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跑完半程马拉松后看这部电影,这个时间结点是不是有点意义!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过度渲染的英雄主义,感谢导演尽最大努力还原了爆炸事件的真相,还原每一个受害人不幸的经历。真实的人生起伏比一部好莱坞大片更能打动观者,而不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那场惨绝人寰的伤痛上。
只有在天灾人祸时,才会觉得人类如此渺小,渺小到无能无力,但是又是如此坚强,坚强到可以重新面对不完整的自己,重新面对人生的路。
影片对动容的莫过于最后对于受害者的采访,还有3年后波士顿马拉松的比赛现场。三年后,重新来到赛道的马拉松选手,装着假肢跑完全程,和妻子相拥而泣,这三年,他和同样失去一条腿的妻子一定承受了太多,祝福他们……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坚强不是喊口号,而是如何在痛苦中一步一步真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承认那就是自己的人生,并且把它过的精彩!
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People came here for cheer, for their family and strangers.The finish line means happiness but they took it. But now we get it back.自小到大,学历史背政治,也许是我个人理解力太差,一直感觉中国孩子好累,打小背负血海深仇。我们不断的教育自己的子孙回看历史,重温回忆,不是为了要每个人做个国骂爱国者,更不是但凡有点不平都能上升到爱国主义角度,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落后,落后要挨打,要防微杜渐,不要在相同的地方摔倒好几次,是要知道仇恨永远无法用仇恨偿还……
以纪实手法反映波斯顿恐怖袭击事件,给人以真实感。电影规避种族、移民等问题,而是着重表现受害者、警察包括罪犯在事件前后的生活轨迹,表现波斯顿民众在灾难面前的态度,尤其是通过细节为观众勾勒了一座安宁祥和的城市风情、美好的爱情和温馨的亲情。用反衬的手法令观众对美好的人们遭遇的不幸给予深深的哀叹和惋惜:一对年轻夫妇双双截肢、麻省学院门外执勤的年轻警察、一警察为罹难孩子的遗体守夜等等,都引发观众的唏嘘,从而感受恐怖袭击的罪恶。
有意思的是,导演选的演员与原型非常相像,而且,结尾让原型一一出场,特别是看到在恐怖袭击中失去左腿后带着假肢去跑完2016马拉松的受害者,非常感动。彰显着巨大的力量,恐怖袭击不会打垮人们对美好的追寻和向往。
欣喜的是,影片中有一中国留学生被恐袭分子劫持,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脱逃并报警,为警察迅速锁定、抓捕罪犯提供重要线索。
这部美式主旋律影片,并不是一板一眼的去还原和表现真实的事件,也非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谴责,而是洞悉人性,传递温暖的爱,使影片中的人物(受害者、警察)活起来,进而使城市群像活起来了。这一点值得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好好借鉴。
第一次看HBO的纪录片……
1.比另一个电影版的更全面反映2013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侧重于受害者的角度来观察整个事件☞到2016再聚首来结束影片,整个剧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 2.最难搞的可能就是这种吧,对方不认为自己的所做作为反社会反人类,对他人造成了不可弥补且持续一生的伤害……
这种极具真实感的纪录片让人的确感到很具体的力量感。仿佛就是已经进入那个时空,去体验那些悲剧与不幸。为逝者感到不幸,而生者亦更需要珍惜生命,要过值得过的生活,要尽可能保持清醒,理智,开放和乐观。这种人祸型的悲剧始于失控,始于理智,德性和判断力的失控,当理智不再发挥作用,情绪或是某种意志就占据了上锋,给予着人们意义,但那其实是一种理性的无能和智性的软弱,所以一个良性社会的构建是多么重要,在于它影响和塑造人的方式的深刻。恐怖主义,正如鲍德里亚所说,乃是这种全球化和资本扩张,文明冲突年代里不可避免的伤疤,可悲的总在于由无辜的人承受,而始作俑者,往往只需要提出道德上的号召或批判即可。大概,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当一切人承担起一切人的责任和命运的时候,才能有答案。 而影片毫无疑问也拍出了温度和人性里那些美好的部分,以及间接展现了这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的确具备的那些具体的关怀和集体的良知。
消灭绿毒人人有责!
作为一部意在抚慰人心的纪录片,它成功了
煽情对于此片并不是贬义,如果《恐袭波士顿》讲的是追捕,本片讲的就是疗伤和治愈。丰富的一手影像资料让全片保持着丰沛的情感,眼泪从头流到尾。
非常真实,非常完整~信息非常丰富全面~完整不仅体现在报道事件上,也在人物表现上~声音照片影像剪辑切换非常棒~成熟的纪录片制作,impressive
哭
没有追问,没有思考,美国版《知音》
基本不出人意料的纪录片,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动人的在于题材,素材可贵,但制作只是差强人意。法庭审判受害者希望不要判处死刑的一段最为动人。
拍得很好,素材丰富,剪辑有感染力,美国式励志,充满治愈系感情力量,可以和剧情片一起对比观看
认为这部片的使命是情感向,而非理智向。它把这个使命完成的很好。也并没打算像新闻或社科类去剖析这个话题。呈现了三个伤者家庭漫长的回暖期,感觉拍出了人性。一手资料很棒啊。
之前只知道这个这个新闻,看完才了解这场人为灾难背后还有这么故事。吕令子虽然出现的不多,但每次真的都是泪点。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医生说很多人以为截肢再安上假肢就结束了,其实不是,这是一个慢性病。对于截肢的人来说,之后要承受的比当初做一个手术难多了T_T幸好大家都还在往前,Boston Strong!
任何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都是可耻、傻缺、没人性的! 8
一面是爆炸后幸存者艰辛难熬躺在病床上,坐在轮椅上,进而装上假肢从头迈步,一面是警方网罗线索锁定嫌疑,交火,搜索,抓获死不悔改的弟弟,判其死刑,两面皆触及人心,曾是充满胜利喜悦的终点,成了伤心之地,也成了站立的起点。
声泪俱下。那些伤痛与经历没办法感同身受。不管是赞成对梅兰德执行死刑或者终生囚禁都是受害者他们各自的选择。最后站在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线上的幸存者们哭泣相拥打着招呼,用他们的痛苦与坚韧告诉未来无数美好的日月:生活将会继续。有的人走出来了,有的人未必。7.6
主线是几组受害者家庭的康复重建生活的过程,海报上的假肢是创伤也是三年后重新出现在马拉松终点线甚至参赛的见证。再结合第一手的触目新闻现场影像直至抓捕到罪犯的一系列宣扬美帝的伟大。恐袭固然可怕但随后的措施举动不得不让人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包括对凶手的介绍和死刑的辩驳,要死也做美国鬼吧
珍贵的素材,一眼就能看出女性导演的作品,温和动人。那部电影也是很良心的实景还原了。
正好可以和《恐袭波士顿》一起看。中字百度离线:magnet:?xt=urn:btih:1ec262c65231bb608a244a6de3dd511bbf409ce9&dn=
Humanity will always shine through the darkest time. 哭崩
真实地经历了波士顿从爆炸案发生,到全民空城捕捉嫌疑犯,到后期大家一起彼此鼓励,打响“BostonStrong”的口号,给城市注入生命力与凝聚力。这段经历,让我爱上了这个城市,哪怕她有一段触目惊心的伤疤。
我以为是沃尔伯格那部电影,没想到居然是部纪录片……
幸存者们了不起,非常感人。肇事者部分叙述不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