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家的形状

第10集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语言:年份:2019

 剧照

家的形状 剧照 NO.1家的形状 剧照 NO.2家的形状 剧照 NO.3家的形状 剧照 NO.4家的形状 剧照 NO.5家的形状 剧照 NO.6家的形状 剧照 NO.13家的形状 剧照 NO.14家的形状 剧照 NO.15家的形状 剧照 NO.16家的形状 剧照 NO.17家的形状 剧照 NO.18家的形状 剧照 NO.19家的形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家的形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乡,藏在一道菜里,一段回忆里,一个习惯里,这些在脑海中渐渐储存成一个个关于“故乡”的形状印记,这些形状根植于家乡人的内心,即使年轻一代远走他乡,有些人还在努力守护这些形状,当这些形状消失了,乡愁便再无根茎。你以为已经忘记的,其实都在原地等着你。回头看看,有人还在默默守护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2012:超时空危机淑女之家除恶逍遥法外 第四季爱的归宿2009古罗马的瑰宝夺舍蓝色生死恋特丽独行(英剧)黑车玄疑凯西回家48个圣诞愿望巴里·穆迪CODE-愿望的代价德国犯罪故事:绳缚永远的亚马逊探险队的荣光末日后的宇宙碎片助守在异乡女友第一季剑气萧萧孔雀翎布鲁克林银行家圣罗兰传为了全人类恶魔之门绝灭(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人兽恋又怎样!今年最美的电影就是它

文|饱饱

从威尼斯到颁奖季,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水形物语》一路以来都备受关注。陀螺用近乎复古的语调温柔地讲述了这个关于人鱼恋的童话寓言,也成就了2017年最美的电影之一。

陀螺的电影向来以暗黑烂漫的童话风格著称,打小就对各种怪物情有独钟的他,总是将怪物作为其片中最为重要的主角。从《潘神的迷宫》、《环太平洋》到《猩红山峰》,陀螺一直游走在商业制作和艺术电影之间。这部《水形物语》,也成为他导演生涯评价最好的作品。

连续拿下评论家选择奖和金球奖最佳导演,手握导演工会奖提名后,陀螺离奥斯卡又近了一步。他在金球奖的发言无比真挚:“在过去的25年里,我带着自己的情感,亲手打造了一些奇怪的小故事。这些电影,这些奇幻故事也拯救了我的生命”。

陀螺在《水形无语》中传达了一种纯粹的魔力,仿佛带领我们从他的大制作电影《环太平洋》和《猩红山峰》脱离,重新回到《鬼童院》、《潘神的迷宫》这样更具工艺性的创作时期。这是一部浸染了复古电影魔力的黑暗童话,带给观众如水般质感的画面。这种独具魅力的特质,结合了1960年代道德腐败的美式人像和第三人称讲述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爱和友谊的简单故事。

在众人无察觉的情况下,陀螺植入了60年代早期的社会现实——人们对于非人类的有限包容性跟对同性恋和黑人近乎一样。无论是电视里无意间闪过黑人暴乱的镜头,还是研究所惨无人道的施虐,都勾勒出冷战时期的恐怖氛围。

片中主角,莎莉·霍金斯饰演的哑巴清洁工Elisa,她的生活总是与周围保持着疏远的关系,唯一密切的只有她健谈的同事Zelda。她的楼上还住着“渴望出名的艺术家”Zelda,同性恋身份的他也正因为莫名的丑闻丢掉了广告策划师的工作。

无论是哑女Elisa、黑人同事Zelda、还是同志身份的好友Zelda,他们和人鱼一样,其实都是被主流社会所排挤的异类。而陀螺墨西哥裔的身份,也让他深刻了解到被排挤的滋味。带着对现实的美好憧憬,陀螺将自己的爱倾注到电影里这些弱势群体的角色中。他们互相报团取暖,共同抵抗世界的黑暗。

尽管Elisa的听力健全,但她不能说话,只能通过手语与他人交流。作为一个孤儿,她与他人的大部分互动都依靠直觉和感官。当Elisa第一次见到人鱼时,她感受到的并非恐惧,而是同理心。她没有仇恨和恐惧,而是选择用爱去包容这个跨物种的生物。

