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幻想帝国 和所有小伙伴的打赏~~鞠躬~~ 17.5.19)
1、 假如陆毅是坏人
被观众大呼痛快的一二两集,我看得是毛骨悚然。在陆毅还未找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摆出一副“我吃定你了”的模样,一副绝对正确的面孔,还有一副天降审判的姿态,对那位处长大声质问,大加鞭挞。那个处长被塑造得虚伪、贪婪、“丧心病狂”,他的每一次伪善的狡辩,都在把陆毅的立场出发加以正义化——你这种国/家的公敌,政/府的蛀虫,我代表人民来收拾你了!
这样一旦认定嫌疑有罪,就能以事实有罪态度对待,任意加以拘留、审判、教训的制度,总是让我不禁有些害怕。
我害怕的地方在于:万一那个处长……他其实不“坏”呢?
万一一脸包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形象的陆毅,他其实不是个好人呢?
万一我们所以为的道德标准,好坏,善恶,廉洁清白或不清不白,并不是适用于这个场阈的一套话语呢?
贪污腐败这个事情……在中国,怎么说呢,我不觉得它仅仅是一个道德的问题。
就像陆毅他自己指出的:在这个处长之前,已经有四个处长因为贪污被处置了。这是否说明,这个职务本身的、近乎不受监控的职权本身有问题?
另外贪污腐败在中国政场上,还有“表忠心”这样一个重要的作用。你的老师都在贪,你的同僚都在贪——你敢不贪?
管仲执政齐国后故意奢侈铺张,是主动将把柄递到齐桓公手里——主子,您看,您要办我随时办,我连我的罪状都给您准备好了。另一个例子就是汉朝开国功臣萧何,晚年自污名节,故意侵夺民众财产以自侮声名,刘邦当即为人民服务把萧何办了——萧何貌似成了唯一一个善终的开国功臣。
所以腐败是势在必行。深究下去,每个关键岗位都会有一点问题的。它是主子捏着的你的把柄,也是你向主子表的忠心。你什么时候不听话了,或者你的主子被人端了,你就一锅给端了。
一场浩浩荡荡的反腐斗争,说到底,不过是政权交替以后对利益的重新瓜分罢了。一把火烧净,再培植出新的草来。两边都不清白。装什么呢。
2、 圣人政治的由古而今
无论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们再怎么争鸣,孔子或孟子,荀子或老庄,他们的核心骨并无多变,就是呼唤一个悬壶济世的圣人。
韩非子终于没再呼唤圣人了,他呼唤法——但韩非子的法,也就是中国法,它不是西方法律的法,它是中国办法的法。韩非子的一整个思路都是如何利用办法来加强君权。
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在《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探讨权力与人性的电视剧里,创作者仍然在声嘶力竭高呼圣人——那位半夜三更骑着电瓶车赶到出事现场,力排众议爬上高处振臂一呼的“圣人”。仿佛中国无法摆脱的政治生态与腐败怪圈,就是因为一个圣人的不得志,以及一拨小人的为所欲为;仿佛帮助中国走出官官相护、全方位腐败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圣人站出来,把你们这些小人都办了。
于是陆毅这个伟光正的圣人继承者的形象,这个通过吹口哨、耍痞与颜值,来与我等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检察官形象,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呼之欲出了。
——我们比我们两千五百年前的祖宗,稍微进步那么一点点,都不可以吗?
