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圆明园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6

 剧照

圆明园 剧照 NO.1圆明园 剧照 NO.2圆明园 剧照 NO.3圆明园 剧照 NO.4圆明园 剧照 NO.5圆明园 剧照 NO.6圆明园 剧照 NO.13圆明园 剧照 NO.14圆明园 剧照 NO.15圆明园 剧照 NO.16圆明园 剧照 NO.17圆明园 剧照 NO.18圆明园 剧照 NO.19圆明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圆明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简  介  有谁听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那段乐章?  有谁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  有谁亲身游历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  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  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  但记忆应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为圆明园的历史填补空白。  还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  语言在这350公顷,三大主题园林区,百余处园林景观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高清晰,数字化技术再现了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  绚丽的三维动画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呈现,好似游历其中。  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实性。  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圆明园的真实,不仅是重现了圆明园恢弘壮丽的建筑  同时他还向人们讲述圆明园鲜为人知的重要地位  及一个帝国,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欢笑和泪水。  圆明园不仅有着与故宫同样大小的占地面积,  在清政治的鼎盛时期,其地位比故宫更为重要!  在长达150年的存园历史中,  清,6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  皇室不为人知的亲缘相韧,后宫传奇,官宦相挣,  同样构筑了圆明园的另一道风景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曾经实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的设计者就是当朝统治者。  圆明园在精艳绝伦的建筑背后,  有雍正的艺术情操和制国的雄心壮志。  有乾隆望为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  也许任凭我们的大脑如何联想,  都难在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中,寻找300年前的伟大,  绚丽的华服只有在亲眼目睹后,才回赞叹她的完美,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就再现了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  历史也将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惊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读心师墨水新男孩2023拥抱幸福血族第二季双面女郎皇家大变身狂乱世道第一季携枪流浪汉副作用2013烘焙师与美女布莱克威尔幽灵5浪漫一生晚钟最佳前男友红月亮尖峰时刻2墨水心春花秋月2002一箭穿心玛丽苏遇上杰克苏我们的国家公园和我结婚ANIMALS归国篇飓风营救

 长篇影评

 1 ) 如何表达都是徒然

我为了这个已荡然无存的建筑,辗转反侧了3个小时而不能入眠。
把圆明园称做建筑是不确切的,但是你说它是艺术品也同样很苍白。它是一个梦想,一个不可企及的但是真实存在过的幻境。比任何一个幻境都真实,比任何一个真实都幻境。
不论外国的传教士,当时的士兵,将军,还是伟大的雨果,他们关于圆明园的惊叹、回忆或者记述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人可以面对一件超过自己想象范围和修辞学范围的事物进行描述。
它,圆明园,也许实在过于辉煌和震撼,才不得不承受这样的结局。当一群肆意妄为的人,面对这样的事物,除了毁掉它,实在想不出任何办法可以平复内心那种迷茫和狂乱。他们动手烧毁的是一个相当于60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建筑群,对于这样的暴行和不文明举动,我想连下令烧园的狗日的额尔金自己都讲不出一个明确的理由,好去解释他自己的这个决定。
我无意去考究历史,关于当时外交或者时局,我也无心去谴责那些狗日的联军的行为,因为在今天这一切都是徒然的。
我只是想说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园林,中国古代建筑、审美、艺术的集大大大成者,没有了。在它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或者集团有财力和能力做这样一件事,之后同样也不会有了。这是全世界有机械作业之前最伟大最顶尖最不可思议的建筑行为。
假使这个“所有园林建筑的最高范本”现在依然存在,只能说所有的其他被人传颂的建筑都会黯然几分。光是长春园西洋楼就可以让任何欧洲建筑本身自惭不已,而其千变万化的中国园林群体,则超越中国现存园林太多太多。故宫与之相比,实在太过朴素和冰冷,苏州园林与之相比,又显得过于儿科和市井。它不可思议的用建筑来实现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的意境,经过一个盛世皇朝一个多世纪的不间断实现,中间汇集了你所能想到世间最奢华的用材和最聪慧的智力,成就了这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当然只用了三天它就销毁在一障烟雾之中。
其中心疼,何以用悲恸,谴责,幻想,怜惜,忿忿不平,瞠目结舌,无语凝咽等等词汇就可以释怀?
它不是也不应该作为我们反思历史的教材,这太残忍了。
忘记它吧,就当没有存在过,就像所有的童话和寓言,一切都没有存在过。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好过一点。
要不然,我们该要怎样的心痛呢。

