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台北市政府将正式实行同婚登记,台湾的同性婚姻终于合法化了。
走到这一步有多难?玛妮介绍一下近一年的全球同性恋容忍地图:
蓝紫色代表允许同性结婚或同居的国家,黄色代表未被定义或定罪,红色深红色则代表已定罪、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可以看出同性在我国还处于“灰色地带”,而邻国印度有些地区甚至是红色。
但是今年,一部印度电影横空出世,让这个敏感且稍微有些“离经叛道”的话题登上了大荧幕,它就是《遇见女孩的感觉》
温柔无声的抵抗
提到印度电影,玛妮的脑海里总会浮现起他们“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名场面:
要么就是异常灵活的脖子:
在印度,摇头也是一种语言
以及非常残酷的社会现实——女性永远是有罪的,男性往往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能读书、不许看电视不能穿牛仔裤的小镇女人:
▲
比《熔炉》更惨的《炙热》
“印度黑公交事件”里那个才23岁、被强奸殴打致死的实习医生:
▲
被印度封杀的《印度的女儿》
只允许穿罩袍,露出一双眼睛,不能化妆的穆斯林女性:
▲
《我罩袍下的口红》
在这个“都9102年了”的今天,上面提到的每一部都让玛妮看得分分钟想原地爆炸。
然而更残酷的是,这些电影大多都有“改编自真实事件”或“基于真实社会状况”的标签。在玛妮的认知里,女性和小部分特殊群体在印度,几乎是没有地位的。
但作为印度主流文化电影基地的宝莱坞,在整个国际都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很多被玛妮标记了“最爱”的高口碑电影都出自于它。
从狂揽13亿票房的《摔跤了爸爸》到体现女性平权的《厕所英雄》、《神秘巨星》,致力于探索“人类多样性”的宝莱坞一直保持着对印度女性和特殊群体的关注。
百无禁忌的题材,超写实的类型,玛妮最欣赏印度电影的,是他们能够放肆大胆地直面那些尖锐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女性平权和儿童成长,只要敢想就没有他们不能拍的,一波波优秀的电影人勇敢地揭露出印度社会的阴暗面,并给出了自己坚定的态度。
今年,宝莱坞又干了一件让玛妮惊讶的事儿——一个主流文化电影基地,拍出了一部同性而且还是关于“les”的小众而又敏感的题材,还成功过审上映,就冲这一点我怎么可能不打开看一看!
爱,无罪
电影从女主角小甜参加一场印度传统的婚礼开始,没错,开场还是玛妮熟悉的味道。
不爱说话的小甜很快引起了在场男生的注意(重点还是因为长得好看),他让自己的亲姐姐库湖做“说客”来追求小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机缘巧合之下,小甜无意在小剧场邂逅了星二代编剧萨希,两个人还被小甜的哥哥“追杀”——因为小甜是未经哥哥的允许偷跑出家的。
萨希也因此爱上了小甜,设法追到她的家里告白,被小甜的家人误认为他就是小甜的男友。
▲
陷入爱情的萨希神似米老鼠本鼠
然而萨希的爱情在进度条才过半的时候就夭折了,因为小甜天生就喜欢女孩,并且已经和影片开头向她介绍弟弟的库湖在一起了。
这也是为什么小甜的哥哥会如此暴怒的将妹妹禁锢在家里的原因——他早就知道了真相。
小甜向萨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因为性取向从小就被身边同学的白眼、冷暴力包围,长大后也只能痛苦的隐藏起真正的自己。
萨希花了一些时间接受这个事实,决定捍卫她的爱情——用一出话剧来向小镇的居民讲述这两个女孩波折的爱情。
排练期间,小甜和女友的事情终于被哥哥揭露,暴怒的父亲和祖母厌恶地要和小甜断绝关系,直到父亲看到了小甜的日记,才发现女儿长久以来的隐秘心事。
话剧如期上演,期间台下不停有观众斥责这个离经叛道的故事并离席。小甜的父亲来到剧场,看到舞台上被关在透明盒子里的小女孩无助的哭喊,仿佛看到了幼年的小甜。
最后他终于忍不住冲上了舞台,向小甜、也是向自己和解:
▍这不是疾病,这是爱,爱怎么会是一种罪?