费正清在1998年版的China: a New History中评论中国的皇帝制度:“首先,皇帝的角色是一种随意的,非理性的,无法预测的行为来源,而官员行为则是惯例化的,可预测的;官员寻求秩序,皇帝打破秩序。其次,皇帝被认为拥有主宰生与死的随意的与无限制的权力。罪犯没有权利,因为中国的政治理论里就没有权利的概念。第三,也是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对于君主任意处置官员的普遍接受。”
看似一出轰轰烈烈的正邪角逐,最后拼的不过是权力,背景,以及“上面有人”。侵吞股权如此明目张胆,拼的是上面有人。嫖娼嫖得如此势所必然,拼的是上面有人。反腐反得理直气壮气壮山河,拼的也不过是“上面有人”——啊,陆毅可是高检空降的呢。
陆毅就是那个君主的代言人。他理直气壮的来源不是法律,不是正义,而是更高的权力。他的职责是代表新的君主来打破旧君主所规定的旧有秩序。就像他的老师,那个什么书记,对他的耳提面命所暗示的那样:“你这样会打破政治平衡……”
就连《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本身,在反腐剧被禁播11年后的横空出世,原因也不过是,啊,“上面有人。”
3、 中国商人的命运
蔡成功这个人物,是中国商人命运的化身。老检察官对蔡成功的同情,大概是创作者对中国商人命运的关照。
在一个商本位社会,商人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实力后,就会干预以及掌控政治。在把控政治后,他们会寻求建立一个有利于商业运作的政治体系。他们的基本倾向是,建立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以法律为本的市场规则,以及相对公平和自由的竞争环境。
而在一个官本位社会,商人在积累一定的财富实力后,就会对政权造成威胁。这时他们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拒绝合作,然后拜拜;另一条是找爸爸,寻求与政治合作。
巴结哪个主子是很重要的。巴结到哪个档次的主子直接决定你能混到什么程度。最好你直接就是主子的亲戚,比如高小琴。
像蔡成功这样跟主子没什么亲戚关系的,那就是一条走狗。主人喂的肉,他得吃吧?好,吃了你就有把柄了。办不办你完全看主子心情。
都说商人“富不过三代”。可是你看美国富了四代五代的多了去了。因为美国政治场阈的角逐对经济的干预很小,而在中国,政治角逐是直接影响经济的——经济就是政治。富豪榜的变迁就是中国政治派系较量的直播剧场。这方面的八卦各位自己看吧,我在这里就点到即止了。
【注明】 1. 文章高能剧透。 由于已经看完原著,所以会有大量剧透,甚至从结局分析剧情发展的隐线,不爱剧透的人员慎入! 2. 根据播出电视剧持续更新。 电视剧内容比小说原著信息更多,例如海外追逃;人物比原著描写更生动丰满,演员进行了二次创作。伴随剧情逐一展开,原有内容也将会更新。 「 更 新 目 录 」
4.11 更新 李达康书记:工资奖金给老婆,但老婆不要钱只要爱 * 【4.10 更新 |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听过的最恶毒无耻卑鄙无底线的话语 】 * 【4.6 更新 | 丁义珍叛逃国外命运——外逃贪官,你在他乡不好吧,这样我们就安心了,请下翻看分析6 】 —————————— 我是分割线
4.11 从达康书记家庭财政,看夫妻情感亲疏(遇到这样的男人,真要三思而嫁)
欧阳婧被抓了,从李达康书记的车里被抓了。达康书记愤怒了,但却是有限的愤怒。
当然应该愤怒。侯当街拦车的行为,无疑是当众挑衅打脸省委常委,完全将自己和常委对立,这是对他强势权威的挑衅。此外,当众拦车抓了“老婆”,对他的政治前途猜测更是喧嚣而上,他自认行的端坐的正,也要考虑流言蜚语的三人成虎。
但是达康书记,他高明在提前向组织汇报了家庭情况并得到同意,婚姻关系也隔断了,所以愤怒有限。
