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俄罗斯的其他灾难片比起来也算平庸的了,和美国那部同名高分剧角度切入不一样,美国一直展现苏联政府的无能腐败和人民的愚蠢导致的人祸,俄罗斯这个就以小见大,从一个家庭一个人为了祖国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英雄赞歌!但是最后女主脱了防护衣躺到浑身有放射元素的男主身边,这一幕让人费解,想展现伟大的爱情也太不合常理了,毕竟片头还写着真实事件改编,难道是真实?
30年后仍然达到3000微西弗辐射,造成所有生物基因突变。 放射性污染两万年消失,森林中的微生物被放射线杀死,无法消解落叶,容易引发山火,届时大量放射性灰尘进入空中四处飘散。 动物大量回归,体内富集大量放射线,不可食用,由于动物体内基因突变,部分哺乳动物数量逐渐凋零。生命总会找到出路,自然生态已经适应。但昆虫几十代后数量依然很少。 动植物大部分出现基因改变,有的有利,可以抗辐射。有的不利,比如不规则的蜘蛛网。由于自然选择,大量不利突变已经消失,有利突变如鱼类可以修复DNA损伤遗传下来。 150人私自回来常住,被严密保安,考察需要严格审批,大量的来自各国的生物学家云集至此研究开发。
《切尔诺贝利》(Chernobyl)以倒叙方式来讲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故事,先说了主角Valery Legasov(杰瑞德·哈里斯饰)在核灾两年后的去向,再倒叙到核灾难发生时,用前面四集来讲述核灾的后果和政府官员的应对方式。此剧纪录核灾难发生后,核电厂内的技术人员、消防员、医护人员、政府官员、科学家等人如何应对,以及核灾对他们个人影响。
剧集的题材本来是一部典型的剧情/史实片,但由于剧情涉及可怕、无形的辐射,因此看起来更像一部惊悚片。此剧其中一样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对辐射的祸害的描写,它善用了辐射无形的特点,突显它的可怕之处,而这本身也是这次灾难最恐怖的地方。
辐射无色、无味、无形,我们基本上不能单凭感觉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到我们的身体感受到它的存在时,我们或许早已深受它的影响,身体已经出现无法扭转的后遗症。
此剧集中讲述核电厂内的技术人员、消防员、医护人员在核灾难发生后的紧急应变,即使我们不能在剧中看到辐射的存在,我们也深知核电厂附近的辐射之强烈,以及它们能为剧中角色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看着消防员如此接近爆炸的地方,捡起核电厂外的爆炸物;技术人员不顾辐射,在核电厂里努力减低进一步的灾难,我们仿佛看到死亡的气息一步步向他们迫近。
因此,看着这些场面,我们仿佛在看一些惊悚片、恐怖片一样,只是剧中杀人于无形的不是厉鬼或致命病毒,而是辐射;而且最令人不安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观众知道剧中大部分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而那些辐射和祸害都是真实存在的,并已经夺去无数的生命。
灾难救助爱情片。感觉这样一个大事件应该是用浓重的笔触去说这起事故的前因后果,包括这起事故的起因,事故发生后大家怎么去应对?带给大家的伤痛,大家又是怎么回到正常的生活等等?但是影片却只用一个去解决反应堆储水危机勇士的爱情故事显得有点单薄,就像用一支很细的笔去写书法一样……
故事讲述了男主是切尔诺贝利工厂里的消防队员,一次在发廊里遇到了自己以前在一起的女子,发现了女子竟然有一个10岁大的孩子,应该就是他的儿子。但是女子不愿意承认,因为男主根本没有尽过一个父亲的责任,女子不愿意原谅他。男主辞去了消防员的职务,想和母子俩一起去外地生活,但是女子没有答应。当天晚上,男主的儿子和朋友一起外出拍摄,拍到了切尔诺贝利爆炸,自己也被辐射生病了。男主正从自己的战友家狂欢回家,突然听人说切尔诺贝利爆炸了,他立即赶往现场。但是自己的战友很多都因为没有做好防护,受到辐射不行了。他冲进火场,救出了一个兄弟,然后一起被送去治疗。他的情况比较好,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但是远方知道他了解切尔诺贝利工厂里的情况,就把他带去了抢险救灾的指挥部。