《水形物语》的美,另一方面得益于团队超高水准的场景设计。在《猩红山峰》之后,陀螺再一次展现出对于这种哥特式恐怖画面的深刻理解。这种夸张的元素设计和负担过度的情节似乎压制了故事本身最真挚的情感,使角色的平面化更加凸显。然而,通过团队耀眼的制作和优雅的造影艺术,再加上一线级别的卡司阵容,反而使故事呈现出了天使和恶魔的两面性。

陀螺导演总是擅长用简单的颜色搭配出电影的主视觉,正如《猩红山峰》中大量血红色元素的运用,《水形物语》选择了水蓝色作为主色调,将绿色阴影做了最大限度的使用。影片的开始被幽暗的蓝绿色充斥,然而随着女主与人鱼感情渐渐升温,陀螺选择用温暖的红色进行搭配。从高跟鞋到大衣的选择上,都能看出女主心境由孤僻向明快的转化。

Elisa与人鱼在水中交欢的一场戏可以说是全片的高光时刻,泛着波光的水下镜头与欢快的配乐碰触出极其梦幻的质感。这场戏来自于1954年的怪兽电影《黑湖妖谭》,其实《水形物语》的故事灵感也完全来自于此,用陀螺自己的话说:“这是我见过的最诗意的画面”。

《水形物语》(2017)

《黑湖妖谭》(1954)

类似于迷影元素的致敬梗在片中不算少数,陀螺不但肆意地运用了60年代的设定,还借鉴了50年代的恐怖电影和30、40年代的电影配乐,使电影本身有了史诗级别的基础。这些植入使观众可以更好地与故事和角色产生共鸣,而并非单纯的东拼西凑。

人鱼从家里逃跑的第一件事是去电影院,此时影院放映的电影是《路得记》(1960),同期放映的还有一部《狂欢节日》(1958)。

《水形物语》(2017)

《路得记》(1960)&《狂欢节日》(1958)

由于女主哑巴身份的设定,陀螺为这个角色加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歌舞段落,让其形象更加鲜活。而片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幻想舞蹈也都是向歌舞片黄金时代的致敬:《海上恋舞》(1936),《百老汇旋律》(1940)。

《水形物语》(2017)

《海上恋舞》(1936)

《百老汇旋律》(1940)

值得一提的还有莎莉·霍金斯的演技,她在本片中的哑女形象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无需台词,仅通过她的手语或者一个眼神,就足以展示角色的充沛情感。无论是面对阴谋的果敢,还是面对爱情的直率,你都能感受到这个少女心角色投射出的温暖与力量。

如果说之前的陀螺是血腥奇幻,我给《水形物语》的关键词则是柔软。这个长不大的孩子用他最赤诚的童心完成了对爱的探索,而你只用点开播放键,就一定能深陷于这片温柔。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540 期 文章,想跟着一起跳。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 ) “政治正确”真的方向正确吗?

太难看了,所有角色都是脸谱化,别说我看不懂,我看懂了,不就是想贬低WASP么?不就是证明自己极度“政治正确”么?里面绝对的反派就是个纯种参军的异性恋美国白人男性,次一点的反派是个移民的异性恋白人异性恋男性和黑人男性。正派人物无外乎是语言功能障碍的白人女性、黑人女性、同性恋白人男性和一个异形……这些和纯种异性恋白人男性不太一样的人。诚然他们应该受到重视和获得同等权利,但是并不等于要矫枉过正地贬低另一批人。片中为了拯救一个不知来自哪里的怪物,而杀死一个无辜的尽忠职守的美国保安又是平等的体现吗?就像在奥巴马当政时期,一个偷渡来的非法移民的补贴居然高于为一个国家辛劳几十年的白人养老金一样可笑。如果说你们要的是社会的平等,可是,这难道是真的平等吗?这不过是少数人的暴政罢了~

 3 ) 爱是一首完美的诗

Unable to perceive the shape of You, I find You all around me. Your presence fills my eyes with Your love, It humbles my heart, For You are everywhere.