荆棘的旅程
其实单纯就影片本身而言,它并不算是一部特别优秀的电影,可能因为有着“Fox Star Studio制作,Netflix合作”的前缀,整个影片在传统印度格调中掺杂了一些美式风格。
某些情节的过渡稍显粗糙,所以至今观看人数不多,豆瓣7.6的评分也是中规中矩。
但在玛妮看来,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彻底颠覆了印度社会对于LGBT群体的认知。
一直以来,印度在我们眼中都是一个性别极不平等、女性地位极低的国家,“脏乱差”和“危险”是新闻中最常见的两个词汇。
▲
印度著名的露天公厕
更可怕的是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印度平均每3分钟就会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
每当这种事情发生,印度多数民众的观念往往都在怪女生“穿着过于暴露”,“是她们不小心”,还提议让失身的女生就此嫁给强奸犯。
▲
受害者有罪论
光女性就被物化的如此严重,就不要提LGBT中代表“les”的L了。在过去长达150年的印度历史中,同性相爱一直被视为一种形式犯罪,第377条法例是这么规定的:
▍任何违反自然定律的性行为,均得处以最低10年、最高终身监禁的处罚。
然而印度有着10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就有250万的同性恋者,几乎每年都有上万人受到该条例的处罚。
甚至有些极端一点的父母,为了“内部矫正”孩子的“不正常”取向,去强奸自己的儿子/女儿(写到这里的玛妮真的是头皮发麻),后果就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童年阴影。
▲
有的小小年纪就被逼嫁人
直到2018年9月6日,该条例才被印度最高法院废除,正式宣布“同性性行为不再是一种犯罪”。平权斗争多年的印度LGBT终于迎来了小小的曙光。
印度虽然不再将同性恋视为一种犯罪,但大批的民众对于LGBT群体还是存在很深的歧视和误解,《遇见女孩的感觉》中那些离席观众的态度就代表了绝大多数的社会声音。
虽然越来越多LGBT的人们选择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在思想落后的地区,这仍然是一件难事。
像“允许同性恋者被处以石刑”的文莱,还有“残忍杀害同性恋者”的伊拉克,都是“极端反对”LGBT的国家。
多数亚洲地区则是“含蓄的不待见”,明面上并不会表明立场,却将LGBT置于一个被忽视的灰色地带,但这种保守化态度更为伤人。
玛妮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祈求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们,但起码在遇到这些有那么一点“特殊”的人时,不要伤害他们。
能在这样一个性别很不平等的社会,拍出一部展现LGBT话题的影片实属难得,《遇见女孩的感觉》的出现,无疑是打破社会传统观念的第一锤。
作为“宝莱坞历史上第一部同性题材的主流电影”,能公开上映并引起社会讨论,这种意义远大于影片本身。
导演也很清楚这部电影所代表的意义,特意采用了一种迂回的处理方式,试探性的向印度大众传递被温和处理过的同性恋情,让这一敏感主题更加委婉易接受。
▲
铺垫了一个小时才进入正题
影片的最后,小甜对萨希说:“一定要把你的戏带到小镇小村去,那里会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部话剧不可能改变镇上对同性的看法,一部电影不可能改变社会对同性的偏见,可它的出现,就已经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近年来,印度电影在国内越来越流行,其独树一帜的影片风格和影片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关注。对于印度电影的特点有网友戏称,印度电影的三要素是:有歌、有舞、说话摇头。