正好指挥部的领导发现,在反应堆里有一处水温太高,容易再次引发爆炸,需要人下到那个区域,去打来那里的排水开关排水,但是那个区域一个水温很高,不适合长期在水里,另外还有辐射,很危险。男主一开始拒绝了。但是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儿子受了辐射,危在旦夕。为了让他得到最好的救治,男主答应了指挥部的要求,进入那个区域。但是打来开关后,设备很快又自动关闭了。因为有好几个同行者都收到辐射,受伤严重,他们退了出来。男主回到女子身边,女子还是没有原谅他。他愤而离去,又一次进入那片区域,并和自己的同伴一起手动打来了排水阀门,水排出来了,但是他的同伴溺死了,自己也受了很严重的辐射。儿子收到了最好的救治,而男主自己面目全非,女子终于原谅了男主,与他相拥在一起。
影片中比较侧面地反映了当时红毛国前去救援的军警、消防、医务工作者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前去救援,往往人还没救回去,自己也被辐射了,所以伤亡惨重,哀嚎遍野。然后就是政府的无能和漠然,这么严重的污染,竟然没有及时撤离群众,也没有发布危险警告,大批的人员曝露在辐射下浑然不知。不过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公职人员的责任感,无人可派,那就自己去,不管有多危险,还是义无反顾,没有责任感,主人翁意识,一般是做不到的。红毛国还是有不少汉子的。女主很漂亮,可惜男主没有珍惜,竟然忍辱负重为他养儿子,真是有点想不通。
不过这么大的事件就用一个人的爱情故事来演绎太单薄了,根本承受不住,毕竟这样的故事不需要切尔诺贝利也可以发生。
并不了解历史或者政治,看这部电影之前切尔诺贝利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可怕的名词。
不知道从电影的什么时候开始,台词开始变少,像一部令人窒息的默片,恐惧和压抑从昏暗的电影色调里溢出来,让我也无法呼吸。
这部电影很奇怪,好像没有宣扬什么英雄主义和国家主义,大家都想逃离,又在互相帮助。基辅道路上的大人和孩子在准备五一,他们对灾难一无所知,一无所知的被灾难侵蚀;士兵们被不断送往现场,他们知道自己是去干嘛的吗,大概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电影里说体制就像这辐射,一直存在,毫不减弱。这一场灾难里,投身入沸水的只有士兵,和“志愿者”。冲锋陷阵的每个人都有理由,但好像没一个是为了国家。
沉重,无力。因为灾难,还有一些描述不出的东西。
或许就像片尾曲里,只是投身于命运罢了。
剧情发面,在核反应堆爆炸这种紧急事态的背景下,时间线能这么缓慢发展在我看来极其不合理。我对于历史的了解基本上算是没有的,但是我不相信,对于核反应堆爆炸,就算在以前,俄罗斯的应急措施能这么差。第一,尽然一个国家,找不到几个敢死队;第二,整个俄罗斯都找不到防护服给前线救援人员吗;第三,这救援时间拖得太久了吧,几个白天黑夜了?难道男主不去现在,核电站主线就暂停了吗?第四,这爆炸多久了才疏散民众啊。。。还有很多我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我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当时的历史真和我列举的一样,那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是,在20世纪能拍出来如此剧情的电影,我只能说是烂片了。
杜撰、渲染得过分了,HBO迷你巨制后东道国一次壮烈的飞蛾扑火。
2019年看过西方拍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很吸引我,打过五颗星。这次事发国的人自己拍了一部同名的电影,当然要看,看是否能收获更多真实丰富的事实。确实很失望,格局小一些不是问题,既然以这个重大历史灾难为片名,就不应该用这么个GX的虚构爱情故事为主线,它完全无法撑起这一历史叙述的骨架。导演应该是位著名的演员,自己第一次做导演又兼主演,如此青涩,也算正常。
一开始的重逢部分抻得很好,有杰作的影子,后面的剧情速度突然加快,然后突然结束,可惜。
吐了,说的好像美国那版不是胡编乱造一样。
叙事从消防员角度过于单一了,只是剧情片,远远未到美剧的叙事级别~
