾玩转职场,嬉闹赢得爱情
不管是菜鸟的职场高飞、草根的事业晋升,还是屌丝的情场逆袭、贱男的泡妞得手,平凡小人物的励志喜剧总是最易获得观众的青睐。在《一路向前》这部爆笑喜剧里,男主牛顿的身上贴着菜鸟、屌丝、贱男、草根四大标签,他欢腾玩转职场、嬉闹赢得爱情,看着叫人开环大笑,其演绎的三无男人的欢闹奋斗,投射着我们对成功的憧憬与渴望。
尽管是取材于后青春小说《毕业一年》,影片在剧情上却与原著大相径庭。小说作者侯亮亲自担当导演,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赋予故事积极向上的崭新面貌。片子把背景设在深圳,展示职场菜鸟牛顿令人啼笑皆非的遭遇。疯追美女同事姚姚,交往中滑稽之事百出;狂争出国名额,与同事们较量下风趣之事不穷。这些生动有趣地显现囊中羞涩的屌丝在爱情与工作的双重奋斗之不易。在人物关系的设立上,姚姚既是牛顿的追求对象,又是他出国机会的竞争对手,制造出情感拉扯的戏剧张力。而围绕在牛顿身边的是一群奇葩男女,极品损友卡耐基的爱情帮闲,闷骚上司黎博士的工作刁难,加上一众拍同事那不择手段的竞争。牛顿和他们互动中不断地碰撞出非凡的笑果。
这部喜剧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有趣而充实,没有太多花哨伎俩,却有着太多荒诞主义的笑点表达,拥有不可阻挡的搞笑能量和毋庸置疑的幽默感。影片密布有着多到数不清的笑料,如同瀑布一样奔流直下。插科打诨的肢体动作、幽默诙谐的台词、爆笑无比的桥段,不间断地戳中观影者的笑穴,能够叫人三分钟一抿嘴小乐,五分钟一开怀大笑。不少桥段都能叫人笑破肚皮。泡妞吃饭却碰到女酒托钓鱼诈骗,两男一女用解下的裤腰带,从厕所狼狈逃出酒吧;陪同领导K歌时,同事们花样不断、各显神通地溜须拍马功夫;无节操给领导送礼保健品,竟被狗所吞食,导致汪星人胡乱咬人。所有这些看着不乐,只能证明你没有笑神经。
Loser永远是搞笑的不二法门。片中的男主虽然有着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但身份却是个不如意的失落客。片子在序幕阶段便奠定他生活不顺遂,刚刚大学毕业即被女友所甩。工作后也是碌碌无为,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无钱无权无相貌,无法豪夺爱情,对心仪女生只能默默暗恋;出丑出糗出洋相,工作上不会巧取,被领导冷落打击。可他就是一个乐观打不死的小强,谨小慎微地工作,却毫无自暴自弃的颓废,以自嘲来消解不快,以降格来反对不公,开开心心面对一切困境。但他善良、诚恳、真挚、勤奋、坚韧等品质,使其最终抱得美人归,虽未出国进修却也收获单位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而陈赫好像是要将贱男进行到底的节奏。此番他在片中展现出的搞笑功力明显又进步了一层,笑嘻嘻地显露囧态、重口味的欢闹逗趣,比较自然地轻松耍宝,活灵活现地演出角色的人至贱则无敌。而影片真正探讨的是爱情与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爱情是爱情,成功是成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并联而非串联。而影片告诉那些在职场艰苦打拼和情场勇于进取的菜鸟,持续不断地坚持,是建筑事业成功的基石、构筑爱情幸福的巢穴。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从来都是青睐肯于付出的人。
其实陈赫和常远还是蛮有观众缘的(在喜剧方面),但是我只要一看到女主那张整容的脸,就分分钟出戏,真是没招儿了。
剧情确实无脑无聊,而且陈赫和姚星彤的演技都很浮夸,不过姚星彤看起来还是挺顺眼的。陈赫无论是电视剧,综艺节目,电影,都是一个模子,也算是自己把自己定型了。这里的演技还不是曾小贤有看头,唉~
看电影就好、看电影就好,最起码还有那丝丝心动让我们坚守,最起码还有那份执着!
如果此片还能大卖,说明观众没底线了
哦。
除了张颂文其他有演技么?
陈赫再度证明他演谁都是曾小贤
大都市小人物生存不易,但年青人的爱情观不太能接受。看到三对齐聚一屋和堵车憋尿时,似乎看过了。
对陈赤赤现在够够的啊,
其实 还可以的 我还算是比较喜欢
3.4。又一部国产烂片,姚星彤起码颜值高,陈赫真的是演谁都像曾小贤。剧情尬到无聊,各种碎片化情节的拼凑,而且走得是国产喜剧片总喜欢用的先喜后悲的模式,所以前面有多自以为是的闹腾与欢乐,后面的悲情就有多让人觉得不适与恶心。本片还有很多地方故作煽情,比如男主带着喝醉酒的女主回家,女主因为发现男朋友出轨而伤心,可是你陈赫不仅伤心还哭个什么劲呀,女主和她男友分手,这可是你的大好机会呀,你有啥好哭的呀;还有女主怀孕要去流产,居然跟男主约第二天在教堂见面而不是在医院见面,还要搞一出男主遇车祸不顾伤情跑去找女主的戏,纯粹就为了煽情而煽情,喜剧片就应该把喜剧的风格贯彻到底,前面喜剧,中间那段男主跟踪黎博士去酒店的戏又处理的过于严肃,后面还搞煽情悲情,整部电影基调乱七八糟不伦不类。国产片导演和编剧真是够了!
这位导演我见识过,专装文化人拍个四不像
扑街扑街,出轨男一生扑街
接盘很开心
支持陈赫!
简单来说,屌丝逆袭成功追到女神的爱情故事,并且这个屌丝还有着高学历以及好男人的特质不会对女人乱来。说是屌丝,换成现实世界里就是一颗还未发光的钻石呢。茶余饭后,所以看看就好。不过姚姚那身材是真的好,腰细胸大,跑起来一颤一颤的像个球。2020.4.17
陈赫渣男怎么没被封杀,替文章觉得不公平。
好恶心陈赫啊真的,粉丝不觉得自己被骗了吗?说不定他老婆早就知道陈赫出轨了,许婧不可怜可怜的是蒙在鼓里的脑残粉。被人卖了还数钱
骂都懒的骂
自动屏蔽陈赫这个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