印度人口众多,有几百个民族共同生活,贫富差距很大,思想保守,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印度国内出现很多问题,如: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人民安全得不到保障、拒绝同性恋者出现等。今天我们要看的电影就是关于印度的同性恋者,这也是宝莱坞第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主流影片。虽然2018年印度正式将同性恋者从犯罪范围去除,但是在那样的环境,这部影片能够上映一定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遇见女孩的感觉》于2019年2月1日在印度上映,片长120分钟,豆瓣评分7.5。影片一开场就给观众带来了一段印度特色浓郁的歌舞,故事就从富商的party开始了,我们的女主甜甜非常漂亮,长长的头发像瀑布一样,发量也着实让人羡慕了。甜甜刚刚大学毕业,到了该找另一半的年纪,可是却没有遇到她喜欢的人。女主的父亲非常疼爱女儿,但在这个家里她最怕的还是她的哥哥,因为她哥哥知道她的秘密,对她严加看管。秘密就是她喜欢女孩,从她青春期的时候她就知道了,因为这个受到别人的冷落和排挤,哥哥知道后更是说她这样是犯罪。她的所有心思都不能和别人讲,只能记在日记本里。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甜甜爱上了来参加聚会的姑娘,为了能和爱人在一起,她一直犹豫要不要去伦敦开始新生活,却受到了哥哥的阻挠。无意中,甜甜遇到了剧场的萨希,萨希是个穆斯林男孩,还是剧场的编剧和演员。萨希以为甜甜喜欢自己,进而开始接近甜甜,发生了一系列趣事,就连甜甜的家人也认为甜甜喜欢上了这个穆斯林男孩。可是最后事情还是暴露了,家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声誉,让甜甜和萨希结婚,因为在他们的想法里,和同性恋比起来,他们宁愿甜甜嫁给一个穆斯林。可是最后,萨希并没有趁人之危,而是安排了一场名叫“遇见女孩的感觉”的话剧,讲的就是甜甜的故事,赶到的家人受到震动,接受了甜甜是同性恋的事实。虽然说现在印度政府不反对同性恋,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印度群众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当他们开始演出的时候,有些人刚看出些端倪就愤然离场,大部分都是男性观众,并且有的女性观众甚至不知道同性恋是什么意思。虽然说这是一部讲述女同性的影片,但可以看得出来,导演在同性表达上还是很含蓄的,甜甜和爱人最亲密的举动就是拥抱,并且甜甜爱人出现的镜头并不是很多,在舞台上表演时,甜甜和女性演员也只是牵手而已。不管怎么说,这对印度电影都是个新突破,什么是好电影呢,有的时候不一定要恢弘的场景和动人的故事,能够反映出现实问题引导人们思考进步也同样重要。
故事讲述了青年编剧爱上一个女孩,追求后发现女孩爱上别的女孩,于是以一场话剧的形式帮女孩被家人接受。 这电影除了女孩的父亲有喜欢下厨房的特点,其他人物连塑造也谈不上。从题材而言,印度的确是令人惊讶的敢拍,和其国家的文化差别特别大。只不过电影实在不敢恭维,故事很幼稚,表达也是通过说教和硬生生的大欢喜结局,并不深刻。 如果选择以爱情的追求做这样一个故事的开场,那么对女孩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把女孩其实喜欢女孩作为后半部分的转折实在没什么必要,开始就应该点明了,去探究人物的情感内心。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百合电影,没有之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LES拉拉影视】,附资源,详情戳:遇见女孩的感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起印度,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词?
人多?落后?社会秩序混乱?
亦或是“宝莱坞”?阿米尔汗?