P.S.关于影片,我尽管可以理解为导演故意保持冷静,只通过洋人之口来表述圆明园的实况和被毁的经历,但是对于里面民族遭遇的耻辱和烧毁圆明园的举止,没有表述任何的立场和愤慨,我依旧无法忍受。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批判的眼光来回望我们的近代史,不厌其烦的阐释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太可笑了。落后就会有被人欺负的危险,但是不代表落后就应该被挨打,难道反过来讲就是强大就可以欺负弱小。这是荒谬的和扭曲的价值观。我们一直以来似乎为了体现极好的修养和客观的世界观,而选择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待我们自己那段不忍回首的历史,但那是错的。不管清朝后期如何腐败和没落,鸦片战争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能抹去的耻辱和不公正待遇,那些人是我们的祖先,那些土是我们祖先的土,那些土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我们祖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现在我们搞得好像事不关己一样批判自身,是不是演得有点过了。我们不能逃避我们的这个民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化、发展过来的,如果抛弃什么意识形态,社会结构不谈,这个民族经历的荣耀和屈辱都是连贯的,都是我们自身的。我20岁发达,30岁被人打,40岁翻身都是我的记忆,都是我的快乐和悲痛,而不因为40岁后我信佛了,硬生生把40岁前和40岁后瓜分开来。这是自欺欺人。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让人懂得进取而有礼,奋发而谦逊。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的和平,历史才不会重演。如果那一天我们强大到可以把白宫和凡尔赛宫毁了,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那么关于圆明园的记忆才有价值。

 2 ) 文明的交替

看到前面一位豆瓣的评论里有一句“只有张大嘴巴惊叹的份”,真的是很朴实、很传神的一句,因为我也是这样看完它的,起码,知道当时在心里就是如此。

虽然早有各种的言辞描绘它的美丽,自己也曾经站在大水法的废墟里努力想象,但这部片明显补足了我的历史认知的一环,那就是我们的封建帝制时期是怎样的令后人无法想象的强盛过。
而缺的这些环正是给富含政治目的的历史教育所造成的,庆幸现今有越来越多的清醒的人来纠正这一切。

早前看的《狼图腾》,让我知道了农耕文明这个词,也知道了农耕对中华大地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而《圆明园》就以无比美丽的画面告诉了我 ,什么是农耕文明的顶峰,也是当时世界发展阶段的顶峰。

导演的心智和技巧都是值得称颂的。以传教士的眼见与思绪为线索、用超过2/3的篇幅讲述它的美丽,这些非但丝毫没有减轻看着它毁灭时带来的痛苦,反而更让人百味俱生。不告诉我们这个农耕文明顶峰是怎样的辉煌,又怎能让人有这切肤之痛...


一个一起看的人,忽然叫了起来,是不是其实那个格兰特将军什么的是个文明、有修养,并不想抢掠的人(他不是还拉大提琴吗?),只是一时控制不了他的士兵们?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这样希望的,这样的旷世巨作,是否存在着留下来的可能?这种侥幸和希祈,一定存在于你我每个中国人甚至象雨果这样的外国人心里。但恰恰不幸的是,这一定是在冥冥中就注定了的,因为这是两个生产阶段的文明的分水岭,圆明园就是这个分水岭上祭坛中的祭品!

影片另一个冲击着我头脑的,就是越到顶峰,离分崩离析也就越近了。
工业文明已将近过去,我们似乎存活了下来。下一个是什么?网络文明?生物科技文明?外太空文明?那我们这个民族的位置又会在哪里?我们的机会是不是就在前面?既然人类这个物种似乎已经进步了,那在下一个新旧文明交替的那一刹那,我们可能可以庆幸是不必以焚毁国会山庄、抢掠罗浮宫为胜利的标志的。但那又会是什么呢?

接着赶紧拷贝了一份,交给一个快做爸爸的回国探亲的朋友,说了一句:值得让你的孩子看,还有孩子的孩子。


......

