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电影时不想看太多剧情介绍,因为每一个故事似乎都听说过,都缺乏新鲜感,就这样挑挑拣拣一晚上快要过去都不知道看哪部。终于扫到“27岁业余作家”“生日那天”等几个字眼,就点开看了起来。
开始就是阿美在镜头前抓耳挠腮的苦闷样子,让我很是有同感。当然她似乎比我更惨,剧本重写7遍还不能录用,几乎还要受到人身攻击一样的质疑,真是跌到谷底的人生啊!老天从来不会绝人之路,它把你送向深渊的同时一定会让你反弹个峰回路转,当然是玩一把刺激的蹦极,还是让你晕倒歇菜就不好说了。
阿美生日那天没有“轰趴”没有庆祝,只有男友元熙的弹唱和小礼物让她笑得分外甜蜜,回到家里是姐姐英美的“过生日有什么了不起啊!”和侄女姜美小小年纪的冷嘲热讽……生活似乎特别无奈,必须不痛不痒地继续下去,大仲马早就说过“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等待和希望。”
阿美带着懵懂的希望出去相亲了,虽然预料到男友元熙知道后会伤心。对面的会计师成元让她迅速在脑海里综述评分,韩剧里这样的小处理很搞笑,比如《达子的春天》里也有把内心活动做成涂鸦放在镜头旁边,显得极为生动。就像每一个相亲一样,如果不是特别满意谁都不想表现得更主动,似乎那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不知道是谁订的这个游戏规则,但是大家都是这么玩的。
如果不是男友元熙带了个陌生女人回家,让阿美崩溃,我想阿美就不会与会计师成元有什么后续篇章了。阿美所有的失意似乎汇聚到一起,让她绝望,她恣意地酗酒,闹到好友都纷纷散去。直到会计师成元看到了她胡闹的一幕,他的生活里没有这般鲜活的亮色,于是他心动了,当然阿美酒后也分外勇猛。
生活的转机似乎到来,阿美收到了一枚漂亮的钻戒,马上就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可以出国留学学习她感兴趣的编剧,但是女人是复杂的,她觉得这一切都不是她自己的,而且她的爱情似乎也不在这里。很能理解这样状态的阿美,选哪种生活都没有错,她勇敢了选择了自己的内心。我倒不觉得她跟成元就没有爱情,只是她更放不下元熙,还有就是她想证明一下,靠自己也能生活得很好。
成元最后说:“我们以后再也不要见面了,让我们再彼此寻找。”这个有点文艺腔的台词确实意义非凡,有时揣测是编剧有点小贪心吧,希望以后一切皆有可能。看到这里,有人说不要轻易说爱,如果你不太确信的话,因为无论如何最后分手,对双方都是一次伤害。还有人说分手后就不要去纠缠吧,放手也不失为一种爱的方式……但是谁知道呢,谁都不是抱着分手的态度来开始的,谁都不想去做那个纠缠的乞爱者,一切都是跟随心的旨意罢了,所以,如果爱请深爱,爱了就不要后悔,做出选择也不要遗憾。
也许是过了青春年少的年纪,对于姜爱等三人,除了觉得分外可爱不想说太多。让我觉得仿佛就是身边故事的还有那个害怕皱纹的40岁英美。她和剧团里的小帅哥相爱,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只是觉得那个小帅哥对英美真的很好,很能打动她。他总是在她克制和犹豫时,牵起她的手说:“来,我带你感受从前。”
于是带她去游乐场,让她从气馁地拎着气球到开心地大叫……我想,她一定是爱他的,但是爱得那么不自信,年纪大了考虑的问题更多了,她有了更大的本钱,却少了更多的勇气。好在总有一个人在坚持,于是英美幸福地回到了年轻……对于这种悬殊较大的姐弟恋还是有说不清的感觉,比较谅解了吧。
这个故事让女观众如此着迷,如此看到内心大概也是源于编剧足够有反省精神(如果编剧是女的话)。全片的男人几乎都是好男人,都没有什么错,纠结的是女人自己,就像剧中的独白一样“我们都期待生命力有个仲裁者,他会告诉我们何时该前进何时该退后,当我们走错路他会出示黄牌,罚我们出场,当我们做错事他会出事红牌,让我们永久OUT,真的,我希望有这样一个人,这样,我只需要负责走路,不需要负责选择,然而没有,所以我每天还是要不停的选择,选择对了,兴奋异常,选择错了,垂头丧气。”
最近太喜欢探究爱情片之类,其实爱是甜蜜的课余活动不能是生活的全部,它使在我们面对黑夜街灯时温柔一笑,如果真把它当作生活重心来经营,只会适得其反身心俱疲。