除了政治,他的心里还有柔软的一面。
他有纯粹的爱。对事业,也是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
欧阳靖娘家家庭条件应该不错。年轻就能嫁给县委副书记,应该是家庭挑选了有政治前途李达康。
李达康农村出身,欧阳靖可是城里长大的小姑娘。但是妻子却在他打拼工作时,跟着他东奔西走,打理家庭,牺牲事业,吃了很多苦头。这种苦,如果欧阳靖不选择他,可能不会承受。
李达康书记重事业,但也是有感情的人。他明白自己对家庭和妻子亏欠,也没法弥补。这样一个在感情中有些简单粗暴的男人,用了最常见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爱——我把钱都给你。
达康书记有感情洁癖。他也想把成功的喜悦与妻子分享,但不是政治利益分割,而是自己劳动所得——工资都给了老婆。劳动凝结在工资,就如同“军功章”,他的事业心有多重,工资就有多重,所以把军功章分给妻子。
我爱你,我尊重你;我把自己看中的荣誉表现给你。
但是欧阳靖不这么认为。
他把夫妻视为一体,却不知妻子要的是最重要的感情。金钱是感情的承载,没有感情,金钱不过是负担女儿学费的数字,不会成为夫妻感情的纽带。
他不了解对方要什么,一位给了妻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却被无情忽视了。双方婚姻基础都塌陷了。在真正痛定思痛离婚前后几天,他必定伤感吧——最后的最后,还是没有给妻子最想要的。
(下文全程剧透:) 1.他为了权势向大了十岁的你跪地,转身在床上向情妇倾吐衷肠——论祁同伟的爱情上位观
凤凰男可以是拼搏奋斗、爱家敬亲,但也可能是忍辱负重、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祁同伟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用婚姻获得了上位的可能,却和大自己十岁的妻子感情不和,与他人私通;为了掩饰自己的犯罪事实、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野心,他向重要嫌疑人丁义珍通风报信使其逃之夭夭,反贪线索一下子中断;也是他,派人制造交通事故,杀害了自己的大学同窗、原反贪局长陈海! 【点评】 自作孽,不可活! 【原著节选】 梁璐,他们班的那个辅导员,看中了相貌英俊品学兼优的他,主动追求他直到他大学毕业。他呢,却始终躲避她,原因很简单,梁璐比他大十岁。 …… 祁同伟内心长期苦闷。他也曾想到离婚,但畏惧梁家的权势——说到底他所得到的一切,又是非常容易失去的。 ——第三十章 2.你以为会〈万历十五年〉,就能留住男人的心吗?——论高育良与吴慧芬的隐秘婚姻
表面上双方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母慈子孝,实际几年前就已经离婚,丈夫另娶他人。不过为了考虑“影响”,前妻和前夫还要共处一室,对外扮演老师师母角色,甚至还要维护对方的利益。 男人另娶她人是找到人生的真爱吗?对方能和他谈得来《万历十五年》,志趣相同,但是,他的原配妻子可是大学明史教师!这是多大的讽刺! 吴慧芬老师说,这是人生的羞辱。她应该憎恶道貌岸然的高育良,可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却接受了一切,继续带着假面生活。 高育良和新妇有爱情吗?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我们心中都明白。只能说,自欺欺人! 【点评】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原著节选】 侯亮平看着结婚证上的高育良和高小凤的名字,一下子呆住了。高育良继续说:我和你前师母吴慧芬是二〇〇八年三月离的婚,两个月后,和高小凤在香港结的婚。坦率地说,不结也不行了,我们相爱了这么多年,高小凤又快要生孩子了,不能闹得满城风雨嘛! ——第五十章 吴慧芬叹道:婚姻从来不以女性的宽容与贤惠取胜。当高育良告诉我他爱上小高是因为《万历十五年》,我就对他死心了。还有比这更奇葩的理由吗? ——第五十三章 3.没有出轨不忠闹小三,没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婚姻还是名存实亡了——论李达康和欧阳菁婚姻的存在与虚无
