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十几年前,我和涂志杰有天晚上喝酒,喝完了就坐在马路牙子上歇息。当时天色已晚,路灯相映,我们在夏日树叶的影子下发呆,偶尔聊聊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有高中以来就喜欢的姑娘,感到彼此被一种奇异的氛围所笼罩。久久的,谁也不愿提再见这回事。直到酒意渐消,再不告别就要糟蹋了这份光景,我们才果断就此打住。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很多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互联网也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几年以后,我才找到准确形容那种氛围那份情愫的词。
那就是Bromance。从此以后,Bromance成了我心中浪漫情怀的代名词。相反,和姑娘们你侬我侬的缠绵记忆则被抛到脑后。那个浓郁而非暧昧,心跳平稳如常,汗水滑落皮肤,轻风拂来退却一丝暑意的夏夜,成了忠厚情谊在我平生中最好的注脚。
《赤狐书生》,就是一部Bromance的电影。它的故事真实的打动了我,我也要真诚的推荐它。我愿像记录那场夏夜一样来忠实记录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
一、
《赤狐书生》的故事并不复杂。五百年前,一只在外玩耍的小狐狸险些掉下山崖,被路过此地的小书生所救。然而小书生却在之后失足坠亡,小狐狸搭救不得,伤心哭泣,眼泪在小书生的手上凝成一滴泪珠。
五百年后,小狐狸成为狐妖,化名白十三(李现 饰),而小书生也转世轮回成为王子进(陈立农饰)。小狐狸虽已成为狐妖,但却是被捡来的,能修行但没有资格参加修仙考试。白十三虽然被排除在考场外,但没有他签炉却忽明忽灭,最后让他中了一支残签。在狐界,从凡间「蚌人」身上取丹是最重要的一场试炼,而取得最珍稀白丹的将会成为九尾狐仙,狐界至尊。
根据主角定律我们知道,白十三要去取的,必然是白丹。而他在凡间的「蚌人」,自然就是小书生的轮回转世王子进。
作为一个从小酷爱阅读的人,神鬼奇幻类的作品我在高中后便鲜有接触,其原因不外乎是众所周知的几种,这也是我起初对《赤狐书生》期待不高的原因。然而当观影尚未结束,我就衷心的感到了它的不同之处。同是奇幻,它却很庄重;同讲修仙,它却不烂俗。仙妖神鬼的世界观毫不轻佻,而它的国风也绝非附庸风雅,而是源于真正懂中国传统,能把传统故事讲得极为浪漫的作者。在观影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感觉到的不是架空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复古的、动人的、勾起国人某种熟悉情愫的传奇。所有这些语境,都让白十三和王子进从相遇熟识,以及相知相护,最后到成为生死之交,酝酿出Bromance的历程,更显几分真诚与隆重,而不是单纯的诙谐与轻快。
二、
在这个流量当道,乱花迷眼的时代,挑选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似乎变得比从前更加困难。但我想,你至少可以相信李现,因为李现是一名挑剔剧本的演员。
我喜欢那些扎实的剧本,经得起推敲的故事,而《赤狐书生》就是这样。能够自圆其说,简约而不简单,高喊台词而令人诚服,高呼大义而信者云集。
王子进是个清贫守道的书生,多少有些愚钝。白十三天性自然狡黠,但本性却是纯良的。在知道王子进就是他的「蚌人」以后,白十三可以按何先生的旨意一步步骗取王子进的信任,但在其后的诸多选择中就开始一一犯难,毕竟取出元魂丹意味着杀人,这对于白十三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即使获取白丹意味着得道升仙,洗刷狐界长久以来的轻视与嘲笑,也不辜负自己五百年来的修行。
虽然本质讲了一个赤狐与书生的故事,但《赤狐书生》并不在二人的对手戏上过度浓墨重彩,而是把感情的推进蕴含在旁逸斜出的精彩剧情之上。这一方面让电影的可看性大大提升,一方面也让双方的感情升华润物无声,发之而令人不觉。
赤狐骗取书生信任的「苦海书院」戏码,是全片最情绪多元,最能调动观众观感的片段,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非常喜欢。在这段戏里,白十三将王子进骗进蛤蟆精(姜超 饰)布置的苦海书院中,试图将书生置于假造的危险,再稍加利用,便能获得被害者最衷心的信任。
这段戏,既幽默诙谐,又带几分悬疑和惊悚的刺激感。既在场景布置上令人印象深刻,又在镜头转换上让人身临其境。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令人发笑又尖叫,实在是全片让人惊喜的一部分。而最后,被傀儡书生吓得魂不附体的王子进,却敢于拿着火炬和炸药回来“救”白十三,也同样既点燃了喜剧效果,又引出了故事的主旨:在最危难的时候,敢于直面恐惧回来救你的朋友,你还能置他的生死于不顾吗?