主题明确,展现不同年龄段女人的困境。
十多岁的少女,几乎是无忧无虑,但情窦初开的年纪依旧为爱情操心,发现自己是同性恋时完全陷入了慌张无措的境地,只能通过各种幼稚的手段去躲避。
二十多岁的女人,陷入在爱情、梦想、事业、金钱的困境里。梦想迟迟没有盼头,贫穷的生活处处都是混乱,爱情被打破而后又陷入新欢旧爱的三角恋里。生活仿佛一锅杂粥,唯有烟酒能给予片刻慰藉。
四十岁的女人,没有金钱之忧,衰老却已不可阻挡地到来。一边是年轻男人热烈莽撞的求爱,一边却是不愿面对的绝经,仿佛在预示自己不再配做一个女人。
最后十多岁的少女鼓起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爱人,四十岁的女人也不在纠结身体的信号不管不顾地陷入年轻的爱情。这两条线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镜头主要聚焦于阿美身上,毕竟她身上究集了最多的矛盾:如何处理过去的感情?如何处理梦想与婚姻?如何处理心底的良知?
最开始她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混乱邋遢,处处都一团糟。整部电影阿美的轨迹可以看做从前男友过渡到现男友最终稳定于自身的过程:房间与衣着逐渐整洁干净,开始戒烟,现男友更正她拿筷子的方式又提议她去美国。
最后她把烟戒掉了,生活整洁干净了,但依旧坚持自己拿筷子的方式,也没有跟着男友去美国。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途而不是任由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拒绝去美国这件事可以与前文许多地方呼应起来,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导演和制片人知道阿美去相亲时说了一句:“做女人就是好啊,事业失败了还可以拿结婚做退路。”但其实结婚到底是退路还是绝路,还真是说不准。
而她的两人男友也因为爱她真正地开始为她去改变,这也是围绕着阿美的支线。
总的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没有做出太多尝试与突破,但立意明确深刻,主线支线安排合理,方方面面都立住了。人物情节环境都搭建得很好,环境自然是指社会环境,女性的困境与社会是无法脱离的。
需要赞扬的是金敏喜的演技,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当年的百想影后。处理的很细腻出彩的地方是:夹在一段三角恋中时,她各种情绪的合理展现让整个人物都立体饱满起来。
她所饰演的人物是一个既具有成长性又具有徘徊性的普通人,这些又同时建立在人物柔软清醒勇敢的本质之上,如何将这些特质有层次性、时段性地展示出来无疑十分考验演员的演技。也有赖于剧本本身给予演员足够的发挥空间。毕竟剧本得写的出这样的人物演员才有展示的机会,所以挑剧本也是十分重要的。
被打动的时刻是阿美被男友出轨,既没有因为留恋与对方苦苦的哀求而将就这段情感,也没有让两人发展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听到他过得不好还是会流露出不忍的神色,见他受伤心里还是会担心。这并不是因为她对他有情,只是她心底本就柔软。
拒绝现男友的求婚,她对他有情,却尚未到那种地步。她把金鱼倒进厕所,却怎么也无法冲走,整个人缩成小小的一团大哭起来,她不想走结婚这条捷径 她想要靠自己把生活全部整理好。
看到结局,猛然闪现在脑中的一个词就是"女性电影".
当三个不同年龄层的女性面临着感情世界的挑战,她们都选择了逃避,然后,在逐渐的身份认同过后,明了了自己真实的需要.
选择一种生活,就要放弃一种生活,一些个人,
这好像也不简单只是个选择题,
因为,把自己从一种局面扭转到另一种局面,
也是需要一撕裂与挣扎吧.
电影并没有给我太多东西,
很淡很淡,
韩式电影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男人在剧中的陪衬地位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