是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并且人口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有人口学家预言,印度的人口总量将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相对落后的经济实力,使得印度的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犯罪率常年高居不下。
然而,这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却奇迹般地孕育出了本国独具特色的电影产业——“宝莱坞”。宝莱坞虽不及好莱坞影响力大,却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的电影受到数亿观众的喜爱。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传统的宝莱坞电影”。
说它传统,是因为整部片子的风格都充满了熟悉的“宝莱坞气息”,比如“一言不合就开唱、尬舞”…
而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从它的选材内容上来看,又相当具有新意——“它是宝莱坞电影史上第一部反映同性恋题材的主流电影”。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印度的两大宗教分别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义中认为“同性恋是罪恶的,非人性的恶劣行为”,而印度教虽未明令反对同性恋,却认为同性恋应该通过“男女婚姻结合而得到救赎”。
在过去长达150年中,同性恋在印度被认为是一种刑事犯罪(印度刑法377条),每年有上千人受到该条例的处罚,而就在去年9月6日该法条才被印度最高法院废除,印度正式成为“同性恋无罪化”的国家。
在印度同性恋合法化的第一年(注意:同性恋合法化不等于同性婚姻合法化),宝莱坞就献上了一部同性题材电影,那这部电影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大家跟着小酷酷一起来看下吧!
今日推荐
《遇见女孩的感觉》
正式进入电影剧情之前先给大家打个强心剂,看海报上女主笑得那么开心就知道这是一个喜剧电影,结局肯定是happy ending啦!所以不要被前面小酷酷铺垫的一堆宗教、刑法之类的给吓退…那些铺垫都是有助于理解剧情的…
电影还有另外一版的正式海报,长下面这个样子:
海报中简单明了只有三个人物:一个老父亲和一对儿年轻男女。相信光看这个海报,肯定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是一部平常的“异性恋”爱情故事。
这也恰恰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作为印度首部反映同性题材的主流电影,《遇见女孩的感觉》这部电影没有从一开始就挑明这是一部同性恋电影,没有强行出柜带来的撕心裂肺的争吵,而是采用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叙事手法,循序渐进地推动故事的发展,随着剧情的推进,让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实,同性恋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剧情介绍
简单来讲,这部电影讲述了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的女主小甜在与爱人远走他乡和向家人妥协的矛盾中苦苦挣扎,机缘巧合认识了男主萨希,并在萨希的帮助下,成功得到家人的认可,做回真正的自己的故事。
对于习惯看“速食百合故事”的观众来讲 ,这部片子的前半段可能有些平淡,甚至是无聊。作为一部电影时长将近2个小时的影片,在前一个小时中,两女主同框镜头不超过5分钟。但答应我,一定不要快进,因为这并不是一部“速食电影”,前面的每一个情节都在为后面高潮的来临做铺垫!
下面,分三个阶段来讲述一下这部电影(温馨提示:内含大量剧透,介意的话请看完影片再回来):
第一部分:
小甜和萨希
“不是滑滑手机就能找到真爱的,通往真爱的道路是五味杂陈的,路途越艰辛,故事越美妙”
影片开场是一段典型的宝莱坞特色的舞蹈,在一场婚礼上,女主小甜与在场的男男女女们一起唱歌跳舞,好像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唯一不同的是她比人群中的其他人都更加美丽迷人。
这时,另外一个小姐姐来和小甜“搭讪”,说自己的弟弟为小甜倾倒,他人品好、学历高、又长得帅,是做丈夫的不二人选。小甜莞尔一笑…仿佛真的被她说动了…
画面一转,男主萨希登场。萨希是个背负着“老爸巨星”光环的年轻人,他梦想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编剧,却写的一手“烂剧本”,被讽刺拍的电影像催眠药…