已经画面 美到无法诉说 但剧情真的一般

 4 ) 优点不少,却没能让电影变得更好

《水形物语》给我的观感有些说不上来。

一方面,它的布景、灯光、色彩令人折服,确实非常美。包括各种道具细节和一些戏份的构图。这些美术视觉方面的优点,将氛围渲染得非常好,营造出冷战下的美国景观。

另一方面,在这种华丽气质下,其故事却显得平庸,主题也流于表面。许多人冠以“暗黑童话”之称,却没让我领略到其中的过人之处。

吉尔莫·德·托罗一直被誉为鬼才导演。他那处名叫“荒凉山庄”的家,藏品过万,是所有宅男的天堂。他与小岛秀夫(《合金装备》系列制作人)的亲密关系,被影迷和游戏迷津津乐道。他对怪兽和B级片的情结,仿佛也拉近了与影迷的距离。他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曾经惊艳世界的《潘神的迷宫》,也执导过《环太平洋》这样的大片,更炮制出邪趣十足的漫画电影《地狱男爵》。他是“墨西哥三杰”之一。

说实话,我更喜欢电影之外的他。

很难说这样一位受B级片、Cult电影影响如此之深,对怪兽如此情有独钟的导演,为这些艺术门类的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我认为,《潘神的迷宫》至今仍然是他职业生涯完成度最高的作品,而《地狱男爵》则是最有趣的。以至于后来的《环太平洋》,《地狱男爵2》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自不必提《猩红山峰》了。

每次陀螺出新片,我都报以无限期待,皆因其口味确也是我的菜。但在期待之中,又少了几分热情。因为看他的电影,很少有真正过瘾的满足。遗憾的是,《水形物语》并没有改善这种感受。

影片刻意用单调的色彩烘托孤独、阴暗、潮湿的氛围。墙壁、服装、家具、汽车以及人鱼的皮肤,全部是蓝绿色调。也使得影片其余部分,因爱情和死亡而出现的红色格外显眼,犹如《辛德勒名单》中的小女孩。

蓝绿色彩占据影片的泰半视觉,中间偶有琥珀色进行平衡。而这些色调,又被分为好几种层次。比如汽车的水鸭色,比如人鱼皮肤的冷青色,比如糖果和果冻蛋糕的翠绿色。影片传达给人的感受是,大面积选用蓝绿色,是在营造一种深海的氛围。而深海意象最适合表达孤独、神秘和浪漫。

布光也体现了制作团队的心思。无论是夜戏中极其富有设计感的灯光,还是幻想场景中美轮美奂的光线变换,都成为定格影片基调的关键一环。尤其后面发生在滂沱大雨中的一系列事件,光影所渲染出的黑色电影风格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配乐、表演、服装道具等做的都很精良。饰演人鱼的道格·琼斯已经与陀螺合作多年,《潘神的迷宫》里潘神和眼魔的扮演者就是他。本片中的人鱼,大部分时间以结合特摄和化妆的实体模型,由演员穿在身上表演。

但脸部的细微动作,比如眨眼,以及水下游泳,都需要电脑特技去完成。实体模型保证了人鱼皮肤的质感,同时还含有某些B级电影的特征。要知道,本片的灵感正来自于B级片《黑湖妖谭》,陀螺欲借此片以对前作进行“拨乱反正”。

《黑湖妖谭》

而《水形物语》更印象深刻的一种拍摄技巧是“Dry Forwet”,即湿片干拍。也就是说在陆地上模拟水下环境。通过滤镜、烟雾、灯光、鼓风机和威亚等手段,后期再用特效加工,让角色如同在水中表演一样。这样避免了摄影机的某些风险和难题,也能让演员长时间睁开眼睛,并且不用考虑呼吸问题。

除此之外,本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有一种淡淡的迷离和悲伤。阴暗的光线,低饱和度的滤镜自然是其中重要的视觉构成之一,而对景别的选取也是关键。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完成,虽然有些室内场景的空间很大,很有老式科幻片的味道。因此它看起来不那么像常规的室内剧。