这让我今早又早起了半小时。是的,我是个愤青,还想因此做个奋青 ;-)

 3 ) 迟来的认知

只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中大2星的电影,没错,他的豆瓣评分是8.5,怎么着也还可以吧,但是我认为他并不合格。
  这部影片是我在童年时代的一部影片,印象很深,影响也很深,我还记得当时和我妈看到晚上11点多,要是我爸不来的话,我可以在12点之前全部看完的(我比较怕我爸)。一开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那种仇恨感,爱国情感非常强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对真正的历史更加追求,我发现这部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而且有的地方并没有说到位,而且一味地说着别人,难道我们自己并没有错吗?
  放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也爱国,但我会很理智地去评价他们。
你们只一味认为他们的凶残,也该想想我们当时处于多么的腐败无能之下的社会环境中?说难听点,就是我们自己亲手会的。圆明园不止被火烧,还经历石劫,土劫,这可都是我们自己作的。圆明园是中西合璧的建筑,肯定会有石头的存在,在火烧之后,老百姓就把石头带回家。因为圆明园后湖很多,百姓也围湖造田。当然凡事都有个前因后果,英法联军为什么会火烧圆明园,要不是有咸丰,光绪两代愚蠢,无能的皇帝,不遵守国际法,约定不遵守,一直忽悠着人家,后来咸丰躲到避暑山庄,那些个大使还在满北京地找他,换你,你气不气,你说,我本来打你,也是想跟你好好做交易,行,你不更我做,但俗话说:买卖不成情谊在(好像情谊也没有什么用),但是弱肉强食,你低个头,人家也不会把你一锅端了吧。你倒好,架子依旧摆在那,自己又吓得要死,还死不低头。而且很可笑的是,据史料记载,咸丰认为洋人跪觉得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他说只要他们不跪,什么条件都可以。还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我也不想说些什么,只是觉得恶心。
  这么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被这部纪录片搞成什么样子,历史不是引发仇恨的工具,歪曲历史真的无法忍受。
  我知道如果有人看到我写的影评,可能会骂我,但是又怎么样呢,真相不是你说出来的,也不是我写出来的,是我们走出来的。
  看历史记录片慎重吗,有些片子真的会引导一个人,曾经的我也这样被误导过,所以我更加讨厌他

 4 ) 《圆明园》,历史的回顾和震撼

说到纪录片,我对其了解并不比一个看热闹的观众多多少,由于纪录片特别是国内的纪录片大多枯燥无味,解说词单调,让人看的昏昏欲睡,因此我对纪录片的好感大打折扣,若不是在朋友的强力推荐以及我对历史的热爱,也许《圆明园》这部片子我连一眼都不会去看。
也许我不是很情愿把《圆明园》规划到纪录片中,因为影片的叙事风格实在不像一部国产纪录片,但是不管从结构、格式等各个方面来说,《圆明园》却有完完全全算的上是一部纪录片,虽然影片中很多说法未必真实,但也是导演对事件的猜测和还原,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并没有违例。
影片《圆明园》从内容上来说,讲述的是圆明园的发展历史,是如何经历了从康熙朝到雍正乾隆的的发展,最后到咸丰帝的毁灭。看起来这是在说一个皇家园林的兴衰历史,但这只是表面,从解说和外国友人的角度对园林的分析,你不难发现圆明园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豪华的园林,而是整个大清帝国,其发展到毁灭的过程,其实就是大清帝国的发展和毁灭,往深一层次去说,是中国整个封建制度的发展到毁灭。
圆明园在康熙帝时期开始建造,当时的清帝国刚刚呈现繁荣的景象,就像秦汉时期的中国,农业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开始跻身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封建帝国进入了唐宋时期,此时的中国在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正如进入雍正朝时期的圆明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大清帝国在这位勤勉的皇帝手上进一步强盛,为康乾盛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过渡;进入康熙时期的圆明园不管在规模上还是艺术成就上得到了顶峰,清帝国也在康乾盛世中变得富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话说中国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就是在明朝时期达到了顶峰,明太祖朱元璋的“废丞相,设六部”政策在后代君王中得到延续,而君主专制制度也在这一政策达到了最高潮;影片中提到过,乾隆是个极其自负的君王,就在他将圆明园创造成世界奇观的时候,西方已经发生了巨变,工业革命的爆发使西方国家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中国仍然延续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明,回想起明朝历史,在西方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得到极大发展时候,资本主义萌芽才刚刚在明朝统治的中国出现,西方正在发展,中国却保守的站在原地甚至是后退,那也无怪西方列强仅仅数万士兵就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展到咸丰帝的时候,圆明园没有再得到发展,它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限,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利用新科技带来的强大武力,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面对这一烂摊子的咸丰帝只有无能为力的退守到了避暑山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一把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彻底毁掉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打破了中国天朝大国的梦想,对已经不适合历史潮流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一次严重的打击。之后不久,清王朝里连续爆发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以及彻底结束了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极其不愿意,我想我们还是得谢谢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破坏,虽然对他们来说,毁坏的仅仅是一座园林,对世人来说毁坏的是一个艺术,但是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毁坏的是已经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
回归影片。
影片不断从外国传教士郎世宁、王志诚与麦基的角度对圆明园的印象和解说词之间切换,以及各种史实资料,来增加影片事实的说服力。影片说的是圆明园的发展历史,但同时又涉及了当时王朝的皇帝生平,可见导演只是以圆明园为主线,以史实为例证,描述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史。
影片的前大部分篇幅讲述的都是郎世宁在世时期的事情,这位经历了康乾三代的元老级人物,亲眼目睹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从平凡到传奇的过程,这位国际有人虽然参与了圆明园的建设,但是毕竟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就像我们回顾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时候,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看一样。
圆明园的宏伟震惊了世人,《圆明园》的精妙也征服了观众,影片通过各种巧妙的暗示与象征,将圆明园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同时,回顾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与衰落。
对于平时不怎么看纪录片的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震撼,原来纪录片是可以这样拍的。也许是因为平时极少观看纪录片的缘故,我相信这一部纪录片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部不得不观看的影片,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皇家园林,也不仅仅是在描述清朝的历史,而是宏观的概括了整个中国的封建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了解,那么就不配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成就曾经令我们自豪过,也令我们汗颜过,我们只有看清历史的真面目,才能在现实社会中与时俱进。说句题外话,前段时间发生的“圣战”缔造者——“仙后”(东方神起的FANS)们,居然做出因为几个外国艺人而诋毁周恩来总理、诋毁祖国的行径这般可耻的行径,正是不了解祖国历史深刻意义的后果,我想这是《圆明园》主创人员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圆明园的历史对我来说是一次艺术上的冲击,而影片《圆明园》则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和震撼。