李达康有政治野心,他大刀阔斧搞建设,心中也装有百姓疾苦,不失为一个好干部。但是,他的家庭却不能让她省心,李达康将身为银行高管的妻子欧阳菁视为他仕途的隐藏炸弹,妻子受贿行贿贪污的阴影令他不安;同时,妻子对曾经同事王大路的依赖更让他恼火万分。 可是,李达康从未向妻子欧阳菁求证过,似乎不管不问就能让自己和妻子可能的不堪无关。欧阳菁说“你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但是,我认为这是李达康的愧疚使然。 李达康明了自己对家庭的亏欠,明了妻子的付出;曾经的搭档为了顶包革职,也让他愧疚不已。这些,都让他怯于求真,逐渐疏远。 直到婚姻尽头,大家摊开桌面,回忆曾经的感情,却悲凄的发现,不仅回不去了,也无力改变,更不愿改变。这也是一段死亡婚姻最真实的样子。 点评: 当断则断,不断则乱。 原文节选: 离婚的话题他们夫妻之间多次提到,李达康也不止一次在心里做过决定,但终究下不了决心。现在到了最后关口,应该结束这段并不美好的婚姻了。李达康非常珍惜自己的政治羽毛,绝不允许它受到半点玷污。连赵东来都看出来了,再不做离婚决断,定受其乱! ——第十五章 4.你赢,我陪你反腐打怪同仇敌忾;你输,我同你赏雪做饭奋起助力——论侯亮平和钟小艾反腐伉俪情深
女强男弱,大概是剧中隐藏最深的关系了。妻子是纪委干部,级别原比丈夫还高半格!如此地位不平等,却不影响二人感情,平日,她是负责孩子学习班的母亲,是提醒丈夫不要收受他人财物的贤内助;丈夫被诬陷,她坚信丈夫品格,请假陪伴苦闷的丈夫,给他最坚强的支持! 【点评】 伉俪情深,无坚不摧! 【原著节选】 夜晚,他格外思念妻子。妻子钟小艾与他心心相印,这苦闷的时期,妻子是他精神与感情的支柱。 每天夜里,侯亮平都守在电脑旁和妻子视频聊天。昨天妻子和他谈起,中纪委巡视组最近将来H省巡视,根据回避规定,她不能参加这次巡视,但还是准备利用年假过去看望他,领导已经同意了。 钟小艾快乐地说:亮平,你等着吧,我这就过来火力支援了! 下期预告: (预告语)两朵姐妹花,生于渔人家;一人被践踏,周旋权力手;一人金屋藏,生子港中央;自叹身薄命,世无大小乔。 ——------------------------------ 更新分割线 【4.5】更新 5.八面玲珑、才情过人是她们的真虚像,欲壑难平、相互利用才是她们的真属性——论高氏姐妹“萝莉养成”计划
高小琴还有一个妹妹高小凤,二人可以说串联了《人民的名义》最重要的几个人物。 高小琴初次亮相,是陪同李达康书记视察光明湖项目时,她不卑不亢向强势的李达康书记要政策、要支持,书卷气和江湖气的另这位美女老总与众不同,李达康书记也不禁对这位美丽的“商界女强人”刮目相看。 当然,卓尔不群的气质、能唱沙家浜、结交点“权贵”并不足以让高小琴执掌山水集团、拿下光明湖开发。高小琴这位真正的本事在于,巧妙借用自己与“高育良”同姓的事实,对自己与高书记的亲戚关系不置可否,又利用妹妹高小凤是高育良情妇(妻子)的关系,让高育良对她有所顾忌;同时,借助情夫祁同伟的势力,为自己敛财,加固自己的实力。她不是阿庆嫂的七窍玲珑、胸有正义,而是攀附他人的长袖善舞。 高小琴、高小凤两姐妹,如同光和影,姐姐做了明面上的集团老总、他人暗地的情妇,生了儿子还躲躲藏藏;妹妹做了高育良结婚证的明正言顺的妻子,却遮遮掩掩去他地产子,隐藏于世。两姐妹看似一强一弱,却“姐妹”拴住了高育良和祁同伟,互相背书。 