小甜为了与爱人相聚伦敦,偷偷跑出来办国签证,为了躲避哥哥的追踪,偷偷躲进了萨希排练舞台剧的剧场,顺便当着萨希的面吐槽了一波演出难看,还说“编剧肯定没谈过恋爱,剧本肤浅、没深度”…
萨希津津有味地听着小甜对爱情的描述,不知不觉为之着迷…
就在此时,小甜的哥哥巴布鲁赶来,小甜抓起萨希的手撒腿就跑,没谈过恋爱的萨希终于感受到“牵着手不愿放开的感觉”…
在地铁上,小甜谈起对真爱的看法,可谓相当精辟:
这段话可以说是贯穿全片的主题了。
为小甜醉心的萨希决定去小甜所在的小镇办表演培训班,以此来接近小甜。而与此同时小甜因为哥哥向家人告发“她爱上了一个穆斯林”而被禁足在家,(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跨教联姻是不被祝福的)。
萨希错将小甜父亲巴毕认成她家厨子,托他给小甜送情书…老爸一看大事不妙!这个贼小子都追到家里来了!为了赶快把女儿嫁出去,全家人开始在“世纪佳缘网”给小甜找对象。
经过各种的阴差阳错,萨希误以为小甜的“穆斯林男友”就是自己,他欣喜若狂,趁着醉意向“小甜”表白…
而小甜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
第二部分:
小甜的秘密
“我受够了,为什么我只能选择男人”
小甜向萨希讲述了自己深埋心底的秘密:从小她就知道自己的不同,也曾爱恋过一个女生…她曾坚定地认为“我一定也会得到爱神眷顾,披上婚纱,成为新娘”…
然而同学和家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彻底熄灭了她的幻想,她在日记本上写下“永远都不会有人爱我”…并将这个秘密只记录在日记本上,将真实的自己锁在世俗的牢笼里…
直到在那次婚礼上遇到她——库瑚,两人一见倾心,迅速坠入爱河…
放几张甜蜜的剧照:
然而,好景不长,她的秘密早已被哥哥识破,为了保住家族名声,哥哥造谣她有个“穆斯林”的男朋友…
第三部分:
同性恋,只是爱,如此而已
拥有爱是神的恩宠,爱怎么会是一种罪?
父亲巴毕在“红颜知己”巧卓的劝解下,决定接受萨希这个“穆斯林女婿”…巧卓对巴毕说的这一席话也是相当中听了!
这里就要好好夸夸男主萨希了,在得到岳父、小舅子一干人等的认同,甚至是女主的妥协后,他并没有顺水推舟与小甜结婚,而是决定捍卫小甜爱的权利——他决定用一出话剧来向人们讲述这两个女孩的故事。
萨希面对两个女生的表现也是相当可爱了…
正是这部话剧将整个影片推入高潮。小甜家开了一家服装公司,萨希说服巴毕用一出有新意的话剧来代替服装秀进行品牌宣传,并设计让小甜与库瑚本色出演。
然而,这样一出惊世骇俗的演出肯定是一波三折的,小甜的家人得知小甜的秘密后会作何反应?演出能否经受得住世俗的压力?小甜、库瑚、萨希三人之间又会如何发展?
留个悬念,大家自己去探究吧!
提示:千万不要错过最后这出话剧!泪点预警!
如果你也曾在黑暗中孤独地渴望别人的了解;如果你也曾为了世俗的眼光而将真实的自己禁锢在牢笼里;如果你也曾因为性取向的不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后记:
标题里写了这部电影是“年度最佳”,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百合电影”,这并不是噱头,而是我的真实感受。
《遇见女孩的感觉》作为印度首部反映同性恋题材的主流电影,一出手就已经把中国同类型的影片甩出了几条街。这不是尬吹…是因为他们真的很会拍!
作为“首部”,导演很明显知道这部电影代表的意义,他没有真刀真枪地与世俗对抗,盲目鼓吹同性恋有多美好,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
首先,抛出对“真爱”的看法,通往真爱的道路是艰辛的,这一点对于异性恋和同性恋都一样。电影的前半部分,表面上在讲萨希追小甜的过程,实则反映了异性恋追寻真爱的艰辛,种族、宗教、家庭,异性恋的爱情之路也充满了荆棘。
接着,在萨希过五关斩六将的基础上,导演进一步为真爱之路设置了性别的关卡。父亲巴毕最后冲上舞台,他问萨希“如果让你娶一个男人,你愿意吗?”萨希回答:“不愿意”…
进而升华主题:“同性恋、异性恋都是天性使然,是神的眷顾,它不是罪,也不是受到西方文化的污染”…是的,同性恋、异性恋都没什么不同,说到底这不过是一个关于“真爱”的故事而已。海报底部的“A simple love story”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导演循序渐进的温柔攻势下,相信很多所谓“异性恋”的捍卫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丢盔弃甲…故事的结尾,小甜嘱咐萨希一定要将话剧带到小村小镇去,也足以体现导演想要普及同性恋知识的决心。
除了同性恋,导演在这部电影中还探讨了很多印度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宗教问题、男女地位问题、家长与孩子的相处问题等,具备很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如果你刚好有空,请一定要耐心看完它!(没空也要挤时间看!不然你今年的电影都白看了!)