 5 ) 文明者,看看你们留下的废墟

圆明园的奢华也许并不值得称赞,乾隆的鼎盛或者只是将死前最后的容光,然而你不能否认它的伟大,不能否认在当时拥有世界三分之一财富的最兴盛帝国所创造下的这个不可思议而无与伦比的奇迹,就像这两位强盗所说,圆明园是现实中真真切切存在的一千零一夜,超乎他们能及的所有狂想。
然而,就是这二位,以及后来光临的八国联军,这些头顶着西方文明者光环的强盗,这些在他们自己的土壤上彬彬有礼以绅士自居的先生们,用一种最为野蛮和卑劣的手段,洗劫,摧毁了让他们曾经无比神往无比赞叹的一千零一夜。挂在他们脸上的笑容,破坏和抢夺所带来的快感,令人难以置信。
现在,残垣断壁,和只能依靠电脑技术来填补人们想象的圆明园,将永远是横在中国和整个世界上的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就像是被毁了容的姑娘,曾经令所有人倾倒的美艳不复存在,而正是你们,先奸后杀式的掠夺,为抹去这旷世之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是我们的耻辱,也同样,是你们的耻辱。

 6 ) 糟蹋了好题材,唯爱国情殷可取,纪录片中的末流

看过诸多打高分的影评,都是从题材角度作出褒扬的。爱圆明园,恨侵略者,由此纷纷给出好评。这些好评都是对内容的肯定,绝少是对水平的称赞。
而我是从纪录片拍摄角度来看的,觉得它拍得较差(如果留点情面不说是极差的话)。请燥热的爱国者不要一看就骂——我也极爱这选材,痛惜于名园被焚。只是深信这题材设能落在有能耐的导演手里,轻易便可做到更芳华重现、更感人肺腑、更催人奋进。

一,解说词差;二,特技效果差;三,情景拍摄亦仅止规中矩。
而一部以“圆明园”为名的纪录片,起码应该就下面几点之一展开铺陈:1、从清式营造工法(或传统园林源流)角度浅述圆明园园林艺术成就;2、收藏与散失;3、二次鸦片战争清廷的作为与淀园被扰的前因后果;4、荒废后的屡经劫难遗迹湮灭。
不过,以上都没有写到,或蜻蜓点水。全片零散肤浅,东拉西扯,挂一漏万。呢呢喃喃、自怜自艾,关键还哀怨不到点子上。实在说,看过后蛮失望的。缕析如下:

一、解说词之烂非常难以理解,大而无当,空泛无物,带着煽情和文艺调门,表面看洋洋洒洒,捏干水分就没点信息量,如风过耳,就一高中文科优等生(或大学中文系差等生)的抒情水平。至于随处皆是的清世祖一入京就寻求风景区、清世宗是权力欲极强的皇帝等等谵语,就跟大鼓说书似的:看似言之凿凿,其实咋咋呼呼。
最糟糕还充斥着“帝国、皇室”这种不伦不类的翻译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念的是译著(央视的小编剧们近年濡染上了这种浅薄的恶习,该用“国家、后宫”的地方,他觉着换上“帝国、皇室”就非常洋气,有高等文学期刊《读者》的感觉)。
典型的句式,比如“大清的第四任皇帝宣告天下,圆明园将成为帝国的新离宫”——一股浓浓的罗玉凤证明自己读过书的屌丝味。他怎么就宣告“天下”了?像剑南春广告里站在大殿前面发诏书那样隆重宣告吗?帝国的新离宫,好高级哦,清廷哪一份官方文件有定义帝国的旧离宫新离宫是什么?这些似是而非、脱离中文韵味、矫揉造作的句法,既廉价又没营养。
皇汉和明粉的同志们会更加气愤的 ,该片绝逼的政治不正确:开口闭口我大清。哈哈。
另外,我虽是非明粉也建议下,满口的雍正乾隆很掉价哎,那毕竟是年号而不是姓名。有文化点,改成世宗高宗;没文化点,后面加个“帝"字也好。

二、特效就太恶劣了,跟《大明宫》、《消失的古建筑》和张纪中版《西游记》是同宗兄弟来的,烂得一个德行。如果这是经费支绌,建议它宁可剪成静态相片配旁白。如果这是该动漫公司的特色,建议导演把盒饭连汤砸到特效承包商脸上。
色调晦暗炝烈,不是舒缓的日落黄,而像是摄影器材故障导致的昏暗不清。那质感、那光泽、那步移景换的昏黑惨淡,完全就是打斗类电动游戏的水平。配上砰砰砰的音乐,就是个“最刺激挑逗的游戏,边上没人才敢玩”的网页弹窗了。

三、情景再现拍摄只是60分而已,不是不及格,但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表现清圣祖去牡丹台赏花,那个寒酸窘迫;表现清高宗牛逼,一个土老财的形象在虚点天空走来走去;表现清文宗郁闷,一个赖榻上抽大烟的镜头一用再用。你是一部电影哦,搞个中央九台普通纪录片的情景水准就来浑水摸鱼,观众也太好骗了吧?

建议看完有同感的弟兄,修改你们的评分,在左下方点个“有用”。我爱圆明园,我更希望有高明的编剧、导演去表现她;更希望我们的纪录片电影能够超越央九而非远逊于央九。

 短评

痛心!看个纪录片把我看的眼泪直流。人类的瑰宝就这样被无情的摧毁了,从此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清政府的没落从乾隆的自大埋下了祸根。

7分钟前
  • 小小芽
  • 力荐

记得在圆明园里看过一遍,在师修的课上看过一遍,很美的画面,很真实的再现,很痛的历史,狠心的铭记!

8分钟前
  • Morgan
  • 推荐

能通过数字还原的形式看到这座万园之园本来的样子,无疑是幸运的。看完纪录片去逛的园子,越逛越沉重和痛惜,所有能拿走的东西一扫而空,拿不走的也被烧光,只剩下拿不走也烧不掉的残垣断壁,如此瑰宝被人性贪婪和丑恶毁于一旦。而即使不被外族人侵略,本族人又能留存下多少?我们该憎恨和摒弃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自己基因里的丑恶。

11分钟前
  • 焦糖爆爆D
  • 推荐

圆明园=w=第一次看是初中团员培训课上,第二次看是大学军理课上。相比较前面两天不是军演录像就是旷世大阅兵,历史题材的才比较好。正大光明远瀛观 观水法线法亭万方安和蓬岛瑶台牡丹台九州清晏鸿慈永诂海晏堂方外观方壶胜境澹泊宁静别有洞天万花阵.....从今后,三山五园均不复。香妃原来是真实的存在。

13分钟前
  • 东海龙王小公主
  • 力荐

那种华丽和巍峨实在是靠想象都无法完成,我甚至相信这部电影里用电脑所描绘的场景也无法比拟真实情况.看着它慢慢被建起来,看着几代皇帝在其中更替,以及最后看着英法联军在里面烧杀掳掠...从骄傲到心痛,对圆明园终于有了如此的感觉.有时候往好的地方想想,可能就是让它变成了一座永远成为中国人想象中如仙境般的宫殿,那种想象,也许外国的人都是无法获得的.