等等看这部吧,那种带着明显的某世界大国主义的不看也罢。
最高的那条评价…
其实没imdb评分那么低,但还是在这里吹一下(消失的)剧版吧。
好,强烈支持毛子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击/21.6.17看完了,西方为了否定苏联历史,在美剧版里视角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去进行一场道德批判,而作为亲历者的俄罗斯所呈现的视角则是一曲为逆行者谱写地悲歌,面对灾难没有人故作清高地指责,而是奋不顾身去挽救一切,对于切尔诺贝利,尊重历史的人会做出公正的评判,不用指望这一部电影就能平衡舆论的天平。即使单纯作为一部灾难片来看,取材于真实事件可以吊打《福岛50勇士》,特有的俄式悲壮也可以比肩《潘多拉》。
苏联小孩那时候竟然崇拜的都是史泰龙 施瓦辛格 成龙这类的外国影星吗 开头用一对旧情人见面引入还挺有意思 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竟然是一个级别 甚至福岛更严重 但福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太低了吧
抱歉,作为一个以现实为基础考量的历史爱好者而言,我考虑的首先是资料真实度。而不是豆瓣一大群欧美追星低能用户的脑补。我估计原子能机构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调查报告都没看过就在这里玩意识形态了。你们这群废物讲道理是真恶心。HBC的电视剧倒是分数挺高哦~这种脑子我估计当年都是大东亚共荣圈的忠实用户。
即便俄罗斯都不丧事喜办
看起来很沉重,实际历史比这还要沉重的多,可悲的是这段历史已经被掩埋和模糊了,就像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却被英美抹黑窃取了一样,典型的输一次就永远都输了。
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关于这部分的讲述,比这电影好太多太多。
时代感还原比HBO好很多,尤其在前半小时展现了苏联80年代的都市摩登生活,以世界流行文化(史泰龙、成龙)对年轻人的影响。其实「解冻」以后,苏联基本就算改革开放了,根本不像HBO臆造的——大型古拉格现场?但影片的好也就止步于此,把这样一个大灾难事件,拍成一个典型的为了family拯救世界的好莱坞故事,太烂俗了!不过,话说回来,美国拍911一样是《世贸中心》这样的主旋律大俗套。
看了纪录片再看这类剧情片完全无感。再好的戏剧也没有真实纪录更感人。
以一个消防员的视角来看太单一了,剧情相对于整个灾难来说也显得很片段化,格局实在太小了,多拍几组人物会更好
要是不方便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就会巧妙的隐瞒着。但是即使是遵守规则的人之中,也有聪明的家伙,巧妙地利用着这些规则。比如说福利体系,全部都是头脑好的人故意弄的很难明白,设下的从什么都不知道的、头脑不好的人那里大笔捞钱的圈套。也就是说,不用脑子,光是抱怨麻烦的家伙,就会一辈子被骗,被迫付出很多的钱。聪明的人能不被骗,战胜规则。笨蛋就会一直被欺骗吃亏输下去。这就是现在社会的体系。所以你们要是不想被骗的话,不想吃亏输下去的话,就要努力学习!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你们这些小鬼对社会都不知道啊。与其说是不知道,还不如说是大人们故意不让你们知道。与之相反,还说什么你们有未知的无限的可能性。把什么根据也没有,不负责任的妄想根植于你们身上,为此而感到喜悦,以为会有自己的个性。
电影是一般,不过豆瓣里活跃的那点美粉还是少越圈发言装理中客了吧,想吹歪曲事实的美版propaganda式电视剧请右转隔壁麻溜的滚
看到有人说仅限于消防员的视角,没有对事故的反思?!我一脸懵。福岛五十勇士不也是这么拍的,连韩国都“偷”过去了个版本。苏联的消防员至少没有像福岛的那样白白牺牲,拍他们难道不对吗?!电影故事拍的很完整,用一个不那么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从家庭责任的角度切入整个切尔诺贝利,中规中矩。视效比较普通,没有很深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