她们因为美貌被人发掘,她们从渔村小妞脱胎换骨,一个能精明能干能经商,周旋在男人间,保全了妹妹的“清白”,妹妹被他人实施养成计划,生生造出了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形象,作为礼物送给了高育良——还是难免沦为玩物的命运。 当她们身陷囹圄时,会不会后悔当初穿上了那双勾人的高跟鞋。 【点评】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 【原著节选】 当年,高小琴是那样的清纯,她和双胞胎妹妹高小凤坐船离开老家湖心岛时,连一双像样的鞋也没穿过,是赵瑞龙的搭档杜伯仲发现了这对百合花一般美丽的渔家女儿,带着她们进入繁华的吕州。 ——第四十九章 【4.6更新】 6.外逃贪官,你在他乡不好吧;除了会当领导别无用处,叛逃国外不是找死吗?——论丁义珍的自我认识偏差
昨儿晚预告片儿说,准备明天对丁义珍海外追逃了!心心念念丁义珍结局的小盆友们,可以负责人的说,如果电视剧情无缝衔接“猎狐行动”,丁义珍十有八九会得救了! 你没听错,对于外逃贪官而言,“猎狐行动”是救人,不是抓人。 丁义珍出场次数不多,但是承前启后,前接亿万处长赵德汉的受贿证人,后面身负山水集团贪腐窝案(这么专业的词汇暴露了我的身份,我是检察院的)重大破案线索,但他却在第一集就金蝉脱壳,只身一人逃亡国外,气的侯亮平跳脚。 为啥贪官都选择外逃国外?规避国内惩处是其一,到2010年前,我国和外国的引渡协议并不完善,加上外逃贪官还以“政治避难”为由申请保护,抓逃工作并不顺利。贪官得以在国外住别墅,拎名包,甚至还有贪官女儿在国外招摇过市,对当地媒体夸赞涉嫌犯罪父亲的新闻。 但是近几年,随着高检院,公安部联合天网行动,国内反腐越来越强硬,加上国际社会对严厉打击贪污已经达成一致,特别是我国和外逃人员较多聚集的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合作顺利,对引渡,驱逐出境等措施运用得当,一部分贪官陆续回国自首,其他在外国的贪官也生活越来越艰难,因此也出现了丁义珍在美国窝在一个地下室,被毛头小子暴打一顿,押去迪厅扫地的情节。 其实,编剧还算良心,原著给丁义珍安排了一个更写实的结局: “ 丁义珍入境加纳不到一个月,就三次被抢劫。买了照片上的这个铁皮集装箱和枪支弹药,还是被人家武装抢劫了!……丁义珍不死于非洲这种恶劣的治安环境,就算交好运了。” 也就是说,丁义珍未来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国内监狱劳动改造,重新做人。 坦言之,厅局级干部,都是很有水平的,这水平不是学院派知识积累,而是政治生涯历练出的审时度势、把握风向的能力,他们可以根据内外环境,判断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招商引资,利用身份资源为地区博版面求关注。社会发展到现在,高级干部把控大局能力越来越重要,这也是从政的必备。从丁义珍表现看,会点英语、执行命令得力,应该也是一个有点水平的干部,他估计也以为靠着自己的能力也能在国外生存。但是,他却忘了,他拥有的一切,都有特定的语境和生存环境,离开了国内的政治环境,他的能力百无一用。 点评: 人贵有自知之明。 原著节选 话音刚落,陆亦可立即把几张照片摆放到刘新建面前——都是刊登在加纳当地报纸上的照片:丁义珍被几个黑人用枪抵着脑袋;在一个集装箱住所的窗前,丁义珍手提AK冲锋枪向外张望,集装箱门前的中英文牌子是“义珍黄金公司”;丁义珍在往一具尸体上盖白布单……刘新建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怔住了,讷讷地问侯亮平:侯局长,这么说,丁义珍在非洲的日子很难过啊? ——第四十章 下期预告: 大龄青年对象何处找?自我消化效果好!——论陈海和陆亦可的尴尬情感路
芒果台其实不仅是播出,还参与出品了很多正剧好剧,像1566,雍正王朝,走向共和,49日祭,包括这部人民的名义,都是投拍方之一,但大多收视不是很理想。