【观看方式】
公众号"LES拉拉影视"后台回复 遇见女孩的感觉 领取汁源
-End-
文案撰写:小酷酷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视频来源:亿万同人字幕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更多精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LES拉拉影视】,附资源,详情戳:遇见女孩的感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宝莱坞首部同志题材主流片,看起来十份勇敢,却也是有限的勇气。编剧导演使用的还是最老套生硬的套路,所以从这个方向解读真的无话可说,正如当某种声音突然转向开放,说什么不重要,解读它说话的方式才有趣,因为方式会暴露一时难以更改的思维模式。
首先暴露的就是印度的性向政治了,如果你存在同性倾向,那么就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毒害和影响,这里的潜台词是“你错了”/“可矫正”。
这部电影的勇气在于说了“爱就是爱”,而且也让人们听到了,但可能顾忌着方方面面因素,最终只是在一个家庭或是一个剧院的小范围里达成契约式的和解,导演很聪明,懂得用闹剧&喜剧类型去平衡一个注定悲剧性的同性题材,本片里同性恋的命运其实是借着不得不HE的宝莱坞传统而被谅解的,“因为要合家欢,所以连同性恋都变得可以原谅了”,这既是本片给我的暗示。
更讽刺的是,在异性间都不能肆意搂抱亲吻的宝莱坞电影中,同性恋情的表达简直超现实起来,双女主空有颜值看起来就像资深闺蜜,可能必须要有颜值,美好的东西犯了错才更容易被人们谅解不是吗?为了强调身份符号,强调诉讼感,强调弱势群体的凄美,同性情侣在本片中就像是空壳子,以纸片般轻薄的存在感走了一遭腐朽思想的过场。
最后是最最令我不舒服的一点,那就是“谁说服了谁”,结局其实是由传统体制受尊敬的父辈男性的长篇演讲说服了倾听的人,靠局外人说服局外人,听权力声情并茂地让渡权力,变相证明了同性群体自身呐喊的彻底失效,说到底,同性的合理性,同性间的爱,仍旧是不被看见的。
所以啊,这部电影最吊诡的地方在于,首先,阶级取材处于偏上,开放度肯定高于平均水准,其次,印度女性本身的权益都难以得到保障,何谈女同恋人呢?
印度著名女演员索娜姆·卡普尔(Sonam Kapoor)将在她的最新电影作品《遇见女孩的感觉》(Ek Ladki Ko Dekha Toh Aisa Laga)中饰演一位女同性恋者。该片剧情呈现女女之爱,被印度媒体认为是宝莱坞首部以同志为主题的主流电影。该影片讲述索娜姆饰演的女生拒绝了追求她的所有男生,只因她真正喜欢的是女生,而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她最终勇敢向亲友出柜的故事。©同志之声
印度在LBGT方面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好了。里面的爸爸真是太可爱了!虽然前半段有点点拖沓,铺垫得略过。
2019-2-1 竟然在电影院听天书一样看完了
宝莱坞首部女性LGBT主流电影,感谢Fox Star Studios提供的足够精良的制作;因为Sahil的主演Rajkummar的缘故,很容易想到他的另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Aligarh中所扮演的记者,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才会选择在这部中作为主角,毕竟去年的作品真的是很层次不齐(Fanney Khan、Stree、5 Weddings)。相对来说,用更轻松的喜剧去宣传一个人的天性(性取向)更可以被人接受,是否勇敢面对能否摒弃自己有罪恶感就认为abnormal的关系,能否得到家庭认同的确是其中每个人都需要克服的问题。
虽然拍的太童话了但是结尾还是有被感动到,爸爸演的太好了,而且很有意义,另外印度的电影真的太清水了,美国闺蜜都比这对真姬火热,不能亲亲好歹摸摸脸好不好🥲
题材好,电影的意义大于了电影本身。被最后的一场舞台表演给感动到了。
几首歌还不错
这是我印象中第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LGBT片?还竟是印度拍出来的,惊了。剧情虽然套路,但正因为小众题材才应当追求直白轻快的叙事和商业化的运营(尤其是在印度这种环境),就如片中台词所述“这出戏是为了一辈子活在日记里的孩子而演”“你一定要把你的戏带到小镇小村去,那里会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LGBT电影过度追求艺术化只能止步小众自嗨狂欢,现实的困境悲苦束之高阁。商业片能做到笑点温馨不夸张、泪点真切不煽情、聚焦社会问题,就该值得鼓励。(btw 片中歌曲都超好听!)