《赤狐书生》没有用机械的演绎或无力的画外音来尝试引导观众思考什么。你感觉不到它在灌输,但当电影走向高潮的时候,你会发现它要烘托的却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打动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剧本。那些把剧本看得很重的演员,自然会给你带来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三、
当我提前告诉你《蝙蝠侠》里贝恩死了,你会不会感到自己被剧透了?我想不会,或至少没那么绝对。因为其一,《蝙蝠侠》是改编电影;其二,这个剧情所有人都猜得到。
我想《赤狐书生》大概同理。它的故事走向不外乎两种:1、赤狐为了书生,放弃成仙;2、书生死了,赤狐成了仙。这是所有人都能猜到的,对吧?但《赤狐书生》如果仅限于此,就不值得我一番夸耀了。因为无论电影里发生了哪种情况:1、发生了一种;2、两种都发生了;3、两种都没发生。那都不是故事的结局。在你以为的高潮之后,还有高潮,还有余味。
就像除了赤狐和书生的感情,这部戏还装下了几个别的故事,渲染出了几个活生生的人物。譬如哈妮克孜饰演的莲花精,王耀庆饰演的刘道然,杨紫饰演的映无邪……关于哈妮克孜香闺色诱王子进的那一段,我想是全片乃至近几年奇幻电影中最梦幻、最香艳、最秀色可餐的一场戏了。她好看到什么程度呢?她好看到我的基佬朋友都直点赞。
认真点说,如此多的生动角色和他们各自与彼此的故事让这125分钟显得很充实,装下了许多的东西。而其中绝大多数情节,为服务于两位主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何会产生感情,以及感情如何升华到最高点做了重要的铺设。莲花精、奶奶和刘道然撑起了王子进忠孝君子的形象,而裴魁山饰演的何先生,张晨光饰演的爷爷和杨紫饰演的口袋妖则让白十三烂漫天真,善良又不恭的样子深入人心。只有这样两个角色,才会走近,才会吸引,才会生死相依,才会置天地经义于不顾。
《赤狐书生》成就了Bromance,Bromance也成就了《赤狐书生》。
四、
最后,我想在技术层面再谈谈这部电影。
好的剧本是好电影的开始,但还要出色的演员来演绎。令人惊喜的是,三大年轻主演全部扛起戏份,「自然」是对他们表演最好的概括,几乎找不到令人出戏的桥段。
剪辑。流畅而令人愉悦,克制而不故弄玄虚,把整个故事简约而不简单的特质发挥出来,让全片满当当的内容既不显得干瘪也不显得赘余。简而言之,无尿点。
配乐。一开始完全不知是久石让的作品,但开场就惊艳到,整部戏所有重要片段,配乐全部拉起。这对于一直在配乐层面显得捉襟见肘,吃亏不少的国产奇幻电影有多重要和罕见,我想不必多言。
特效。部分场景非常惊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刘道然在贡院困住二人的那一段。书法墙,墨汁化作的锁链,恶灵堆起的黑山,无一不显得既中国又国际化,完全是奇幻大片的观感。
受制于篇幅,更顾及到很多尚未观影观众的感受,电影更多值得夸耀的地方,请恕我按下不表。还有一些人和事我尚未提及,还有一些情真意切我无处插针,还有一些惊艳的场景我要吊个胃口。至于高潮之后的高潮是什么,余味又是什么,这部戏的战斗场景如何力道十足,特效又如何与音效配合的令人血脉偾张,那些更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相信看过的人自然都心领神会。无论如何,《赤狐书生》一定值得一看,而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行过什么样的路,看过什么样的书,相信你都会在影片中找到属于你内心的几缕映射。
就像《口技》的最后是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赤狐书生》的最后,不过一人、一狐、一桌、一院、一浮生而已。无论人界妖界,最珍贵的事物是什么?不是让你飞升成仙的元魂白丹,而是那个为你置生死轮回于不顾的知己。
看了《赤狐书生》,你会明白此言非虚。
下午刚看完,本没计划写影评,因为觉得自己实在没豆瓣大神们写的好,比如《教父》比如《闻香识女人》的一些影评写的简直太棒了,因为这些精彩的影评让我习惯了看完电影都要来豆瓣看看,好像这样整个观影才算完整了。是的,因为评分过低,我想写下我认为至少可以打7.8分的原因。总体来说这个故事讲完整了,画面优美,布景绚烂,苦海书院,健康城,考试贡院,这三个重头戏尤其不错。演员表演尚可,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李现的表演问题不大,他的配音是问题,有点直,如果角色能跟他这个声音契合就很容易出彩,比如韩商言的成功,因此这个小狐狸的古灵精怪是与这个直男的声音不匹配的。有人说陈立农的台湾音出戏,我倒觉得多亏了这台湾音让他平平的表演其实出彩程度超过了李现,因为台湾腔特有的儒雅劲让这个谦谦书生的形象一下子立了起来。故事在契合度非常高的音乐中开始了,音乐不仅是电影甚至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滋养。