女主角艾丽莎的家是一个小的空间,显得逼仄而无助。他的邻居画家亦是如此。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聊天,吃甜品,看电影,是整部影片着重情感塑造的部分。而场景转换到囚禁人鱼的研究所后,一阵强烈的复古科幻风扑面而来。无论在哪里,影片都是以中近景为主,尤其在主人公的家中。而27MM定焦镜头所提供的广角画面,每次出现都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意。

话说回来,无论《水形物语》的影像质感多么优秀,技术层面多么高超,它在核心层面带给人的感受仍然是欠缺的。保守而俗套的叙事,令这个被以各种形态无数次讲述的故事,并未焕发出新的光彩。即便是极度讲究的光影和视听,也没有辅助叙事更上一层楼。影片就像一个偏科生,无限地去追求光、景、道、演、乐,却对主题及文本等“软件”上缺乏打磨,最终丢失了震动人心深处的力量。

影片带给我的乐趣都是文本外的,有些甚至脱离了本体。比如人鱼的造型,直接就让人联想到了地狱男爵的好伙伴亚伯·萨平。甚至当艾丽莎一行人将人鱼偷回家后,几次泡在浴缸里的场景,都让我联想到了豚鼠系列的《下水道人鱼》。还有彰显迷影情结的《海上恋舞》、《路得记》和《百老汇旋律》等。可这些趣味并未与影片的叙事文本有机结合起来,显得较突兀,对整体水准的提升收效甚微,有点本末倒置。

《地狱男爵》里的人鱼

电影拍摄是一项团队工作。一部影片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各素材的组合,无论是画面、声音、还是艺术风格。完成度便体现在这种整体性上。从1990年开始,大众电影的重心逐渐由制造并保持“故事”,部分地转向了制造并保持“兴趣与悬念”。从“讲什么”部分地转向了“怎么讲”。本片即是这种趋势下形成的某种状态。

然而,叙事永远是关键,这并非说明所有影像故事都要遵循三幕、四幕、五幕剧的范式,都要有鲜明的起承转合。重点在于对情节和情绪的表达。泰伦斯·马力克曾经在古典叙事的规范内拍出过《细细的红线》之类杰作,同时也在形式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创作出恢弘灵动的《生命之树》。这些都是高超叙事一锤定音的成就。

有些时候,我们会被表演、音乐、美术等次要部分所吸引,因为这些跳脱出了影片的叙事主体,成为高光之所在。这当然意味着某些方面的成功,却也暗示了整体性的不完善和割裂感,难言电影本身的胜利。有时,优秀的演技和风格化的摄影能让电影起死回生,却也让演员、场景设计、摄影师的光芒盖过了导演和编剧。不过《水形物语》远远没到“死”的地步,而技术层面的出色,仍难掩盛名之下的略微失望。

其实很少在豆瓣上主动写影评,喜欢在微信上写。但是最近会把微信号里的文章转过来些。微信号:论戏书影(PictureWriter)