总局也知道湖南台影响大,就算播正剧的那个收视和湖南台其他的剧比算低的,也远远高过放在其他台播的收视。。所以每年给芒果派的政治任务是最多的。当然这部剧不算政治任务,芒果又投拍又花大价钱买的确实应该鼓励。
我感觉这是第一次湖南台播正剧迎来真正的收视开门红,虽可能是因为之前的被接档剧收视太火了,湖南台不出意外地套播了两天,但依然是个好兆头。
(我本人非常不解为什么那个被接档剧会有那么好的收视率,明明那么弱智,唉。湖南台自己肯定都没想到,本来那个剧就是随便拉来给人民的名义垫档的,因为人民的名义是早就定了28号播,不能改。要不然,按湖南台一贯的做派肯定会把前面那个剧拉长个几天,能省好多买剧钱呢。)
观众水平真正地上来,才是真有用。
最后,还是希望这部剧演到后面别烂尾。
刚在油管上看送审样片,耐着性子看完了全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抛开网络环境中反腐巨浪裹挟的滔天民意(先表示支持中央反腐),来和大家解释为什么我认为这部剧差,差在哪儿。希望大家理智看待我的剧评。
一、人物
本片有一个好故事,在中央反腐的背景下可谓把故事写的生动。只不过在人物塑造上,中青年角色(加上沙和易)的塑造实在是失败。与其说是演员功力不够,不如说是角色设置过于脸谱化简单化,比如我几乎看不到侯亮平一家生活中的性格特点(如果何不食肉糜的高高在上不算的话)。编剧试图写一些年轻角色的人物脸谱,比如周林和郑张两对情侣,然而我想他们的存在只说明了老年编剧对于年轻情侣的刻板印象。而对于易学习这名角色,编剧用凌乱的剪接,进行了一集多对于他的传记性描述,他不是主要角色,之后也没有推动任何情节,这个政治宣传目的的角色写的太过生硬。沙也是这类角色的典型。至于全剧对于陆“老姑娘”的冷嘲热讽,不得不说这种标签贴的实在恶心,然而对于该问题我们最好放到下一个小标题来解决。当然也有个性鲜明的角色,比如祁高这对苦命鸳鸯,还有高书记李书记,都是极立体的角色。
二、价值导向
从该剧对于陆的态度来看,我必须要说这部剧有点反女权的倾向。女性在这部剧里,不是沦为男性的泄欲工具和交易工具(大小高),就是被迫在名存实亡的婚姻里生存而无从反抗(梁吴),要么被逼婚(陆)要么给兄长当保姆使唤(李的妹妹),爱看韩剧渴望爱情成为一种原罪(欧阳),堂堂法官成天琢磨的就是自己女儿什么时候能嫁出去(吴),忙事业带孩子做家务丈夫做一顿饭像受了丈夫多大的恩惠(钟),两个年轻女孩(张林)则无能,必须依靠男人成事,老太太也是从属性质的。有批评说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剧中表现现实的手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我们分明能见到剧中或以他人之口或以旁白之口说出对剧中中年女性们的批评,仿佛女人到了中年,就必须全心全意地只为家庭考虑和她的男人考虑,结婚并维系家庭是唯一的宿命。如果她们安分守己我们会认为她们可怜(梁吴),但如果她们追求更多就会成为一种原罪(欧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女性的物化。我们还会在剧中经常听到,诸如女人就是怎么样,女人就应该怎么样之类的话,这也是对于广大女性群体的一种标签。我们不认为一遍遍地重复并宣扬这种价值观仅仅是在表现社会现实,而是同时传达着被包装过的恶意。再加上主角夫妻认为祁同伟的遭遇仅仅为“权力的小小任性”的结果,以及旁白对名为懒政实为缺钱无从办事的孙连城的嘲讽,无论在价值观上还是宣传目的上都是极其恶劣的。这些设置甚至使近期的网络舆论发生转变,大反派祁成为了全剧最令人同情的角色,主角则超越郑乾,成为了许多人眼中最令人讨厌的角色。
三、结构