本人四十多岁阿姨谁的粉也不是,因为看到宣传片里两个少年对着天空说理想,天空以闪电来回应,我就带着16岁的儿子来看,还因为有关修行我自己来看看也不错,隔着座位坐严重影响了老母亲对下一代的指导性教育。
我是不喜欢单纯为打斗为搞笑而存在的戏份,全篇第三个景其实找长耳朵道士治病还蛮有意思,驴乱冲乱撞这个场景花费时间稍长情节输出不够,不过倒是让道然兄这个人物还未出场已经让人很期待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角色,所以一开始我以为剧情要向这种无厘头迈进了,幸好导演收住了。
苦海书院这段像不像千与千寻的河神和无脸人的综合体?此段特效还不错,中国式折叠门内外开合的打斗和书生的惊恐演的还不错,也能让人开怀大笑,导演表达的书生对金子的不贪使他没有变僵尸,书生身挂火药转身回来救朋友的戏份拍的自然流畅,笑点与真诚齐飞,算是第一个小高潮。
两人乘舟侧畔第一次展露心灵互相作伴的表演,可以让人感受到少年时友谊多么好啊,就是我身无分文就是我漂泊流浪,如何,我有兄弟。真想这些孩子们能恣意江湖这样和他们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互相鼓励着往前走 。到了健康城,我倒没有Get到尼孜的美,比较我喜欢的是佟丽娅周涛林青霞这样大气的美,这里却贡献了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就这一个片段值回票价。那是书生自己绑起自己克制欲望为青楼女子读起《南华经》,当北冥有鱼被缓缓念出时,我眼中渐渐模糊,这就是我说的纸上文字的力量。
那是一片笙歌艳舞的红色欲望之海,身侧有美人,耳边有丝弦,然而正如我们的人生中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外在,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我们自己,你想要什么?书生知道,所以他用自己最强大的武器保护自己,手中是书心中是信念。也仿佛我们这欲望时代,难道时时不是被美人就是金钱勾招着吗?你有定力吗?你用什么定?书籍音乐信念都可能是那个定海神针。它陪伴着我们穿过无人的旷野,呵护着我们孤独的心,筑起铜墙铁壁给你时间领悟。
知识是什么,考试又是什么,书生睡梦中背不出《陋室铭》让人着急帮他接下句也让人有说不出的无奈,我们如此深刻的记住这样美丽的文字,却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强制记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代贡院中发生的事今天一直在发生,只是换了名称换了官职换了衣服,读书是为了什么?道然兄终于出场了,导演没有充分用好这个人物前段的伏笔造成的冲突化解,可能时间不够了,但是浓墨中毛笔字的扭曲,变成剑变成黑色漩涡,吞噬了你,带着人坠落,光影背后仿佛是现时媒体的影像化,不时反转的新闻,标题党,从话语到文字到视频,企图全方位控制你,目的就是不让你思考跟着我的设定走,目的就是让你记不得初心是啥!所幸道然兄因着书生的纯净热忱记起了往事,往事是暖色调,那里人们都正年轻,不论在这泥沙俱下的世事中你做何种选择,我但愿你记得初心坚持的足够足够久一点,说不定我们咬着牙坚持着能渡过每一个漫漫长夜到生命的尽头也是欢愉,好过身不由己走到无法选择时连哭也不成。良善是人生唯一的出口,随波逐流把良善抛诸脑后是人生的死路。全剧第三个高潮。
最后取丹的变身特技可能经费不足了,没有华夏文化特有的力感和美感,日漫即视,所以显得单薄轻浮。整个故事逻辑下来却没有呼应开篇的半个符咒是个小瑕疵(或者是我没看到?),从修行角度,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个概念,因为没有点题显得这个宏大的意义彰显的不够明确。但我本人来说已经足够,茫茫生死轮回大海,他们这一生只是短短一世,就像一千年前的一命相救种下因缘,这一世的因缘会在未来展开。
如《骇客帝国》所表达的,也许导演也是这个意图,那就是:永远去做当下这一刻你认为正确的事。
写完影评,我觉得打个8.5分也可以。
本来想睡醒再写,刷wb发现一个挺不要脸的热搜,立刻马上码字吐槽。
#陈立农演技#???这个词条下一堆夸的,怪不得国产电影质量越来越差,这热搜买的还能要点脸吗?他这演技好那其他演员是不是都算影帝啊?台词念得跟背书似的,全都一个调根本没有高低起伏,你管这叫好?演技?惊讶惊恐全都靠一个“啊”字喊出来,毫无情绪,这叫演技?整个片子最让人出戏就他最拉胯也是他,要点脸吗在这夸演技?!