从直男视角切入的同性故事 体验还是蛮独特的 想来是综合国情后的折中做法吧 后半小时入佳境
看印度电影,感触最深的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不起,我又要开始引战了,我自(我)闭(嘴)了。如果国内有这样的题材公映,我(Sh!闭嘴)。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不该被归类于同性题材,它的主题其实是人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利。男人可以下厨,女人可以不婚,也可以选择爱女人,穆斯林可以选择爱印度教徒等等。同性恋对我来说没什么特别之处,所以这种题材我也不很感冒了,除非爱情部分刻画的特别好,而这部片子没有做的很好,但整体的温馨氛围营造的不错,还算是个挺感人的作品了。
很温暖的女同片,除了女孩子的爱情,特别喜欢亚尼叔演的爸爸,超可爱。一部音乐剧不可能轻易改变小镇上对小甜和库瑚的看法,一部电影也不可能改变社会对同性的恐惧和偏见,但是能有这种电影出现并且公映还是一次勇敢而美好的努力。
印度电影越来越敢说敢拍,题材不受限,创作自由的空间下,好电影真的会越来越多
希望世界能多一点这样的包容吧,在印度能拍这样一部电影并公映真的蛮不容易的,希望我们也能早日等到这一天。
亚尼 索娜姆久违的父女档啊女女颜值我很满意 男女我可能反而膈应从女主跟父亲摊牌以后就开始哭观众里那位小女孩和老人个人觉得都跟女主一样活在挣扎中性取向跟别人不一样 并不代表你另类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吧
嗯,一部很规整的LGBTQ片,没有什么特别惊喜的地方。从误会自己与女主相爱的直男闺蜜的角度切入来展现同性恋者的处境与内心,是个巧妙的想法,但实践起来多少显得隔靴搔痒。不过毕竟是印度这样一个文化背景的国家里一部主流商业片对同性恋的正面书写,第一次尝试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殊为不易!索娜姆演技还是僵硬了些,但是小甜、库瑚这对小情侣的性相太好了吧!中间那段恋爱往事,那么套路,可是你看着这么美好两个女孩子在一起就——真的不需要任何剧情说服就感动了!
就知道会有人又用人家都怎么样了,我们怎么还不怎么样啊之类的话语。没毛病。但,电影本身,着实不咋地。
考慮到印度的環境,這部真的必須給五星
大部分人看到片名和海报后,应该会自动脑补完为“男孩遇见女孩的感觉”,但其实是讲“女孩遇见女孩的感觉”,剧情里是两种感觉都有(后者为主),概括来说就是讲跨越性别的爱的感觉。轻喜剧,一点点打破观念局限,一开始,家人以为要跨越的是宗教信仰屏障,克服这个之后,发现真正屏障是性别,很圆满很浪漫的结局,通俗简单的叙事。
哭辽,可以作为我的出柜电影之一了QAQ,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
虽然小甜和男主的火花都比和她女朋友的多,但是考虑一下印度国情,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