 5 ) 小众大片,奥斯卡小金人在来的路上

作为金球奖多个提名,奥斯卡大热门,水形物语这部电影在美国院线的排片少的可怜。在休斯敦,只有两个影院,加起来每天大约安排8场;同时期的星战,几乎每个影院都有大小各种排片,粗略数过来每天大概195场。25倍的差距。 半年前刚看到剧照和预告片的时候,预感到会是一部文艺长片,长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因为通常因为自带的文艺属性,剧情拖沓,违和,长镜头多,让时间变得很长,坐卧不宁,担心一同带去的不爱看文艺片的朋友看片中间和看完之后的白眼(对,我在引用银翼杀手2049)。因为怪物的存在,电影会让人觉得不安,丑陋,害怕。我预期的是一部会挑战我诸多舒适区的一部电影。怀着这样的期待,我走进影院。 观影本身从各个角度都超出我的意料,电影本身情节紧凑有序,逻辑合理,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几乎完美的贴合了这个故事和故事所处的时代。这种逻辑和故事上的自洽,让人轻易就沉浸其中。电影结束的时候,一片掌声里,我不记得电影有多长,只是觉得时间稍纵即逝。对,这是一部让时间变短的文艺片。我觉得情节的精心构思是这部电影之所以精彩的基石,看完特别满足。 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冷战氛围下,哑女Elisa在一个机密实验室做清洁工。哑女生活规律,寂寞,夜夜自慰。她体形修长,骨感,脖子上有三道疤痕,据说是小时候就有的。她的朋友圈有黑人逗逼小伙伴Zelda和邻居中老年脱发弯男插画师Giles。 她平淡的生活一天被一个神秘事物打破。白人长官Richard给实验室带入一个水生生物(类似男人鱼),和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一起研究。所谓研究,就是严刑拷打。满地的血污让Elisa和Zelda得以应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清扫战场。在打扫的过程中,Elisa和男人鱼接触,熟悉。Elisa也被这个神秘的物种吸引,常常给他带点吃的(剧组为省钱选了鸡蛋)。 长期的实验没有结果,让Richard和他的将军上司失去耐心。他们决定杀死男人鱼,从研究活体变成研究尸体。Elisa了解之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偷走人鱼,并决定下个月10号的时候把他从运河送走。10号的时候,运河水位升高,城市会开闸放水,人鱼也可以从河道回到大海。杀死人鱼的决定也激怒了科学家Robert,他看到Elisa的行动,并暗中予以支持。原来Robert不光是科学家,还是苏联的间谍。对神秘物种的爱让他决定背弃自己的间谍任务(毁灭人鱼让美帝也研究不了)。几方的努力让行动成功,黑人小伙伴,弯男插画师和间谍科学家齐心协力把人鱼送到了Elisa的浴缸里。一起生活中,插画师发现人鱼有能力可以恢复别人的受伤,甚至让秃头重新生出毛发(程序员的福音)。而主角Elisa和人鱼在一起生活之后,两人也感情升温,竟神秘地跨过了物种的界限。 另一方面,愤怒的Richard用尽办法,想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回人鱼。浴缸太小容不下人鱼,他日渐衰弱。Elisa和插画师决定按照之前的计划从码头送走人鱼。Richard顺着蛛丝马迹找到Robert,揭破他间谍的身份,拷问到了Elisa和Zelda偷走人鱼的事情。千钧一发之际,在码头上,Richard找到了Elisa,插画师和人鱼。一片枪声中,Elisa腹部中弹,人鱼胸中两枪,插画师被直接一拳击倒。在坏人即将全面胜利的时候,插画师爬起来用铁棍打伤了Richard。人鱼在中两枪的情况下竟然自愈,缓过劲来之后反击Richard,戳破了他的喉咙。故事没有介绍Richard的结局,他如果没有死亡,那也会成为一个哑巴。人鱼抱着中弹的Elisa跳入大海。 影片结束的时候,是电影海报里的画面。在插画师的口述中,人鱼和Elisa在海中拥抱,本已死亡的Elisa在水里睁开了眼睛,脖子上从小就有的三道伤痕变成了鱼鳃,他们一起成为了水里的生物。 这个结尾我特别喜欢。这是插画师的口述,他或许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这个浪漫的想象有情节本身的合理性(Elisa的伤痕,人鱼的能力和在人类社会不被接受的孤独),也有他对自己好朋友的爱。也许两人最后都是以死亡告终,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导演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了你一个结局,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嗤之以鼻。从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和我们认为逝去的亲人会以灵魂的形式存在一样,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真相不重要,对事件的理解比真相更重要。 我的观影体验如此之好,让我疑惑为什么这样的电影只有这么少的排片。合理的解释是,这是一部有野心的冲奥电影,带到明年二月奥斯卡颁奖之后,院线会补放一次这个电影。 这个电影第二个让我特别满意的地方是音乐。五六十年代什么最流行,歌舞片。Elisa虽然是哑巴,但她酷爱音乐,跳舞的节奏感也很好。这种小小的爱好在她和插画师一边看电视一边坐在沙发上用脚跳舞可以看到,也在她打扫卫生时候拖地有规则有韵律的动作中也可以看到。