结构是我认为本剧最差的地方,同时也是所有国产剧的通病,只不过这部剧更加严重。故事逻辑相对严密,但时不时穿插许多不必要情节,如两对年轻情侣,大风厂,易学习,侯亮平教训电工,不必要的审讯详写(后十几集几乎全是冷嘲热讽和主角的正义嘴炮,过于冗余)。一个镜头能解决的段落用了大段不必要的对话和长镜头来拉长时间,事无巨细不分详略。对于人物宁可传记式的挤在一集内把一个人的生平交代清楚(如祁同伟、李达康和易学习),也不愿意全局穿插着说明。剪接过于细碎,转换场景跳跃飞速。本来二十三四集左右能拍完的剧,却拖了五十多集,甚至祁同伟自杀多人落网以后还婆婆妈妈拖了三四集才结束。广电总局剪片子大家都深恶痛绝,可是最高检的片一刀不剪也着实令我们难受。
四、立意
其实本剧做的已经相对于之前足够好了,但我必须多说两句。在最后一集有段情节,讲的是李易搭班子后两人的争吵,李说眼里揉不得沙子没经济,易说老纵容不良投资商滋生腐败,两人大吵一架。另一段沙和田说,要杜绝“楚王喜细腰后宫多饿死”的现象。这两段很有用可惜没进一步展开,反腐只能消解燃眉之急,要真正解决问题,避免人治进行法制,彻底消除不良风气和人事问题,只能靠制度深化改革。这样才能避免祁同伟们的悲剧。只不过如果要说这些,就在最高检的权限范围以外,也不方便和老百姓说了。因此立意失于狭窄,希望将来有一天中央的尺度能更进一步。因此立意横向对比比不过《纸牌屋》,纵向比不过《大明王朝1566》。本剧反腐靠的不是制度和法治,而是中央的空降人事任命和侯沙李易们的智慧与党性,所谓反腐不过是以更大的权力制裁权力,过分宣扬和号召官员的个人道德,宣扬人治。实在称不上多高的立意。
五、情节瑕疵
第一集办案流程如此率性直接。侯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还去赵贪官的单位某国家部委查证就已经够匪夷所思了,陆等人完全不在丁所在饭店现场布控,仿佛他们就是放走丁的卧底则更加奇葩。诸如在收费站堵李,陈海出事后没多久二老就完全正常了之类的情节不胜枚举。上下级之间说话态度也不真实。瑕疵硬伤太多,一时列举不完,欢迎补充。
总而言之,该剧的评分归功于热点与民意,甚至归功于宣传口的放宽。有网友说中国人跪久了,主人偶尔让改蹲着都有种站起来的错觉,这句话尽管有失偏颇,但是是有道理的。倘若十几年后回头,人们都能就事论事看这部剧的时候,它得不到那么高的评价。然而在中央看来该剧是可以得高分的,因为它的历史使命与宣传目的完成得相当成功。至于正义一方人物的扁平化与不真实感,以及老百姓看不看得出这种扁平化与不真实感则无关紧要,而对于达康书记的爆红,网友也不会深究他是不是对丁义珍睁一眼闭一眼,批评孙连城是不是有道理,一言堂的行政方式是不是足够有效,即使这种一言堂最终使大风厂事件发酵,只要他想为百姓做事就够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宣传的胜利,问题只不过是能持续多久罢了。
评分方面,我会给3分弱,向下取整一星。我是最高检官员的话,大概会给9-10分吧。
以上。
--------------
4.19更新,评论区有一位说我结尾用“以上”不妥的,充分证明了现如今反对别人不需要有观点,贬低对方的语言习惯借以表达立场也是一种高招。当然欢迎大家无论赞同反对,在评论区回复,好让我知道各位赞同和反对的理由,一起交流观点看法。坐标东京,同城可约。
太不接地气,陆毅一脸正义的台词,真的很让人尴尬。
很多年没看国产剧了,这部戏却意外地吸引人,看了一集就放不下,做为一名曾经在体制内工作过十多年的人,我要说这戏对各色官员们行为,做派和说话方式还原度达到80%以上,不同就在于戏里演员们的身材太好了,真实的官场老油条们可没这么好的版型
陆毅和侯勇对戏,好像小学生对老教授呀。。。后面的几个男配角都好棒
不是中国没好剧!是好剧真的太难生存了!首先,这是一部最高检牵头的剧!和湄公河一样官方背景明显!不过注重市场规律,没有过于美化!其次,这剧不如湄公河就是不是硬汉电影!官场腹黑学的作品!老戏骨的内心戏尤为突出!不见棺材不落泪,特别真实!终于看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年大局了!