电影前半段轻松搞笑向的,狐狸“埋屎”的动作好评,这个细节养宠物的人完全能get到,是个萌点。一直走喜剧路线就挺好,但后半段完全崩掉,前面渲染不到位你说他们俩感情深到愿意为对方牺牲?导演我有点不太相信!太牵强了。那个工具为什么都这么花里胡哨的充满现代感,像未来科技的东西。
看出来有点耽里耽气的,放映结束后搜了一下原著还真是耽向。顺便感慨一下,耽美市场下沉各种魔改真是伤透读者的心,一边为作者高兴一边又为自己难过。你要说好好按原著来拍还不算问题,可国内市场又不允许拍又非要拍,改得亲妈都不认识,顶着原著的大流量疯狂收割,快被气死了!
这部片的前一个小时也就是普通的无聊。因为没花钱看,咳,本来打算多给点人情分的。然而,从两人在雨里相互喊叫+捶打那一节开始,我屡屡被尬到字面意义上的吱哇乱叫。等电影放完,头发都揪掉了几根。我本来发量就堪忧,好心痛。
不说个人审美如何,就俩男主这造型……反正本片颜值担当是王耀庆,至少人脸是脸嘴是嘴哭是哭笑是笑。而且就面相来说,李现跟陈立农对调角色比较合理吧。
剧情理论能救。不就是用性转版的倩女幽魂歌颂社会主义兄弟情嘛。
首先,设定得改。妖怪杀人取丹能成仙,这设定放哪个国家哪种神话体系里也不行吧。非要用这个设定,那至少得花五分钟去说明成仙到底能有多大的好处,性价比不好。就说13是赤狐,本质不适合修练,如果取不到白丹,就会失去500年的修为打回原型。
然后,简单使用人鬼片的基本套路就行。
张道长本职捉妖,发现王子进身上有丹,又见到附近转悠的13,就认为13要害王子进,于是给后者加了个符,并追杀前者。13被重伤现出原型,王子进当成是受伤的小狐狸捡回去。剪点给小狐狸挡雨啊,把它捂怀里取暖啊,自己舍不得吃给它吃,说点“我无父无母,没人跟我做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之类的傻白甜标配台词。
13伤好了本来要走。因为他也没朋友,有点舍不得,决定多留一个晚上。这一晚在补习班,发现附近有妖气,为了保护王子进,13现出人身。蛤蟆精因为王子进身上的符不能得手,走之前跟13放点“他身上的丹不知是红是白,你要红丹没用”之类的NPC台词,让13发现原来王子进是自己的蚌人。
但这个时候社会主义兄弟情已经有了嘛,13不能痛下杀手,于是带王子进去健康城验丹。因为符的关系,莲花精验不出来,说要找一个他魂魄离身的时机。于是13一路跟王子进到考场,在怨灵索魂的时莲花精证实那确实白丹,13在最后一刻不忍心把王子进又救了回来。
经过道然兄的事,原本人生目标就是考取功名的王子进心灰意冷,想要自sa好给莲花精做鬼丈夫。就让13杀了自己取丹,莲花精要打13也该放在这一段。结果没想到这个13是师父变的,师父再告诉13五百年前的事,说这颗丹本来就该是13的。最后当然是干一架。至于结局要BG还是BL可以随意。
这就是个一般套路。但这么写的话,狐狸的戏就多,就这片的CG质量,估计不行。而且李现的出场就少了,剧情又正经八百苦大仇深的,也不好夹塞那么些(他们自以为的)“笑点”进去,对粉丝不友好,对低幼市场更不友好。听13劝王子进“为自己读书”那一段就知道,买版权选主演的时候,制作针对的就是学生市场。
本来拍这个电影的目的,应该就是让观众看看美女(哈妮克孜真是漂亮,就可惜声音不搭脸),看看李现,看看陈立农,赚够粉丝的钱就可以了。流量拖IP,讲究剧情作甚。
在看完了《喜宝》之后,我爱上了看这种表面花哨、内里空虚的电影,我根本不是真的爱电影,只是时间多又废话多而已。
当然《赤狐书生》还是比《喜宝》好不少的,起码它还是正儿八经地讲了一个故事的,虽然也没讲太清楚。
不知道江志强对于“妖”的执念从何而来,《捉妖记》系列之后还不罢休,硬是要拍《赤狐书生》,关于朋友、情谊与人生考验的故事有很多,我想不通他看上了这个IP哪里?并在执行的过程中把朋友情谊无限的向“卖腐”靠拢了……
作为一个奇幻片,世界观基本上是崩塌的,两小时过后我既看不懂狐仙世界的运行法则,也看不懂他们(它们?)取珠挑蚌人的意义何在?(蚌人:是在物化我们人类吗?)