我想,观众在捕捉到这种细节的时候也会和我一样畅快的笑吧。Elisa在和人鱼对面无言的时候,她心里在用最大音量唱歌,和他一起跳舞。这种使用音乐的方式,和其他一些精彩的电影一样,向过去的那个黄金时代致敬。我说的其他的精彩的电影,是绿色英里里面,老年的Tom Hanks回忆和爱人跳舞《脸颊碰脸颊》,Cheek to Cheek (Ella和Louis的爵士名曲);是机器人瓦力里面,瓦力总也听不厌的《穿上你星期天的衣服》,Put on Your Sunday Clothes;是几年前的奥斯卡影片艺术家里的无声韵律;也是去年的大片La La Land里的歌舞青春。这种使用音乐的方式,有爱,有回忆,永远不嫌多(对,奥斯卡评委们也特别喜欢)。 这个电影第三个让我喜欢的地方是用到的各种明喻和暗喻。在这些比喻里,我感到导演最大的野心。Richard傲慢自负,对除了将军之外的所有人都毫不尊重。他是一个化石标本一样的白人至上主义者。用五六十年代的背景来讲故事,导演可以把这些人的嘴脸毫不留情的全部表现出来。他对黑人鄙夷,对属下要求毕恭毕敬,对能够表现自己地位的物品特别着魔。电影里用了两个细节来体现,他随身的电棍,是他的武器,随时准备对周围的人挥舞。他在凯迪拉克的4S店,在销售人员的吹捧下轻易了买了最豪的车。这样一个人,也对自己毫不留情,片头的时候他被人鱼咬掉了两个手指,后来虽然接回来,但是并没有得到营养,日渐腐烂。他可以在愤怒的情况下扭断自己的手指。在追击走失的人鱼时候,受到将军的压力,他也会对着镜子打自己,说“你可以行”的话。这种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残酷,是这些人的属性。在一个强调阶层分化和种族隔离的社会,上位者过的并不轻松。系统自动的筛选出来这样的人来成为他们中的领导。悲悯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是很难存在的。在皮尔斯 布朗的《红色崛起(Red Rising)》一书里,作者详细的讨论了上层是如何自我淘汰的,血腥发生在阶层之间,血腥也发生在阶层内部。 Elisa,插画师Giles,黑人朋友Zela和人鱼都代表了少数派。他们是身体“不健全”的人,如Elisa哑巴;是精神状态在主流社会里“不正常”的人,如弯男Giles;也是种族“低”的人,如黑人Zelda;也是神秘不为人所知的群体,如人鱼。Richard在不同场合里对他们的压制,我觉得象征了社会里人群之间的互相挤压。在落后的时代和社会里,人类的主流是排斥异类。这些异类,互相成为好朋友,抱团取暖。片子里也有很多辅助的人物,展示当时阶级分化的侧面:如偷偷吸烟的众多黑人打工仔;空座满地的酒吧拒绝衣着严谨考究的黑人夫妇;电视里黑人的暴动和警察的镇压,等等之类不一而足。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能容得下不同的人和少数的人。越是看到这样的黑暗,越是期待光明的一天早日到来。 情节、音乐和比喻之外,不得不说导演对Elisa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完成度特别好。她沉默而机敏,电影里处处可以看到她有急智的一面。她渴望朋友,珍惜任何一个可以沟通的机会。这里就很好的呼应了为什么她能够和人鱼发展出浪漫的关系。孤独和对爱的渴望,会跨越很多东西。而孤独本身,也让她能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很勇敢。片子一开始,她轻松在地上捡起Richard断掉的手指。这样的细节映衬出为什么后来她可以直面人鱼而不是被直接吓跑。面对Richard的骚扰,她也可以坚定的用手语打出F U的手势,而且不止一遍。 主角本身的表演也特别棒。坦白来说,她的长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角色没有声音,所有的感情都通过手语和眼神传递。她的一颦一笑都牵动观众。在第一个镜头里,躺在床上的她一脸皱纹,肌肉因长期劳作而变得粗糙,我心想导演怎么选这样一个(不好看的)人来出演一部浪漫电影。在最后一个镜头里,我已经完全爱上了她,并衷心的祝愿她幸福。 最后,提一下电影里萦绕的神秘主义氛围,我认为来自克苏鲁神话。据我所知,希腊神话和西方传统童话里的人鱼都是女性,如水妖Siren,如安徒生笔下的人鱼公主。只有克苏鲁神话中,人鱼近似男性。他们被称为深潜者,魚頭人身,身上的主色是灰绿色,但有白色腹部。四肢的指间有蹼,身上覆有鱗片,颈部有鳃,身上有浓厚的鱼腥味。虽然外观看起来低能,但深潜者是除非被杀害否则就会永生不死的高智慧种族。在克苏鲁神话里,深潜者可以和人类生下混种的后代。所生下的后代一开始与常人无异,但随着年岁增长,会渐渐表现出深潜者的特征。当他/她完成变化的时候,这样的后代会从海湾入水,加入深潜者的族群。 这从科学的角度上,说明Elisa有可能是深潜者遗落在世界上的一个子民。Robert如果不死,大概会做出这样的推断。如果你遇到脖子上有三道疤的人,记得一定和他/她交朋友,他/她有可能治好你忧郁的脱发病。 Water falls from the bright air It falls like hair Falling across a young girl’s shoulders Water falls Making pools in the asfalt Dirty mirrors with clouds and buildings inside It falls on the roof of my house Falls on my mother and on my hair Most people call it rain That's one shape, of the water