观后感:农民的儿子就不要当官了…
没想到我竟然迷上这部反腐正剧!还到处安利,不过真的好看,剧情紧凑,尺度和格局够大!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老戏骨们也真是没得说!全是戏,台词有时都是多余的,一个抬眼一个挑眉全有了,可谓“谈笑风生间激流暗涌,一来一往中绵里藏针”,唯有佩服!
第三集开始好看了。不要再为陆毅的演技洗白了,就是烂剧拍多了回不来了。以前永不瞑目多有灵气啊。别说是因为年龄。像周迅梁朝伟梁家辉这些天赋极高的就不比了。戏里面陈海演员年纪应该跟陆毅差不多,台词功底神情动作比陆毅细腻多了。还有张博,大秦帝国崛起昭襄王,82年的,演技更是吊打陆毅啊。
公安部拍了湄公河,最高检拍了人民的名义,明年就看最高法了
没有流量小花鲜肉,比仙侠魔幻剧好看就行了,对现在的国产电视剧我也没什么别的奢求了。
总制片人、总发行人、领衔主演都是高亚麟。夏东海不是儿童剧作家吗?!开始拍反腐剧了?!是为了教育当卧底的刘星吗?
一开始台词非常尴尬,陆毅柯蓝等人演技非常出戏,一举一动都企图强行撩你:老子看上去是不是很正气?这个逼装的帅不帅?……后面还不错,因为陆毅戏份少了哈哈~其他演员是在用心和神演戏,陆毅是在用眉毛和皮肉演戏,做作得很。
哪里写实了!体制内哪有中年不秃顶不发福的局长!!!!!!
陆毅和赵子琪在电脑前关于党员,反腐的对话真是让人尴尬。
第一集,有个小细节,陈海和季检在车上往省委去汇报的路上,给候亮平打电话的时候,特地打开了车窗,,,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哈哈,第二十一集,陆亦可她妈给侯亮平打电话的时候,老人家屋子里电视上放的电影居然是华尔街之狼。。。233333
有人厌弃这剧,我能理解,因为他对这个国家其实是失望的,所以认为是政治宣传,觉得就那么回事没必要叫好,但是我要叫好,因为我在乎仍旧于渺茫希望中沉浮之人的死活,在这身不由己江湖中还未放弃的人,必定和我一样心中有恨,时刻准备着杀出一条血路,让正义绝处逢生
“人民”在剧里的确就是个名义。
副检察长的儿子是反贪局长,大法官的老公是省委副书记,大法官的侄女反贪局处长。系主任带出来的学生都是官,一个比一个厉害,其中他最看重的学生会主席是本片的男主角(陆毅饰演)。这是不是高级黑啊?
内容接地气了就很不容易!
尺度虽大,但仍需提高,剧情还可以再紧凑,没有美剧那种渴望一口气追下去的欲望。中国电视剧的问题还是在剧情密度啊,集数太多了。
这部电视剧最失误的就是一开始用了侯勇演一个配角,让后面所有主演的表现全都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