杀一个人取珠然后成仙本身就够瞎胡闹了,然后成了仙打了怪之后又跟上天打了个商量“雷劈我吧,我不成仙了”,咋回事,在成仙这件事上为啥这么不严肃?
除了设定以外,剧情上我也有一肚子疑问:
给书生王子进背后贴符的道士是谁,为啥要给他贴符,然后这个人物去哪儿了?讲丢了?
裴魁山演的那个师傅为啥彻底黑化了,为啥师傅要抢徒弟的珠子,狐仙届晋升的通道也这么不透明吗?
王子进那么爱英莲,为啥在英莲死后连个屁都不放了,往后余生都只顾着和十三相亲相爱了?
有了稀碎的剧情在前,李现和陈立农的表演其实都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了,不就呆滞一点、木讷一点、尬一点吗,还好啦。
当然,看了两个小时,还是有优点的,苦海书院和贡院打架两场戏算不错,奇观性有,立意也不错。把苦读书的书生形象异化成丧尸/僵尸,尤其是王耀庆的形象,与整部电影的画风都相背离,反倒有种震撼感,圣贤书的内容成为了困住他的围城,执念将他毁得面目全非。这一点倒是有点《僵尸》的味道。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妙笔太少,闲笔太少,导致了整部电影的呈现平庸,但也没有烂的出奇,所以只能成为炮灰。
去影院之前很紧张,因为我平时不喜欢这些玄幻奇幻类型的片子,很害怕以往看到的各种雷人造型,以至于紧张地在半个小时内跑了两趟厕所。
我是演员李现的粉丝,但更是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所以我会我手写我心。
到了影院一看,想不到下午三点场也坐了将近一半的观众,不知道是不是都是演员的粉丝,在忐忑中开始了我的观影体验。
随着演员表的出现,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张晨光,裴魁山,郝邵文,甜妞,姜超。脑海里迅速滑过驴得水,旋风小子,新乱世佳人,校园先锋的镜头。可惜的是看完全片我也没认出郝邵文和甜妞…裴魁山的何先生和姜超的青蛙精很出彩,他们两人在妆服化效果为角色很加分,两人的神情自带喜感。那个青蛙大嘴应该是向东邪西毒里梁朝伟的香肠嘴致敬。
李现给狐仙设计的很多微表情很灵动,狡黠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但作为一个沉迷于李现皮囊的粉丝来说,对李现的不同类型的笑我都太熟悉了,关注度太高,以至于很多时候看出了李现本人,甚至有一个镜头我竟然想起了韩商言那个经典的侧身带着一丝得意离开的动图。所以粉丝对偶像的过度关注不利于观影体验,这个问题在我。
最喜欢的两个场景是书院里的书法矩阵幕墙的设计,方块文字从四面八方飞溅出来,这是独属于中国文化的视觉享受。书院里的迷魂术让我想起韩国的王朝里翻白眼的僵尸。青楼里那段哈尼克孜太美艳了,因为之前对她一无所知,但她舒展的舞蹈动作一出来,让我想起了佟丽娅饰演倾国倾城的赵飞燕,想起了林芳兵的杨贵妃,都是美艳绝伦。
特效舞美总体很喜欢,不管是湖上泛舟,神秘莫测的苦海书院,还是夜幕降临的建康城,还是灯红酒绿的青楼,都营造了一个特别真实的环境氛围。
影片后半段竹林打斗那一段说实话,看出了一些卧虎藏龙的感觉。这一段也是演员频繁被吊威亚的桥段,可以想象演员因此遭受的身体上的严峻考验,着实不易。要吐槽一下的是此为狐仙后的造型设计,突然变得壮硕高大威猛起来,估计是以李现的形体作为设计基础,一身的狐狸毽子肉,感觉才从健身房走出来。狐狸本是机敏伶俐的小动物,纵然成仙,也不能为了剧情的拔高而改变动物本身的属性。