 6 ) 《水形物语》只是画家的幻想吧

会不会elisa歌人鱼都是画家幻想出来的?

你看,画家是gay,职场失意,情场又艰难,还被披萨小哥赶走,他孤独,找不到人说话,绘画又有问题,于是就臆想了一个故事,来发泄自己的情感。

1.elisa活动时间是晚上,白天睡觉。这个时间刚好是画家睡觉做梦的时间。所以elisa可能是他做的梦。

2.他第一次拿画去找买家的时候,他原公司的同事问他是不是在喝酒。可以看出被辞退后他的精神状态一直不理想。

3.女主和人鱼在浴室游泳那段水漏到电影院,电影院老板却敲的是画家的门。说明他旁边没人住?或者那也是他的房子?

4.他带女主扑披萨店,店主小哥只招呼了他一个人。

6.电影从一开始就是画家旁白,最后也是。所以整个电影可能都是他编的故事。

7.他画板上有人鱼哥女主的画,但女主是中长头发,画是长发。可能想象的有点出入。

8.男女主感情发展的问题,有点不清晰,其实如果是画家的幻想,那就成立了。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

 短评

跨物种畸恋与冷战幽灵,带着托罗标志性的暗黑系画风和对人类的反复诘问:究竟谁才是怪物?丑陋的究竟是外在还是内心?莎莉·霍金斯表演太温暖了,而且完美诠释了片名:爱就像水一样有着万千形状,也许你触摸不到它,但它会温柔的包围你...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老套的魔幻人兽恋故事竟然获得去年的威尼斯金狮大奖,实属意外。导演陀螺(以《潘神的迷宫》获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墨西哥导演)类型片的纯熟技能和精彩的表演及视觉制作,当然值得夸奖,但即使增加了冷战时期的政治时代背景,也无法掩盖其内涵的平庸与单薄。

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Love is about two weirdos cuddle each other

9分钟前
  • 松尾芭蕉
  • 力荐

一个哑巴孤儿,一个单身没伴基老头,一个身处敌营苏共间谍,还有一个牢骚满腹婚姻不睦中年黑人妇女,都是孤独的人,聚在一起却创造了一个奇迹,促成了一段凄美哀伤的爱情神话……也就只有陀螺能拍出这么个阴森冷峻、诡异残忍外表下包裹着人性温暖、向往爱情美好的动人童话,简直浪漫死了……

13分钟前
  • 20个小明≯
  • 力荐

更像一个童话,一首诗歌,一篇散文…“我感觉不到你的形状,你围绕着我,你的存在使我眼中溢满你的爱,使我内心柔软,因为你无处不在” 迈克尔·珊农就是主啊!