14分钟前
  • 吃昊的🥤喝冰的
  • 力荐

我未来的孩子你一定要看。

17分钟前
  • Amber安大倍
  • 力荐

又是一个盛极而衰的故事,不过这次的盛极而衰跟现代中国息息相关,中国近代史总是让人感到隐隐的痛心啊~相比《圆明园》我更喜欢《大明宫》不过还是大开眼界了!

18分钟前
  • 哇哈哈哈哈哈
  • 推荐

国产视效还不错,比圆环套圆环挂历城强多了,shame on 陈凯歌。

20分钟前
  • dormant
  • 推荐

落后就要挨打是没错,可强大了就意味着可以肆意欺负别人吗,顿时各种恨啊!!中国从乾隆后开始衰落,因为他们的不作为和安于现状。尽管电脑复原图已经够让我震撼了,可还是为不能看到真实的圆明园而惋惜,如今只留下一堆废墟提醒我们它曾真实的存在过

21分钟前
  • 沉默的若亚
  • 力荐

民族的瑰宝啊...看得我心痛! 愤青之火炎燃烧得无以复加! 这是怎样一种文化遗产的屠杀,凶手现在居然还可以堂而皇之的大谈人权! F*ck that!

26分钟前
  • 辉少
  • 推荐

中国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把想象投影到现实的能力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想到同是人类瑰宝的巴特农神庙,罗马斗兽场,无一不毁灭在侵略者手上,真的让人心痛无比。虽然悲剧已经发生了,但是犯下这些罪行的人就是要遗臭万年的,不能以一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来为其开脱,得让后人记住教训,才能减少悲剧再次发生的概率。

28分钟前
  • 近似于
  • 力荐

且不论其内涵,光是视效就堪称完美!圆明园在很长一段时间(5岁到18岁)里是我北京情结的一个关键词,看来得再重新梳理一回了。

31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

32分钟前
  • 方枪枪
  • 力荐

记得在圆明园里看过一遍,在师修的课上看过一遍,很美的画面,很真实的再现,很痛的历史,狠心的铭记!

35分钟前
  • HiNeNi
  • 推荐

万园之园融聚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第一次直观且信息完整地介绍,视觉效果极度华美,作为观众十分享受。解说同时使用了旁白和郎世宁的主观视角,让我想到了很多nhk纪录片的风格。但是除了时间线以外,剩下的逻辑的确都是碎片的,很难理出头绪;以及最后的落脚点落到了国仇家恨上,的确是不够高级。的确是在期待一个掷地有声的结尾,但是最后失望了。

39分钟前
  • ~冰仔
  • 力荐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43分钟前
  • Allen™
  • 还行

我只想哭,说不出话

4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衰草枯场,曾为歌舞场。一个世纪的兴旺与发达瞬间消逝,满目疮痍的凄凉都是纪录片中显露。强大的3D效果让圆明园复原到原来的面貌,宏伟壮观,评价和评判都相对客观,想优秀的纪录片靠齐……

47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愧为一个学历史的人,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焚于战火和断壁颓垣的影像。看着用数字技术还原的琼楼玉宇,只恨没有比叹为观止更厉害点的a.清帝王们如此聪慧勤勉,却也狂妄软弱。联军面对自杀方式呼啸而来的清军一定呆了片刻才拉响火炮。我老泪纵横,为骑士们坚守蒙古祖先的荣耀而吟唱的悲壮挽歌。名唤英格兰

48分钟前
  • 生如夏花
  • 力荐

从北京回来,补完觉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这部电影.园里面完整能参观的也仅剩大水法斜对面的迷宫了.说句烂俗的话,作为中国人真应该都去了解这段历史,不仅是这座绝世灿烂花园的摧毁, 也是大清从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咸丰,从鼎盛到没落的一个过程.电影本身一般.

50分钟前
  • 安生吴
  • 推荐