再说回来,影片的主旨是说了一段人狐友情。狐界有狐界的规矩,作为狐生发展轨迹必定是要去获取蚌人体内的仙丹,结果导向,不问方法来路,只求结果。但白十三是一条很善良的狐狸,所以才会在千年前有了那一次善举。不忘初心,所以他才会不忍心以杀死书生王子进,用他的性命来换取自己在狐界的晋升。哪怕他是只狐狸,他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不随波逐流,不世故污浊。
虽然他是逐渐被王子进的命不就是浪费在心爱的人身上的真情所打动,为当初一心想取丹的执念而懊悔。但我还是有点理解不了这种过命的交情,也许是因为我太过自私,我永远做不到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
除了两位男主的服装,其他角色的服装都挺喜欢,这两位的衣服特别像很多文艺中年穿的棉麻风,比如例外,和子苞米的风格。
笑的点主要集中在前半段,但我居然在片头一只小狐狸和小孩对视的瞬间眼眶就湿润了,最后被狐界赶出来后受伤的白十三和王子进对视时我再次流泪。人和动物之间一定有超脱物种和语言的亲密交流。
路演时见过陈立农本人感觉皮肤很白啊,不知是否为了塑造一个书生形象而进行了全身美黑……片尾他的歌声出来,我眼眶里打转的泪水终于流了出来,他的声音很干净,我坐着一直听完,看完了整个字幕才走出放映厅。才发现有两个男生也静静地在听片尾曲。
我不是电影发烧友,看片数量很少,所以只是拉拉杂杂谈了个人感受,我打7.5分。
原作是耽美,结局是同妻。有毒啊!你要么就老老实实卖腐。要么就老老实实言情。希望电影能改编好点,如果也是同妻结局……总之先一分不解释。等看完确认结局再来改分。
1.剧情二流2.特效二流3.演员表演二流
两星半,剧情还可以,只是演员表演差了一点,打发时间可以一看
作为一部卖腐片,李现和陈立农丝毫没有化学反应,那些明显设计过来挑拨观众心弦的台词和二人互动,两个人演出来就是尴尬得要死又干巴巴,cp文化大行其道下,这是好风凭借力,也送不上青云。
这是我第一次没看完就出来的电影,过程中跟朋友多次尴尬对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认为没看完不配评价,但我真的觉得:我已经浪费了电影票钱,就不想再浪费更多时间了。给2🌟是因为对两位主演都挺路好的,但这剧情、这演技、这台词、这……没去过的就不建议浪费时间了,想支持电影的,买票就行了
“命,不就是应该浪费在心爱的人身上吗”
尴尬的一批
绝了。好久没见时间这么长的网络电影了。
剧情还算过得去,比想象好看些。努力忍着看到最后,我真的受不了满口台湾腔的“演员”,演的也好做作,弯弯资本眼光已经这样了?
两个主演的演技,台词都很尬。还是多练练吧
又是捧弯弯的尬片。
好好打磨自己吧陈立农
明知道是烂片,还是去看了 浪费钱 这台词,这演的 我对不起我自己
这台词
想看,还是陈演员的第一步影视作品,加油。
先说观点,不值得看,甚至是烂。整个呈现的效果就是一部高配版的网大,剧情毫无逻辑和章法,全片120分钟几乎都是槽点,说着老套的笑话和梗,看得人昏昏欲睡。演员更是烂到令人发指,把李现衬托的跟影帝似的,湾湾的演员既然要进军内地能不能练练普通话!
尬的我脚趾抠地 在电影院做起眼保健操 剧情演员镜头 让我忍不住在电影院就打开了豆瓣
李现还行,陈湾湾真的无力吐槽
赶了个早场来看,看之前还是挺期待的,但是,从剧情到人物表演,实在是太一般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担得起大荧幕的 这都啥玩意儿 营销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