1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原来你是神明,是卒千年的磐石,身负治愈的魔法,甘为我脱鳞;原来我是水滴,是旦夕间的蒲苇,装着满腹的爱意,却不能发声。你带我沉入湖底,浮动的水草都藏着魔法;我把浴室灌满水,楼下的剧院都渗出爱意。原来儿时脖颈上失声的伤口,竟是爱情的信物。孤独的我注定与你相认,教我用心说话,用鳃呼吸。

1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是有多么童心未泯、浪漫至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一个“所有的边缘人拥抱在一起就能对抗黑暗的世界”的故事呀,真的很难很难不被感动。鱼兽是个象征,他是个神秘生物,但更是一个代表着电影里出现的哑女、同志、黑人、女人的鲜活的人… 这样说来,角色脸谱化是难以避免了,但爱情实在是太美了,哭崩

2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分明是又一部【色,戒】。把一出并不新鲜的三级成人童话拍的如此梦幻美妙,很了不起的创造力(女主公车上倚靠窗伴着雨滴哼出主题曲旋律一镜,很迷醉)!PS,怀旧电影、黑白歌舞、宗教色彩、苏俄冷战情结、中女裸露、已至治疗脱发的神力……这些元素似乎都是冲着六十几岁白人(奥斯卡评委)去的吧,你厉害!

2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女主的部分像韩国电影,反派的部分像90年代的好莱坞,其他部分像动画电影。

3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很多人评论说,为什么总是“美女与野兽”,就不能拍个“帅哥与母兽”吗?我记得聊斋里就有类似的故事,说一个商人出海经商,误入夜叉国,侥幸未死,还娶了个母夜叉,并成功生出一对小夜叉。现成的故事,就看有没有导演愿意拍,拍完送去威尼斯,没准又是一头金狮。

3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一部包含一切的童话,最浪漫的大概是“我的伤口变成了和你一起呼吸的器官”。

35分钟前
  • Saudade
  • 推荐

感觉吃了一颗糖霜包裹的空气,视觉太沉而内涵不足,跨物种的感情线产生基础根本没有铺陈好就开始瞎煽,各种强行插入的迷影梗更是尴尬得没眼看(歌舞那段简直莫名其妙)。陀螺恶趣味性暗示还是无处不在(剥个鸡蛋剥得那么色情),Sally Hawkins这个纯洁和肉欲一体的角色真好。

40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鱼人落跑后第一件事居然是去看电影。陀螺这次真是太浪漫太柔软。

45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导演怎么最近总拍这么…额…复古的本子?全片最感人的是那个毛子科学家,那才真的是大爱

47分钟前
  • Amino
  • 还行

1.又名《鱼生,请多指教》《人鱼情未了》,讲述佐德将军大战海王的故事。2.“活得不如鱼”系列。3.撸猫,可能导致脱发;吸猫,使你更加强大。4.猫吃了那么久的鱼,是时候还债了。5.室友的内心是崩溃的,同居多年只被当成朋友,结果鱼人第一天来就和女主滚床单。6.女主和鱼人滚床单不会被鱼鳞刮出血吗?

50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非常陀螺的一部电影:怪兽的、怀旧的、迷影的、略暗黑童话的。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也愿意敬会治脱发的怪兽为神

60分钟前
  • Sailor Meow
  • 力荐

成人童话、暗黑趣味、政治隐喻、考究的细节,以及浪漫的点睛之刻。但是怎么说,没有太打动我。或许这就是童话的两面性,有时候你觉得它包含一切,有时候却觉得,啊,这真的是个被讲述了千百遍的故事。

1小时前
  • 阿暖
  • 还行

怪物吃掉了一只猫的头,我不开心(。•ˇ‸ˇ•。)

1小时前
  • Dacrygelosis
  • 还行

温柔至极的浪漫主义之下对欲望、血腥和暴力的展现起到了调和作用,制作上低调呈现了好莱坞最顶级水准,翻身的企图心体现在创作思路,叙事显仓促但也有整合社会边缘群像的野心。欣赏其作为好莱坞商业主流电影对女性性欲直接且正面的刻画,女主一上来就自慰其实挺大胆的。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